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因素在史诗《玛纳斯》口头传承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玛纳斯》与《松迪亚塔》的历史特征分析

《玛纳斯》与《松迪亚塔》的历史特征分析

《玛纳斯》与《松迪亚塔》的历史特征分析作者:商琳琳来源:《参花(下)》2019年第06期摘要:中国史诗《玛纳斯》和非洲史诗《松迪亚塔》在丝路的东西两端交相辉映,恰似两朵盛开的并蒂莲,是中华文化和非洲文化的优秀遗产。

本文对这两部史诗的历史特征进行比较后发现,两者具有很多相同点,本文将分析产生这些相同点的原因。

关键词:《玛纳斯》《松迪亚塔》历史特征一、中国史诗《玛纳斯》中华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的《玛纳斯》,颂扬了英雄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前仆后继、率领柯尔克孜人民与外来侵略者及各种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事迹,《玛纳斯》是我国乃至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非洲史诗《松迪亚塔》《松迪亚塔》是一首在非洲大陆上广为流传、妇孺皆知的英雄史诗,该史诗颂扬的是民族英雄松迪亚塔。

他带领人民打败敌人,统一了曼德王国,建立了声威大震的马里帝国,领导国家走向辉煌,是民族史及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玛纳斯》与《松迪亚塔》的历史特征比较(一)都包含了关于所描写民族的起源和迁徙发展丰富且真实的历史信息中国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描写了玛纳斯家族13代汗王的生息繁衍以及相关事迹,忠实地叙述了柯尔克孜族人与邻近许多相关民族的历史渊源,忠实地再现了历史上柯尔克孜族人与卡勒玛克人和克塔依人的顽强斗争,反抗他们的残暴统治、掠夺和奴役。

史诗中描述的玛纳斯带领柯尔克孜族人的远征和他们与卡勒玛克人的战斗确有真实的历史元素。

根据现有的历史材料可以基本断定,史诗《玛纳斯》的产生是在柯尔克孜人从叶尼塞河上游迁移到阿尔泰山和天山以后的10世纪至16世纪之间。

非洲史诗《松迪亚塔》中的英雄人物松迪亚塔及其事迹确有历史的真实性。

根据广泛流传在马里、几内亚等国的史诗《松迪亚塔》文本和目前可查阅到的文献来看,英雄松迪亚塔脱胎于真实的历史原型。

真实的松迪亚塔是非洲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标志性的人物,是古马里帝国的始皇。

他在打败苏苏国国王苏曼古鲁后建立了马里帝国,他对非洲历史的影响从13世纪一直持续到16世纪。

试论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对《玛纳斯》活形态的研究

试论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对《玛纳斯》活形态的研究
今 已历 经 一个 半 世 纪 。从 1 9世 纪 中 叶 , 国学者 德
来 国内外“ 纳斯 学” 展 的成果 , 《 纳斯》 玛 发 对 玛 的活
形态 性进行 了 系统而 深入 的研 究 。阿地 里 ・ 居玛 吐
尔地 立足 于“ 活形 态” 的研究 , 主要探 讨 了《 玛纳斯 》
史诗 的创作 方法 、 口头 特 征 、 手 及 听 众环 境 的 交 歌
程 从史 诗 的“ 形 态” 程 中可 见 一斑 。《 纳斯 》 活 历 玛
史 诗作 为 目前 世 界上众 多史 诗 当中规模 最大 、 幅 篇 最长 “ 活形 态 ” 口承 史 诗 , 的深 入 研究 也必 将 的 它 呈现 历史 的动 态 的过 程 。纵观《 玛纳斯 》 学术 史 , 至
等方 面 的非语 言 程式 的特 殊性 , 如此 翔实 的第 一手
调查 资料 和 系统 研 究 为后 来 者 更 深层 次 的探 索 奠
定 了基 础 。
内容传 递 给听众 , 而使 听众有 一 种身 临其 境 的感 从
觉 , 于玛 纳斯 奇来说 这便 是他 们 演 唱艺术 终级 指 对
标 , 这也 正 是 活形 态 的 《 而 玛纳 斯 》 特 魅 力 之 所 独 在 。这种 “ 表演 中的创作 ” 它的前 提是 史 诗活形 态 , 传 统 的存在 , 唱 史 诗 的现 实生 活语 境 , 演 熟悉 和 接 受史 诗传 统 的听众 , 以及 真 正的史 诗 艺人 在现 场 的
( )将程 式理 论运用 于 史诗研 究 中 一 2 0世 纪后 半 叶 , 际学 术 界 形 成 了一 整 套 针 国
对 口头史 诗 和 口头 传 统 的 阐 释 、 究 和 分 析 的 方 研
法 。“ 口头程 式理 论 ” 即是 这 样 的一 套 在 口头 史 诗

《玛纳斯》音乐国内外研究综述

《玛纳斯》音乐国内外研究综述

《玛纳斯》音乐国内外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集中在对《玛纳斯》音乐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进行考察,探讨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科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玛纳斯》音乐的研究也逐渐从单一的历史性考察转向文化意义、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维度的探讨,希望能够全面解读其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和价值。

