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等腰三角形专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知识点及对应练习(附参考解析)
等腰三角形一、知识梳理:专题一:等腰三角形概念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二、考点分类考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类型一】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求边长或周长【例1】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和3cm,那么它的周长是()A.9cm B.12cm C.15cm或12cm D.15cm解析:当腰为3cm时,3+3=6,不能构成三角形,因此这种情况不成立.当腰为6cm 时,6-3<6<6+3,能构成三角形;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6+6+3=15(cm).故选D.方法总结:在解决等腰三角形边长的问题时,如果不明确底和腰时,要进行分类讨论,同时要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考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2、解题方法:设辅助未知数法与拼凑法.3、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方程思想、整体思想和转化思想.【类型一】利用“等边对等角”求角度【例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A .65°或50° B.80°或40° C .65°或80° D.50°或80°解析:当50°的角是底角时,三角形的底角就是50°;当50°的角是顶角时,两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易得底角是65°.故选A.方法总结: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已知一个内角,则这个角可能是底角也可能是顶角,要分两种情况讨论.【类型二】 利用方程思想求等腰三角形角的度数【例3】 如图①,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C 上,且BD =BC =AD ,求△ABC 各角的度数.解析:设∠A =x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各角的度数.解:设∠A =x .∵AD =BD ,∴∠ABD =∠A =x .∵BD =BC ,∴∠BCD =∠BDC =∠ABD +∠A=2x .∵AB =AC ,∴∠ABC =∠BCD =2x .在△ABC 中,∠A +∠ABC +∠ACB =180°,∴x +2x+2x =180°,∴x =36°,∴∠A =36°,∠ABC =∠ACB =72°.方法总结: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以得到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当这种等量关系或和差关系较多时,可考虑列方程解答,设未知数时,一般设较小的角的度数为x .① ②【类型三】 利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进行证明【例4】 如图②,已知△ABC 为等腰三角形,BD 、CE 为底角的平分线,且∠DBC =∠F ,求证:EC ∥DF .解析: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C =∠ACB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到∠DBC =12∠ABC ,∠ECB =12∠ACB ,那么∠DBC =∠ECB ,再由∠DBC =∠F ,等量代换得到∠ECB =∠F ,于是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EC ∥DF .证明:∵△ABC 为等腰三角形,AB =AC ,∴∠ABC =∠ACB .又∵BD 、CE 为底角的平分线,∴∠DBC =12∠ABC ,∠ECB =12∠ACB ,∴∠DBC =∠ECB .∵∠DBC =∠F ,∴∠ECB =∠F ,∴EC ∥DF .方法总结:证明线段的平行关系,主要是通过证明角相等或互补.【类型四】 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进行证明【例5】 如图①,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B =AC .(1)若AD =AE ,求证:BD =CE ;(2)若BD =CE ,F 为DE 的中点,如图②,求证:AF ⊥BC .解析:(1)过A 作AG ⊥BC 于G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G =CG ,DG =EG 即可证明;(2)先证BF =CF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证明:(1)如图①,过A 作AG ⊥BC 于G .∵AB =AC ,AD =AE ,∴BG =CG ,DG =EG ,∴BG-DG =CG -EG ,∴BD =CE ;(2)∵BD =CE ,F 为DE 的中点,∴BD +DF =CE +EF ,∴BF =CF .∵AB =AC ,∴AF ⊥BC .方法总结:在等腰三角形有关计算或证明中,会遇到一些添加辅助线的问题,其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是常见的辅助线.【类型五】 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关的探究性问题【例6】 如图①,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90°,BE 是∠ABC 的平分线,DE⊥BC ,垂足为D .(1)请你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2)请你判断AD 与BE 垂直吗?并说明理由.(3)如果BC =10,求AB +AE 的长.解析:(1)由△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 为角平分线,可证得△ABE ≌△DBE ,即AB =BD ,AE =DE ,所以△ABD 和△ADE 均为等腰三角形;由∠C =45°,ED ⊥DC ,可知△EDC 也符合题意;(2)BE 是∠ABC 的平分线,DE ⊥BC ,根据角平分线定理可知△ABE 关于BE 与△DBE对称,可得出BE ⊥AD ;(3)根据(2),可知△ABE 关于BE 与△DBE 对称,且△DE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推出AB +AE =BD +DC =BC =10.解:(1)△ABC ,△ABD ,△ADE ,△EDC .(2)AD 与BE 垂直.证明:由BE 为∠ABC 的平分线,知∠ABE =∠DBE ,∠BAE =∠BDE =90°,BE =BE ,∴△ABE ≌△DBE ,∴△ABE 沿BE 折叠,一定与△DBE 重合,∴A 、D 是对称点,∴AD ⊥BE .(3)∵BE 是∠ABC 的平分线,DE ⊥BC ,EA ⊥AB ,∴AE =DE .在Rt △ABE 和Rt △DBE 中,∵⎩⎪⎨⎪⎧AE =DE ,BE =BE ,∴Rt △ABE ≌Rt △DBE (HL),∴AB =BD .又∵△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90°,∴∠C =45°.又∵ED ⊥BC ,∴△D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E =DC ,∴AB +AE =BD +DC =BC=10.① ②考点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根据定义判定;(2)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类型一】 确定等腰三角形的个数 【例7】 如图②,在△ABC 中,AB =AC ,∠A =36°,BD 、CE 分别是∠ABC 、∠BCD 的角平分线,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解析:共有5个.(1)∵AB =AC ,∴△ABC 是等腰三角形;(2)∵BD 、CE 分别是∠ABC 、∠BCD的角平分线,∴∠EBC =12∠ABC ,∠ECB =12∠BCD .∵△ABC 是等腰三角形,∴∠EBC =∠ECB ,∴△BCE 是等腰三角形;(3)∵∠A =36°,AB =AC ,∴∠ABC =∠ACB =12(180°-36°)=72°.又∵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BD =12∠ABC =36°=∠A ,∴△ABD 是等腰三角形;同理可证△CDE 和△BCD 也是等腰三角形.故选A.方法总结:确定等腰三角形的个数要先找出相等的边和相等的角,然后确定等腰三角形,再按顺序不重不漏地数出等腰三角形的个数.【类型二】 在坐标系中确定三角形的个数【例8】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2,3),在y 轴上确定点P ,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 共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解析:因为△AOP 为等腰三角形,所以可分三类讨论:(1)AO =AP (有一个).此时只要以A 为圆心AO 长为半径画圆,可知圆与y 轴交于O 点和另一个点,另一个点就是点P ;(2)AO=OP (有两个).此时只要以O 为圆心AO 长为半径画圆,可知圆与y 轴交于两个点,这两个点就是P 的两种选择;(3)AP =OP (一个).作AO 的中垂线与y 轴有一个交点,该交点就是点P 的最后一种选择.综上所述,共有4个.故选B. 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主要是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辅助圆的灵活运用以及分类讨论时做到不重不漏.【类型三】 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例9】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E是∠BAC的角平分线,AE与CD交于点F,求证:△CEF是等腰三角形.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得∠ABE=∠ACD,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CEF=∠CFE,根据等角对等边求得CE=CF,从而求得△CEF是等腰三角形.证明:∵在△ABC中,∠ACB=90°,∴∠B+∠BAC=90°.∵CD是AB边上的高,∴∠ACD+∠BAC=90°,∴∠B=∠ACD.∵AE是∠BAC的角平分线,∴∠BAE=∠EAC,∴∠B+∠BAE=∠ACD+∠EAC,即∠CEF=∠CFE,∴CE=CF,∴△CEF是等腰三角形.方法总结:“等角对等边”是判定等腰三角形的重要依据,是先有角相等再有边相等,只限于在同一个三角形中,若在两个不同的三角形中,此结论不一定成立.【类型四】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例10】如图,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AB、BC、AC边上,且BE=CF,BD=CE.(1)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2)当∠A=50°时,求∠DEF的度数.解析:(1)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B=∠C,利用“边角边”证明△BDE和△CE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DE=EF,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证明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DE=∠CEF,然后求出∠BED+∠CEF=∠BED+∠BDE,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平角的定义求出∠B=∠DEF.(1)证明:∵AB =AC ,∴∠B =∠C .在△BDE 和△CEF 中,∵⎩⎪⎨⎪⎧BD =CE ,∠B =∠C ,BE =CF ,∴△BDE ≌△CEF (SAS),∴DE =EF ,∴△DEF 是等腰三角形;(2)解:∵△BDE ≌△CEF ,∴∠BDE =∠CEF ,∴∠BED +∠CEF =∠BED +∠BDE .∵∠B +∠BDE =∠DEF +∠CEF ,∴∠B =∠DEF .∵∠A =50°,AB =AC ,∴∠B =12×(180°-50°)=65°,∴∠DEF =65°.方法总结:等腰三角形提供了好多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判定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手段.经典例题考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例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考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例3】已知等腰△ABC 中,AB=AC ,D 是BC 边上一点,连接AD ,若△ACD 和△ABD 都是等腰三角形,求∠C 的度数。
培优专题等腰三角形(含答案)
9、等腰三角形【知识精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有关定理及其推论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这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等之间的关系,由两边相等推出两角相等,是今后证明两角相等常用的依据之一。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是今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以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 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角与边的转化关系,它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也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是本节的重点。
3. 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常常作为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问题的辅助线,由于这条线可以把顶角和底边折半,所以常通过它来证明线段或角的倍分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添加辅助线时,有时作哪条线都可以,有时需要作顶角的平分线,有时则需要作高或中线,这要视具体情况来定。
【分类解读】例1. 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D 是AC 的中点,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 =CD ,DM ⊥BC ,垂足为M 。
等腰三角形专题训练及答案
