皮肌炎合并扩张型心肌病1例病案报告并文献

合集下载

皮肌炎一例

皮肌炎一例

【 4 ] 李芬. 冠 病 患者择期介入 治疗前后焦虑抑郁 的心理 干预o ] 心血管康 复医学杂
志, 2 0 1 2 , 0 4 : 3 5 8 -3 6 0
[ 5 】 李进 平 冠心病合并 焦虑 患者介入 治疗后心理干预研 究p】 . 新 乡医学院, 2 0 1 4 .
皮 肌炎 一 例
甚, 伴 有右侧大腿外侧肌肉酸痛 , 无发热及呼 吸困难 , 随转至当地工人 医
院, 出现发 热 , 最高 3 9 . O ℃, 查血 常规 : WB C 9 . 4 2 " 1 0 " 9 / L, C K 2 7 7 8 U / L, 肺
T L C 8 7 . 0 %, D L C O c S B 9 9 . 3 %, D L O C O c / V A 1 2 4 . 4 %; 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 障碍 , 弥散量正常 , 上气 道阻力 增高 ; 肌电图 : 肌源性损 害 , 肌 活检 : ( 股四
头肌 ) 送检 骨骼肌肌柬 间个别血管周可见 慢性炎细胞浸 润 , 肌柬 内肌纤
维散在变性、萎缩 ,肌纤维周可见淋 巴细胞 、浆 细胞 浸润 ;组化染色 : L C A 、 C D 4 、 C D 3( + ) ; C D 2 0 、 C D 8 ( 一 ) ; 病理诊断 : 炎 性肌病 , 病 理组织 学考 虑为皮肌炎; 诊断 : 皮肌炎 , 治疗 : 人 院: 头孢 西丁 + 拜复乐诊 断性抗 感染
王卫忠 田 科 李典武 吴令波
(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呼吸内科 , 湖南
患者 , 男性 4 8岁因“ 颜面水肿 、 咳痰 1月余” 入院 。患者约 1 月前无
衡阳 3 + C D4 + / C D3 + C D8 + : 1 . 9 ;细 胞 分 类 : A M 7 3 % , L Y 4 %, NE 2 2 . 5 % T,

皮肌炎病历

皮肌炎病历

皮肌炎病历患者信息: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30岁主诉:皮肤患部瘙痒、发红、有一些小疱疹。

现病史:患者于XX年XX月XX日开始出现皮肤瘙痒及发红的症状,同时伴有小疱疹。

初次发病时症状较轻,但逐渐加重,并伴有瘙痒感强烈。

在初始发病后,患者尝试了一些自我治疗措施,比如冷敷和使用一些非处方药物,但症状未见好转。

既往史:患者无过敏史,无其他系统性疾病史。

除此之外,患者无其他特殊疾病史。

家族史:患者无明显家族史。

个人史:患者无特殊个人史。

体格检查:皮肤检查显示双侧手腕内侧、颈部、腰部及背部出现红斑,有小型水疱,颜色为红色,触之有湿润感,疱疹有祛痒自抓,并有疼痛感,局部皮肤组织有轻度肿胀。

实验室检查:常规血液检查: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经验,初步诊断为皮肤炎症。

暂未明确病因。

治疗方案:1. 观察与护理:避免患处摩擦、抓挠,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沐浴过频,使用温水洗涤。

2. 药物治疗:开始使用非处方药物外用抗炎、镇痒药物,如使用皮瓣乳膏外敷。

如症状持续加重或有恶化趋势,需考虑使用口服抗生素和抗过敏药物。

3. 饮食调理: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酒精或辛辣食物,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

4. 随访观察:定期复查,观察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备注:以上诊断及治疗方案仅初步判断,具体治疗需结合患者病情、实验室检查和临床医生的综合分析。

