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动态平衡问题
高中物理-专题一 力与物体的平衡
专题一力与物体的平衡专题复习定位解决问题本专题主要解决各种性质力的分析及平衡条件的应用。
涉及到的力主要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和磁场力等。
高考重点受力分析;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静态平衡问题;动态平衡问题;电学中的平衡问题。
题型难度以选择题为主,有时候在计算题中的某一问或者单独以计算题的形式命题,题目难度一般为中档题。
1.弹力(1)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可由胡克定律F=kx计算;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可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
(2)方向:一般垂直于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绳的拉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摩擦力(1)大小:滑动摩擦力F=μF N,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具体值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来求解。
(2)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电场力(1)大小:F=qE。
若为匀强电场,电场力则为恒力;若为非匀强电场,电场力则与电荷所处的位置有关。
真空中点电荷间的库仑力F=k q1q2 r2。
(2)方向: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
4.安培力(1)大小:F=BIL,此式只适用于B⊥I的情况,且L是导线的有效长度,当B∥I 时,F=0。
(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垂直于B、I决定的平面。
5.洛伦兹力(1)大小:F=q v B,此式只适用于B⊥v的情况。
当B∥v时,F=0。
(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垂直于B、v决定的平面,洛伦兹力不做功。
6.共点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衡条件:F合=0或F x=0,F y=0。
(3)常用推论①若物体受n个作用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n-1)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若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则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
1.解题基本思路确定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或隔离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或作讨论。
初中物理专题讲义-动态杠杆分析
专题六 动态杠杆分析杠杆问题是我们生活实践中常见问题,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器、机械,在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初中物理关于杠杆的动态变化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中考试题中的难点和重点并在中考中占有一定比例. 动态杠杆分析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最小力问题、力与力臂变化问题、再平衡问题.动态杠杆分析离不开杠杆的平衡条件:2211l F l F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提升重物时,公式为:211Gl l F =,动力为:121l Gl F =. 一、最小力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在杠杆上找一点(动力作用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与该连线垂直的方向,如图(1)所示,最小力应该是F 3.图(1)二、力与力臂的变化问题此问题是在力与力臂变化时,如何利用杠杆平衡条件2211l F l F =和控制变量法,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当拉紧的弹簧测力计向左转动时,拉力的变化情况是会逐渐减小.三、再平衡问题杠杆再平衡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判断杠杆在发生变化前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乘积大的一端下降,乘积小的一端上升.图(2)图(3)如图(3)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杠杆将失去平衡,右端下沉.一、杠杆1.什么是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这根硬棒就叫杠杆.(1)“硬棒”泛指有一定长度的,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何形状的.如图(4)所示.2.杠杆的七要素(如图(5)所示)图(4)杠杆图(5)杠杆的七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它可能在棒的某一端,也可能在棒的中间,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用“F1”表示;(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用“F2”表示;(4)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5)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l”表示;(6)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1l”表示.(7)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2注意:无论动力还是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一般情况下,把人施加给杠杆的力或使杠杆按照人的意愿转动的力叫做动力,而把阻碍杠杆按照需要方向转动的力叫阻力.力臂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的,其力臂为零,对杠杆的转动不起作用.3.杠杆示意图的画法(如图(6)所示):(1)根据题意先确定支点O;(2)确定动力和阻力并用虚线将其作用线延长;甲乙丙图(6)杠杆的示意图(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并用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第一步:先确定支点,即杠杆绕着某点转动,用字母“O”表示.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人的愿望是将石头翘起,则人应向下用力,画出此力即为动力用“F1”表示.这个力F1作用效果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而阻力的作用效果恰好与动力作用效果相反,在阻力的作用下杠杆应朝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是石头施加给杠杆的,方向向下,用“F2”表示如图乙所示.第三步: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将力的作用线正向或反向延长,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并标明相应的“l1”“l2”, “l1”“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丙所示.4.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的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图(7)图(8)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8)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这样就可以由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力臂实物大小了,而图(7)杠杆在倾斜位置平衡,读力臂的数值就没有图(8)方便.由此,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我们才能够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因此本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螺母.