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证论散文1、《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课集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9年。
《吕氏春秋》预示了在秦汉大一统王朝即将出现之际,诸子百家思想逐渐从分到合,朝着为封建大一统建构理论的方向发展。
《吕氏春秋》全书分十二纪,每纪5篇;八览,毎览8篇;六论,每论六篇。
再加一篇序文,共161篇(今存160篇)。
全书条分理顺,篇章划分十分整齐,从结构上就把他们组成了一个所谓的“法天地”的完整体系。
《吕氏春秋》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全统一,但其中不少文章平实畅达,说理生动,可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散文。
《吕氏春秋》还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在中国寓言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淮南子》:《淮南子》是汉初南王刘安招致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原称《淮南鸿烈》,约成书于汉武帝初期。
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孔、墨、申、韩之说,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续。
其文风新异瑰奇,行文也多形容铺张,注重语言的修饰和整饬,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3.《论衡》为东汉王充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现存文章有85篇。
王充选取当时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分别加以阐述,其中包括人的遭遇、命运、天性、才气、骨相等颇有深度的议题,都是围绕着人类自身的困扰而展开的,体现了王充对现实的积极参与,同时流露出他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论述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史书虚妄夸大的记载、天人感应之说、灵魂不死观念等。
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世俗的虚妄之说,而且对圣贤之言、经典之文也多有辩驳,指出其夸大失实,不可尽信之处。
《论衡》作为一部辩论性著作,是一部“实论”型散文,用事实说话,援引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批驳各种虚妄之论。
文字既准确精炼,又通俗易懂。
1.《谏逐客书》文学成就①《谏逐客书》是古代一篇优秀公文,是应用写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公文的一些本质属性,正是这些公文本质属性形成了该文鲜明的特色。
《谏逐客书》是如何有针对性地、成功地对逐客之事加以论断,使该公文收到了显著的实效。
中国古代文学(重点复习资料)
一.作品得作者与年代:1.春秋:左丘明——《左传》《国语》孔子—-《论语》2.战国:孟子—-《孟子》庄子——《庄子》屈原——《离骚》3.西汉: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司马迁——《史记》4.东汉:班固——《汉书》赵壹--《刺世疾邪赋》班固《咏史》辛延年《羽林郎》5.北朝: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颜之推-—《颜氏家训》6.三国魏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曹丕—-《燕歌行》曹植——《白马篇》《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王粲——《七哀诗》刘桢-—《赠从弟》蔡琰——《悲愤诗》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嵇康-—《养生论》《声无哀乐论》《幽愤诗》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7.西晋:陆机——《拟古诗》十二首《文赋》左思——《咏史》八首《三都赋》8.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9.南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0.唐朝: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骆宾王——《在狱咏蝉》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孟浩然——《过故人庄》王维—-《观猎》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将进酒》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二.填空题: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
三诗:鲁诗—申培,齐诗—辕固,韩诗—韩婴.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
后出现“毛诗”鲁国毛享,赵国毛苌。
2、《尚书》就是我国第一部散文集,商周时期记言得历史汇编,散文形成得标志.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3、《春秋》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事体编年史。
主要记录鲁国事件。
4、《论语》就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5。
《国语》:国别体。
6。
孟轲得对儒家思想得贡献:①性善论(仁义礼智—人性之善)②重民思想.7.庄子得思想:①气②化,万物皆化。
③道,宇宙得最终根源.自然之限:生与死.社会之限:时与命。
自我之限:情与欲。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唐 poetry1. 李白: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2. 杜甫: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3. 白居易: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4. 王之涣: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5. 孟浩然: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6. 骆宾王: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7. 元稹: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8. 刘禹锡: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二、唐 prose1. 韩愈: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2. 