请患者密切配合治疗,如有症状加重或其他疑问,请尽快就医。

皮肌炎合并肺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皮肌炎合并肺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在 审核 处方 时对 超剂量 处方 应拒绝 调配 。
处方 处签 名 ; 并 注 明 修改 日期 。 由于 处 方具 有 时 效 性, 医生 根据患 者 当时病情 开具 , 为确保 用 药安全 有 效, 医师 必须在 修改 处方处 签名并 注 明修改 日期 。 3 . 1 1 同类药 物联用 同类 药物 联用 处方 有 4 2张 , 占不合格 处 方 6 . 9 8 。如 头 孢 噻 肟 和 阿 莫 西林 克 拉 维酸钾 均 为 一 内酰 胺类 抗 生 素 , 二 者 均 为广 谱 抗 菌素, 抗 菌谱有 重 叠 , 且抗 菌 机 制 相 同 , 两 药合 用 可 竞 争共 同靶位 , 而产 生拮抗 [ 3 ] , 甚 至诱导 耐药 菌株 产
问隔时 间短 , 剂量偏 大 , 在 体 内易引起 蓄积 而导致 血 药 浓度 升高 , 增加肝 肾损 害甚 至 中毒 ; 而有 些 医师则 把 头孢 克洛胶 囊用 法写成 2次 / d , 每次 1粒 , 患 者体 内全天 的药量 达不 到 有 效 血药 浓 度 , 既 不 利 于控 制 感染 , 也容 易使细菌 产生 耐药 性 。 3 . 6 超 量 开 药 超 量 开 药 2 3张 , 占不 合 格 处 方 3 . 8 2 。 《 处 方管理 办法 》 规定 : 一般 处方 一次不 得超 过 7 d常 用量 , 急诊处 方不 得 超 过 3 d常用 量 , 药师
的肺 癌灌 注化 疗 术 , 术后随访 。
2 结 果
P M/ D M 患者伴 发 恶 性 肿 瘤 已有 许 多 报 道 , 但
P M/ D M 合 并肿 瘤 的 发 病 机 制 、 合 并 肿瘤 的 临床 特
2 . 1 恶 性 肿 瘤 合 并 率 经 过 统 计 , 4 4 5 0例 P M/ D M 患者 中确 诊伴 有 恶性肿 瘤 者 5 6 7例 ( 1 2 . 7 4 ) 。 其中 , D M 组 6 4 2例 中 有 8 4 例 伴 发 恶 性 肿 瘤 ( 1 3 . 0 8 ) ; P M组 1 5 7例 中有 1 0例 ( 6 . 3 7 ) ; 未 区 分P M/ D M 患者 3 6 5 1例 , 其中 4 7 3例 合 并 恶 性 肿

系统性硬化合并扩张型心肌病1例

系统性硬化合并扩张型心肌病1例

系统性硬化合并扩张型心肌病1例简卫红【摘要】1病例报告患者,女,65岁,教师,无吸烟史及其它不良嗜好。

因“活动后气短1月,伴双下肢水肿7d”于2017年4月10日入院。

患者于1月前无诱因开始出现活动后气短,平地步行300 m左右、步行上3层楼即出现气短,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片检查提示“肺纹理增粗,心影增大”,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静滴及利尿治疗5d,气短较前好转;7d前气短症状再次加重,夜间不能平卧,伴双下肢指凹性水肿,遂就诊于我科并住院治疗。

病程中患者自觉双手指皮肤发紧变硬约3年余,伴有轻度吞咽困难,无手指溃疡,无明显口干、眼干、反复口腔溃疡、腮腺肿大,四肢肌张力正常,无双手遇冷后变白变紫。

近期食欲、二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32)006【总页数】2页(P539-540)【关键词】硬皮病;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作者】简卫红【作者单位】[1]崇阳县中医院内科,湖北崇阳437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1 病例报告患者,女,65岁,教师,无吸烟史及其它不良嗜好。

因“活动后气短1月,伴双下肢水肿7d”于2017年4月10日入院。

患者于1月前无诱因开始出现活动后气短,平地步行300 m左右、步行上3层楼即出现气短,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片检查提示“肺纹理增粗,心影增大”,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静滴及利尿治疗5d,气短较前好转;7d前气短症状再次加重,夜间不能平卧,伴双下肢指凹性水肿,遂就诊于我科并住院治疗。

病程中患者自觉双手指皮肤发紧变硬约3年余,伴有轻度吞咽困难,无手指溃疡,无明显口干、眼干、反复口腔溃疡、腮腺肿大,四肢肌张力正常,无双手遇冷后变白变紫。

近期食欲、二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无特殊病史。

体检:心率99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53/98mmHg,未吸氧时血氧饱和度为93%,颜面部可见散在红色斑点,张口受限,约三横指,口唇变薄,双手指轻度肿胀,皮肤皱褶减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下肺呼吸音低,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无明显抬举性搏动,心浊音界向左扩大,二尖瓣及三尖瓣可闻及V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对称性指凹性水肿。

扩张型心肌病1例临床分析

扩张型心肌病1例临床分析

扩张型心肌病1例临床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是指左心室或双心室腔扩张并伴有心收缩功能不全的心肌病变。

标签:扩张;左心室;双心室腔扩张;收缩功能不全;心肌病变义项名代表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汤唯(词条名)-中国女演员(义项名)。