对《玛纳斯》音乐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蒙古族的音乐文化,更可以为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展望未来,随着《玛纳斯》音乐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相信会有更多有价值的成果和新的发现被带来,为文化交流和认知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性和方向。

1.2 研究意义《玛纳斯》音乐作为中国国粹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文化价值。

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吸引了众多学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关注与研究。

研究《玛纳斯》音乐不仅有助于挖掘和传承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有助于拓展中国传统音乐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通过对《玛纳斯》音乐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对当代音乐和文化产生的影响,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开展对《玛纳斯》音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为中华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更可以为促进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做出积极的贡献。

1.3 研究对象《玛纳斯》是一部描写了古代民族英雄历史故事的史诗,其中的音乐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作为独具特色的史诗音乐作品,《玛纳斯》音乐在国内外的研究领域备受关注。

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玛纳斯》中所呈现的音乐元素、音乐形式和音乐背景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音乐要素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玛纳斯》音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研究对象还包括《玛纳斯》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以及其对当地民族音乐传统的影响和贡献。

对于研究对象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揭示《玛纳斯》音乐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意义,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方向。

《玛纳斯》:活形态的口承史诗

《玛纳斯》:活形态的口承史诗
史诗《玛纳斯》凝聚着柯尔克孜人民群众 的智慧,与柯尔克孜的历史与社会生活息息相 关。 柯尔克孜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 的古老民族。 根据我国史料记载,公元前三世
All Rights Reserved.
纪匈奴人在漠北高原崛起,被匈奴征服的诸族 群中有“鬲昆”,“鬲昆”是“柯尔克孜”的音译, 这是柯尔克孜第一次出现在汉文史料之中。 这 一记载表明,两千多年前,柯尔克孜先民已生 活在叶尼赛河上游的山林之中。 汉文史料中的 “坚 昆 ”、“结 骨 ”、“契 骨 ”、“黠 戛 斯 ”、“纥 里 迄 斯”,均是柯尔克孜在不同时代的音译。
玛纳斯的父亲加克普年迈无子, 经过祈 子,年迈的妻子神奇般受孕。 玛纳斯诞生时,
是个肉球状皮囊, 其叔父用金戒指将肉球划 开,里面是个“一手握血块,一手握油脂”的婴 儿。 手握血块,预示着玛纳斯戎马一生,要让 敌人血流成河;手握油脂,则预示着玛纳斯要 让柯尔克孜族人生活富足。 为了躲避卡勒玛 克人的追杀,玛纳斯被送到森林里抚养。 他从 小进山放牧,后逃到吐鲁番去种麦子。 十一岁 策马挥戈, 率领柯尔克孜人与入侵的卡勒玛 克人展开浴血的搏斗,他杀死敌人的将领,把 侵略者赶出柯尔克孜领地。 少年玛纳斯立下 了显赫的战功。
《赛麦台依》不如第一部《玛纳斯》气势磅 礴、雄浑有力。 但是,这部史诗在艺术上别具魅 力。 它采用现实与神话交织的手法,将凡世间 的生活与仙人世界的生活联系起来,极富浪漫 色彩。 史诗的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戏剧冲 突比第一部史诗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赛麦台 依备受欺凌的童年及少年时代,以及他被自己 的勇士出卖、惨遭杀害的结局,都十分令人同 情。 因此,这部三万五千多行的史诗在柯尔克 孜民众中流传得相当广泛,在民众中的影响力 也很大。
每逢婚丧嫁娶、喜庆佳节,分散游牧于各 地的柯尔克孜牧民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白天 赛马叼羊,晚上,歌手被邀到毡房的贵宾席上, 听众围在他的四周,聆听歌手演唱《玛纳斯》。 歌手声音洪亮,音调时而高扬,时而舒缓,时而 悲壮。 听众被玛纳斯的命运所牵挂。《玛纳斯》 已成为柯尔克孜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支撑柯尔克孜民众战胜艰难困苦的精神 支柱。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

浅谈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跨专业公共选修课《西北民族文化》期末论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09汉语言文学姓名:胡延梅学号:0917069日期:2010年12月8日浅谈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内容摘要:《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是广泛流在柯尔克孜民间并世代传承、深受本民族喜爱的民间文学作品,不仅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而且也是世界文学艺术殿堂中的璀璨瑰宝,在中亚文学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

本文将对史诗《玛纳斯》从它的创作、内容、流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粗劣的总结与评价。

关键字: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神话、传说、史诗、叙事诗、故事、寓言、谚语、谜语等。

由于历史的原因,柯尔克孜族文学和历史没有书面记载,而是以口头诗歌的形式流传于民间。

民间史诗是柯尔克孜族重要的历史、文学资料,也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最著名的应属长篇史诗《玛纳斯》。

《玛纳斯》是整部史诗的统称,也是第一部史诗的名称和主人公的名字。

这部史诗产生于远古的部族征战年代,是英雄城崇拜时期标志性民族民间艺术杰作。

史诗在千百年间的口头相传过程中,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融入历代柯尔克孜人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知,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文化的象征,从而使史诗成为柯尔克孜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语言、宗教、哲学、军事、医学、天文、地理、美学、民俗、文学、艺术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饿得百科全书。