等腰三角形专题训练及答案一、计算题:1. 如图,△ABC中,AB=AC,BC=BD,AD=DE=EB求∠A的度数2.如图,CA=CB,DF=DB,AE=AD求∠A的度数3.如图,△ABC中,AB=AC,D在BC上,DE⊥AB于E,DF⊥BC交AC于点F,假设∠EDF=70°,求∠AFD的度数4. 如图,△ABC 中,AB=AC,BC=BD=ED=EA求∠A 的度数5. 如图,△ABC 中,AB=AC ,D 在BC 上, ∠BAD=30°,在AC 上取点E ,使AE=AD, 求∠EDC 的度数6. 如图,△ABC 中,∠C=90°,D 为AB 上一点,作DE ⊥BC 于E ,假设BE=AC,BD=, DE+BC=1, 求∠ABC 的度数 217.如图,△ABC中,AD平分∠BAC,假设AC=AB+BD 求∠B:∠C的值二、证明题:8.如图,△ABC中,∠ABC,∠CAB的平分线交于点P,过点P作DE∥AB,别离交BC、AC于点D、E求证:DE=BD+AE9.如图,△DEF中,∠EDF=2∠E,FA⊥DE于点A,问:DF、AD、AE间有什么样的大小关系10.如图,△ABC中,∠B=60°,角平分线AD、CE交于点O求证:AE+CD=AC11.如图,△ABC中,AB=AC,∠A=100°,BD平分∠ABC,求证:BC=BD+AD12.如图,△ABC中,AB=AC,D为△ABC外一点,且∠ABD=∠ACD=60°求证:CD=AB -BD13.已知:如图,AB=AC=BD ,CE 为△ABC 中AB 边上的中线 求证:CE=CD14. 如图,△ABC 中,∠1=∠2,∠EDC=∠BAC求证:BD=ED15. 如图,△ABC 中,AB=AC,BE=CF,EF 交BC 于点D 求证:ED=FD 2116.如图,△ABC中,∠ABC=2∠C,AD是BC边上的高,B到点E,使BE=BD 求证:AF=FC17.如图,△ABC中,AB=AC,AD和BE两条高,交于点H,且AE=BE求证:AH=2BD18.如图,△ABC中,AB=AC,∠BAC=90°,BD=AB,∠ABD=30°求证:AD=DC19.如图,等边△ABC中,别离延长BA至点E,延长BC至点D,使AE=BD求证:EC=ED20.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BCD=180°,AD、BC的延长线交于点F,DC、AB的延长线交于点E,∠E、∠F的平分线交于点H求证:EH⊥FH解析一、计算题:1.如图,△ABC中,AB=AC,BC=BD,AD=DE=EB求∠A的度数设∠ABD为x,那么∠A为2x由8x=180°得∠A=2x=45°2.如图,CA=CB,DF=DB,AE=AD求∠A的度数设∠A为x,由5x=180°得∠A=363.如图,△ABC中,AB=AC,D在BC上,DE⊥AB于E,DF⊥BC交AC于点F,假设∠EDF=70°,求∠AFD的度数∠AFD=160°4.如图,△ABC中,AB=AC,BC=BD=ED=EA求∠A的度数180设∠A为x∠A=75.如图,△ABC中,AB=AC,D在BC上,∠BAD=30°,在AC上取点E,使AE=AD,求∠EDC的度数设∠ADE为x∠EDC=∠AED-∠C=15°6.如图,△ABC中,∠C=90°,D为AB上一点,作DE⊥BC于E,假设BE=AC,BD=21,DE+BC=1,求∠ABC的度数延长DE到点F,使EF=BC可证得:△ABC≌△BFE因此∠1=∠F由∠2+∠F=90°,得∠1+∠2=90°在Rt△DBF中,BD=21,DF=1因此∠F=∠1=30°7.如图,△ABC中,AD平分∠BAC,假设AC=AB+BD求∠B:∠C的值在AC上取一点E,使AE=AB可证△ABD≌△ADE因此∠B=∠AED由AC=AB+BD,得DE=EC,因此∠AED=2∠C故∠B:∠C=2:1二、证明题:8.如图,△ABC中,∠ABC,∠CAB的平分线交于点P,过点P作DE∥AB,别离交BC、AC于点D、E求证:DE=BD+AE证明△PBD和△PEA是等腰三角形9.如图,△DEF中,∠EDF=2∠E,FA⊥DE于点A,问:DF、AD、AE间有什么样的大小关系DF+AD=AE在AE上取点B,使AB=AD10.如图,△ABC中,∠B=60°,角平分线AD、CE交于点O求证:AE+CD=AC在AC上取点F,使AF=AE易证明△AOE≌△AOF,得∠AOE=∠AOF由∠B=60°,角平分线AD、CE,得∠AOC=120°因此∠AOE=∠AOF=∠COF=∠COD=60°故△COD≌△COF,得CF=CD因此AE+CD=AC11.如图,△ABC中,AB=AC,∠A=100°,BD平分∠ABC,求证:BC=BD+AD延长BD到点E,使BE=BC,连结CE在BC上取点F,使BF=BA易证△ABD≌△FBD,得AD=DF再证△CDE≌△CDF,得DE=DF故BE=BC=BD+AD也可:在BC上取点E,使BF=BD,连结DF在BF上取点E,使BF=BA,连结DE先证DE=DC,再由△ABD≌△EBD,得AD=DE,最后证明DE=DF即可12. 如图,△ABC 中,AB=AC,D 为△ABC 外一点,且∠ABD=∠ACD =60°求证:CD=AB -BD在AB 上取点E ,使BE=BD ,在AC 上取点F ,使CF=CD 得△BDE 与△CDF 均为等边三角形,只需证△ADF ≌△AED13.已知:如图,AB=AC=BE ,CD 为△ABC 中AB 边上的中线 求证:CD=CE 延长CD 到点E,使DE=CD.连结AE 证明△ACE ≌△BCE2114.如图,△ABC中,∠1=∠2,∠EDC=∠BAC求证:BD=ED在CE上取点F,使AB=AF易证△ABD≌△ADF,得BD=DF,∠B=∠AFD由∠B+∠BAC+∠C=∠DEC+∠EDC+∠C=180°因此∠B=∠DEC因此∠DEC=∠AFD因此DE=DF,故BD=ED15.如图,△ABC中,AB=AC,BE=CF,EF交BC于点G求证:EG=FG16.如图,△ABC中,∠ABC=2∠C,AD是BC边上的高,B到点E,使BE=BD求证:AF=FC17.如图,△ABC中,AB=AC,AD和BE两条高,交于点H,且AE=BE求证:AH=2BD由△AHE≌△BCE,得BC=AH18.如图,△ABC中,AB=AC,∠BAC=90°,BD=AB,∠ABD=30°求证:AD=DC作AF⊥BD于F,DE⊥AC于E可证得∠DAF=DAE=15°,因此△ADE≌△ADF得AF=AE,由AB=2AF=2AE=AC,因此AE=EC,因此DE是AC的中垂线,因此AD=DC19.如图,等边△ABC中,别离延长BA至点E,延长BC至点D,使AE=BD求证:EC=ED延长BD到点F,使DF=BC,可得等边△BEF,只需证明△BCE≌△FDE即可20.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BCD=180°,AD、BC的延长线交于点F,DC、AB 的延长线交于点E,∠E、∠F的平分线交于点H求证:EH⊥FH延长EH交AF于点G由∠BAD+∠BCD=180°,∠DCF+∠BCD=180°得∠BAD=∠DCF,由外角定理,得∠1=∠2,故△FGM是等腰三角形由三线合一,得EH⊥FH。
八年级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专题
专题一: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一)角分类:顶角和底角+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求顶角的度数。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比另一个内角的2倍少30o,求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
3.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是.(二)边分类:底边和腰+ 三角形三边关系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8,6,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8,3,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6.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的长是AC的2倍,三角形的周长是40,则AB的长等于_______________.(三)中线分类7.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为9和12两部分,求腰长和底长。
8.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之差是3cm,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四)高、垂直平分线分类9.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25°,求底角的度数10.在ΔABC中,AB=AC,AB的中垂线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50°,则底角∠B=____________11.(2018·哈尔滨中考)在△ABC中,AB=AC,∠BAC=100°,点D在BC边上,连接AD,若△ABD为直角三角形,则∠ADC的度数12.(2019·白银中考)定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其一个底角的度数的比值b 称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值”.若等腰三角形ABC中,∠A=80°,则它的特征值k=13.(2018·绍兴中考)数学课上,张老师举了下面的例题:例1等腰三角形ABC中,∠A=110°,求∠B的度数.(答案:35°)例2等腰三角形ABC中,∠A=40°,求∠B的度数.(答案:40°或70°或100°)张老师启发同学们进行变式,小敏编了如下一题:等腰三角形ABC中,∠A=80°,求∠B的度数.(1)请你解答以上的变式题。
专题08 等腰三角形(考点串讲)(解析版)
专题08 等腰三角形【考点剖析】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性质2:文字: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的三线合一) 图形:如下所示;21DCBA符号:在ABC ∆中,AB =AC ,1212,,;,,;,12.BD CD AD BC AD B BD CD AD BC C BD CD ∠=∠⎧⎪=⊥∠=∠⊥∠=∠⎨⎪⊥⎩==若则若则若,则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三角形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 (2) 等边三角形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等于60︒; (3)等边三角形性质3: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4.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从边看)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从角看)三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从边、角看)有一个内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典例分析】例1 (杨浦2019期末14)在ABC ∆中,AB=AC ,把ABC ∆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交AB 于点M ,交BC 于点N. 如果CAN ∆是等腰三角形,则B ∠的度数为 . 【答案】4536︒︒或;【解析】因为把ABC ∆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交AB 于点M ,交BC 于点N.所以MN 是AB 的中垂线,∴NB=BA ,B BAN ∴∠=∠,AB AC B C =∴∠=∠Q ,设B x ∠=,则C BAN x ∠=∠=. (1)当AN=NC 时,CAN C x ∠=∠=,在ABC ∆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4180x =︒,得45x =︒,故45B ∠=︒;(2)当AN=AC 时,ANC C x ∠=∠=,而ANC B BAN ∠=∠+∠,故此时不成立;(3)当CA=CN 时,1802x NAC ANC ︒-∠=∠=,于是得1801802xx x x ︒-+++=︒,解得36x =︒. 综上所述:4536B ∠=︒︒或.NM CBA例2 (浦东2018期末18)如图,在ABC ∆中,A=120,=40B ∠︒∠︒,如果过点A 的一条直线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直线l 与BC 交于点D ,那么ADC ∠的度数是 .CBA【答案】14080︒︒或;【解析】如图所示,把BAC ∠分为1000︒︒和2或者4080︒︒和,可得ADC=14080∠︒︒或.ABCDC BA20°80°80°40°40°20°20°40°40°100°例3 (闵行2018期末17)有下列三个等式①AB =DC ;②BE =CE ;②∠B =∠C .如果从这三个等式中选出两个作为条件,能推出Rt △AED 是等腰三角形,你认为这两个条件可以是 (写出一种即可)EDCBA【答案】①②或①③或②③.(答案不唯一)【解析】解:当AB =DC ,BE =CE ,∠AEB =∠DEC 时,Rt △ABE ≌Rt △DCE (HL ),故AE =DE ,即Rt △AED 是等腰三角形;当AB =DC ,∠B =∠C ,∠AEB =∠DEC 时,△ABE ≌△DCE (AAS ),故AE =DE ,即Rt △AED 是等腰三角形;当BE =CE ,∠B =∠C ,∠AEB =∠DEC 时,△ABE ≌△DCE (ASA ),故AE =DE ,即Rt △AED 是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①②或①③或②③.(答案不唯一)例4 (黄浦2018期末27)如图,在ABC ∆中,AD BC ⊥,垂足为点D ,AD 平分BAC ∠,点O 是线段AD 上一点,线段的延长线交边AC 于点F ,线段CO 的延长线交边AB 于点E . (1)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理由; (2)说明BF=CE 的理由.O FE DC BA【答案与解析】(1)AD BC ADB=ADC ⊥∴∠∠Q ,Q AD 平分BAC ∠,BAD=CAD ∴∠∠.ADB=DAC+ACD ADC=BAD+ABD ∠∠∠∠∠∠Q ,,ABD=ACD ∴∠∠,AB=AC ∴即ABC ∆是等腰三角形;(2)ABC ∆Q 是等腰三角形,AD BC ⊥,BD=CD ∴.在BDO CDO ∆∆与中,DO DO ADB ADC BD CD =⎧⎪∠=∠⎨⎪=⎩,BDO CDO ∴∆∆≌OBD OCD ∴∠=∠.在BEC CFB ∆∆与中ECB FBCBC CBABC ACB ∠=∠⎧⎪=⎨⎪∠=∠⎩BEC CFB ∴∆∆≌,BF CE ∴=. 【真题训练】 一、选择题1.(宝山2018期末18)如图7,在ABC ∆中,AB=AC ,30A ∠=︒,以B 为圆心,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C 于点D ,联结BD ,则ABD ∠等于( )A. 45︒;B. 50︒;C. 60︒;D. 75︒.DABC【答案】A ;【解析】因为在ABC ∆中,AB=AC ,30A ∠=︒,所以18030752ABC ACB ︒-︒∠=∠==︒,又因为以B为圆心,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C 于点D ,所以,75BD BC BCA BDC =∴∠=∠=︒,30CBD ∴∠=︒,故753045ABD ABC CBD ∠=∠-∠=︒-︒=︒. 故答案选A.2.(长宁2019期末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 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M 为坐标轴上一点,且使得MOA ∆为等腰三角形,那么满足条件的点M 的个数为( ) A. 4; B.5; C.6; D.8 【答案】C ;【解析】分三种情况:(1)当OA=OM 时,可得M 点坐标可以为:(0,2)、(0,-2)、(2,0)、(-2,0);当AO=AM 时,M 点坐标可以为(2,0)、(0,;当MO=MA 时,(2,0)、(0,3;故一共有6个不同的点. 故选C. 二、填空题3.(浦东2018期末13)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和4,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答案】10;【解析】依题,(1)若腰长为2、底为4,不可能构成等腰三角形,舍去;(2)若腰长为4、底为2,符合题意,周长为4+4+2=10;由上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 4.(宝山2018期末7)已知实数x 、y满足|3|0x -=,那么以x 、y 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答案】15;【解析】因为实数x 、y满足|3|0x -=,所以x=3,y=6,故符合题意的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6、6、3,故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6+6+3=15.5.