添加义项名后该词条即可拆分为多义词查看详细规范>>确定取消扩张型心肌病是指左心室或双心室腔扩张并伴有心收缩功能不全的心肌病变,扩张型心肌病的大部分患者不能找到明确的发病原因,属于特发性,另一部分患者的发病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饮酒、中毒、家族遗传因素等有关。

主要表现就是心脏扩大,瓣膜关闭不全这两点,临床表现有肺淤血伴或不伴有肝淤血,下肢浮肿等的心衰症状,有猝死可能。

病例患者,女,56岁,劳累性胸闷气短渐加重2个月。

患者1个月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休息后可缓解,上述症状反复发生,呈进行性加重。

近来由原来上4楼无症状到后来发展为上1楼即感胸闷气短,近2周出现夜间端坐呼吸,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绞痛、心肌炎,甲亢病史。

体格检查:T 36.2℃,R 20次/分,P 110次/分,BP 100/80mmHg,神清,精神不振,甲状腺不大,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尖搏动于第6肋间左锁骨中线外1cm呈抬举样搏动,心率11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及,双下肢未浮肿,于大连医科大学做心脏扇扫,左室内径69mm,左房四腔内径46×53,右房四腔内径46×50,EF26%,MR、TR、X线提示:双肺纹理增强,心影饱满。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肾功均正常,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全心衰心功能Ⅲ级,治疗: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扩血管,呋塞米利尿纠正心衰,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阿司匹林改善预后。

病例讨论发病机制:本病的病因迄今未明,目前已发现本病与下列因素有关:病毒性心肌炎,认为本病的可能发病机制是先有柯萨奇病毒侵蚀心肌,在心肌内增殖并引起心肌细胞坏死,第二阶段在心肌内不能找到病毒,但有淋巴细胞增多,此种细胞对心肌细胞致敏,引起免疫反应并致心肌细胞坏死,后期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或消失,成为纤维化,与肥大或减少的心肌细胞相互交织,构成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变。

皮肌炎皮肤损害并感染一例

皮肌炎皮肤损害并感染一例

皮肌炎皮肤损害并感染一例作者:张丹辉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28期摘要皮肌炎是一种复杂的、难治的结缔组织病,其预后不理想,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本文对1例心肌炎皮肤损害并感染的患者展开治疗及护理方面的探讨,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控制并发症及正确的护理均有助于该病预后的改善。

关键词皮肌炎皮肤损害感染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A1临床病例患者,女,16岁,因“四肢关节疼痛,无力8周余,加重1周”予2018年2月8日入住我院。

患者曾于2017年5月12日因800米赛跑后出现四肢关节疼痛,伴双下肢乏力,爬坡上楼无力,平路行走约200米出现心慌气促予外院以“多发性肌炎”收治,予激素治疗(具体不详)。

入院前1周,患者诉症状较前加重,不能行走就诊予我院。

患者有反复口腔溃疡史,一年前发现眼睑皮肤红疹,入院时体格检查:T36.6℃ P9次/分R21次/分 BP120 /80mmHg Spo298%,患者精神差,音量低,双肺呼吸音清,闻及干湿性啰音,患者神志清楚,吐词欠清,面部痤疮,颈部片状红色皮疹,部分皮肤破溃,双侧腰部见皮损。

患者四肢肌力2级,肌张力正常,腱反(+);便隐血(+);尿常规KET(++);血红蛋白96g/L;肌电图显示肌源性损害,双上肢尺神经,左上肢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波幅降低,上下肢多见静息状态自发电活动;双侧大腿平扫MR检查:双侧大腿肌群萎缩,水肿;盆腔积液,双侧附件区异常信号。

患者入院当日予甲强龙80mg次/日,丙球10g次/日,并予抑酸护胃,营养神经治疗;予2月10日测T39.5℃ Spo295%,考虑皮肤感染,加用头孢西丁,患者血糖低,糖化血红蛋白低,予留置胃管,加强营养;2月13日T39.6℃皮肤损害进一步加重,请皮肤科会诊后予如下处理:(1)未破溃未流水处,夫西地酸膏+舌他康唑膏混合摸均;(2)已破溃未流水处夫西地酸+舌他康唑膏;(3)已破溃已流水处夫西地酸膏+舌他康唑膏+复方紫草油;2月16日患者突发呼吸困难,面色青紫Spo260%以下,予气管插管后Spo2升至90%,考虑痰栓形成,后予肺泡灌洗,操作完毕后患者Spo2升至95%,患者胃内容物咖啡色,有水样便,予思密达、美常安等对症治疗;2月18日患者T39.8℃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2月22日无发热,可间断脱机;2月26日9时脱机满24小时予拔管,12时突发呼吸衰竭,Spo2降至80%以下,予再次行气管插管;3月2日予气管切开,患者T39.5℃加用亚胺培南,万古霉素;3月4日患者诉间断腹痛,全身皮肤瘙痒,行腹部彩超,未见异常;3月7日患者诉全身瘙痒,破溃皮肤已结痂,T39℃,予头孢他啶;4月10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53g/ L,予输血治疗;4月12日,患者颈部及胸部破溃皮肤均已结痂,无腹痛腹胀,无呼吸困难,无尿便障碍,患者家属要求转入下级医院继续治疗。

