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心理学中的从众实验_犯罪心理学

合集下载

从众心理的实验与研究

从众心理的实验与研究

从众心理的实验与研究专业:应用心理学号:2012225011 姓名:于小尛一、实验实验设计:中医药大学综合楼音乐厅,校社联嘉年华晚会,观众入场后,我与几个同学随机坐在一个位置,演出开始一段时间后,在一个节目中间的位置,没有任何观众鼓掌时,我与同学在我们的位置上鼓掌。

一段时间后,我们再次随机分配我们的座位,同样只是我们几个人同时鼓掌。

实验结果:开始是我们周围小范围的也开始鼓掌,再后来大多数人都开始鼓掌。

党我们再次随机分配座位时,情况也还是一样,还是会带动大家一起鼓掌。

二、分析实验分析:在群体生活中,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经常会按照群体大多数人的意见行事,自己不搞另一套。

这就是从众现象,也称从众行为。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隶属于某个群体,成为群体中的一员。

生活经验告诉人们,与他人或更多的人在某些方面保持一致,会为个人的生活带来益处。

同时,众人提供的各种信息不仅多而且可能更加全面可靠,这使个体能够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保持与社会生活更多的了解与接触。

尽管现代化的通讯手段非常便捷,但是离开了众人提供的信息,个人几乎难以活动。

这在大学生中表现得相当突出。

因为大学生群体比较稳定,个体要和群体中的其他人共同生活、学习,从学习、日常生活到选择参与各种活动,他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关注他人的看法和意见,特别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这就会使人在心理上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在压力面前,个体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其他人的意见或群体的要求。

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内心自卑,不敢表明自己的立场,独立承担相应责任,选择从众就代表了与众人一起进行责任分担,更能让他们避免窘境的出现。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处于成年早期的人的社会化需求主要是在家人之外寻求归属对象,大学生有强烈的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他们特别重视群体评价。

因此为确保所采取行为不被排斥惩罚,很多大学生在大多数人的意见面前通常会选择“随大流”。

如果按照多数人的意向行动,虽然不一定符合自己的个性和想法,但是“随波逐流”是安全的、不担风险的,而且容易受到群体内成员的欢迎。

举例说明从众、服从以及顺从心理的事件

举例说明从众、服从以及顺从心理的事件

**从众、服从以及顺从心理**是社会心理学中涉及人们在群体中行为和决策的重要概念。

这些心理现象通常反映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受到群体压力和权威影响的方方面面。

以下将通过一些历史事件和实际场景来说明这些心理现象。

### **1. 从众心理的事件:****例子一:社交媒体中的舆论引导**在社交媒体时代,从众心理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旦某一观点或行为在社交媒体上得到广泛传播,更多的人可能会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而选择从众。

例如,某一时期社交媒体上掀起了某种挑战或模仿的风潮,许多人会迅速跟风参与,因为他们希望融入主流、获得认可。

**例子二:消费潮流和时尚**在消费领域,从众心理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当某个品牌、款式或产品成为潮流时,很多人因为追求同侪认同和社会认可而选择从众购买,即便个人兴趣可能并不完全一致。

这种现象在时尚行业尤为显著。

### **2. 服从心理的事件:****例子一:密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斯坦利·密尔格拉姆进行的经典服从实验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标志性研究。

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对一位学习者进行电击,尽管他们明知这可能对被电击者造成伤害。

结果显示,很多人在权威的压力下选择服从,即便这违背了他们自己的良知。

**例子二:组织中的层级结构**在工作组织中,员工往往出于服从权威、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的心理,执行领导下达的任务,即便他们个人可能对某些决策存在疑虑。

这种服从心理在军队、企业等组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 **3. 顺从心理的事件:****例子一:家庭教育中的顺从**在家庭教育中,孩子通常出于对父母的尊重和顺从心理,遵循家庭的规矩和教导。

即便他们个人有时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但为了避免冲突和尊重长辈,他们选择顺从。

**例子二:宗教仪式和信仰**在宗教活动中,信徒通常会出于对神的顺从心理,遵循宗教规定的仪式和戒律。

这种顺从心理是宗教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例子三:国家法律和社会规范**在社会层面,人们通常会因为顺从法律和社会规范而执行某些行为。