柳宗元: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3. 白居易: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4. 颜真卿: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三、唐 fiction1. 《红楼梦》:作者、主题、作品特点、结尾的含义2. 《长恨歌》:作者、主题、作品特点3. 《玉簪记》:作者、主题、作品特点四、唐 drama1. 《长生殿》:作者、主题、作品特点、结尾的启示2. 《汉宫秋》:作者、主题、作品特点3. 《钟馗捉妖记》:作者、主题、作品特点五、唐诗词典故解析1. 李白《将进酒》:作者生平,诗歌主题,诗歌手法2. 杜甫《登高》:作者生平,诗歌主题,诗歌手法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生平,诗歌主题,诗歌手法4. 王之涣《登鹳雀楼》:作者生平,诗歌主题,诗歌手法5. 孟浩然《登高》:作者生平,诗歌主题,诗歌手法六、宋词1. 李清照: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2. 辛弃疾: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3. 苏轼: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4. 杨万里: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5. 文天祥: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七、元曲1. 关汉卿: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2. 白朴: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3. 马致远: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八、宋元戏曲1. 《西厢记》:作者、主题、作品特点2. 《庐山谣》:作者、主题、作品特点3. 《南柯太守传》:作者、主题、作品特点九、文艺理论1. 《文心雕龙》:作者、主要内容2. 《诗经》:主题、作品特点、影响3. 《红楼梦》:主题、作品特点、结尾的含义十、阅读理解题1. 《诗经》中,“庖丁解牛”的“牛”,代表什么?2.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古原草”与离别的主题关系如何?3. 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中,对“游山西村”的描写,反映了什么?。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文学自觉:文学及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到文学的独立性合格价值性,自觉地对文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等进行探讨和知识,促进文学按其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建安风骨:指建安文学的风格特色,它包括汗腺的建安年间和魏黄初、太和年间的文学创作。
“风”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骨”指作品的艺术形式。
建安诗歌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动乱时代的社会现实,抒发了作家们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也六路了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情绪,后人将这种雄健深沉、慷慨悲凉、清新刚健的风格称为“建安风骨”。
盛唐气象: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面貌。
盛唐指唐玄宗在位期间的天宝年间,这时期的诗歌内容丰富,情感饱满高亢,体裁完备,风格明朗,诗歌中洋溢着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
盛唐时期涌现的李杜王孟高岑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他们共同开创了一个气象恢弘的黄金时代,使诗歌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
诗史:对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歌的赞誉,杜用诗歌真实的反映了唐代诗歌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深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中各种矛盾和人民的苦难,并如实地记录了自己一生的行踪轨迹,杜诗既有文学的形象性,也有历史的真相性,读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历史的趋向。
江西诗派: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开创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无一自来之处”,重视形式技巧的出新出奇,形成了独特的新奇廋硬的风格。
由于他的诗论与诗法具有明显的工具性特征,收到了时人的推崇和仿效,“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形成了宋代最重要的诗歌流派,由于黄庭坚和追随者多为江西人,宋人吕本中作有《江西诗派宋社图》,后人称之为江西诗派。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在宋元“说话”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所谓“章回”,就是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而各回又前后勾连,首位相接。
章回小说的体制经过宋元两代的酝酿,于明代形成,至清代始为完备,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历史演义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类型,就是以历史顺序为线索,较为通俗的语言,将以战争兴废,朝代更替为基干的历史题材加以合理的虚构和组织,创造成完整的故事,并表达一定的历史观、伦理观和美学思想的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尚书》: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
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
《尚书》原称《书》,被儒家定为“六经”后,又称《书经》。
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
主要是帝王或大臣的誓辞、讲话、训诫、文告等。
字句古奥典雅。
《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
后称经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记录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国家的事件。