史诗篇幅浩瀚,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时间跨度长,变体繁多。

史诗记载了从主人公玛纳斯开始,到他的子子孙孙八代家族英雄的动人故事,高度讴歌了这个英雄群体为维护民众利益,保卫家乡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他们反对外来侵略和奴役,为柯尔克孜人争取自由,实现幸福生活,创建美好家园所展示出的奋斗精神和英雄气概。

史诗是典型的谱系式叙事结构英雄史诗,每部均表现出一代具有家族世袭英雄的传奇故事,自玛纳斯到他的后代英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悲壮业绩构成了史诗的全部内容。

浅析史诗《玛纳斯》在吉尔吉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价值

浅析史诗《玛纳斯》在吉尔吉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价值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浅析史诗《玛纳斯》在吉尔吉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价值韩敏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摘 要:独立以来,民族意识觉醒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同使得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史诗《玛纳斯》在其民族文化复兴道路上的标杆性作用。

为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做出了巨大努力,力图将史诗《玛纳斯》变成凝聚吉尔吉斯人民的民族符号。

关键词:吉尔吉斯;民族传统文化;《玛纳斯》[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136-011991年独立以后,吉尔吉斯政府高度重视本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作为吉尔吉斯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辉典范,史诗《玛纳斯》所表达的民族统一和自强不息的主题思想在唤醒民族意识、凝聚国民力量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玛纳斯》是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讲述了柯尔克孜民族英雄玛纳斯子孙八代人抗击外来侵略,创造美好家园的英雄历史。

将史诗搬上歌剧舞台,用歌剧的形式展示一个民族的史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史诗,《玛纳斯》展示的是柯尔克孜民族生动宏伟的壮阔历史,是柯尔克孜民族的精神支柱,更是其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史诗《玛纳斯》产生于吉尔吉斯族的童年期,并随着吉尔吉斯长大。

[1]作为吉尔吉斯人民千百年来精神生活、历史足迹的真实写照及其民族传统的历史积淀,该史诗成为影响吉尔吉斯民族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民族秉性等方方面面的重要因素。

民族英雄玛纳斯将吉尔吉斯各个部落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不仅是史诗的主人公,更是团结吉尔吉斯人民的强大力量,是吉尔吉斯实现民族统一的巨大向心力。

19世纪以来,随着对史诗《玛纳斯》的研究愈来愈深入,其自身蕴含宝贵价值逐渐受到吉国各界的重视。

该史诗首先是一部宏大的史实记录,在对吉尔吉斯民族起源进行详尽描述的同时,还提到了包括卡尔梅克,哈塔斤部,哈萨克,阿尔纳乌特,阿尔金在内的100多个民族和部族,反映了吉尔吉斯同其它民族的交际史实。

回顾与展望世界《玛纳斯》学160年

回顾与展望世界《玛纳斯》学160年

民间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世界《玛纳斯》学160年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摘要]《玛纳斯》史诗研究肇始于19世纪中叶,经过160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人文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玛纳斯》学”。

无论是在讨论丝绸之路沿线地理范畴内的文化时还是在“一带一路”国家人文交流中,《玛纳斯》史诗都占据重要的位置。

总结和梳理国际“《玛纳斯》学”学术史对于我国的史诗研究学界始终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关键词]《玛纳斯》;史诗;《玛纳斯》学[中图分类号]1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214(2020)04-0091-11《玛纳斯》史诗作为柯尔克孜族①民众口头传统文化所结出的一颗丰硕的果实,早已从19世纪中叶开始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的关注,得到搜集、出版、翻译和研究,并且通过我国政府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申报分别于2009年、2013年先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人类文化艺术的瑰宝。

经过东西方很多国家学者的不断经营和开拓,《玛纳斯》史诗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文化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玛纳斯》学”。

“《玛纳斯》学”主要包括史诗口头演唱文本的调查搜集记录、史诗文本的编辑出版与翻译、史诗各相关问题的研究等三方面。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规模搜集、整理、出版、翻译和研究这部史诗,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各民族几代学者的不断努力,形成了一支老中青学者结合,锐意进取的研究队伍,树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玛纳斯》学理论观点,并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已经成了国际《玛纳斯》学的中坚力量。

我国在此领域的各类成果涵盖史诗文本搜集刊布翻译出版、史诗文本及相关各类问题的研究、史诗多种艺术形式转化与普及等,令人瞩目,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

首先,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民族学者、翻译家、编辑家的不断努力下,《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的唱本8部23万行的内容不仅已经出版了[作者简介]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柯尔克孜族,中国社綁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玛纳斯》

《玛纳斯》

《玛纳斯》作者:黄适远来源:《丝绸之路》2009年第19期这是一个有关英雄民族的传奇,更是柯尔克孜人寻找祖先身影和声音的传奇。

“这是祖先留下来的故事,不唱完它怎么能行呢……大地经过多少变迁,河谷干涸变成荒原,荒滩变成湖泊,湖泊又变成桑田……一切的一切都在变化,雄狮玛纳斯的故事,却一直流传到今天。