(闵行2018期末15)如图,直线l 1∥l 2∥l 3,等边△ABC 的顶点B 、C 分别在直线l 2、l 3上,若边BC 与直线l 3的夹角∠1=25°,则边AB 与直线l 1的夹角∠2= .l 3l 2l 1【答案】35°.【解析】解:∵直线l 1∥l 2∥l 3,∠1=25°,∴∠1=∠3=25°.∵△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C =60°,∴∠4=60°﹣25°=35°,∴∠2=∠4=35°.故答案为:35°.1l 2l 36.(普陀2018期末17)如图,已知△ABC 中,∠ABC 的角平分线BE 交AC 于点E ,DE ∥BC ,如果点D 是边AB 的中点,AB=8,那么DE 的长是 .E D CBA【答案】4;【解析】解:连接BE ,∵BE 平分∠ABC ,∴∠ABE=∠CBE ,∵DE ∥BC ,∴∠DEB=∠ABE , ∴∠ABE=∠DEB ,∴BD=DE ,∵D 是AB 的中点,∴AB=BD ,∴DE=12AB=4,故答案为:4 AD BCE7.(宝山2018期末13)如图,已知Rt ABC ∆中,90ACB ∠=︒,AC=AE ,BC=BD ,则ACD BCE ∠+∠= ______-︒.ECBA【答案】45;【解析】过点C 作CH AB ⊥于点H ,因为AC =AE ,所以ACE AEC ∠=∠,因为CH AB ⊥,所以90AEC HCE ∠+∠=︒, 又90ACE BCE ∠+∠=︒,所以=BCE HCE ∠∠;同理可得:ACD HCD ∠=∠; 故+=+BCE ACD HCE HCD ∠∠∠∠即+=45BCE ACD ∠∠︒.HED CBA8.(黄浦2018期末1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度,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答案】50︒或80︒;【解析】(1)当顶角为50︒时,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2)当底角为50︒时,则顶角为180-250=80︒⨯︒︒;综上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或80︒.9.(长宁2018期末1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度.【答案】50130︒︒或.【解析】(1)如下图1,4050ABD A ∠=︒∴∠=︒,(2)如图2,40130ABD BAC ∠=︒∴∠=︒,故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130︒︒或(图2)(图1)10.(黄浦2018期末1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垂直于底边且平分顶角,用符号来表示为:如图,如果在ABC ∆中,AB=AC ,且 ,那么AD BC ⊥且 .DCBA【答案】BD=CD ;BAD CAD ∠=∠;【解析】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垂直于底边且平分顶角,用符号来表示为:如图,如果在ABC ∆中,AB=AC ,且BD=CD ,那么AD BC ⊥且BAD CAD ∠=∠.故答案为:BD=CD ;BAD CAD ∠=∠. 11.(杨浦2019期末13)如图,已知在ABC ∆中,AB=AC ,点D 在边BC 上,要使BD=CD ,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 .(只需填上一个正确的条件)D B A【答案】BAD CAD ∠=∠或者AD BC ⊥(只填一个)【解析】解:在ABC ∆中,AB=AC ,BAD CAD ∠=∠,BD CD ∴=;或者 在ABC ∆中,AB=AC ,AD BC ⊥,BD CD ∴=;故答案为:BAD CAD ∠=∠或者AD BC ⊥. 考查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2023年暑假新八年级数学预习专题7:等腰三角形(精讲教师版)
五、含 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是 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 的一半.
攻略 1 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 1.定义法: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第 1页(共 15页)
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 60°. 注意:①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所对角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②等边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三线合一所在的直线即 为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对称轴的交点是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点. 3.常见有关等边三角形的旋转题图形
第 2页(共 15页)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 成“等角对等边”). 数学语言:在△ABC 中,∵∠B=∠C,∴AB=AC(等角对等边). 【注意】1.“等角对等边”不能叙述为: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底角相等, 那么它的两腰也相等.因为在没有判定出它是等腰三角形之前,不能用“底 角”“腰”这些名词,只有等腰三角形才有“底角”“腰”. 2.“等角对等边”与“等边对等角”的区别:由两边相等得出它们所对的角相 等,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三角形有两角相等得出它是等腰三角形,是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攻略 2 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方法: 1.定义法: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攻略 3 一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 等于斜边的一半. 【注意】1.该性质是含 30°角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一般的直角三角 形或非直角三角形没有这个性质,更不能应用. 2.这个性质主要应用于计算或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 3.该性质的证明出自于等边三角形,所以它与等边三角形联系密切. 4.在有些题目中,若给出的角是 15°时,往往运用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 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将 15°的角转化后,再利用这个性质解决问题.
部编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09等腰等边三角形问题(解析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核心考点三种题型精炼专题09 等腰等边三角形问题选择题一、选择题1. (2023贵州省)5月26日,“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幕,在“自动化立体库”中有许多几何元素,其中有一个等腰三角形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它的顶角为120°,腰长为12m ,则底边上的高是( )A. 4mB. 6mC. 10mD. 12m【答案】B 【解析】作AD BC ^于点D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1180302B C BAC Ð=Ð=°-Ð=°,再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如图,作AD BC ^于点D ,Q ABC V 中,120BAC Ð=°,AB AC =,\()1180302B C BAC Ð=Ð=°-Ð=°,Q AD BC ^,\11126m 22AD AB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如图,点F 在正五边形ABCDE 的内部,ABF V 为等边三角形,则AFC Ð等于( )A. 108°B. 120°C. 126°D. 132°【答案】C【解析】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可求出∠ABC的度数,根据正五边形的性质可得AB=BC,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F=∠AFB=60°,AB=BF,可得BF=BC,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出∠FBC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BFC的度数,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即可得答案.∵ABCDE是正五边形,∴∠ABC=(52)1805-´°=108°,AB=BC,∵ABFV为等边三角形,∴∠ABF=∠AFB=60°,AB=BF,∴BF=BC,∠FBC=∠ABC-∠ABF=48°,∴∠BFC=1(180)2FBC°-Ð=66°,∴AFCÐ=∠AFB+∠BFC=126°,【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是解题关键.3. 如图所示,点D是△ABC的边AC上一点(不含端点),AD=B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C>BC B.AC=BC C.∠A>∠ABC D.∠A=∠ABC【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由AD=BD 得到∠A=∠ABD ,所以∠ABC >∠A ,则对各C 、D 选项进行判断;根据大边对大角可对A 、B 进行判断.∵AD=BD ,∴∠A=∠ABD ,∴∠ABC >∠A ,所以C 选项和D 选项错误;∴AC >BC ,所以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4. 如图所示,直线a ∥b ,点A 在直线a 上,点B 在直线b 上,AC =BC ,∠C =120°,∠1=43°,则∠2的度数为( )A. 57°B. 63°C. 67°D. 73°【答案】D 【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30ABC Ð=°,可得出+173ABC Ð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结论.∵AC =BC ,∴ABC D 是等腰三角形,∵=120C а ∴11(180)(180120)3022ABC C Ð=°-Ð=°-°=° ∴1304373ABC Ð+Ð=°+°=°∵a ∥b ,∴2173ABC Ð=Ð+Ð=°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求出173ABC Ð+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 如图,屋顶钢架外框是等腰三角形,其中AB AC =,立柱AD BC ^,且顶角120BAC Ð=°,则C Ð大小为 .【答案】30°##30度【解析】先由等边对等角得到B C Ð=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求解即可.AB AC =Q ,B C \Ð=Ð,120BAC Ð=°Q ,180BAC B C Ð+Ð+Ð=°,180120302C °-°\Ð==°,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2. 如图,在ABC V 中,40ABC Ð=°,80BAC Ð=°,以点A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作弧,交射线BA 于点D ,连接CD ,则BCD Ð的度数是 .【答案】10°或100°【解析】分两种情况画图,由作图可知得AC AD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如图,点D 即为所求;的在ABC D 中,40ABC Ð=°,80BAC Ð=°,180408060ACB \Ð=°-°-°=°,由作图可知:AC AD =,1(18080)502ACD ADC \Ð=Ð=°-°=°,605010BCD ACB ACD \Ð=Ð-Ð=°-°=°;由作图可知:AC AD =¢,ACD AD C \Т=Т,80ACD AD C BAC Т+Т=Ð=°Q ,40AD C \Т=°,1801804040100BCD ABC AD C \Т=°-Ð-Т=°-°-°=°.综上所述:BCD Ð度数是10°或100°.故答案为:10°或100°.【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本作图方法.3.如图,在△ABC 中,AB=AC=2a ,∠ABC=∠ACB=15°,CD 是腰AB 上的高.则CD 的长为 .【答案】a【解析】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在Rt △ADC 中,AC=2a ,而∠DAC 是△ABC 的一个外角, 则∠DAC=15°×2=30°,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 可求出CD .∵∠ABC=∠ACB=15°,∴∠DAC=∠ABC+∠BAC=30°.的的∴CD=AC=a(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4.在等腰ABC D 中,AD BC ^交直线BC 于点D ,若12AD BC =,则ABC D 的顶角的度数为 .【答案】30°或150°或90°..【解析】①BC 为腰,∵AD ⊥BC 于点D ,AD=12BC ,∴∠ACD=30°,如图1,AD 在△ABC 内部时,顶角∠C=30°,如图2,AD 在△ABC 外部时,顶角∠ACB=180°﹣30°=150°,②BC 为底,如图3,∵AD ⊥BC 于点D ,AD=12BC ,∴AD=BD=CD ,∴∠B=∠BAD ,∠C=∠CAD ,∴∠BAD+∠CAD=12×180°=90°,∴顶角∠BAC=90°,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ABC 的顶角度数为30°或150°或90°.5.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_.【答案】一半。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专题复习及练习(含解析):等腰三角形