从众心理的例子

从众心理的例子

从众心理的例子从众心理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指人们遵循大众的行为和意见,它是为了融入社会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产生的。

从众心理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营销、广告、教育、社会化、性格发展以及日常决策中。

关于从众心理,心理学家Solomon Asch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来研究它,即“Asch实验”。

Asch实验是一种让个体受到多数群体的直接影响的实验。

这一实验表明,在社会及多数群体的压力下,一个人更有可能遵循大众的意见,甚至是否定自己的观点。

Asch的实验也表明,当一个人遵循大众意见时,他会感到很困惑,甚至是焦虑。

从众心理的另一个实验来源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的实验,即“斯坦福监狱实验”。

在这一实验中,实验参与者会被分成狱警和囚犯两个角色,他们按照相关角色实施行为,并发现当狱警们自身与受测者相处之后,他们会遵循其他狱警的行为方式。

这一实验证明,从众心理不仅在受到多数群体压力下有效,而且在受到群体内部压力时也有效,尽管行为主体毫无反抗之力。

从众心理也在营销和广告中被广泛使用。

在营销中,企业会利用从众心理的原理来提高销量,例如,他们会利用社交媒体、评论等方式来暗示大众拥有某种特定项目的趋势,引起购买欲望,达到增加销量的目的。

在广告中,公司也会利用从众心理,让观众觉得自己是大众中的一员,会有一种勇敢尝试和购买新产品的冲动。

从众心理在社会化、性格发展和日常决策中也有重要意义。

在社会化方面,从众心理会影响一个人把自己与他人相关联的程度,会让他更容易接受他人的信息和行为。

而在性格发展方面,从众心理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情感状态,让他更有可能接受大众行为和情感,追随大众。

在日常决策中,从众心理也可以影响一个人在决策时所做出的选择。

总而言之,从众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决策,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营销、广告、教育、社会化等。

从众心理可以让一个人更容易接受他人的信息和行为,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达到大众的共识。

犯罪心理学课程大纲

犯罪心理学课程大纲

犯罪心理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的定位及课程目标“犯罪心理学”是我校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一直列入我校刑事侦查、治安管理、法学等公安类专业开设。

其授课目标规定学生系统掌握犯罪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了解犯罪心理形成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把握犯罪心理的静动态心向,犯罪心理分析方法,以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实践中的心像侦察及心理扫描的能力。

同时,对学员进行心理品质的测量、培养与训练,使学生具备公安特殊职业的心理素质要求,为未来警官奠定必备知识基础并发展技能。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公安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员系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犯罪心理形成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把握犯罪心理的静动态心向,犯罪心理分析方法,展开情绪鉴定,心情识别的确认,以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实践中的心像侦察及心理扫描的能力。

同时,对学员进行心理品质的测量、培养与训练,使学员具备公安特殊职业的心理素质要求。

三、教学原则与方法:《犯罪心理学》在心理科学体系中处于应用性的科学地位,在教学上它侧重于从犯罪心理状态的精神范畴内展开全方位的探究,同有关学科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在使用教材与实际操作中,应注重贯彻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1.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与方法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的寓义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分析、界定犯罪心理现象的产生、变化及发展,以正确的思维方式、逻辑的演绎来论说现状,阐述实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过程中,要求教师在讲述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论、犯罪人格倾向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等章节中,应立足于积极辩证的观点;在讲解犯罪心理构成的内因论,譬如遗传、个性、气质内容时,应从理论阐述及实验测量等科学角度出发去加以把握。

2.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与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与司法、公安业务工作中的“犯罪嫌疑人的测试”、“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审讯定罪”的心态相结合,与犯罪人在作案前、中、后三大心理活动过程相合璧;从理论—实际—操作—测量,到应用理论—经验概括—随机发挥;使本学科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辅而行,以培养学员力主理性发现问题、分析现象、获益真谛的实际能力。