心血管内科--专题报告--扩张型心肌病案专题报告

心血管内科--专题报告--扩张型心肌病案专题报告

心血管内科--专题报告--扩张型心肌病案专题报告专题报告扩张型心肌病病案专题报告一、基本概况:男,59岁,汉族。

反复胸闷、气喘4年,加重半月。

患者4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曾在外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长期服用美托洛尔、氯沙坦钾、呋塞米等药物治疗,病情控制稳定。

20天前患者自行停药,半月前开始出现胸闷、气喘,稍动即喘,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高枕卧位。

起病以来患者胃纳可,精神、睡眠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有肾结核病史,已愈。

胃炎病史10年余。

1年前因肾囊肿行穿刺抽液。

吸烟史20余年,每日40支,戒烟5年。

体格检查:BP134/80mmHg,神清,精神萎靡,轮椅推入病房,端坐呼吸,对答切题。

右下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90次/分,频发期前收缩,心尖部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

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门诊心电图: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门诊心脏彩超:LAD49mm,LVDd80mm,EF38%,左心房、左心室大,左心室后壁变薄,左心功能减低,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二尖瓣重度反流,考虑扩张型心肌病声像。

门诊胸片:右侧胸腔积液,双肺纹理增多,心影明显增大。

入院血尿便常规、肝功能、空腹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无异常。

肾功能:肌酐132.5μmol/L,尿酸658μ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2.51mmol/L。

胸腔积液蛋白定性:阴性。

胸腔积液细胞学:少量间皮细胞及炎性细胞。

肿瘤指标:CA-125>600U/ml。

床旁彩超:双侧胸腔积液,右侧定位。

胸部CT:双侧胸腔积液,右肺中叶、左肺下叶背段陈旧性病灶,心脏增大,肝脏多发性囊肿。

Holter提示窦性心律,最快心率113次/分,最慢心率52次/分,平均心率80次/分,单发房性期前收缩,偶伴成对出现,偶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单发室性期前收缩7225次,呈多形性,偶伴成对出现,偶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偶伴二联律、三联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心肌疾病,特点为心室扩张、收缩功能降低和心肌重构。

中西医结合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的治疗中,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例。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4岁,无明显特殊习惯史。

因心悸、咳嗽、气促并伴发水肿于2018年5月19日入院,心电图显示室性早搏,心肌酶学没有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腔扩大,收缩功能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40%。

病情变化入院后,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且在随访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 西药治疗:利尿剂、洋地黄、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

2. 中药配合治疗:中药分为两个阶段使用。

第一个阶段(2018年5月19日至6月30日):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化痰止咳、活血化瘀;第二阶段(2018年7月1日至今):补益气血、温阳固脱、疏风祛湿、活血化瘀、疗法分别为“归脾汤”和“补脾气汤”。

3. 改善生活方式:定期锻炼,遵守低盐、低脂饮食。

4. 血液透析:由于其肾功能较差及体内液体潴留等原因,患者在2018年7月通过腹膜透析进行了血液透析。

经过治疗,患者的心脏功能明显好转,并且病情得到了逆转。

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的一些检查报告如下:1. 心肌酶学:2018年5月19日CK/CKMB 均在正常范围内,后续检测均未发生异常;2. 肝肾功能:肝肾功能正常;3. 超声心动图检查:2018年5月19日LVEF为40%,2019年3月9日LVEF为 52%;4. 重要药物剂量减少:ARB从100m/d剂量减少到50mg/d,β受体阻滞剂从50mg/d减少到25mg/d。

治疗后观察结果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逐渐好转,收缩功能明显改善,没有感到不适。

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逐渐适应了透析治疗,其透析频率也初步稳定下来。

治疗后,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改善,并且更具有参与性和积极性,心理状态也更稳定。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效果显著。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减弱为特征的心肌疾病。

它是一种常见的心肌病变,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等严重后果。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减轻病情。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例。