专题13.3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知识点2: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3: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例题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例题2】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90°,∠BAC=30°.求证:BC=AB .【例题7】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 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 )A .B .C .D .不能确定【例题3】如图,已知AC ⊥BC ,BD ⊥AD ,AC 与BD 交于点O ,AC=BD.求证:(1)BC=AD ;(2)△OAB 是等腰三角形.一、选择题1.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 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 )12C AA.B.C.D.不能确定2.如图所示,点D是△ABC的边AC上一点(不含端点),AD=B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C>BC B.AC=BC C.∠A>∠ABC D.∠A=∠ABC3.如图,∠AOB=120°,OP平分∠AOB,且OP=2.若点M,N分别在OA,OB上,且△PMN 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MN有()A.1个B.2个C.3个D.3个以上4.如图所示,底边BC为2,顶角A为120°的等腰△ABC中,DE垂直平分AB于D,则△ACE的周长为()A.2+2B.2+C.4 D.3二、解答题5.已知:在△ABC中,AB=AC,D为AC的中点,DE⊥AB,DF⊥BC,垂足分别为点E,F,且DE=DF.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6.如图,在△ABC中,过C作∠BAC的平分线AD的垂线,垂足为D,DE∥AB交AC于E.求证:AE=CE.7.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已知:∠CAE 是△ABC 的外角,∠1=∠2,AD ∥BC (如图).求证:AB=AC .8.已知:如图,AD ∥BC ,BD 平分∠ABC .求证:AB=AD .9.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BD 、CE 是△ABC 的平分线.求证:BD=CE .10.证明: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BE 、CF 分别是△ABC 的高.E DCAB11.证明: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BD 、CE 分别是两腰上的中线.求证:BD=CE .12.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2a ,∠ABC=∠ACB=15°,CD 是腰AB 上的高.求:CD 的长.13.已知:如图,△ABC 中,∠ACB=90°,CD 是高,∠A=30°.求证:BD=AB .1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等于另一个锐角的2倍,这个角的平分线把对边分成两条线段.求证: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2倍.已知:在Rt △ABC 中,∠A=90°,∠ABC=2∠C ,BD 是∠ABC 的平分线.1415.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90°,BC=AB .求证:∠BAC=30°.16.已知,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N=BM .17.一个直角三角形房梁如图所示,其中BC ⊥AC ,∠BAC=30°,AB=10cm , CB 1⊥AB ,B 1C ⊥AC 1,垂足分别是B 1、C 1,那么BC 的长是多少?18.如图,△ABC 中,AB=AC ,∠A=36°,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E ,D 为垂足,连接EC .(1)求∠ECD 的度数;(2)若CE=5,求BC 长.12专题13.3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知识点2: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 如图所示,△ABC中,AC=AD=BD,∠DAC=80°,则∠B的度数是A. 40°B. 35°C. 25°D. 20°2.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一边长为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腰长为A. 4B. 6C. 4或6D. 83. 如下图,在△ABC中,∠ABC=50°,∠ACB=60°,点E在BC的延长线上,∠ABC的平分线BD与∠ACE的平分线CD相交于点D,连接AD,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DOC=90°B. ∠BAC=70°C. ∠BDC=35°D. ∠DAC=55°4. 一个木工师傅测量了一个等腰三角形木板的腰、底边和高的长,但他把这三个数据与其它的数据弄混了,请你帮助他找出来,是第()组.A. 13,12,12B. 12,12,8C. 13,10,12D. 5,8,45. 如图,在△ABC中,∠CAB=65°,将△ABC在平面内绕点A旋转到△AB′ C′的位置,使CC′∥AB,则旋转角的度数为()A. 35°B. 40°C. 50°D. 65°6. 已知2是关于x的方程x2-2mx+3m=0的一个根,并且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长,则△ABC的周长为()A. 14B. 10C. 14或10D. 8或107. 在等腰△ABC中,AB= AC,其周长为20 cm,则AB边的取值范围是()A. 1 cm<AB<4 cmB. 5 cm<AB<10 cmC. 4 cm<AB<8 cmD. 4 cm<AB<10 cm8.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它的周长为()A. 13或17B. 17C. 15D. 1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9.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底边长的,一边长为11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_.10. 方程x2﹣9x+18=0的两个根是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11. 如图,△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交BE于F,若BF=AC,则∠ABC等于度.1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40°,则它的顶角是°.13.已知∠AOB=400 点P在射线OA上,点M在射线OB上,△OPM为等腰三角形,则∠OMP的度数为14. 如图,等腰△ABC中,AB=AC,∠DBC=15°,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A的度数是__________.15. 在Rt△ABC中,∠C=900,∠A<∠B,AM=BM=CM,沿CM将三角形AMC翻折,点A落在点D,CD⊥AB,则∠A= 度.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16.如图,在△ABC中,BD、CE是高,G、F分别是BC、DE的中点,连接GF,求证:GF⊥DE.17. 如图,△ABC中,AB=AC,AD⊥BC,CE⊥AB,AE=CE.求证:(1)△AEF≌△CEB;(2)AF=2CD.18. (1)如图,在△ABC中,∠BAC=90°,AB=AC,点D在BC上,且BD=BA,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CE=CA,试求∠DAE的度数;(2))如果把第(1)题中“∠BAC=90°”的条件改为“∠BAC>90°”,其余条件不变,那么∠DAE与∠BAC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19.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C平分∠DAB,∠ADC=∠ACB=90°, E为AB的中点.(1)求证:AC2=AB·AD;(2)求证:CE∥AD;20. 如图,△ABC中,AB=AC=BD,DA=DC,求△ABC中各角的度数。
等腰三角形专题
等腰三角形专题关键信息项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定义: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性质 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性质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义判定: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周长: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腰长×2 +底边长度面积: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4、等腰三角形的分类一般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边相等,三个角都为 60°)11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详细阐述111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这意味着只要一个三角形存在两条边长度相等,就可以被认定为等腰三角形。
在几何图形中,通过观察边的长度关系可以快速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11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之一是两腰相等。
这是等腰三角形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其名称的由来。
当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时,可以通过这一性质迅速得出另一条腰的长度。
113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这被简称为“等边对等角”。
这一性质在解决与角度相关的问题时非常有用。
例如,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度,可以通过这一性质计算出底角的角度。
114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这一性质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证明和计算中经常被运用。
通过已知其中一条线的性质,可以推导出其他两条线的相关结论。
1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深入分析121 定义判定是最直接的方法,即当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时,就可以判定为等腰三角形。
这是基于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得出的判定规则。
122 等角对等边的判定方法则是从角度的角度来判断。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从而可以判定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8下培优专题1-等腰三角形
类型三 证明角的关系
例4.已知:如图,AB=AC,BD⊥AC于点D.求证:∠DBC=
1 2
∠BAC.
证明:过点A作AF⊥BC于点F. ∵AB=AC,AF⊥BC, ∴∠CAF=∠BAF=1/2∠BAC. ∵AF⊥BC,BD⊥AC, ∴∠CAF+∠C=∠DBC+∠C=90°, ∴∠DBC=∠CAF,
(1)求∠1的度数; (2)求证:△GEF是等腰三角形.
解:(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GEF=∠FEC=64°. ∵在长方形纸条ABCD中,AD∥BC, ∴∠1=∠GEB=180°-64°-64°=52°. (2)证明:∵在长方形纸条ABCD中,AD∥BC, ∴∠GFE=∠FEC=64°. 又由折叠的性质可得∠GEF=∠FEC=64°, ∴∠GEF=∠GFE, ∴GE=GF, ∴△GEF是等腰三角形.
A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 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0°
几何语言: 在△ABC中,
B
C
∵∠ACB=90°,∠A=30°.
B
∴BC= AB.(在直角三角形中, 30°角所
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
30°
C
推论:
1.如图,已知AD是等边三角形ABC的高,且BD=1 cm, 那么AD的长是( C )
(2)∵在△ABC中,AB=AC,AD是BC上的高, ∴∠BAD=∠CAD.∵∠BAD=40°, ∴∠CAD=∠BAD=40°.∵AD=AE, ∴∠ADE=∠AED=70°. ∵∠ADC=90°, ∴∠EDC=20°.故答案为:20.
(3)证明:∵AB=AC,AD⊥BC, ∴∠BAD=∠CAD. ∵AD=AE, ∴∠ADE=∠AED=90°-1/2∠CAD =90°-1/2∠BAD. ∵∠ADC=90°, ∴∠EDC=90°-∠ADE =90°-(90°-1/2∠BAD)=1/2∠BAD.
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高分突破必练专题(人教版)-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问题综合应用(解析版)
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问题综合应用类型一:腰和底不明时需讨论类型二:顶角和底角不明时需讨论类型三:涉及中线高位置的讨论类型四:等腰三角形个数的讨论类型五:动点引起的分类讨论【考点1 腰和底不明时需分类】【典例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8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20或16B.20C.16D.以上答案均不对【答案】B【解答】解:①若4是腰则另一腰也是4 底是8 但是4+4=8 故不构成三角形舍去.②若4是底则腰是8 8.4+8>8 符合条件.成立.故周长为:4+8+8=20.故选:B【变式1-1】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4cm另一条边长为6cm则它的周长是.【答案】14cm或16cm【解答】解:当4cm为腰时三边为4cm4cm6cm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4+4+6=14(cm);当6cm为腰时三边为为6cm6cm4cm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6+6+4=16(cm);综上周长为14cm或16cm.故答案为:14cm或16cm.【考点2 顶角和底角不明时需讨论】【典例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的底角是()A.50°B.50°或65°C.80°D.65°【答案】B【解答】解:当底角为50°时则底角为50°当顶角为50°时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底角为:65°所以底角为50°或65°故选:B.【变式2-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则其底角是()A.40°B.100°C.80°D.100°或40°【答案】A【解答】解:当100°为顶角时其他两角都为40°40°当100°为底角时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底角应小于90°故底角不能为100°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0°40°.故选A(2020秋•慈溪市期中)已知在等腰△ABC中一个外角的度数为100°则【变式2-2】∠A的度数不能取的是()A.20°B.50°C.60°D.80°【答案】C【解答】解:当100°的角是顶角的外角时顶角的度数为180°﹣100°=80°另外两个角的度数都为50°;当100°的角是底角的外角时两个底角的度数都为180°﹣100°=80°顶角的度数为180°﹣2×80°=20°;故∠A的度数不能取的是60°.故选:C.【考点3 涉及中线高位置的讨论】【典例3】(2020秋•鄞州区期末)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25°则顶角的度数为()A.65°B.105°C.55°或105°D.65°或115°【答案】D【解答】解:①如图1 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钝角时腰上的高在外部.