从众心理的实验例子

从众心理的实验例子

从众心理的实验例子
1. 阿希从众实验呀!想象一下,一群人坐在一起判断线段的长短,明明那根线明显不一样长,可就因为其他人都选了错的,好多人也跟着选了错误答案呢!这不就是典型的从众心理嘛!
2. 还有那个街头表演实验呢!一个人在街头突然抬头望天,然后陆陆续续好多人也跟着一起抬头望,还不知道在望啥呢!大家不就都跟着做了!
3. 你知道在商场里促销的场景吗?好多人都围着某个摊位抢购东西,其他人看到了,哪怕自己不一定需要,也会赶忙凑过去,生怕错过了什么,这就是从众呀!
4. 学校里选班长的时候也会这样呀!一开始可能没多少人支持某个同学,但有几个人带头喊了那个同学的名字,然后大家就都跟着投了,哇,从众的力量真强大!
5. 去看演唱会的时候也是呢!大家都站起来欢呼,那你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站起来呀,即使你之前没想过要这样做,这就是从众心理在作祟呀!
6. 就像股票市场,大家都说某只股票好,很多人就盲目跟进买入,也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了解,这难道不是从众的体现吗?
7. 再想想那种网红店打卡,排着长长的队,难道真的是每个人都觉得那家店特别好吃吗?还不是因为看到别人都去,自己也想去凑个热闹,这从众心理可太有意思啦!
总之,从众心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候我们可能不知不觉就跟着别人走啦!。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作者: 工商管理 郑明贵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当音乐会或是其他的什么演出完毕后,前排的观众一个接一个的起立鼓掌,当这股浪潮向你而来时,你也站起来了吗?如果你对这次演出不满意,你完全可以不站起来,不是吗?你有这样的自由和权利,相信在场的人中有不少的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即对演出并不满意),可是为什么他们还是站起来了呢?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做了,成为那样不从众的少数派便真的那么难吗?那么让我们看看心理学对这些从众行为的研究吧 三大从众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的规范形成第一步: 要求一个试验者 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用肉眼观察一个光点移动的距离长短,并说出光点到底移动了多少,因为是完全黑暗的情况下,所以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但是根据大数原则,在实验重复进行多次后,说出的答案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答案,事实试验者也是如此。

第二步:在第二天中,试验者 做同样的实验,不同的是身边多了倆个试验者 和 (但是 和 是 的工作人员),这次的实验的标准答案是 米,按昨天 的表现,他会在多次实验后得出接近 米的答案,而在 的安排下 和 的答案要求向 米靠近,结果在此后的实验中, 并不想我们想象的那样做出 。

的接近答案,而是 米,这便是规范的形成结果。

在这次 的实验中,得出了从众可能是来源与规范形成,这很大程度上与人的社会性有关,人们在很多程度上的行为,比如:西方人礼貌性的吻别,中国人过年一定回家,走路向右靠,都是潜在的规范形成,换句话说,大家都在从众,这样的规范来源与暗示的影响的结果(起码 是这么认为的),而让我提到暗示又不得不提起的是暗示的另一种影响即“自杀是会传染的”人的本性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自杀的本性。

的群体压力这次提到的 实验,有区别与 的规范实验在于它针对的不再说模糊的现实情景,而是更具体的东西,这有利于我们把从众的原因了解的更直白和客观。

第一步:请来 个试验者他们的任务很简单,便是给他们一个木棒 ,在另外的三个木棒 中,找到最接近 长度的一根,如图:个试验者都是著名大学中优等生,在数次的轮流做题中几乎都未曾失败过。

从众心理_法律真实案例(3篇)

从众心理_法律真实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从众心理,又称社会认同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中,为了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在行为、思想、态度等方面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

从众心理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既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也可能导致社会问题。

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结合法律真实案例,探讨从众心理的利弊,以及如何在法律实践中应对从众心理带来的挑战。

二、从众心理的案例分析1. 案例一:杭州保姆纵火案2017年6月22日,杭州保姆纵火案震惊全国。

被告人莫焕晶因纵火致四人死亡,被判处死刑。

在这起案件中,保姆莫焕晶因与雇主家庭发生矛盾,产生了报复心理。

然而,莫焕晶在实施纵火行为时,并未完全独立思考,而是受到周围环境的从众心理影响。

她在纵火前,曾与邻居讨论过纵火的可能性,并在纵火过程中,看到邻居的慌乱行为,从而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2. 案例二:重庆公交车坠江案2018年10月28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事故原因系乘客刘某与司机冉某发生争执,冉某在争执中情绪失控,关闭车门,随后发生碰撞坠江。