记事及其简括,一字寓褒贬。
《国语》:国别体史书,以记言为主。
全书共二十一卷,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
《论语》: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该书比较忠实地反映了孔子在哲学、政治、时事、教育、文学等方面的思想观点。
《左传》:《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
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完整的编年史书。
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详细系统地记述了春秋时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主要事件。
《战国策》: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主要着重记述了战国时的策士、说客的言行。
思想上“重士”和“民本”。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
(百度百科上说诗经共311篇,是算上了另外六篇有目无词的笙诗)书成于春秋时期,先秦通称为“诗”或“诗三百”。
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关注现实,并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先秦历史散文:指在先秦时代,一些记载历史兴废之迹的著作,本为历史书,然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故称之为历史散文。
主要以《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代表,其中《左传》与《战国策》文学价值最高。
楚辞: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一种新型诗体,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因西汉刘向编辑《楚辞》而得名。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明代文学1、吴中四杰:是指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四人都住在吴中而得名;四人中以高启和杨基成就较大。
代表作有《塞下曲》等。
高启,其诗学习汉魏晋唐,不拘—格,而以豪放为主,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杨基诗风清润峭拔。
2.台阁体::明代占文坛主导地位的诗派。
以杨荣、杨溥、杨士奇为代表。
内容多为歌功颂德。
风格平正典丽,缺乏真情实感,成为粉饰太平的工具。
代表作有《从游西苑》、《元夕赐观灯》等。
3.茶陵派:明代文坛的重要诗派。
以李东阳为主,成员有谢铎、张泰等人。
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重视诗歌的语言艺术,对诗的声律音调、结构用字的研究,目的在于扫荡台阁体的卑冗文风。
4.前七子:是明代以李东阳为首的文学群体,主要代表有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等。
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空洞拖沓的文风,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又希望通过对古法的学习,来恢复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特征。
240.后七子:是指明代嘉靖年间以王世贞为核心的文学复古运动,主要代表有李攀龙、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等。
是对前七子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在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和遵循古典诗歌法度的问题上,他们更加严格地强调法度要求,因此遵法与创新之间的矛盾也表现得更加突出。
5.唐宋派:明代以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为代表的文学流派。
他们选择唐宋古文为取法对象,推崇宋代理学,重申“文道合一”主张,创作中表现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
成就较高的是归有光,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琐事及普通的人物,状情摹态,细心刻画,寄寓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如《项脊轩志》。
6.公安派:是晚明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他们提出“性灵说”,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创作上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
对晚明小品文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先秦文学文学常识1、最早的文学形式是原始神话2、《春秋》为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
3、先秦诸子,是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学派之通称。
4、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体现,对我国学术思想的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我国学术思想上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5、宣称“万物戒备于我”的孟子代表了一种仁者的自傲,对信善的的坚信为《孟子》文章注入豪迈之气。
6、《荀子》的“性恶论”以及对文化的再评价,显示出儒家文化的重大变化,刻板的见识与严谨的结构,则窒息了性情。
7、楚辞有自己的特点,其作品大都为低回往复的长片咏叹,篇幅宏大,只能用来“诵读”。
8、先秦文学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初步形成的封建社会,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
9、原始社会分为原始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10、奴隶制社会开始于夏朝,中经商朝和西周,结束于春秋战国,前后共有一千六百多年。
11、战国时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空前发展,都市政策,七国间为了适应频繁的兼并战争,相继进行了改革变法。
12、秦代有作品传过并较有成就的作家有李斯,他既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一个散文家,代表作有《读逐客书》13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14、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所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以后的一种新诗体。