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得顶角是90°+25°=115°;②如图2 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时腰上的高在其内部故顶角是90°﹣25°=65°.故选:D.【变式3-1】(2021春•南海区校级月考)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等于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A.30°B.60°C.30°或150°D.60°或120°【答案】D【解答】解:当高在三角形内部时如图1∵∠ABD=30°BD⊥AC∴∠A=60°;∴顶角是60°;当高在三角形外部时如图2∵∠ABD=30°BD⊥AC于D∴∠BAD=60°∴∠BAC=180°﹣60°=120°∴顶角是120°.故选:D.【变式3-2】(2021春•浦东新区期末)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答案】75°或15°【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B=AC BD⊥AC如图(1)∠ABD=60°则∠A=30°∴∠ABC=∠C=75°;如图(2)∠ABD=60°∴∠BAD=30°∴∠ABC=∠C=∠BAD=15°.故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75°或15°.故答案为:75°或15°.【典例4】如图在△ABC中AB=AC AC边上的中线BD把△ABC的周长分成12cm和15cm两部分求△ABC各边的长.【解答】解:∵BD是AC边上的中线∴AD=CD=AC∵AB=AC∴AD=CD=AB设AD=CD=xcm BC=ycm分两种情况:当时即解得:∴△ABC的各边长为8cm8cm11cm;当时即解得:∴△ABC的各边长为10cm10cm7cm;综上所述:△ABC各边的长为8cm8cm11cm或10cm10cm7cm.【变式4】(2021春•浦东新区期中)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 一条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比另外一部分长2 则三角形的腰长是.【答案】8或4【解答】解:等腰三角形一条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差即是腰与底的差的绝对值∵其中一部分比另外一部分长2∴腰比底大2或底比腰大2∴腰为8或4.故答案为:8或4.【考点4 等腰三角形个数的讨论】【典例5】如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作格点图中A B在格点上则图中满足△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格点C的个数为()A.7B.8C.9D.10【答案】B【解答】解:如图所示:分三种情况:①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则圆弧经过的格点C1C2C3即为点C的位置;②以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则圆弧经过的格点C3C4C5C6C7C8即为点C的位置;③作AB的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没有经过格点;∴△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格点C的个数为:8故选:B.【变式5-1】如图△ABC中直线l是边AB的垂直平分线若直线l上存在点P使得△P AC△P AB均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共有()A.1B.3C.5D.7【答案】C【解答】解:分三种情况:如图:当AP=AC时以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于点P1P2当CA=CP时以C为圆心CA长为半径画圆交直线l于点P3P4当P A=PC时作AC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l于点P5∵直线l是边AB的垂直平分线∴直线l上任意一点(与AB的交点除外)与AB构成的三角形均为等腰三角形∴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共有5个故选:C.【变式5-2】如图已知Rt△ABC中∠C=90°∠A=30°在直线BC上取一点P使得△P AB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答】解:分三种情况如图:∵∠ACB=90°∠BAC=30°∴∠ABC=90°﹣∠BAC=60°当BA=BP时以B为圆形BA长为半径画圆交直线BC于P1P2两个点∵BA=BP2∠ABC=60°∴△ABP2是等边三角形∴AB=BP2=AP2当AB=AP时以A为圆形AB长为半径画圆交直线BC于P2当P A=PB时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BC于P2综上所述在直线BC上取一点P使得△P AB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有2个故选:B.【考点5 动点引起的分类】【典例6】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2 ∠B=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D 不与B C重合)连结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点E.(1)当∠BDA=115°时∠BAD=;点D从B向C运动时∠BDA逐渐变(填“大”或“小”).(2)当DC的长为多少时△ABD与△DCE全等?请说明理由.(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也在改变请判断当∠BDA等于多少度时△ADE是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结论不说明理由.)【解答】解:(1)∵∠B=40°∠BDA=115°∴∠BAD=180°﹣∠B﹣∠BDA=180°﹣115°﹣40°=25°由图形可知∠BDA逐渐变小故答案为:25°;小;(2)当DC=2时△ABD≌△DCE理由如下:∵AB=2∴AB=DC∵AB=AC∴∠C=∠B=40°∴∠DEC+∠EDC=140°∵∠ADE=40°∴∠ADB+∠EDC=140°∴∠ADB=∠DEC在△ABD和△DCE中∴△ABD≌△DCE(AAS);(3)当∠BDA的度数为110°或80°时△ADE是等腰三角形当DA=DE时∠DAE=∠DEA=70°∴∠BDA=∠DAE+∠C=70°+40°=110°;当AD=AE时∠AED=∠ADE=40°∴∠DAE=100°此时点D与点B重合不合题意;当EA=ED时∠EAD=∠ADE=40°∴∠BDA=∠DAE+∠C=40°+40°=80°综上所述当∠BDA的度数为110°或80°时△ADE是等腰三角形.【变式6】如图在△ABC中AB=AC=2 ∠B=∠C=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点D不与点B 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点E.(1)当∠BDA=110°时∠EDC=°∠DEC=°;点D从B向C的运动过程中∠BDA逐渐变(填“大”或“小”);(2)当DC等于多少时△ABD≌△DCE请说明理由;(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求∠BDA的度数为多少时△ADE是等腰三角形.【解答】解:(1)当∠BDA=110°时∠EDC=180°﹣110°﹣40°=30°∴∠DEC=180°﹣∠EDC﹣C=180°﹣30°﹣40°=110°∵点D从B向C的运动过程中∠BAD逐渐变大∴∠BDA逐渐变小故答案为:30 110 小;(2)当DC=2时△ABD≌△DCE理由如下∵∠ADC=∠B+∠BAD∠ADC=∠ADE+∠CDE∠B=∠ADE=40°∴∠BAD=∠CDE∵AB=CD=2 ∠B=∠C=40°∴△ABD≌△DCE(ASA);(3)若AD=DE时∵AD=DE∠ADE=40°∴∠DEA=∠DAE=70°∵∠DEA=∠C+∠EDC∴∠EDC=30°∴∠BDA=180°﹣∠ADE﹣∠EDC=180°﹣40°﹣30°=110°若AE=DE时∵AE=DE∠ADE=40°∴∠ADE=∠DAE=40°∴∠AED=100°∵∠DEA=∠C+∠EDC∴∠EDC=60°∴∠BDA=180°﹣∠ADE﹣∠EDC=180°﹣40°﹣60°=80°由题意知AD=AE不可能综上所述:当∠BDA=80°或110°时△ADE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1.(2019秋•海安市期中)用一条长为18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若其中有一边的长为5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cm.A.5B.6.5C.5或6.5D.6.5或8【答案】C【解答】解:5cm是腰长时底边为18﹣5×2=8∵5+5>8∴5cm5cm8cm能组成三角形;5cm是底边时腰长为(18﹣5)=6.5cm5cm 6.5cm 6.5cm能够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它的腰长为6.5或5cm.故选:C.2.(2021•碑林区校级开学)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比另一个内角大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是()A.50°B.80°C.50°或70°D.80°或40°【答案】C【解答】解:在△ABC中设∠A=x∠B=x+30°分情况讨论:当∠A=∠C为底角时2x+(x+30°)=180°解得x=50°底角∠A=50°;当∠B=∠C为底角时2(x+30°)+x=180°解得x=40°底角∠B=70°.故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50°或70°.故选:C.3.(2020秋•渝北区校级月考)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25°则其底角为()A.65°B.32.5°C.32.5°或57.5°D.32.5°或65°【答案】C【解答】解:①如图1 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钝角时腰上的高在外部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顶角是90°+25°=115°则其底角为(180°﹣115°)÷2=32.5°;②如图2 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时腰上的高在其内部故顶角是90°﹣25°=65°则其底角为(180°﹣65°)÷2=57.5°.故选:C.4.(2021春•淮阳区校级期末)某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1cm一条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成两部分的差为3cm该三角形的腰长是cm.【答案】8或6【解答】解: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xcm底边长是ycm根据题意得或解得或∵8 8 5与6 6 9都能组成三角形∴该三角形的腰长为8cm或6cm.故答案是8或6.5.若△ABC中刚好有∠B=2∠C则称此三角形为“可爱三角形”并且∠A称作“可爱角”.现有一个“可爱且等腰的三角形”那么聪明的同学们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可爱角”应该是()A.45°或36°B.72°或36°C.45°或72°D.45°或36°或72°【答案】C【解答】解:①设三角形底角为α顶角为2α则α+α+2α=180°解得:α=45°②设三角形的底角为2α顶角为α则2α+2α+α=180°解得:α=36°∴2α=72°∴三角形的“可爱角”应该是45°或72°故选:C.6.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 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C的个数是()A.9B.8C.7D.6【答案】B【解答】解:如图:分三种情况:当AB=AC时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作圆则点C1C2C3即为所求;当BA=BC时以点B为圆心以BA长为半径作圆则点C4C5C6即为所求;当CA=CB时作AB的垂直平分线则点C7C8即为所求;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C的个数是8故选:B.7.如图在△ABC中AB=AC=2 ∠B=∠C=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点D 不与点B 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点E.(1)点D从B向C的运动过程中∠BDA逐渐变(填“大”或“小”);(2)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当∠BDA的度数是时△ADE是等腰三角形.【解答】解:(1)点D从B向C的运动过程中∠BDA逐渐变小故答案为:小;(2)分三种情况:当AD=AE时∴∠ADE=∠AED=40°∵∠AED是△DEC的外角∴∠AED>∠C此种情况不存在当DA=DE时∵∠ADE=40°∴∠DAE=∠DEA=70°∵∠C=40°∴∠BDA=∠DAE+∠C=110°当EA=ED时∴∠EAD=∠ADE=40°∵∠C=40°∴∠BDA=∠EAD+∠C=80°综上所述:∠BDA的度数是110°或80°故答案为:110°或80°.8.(秋•宝应县期末)如图△ABC中AB=AC=2 ∠B=∠C=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点D不与B 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E.(1)当∠BAD=20°时∠EDC=°;(2)当DC等于多少时△ABD≌△DCE?试说明理由;(3)△ADE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吗?若能请直接写出此时∠BAD的度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20 (2)当DC=2时△ABD≌△DCE(3)当∠BAD=30°或60°时△ADE能成为等腰三角形【解答】解:(1)∵∠BAD=20°∠B=40°∴∠ADC=60°∵∠ADE=40°∴∠EDC=60°﹣40°=20°故答案为:20;(2)当DC=2时△ABD≌△DCE;理由:∵∠ADE=40°∠B=40°又∵∠ADC=∠B+∠BAD∠ADC=∠ADE+∠EDC.∴∠BAD=∠EDC.在△ABD和△DCE中.∴△ABD≌△DCE(ASA);(3)能当∠BAD=30°或60°时△ADE能成为等腰三角形.理由:①当∠BAD=30°时∵∠B=∠C=40°∴∠BAC=100°∵∠ADE=40°∠BAD=30°∴∠DAE=70°∴∠AED=180°﹣40°﹣70°=70°∴DA=DE∴△ADE为等腰三角形;②当∠BAD=60°时∵∠B=∠C=40°∴∠BAC=100°∵∠ADE=40°∠BAD=60°∠DAE=40°∴EA=ED∴△ADE为等腰三角形.综上所述当∠BAD=30°或60°时△ADE能成为等腰三角形。
初中三角形专题必做40题
初中三角形专题必做40题1. 两条边的和与差1)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等腰边的差是10cm,等腰边的长度是14cm,请计算底边的长度。
2) 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是31cm,差是3cm,求这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2. 两角的和与差1)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是75度和45度,求第三个角的大小。