在这起案件中,乘客刘某的行为虽然与司机冉某的从众心理无关,但刘某在车内大声喧哗、与司机争吵,以及部分乘客未能及时制止刘某的行为,均体现了从众心理的影响。

3. 案例三:杭州“饿了么”外卖小哥纵火案2019年1月,杭州“饿了么”外卖小哥郑某因工作压力大、生活困苦,产生报复社会心理。

他在送外卖过程中,故意将外卖扔进他人家中,引发火灾。

在这起案件中,郑某在实施纵火行为时,并未完全独立思考,而是受到周围环境的从众心理影响。

他在纵火前,曾与同事讨论过报复社会的可能性,并在纵火过程中,看到同事的慌乱行为,从而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三、从众心理的利弊分析1. 利处(1)维护社会秩序:从众心理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使个体在社会群体中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降低社会矛盾。

(2)促进社会稳定:从众心理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使个体在社会群体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凝聚力。

从众心理的经典案例

从众心理的经典案例

从众心理的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一:拉肯定实验。

在拉肯定实验这个案例中,两个实验者A和B同时参加实验。

研究者
先给A礼物,然后问A他觉得礼物是什么价值,A回答的10元。

研究者
传统B礼物,然后向B问他礼物的价值,B给出的价值可能是比A更高或
比A更低。

实验结果发现,B的价值往往与A的价值相似,虽然他无法看
到A的回答,表明人们有时会偏好从众行为,从而忽略自己的见解。

经典案例二: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一个经典的从众心理研究,由Solomon Asch所提出。


实验中,有一名受试者,同时另有七名伪装的受试者,他们被要求回答一
些问题。

发现受试者不得不按照群体中大多数人的回答来给出自己的回答,即使自己的回答明显不对。

这证明了人们有时会从众行为以便获得社会认可,而忽略自己的见解。

从众心理学大学教案

从众心理学大学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从众心理的概念和特点。

2. 分析从众心理的成因和影响。

3. 掌握克服从众心理的方法,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运用从众心理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从众心理的概念和特点。

2. 从众心理的成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1.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克服从众心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案例分析材料3. 小组讨论活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从众心理的概念,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从众心理的理解和经历。

二、新课导入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从众心理的定义、特点、成因和影响。

2. 学生阅读课件,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从众心理的定义是什么?(2)从众心理的特点有哪些?(3)从众心理的成因有哪些?(4)从众心理有哪些影响?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从众心理现象。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从众心理的成因和影响。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从众心理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复习从众心理的概念、特点、成因和影响。

二、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克服从众心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克服从众心理的方法和策略。

三、成果展示1.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2. 教师总结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强调克服从众心理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如何克服从众心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2.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从众心理的概念、特点、成因和影响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从众心理的意识和能力。

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中的表现。

关于从众大学生心理学教案

关于从众大学生心理学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从众心理的概念和特征。

2. 分析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 引导学生认识到从众心理的积极与消极两面性。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减少盲目从众。

教学重点:1. 从众心理的定义和特征。

2. 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3. 从众心理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教学难点:1. 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分析。

2. 如何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案例分析材料3. 小组讨论话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从众心理的概念,引发学生对从众心理的兴趣。

2. 提问:大家是否有过从众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讲授新课1. 从众心理的定义和特征:- 解释从众心理的概念,即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观点,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或态度。

- 分析从众心理的特征,如盲目性、模仿性、非批判性等。

2. 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社会环境:如媒体、广告、流行趋势等。

- 人际关系:如同伴压力、家庭期望等。

- 个体心理:如寻求认同、避免冲突等。

3. 从众心理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如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团队凝聚力等。

- 消极影响:如抑制个性发展、导致盲目跟风、影响决策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体现的从众心理现象。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从众心理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2. 提醒学生注意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减少盲目从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众心理,请大家回顾一下从众心理的定义和特征。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二、讨论与思考1. 教师提出小组讨论话题:如何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减少盲目从众?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三、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重要性。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教案)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教案)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从众心理的定义和特点,知道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提高他们对从众心理的警惕性。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意识,做到不盲目从众。