病例简介:患者王先生,男,58岁,因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就诊于我院。

患者既往健康良好,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史,无家族遗传性心脏病病史。

在入院之前,患者曾在其他医院接受治疗,但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入院时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双下肢水肿,呼吸较快,心率90次/分钟,血压120/80mmHg,心脏听诊可闻及S3杂音,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房颤动伴有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肥厚及扩大,心脏彩超示:左室内径增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为64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5%。

诊断及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

患者从病程开始,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同步进行。

中医治疗主要采用清热化痰、益气健脾、温阳通络的方剂;西医治疗方面,采用洋地黄、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断剂、抗凝等药物治疗,配合规范的抗心衰治疗措施。

患者住院期间始终接受心力衰竭的规范管理,包括限盐、饮食等的调整,心功能的监测以及不断调整用药。

治疗结果及讨论:经过2周的治疗,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胸闷、气短减轻,水肿减退,体力状况好转。

且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室肥厚及扩大情况明显改善;彩超示:左室内径减小,LVIDd为56mm,LVEF为50%,病情稳定,患者获得出院治愈。

随访半年,患者仍然遵医嘱规范用药,心功能正常。

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来稳定其病情。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心功能,并且对于预防猝死、减少再入院率等也有积极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常见的心肌病,其病因复杂,病程较长,易并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只能缓解症状,但并不能治愈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向。

我院近期收治了一位患有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个病例的治疗过程和效果。

患者刘某,男性,45岁,因长期心悸、气促、乏力等症状就诊于我院心内科门诊。

患者自述病程大约1年多,近半年来症状逐渐加重。

入院时查体发现:血压140/90mmHg,心率110次/分,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脏听诊可闻及S3杂音。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ST段压低。

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宽,射血分数降低。

血清心肌酶和BNP等指标升高。

综合上述检查结果,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

在明确了患者的诊断后,我们立即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汤剂和西药治疗。

中药方面,我们选用清热利湿、行气活血的方剂,以清热解毒、利湿化痰、补气养血为主要治疗思路。

西药方面,选择了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针对患者的心衰症状,我们给予了利巴韦林、多巴酚丁胺等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也对患者进行了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

要求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戒烟限酒等,以减轻心脏负担和减缓病情进展。

经过2个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

患者自觉心悸、气促明显减轻,乏力也有所缓解。

复查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的情况明显好转,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略有缩小,射血分数略有提高。

血清心肌酶和BNP等指标也有明显下降。

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更加明显的改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患者表示自己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能够进行一些轻体力活动而不感到过度疲劳,心悸和气促的症状几乎不再发作。

经过6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心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心肌病是指以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最常见的心肌病,其特征为心腔扩张、心肌壁稀薄、心肌功能减弱、心衰等症状。

本文报道一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例。

患者,男性,56岁,主要症状为胸闷、气促,心电图显示心室肥大和心室功能不全等。

体格检查发现心脏听诊可闻及III/VI级收缩期杂音,心尖搏动双侧扩大,心尖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交点左下移,心肌杂音阳性。

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左室容积增大,射血分数降低,提示扩张型心肌病。

采用西医药物治疗。

患者经过心血管网络会诊,给予洋地黄类制剂(地高辛)、利尿剂(呋塞米)和ACEI(卡托普利)等药物治疗,以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

同时给予低盐饮食,并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

随访3个月后,患者胸闷、气促症状有所缓解,心电图示心室功能略有改善。

结合中医药治疗。

中医辩证为心肾不交、气阴两伤证。

给予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的中药治疗,方剂主要包括夏枯草、黄柏、麦冬、生地黄等。

同时给予针灸治疗,选取心血管穴位进行针刺,疗程为每周1次,每次治疗30分钟,连续治疗3个月。

随访3个月后,患者心脏症状明显改善,胸闷、气促症状减轻,心电图示心室功能明显改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病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需长期随访和治疗,以维持心功能稳定。

对于此类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概念逐渐被临床医生所接受,并在一些医疗机构得到应用,但对于其治疗机制、适应症和操作规范等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以扩张型心肌病为临床特征的多发性肌炎一例