2)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是110度,差是20度,求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3. 利用三角形的特性1)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40度和75度,求第三个角的大小,判断它属于什么类型的三角形。
2) 在一个等边三角形中,每个角的度数是多少?3)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50度和60度,求第三个角的度数,并判断它是否为锐角三角形。
4. 判断三角形的类型1)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cm、4cm、5cm,请判断这个三角形的类型。
2) 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10cm和12cm,夹角是75度,请判断这个三角形的类型。
5. 根据给定条件计算三角形的面积1) 已知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8cm,求其面积。
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是5cm和12cm,请计算其面积。
3) 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分别是6cm和8cm,夹角是30度,请计算其面积。
6. 根据面积和边长计算三角形的高1) 已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4cm²,求其斜边的长度。
2) 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底为10cm,高为8cm,请计算其面积。
7.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某一边的长度1) 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底为16cm,高为10cm,请计算其面积。
2) 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底边的长度是12cm,高为8cm,求其面积。
8. 特殊三角形的性质1)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高与边长的关系是多少?2)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是6cm,腰长是8cm,请计算其面积。
3) 在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长度是10cm,请计算其斜边的长度。
通过以上40道题目的练习,你可以对初中阶段的三角形专题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计算方法。
专题等腰三角形(含答案)
1.2.3.4.5.6..选择题(共21 小题)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A.17 B.2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A.10 B.8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4,A.8 B.104、2、专题等腰三角形9,则它的周长为(C .17 或224,那么它的周长是C .10 或8BC=2,则△ ABC 的周长为C .8 或10如图,在△ ABC 中,AB=AC,在边AB 上取点D,使得BD=BC,等于()A.36°B.54°C.72°A .2cmB . 3.5cmC.5cm8.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为 5 和8,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 .18 或21B.21 C.24 或18D.7cmD.18D.无法计算D.不能确定D .6 或8连结CD,若∠ A=36°,则∠BDCD.126°如图,在Rt△ABC 中,D,E为斜边AB上的两个点,且BD=BC,AE=AC,则∠ DCE的度数为()A.30°B.36°C.45°D.48°如图,在△ ABC 中,AB=AC,AD、CE 分别是△ ABC 的中线和角平分线,当∠ ACE=35°时,∠ BAD的度数是(A.55°B.40°C.35°D.20°7.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9cm,其中一边长为2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9.如图,在△ ABC 中,点 D 在BC 上,AB=AD =DC,∠B=72B.36°C.18°,那么∠ DAC 的大小是()D.40°10.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5,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9 B.12C.9或12 D.上述答案都不对11.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5,则第三边长是(A.3或5 B.5 C.3 D. 4 或61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内角的度数为8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A .100°B.80°C.50°或80°D.20°或80°13.如图,已知度数为(A .18°14.如图,在△A .70°AD,ABCBE 分别是△ ABC 中线和高,且AB=AC,∠ EBC =20°,则∠ BAD 的B.20°C.22.5°中,AD=BD=AC,∠ B=25°D.25°85°D.,则∠B.75°C.80°15.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比每个底角大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A.40°B.50°C.80°D.85°16.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那么它的底角是(A .80°或50°B.50°或20° C .80°或20°D.50°17.等腰三角形ABC 中,∠ A=80°,则∠24.如图,P,Q 是△ ABC的边BC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求∠ABC 的度数.A.50 B.80 或50C .20 或80D.20 或50或8018.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4,则它的周长可能是(A.7 B.8 C. D .8 或919.如图,在△ ABC 中,AC=AD=DB,∠ C=70°A.75°B.70°C.2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 .6 和821.等腰三角形周长为A.4,10,则∠ CAB 的度数为(40°D.35°20,其中一边长为6,则其它两边的长度分别是(B.7 和718,其中一边长为B.7,725.已知△ ABC中,AB=AC,过边AB上一点N作AB的垂线交BC于点M.(1)如图1,若∠ A=40°,则∠ NMB 的度数是.(2)如图2,若∠ A=70°,则∠ NMB 的度数是.(3)你可以再分别给出几个∠ A(∠ A 为锐角)的度数,你发现规律了吗?写出当∠ A 为4,则其它两边长分别为(C.4,10或7,7D .3 和11D .无法确定二.解答题(共22 小题)22.如图,在△ ABC 中,AB=AC,∠ BAC=80°, D 是AC 上一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D,锐角时,你猜想出的规律,并进行证明.3)中的结论(直接写出答案)DE,若∠ABD=20°,BD=DE,求∠ CDE 的度数.23.如图,AB∥ CD ,△ EFG 的顶点F,G 分别落在直线AB,CD 上,GE 交AB 于点H,HE =HF .若∠E=25°,∠ FGC=62°,求∠ FGH 的度数.4)当∠ A 为直角、钝角时,是否还有(26.如图,已知△ ABC 中,AB=AC ,∠ C=30°,AB⊥AD.1)求∠ BDA 的度数;2)若AD =2,求BC 的长.27.如图,在△ ABC 中,点 D 在BC 边上,BD =AD=AC,E为CD 的中点.若∠B=35°,求∠CAE 度数.31.如图所示,在△ ABC 中,BC=BD=AD,∠ CBD=36°,求∠ A 和∠ C 的度数.28.如图,在△ ABC 中,D、E为BC 上的点,AD 平分∠BAE,CA=CD.29.30.1)求证:∠ CAE=∠B;2)若∠ B=50 °,∠ C=3∠DAB,求∠ C 的大小.如图,△ ABC 中,AB=AC,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如图,在△ ABC 中,已知AB =AC,BD 平分∠ABC,∠ADB =125°,求∠ BAC 的度数.EH 平分∠ AEG,且∠ GEH =30°,求∠ CFH 的度数.33.已知:如图,在△ ABC 中,点D,E 是边BC 上的两点,且AB=BE,AC=CD.CE⊥ AB 于点E.求证:∠ CAD=∠BCE.1)若∠ BAC=90°,求∠ DAE 的度数;AE 为BC 边的中线,AE、2)若∠ BAC=120°,直接写出∠ DAE 的度数;3)设∠ BAC=α,∠DAE =β,猜想α与β的之间数量关系(不需证明)34.已知:如图,在等腰△ ABC中,AB=AC,∠ BAC=80°,AD 平分∠ BAC,且AD=AE;求∠EDC 的度数., AB = AC ,∠ BAD = 20°, AD = AE ,求∠ EDC 的度数.36.如图,在△ ABC 中, AB = BC ,∠ B =40°, AD 平分∠ BAC ,AE ⊥BC 于 E ,EF ⊥AD 于 F ,求∠ AEF 的度数.42.在△ ABC 中,AB =AC ,AD ⊥BC ,∠BAD =40°,AD =AE ,求∠ CDE 的度数.37.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的周长分为 12cm 和 21cm 两部分, 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的长度.3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分别将该三角形周长分成 30cm 和 33cm ,试求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 39.如图,在△ ABC 中, AB =AC ,AD =DE =EB ,BC =BD ,求∠ A 的度数.40.如图,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 AB =AC ,BD 平分∠ ABC ,在 B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 E ,使 CE =CD , 连接 DE ,求证: BD = DE.41.如图,在△ ABC 中,∠ C =∠ABC ,BE ⊥AC ,△BDE 是等边三角形.求∠ C 的度数.43.如图 1,在等腰△ ABC 中,AB =AC ,∠BAC =45°, BD ⊥AC ,点 P 为边 AB 上一点(不 与点 A 、点 B 重合),PM ⊥BC ,垂足为 M ,交 BD 于点 N . (1)请猜想 PN 与 BM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若点 P 为边 AB 延长线上一点, PM ⊥ BC ,垂足为 M ,交 DB 延长线于点 N ,请在图2 中画出图形,并判断( 1 )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你的 猜∠ ABC =65∴∠ ACE=∠ AEC=x+y,专题等腰三角形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1 小题)1.【解答】解:(1)若 4 为腰长,9 为底边长,由于4+4< 9,则三角形不存在;(2)若9 为腰长,则符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9+9+4=22.故选:B.2.【解答】解:2 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2、4,∵2+2=4,∴不能组成三角形,2 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4、4,能组成三角形,周长=2+4+4=10.故选:A.3.【解答】解:当AC=BC=2 时,2+2=4,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故舍去;当AC=AB=4 时,符合三边关系,其周长为4+4+2=10.故选:B.4.【解答】解:∵ AB=AC,∠ A=36°,∴∠ B==72°,∵BD=BC,∴∠ BDC =∠ BCD ==54°,故选:B.5.【解答】解:设∠ DCE =x,∠ ACD=y,则∠ ACE=x+y,∠ BCE=90°﹣∠ ACE=90°﹣x﹣y.∵AE=AC,∵BD=BC,∴∠ BDC=∠ BCD=∠ BCE+∠DCE=90°﹣x﹣y+x=90°﹣y.在△ DCE 中,∵∠ DCE +∠CDE +∠DEC =180°,∴x+(90°﹣y)+(x+y)=180°,解得x=45°,∴∠ DCE=45°.故选:C.6.【解答】解:∵ CE 是∠ ACB 的平分线,∠ ACE=35°,∴∠ ACB=2∠ACE=70°,∵AB=AC,∴∠ B=∠ ACB =70 °,∵AD⊥ BC,∴∠ ADB=90°,∴∠ BAD=90°﹣∠ B=20°,故选: D .7.【解答】解:若2cm 为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则底边长为9﹣2﹣2=5(cm),2+2<5,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若2cm 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则腰长为(9﹣2)÷2=3.5(cm),此时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cm,3.5,cm,3.5cm,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故选:A.8.【解答】解:根据题意,① 当腰长为 5 时,周长=5+5+8=18;② 当腰长为8 时,周长=8+8+5=21.故选:A.9.【解答】解:∵△ ABD 中,AB=AD,∠ B=72°,∴∠ B=∠ ADB =72°,∴∠ ADC =180°﹣∠ ADB =108∵AD=CD,∴∠ C=∠ DAC =(180°﹣∠ ADC )÷ 2=(180°﹣108°)÷ 2=36°.故选:B.10.【解答】解:当 2 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5,2、5、5 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12;当 2 为腰时,其它两边为 2 和5,因为2+2< 5,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答案只有12.故选:B.11.【解答】解:由题意得,当腰为 3 时,则第三边也为腰,为3,此时3+3> 5.故以3,3,5 可构成三角形;当腰为 5 时,则第三边也为腰,此时3+5>5,故以3,5,5 可构成三角形.故第三边长是 3 或5.故选:A.12.【解答】解:(1)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80°,顶角为180°﹣80°﹣80°=20°;(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因此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20°或80°.故选: D .13.【解答】解:∵ AD,BE 分别是△ ABC 中线和高,且AB=AC,∴AD⊥BC,∠BAD=∠ CAD,∴∠ CAD +∠C=90°,∠ CBE+∠C=90°,∴∠ EBC=∠ CAD =20°,∴∠ BAD =20°,故选:B.14.【解答】解:∵△ ABD 中,AD=BD,∠ B=25°,∴∠ BAD =25°,∴∠ ADC =25°× 2=50°,∵AD=AC,∴∠ C=50∴∠ DAC=180°﹣50°×2=80°.故选:C.15.【解答】解:设顶角的度数为x,则底角的度数为(x﹣30°).根据题意,得x+2(x﹣30°)=180°,解得x=80°.故选:C.16.