15、《楚辞》标志着先秦诗歌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峰。
16、《登徒子好色赋》韵散相间是赋体,而本文则是散文。
1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共三零五篇。
分为《风》《雅》《颂》18、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载体,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应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得语言和分析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19、《诗经》中的诗歌编订成书,主要说法有三种:一是采诗说,二是献诗说,三是删诗说。
20、《尚书》是我国第一部真正的散文总集。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有“微言大义”和“春秋笔法”之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上古神话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造人、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第二章《诗经》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汉代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国风”,共160篇。
5、《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前者有31篇,后者有74篇,共105 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商颂,周颂,鲁颂,它们分别有5 篇31 篇和4篇作品,共40篇。
7、《诗经》内容来源献诗、采诗、删诗8、《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
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诗、婚姻爱情诗、战争徭役诗、怨刺诗、宴飨诗。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赋、比、兴,它们和风、雅、颂合称为诗之“六义”。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5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三、填空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甲骨卜辞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商周铜器铭文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尚书》。
4、《尚书》艺术成就:一单独成篇文本结构和文体形态完整对先秦叙事散文有直接影响;二文风古朴,不饰藻华;三萌芽阶段作品,文字古奥,语句拗口;四是记言文之祖,语言技巧超过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5、《春秋》泛称,百国史书。
中断公元前481(绝笔已获麟)。
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
6、《左传》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尽完整的编年史书,是中国散文典范,标志中国叙事散文走向成熟,史转文学达到新高度。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一、名词解释《七发》:①西汉枚乘的代表作;②设为主客问答,重铺陈夸张,对统治者的腐朽生活进行讽谏;③汉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大历十才子:①指唐代宗大历年间驰名诗坛的一群诗人(如钱起、卢纶等);②擅长写作五律;③以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为诗歌主题,诗风平庸,成就不高。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
西汉末年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楚辞”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同南方巫官文化融汇、交流的产物,也是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文化的结晶。
诗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的合称。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比即比喻或比拟。
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历史散文:古代的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词而出现的,他们记载国家的臣子和君主的言行,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
现在人看到的就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
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
互见法分为人物互见法和事件互见法两种。
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学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学宋代⽂学宋代⽂学在中国⽂学发展史上处于由雅转俗的转变时期。
主要⽂体包括词、诗、散⽂(雅);⼩说、话剧(俗)·注:关于词的拓展1、⽂学作品之分类(1)西⽅三分法:叙事类作品(《荷马史诗》)、抒情类作品(抒情诗歌)、戏剧类作品(时空舞台表演)(2)我国四分法:诗歌、散⽂、戏剧、⼩说2、什么是词(1)欧阳炯:“因集近来词客曲⼦词五百⾸,分为⼗卷”—《花间集序》(2)孙光宪:“晋相和凝,少年时好为曲⼦词,布于洛阳,洎ji⼊相,专托⼈收拾,焚毁不暇。
…号为曲⼦相公。
”—《北梦琐⾔》(3)总结:就初始⽽⾔,词可谓曲⼦词之简称,是⼀种密切配合燕乐歌唱的⽂学形式。
娱乐功能,通俗和新奇俱备。
后渐渐脱离⾳乐关系,成为⼀种独⽴诗体。
(4)“以⽂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乐府余论》[清]宋翔凤(5)因为它与⾳乐的关系,⼜被称为“倚声”、“乐府”、“乐章”,此外还有“诗余”、“长短句”等别称。
3、宋前之词(1)词源于唐朝民间,以敦煌曲⼦词为代表。
《云瑶集》、《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2)⽂⼈词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百代词曲之祖—《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第⼀⾸⽂⼈词,据传李⽩所作)和《忆秦娥》(据传李⽩所作)(3)宋⽂⼈词之门,由晚唐五代打开。