以扩张型心肌病为临床特征的多发性肌炎一例
征 1 , 例 心肌梗死 2 , 2例成功 , 例 有 3例因停搏时 间均超 过
1 刘坤 申 紧急 床 边 临时 心 脏 起 搏 术 的方 法 、 驻 和评 价 中 国 实 经
用内科杂 志.944 44 9 1 .: - 5 9 94
2 BL k B, — 1 n 耻 S 1 锄s 丁 h 嘲lc a  ̄ig ^ J C n o 增 a cp n m a : 1. h 1 6 : 6 -71 9 9. 4 9 4 .
支持多发性肌炎的诊断。因患 者不台 并皮肤损 害 , 故不考虑
皮肌炎 ; 肌酶谱升高可 与先天性肌病鉴别 。多发性肌炎台并 心脏病 者 占 1 % ~3 %, 0 0 但表现为典 型扩 张型心 肌病 者较少 见, 极易被误诊 . l 多 次在 外院 按 张型 心肌 病” 本例 扩 治疗 : 我们认 为对 肌酶谱 明显升 高 . 尤其 以 c K增 高显著 且与病情
周人 院。既往有发作 性肌 肉疼痛 , 下 、 立 困难史 。多次 蹲 起
以“ 扩张型心肌病 ” 在外 院治疗 . 效果 不佳 , 院心肌 酶谱 菏 外
摘如表 1 周前气短 、 。1 乏力明显加 重 , 疑为“ 多发性肌 炎” 收
住院 :查 体 : 体温 3  ̄ 呼 吸 2 88C, 2次/f , nn 脉搏 10次/ i, i 1 mn 血压 9/5rn№ ( m№ =0 13k a , 57 a r 1m .3 P )平卧位 , 双肺底 闻 及湿哕音。心界向两侧扩 大 , 心率 10次/ i, 。 1 mn S 低钝 . 心尖 部闻及舒 张期 奔马律及收 缩期 Ⅱ/ 吹风样杂 音。四肢肌 6级 肉不同程 度萎 缩 , 局部有压痛 , 双下肢 略浮肿 。实验室 检查 : E R2 m / , S 5t xh 结缔组织 全套 ( 。胸 片 : 脏普遍 增 大 , t 一) 心 符 台扩张型心肌 病。超 声心动 图 : 双室 增大 , 符台 扩张 型心肌 病 改变 :心 肌酶 谱 : K 180 U L C - 0 u L L H 70 C 5 / , KMB8 / . D 6 U L A T14U L / . S / 三角肌活检 : 2 骨骼肌纤维粗 细不一 . 部分 横 纹肌消失 , 呈颗粒 状 , 肌纤维 变性 。回顾 分析发 病 以后的 心 肌酶谱变化 , 结台 三角肌 活检报 告 , 扩张血 管 、 在 强心 、 利 尿等基础上加 强 的橙治疗 收 到 良教 . 最后确 诊 为多 发性 肌

皮肌炎合并心肌炎肺间质病变1例报告

皮肌炎合并心肌炎肺间质病变1例报告

皮肌炎合并心肌炎肺间质病变1例报告
杨俊萍;李春萍;王彦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09(000)014
【摘要】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和肌肉的非感染性炎症性病变,可伴有多种内脏损害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一般情况下合并内脏损害的患者预后较差,严重时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应予以重视。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453)
【作者】杨俊萍;李春萍;王彦
【作者单位】运城市同德医院,山西,运城,044000;运城市同德医院,山西,运
城,044000;运城市同德医院,山西,运城,0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儿童寡肌病性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2例报告 [J], 江璐;唐韩云;闵月;李晓忠
2.儿童临床无肌病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王红;马明圣;宋红梅;魏珉
3.抗MDA5抗体相关皮肌炎合并急进性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 [J], 童奕;张昕;梁军
4.幼年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临床、影像学特点 [J], 侯俊;闫淯淳;吴凤岐;周志轩;许瑛杰;苏改秀;朱佳;袁新宇;赖建铭
5.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1例并文献复习 [J], 薛艳艳;刘惠杰;孙占娟;邵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扩张型心肌病10例报告

扩张型心肌病10例报告

扩张型心肌病10例报告
李晓萍;贾兰芳
【期刊名称】《西藏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3(024)001
【摘要】@@ 扩张型心肌病(简称DCM)是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为主要表现的心肌疾病,病因不明,预后不良,近年,我科救治DCM12例,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李晓萍;贾兰芳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办分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办分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皮肌炎合并扩张型心肌病1例病案报告并文献 [J], 曹笑;王宇新;徐珊珊
2.干燥综合征合并扩张型心肌病1例报告 [J], 王海燕;李琳
3.1例疑似心肌炎的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外科诊治报告 [J], 童路; 彭华; 李平; 董念国; 史嘉玮
4.干燥综合征合并扩张型心肌病1例报告 [J], 王海燕[1];李琳[2]
5.一例犬肺炎伴早期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例报告 [J], 张峻豪;胡长敏;秦胚;徐璐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皮肌炎致心肌损伤1例