”柯尔克孜人热爱草原、热爱他们的英雄史诗《玛纳斯》。

我们不禁把目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慕士塔格峰和雄伟的天山余脉。

那里,正是英雄史诗《玛纳斯》散射光芒的地方——克孜勒苏。

克孜勒苏,意思是“红水”。

走进红水,也就意味着走进了玛纳斯传唱的地方。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是中国最西部的民族自治州,目前,自治州有柯尔克孜族14余万人,占中国柯尔克孜族人口的80%。

当欢快的库姆孜奏响《玛纳斯》的时候,优美的旋律响彻草原。

脚刚踏进这片土地,心就被歌声俘虏了。

绿草间、白云下,四处荡漾着激昂的琴声和《玛纳斯》深情的歌声。

当歌声和白云一起停住时,草原上涌动起色彩斑斓的活动和游戏。

刺绣、帷幔搞好后,放入胡尔俊“百宝囊”。

此外,叼羊、赛马、角力、打“奥尔多”都纷纷登场。

传统的“谢尔乃节”是柯尔克孜人集体歌唱《玛纳斯》的季节,这个每年盛夏举行的节日庆典让草原上最好的“玛纳斯奇”、“库姆孜奇”云集山中。

“玛纳斯奇”是柯尔克孜族对本民族中擅长说唱《玛纳斯》者的称呼,大歌手则称为“大玛纳斯奇”。

每逢喜庆节日欢聚时,邀请“玛纳斯奇”来演唱《玛纳斯》,已成为柯尔克孜牧民的传统习俗。

能演唱三部或三部以上《玛纳斯》,具有极强的即兴创作能力,才能拥有“大玛纳斯奇”这个骄傲而令人尊敬的称号。

《玛纳斯》的曲调高亢低沉﹑舒紧疾徐随内容而变化。

在《玛纳斯》演唱比赛中﹐经常可以连续演唱几天几夜。

《玛纳斯》是靠“玛纳斯奇”的演唱代代传承下来的。

有多少演唱史诗的艺人,就有多少种史诗的变体。

《玛纳斯》是歌唱的史诗,经过了柯尔克孜族优秀歌手们世世代代的思想,融进了全民族的智慧。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第六章国外保护非遗的历史和现状第一节国外抢救和保护非遗的历史一、古希腊对神话传说史诗等的传承及其意义最初的古希腊文学也是一种口头文学,表现为神话传说、史诗、寓言之类的形式。

这些闪现着人类智慧灵光的古希腊神话是古代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的成果,是希腊人根据自己的想象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

作为口头文学的神话,经过漫长的口耳相传,才最终加工成型。

口口相传的古希腊神话是希腊最早的文学艺术形式及其流变的活水源头,是后世各类希腊文学艺术的蓝本。

荷马以短歌为基础,对古希腊的英雄传说、神话故事等进行加工整理,最后形成了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这两部作品是公元前12世纪以来希腊民间口头传说的结晶。

是很多行吟诗人在不同时代积累汇编而成。

二、古印度对民族口头传统的传承印度的吠陀传统颂歌是世界上幸存的最古老的文化传统之一,在印度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吠陀传统颂歌的诗节在传统的神圣意识和典礼期间吟唱并且在社区里被一些人每天背诵。

为了便于朗诵、传授和记忆,经过几代人的加工整理,收集成了四部《吠陀本集》。

这些经典主要靠师徒之间相当严格的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传承下来。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史诗被誉为古代印度文学艺术最高峰,被印度人视为是圣经,最早也都是口头文学,其内容都是传说中的远古历史事件。

卡提亚达姆梵剧是印度民族民间戏剧品种之一。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97年11月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23号决议,确定创立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制度实施。

还发布了《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指出,口和非遗分为两类: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文化空间,即定期局限性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强调入选项目必须是具有突出价值的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非遗,或是从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或文学角度具有突出价值并广为流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口传史诗《玛纳斯》的活态传承

口传史诗《玛纳斯》的活态传承

2013.09学教育33口传史诗《玛纳斯》的活态传承薛剑莉(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摘要]生动的口头传承将柯尔克孜族文化的优秀基因加以完整延续。

史诗《玛纳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丰富与发展。

对于原生态艺术而言,其特有的学习与传承方式是使其能够以独特风貌一直保存与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史诗活态传承人作为核心,探析其活态传承路径。

[关键词]《玛纳斯》;活态传承;传承人一、引言《玛纳斯》柯尔克孜族群众用智慧与才能创造的举世瞩目的口头文学珍贵财富。

《玛纳斯》堪称柯尔克孜民族民间文化的巅峰。

在柯尔克孜族人民群众间流传了上千年,柯尔克孜族将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哲学通过口传史诗的形式展现给世人。