二、教学内容1. 从众心理的定义: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影响下,为了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而做出相应行为的心理现象。

2. 从众心理的特点:无意识性、非强迫性、普遍性。

3. 从众心理的原因:寻求认同、避免冲突、提高自身价值。

4. 从众心理的危害: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降低自我价值。

5. 克服从众心理的方法:提高自我意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从众心理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从众心理的定义、特点、原因、危害和克服方法。

3. 讨论:分组讨论从众心理在校园生活中的表现,以及如何应对。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从众心理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认识和应对从众心理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从众心理的定义、特点、原因、危害和克服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是否能自觉抵制盲目从众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从众心理的定义、特点、原因、危害和克服方法等内容。

2. 案例素材:一些典型的从众心理案例。

3. 讨论工具:分组讨论所需的白板、笔等。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从众心理在媒体和网络社交平台上的表现,以及如何保持独立思考,不被网络从众心理所影响。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从众心理情境,通过表演来加深对从众心理的理解。

3.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角色扮演经验,全班共同讨论。

七、教学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从众心理的短文,内容包括从众心理的定义、特点、原因、危害和克服方法等。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教案)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教案)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教学对象:八年级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从众心理的定义、表现和危害。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盲目从众。

教学重点:1. 从众心理的定义和表现。

2. 从众心理的危害。

3. 克服盲目从众的方法。

教学难点:1. 从众心理的危害。

2. 克服盲目从众的方法。

教学准备:1. 课件。

2. 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从众心理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从众心理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经历的从众心理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从众心理的存在。

二、自主学习(5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从众心理的定义和表现。

2.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从众心理的表现,分享自己的看法。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从众心理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现象。

2. 讲解从众心理的表现:列举常见的从众心理现象,如盲目跟风、随大流等。

3. 讲解从众心理的危害:分析盲目从众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如抑制个性发展、削弱责任感等。

4. 讲解克服盲目从众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控制力等。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呈现案例:给学生呈现一个关于从众心理的案例,如校园欺凌、盲目追星等。

2. 分析讨论:让学生分组分析案例中从众心理的表现和危害,并提出解决方法。

2. 反思启示: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存在从众心理,思考如何克服盲目从众。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从众心理的认识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课堂活动:角色扮演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关于从众心理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2. 各组表演完毕后,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分析角色扮演中的从众心理现象。

从众教育案例(3篇)

从众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小明,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就读于我国一所普通中学。

从小,小明就表现出了较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在班级中,他却显得与众不同。

他的衣着打扮、兴趣爱好、生活习惯都与同学们截然不同,这让他在班级中显得格格不入。

同学们纷纷嘲笑他、排斥他,小明也渐渐变得自卑、孤僻。

为了帮助小明融入集体,学校决定对他进行从众教育。

二、从众教育的实施1. 分析原因首先,学校组织教师对小明进行了深入了解,发现他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小明的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希望他能在各方面出类拔萃,因此,小明从小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环境下,小明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2. 制定方案针对小明的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以下从众教育方案:(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小明树立自信心,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减少自卑心理。

(2)开展团队活动。

组织班级同学参与各种团队活动,增进彼此了解,消除隔阂。

(3)邀请家长参与。

邀请小明的父母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共同探讨如何帮助孩子融入集体。

(4)开展主题班会。

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个性差异。

三、从众教育的实施过程1. 心理辅导学校心理教师对小明进行了多次心理辅导,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心。

同时,心理教师还针对小明的家庭环境,与小明的父母进行沟通,引导他们调整教育方式,减轻小明的压力。

2. 团队活动学校组织了各种团队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让小明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归属感。

在活动中,小明逐渐放下了自己的戒备心理,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3. 家长参与学校邀请小明的父母参加家长会,共同探讨如何帮助孩子融入集体。

在家长会上,教师与小明的父母分享了从众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4. 主题班会学校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个性差异。

在班会中,同学们纷纷发言,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让小明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学会包容和理解。