皮肌炎致心肌损伤1例

皮肌炎致心肌损伤1例
李卉;韩盈;李静
【期刊名称】《武警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10)4
【总页数】1页(P324-324)
【关键词】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心肌损伤;病例报告
【作者】李卉;韩盈;李静
【作者单位】武警总医院干部一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R593.26
【相关文献】
1.MicroRNA-214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下游蛋白信号调控机制的探讨 [J], 刘珊;宋衍秋;赵福梅;刘婷;耿婕
2.肌钙蛋白T在判断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合并心肌损伤中的意义 [J], 赵文娟;王延刚;陈红;王华
3.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皮肌炎致急性肝损伤1例及文献复习 [J], 赵方; 章丽娜; 王钰莹
4.巴戟天寡糖对阿霉素致心肌损伤大鼠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影响 [J], 顾冰
5.心肌声学造影早期评估阿霉素致心肌微循环损伤的实验研究 [J], 刘学兵;邓燕;李赵欢;孟庆国;徐琨;张清凤;张全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皮肌炎并发心肌损害1例报告

皮肌炎并发心肌损害1例报告

皮肌炎并发心肌损害1例报告
印利华
【期刊名称】《皮肤病与性病》
【年(卷),期】1997(019)003
【摘要】皮肌炎并发心肌损害1例报告印利华(江苏省泰兴市皮肤病防治医院225400)患者,男性,45岁,已婚。

因全身肌肉酸痛乏力9个月,加重2个月于1995年7月26日入院。

患者9个月前感觉四肢酸痛、乏力,病情呈进行性加重,2个月后上肢不能上举,下肢下蹲后不能...
【总页数】1页(P44)
【作者】印利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皮肤病防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26
【相关文献】
1.儿童寡肌病性皮肌炎并发肺间质病变和纵隔气肿1例报告 [J], 王庭杰;邹敏;沈云妍;朱赟;王丽峰;闵月;李晓忠;封其华
2.皮肌炎并发脂膜炎,肝细胞损害1例报告 [J], 毛静然
3.皮肌炎并发腮腺病变(附2例报告) [J], 陈仪;李嘉佑
4.皮肌炎并发间质性肺炎1例报告 [J], 李为洲;邓西萍
5.皮肌炎并发多器官瘤1例报告(附治疗与护理体会) [J], 池静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病例分析
,呈“手风琴效应”。
➢ 心电图检查: 大部分患者存在心肌损害,心律失常,房室肥大,并存在 病理性Q波。
药物治疗
一、临床治疗主要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二、并存心力衰竭时,用强心药地高辛。 三、抗凝治疗:有房颤或附壁血栓形成,华法林。
治疗原则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保护 心肌代偿能力,纠正心力衰竭,控制心 律失常和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阻止或 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率。
➢成人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 起始剂量:一次15mg,一日1次。维持剂量:
以至少24小时的间隔增加剂量,一次30-60mg,一日1次, 最大日剂量为60mg。为使肝损伤风险降至最低,连续使用 本药不得超过30日。
【特别警示】
1.开始使用或重新开始使用本药时应密切监测血清钠水平。(FDA药品说明书托伐普坦片) 2.过快纠正低钠血症(如24小时大于12mEq/L)可能引起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 导致缄默症、吞咽困难、嗜睡、情感变化、四肢瘫痪、癫痫发作、昏迷和死亡。 在敏感患者(包括重度营养不良、嗜酒或晚期肝病患者)中,建议采用较慢的纠 正速度。(FDA药品说明书-托伐普坦片)
12.5-25.0mg 1次/d 1.25mg 1次/d 3.125mg 2次/d
病情简介
既往史:
平素健康,糖尿病病史2年,间断口服“二甲双 胍”等降糖药,未监测血糖;否认“高血压”、 “脑血管”、“消化道系统”等疾病史。
辅助检查:
查体:T:36.5℃,P:88 次/分,R:20次/分,BP: 105/74mmHg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左束支传导阻滞,偶发室性早搏。
入院诊断:
目录
1
基础知识
2
病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肌炎合并扩张型心肌病1例病案报告并文献
作者:曹笑王宇新徐珊珊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0期
【关键词】皮肌炎合并扩张型心肌病;病案报告
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是自身免疫系统弥漫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和肌肉弥漫性非感染性炎症疾病。