⽂⼈词,最早的集⼦名为《花间集》,它是由后蜀赵崇祚zuo所编。
晚唐第⼀⼤词⼈—温庭筠yun,《菩萨蛮》(⼩⼭重叠⾦明灭)。
南唐李煜变伶⼯之词为⼠⼤夫之词,南唐中主李璟、宰相冯延已也很棒,欲罢不能。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宋词红粉佳⼈晏殊~失意⽂⼠苏轼周邦彦~苦闷志⼠南渡词~悲剧英雄⾟弃疾⼀. 因⾰期(开国960-1060)宋词真正发展是在真宗、仁宗朝(11C后)第⼀代词⼈群,分两⼤正营1、台阁词⼈·创作特点:承袭花间、南唐风格反映承平时代达官贵⼈的⽣活情趣及其⼈⽣反思体制以⼩令为主整体看,因循多于⾰新(1)晏殊(北宋倚声家初祖)《珠⽟词》词风闲雅有情思《浣溪沙》(⼀曲新词酒⼀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2)欧阳修余⼒为词,柔情艳词为主。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考试题型:文学常识、作品默写、文学作品赏析采薇(小雅)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mù)止。
靡室靡家,玁(xiǎn)狁(yǔn)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mǐ)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
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yù)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山鬼(屈原)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狄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蜀道难(李白)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diān)。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汉本宋元复习范围一、填空1.其词被评为洗尽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的词人是苏轼;被王国维称为创调之才多而创意之才少的词人是周邦彦;其自度曲缀有音谱,为研究宋词乐谱的主要资料的词人是姜夔。
2.在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和新的接受对象,有力地促进了歌词、话本、戏曲等,通俗文学的兴盛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从此出现转折,诗歌、散文等,正统文学日趋衰落,世俗化的戏曲、小说日渐发展,及至元、明、清,终于成为文学的主流。
3.《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田园诗人范成大的代表作。
4.南宋以诗和词这两种体裁突出地表现爱国主题的诗人分别是陆游和辛弃疾。
5.淮海居士指_秦观,他的词集是《淮海集》;清真居士指周邦彦,他的词集是《清真词》。
6.元杂剧这朵奇葩,最初是在北中国的广袤大地上绽开的。
钟嗣成《录鬼簿》中“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共56人,可以说是元杂剧创作的第一批作家。
他们的籍贯基本上在北方,其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北方进行的。
他们相互交流,形成了以大都中心的戏剧圈。
7.王实甫的《西厢记》以惊世骇俗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而熠熠闪光,流传不朽,贾仲明说他是“天下夺魁”;与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三部戏并称元杂剧四大爱情戏。
8.王实甫《西厢记》取材于唐元稹《莺莺传》,借鉴金代_董解元所作的《诸宫调西厢记》而获重大成功。
9.《汉宫秋》中的主要人物是汉元帝,王昭君,10.名句填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成色,此造物之无尽藏也。
”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重要汇总)
一、填空题1.北宋四大家: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欧阳修2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4.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白朴《梧桐雨》5.四大爱情剧: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6.辛弃疾词风:豪壮苍凉,雄奇而沉郁。
7.欧阳修词风:平淡隽永8.秦观:清丽婉约,词情兼备9.北宋依声家初祖:晏殊10.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11.二晏:晏殊、晏几道12.苏门四学士:秦观、晁补之、张耒、黄庭坚13.朝潮苏海:韩愈,苏轼二、名词解释1.西崑派:北宋初期的文学流派,也是北宋文坛的一股逆流。
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等,它们相互唱和,编成《西崑酬唱集》因此得名。
其特点是内容空虚,单薄,思想贫乏,感情虚假,不外乎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形式上追求辞藻华丽,堆砌典故,讲究音律,形成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诗风。
2.江西诗派:宋代文学流派,也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次出现并自觉结成的诗歌流派,并非都是江西人,只是在理论创作上都以学习江西人黄庭坚相标榜,并且基本倾向是一致的,因而形成了这一是个流派。
3婉约诗派:比豪放派出现较早,以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始,后有晏殊,欧阳修及柳永。
虽在词的表现方面大有改进,但仍未脱出婉约词风,在题材选择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
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将情思曲折表达出来,风格委婉绮丽。
4.豪放词派:由北宋词人苏轼创始,南宋辛弃疾将其推向高峰。
豪放派题材广泛,表现手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恢宏沉郁,艺术成就高,对后世影响大。
5.话本:说话艺人的底本,随着民间“说话”技艺的发展发起的一种文学形式。
6.元杂剧:把歌曲,宾白,舞蹈融合起来,受金院本、诸宫调影响,开始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先秦文学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章。
产生于黄河流域,加工于春秋中叶,以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为主。