二、玛纳斯流传与传承概况《玛纳斯》广泛流传在柯尔克孜族群众当中。

至今我国已经搜集了近8位玛纳斯奇的唱本资料约l00万行,出版了最著名的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的唱本8部23万多行的《玛纳斯》柯尔克孜文版18卷,翻译出版了汉译文数万行的片段章节。

2005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在阿合奇县建立了《玛纳斯》口传研究基地,科研人员定期到基地深人开展田野调查工作,同时调查和研究当地民间口头传统在转型期及当今信息化讲境中的现状和变迁,为全方位研究《玛纳斯》口头传统奠定了实践基础。

史诗《玛纳斯》长期以来由民间史诗歌手“玛纳斯奇”以口头形式代代相继。

对于原生态艺术而言,其特有的学习与传承方式是使其能够以独特风貌一直保存与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

生动的口头传承将柯尔克孜族文化的优秀基因加以完整延续。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它不只是简单地流传,而是在流传的同时,不断得到充实、丰富与发展。

三、史诗活态传承核心——传承人著名《玛纳斯》研究专家朗樱先生认为“口传史诗作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史诗歌手,抢救他们演唱的史诗,是最迫切的任务。

”史诗《玛纳斯》的每一个文本都是在口传史诗传承人“玛纳斯奇”的表演中产生的口头的综合性文艺形式。

日尔蒙斯基《玛纳斯研究导论》述评

日尔蒙斯基《玛纳斯研究导论》述评

日尔蒙斯基《V玛纳斯>研究导论》述评刘慧颖[摘要]《玛纳斯》学历经东西方学者百余年努力已发展为一门国际显学,俄罗斯学者的学术贡献功不可没。

民间文艺学家维克多•日尔蒙斯基是苏联时期全面研究史诗《玛纳斯》的学者之一,通过对《玛纳斯》史诗多种记录本的对比研究,就史诗内容、产生年代等世界《玛纳斯》学领域中热点问题提出独到见解;将《玛纳斯》与其他民族史诗相比照,从人物形象及情节脉络展开细化剖析。

作为苏联著名的民间文艺理论家,其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对我国史诗学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日尔蒙斯基;史诗;《玛纳斯》;比较-历史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1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214(2020)04-0102-07《玛纳斯》学作为一门世界性学科,已有160年的历史。

以文艺理论蜚声世界的日尔蒙斯基亦将自己的学术精力投入到中亚民间口头创作研究之中。

当前,对于日氏的《玛纳斯》研究探讨暂付阙如。

一、日尔蒙斯基生平及治学历程维克多•马克西莫维奇•日尔蒙斯基(1891—1971)是苏联时期著名的文艺学家、语言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兼任英国、丹麦、德国科学院通讯院士,同时还担任包括牛津大学在内的欧洲多所知名学府荣誉教授。

他出生于耳鼻喉科医生家庭,从少年时期就对文学充满了兴趣。

在切尼舍夫中学(TeHMineBCKoe ynuniime)读书期间的文学老师瓦•吉皮乌斯对其产生很大影响。

1908年中学毕业后,日尔蒙斯基考入彼得堡大学法律系,随后转到历史_语文学系日耳曼语言分部。

1912年大学毕业后赴德一年,主攻日耳曼语文学。

从1913年第一篇《论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表到1969年为安娜•阿赫玛托娃的诗集做序,其学术创作道路前后持续60年。

①日氏的学术研究发韌于日耳曼文学,1924年通过了题为《拜伦与普希金》的博士论文答辩。

科研兴趣领域极为广泛的他在随后的几年主要集中在语言学研究上,直至1930年代初,再次折回到文艺学研究领域。

玛纳斯的名词解释

玛纳斯的名词解释

玛纳斯的名词解释玛纳斯,是指一部以古代西域英雄玛纳斯为主人公的史诗。

这部史诗被广泛流传于中国的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等民族之间,在它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玛纳斯的史诗内容丰富多样,既描绘了玛纳斯的英勇事迹,又融入了各种文化元素,成为了这些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

玛纳斯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10-12世纪,它经过几百年的口头传承,终于在18世纪被整理并以书面形式流传下来。

这部史诗结构庞大,篇幅长达数十万字,分为长篇和短篇两个部分,被许多学者和文化爱好者视为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

玛纳斯的故事主要围绕着玛纳斯及其后代的事迹展开,其中涉及到勇敢的战斗、爱情的纠葛和家族的荣耀传承。

玛纳斯被描绘为一个光明正大、才华横溢且机智勇敢的英雄,他的故事引发了民族主义和希望的情感共鸣,成为了新疆地区许多人的榜样和精神支柱。

玛纳斯这个名词不仅仅是指史诗本身,它还代表了一种文化和一种价值观念。

在新疆地区,人们常常用“玛纳斯精神”来形容那些勇敢、坚韧、忠诚和追求正义的品质。

这个词语蕴含着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许,激励着人们努力前行,追求自己的梦想。

玛纳斯的史诗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音乐性。

它以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了几百年,因此旋律和韵律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玛纳斯史诗经常以歌唱的形式进行,以其独特的节奏和声音引发着听众的共鸣,让人们沉浸其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除了音乐性,玛纳斯的史诗还体现了这些民族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