皮肤发生红肿,肌肉发生炎症和变性引起肌无力,疼痛及肿胀,可伴有关节、心肌等多器官损害。

但合并扩张性心肌病(DCM)非常少见,本文结合我院收治1例和文献报道9例总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范惠艳,女,55岁反复发热乏力三十年,胸闷、气短、乏力、水肿两个月,发热二天伴头晕、恶心于2012年3月12日入院。

查心肌酶:肌酸激酶349.7IU/L,乳酸脱氢酶347.9IU/L,肌酸酶同工酶48.5IU/L;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室扩大,室壁变薄,室壁运动弥漫性减低,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减低,心包中等量积液,LV:59mm,IVS:7mm,LVPW:8mm,EF:42%;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百分率82.7%;320CT、心脏造影及胸主动脉造影均未见明显异常。

给予抗炎、扩冠、稳定心率、调节心功、改善循环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地塞米松20mg/d口服。

第七日心律转为正常第八日无发热。

患者既往皮肌炎病史三十年。

诊断:①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②皮肌炎;③上呼吸道感染。

于3月17日治疗好转3月23日出院。

出院一个月后复查心肌酶接近正常症状缓解,地塞米松逐渐减量,并规律服药。

2 文献资料分析
经中国知网及pubmed检索目前文献已明确报道的PM或DM合并DCM共9例,男4例,女5例。

PM合并DCM者4例,一例与干扰素治疗乙型病毒肝炎有关1,一例合并线粒体肌病2,二例进行终末期心脏移植3;DM合并DCM者5例,一例发作室速4,一例合并系统性硬化5,三例死亡(均为年轻人23,24,26岁)所有患者均有严重心力衰竭。

诊断依据所有患者肌肉或皮肤病理活检,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肌酶升高,心脏彩超证实左心或全心扩大、室壁变薄室壁运动弥漫性减低、左室功能下降,因此均诊断PM或DM合并DCM。

但国内外尚有少数文献也报道了PM或DM的心肌损害,也有心脏彩超所示的心腔扩大功能减低,但并未诊断DCM。

3 讨论
皮肌炎是一种皮肤和肌肉弥漫性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属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之一,呈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病变,可伴有多种皮肤损害及内脏损害,还可伴发肿瘤。

多发性肌炎指只有肌肉症状无皮肤损害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有些病例有前驱症状:不规则发热、雷诺氏现象、关节痛、头痛、倦急乏力等,缓慢起病少数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

肌肉和皮肤是本病的两组主要症状,皮损先于肌肉数周至数年发病,少数先有肌病后出现皮损,部分患者肌肉和皮肤同时发病。

病程为慢性渐进性,2—3年趋向逐步恢复,少数死亡,故少数急性发作呈显著乏力的病例多预后不良,常因并发感染死亡。

诊断标准仍沿用1975年Bohan与peter方案6因此对PM或DM患者必须认真评估,心脏可表现为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炎、冠状动脉病变、心律失常尤以传导阻滞多见。

目前关于PM或DM已有成熟的治疗指南,根据症状体征,通过肌电图检查并行肌肉或皮肤病理活检,化验肌酶,相关抗体,再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即可明确诊断。

但关于DCM的诊断,目前尚无特异方法,主要通过心脏彩超评价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临床诊断。

如果PM或DM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体征,应及时进行心脏影像学检查:心脏彩超、320CT,出现心脏扩大、室壁变薄、室壁弥漫性运动减弱、收缩功能下降,可考虑诊断PM或DM合并DCM。

对此类患者,治疗DCM不如治疗心律失常有效,常需安置起搏器甚至心脏移植。

如果PM或DM合并DCM尚未出现心功不全,可通过治疗原发病如应用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维生素类(VE)、拟胆硷药物(加兰他敏或新期的明)、蛋白同化剂(丙酸睾丸酮或苯丙酸诺龙)及中药支持疗法来控制心脏损害。

一旦出现心功不全,则应早期从小剂量开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控制心力衰竭的进展,对于心功不全较重的患者,应尽早考虑进行心脏起搏甚至心脏移植来挽救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Lee SW,K in KC.A case of polymyositis with cardiomyopathy associated with interform alpha treament for hepatitis B[J].Med Sci,2002,17(1):141—143.
张玉东,陶维玉,郑晓璞,等.以扩张型心肌病为临床特征的多发性肌炎一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3):184—185.
潘龙峰.皮肌炎并发心肌病一例[J].浙江医学,2003,25(4):214—215.
葛慧娟.多发性肌炎合并心肌肥厚及心肌酶持续增高一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3):221—223.
,John H,Zhang,MD,Anti—apoptotic effect of Granulocyte—
Colony[J].Stimulating Factor,2006,December 28,143(4):965—9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