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为现实主义风格,被后世尊为“诗三百”。
内容上分风(土风歌谣)、雅(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三部分,其中《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三《国风》,是周朝南方各地的歌谣;《雅》包括大雅和小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颂”不如“国风”,“国风”中又以“二南”(周南和召南)为最高。
2、《山海经》《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作者不详,司马迁以其为《禹本纪》所取材,故疑其所出亦当较早。
今存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两部分。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山经》以山为纲,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记述山川水木之怪异的分布情况;《海经》以海外异物为主,记述分布于国内外的珍禽异兽以及奇异的名山大川等。
《山海经》为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地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楚辞》《楚辞》为屈原所作,宋玉等人也有作品传世。
它是我国古代继《诗经》之后出现的又一诗歌高峰,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发展。
《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国风和小雅为主的四言诗体,吸收了楚歌和先秦散文的精华,创造了一种句式灵活的新诗体(即骚体)。
它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鲜明的抒情个性。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用浪漫的想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美妙世界,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一首具有深刻现实感的爱国主义诗篇。
古代文学复习整理
古代文学复习整理1.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文学史的一翼,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
2.初唐的诗人陈子昂大声疾呼恢复汉魏风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有影响的复古呼声。
3.先秦文学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
4.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
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5.先秦诗歌的发展过程:宗教颂赞祷祝诗——政治叙事诗——言志抒情诗。
6.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而夏商文学是与此时的原始宗教紧密联系的。
7.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
礼乐的精神实质是对社会秩序的自觉认同。
8.《论语》是先秦礼乐德治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它所昭示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9.《诗经》代表现实主义的风格,《楚辞》代表浪漫主义的风格。
10。
最早的文学类型是原始诗歌和上古神话。
其最初都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行,诗歌的出现比神话早。
11.《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12.“洪水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统称为“英雄神话”。
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以盘古故事最为著名。
1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14.《诗经》的编集,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采诗”、“献诗”、“删诗”之说。
15.《诗经》说法的种类:(1)“六诗”“六议”说(2)“四始”说。
16.《诗经》的分类:风、雅、颂。
大雅31篇,小雅共74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17.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称为“今文经学”,其中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
18.《诗经》的内容:(1)祭祖颂歌:《大雅·生民》(2)农事诗:《七月》并且《七月》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共8章88句,380字。
(3)燕飨诗:《小雅·鹿鸣》(4)怨刺诗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5)战争徭役诗:《小雅·采薇》(6)婚恋诗:《邶风·静女》;19.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中国古代文学 复习重点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古典小说概述一、古典小说的起源-神话传说先秦诸子寓言、史传散文二、古典小说的发展-魏晋南北朝小说三、古典小说的成熟_唐传奇、宋元话本四、古典小说的繁荣-明清小说1、神话传说对古典小说的产生与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与志怪小说有何不同之处?3、简述古典小说的成熟与繁荣概况。
先秦两汉时期所谓“小说”指的是出于街谈巷语、内容荒诞浅薄、形式短小杂乱的杂记杂说。
真正符合现代小说观念的成熟的小说作品,直到唐代才产生的。
关于开天辟地、人类诞生的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女娲补天与自然灾害展开不屈不挠斗争的神话传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有关发明创造的神话传说神农氏发明农具和制陶、冶炼、医药、种植等技术燧人氏钻木取火仓颉发明文字神话传说作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它对古典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首先,神话传说中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奠定了后世小说创作的积极的浪漫主义的传统。
六朝志怪、唐传奇乃至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在创作精神上都与上古神话传说一脉相承。