它描绘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描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传统习俗。

这使得玛纳斯的史诗成为了这些民族重要的历史记录和文化遗产,不仅仅只有娱乐作用,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

在现代社会,玛纳斯的名词解释不再局限于史诗本身,而是扩展到了更广泛的意义上。

它代表了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让人们认识和了解这些民族的独特文化。

它也象征着勇敢、坚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了不少人心中的信仰和支撑。

总而言之,玛纳斯是一部锁定于新疆地区的史诗,记录了玛纳斯以及他的后代的英雄事迹,成为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文化瑰宝。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与文学:古老诗歌与文化传承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与文学:古老诗歌与文化传承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与文学:古老诗歌与文化传承乌兹别克斯坦,这个位于中亚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样的语言与文学。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和文学承载着古老的诗歌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从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多样性以及其与文学的紧密联系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主题。

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一个多族裔和多种语言共存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语言多样性。

乌兹别克斯坦共有13种官方语言,其中最主要的是乌兹别克语。

乌兹别克语是国家的官方语言,也是乌兹别克斯坦人民交流、沟通的主要语言。

此外,俄语、塔吉克语等也被广泛使用。

语言的多样性反映了乌兹别克斯坦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

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学也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诗歌和文化传承。

乌兹别克斯坦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和作品。

其中最闻名的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国宝——《玛纳斯史诗》。

这部史诗以其壮丽的场面和丰富的情节,被誉为世界文学的明珠。

这部史诗讲述了英雄玛纳斯的故事,以及他与家族、祖国和生活的关系,深入探讨了乌兹别克斯坦民族精神和价值观。

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学传统还体现在其他的文学作品和形式上。

乌兹别克斯坦的作家们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主题闻名于世。

他们关注人类的命运、自然的美丽和社会的现状,用细腻而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乌兹别克斯坦的生活和人民。

他们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体验,还承载着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和历史记忆。

这些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与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言是文学表达的工具和载体,而文学则通过语言传递和呈现了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和价值观。

乌兹别克斯坦的作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使用了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得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这些作品既反映了乌兹别克斯坦人民的生活和遭遇,又传达了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然而,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与文学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发展,乌兹别克斯坦的年轻一代更多地接触到了外部的文化和语言。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与史诗《玛纳斯》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与史诗《玛纳斯》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与史诗《玛纳斯》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与史诗《玛纳斯》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与史诗《玛纳斯》吴占柱(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哈尔滨150008)摘要:《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民族文化瑰宝,是与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齐名的中国三大史诗之一。

在黑龙江省富裕牧场柯尔克孜族新村,兴建了《玛纳斯》长廊,为保护和传承《玛纳斯》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黑龙江;柯尔克孜族;史诗中图分类号:C950. 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4922( 20xx) 05 -0131-04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民族文化瑰宝,它与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并称为“中国三大史诗”。

《玛纳斯》已有1000余年历史,是由柯尔克孜族人集体创作、世代口头流传的一部民族英雄史诗。

史诗叙述了玛纳斯一家子孙八代人,领导柯尔克孜人抗击异族统治者的掠夺和奴役,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进行英勇斗争的故事。

整部史诗长达23.6万行,共200万字。

《玛纳斯》在中外文学史上享有巨大声誉,联合国曾将1995年定为“国际玛纳斯年”。

20xx年10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玛纳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这部伟大史诗得到世界的认可,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中国现存的有较大影响的演唱者,也就是被称之为“玛纳斯奇”的不足百人,其中居素普·玛玛依老人是史诗《玛纳斯》的主要传承者,也是世界上唯一能唱全《玛纳斯》八部史诗的演唱艺术家。

一、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据了解,史诗《玛纳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黑龙江柯尔克孜人所了解和认识,通过不断的认知、认同和深入研究,以创新的物化载体形式展示出来。

1.逐步由认知到认同。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接触、了解和认识了史诗《玛纳斯》。

1980年9月,笔者到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参加为期1年的干部培训班。

时值国家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抢救整理史诗《玛纳斯》,通过中央民族学院胡振华教授介绍,有幸认识研究《玛纳斯》的新疆柯尔克孜族专家学者,包括阿布都·卡地尔、肉孜·阿洪、朱马克等人,从他们那里听到了许多有关《玛纳斯》的民间故事。

非遗依玛堪传承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旅游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非遗依玛堪传承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旅游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非遗依玛堪传承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旅游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伊玛堪简介伊玛堪是赫哲族特有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伟大的英雄史诗,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性项目。

伊玛堪是赫哲族传统民间说唱艺术,内容上以英雄传说故事为主线,扬善除恶的社会性题材为辅线,反映民族历史、风俗信仰、渔猎和爱情生活。

形式上类似于汉族的大鼓,蒙古族的说书等,一人独自说唱,没有乐器伴奏,曲调大多属自由形式,没有固定的节拍,故事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唱腔。

同时,[1]该古老民间艺术被人们高度赞扬为赫哲族的口头百科全书,并与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中国四大民族史诗。