从众心理 教学设计

从众心理 教学设计

从众心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从众心理一、教学目标:1. 学习了解从众心理的定义和特点;2. 了解从众心理的形成原因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3. 提高学生对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对从众行为的认知,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从众心理的定义和特点;2. 从众心理的形成原因;3. 从众心理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引发热烈讨论的问题,例如:“你们认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为了抢购限量版的产品而排队等候?”然后请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

Step 2: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从众心理的定义和特点,解释为什么会有从众心理,并提取学生的回答加以讲解。

Step 3: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典型的从众心理案例,如抢购热、流行潮等,并请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中的从众行为的原因和影响。

然后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发表观点,梳理案例。

Step 4:小组活动(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自主选择一个具体的从众行为案例进行研究,并设计一个小组展示。

展示内容包括:该案例的背景、从众行为的原因、个体行为受影响的表现等。

每个小组展示完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和讨论。

Step 5:思考问题(15分钟)教师提出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从众心理对个体的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Step 6:总结讨论(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总结,强调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行动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

四、教学评估:1. 小组展示的内容是否全面,是否能准确描述从众行为的原因和影响;2. 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是否能够进行深入思考并给出合理的回答;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发表观点。

五、教学扩展:1. 探究从众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如权威性的影响等;2. 引导学生对于众多从众行为中的正面和负面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3.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

从众心理_法律真实案例(3篇)

从众心理_法律真实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心理现象,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不确定或模糊情境时,倾向于模仿他人的行为、观点和态度。

在法律领域,从众心理也常常成为影响司法公正和当事人权益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真实的法律案例,探讨从众心理在法律真实案例中的应用与启示。

二、案例背景某市某小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犯罪嫌疑人甲在案发后潜逃。

警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乙、丙、丁三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由于乙、丙、丁三人在小区内较为出名,且曾因盗窃罪被判刑,因此,小区居民对他们的印象较为负面。

在警方调查过程中,部分居民出于对乙、丙、丁三人的“仇恨”和“从众”心理,向警方提供了虚假的线索,导致警方在侦查过程中产生了误判。

三、从众心理在案例中的应用1. 负面印象的影响在案例中,乙、丙、丁三人在小区内的负面印象,使部分居民对他们产生了“仇恨”心理。

这种心理导致居民在警方调查过程中,倾向于提供有利于警方指控他们的线索,从而加剧了从众心理的影响。

2. 群体压力的作用在案例中,部分居民出于从众心理,认为其他人提供虚假线索是正确的,因此也跟着提供虚假线索。

这种群体压力使得从众心理在案例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3. 警方调查的误判由于部分居民提供虚假线索,警方在侦查过程中产生了误判,导致乙、丙、丁三人被错误地认定为犯罪嫌疑人。

这表明从众心理在法律真实案例中可能导致司法公正受损。

四、启示与建议1. 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通过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使人们认识到从众心理对司法公正的危害,从而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理性思考,避免盲目从众。

2. 加强侦查技巧,提高侦查效率警方在侦查过程中,应注重运用科学的侦查手段,提高侦查效率,避免因从众心理而导致的误判。

3. 强化证据意识,确保司法公正在司法实践中,应强化证据意识,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避免因从众心理而影响司法公正。

4.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对违法失信行为进行惩戒,使违法者付出代价,从而减少从众心理的产生。

11心理学中的从众实验

11心理学中的从众实验

心理学中的从众实验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来说明从众现象,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希(S.Asch)在1952年设计的一项心理实验研究。

七个男大学生坐在一张会议桌的周围,阿希告诉他们说这是一个视觉判断实验,几张有垂直线段的卡片将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的任务是判断某些线段的长度。

然后,他拿出来两张白色卡片,一张卡片上仅有一条垂直线段,称为“标准线段”,另一张卡片上是三条垂直线段,其中有一条与那条“标准线段”一样长,要求学生们找出第二张卡片上与标准线段一样长的线段。

实验最初的两次进行得颇为顺利。

被试按座位的次序说出他们的判断。

小组的全体成员两次的意见都一致,选择了同一条线段,说它与标准线段一样长。

但第三次实验,坐在倒数第二个位臵上的一个被试却背离了别人的判断,他挑选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线段。