其次,神话新奇奔放的幻想和理想化的夸张,同样深刻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方法,足以启发作家的想象力开阔作品的境界。
再次,神话传说开创了神怪题材是后世志怪传奇小说丰富的题材宝库。
明清直接利用神话的素材进行再创造,这就是神魔小说;还有很多小说是间接采用了神话中的一一些形象和情节进行再创造。
除神话外,先秦诸子寓言和史传散文也对古典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守株待兔矛与盾滥竽充数买椟还珠狐假虎威缘木求鱼五十步笑百步先秦诸子寓言主要是为后世小说提供了某种创作手法。
史传散文对故事情节的安排与追求,以及借助于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来塑造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对小说的成熟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遭受的苦难,鞭挞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暴虐和荒淫无耻,表现了人民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搜神记干将莫邪》《搜神记.韩凭夫妇》热情歌颂纯真美好的爱情,表达被压迫人民对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搜神记紫玉韩重》、《幽明录卖胡粉女子》《幽明录.庞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名词解释《尚书》: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
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
《尚书》原称《书》,被儒家定为“六经”后,又称《书经》。
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
主要是帝王或大臣的誓辞、讲话、训诫、文告等。
字句古奥典雅。
《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
后称经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记录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国家的事件。
记事及其简括,一字寓褒贬。
春秋笔法:《春秋》的语言简炼含蓄,准确谨严,选词炼句,十分仔细,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故被后世尊为具有“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国语:国别体史书,以记言为主。
全书共二十一卷,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
《论语》: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该书比较忠实地反映了孔子在哲学、政治、时事、教育、文学等方面的思想观点。
《左传》:《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
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完整的编年史书。
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详细系统地记述了春秋时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主要事件。
《战国策》: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主要着重记述了战国时的策士、说客的言行。
思想上“重士”和“民本”。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
(百度百科上说诗经共311篇,是算上了另外六篇有目无词的笙诗)书成于春秋时期,先秦通称为“诗”或“诗三百”。
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关注现实,并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先秦诸子散文:在春秋战国时代,随着诸子争鸣的兴起,各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出现了以论说为主的著作,统称之为诸子散文。
包括以语录体为主的《论语》和《墨子》,从语录体向专题论文过渡的《孟子》、《庄子》和成熟时期的《荀子》、《韩非子》。
其中以《庄子》、《孟子》文学成就为最高。
先秦历史散文:指在先秦时代,一些记载历史兴废之迹的著作,本为历史书,然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故称之为历史散文。
主要以《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代表,其中《左传》与《战国策》文学价值最高。
楚辞: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一种新型诗体,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因西汉刘向编辑《楚辞》而得名。
汉乐府:两汉乐府诗是指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构搜集、保存下来的汉代诗歌。
大部分是劳动人民或下层士人的作品,是乐府诗的精华。
汉乐府真实地反映了汉代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感情,主要艺术特色是以叙事为主,语言朴实,代表了汉代诗歌的主要成就。
代表作:《孔雀东南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萧统编的《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风格相近,萧统泛题为“古诗”。
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创作时代为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之世,思想内容呈现出复杂的时代特点,都带有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感伤色彩。
艺术上浑然天成,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
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字长卿。
他的《子虚赋》、《上林赋》为汉代散体大赋成熟的代表作。
南朝宋山水诗:南朝作为中国诗史上诗运转折的关键时期,谢灵运开启了一代诗风,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形象,其代表作品有《登池上楼》、《岁暮》、《过始宁壁》。
自谢灵运之后,山水诗在南朝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题材,并且日渐兴盛。
东晋玄言诗:玄言诗兴盛于东晋,是魏晋文学及清谈之风兴盛的结果,也与东晋政局及由此形成的士大夫心态有关,是这种心态下老庄玄理与山水之美相混的产物,代表人物有孙绰、许询、支遁、王羲之等。
玄言诗特点为淡严寡然,缺乏形象,大都抒发老庄玄理为主。
二谢:指南朝宋谢灵运与南朝齐谢朓,两人均擅长山水诗。