【解答】解:根据题意,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80°,① 当这个角是底角时,即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是80°,② 当这个角80 °是顶角,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x°,则2x+80°=180 °,解可得,x=50°,即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是50°;故选:A.17.【解答】解:已知等腰△ ABC 中,∠ A=80°,若∠ A是顶角,则∠ B=∠ C,所以∠ B=(180°﹣80°)=50°;若∠ B是顶角,则∠ A=∠ C=80°,所以∠ B=180°﹣80°﹣80°=20°;若∠C 是顶角,则∠ B=∠A=80°.故∠ B 为50 °或20°或80°.故选: D .18.【解答】解:当 4 是等腰三角形的腰时,周长大于8,当 4 是等腰三角形的底时,腰大于2,周长大于8,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9,故选:C.19.【解答】解:∵ AC=AD =DB ,∴∠ C=∠ ADC =70°,∠ B=∠ DAB,∴∠ CAD =180°﹣70°﹣70°=40°,∵∠ ADC=∠ B+∠DAB,∴∠ DAB=∠ B=35°,∴∠ CAB=∠CAD+∠DAB =75°,故选:A.20.【解答】解:当腰为 6 时,另一腰也为6,则底为20﹣2×6=8,∵6+6=12>8,∴三边能构成三角形.当底为 6 时,腰为(20﹣6)÷ 2=7,∵7+7> 6,∴三边能构成三角形.故选:C.21.【解答】解:当腰为 4 时,另一腰也为4,则底为18﹣2×4=10,∵4+4=8<10,∴这样的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当底为 4 时,腰为(18﹣4)÷ 2=7,∵0<7<7+4=11,∴以4,7,7 为边能构成三角形∴其它两边长分别为7,7.故选:B.二.解答题(共22 小题)22.【解答】解:∵在△ ABC 中,AB=AC,∠ BAC =80 °,∴∠ ABC=∠ ACB=(180°﹣80°)=50°,∵∠ ABD =20°,∴∠ E=∠ DBC=30°,∴∠ CDE=∠ ACB﹣∠ E=20°.23.【解答】解:∵ HE =HF,∠ E=25°,∴∠ EFH =∠ E=25°,∴∠ FHG=∠ E+ ∠ EFH =50°,∵AB∥CD,∴∠ HFG =∠ FGC=62°,∴∠ FGH =180°﹣∠ FHG﹣∠ HFG,=180°﹣50°﹣62°=68°24.【解答】解:∵ BP=PQ=QC=AP=AQ,∴∠ PAQ=∠ APQ=∠ AQP=60°,∠ B=∠ BAP,∠ C=∠ CAQ.又∵∠ BAP+∠ABP=∠ APQ ,∠ C+∠ CAQ=∠ AQP,∴∠ ABC=∠ BAP=∠ CAQ=30°.25.【解答】解:( 1)∵ AB=AC,∠ A=40°,∴∠ B=∠ C=×( 180°﹣40°)=70°,∵MN ⊥AB,∴∠ MNB=90°,∴∠ NMB=90°﹣∠ B=20°,故答案为:20°;(2)∵AB=AC,∠ A=70°,∴∠ B=∠ C=×( 180°﹣70°)=55°,∵MN ⊥AB,∴∠ MNB=90°,∴∠ NMB=90°﹣∠ B=35°,∴∠ DBC =∠ ABC﹣∠ ABD=30∵BD=DE,故答案为:35°;(3)∠A=40°时,∠ NMB =20°,∠ NMB=∠A,∠A=70°时,∠ NMB =35°,∠ NMB=∠A,∴∠ NMB =∠A,理由如下:∵ AB=AC,∴∠ B=∠ C=×(180°﹣∠ A)=90°﹣∠ A,∵MN⊥AB,∴∠ MNB=90°,∴∠ NMB=90°﹣∠ B=90°﹣(90°﹣∠ A)=∠A;(4)当∠ A=90 °时,∠ B=∠ C=45°,∴∠ NMB=90°﹣45°=∠ A,当∠ A=100°时,∠ B=∠ C=40°,∴∠ NMB=90°﹣50°=∠ A,则当∠ A 为直角、钝角时,(3)中的结论仍然成立.26.【解答】解:(1)∵ AB=AC∴∠ B=∠ C=30°∵AD⊥AB∴∠ BDA + ∠B=90°∴∠ BDA =60°(2)∵∠ BDA=60°,∠ C=30°,且∠ BDA=∠ C+∠DAC ∴∠ DAC =60°﹣30°=30°=∠ C∴AD=CD=2∵AB⊥AD,∠ B=30°∴BD=2AD=4∵ BC=BD +CD 27.【解答】解:∵ BD =AD,∠ B=35°,∴∠ B=∠ BAD =35°,∴∠ ADC=2∠B=70°,∵ AD=AC,点 E 是CD 中点,∴AE⊥CD,∠C=∠ADC =70°,∴∠ AEC=90 °,∴∠ CAE=90 °﹣70°=20°.28.【解答】解:(1)∵ CA=CD,∴∠ CAD =∠ CDA ,∵ AD 平分∠ BAE,∴∠ EAD=∠ BAD ,∵∠ B=∠ CDA﹣∠ BAD ,∠ CAE=∠ CAD ﹣∠ DAE ,∴∠ CAE=∠ B;(2)设∠ DAB =x,∵∠ C=∠ 3∠DAB ,∴∠ C=3x,∵∠ CAE=∠ B,∠ B=50 °,∴∠ CAE=50 °,∵ AD 平分∠ BAE,∴∠ EAB=2∠DAB =2x,∴∠ CAB=∠ CAE+∠EAB=50°+2x,∵∠ CAB+∠ B+∠C=180°,∴50°+2x+50°+3x=180°,∴x=16°,∴∠ C=3×16°=48°.29.【解答】证明:∵ AB=AC,BD=CD (已知),∴BC=2+4=6∴∠ CAD + ∠ACB=90°,∠ BCE+∠B=9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CAD =∠ BCE(等角的余角相等) .30.【解答】解:∵ AB=AC,AE 为BC 边的中线,∴AE⊥BC,∴∠ AEB=90°,又∵∠ ADB =125°,∴∠ DBE =∠ ADB ﹣∠ AEB=35°,∵ BD 平分∠ ABC,∴∠ ABC=2∠DBE =70°,∵AB=AC,∴∠ C=∠ ABC=70°,∴∠ BAC=180°﹣∠ ABC﹣∠ C=40°.31.【解答】解:∵ BD=BC,∠ DBC =36∵AD=BD,∴∠ A=∠ ABD ,∵∠ BDC=∠ A+∠ABD,∴∠ A=∠BDC=36°∴∠ ABC=∠ C=72°.32.【解答】解:∵ EF=EH∴∠ EFH =∠H又∵∠ GEH=∠ EFH +∠ H,∠ GEH=30°∴∠ EFH =15°∵EH 平分∠ AEG,∠ GEH =30°∵AB∥CD,∴∠ CFG=∠ AEG=60°∴∠ CFH =∠ CFG﹣∠ EFH=60°﹣15°=45°.33.【解答】解:(1)∵ BE=BA,∴∠ BAE=∠ BEA,∴∠ B=180°﹣2∠ BAE,①∵CD=CA,∴∠ CAD =∠ CDA ,∴∠ C=180°﹣2∠CAD,②① +② 得:∠ B+∠C=360°﹣2(∠BAE+∠CAD)∴180°﹣∠ BAC=360°﹣2[(∠ BAD+∠DAE)+(∠DAE+∠CAE)],∴﹣∠ BAC=180°﹣2[(∠ BAD+∠DAE+∠CAD)+∠DAE],∴﹣∠ BAC=180°﹣2(∠ BAC+∠ DAE ),∴2∠ DAE=180°﹣∠ BAC.∵∠ BAC=90 °,∴2∠DAE=180°﹣90°=90°,∴∠ DAE=45°;(2)由(1)知,∠ DAE= ( 180°﹣∠ BAC)= ( 180°﹣120°)=30°;(3)由( 1)知,β=(180°﹣α),∴α+2β=180°.34.【解答】解:∵ AB=AC,AD 平分∠ BAC,∴ AD⊥ BC,∠ ADC =90°,∵∠ BAC=80 °,∴∠ DAE=∠ BAC=40°,∵AD=AE,∴∠B=∠ ACB(等边对等角),AD⊥BC(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又∵ CE⊥ AB(已知),∴∠BDC=∠C==72∴∠ AEG=2∠GEH =60°∴∠ ADE =70°,∴∠ EDC =90°﹣70°=20°.35.【解答】解:∵∠ ABC=65°,AB=AC,∴∠B=∠ C=65°(等边对等角),∴∠ BAC=180°﹣65°﹣65°=50°(三角形内角和180°),又∵∠ BAD =20°,∴∠ DAE =∠ BAC﹣∠ BAD=30°,又∵ AD=AE,∴∠ADE=∠AED(等边对等角),∴∠ ADE =∠ AED =(180°﹣∠ DAE )=75°(三角形内角和180°),∵∠ AED =∠ EDC +∠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EDC =75°﹣65°=10°.解得或当,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为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为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综上所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8,8,17,显然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4,14,5,5,5.腰长是14.38.【解答】解:如图,AB=AC,BD或,,根据题意得到为腰AC 上的中线,设AD=DC =x,,,或当x=10,y=23 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为20,20,23;解得当x=11,y=19 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为22,22,19,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23 或19.BC=y,36.【解答】解:∵ AB=BC,∠ B=40∴∠ BAC=∠ C=70°,∵AD 平分∠ BAC 交BC 于D,∴∠ BAD =∠BAC =35°°,∴∠ ADE=∠ B+∠BAD=75°.39.【解答】解:∵ DE =EB∵AE⊥BC,EF⊥AD,∴∠ AEF=∠ ADE=75 ∴设∠ BDE=∠ ABD=x,∴∠ DAE =90°﹣∠ AEF=1537.【解答】解:如图所示,设AD=DC=x,BC=y,由题意得∴∠ AED=∠ BDE+∠ ABD =2x,∵AD=DE,∴∠ AED =∠ A=2x,∴∠ BDC=∠ A+∠ABD=3x,第 11 页(共 12页)∵BD =BC ,∴∠ C =∠ BDC =3x , ∵AB =AC ,∴∠ ABC =∠ C = 3x , 在△ ABC 中, 3x+3x+2x =180解得 x = 22.5°,∴∠ A = 2x =22.5°× 2=45°解得∠ C = 75°.42.【解答】 解:∵ AB = AC ,AD ⊥BC ,∴∠ CAD =∠ BAD = 40°, ∠ ADC =90 °, 又∵ AD = AE , ∴∠ ADE == 70°,∴∠ CDE = 90°﹣ 70°= 20°.43.【解答】 解:( 1)结论: PN = 2BM .理由:如图 1 中,作 PF ∥AC 交 BC 于 F ,交 BD 于 E .40.【解答】 证明:∵ AB = AC ∴∠ ABC =∠ ACB , ∵ BD 平分∠ ABC , ∴∠ DBC = ∠ABC , ∵CD =CE , ∴∠ E =∠ CDE , ∵∠ ACB =∠ E+∠CDE ,∴∠ E = ∠ ACB , ∴∠ E =∠ DBE , ∴BD =DE . 41.【解答】 解:∵△ BDE 是正三角形, ∴∠ DBE = 60°; ∵在△ ABC 中,∠ C =∠ ABC ,BE ⊥AC ,∴∠C =∠ABC =∠ABE+∠EBC ,则∠ EBC =∠ABC ﹣60°=∠ C ﹣60°,∠ BEC = 90°; ∴∠ EBC+∠C = 90°,即∠ C ﹣60°+∠C =90°,∵BD ⊥ AC ,PF ∥AC , ∴PF ⊥BD ,∠BPE =∠ A =45 ∴∠ BEP = 90°,∴∠ BPE =∠ PBE =45°, ∴BE =PE , ∵PM ⊥BC ,∴∠ PMB =∠ PEN =90°,∵∠ BNM =∠ PNE , ∴∠ NPE =∠ EBF , ∵∠ PEN =∠ BEF = 90°, ∴△ PEN ≌△ BEF ( ASA ), ∴PN = BF ,∵AB=AC,∴∠ ABC=∠ C,∵∠ PFB=∠C,∴PB=PF,∵PM⊥BF,∴BM=MF,∴PN=2BM.(2)结论不变.理由:如图2中,作PF∥AC交CB的延长线于E,交DB 的延长线于F.∵∠ ABD =∠ PBF=∠ BPF=45°,∴BF=PF,∵∠ EBF=∠ EPM,∠EFB=∠EMP,BF=PF,∴△ BFE≌△ PFN(ASA),∴PN=BE,∵∠ E=∠ C=∠ABC=∠ PBE,∴PE=PB,∵PM⊥EB,∴EM=BM,∴PN=2BM.第12 页(共12页)。
初二数学 等腰三角形
初二数学等腰三角形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70°,那么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A.50°和70°B.40°和70°C.55°和55°D.55°和70°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等于50°,则它的底角的度数是()A.70°或40°B.65°或70°C.50°或65°D.50°3.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7cm,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3cm或17cm B.17cmC.13cm D.10cm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一边长为2,那么它的一条腰长是()A.2B.2或10C.4D.2或45.已知a,b是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且满足,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A.9B.12C.15D.12或156.等腰三角形一边长12cm,另一边长5cm,它第三边长可以是()A.17cm B.12cm C.7cm D.5cm7.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0°,则底角的度数为()A.30°B.70°C.65°D.140°8.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7,则第三边长为()A.4B.7C.4或7D.15或189.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A.30°B.50°C.65°D.75°10.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与另一腰的夹角为5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A.20°或70°B.40°C.140°D.40°或140°11.在△ABC中,AB=AC,若∠A=40°,则∠C为()A.40°B.50°C.60°D.70°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A.80°B.20°C.80°或20°D.不能确定1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70°,则其顶角为()A.70°B.55°C.40°D.110°14.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2,周长为8,则它的腰长为()A.2B.3C.4D.51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则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A.40°B.50°C.70°D.100°16.如图,在△ABC中,BC=7,∠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过点D作BC的平行线交AB于点E,交AC 于点F,若△AEF的周长为14,则△ABC的周长是()A.14B.19C.21D.2317.如图,△ABC中,AB=AC,∠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P,过P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AB,AC于点M,N,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总个数是()A.2B.3C.4D.518.如图,△ABC中,AB=8,AC=9,BD、CD分别平分∠ABC、∠ACB,过点D作直线平行于BC,交AB、AC于E、F,则△AEF的周长为()A.16B.17C.18D.1919.如图所示,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E,过点E作MN∥BC交AB于M,交AC于点N,若MN=6,则BM+CN的长为()A.6B.7C.8D.920.