他对别人的判断感到惊讶。

第四次实验,还是这个被试,他再次表示不同意其他6个人的一致看法,这就进一步使这位越轨者感到迷乱。

然而,这位越轨者并没有意识到他是小组里唯一不知底细的被试。

实验开始之前,其他6个人已经得到指示,让他们在绝大部分的实验中做出不正确的回答(组里第一个学生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什么时候作不正确的回答,其他五个学生完全由他指挥)。

因此,作为目标的这个人确实提供了正确的答案,他是处于两种相对立的力量之间的少数的一方,这两种力量就是他的感觉证据和小组其他人的一致判断。

他的任务很困难,因为他必须在一群一致不同意他的观点的公众前发表他的明确的看法。

何况,那些人已经公开发表了他们的不同意见,而且还是在他做出回答之前就发表了。

为了消除这唯一不知底细的被试的任何怀疑,其他人要串通在一起反对他,实验者指示其他6个人在18次实验中要有六次给予正确的回答。

这就是说在其他12次实验中,被试是处在这样一种地位:他可能被迫怀疑自己的感觉。

大部分被试在这个实验中是如何表现的呢?结果表明,在3所大学的123名被试所作的判断中,大约67%未受小组判断的影响。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范本模板】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范本模板】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作者:08工商管理郑明贵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当音乐会或是其他的什么演出完毕后,前排的观众一个接一个的起立鼓掌,当这股浪潮向你而来时,你也站起来了吗?如果你对这次演出不满意,你完全可以不站起来,不是吗?你有这样的自由和权利,相信在场的人中有不少的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即对演出并不满意),可是为什么他们还是站起来了呢?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做了,成为那样不从众的少数派便真的那么难吗?那么让我们看看心理学对这些从众行为的研究吧-———-三大从众心理学的经典实验.Sherif的规范形成第一步:Sherif要求一个试验者A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用肉眼观察一个光点移动的距离长短,并说出光点到底移动了多少,因为是完全黑暗的情况下,所以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但是根据大数原则,在实验重复进行多次后,说出的答案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答案,事实试验者也是如此。

第二步:在第二天中,试验者A做同样的实验,不同的是身边多了倆个试验者B和C(但是B和C是Sherif的工作人员),这次的实验的标准答案是1。

5米,按昨天A的表现,他会在多次实验后得出接近1.5米的答案,而在Sherif的安排下B和C的答案要求向2.5米靠近,结果在此后的实验中,A并不想我们想象的那样做出1。

5的接近答案,而是2.5米,这便是规范的形成结果.在这次sherif的实验中,得出了从众可能是来源与规范形成,这很大程度上与人的社会性有关,人们在很多程度上的行为,比如:西方人礼貌性的吻别,中国人过年一定回家,走路向右靠,都是潜在的规范形成,换句话说,大家都在从众,这样的规范来源与暗示的影响的结果(起码sherf是这么认为的),而让我提到暗示又不得不提起的是暗示的另一种影响即“自杀是会传染的"人的本性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自杀的本性。

Asch的群体压力这次提到的asch实验,有区别与sherif的规范实验在于它针对的不再说模糊的现实情景,而是更具体的东西,这有利于我们把从众的原因了解的更直白和客观。

校园从众心理实验教案

校园从众心理实验教案

校园从众心理实验教案教案标题:校园从众心理实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从众心理的概念和特点。

2. 探究校园从众心理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3.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从众心理的概念和特点。

2. 校园从众心理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3. 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经在校园中因为从众心理而做出某些行为?”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校园中的从众行为,并引出从众心理的概念。

知识讲解:1. 解释从众心理的定义和特点。

2. 分析校园从众心理对学生行为的影响,例如:模仿他人行为、追求流行、害怕被孤立等。

实践活动:1. 分组进行校园从众心理实验。

a.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普遍存在的从众行为进行实验,例如:排队等候、穿着搭配等。

b. 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从众者和非从众者的角色,观察实验结果。

c. 讨论实验结果,分析从众心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讨论与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讨论从众心理对校园生活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 结合实际案例,讨论学生如何在校园中保持独立思考和不受从众心理影响。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校园从众心理的文章,包括对从众心理的理解、自身经历和对如何培养独立思考的思考。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2. 评估学生撰写的文章是否能够准确描述校园从众心理、自身经历和对独立思考的思考。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校园从众心理对社会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从众心理的挑战。