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5.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使用时可省力(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却费了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并且比不使用杠杆,力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移动的距离大).(2)费力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叫做费力杠杆.使用费力杠杆时虽然费了力(动力大于阻力),但却省距离(可使动力作用点比阻力作用点少移动距离).(3)等臂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叫做等臂杠杆.使用这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即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时不存在的.一、最小力问题【典例1】(东营)如图所示,杠杆AOB能绕O点转动.在A点挂一重物G,为使杠杆保持平衡且用力最小,在B点施加一个力,这个力应该是图中的_________.【解析】在B点施力F,阻力的方向向下,为使杠杆平衡,动力的方向应向下,F4方向向上,不符合要求;当F的方向与杠杆垂直时动力臂最大,此时最省力,即F2的方向与OB垂直,故F2最小.故答案为:F2.二、力与力臂变化问题【典例2】(玉林)如图所示,长为40cm、重为10N的匀质杠杆可绕着O点转动,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的位置拉至水平位置(忽略摩擦阻力),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力F所做的功为J.【解析】(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来做出分析;(2)根据h=Lsin30°求出物体重心上升的高度,再根据W=Gh求出克服重力做的功,即为拉力做的功.【解答】(1)在杠杆缓慢地由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的位置拉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L的长度没有变化,阻力G的大小没有变化,而阻力臂L却逐渐增大;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F•L=G•L′,当L、G不变时,L′越大,那么F越大,因此拉力F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增大;(2)物体重心上升的高度h=Lsin30°=×40cm×=10cm=0.1m,拉力做的功W=Gh=10N×0.1m=1J.故答案为:增大;1.三、再平衡问题【典例3】(潍坊)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减少一个,杠杆将().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解析】图中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设一个钩码的重为G,杠杆上一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2G×3L=3G×2L;如果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减少一个,则: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1G×3L,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2G×2L,由于此时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较大,所以右端下降.故选B.一、最小力问题1.(龙东)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一定费力的是().A.起瓶器 B.撬棒C.羊角锤 D.钓鱼竿【解析】A、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B.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错误;C、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错误;D、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正确.故选D.2. (海南)如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解析】A、筷子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B、钓鱼竿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C、钢丝钳翦断钢丝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D、食品夹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齐齐哈尔)如图所示的用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B. C.D.【解析】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A、图示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图示剪刀,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D、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C.4.(贵阳)人们应用不同的简单机械来辅助工作,正常使用下列简单机械时说法正确的是().A.筷子可以省距离B.所有剪刀都一定省力C.定滑轮可以省力D.撬棒越短一定越省力【解析】A、用筷子夹菜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一个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故A正确;B、剪铁皮用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理发用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所以,剪刀有省力的,也有费力的,故B错误;C、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不省力,故C错误;D、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省力的多少取决于动力臂的长短,撬棒越短动力臂越小,越费力,故D错误.故选A.5.(湖州)一根均匀的长方体细长直棒重1.5牛,下底面积为20厘米2,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有的长度露出桌面外,如图所示.在棒的右端至少应施加牛的竖直向下的力,才能让它的左端离开桌面.【解析】确定支点,压力为动力,棒的重力为阻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且要使力最小,需使动力臂最长.【解答】在棒的右端施加力,使左端抬起,此时直棒相当于杠杆,支点在桌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要使动力最小,应该使动力臂最长,所以应在最右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如图所示:设直棒的长为L,由题知L1=L,重力的力臂L2=﹣=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L1=G•L2,即:F×L=1.5N×L,解得:F=1.5N.故答案为:1.5.6.(泸州)泸州市为了巩固创文成果下发了宜传手册“绿色低碳生活,从垃圾分类开始”.如图是一种轮式垃圾桶,拖动时它相当于一个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垃圾桶底部的小轮子是为了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若拖动时垃圾桶总重为150N,且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则保持垃圾桶平衡的拉力F为N.【解析】(1)由示意图分析动力和阻力,然后看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确定杠杆种类;(2)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计算求出竖直向上的力.【解答】(1)图示的垃圾桶,因为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所以是一个省力杠杆;(2)垃圾桶底部安装小轮子,采用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了摩擦力;(3)已知垃圾桶总重G=150N,动力臂L1=2L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1=GL2可得,保持垃圾桶平衡的拉力为:F===75N.