二、伊玛堪生存现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伊玛堪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文化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始的捕鱼、打猎文化也在逐渐消失。

同时,电视、电影、网络等包围和影响着赫哲族人,致使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汉族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赫哲族汉化现象非常严重。

另外,由于赫哲族有语言而无文字,会说赫哲语的人越来越少,会唱伊玛堪的更是寥寥无几,自2003 年 5 月,随着最后一位能说唱长篇伊玛堪的歌手尤金良的病逝,伊玛堪面临着濒危灭绝的境地。

赫哲族年轻人不会说赫哲语,也不懂伊玛堪,且伊玛堪中讲述的英雄事迹与他们生活的时代相去甚远,他们甚至认为伊玛堪是土掉渣的东西,没有任何美感。

因为感受不到它的价值所在,所以对于学习伊玛堪没有任何兴趣,这也是导致伊玛堪传承人的范围在不断缩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2013 年佳木斯大学刘敏教授的科研团队调查[2]显示,在佳木斯市郊区敖其赫哲族村现有赫哲族103 户326 人,在2008 年以前,该村没有人会说赫哲语,也没有人会说唱伊玛堪,自2008 年伊玛堪传习所成立后,吴明新每周来上课,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在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赫哲语的有30 多人,会说唱伊玛堪的不超过20 人,大多也只是会说唱其中的片段。

柯尔克孜族文学

柯尔克孜族文学

柯尔克孜族文学柯尔克孜族文学,术语民族文学,过去,在近千年的流传过程中,《玛纳斯》没有文字记载,更未著录成书,全凭无数民间歌手“玛纳斯奇”口耳相授而世代相传。

史诗和叙事诗以其篇幅繁多、内容丰富、韵律和谐而在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中有着突出的地位。

中文名柯尔克孜族文学类别民族文学特点口耳相传、形式灵活多样文学载体史诗、神话、寓言、民歌等代表作《玛纳斯》基本信息编辑柯尔克孜族的文学遗产主要是民间文学,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不拘,以史诗、叙事诗、神话诗、传说、故事、寓言、民歌、谚语等为载体,依靠口头传唱而流传至今。

分类编辑史诗有《玛纳斯》,叙事诗主要有《库尔曼别克》、《巴额什》、《考卓加什》、《托勒托依》、《玛玛克与绍波克》、《江额里木尔扎》等20多部。

代表作编辑播报《玛纳斯》《玛纳斯》《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部规模宏伟、色彩瑰丽的英雄史诗。

它与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并称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

《玛纳斯》共分8部,21万多行,240多万字,每部都以该部主人公的名字命名。

史诗叙述了柯尔克孜族古代英雄玛纳斯祖孙八代抵御外侮、维护人民幸福生活的英勇业绩。

《玛纳斯》不仅是柯尔克孜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也因其广涉柯尔克孜族语言、历史、民俗、宗教、哲学、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堪称柯尔克孜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文学贡献编辑中国柯尔克孜族的文学,包括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晚近出现的作家文学两个组成部分。

柯尔克孜族的民间文学,可以分为神话、英雄史诗、爱情叙事诗、民歌、传说和故事等类别。

创世神话在迄今留存的该民族的文学中是最为古老的内容,认为最初的宇宙浓雾弥漫,汪洋大海上一条青鱼驮着一条公牛,公牛用犄角支撑着的才是大地,每当公牛因疲劳而将大地由一只角换到另一只角上的时候,大地上就会发生地震。

在柯尔克孜族的民间,流传着大量的史诗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规模巨大的英雄史诗《玛纳斯》,全诗20余万行,由8个分部构成,叙述了玛纳斯家族上下八代英雄抗击外侮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柯尔克孜人刚烈顽强的民族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与翻译 ( 汉文)2o年第瑚 o9
( 总第1 期) 0 0
非言语 因素在史诗 《 玛纳斯 》 口头传承中的作用
莎丽旦・ 马克来克
( 新疆大学 外国语 学院 ,乌鲁木齐 804 ) 3o6
摘要 :非言语行为是人 际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 , 它通常与言语 交际结合 , 帮助人们更好地表 达情感和进行 良好 的沟
( 毕继万 19 ) 可见, 99。 非言语行为因素可以粗略分为身体语、 时空语、 副语言和客体语四类。 以下笔者将
具体分析说明这些非言语因素在史诗《 玛纳斯 》 中是如何体现并起重要作用的。 2. 英雄史诗 《 纳斯 》 玛 英雄史诗 《 玛纳斯 柯尔克孜民族悠久历史 、 黾 古老文化的见证 , 是具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传统
是不 可忽视 的 。
非言语 因素贯 穿 于交 际始终 , 的重 要作用 不仅能 体现在 人们 的 日常交 际中 , 能体现 在舞 台艺术 它 更
和说唱艺术 中。 我们知道 , 表演艺术是表演者与观众之问的交流 。 表演者试图用各种面部表情 、 手势动作 以及声音的变化来吸引、 打动观众。 中国著名三大史诗之一——英雄史诗《 玛纳斯 》 千百年来没有文字 , 没有陆谱 , 完全靠 口 头传承。 柯尔克孜族人历经一代又一代 , 传唱到了今天。 史诗 的口头传承除了要求传 唱者要 有超 群 的记忆 和广 博 的学 识 之外 , 最重要 的还要 有精 湛 的表演 。 换言 之 , 言语 因素在 史 诗 口头 非 传唱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 它赋予了史诗生命 , 使无数听众为之震撼。 本文通过介绍非言语因素的主 要功能和表现形式 , 结合史诗 《 玛纳斯 》 具体分析说明非言语 因素对于史诗 口头传承的重要作用。
1 非 言语 因素的主 要功 能和分类 .
非言语 因素是指人们在交际活动中, 除了语言因素以外的对交际有影响作用的因素 , 包括眼神、 手
势 、 笑 等面部 表情 以及 服 装打扮 、 微 身体 的接触 等 。 经研 究 , 国外学 者最 保 守 的估 计 是6 % 的信 息是 由 5 非言 语行 为 因素所传 递 的 , 其余 3%才 是 由语言 因素 所传递 的 (d ad a 99。由此 可见 , 言语 因 5 E w r H l15) l 非 素 是人 类交 际 中不可 忽视 的重要 部分 , 言语 因素 的适 当运 用有 助于 良好 的沟通 和交 流 。 非 当然 , 尽管 非