如图,在△ABC中,AC=4,△ADE的周长10,∠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DE∥BC分别交AB、AC于D、E,则AB的长为()A.10B.6C.4D.不确定21.如图,在△ABC中,BO平分∠ABC,CO平分∠ACB,过点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AB=20,BC=15,AC=12,则△ADE的周长是()A.27B.30C.32D.3522.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D,过点D作EF∥BC交AB于点E,交AC于点F.若AB =12,AC=8,BC=13,则△AEF的周长是()A.15B.18C.20D.2223.如图,在△ABC中,DE∥BC,∠ABC和∠ACB的平分线分别交ED于点G,F,若FG=2,ED=5,则BE+DC 的值为()A.5B.6C.7D.824.如图,在△ABC中,已知∠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点F作DE∥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若AB=6,AC=5,则△ADE的周长为()A.10B.11C.12D.1325.如图,△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F,过点F作DE∥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那么下列结论:①△BDF和△CEF都是等腰三角形;②DE=BD+CE;③BC=BD+CE;④△ADE的周长=AB+AC;⑤BF =CF.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②④⑤二.填空题(共20小题)26.等边△ABC的边长是10cm,则△ABC的高是cm,面积是cm2.27.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它的底角的度数为.28.在△ABC中,∠C=80°,AC=BC,则∠A的度数为.29.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cm.30.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的长是3cm,另一边的长是7cm,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cm.31.如图,△ABC中,AD平分∠BAC,CE⊥AD于点F,交AB于点E,如果AB=9,AC=5,那么BE=.32.如图,在△ABC中,D为边AC上一点,且BD平分∠ABC,过A作AE⊥BD于点E.若∠ABC=64°,∠C=29°,AB=4,BC=10,则AE=.33.如图,D为△ABC内一点,AD⊥CD,AD平分∠CAB,且∠DCB=∠B.如果AB=10,AC=6,那么CD=.34.如图,已知点D为△ABC内一点,CD平分∠ACB,BD⊥CD,∠A=∠ABD,若AC=6,BC=4,则BD的长为.3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为15cm和18cm两部分,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为.36.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37.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其中一边长为3,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另一边长为.3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39.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E点,过点E作MN∥BC交于点M,交AC于N点,若BM+CN =8,则线段MN的长为.40.如图,△ABC中,AB=7cm,BC=5cm,AC=6cm,∠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则△ADE的周长=cm.41.如图在△ABC中,BF、CF是角平分线,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DE经过点F.结论:①△BDF和△CEF都是等腰三角形;②DE=BD+CE;③△ADE的周长=AB+AC;④BF=CF.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42.如图,在△ABC中,∠ABP=2∠C,AD平分∠BAC交BC于D,AC=10,AB=4,BP⊥AD于P,则BP=.43.如图,在△ABC中,AB=4,AC=6,∠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O点,过点O作BC的平行线交AB于M点,交AC于N点,则△AMN的周长为.4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a、b满足|a﹣2|+b2﹣10b+25=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4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7,已知它的一边长是5,则另外两边的长分别是.。
初二数学-等腰三角形10道典型题剖析
思路分析:由BD平分∠ABC,
A
易知∠1=∠2, 则设∠1=∠2
=x,由AB=AC可得
1
∠C=∠1+∠2=2x,在△DBC中
2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列出x B
D C
的方程,求出x.
解:设1 x,
BD平分ABC,
A
1 2 x, AB AC,
1 2
B
D C
C ABC 1 2 2x.
在DBC中,
提示: 本题为文字命题,解题时应分为以下 三个步骤: (1)根据题意作图; (2)写出已知, (3)进行求证.
已知:在ABC中,AB AC, D为底边BC
的中点,DE AB于点E, DF AC于点F.
求证:DE DF.
A
思路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易得
E
F
B C,又BD DC,DE AB, DF AC,
∴∠FBC+∠C+∠FBC=3∠C,
∴∠FBC=∠C, ∴BF=FC, ∴AC-AB=2BE.
例8.如图,△ABD、 △AEC都是等边三角 形,求证: △AFG是等边三角形.
思路分析:利用等边三角 形的性质可推出,边、角 的等量关系,从而易证三 角形全等,进而说明
△AFG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BD 和△AED是正三角形, ∴AB=AD,AC=AE,∠BAD=∠CAE=60°, ∴ ∠CAD=∠BAD+∠CAB=60°+∠CAB, ∠BAE=∠CAE+∠CAB=60°+∠CAB, ∴ ∠CAD=∠BAE, △ADC≌△BAE, ∴ ∠ADF=∠GBA.
70°、40°或55°、55°
引申: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 求其余两角.
初二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等腰三角形专项练习题
初二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等腰三角形专项练习题篇一:初二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等腰三角形专项练习题初二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等腰三角形专项练习题一、选择题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5,这个等腰三形的腰长为_,则_的取值范围是() A .0_lt;__lt;52B ._≥52C _>52D 0_lt;__lt;10 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a,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A a2B1a22C 1 a2 D2 a2图543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ABCD如图(4)那样折起,使顶点C落在F处.其中AB=4,若∠FED=30°,则折痕ED的长为( )A. 4 B 4C 8D 53 10.如图(5),在△ABC中,BC=8㎝,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 △ABC的周长为18㎝,则AC的长等于( )A 6㎝B 8㎝C 10㎝D 12㎝4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 B 有一个内角是45°直角三角形 C. 有一个内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 D. 有两个角分别是30°和120°的三角形 5、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有()个A.1B.2C. 3D.4 6、等腰三角形周长是29,其中一边是7,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A 15B15或7 C 7 D 11 7、在△ABC中,AB=AC,BD平分∠ABC,若∠BDC=75°,则∠A的度数为()A、30°B、40°C、45 °D、60°8、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角 B 等边三角形 C 线段 D不等边三角形9、正△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D和CE交于点I,则∠BICAADFDBB为() A.60 B.90 C.120 D.150° 10、下列三角形:①有两个角等于60°;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③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④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1、如图1,D、E、F分别是等边△ABC各边上的点,且AD=BE=CF,则△DEF?的形状是()A形C.直角 D.不等边三角形 12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图5B=30°, AD=2cm,则AB的长度是()A.2cm B.4cm C.8cm D.16cm 13如图2,E是等边△ABC中AC边上的点,∠1= 2,BE=CD,则对△ADE的形状判断准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 C.不等边三角形 D.不能确定形状图(1) 图(2)二、填空题1、△ABC中,AB=AC,∠A=∠C,则∠B=_______.2、已知AD是等边△ABC的高,BE是AC边的中线,AD与BE交于点F,则∠AFE=______.3、△ABC中,∠B=∠C=15°,AB=2cm,CD⊥AB交BA的延长线于点D,?则CD?的长度是_______.4、如图(3),在ΔABC中AB=AC,∠A=36°,BD平分∠ABC,则∠1=________, 图中有_______个等腰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等腰三角形专题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等腰三角形专题复习
一、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
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0,一条边长是12,则另两边分别是__________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则底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则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如图,在RT△ABC中,∠ACB=,AB=2BC,在直线BC或AC上取一点P,
使得△PAB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个。
5、已知0为等边△ABD边BD的中点,AB=4,E、F分别为射线AB、DA上一动
点,且∠EOF=,若AF=1,求BE的长_____________。
二、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截长补短法
6、如图,在△ABC中,AD为角平分线,且AC=AB+BD,求证.
7、如图,已知,AC平分∠MAN,,求证:
8、如图,△ABC为等腰三角形,EC=ED, P为BD的中点,求证:AE=2PE.
三、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引平行线
9、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D,延长BA到E,使AE=BD,求证:EC=ED.
10、已知△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求证:AF=EF.
11、△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BC上任意一点,∠ADE=600,边ED与∠ACB外角的平分线交于点E.
(1)求证:AD=DE.
(2)若点D在CB的延长线上,(1)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请画出图形,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2、如图,BD平分∠ABC交AC于点D,E为CD上一点,且AD=DE,EF∥BC交BD 于F,求证:AB=EF.
四、等腰三角形中的“三线合一”
(一)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证题
13、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且AE=AC,EF∥BC交AC于点F,求证:EC平分∠DEF.
14、如图所示,∠BAC=∠ABD,AC=BD,点O是AD、BC的交点,点E是AB的中点,试判断OE和AB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二)、利用“三线合一”添加辅助线
15、如图,在△ABC中,AC=2AB,AD平分∠BAC,E是AD上一点,且EA=EC。
求证:EB⊥AB.
16、如图,点D、E分别在BA、AC的延长线上,且AB=AC,AD=AE,求证:DE⊥BC.
17、已知△ABC中,∠A=900,AB=AC,D为BC的中点,如图,E,F分别是AB,AC 上的点,且BE=AF,试判断△D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五、利用角构造直角三角形
18、如图,△ABC中,AB=AC,∠BAC=1200,D为BC的中点,DE⊥AC于E,
AE=2,求CE的长。
19、如图,四边形ABCD中,AD=4,BC=1,∠A=30O, ∠B=90O, ∠ADC=1200,求
CD的长。
20、如图,在△ABC中,∠A=900,D为△ABC内一点,且AB=AC=BD,∠ABD=300,求证:AD=CD.
六、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方法技巧:共顶点的等腰(边)三角形中隐含全等三角形(即旋转变换得到的全等三角形)
21.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和△CBN都是等边三角形,直线AN、MC交于点E,直线BM、CN交于点F.
(1)求证:AN=BM;
(2)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
(3)将△ACM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其他条件不变,在图中补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判断第(1)、(2)两小题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要求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