太康文学:指西晋晋武帝太康时期的文学,代表作家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当时西晋诗坛以这些诗人为代表讲究形式、趋于浮艳、诗尚雕琢、文崇骈俪、词采绮丽。
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文心雕龙》:古代文学理论著作。
刘勰撰。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
《诗品》:南朝梁钟嵘撰,我国第一部评论诗歌的专著。
专论五言诗,分上、中、下三品,评论了自汉至梁的五言诗作者一百二十人,还写了很有分量的序言,在序言中还提出了他评诗的独特标准——滋味说。
《典论·论文》:曹丕作。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新时代的标志。
就文学的作用特性,文体的区分,文学评论的态度,当时各家的长短,都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见解。
抒情小赋:初起于东汉,并逐渐发展成熟。
抒情小赋的特点是以抒情为主,篇幅短小,代表作为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张衡的《归田赋》。
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的小说,从这种小说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面貌,它的兴盛与士族文人之间点评人物和崇尚清谈的风气有很大关系。
分为笑话,野史,逸闻轶事三类内容。
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等的小说。
虽然许多作品中表现了宗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分地理博物、鬼神怪胎、佛法灵异三类内容。
《文选》:南朝梁著名文学家萧统所主持编选。
萧统死后谥号昭明,故又称《昭明文选》。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共选录先秦至梁诗文七百余篇,分为三十七类各种文体,主要代表大致具备,是一部选集前文学著作的总集,对后世文学影响颇大。
竹林七贤: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郭璞与游仙诗:郭璞为东晋著名文学家,今存诗二十二首,以“游仙诗”十四首为代表作,大抵借游仙以咏怀,藐视富贵,否定朱门,表现对浑浊的现实的不满。
游仙诗是晋代流行的以描述“仙境”来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诗歌,梁萧统《文选》列“游仙诗”为一类选录,晋代诗人何劭《游仙诗》一首及郭璞所作七首,“游仙诗”由此得名。
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
又称新体诗。
这种诗把音律声韵与晋宋以来的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对近体诗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王融、范云、江淹以及齐梁间的何逊、吴均和陈代的阴铿。
简答题汉代诗歌发展阶段:骚体诗(楚歌体),代表为刘邦的《大风歌》乐府诗如《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陌上桑》东汉文人诗(文人五言诗)代表作为“古诗十九首”以及一些拟苏李诗。
神话特点:1.围绕着生存这一主题a响彻着劳动创造的回音,它是劳动创造的生动记录,更是劳动业绩和首创精神的赞美b充满了厚生爱民意识2.显示了博大坚韧的精神3.神话翅膀所翱翔的地方,每每都是科学创造发明的先声(神话有时竟是科学的预言,或幻想的科学)4.从艺术上看,神话具有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诗经》的艺术特点:①现实主义风格(写实质朴)②赋比兴之手法③重章叠句结构④四言弹性句式⑤灵活多变押韵《左传》的艺术特点和叙事艺术:(1)艺术特点①长于叙事②巧于辞令③人物生动,善于状人。
(2)叙事艺术①善写战争②善于裁剪③颇多想象④记言文学⑤叙述语言⑥外交辞令《战国策》的艺术特点:①善画人物②善作夸张③善用譬喻④善于议论ⅰ夸饰ⅱ譬喻ⅲ说理《国语》的艺术特点:①长于记事②叙事完整汉乐府民歌的思想与艺术特点:思想:①表现民众的悲苦、怨恨与反抗②控诉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③反映爱情、婚姻、家庭问题这一永恒主题,并藉之歌颂了当时人们追求的坚贞爱情和他们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
④汉乐府民歌中还有一些寓言诗。
⑤汉乐府民歌中还有一篇以劳动为题材的名篇《江南》艺术特点:①广泛的社会性②生动的叙事性③形式的多样性④感情激烈直露⑤语言朴素自然《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和艺术特点:(1)内容①生命的追问②从政的心理③思妇相思之苦,游子羁旅之愁④及时行乐思想,悲观厌世情绪(2)艺术特色①委曲宛转(触物起意,因事命意)②物我互化③语浅情深《庄子》的文学特点:①形象性②抒情性③汪洋肆意④浪漫色彩《孟子》的文学特点:①陈说事理,擅长譬喻②善设机关③请人入瓮④气势充沛,情感强烈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状况:①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语录体《论语》、《老子》、《墨子》。
言论警辟精炼,多富哲理。
②战国中期:语录体普遍采用对话形式如《孟子》《庄子》等。
辞藻丰富,说理畅达,多用寓言比喻③战国后期:专题论著《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论证严密,鞭辟入里。
以正面论说为主,学者个人的论文集。
汉赋的发展阶段:①骚体赋:贾谊《吊屈原赋》②大赋:散文化倾向严重,尚铺排,辞藻华丽,多状物。
司马相如《子虚赋》,扬雄《甘泉赋》③抒情小赋:篇幅短小,抒情为主。
赵壹《刺世疾邪赋》,张衡《归田赋》。
西汉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及作品:①陆贾《新语》(12篇)②贾谊《新书》(58篇)③晁错《论贵粟书》南朝民歌的特点:①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
②语言清新自然。
③大量运用双关语。
郦道元《水经注》和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的文学特色:《水经注》:不以南北为鸿沟“集六朝地志之大成”尽自然之趣《洛阳伽蓝记》:学术与文学上的个性故都伽蓝的双重象征性整饬与散行兼美的文风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概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
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祥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
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离骚》的艺术特点:①抒情长诗②托物言志③浪漫色彩魏晋南北朝骈文的特点:①形式上-语句对称:骈文的写作,以对称骈偶的句子为主要形式,句中字词两两并列而成对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