2 ・ O
非言语因素在史诗( 玛纳斯 > 口头传承中的作用 察的出发点的。 最早的分类是R ec s 在 15年提出的手势语言、 ush s 96 动作语言及客体语言; 而M.np K ap 提出了一种七分法: 身体动作和体语行为、 身体特征 、 接触行为、 副语言、 近体语言、 化妆用品和环境因素
的柯尔克孜族人 民的艺术创造结晶。 它与藏族 的 《 格萨尔》蒙古族的 《 、 江格尔 》 合称为中国三大长篇史 诗, 是我国历史文化积累的宝贵财富o玛纳斯》 《 共八部 , 长达2万行, 2 讲述了柯尔克孜英雄玛纳斯和他七 代子孙的故事, 表现了古代柯尔克孜族人民抗击侵略 , 自由的顽强精神 以及渴望幸福生活的美好愿 争取 望。 它是一部规模宏大 , 内容丰富, 有完美的艺术结构、 很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化遗产 , 逼真地反映了柯尔
克孜族的政治、 经济、 历史 、 哲学 、 文化、 宗教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 是柯尔克孜族的百科全书, 具有重要的 科研价值 。 史诗《 玛纳斯 部 口头传唱的活形态史诗 , 千百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传唱者的演唱、 加工、 润色、 即兴创作以及听众的共同参与 , 流传至今 , 成为世界著名的史诗 o玛纳斯 》 《 主要是靠 口头传唱, 其中《 玛
在人类交际过程 中, 语言是最基本的交际工具 , 人们通过语言表达思想 、 传达感情和沟通信息 , 语言 使 人们 紧紧联 系在一 起 。 而 , 了语 言外 , 。 然 除 对 人们 在说话 交
流时 , 不仅会使用有声语言 , 还会伴以面部表情、 手势 、 身势等体态语以及传达其个性特点的仪表和装 束。 这些非言语 因素对语言起到了补充、 明、 说 替代、 否定、 强调等作用, 使信息的表达更直接 , 交际进行 得更 顺利 。 因此可 以说 , 人们 的交 际是 由语言 和非语 言 因素共 同作用 完成 的 , 言语 因 素 的作 用 和影 响 非
言语 因素可以传递很多丰富的信息, 但缺乏语言行为清晰和直接的特征 , 以它在交际中发挥的功能一 所
般情况下仍被理解为是辅助性的, 这些辅助性的功能通常包括 : ) ( 重复 , 1 即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是同 指的; ) ( 否定 , 2 即非语言行为暗示与语言行为相反的信息; ) , ( 替代 即在交际中只使用非语言行为 ; ) 3 ( 强 4 调, 即非语言行为可以增加语言行为的表达力度 ; ) , ( 调节 即使用非语言行为去改变语言行为的节奏 , 5
通。 本文着重从 身体语和副语言两个方面 , 分析说 明非言语因素在 史 玛纳斯 》 口头传承 中所起 的作 用。
关键词 : 非言语 因素 ;言语 因素 ; 《 玛纳斯 》;口头传承
中图分类号 :H 3 Z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0 一  ̄ 2o o-ooo 1 1o ( 94o2 - 0 8 o) -4
或者 在其 它某一 方面对语 言行 为进行调 整( 贾玉新 19) 97。 关 于非言语 因素 的分类 , 多学 者都提 出了 自己的看法 , 许 基本上 都是 以非语言行 为 的基 本 成分为 考
作者 简介: 莎丽旦 . 马克来克 (9 3 , 柯 尔克孜族, 1 8一) 女, 新疆大学外 国语 学院2 O 级硕士研 究生, 究方向为英语语 言学。 07 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