教学资源:1. PPT或白板。

2. 实验材料和道具。

3. 相关案例和资料。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讲座,深入探讨校园从众心理的原因和应对方法,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教案)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教案)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从众心理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认识从众心理的利弊,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盲目从众,做到理性消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从众心理的定义、特点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从众心理,做到理性消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从众心理。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认识。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从众心理。

四、教学准备1. 案例素材:选取一些有关从众心理的案例。

2. 讨论话题:准备一些与从众心理相关的话题。

3. 情景模拟道具:准备一些用于模拟情境的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从众心理案例,引发学生对从众心理的思考。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从众心理的表现、原因和影响。

3. 知识讲解:介绍从众心理的定义、特点和影响,帮助学生系统地认识从众心理。

4.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针对不同情境,讨论如何正确面对从众心理,做到理性消费。

5. 情景模拟: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体验从众心理,并反思如何克服盲目从众。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从众心理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通过多媒体展示更多从众心理的案例,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从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2. 邀请心理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从专业角度更深入地认识从众心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情景模拟等方面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从众心理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能克服盲目从众,做到理性消费。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教学方法。

2. 同行评价:听取同行的建议和评价,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评价,对教案进行调整,以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中的从众实验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来说明从众现象,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希(S.Asch)在1952年设计的一项心理实验研究。

七个男大学生坐在一张会议桌的周围,阿希告诉他们说这是一个视觉判断实验,几张有垂直线段的卡片将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的任务是判断某些线段的长度。

然后,他拿出来两张白色卡片,一张卡片上仅有一条垂直线段,称为“标准线段”,另一张卡片上是三条垂直线段,其中有一条与那条“标准线段”一样长,要求学生们找出第二张卡片上与标准线段一样长的线段。

实验最初的两次进行得颇为顺利。

被试按座位的次序说出他们的判断。

小组的全体成员两次的意见都一致,选择了同一条线段,说它与标准线段一样长。

但第三次实验,坐在倒数第二个位臵上的一个被试却背离了别人的判断,他挑选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线段。

他对别人的判断感到惊讶。

第四次实验,还是这个被试,他再次表示不同意其他6个人的一致看法,这就进一步使这位越轨者感到迷乱。

然而,这位越轨者并没有意识到他是小组里唯一不知底细的被试。

实验开始之前,其他6个人已经得到指示,让他们在绝大部分的实验中做出不正确的回答(组里第一个学生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什么时候作不正确的回答,其他五个学生完全由他指挥)。

因此,作为目标的这个人确实提供了正确的答案,他是处于两种相对立的力量之间的少数的一方,这两种力量就是他的感觉证据和小组其他人的一致判断。

他的任务很困难,因为他必须在一群一致不同意他的观点的公众前发表他的明确的看法。

何况,那些人已经公开发表了他们的不同意见,而且还是在他做出回答之前就发表了。

为了消除这唯一不知底细的被试的任何怀疑,其他人要串通在一起反对他,实验者指示其他6个人在18次实验中
要有六次给予正确的回答。

这就是说在其他12次实验中,被试是处在这样一种地位:他可能被迫怀疑自己的感觉。

大部分被试在这个实验中是如何表现的呢?结果表明,在3所大学的123名被试所作的判断中,大约67%未受小组判断的影响。

但不正确判断的百分比却高得令人吃惊,竞达33%。

换句话说,在33%的实验中,被试之所以做出错误的答案乃是由于屈服于小组的压力。

阿希指出,其中存在着个人之间的差异,大约四分之一的被试拒绝从众,他们在所有12次实验中都不同意多数;但有一些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随大流。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在理性和智力上很完美的个人会抛弃来自他们自己感觉的判断,同意那些他们甚至可能根本不认识的人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心理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两个基本因素上,这就是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

(节选自:刘邦惠主编:《犯罪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247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