故答案为:省力;减小;75.7.(德阳)如图OAB轻质杠杆,O为支点,请在图中B点处画出能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解析】(1)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2)在通常情况下,连接杠杆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最长,依此为动力臂,最省力.【解答】(1)由O点到杆顶端的距离是最长的力臂,所以动力应作用在杠杆的顶端B处;(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要使杠杆平衡,动力方向垂直于杆向上,据此可画出最小的动力,如图所示:8.(安徽)图a所示为前臂平伸用手掌拖住铅球时的情形.我们可将图a简化成如图b所示的杠杆.不计自重.若铅球质量m=3kg,OA=0.03m,OB=0.30m,求此时肱二头肌对前臂产生的拉力F1大小(g取10N/kg).【解析】肱二头肌对前臂产生的拉力F1为动力,3kg铅球的重力即为阻力F2,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肱二头肌的收缩力.解答:由图可知,支点是O点,肱二头肌对前臂产生的拉力F1为动力,3kg铅球的重力即为阻力F2,则阻力:,由图知,L1=OA=0.03m,L2=OB=0.30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即:,解得F 1=300N.答:肱二头肌对前臂产生的拉力F1为300N.9.(福建A)《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A.“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B.“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小于“本”;C.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D.增大“重”时,应更换更小的“权”【解析】A.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权”小于“重”时,因为不知道“标”和“本”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权”和“标”的乘积与“重”和“本”乘积的大小的关系,故A错误.B.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大于“本”,故B错误.C.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本”不变,增大“重”时,因为“权”不变,“标”会变大,即应把“权”向A 端移,故C正确.D.使用杆秤时,同一杆秤“权”不变,“重”可变,不同的“重”对应不同的“标”.若更换更小的“权”,“标”也会变得更大,不符合秤的原理,故D错误.答案为C.10.(眉山)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能绕O点转动,请在杠杆中的A端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解析】此题是求杠杆最小力的问题,已知点O是动力作用点,那么只需找出最长动力臂即可,可根据这个思路进行求解.【解答】O为支点,所以力作用在杠杆的最右端A点,并且力臂是OA时,力臂最长,此时的力最小.确定出力臂然后做力臂的垂线即为力F.如图所示:11.(绵阳)如图所示,两个等高的托盘秤甲、乙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AB重24N,A、B是木条两端,O、C是木条上的两个点,AO=B0,AC=OC.A端放在托盘秤甲上,B端放在托盘秤乙上,托盘秤甲的示数是6N.现移动托盘秤甲,让C点放在托盘秤甲上.此时托盘秤乙的示数是().A.8N B.12N C.16N D.18N【解析】A端放在托盘秤甲上,以B点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先表示出木条重心D到B的距离,当C点放在托盘秤甲上C为支点,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托盘秤乙的示数.【解答】设木条重心在D点,当A端放在托盘秤甲上,B端放在托盘秤乙上时,以B端为支点,托盘秤甲的示数是6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托盘秤对木条A端的支持力为6N,如图所示:由杠杆平衡条件有:F A×AB=G×BD,即:6N×AB=24N×BD,所以:AB=4BD,BD=AB,当C点放在托盘秤甲上时,仍以C为支点,此时托盘秤乙对木条B处的支持力为F B,因为AO=BO,AC=OC,所以CO=OD=BD,BC=3BD,CD=2BD由杠杆平衡条件有:F B×BC=G×CD,即:F B×3BD=24N×2BD,所以:F B=16N,则托盘秤乙的示数为16N.故选C.12. (天津)利用图甲中的撬棒撬石块时,撬棒相当于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利用图乙中的滑轮组匀速提升900N的重物时,若忽略滑轮自重、绳重及摩擦,人对绳的最小拉力为______N.【解析】(1)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2)由乙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F=G物求出拉力的大小.【解答】(1)用撬棒撬石头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2)由乙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n=3,拉力F=G物=×900N=300N.故答案为:省力;300.13.(齐齐哈尔)如图所示的杠杆(自重和摩擦不计),O是支点,A处挂一重为50N的物体,为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中点B处沿(选填“F1”、“F2”或“F3”)方向施加的力最小,为N.【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根据动力臂最长时最省力找出动力臂是本题的关键.以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当成力臂时是最大的力臂.解:为使拉力最小,动力臂要最长,拉力F的方向应该垂直杠杆向上,即竖直向上(F2),动力臂为OB最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2×OB=G×OA,由于OA是OB的二倍,所以:F=2G=100N.故答案为:F2;100.14.(昆明)如图所示,轻质杠杆 OA 可绕 O 点无摩擦转动,A 点处挂一个重为 20N 的物体,B 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 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 OB:AB=2:1.则 F= N,它是杠杆.【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解析】已知物体G的重力,再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OB=G•OA可直接求F的大小,根据拉力F和G的大小判断杠杆的种类.【解答】因为OB:AB=2:1,所以OB:OA=OB:(OB+AB)=2:(2+1)=2:3,由杠杆平衡的条件F得:F•OB=G•OA可得:F===30N;因为F>G,所以此杠杆为费力杠杆.故答案为:30;费力.15.(连云港)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F1<F2B.F1>F2C.F2<G D.F1=G【解析】由题知,O为支点,当阻力、阻力臂不变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一定,当动力臂较大时,动力将较小;动力臂较小时,动力将较大.因此先判断出F1、F2的力臂大小,即可判断出两力的大小关系从而比较出F1、F2与G的关系.AB、设动力臂为L2,杠杆长为L(即阻力臂为L);由图可知,F2与杠杆垂直,因此其力臂为最长的动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2为最小的动力,则F1>F2,故A错误,B正确;CD、用力F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2•L2=G•L,由图知L2<L,所以F2>G;故C错误;因为F1>F2,F2>G,所以F1>F2>G,故D错误.故选:B.【答案】B.二、力与力臂变化问题1.(聊城)人体中的许多部位都具有杠杆的功能.如图是人用手托住物体时手臂的示意图,当人手托5kg 的物体保持平衡时,肱二头肌收缩对桡骨所施加力的大小一定().A.大于5kg B大于49N C小于49N D.等于49N【解析】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及对应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并结合力臂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A、力的单位是N,质量的单位是kg,题目是求力的大小,不能用kg左单位,故A错误;BCD、由图知,物体的重力为G=mg=5kg×9.8N/kg=49N;肱二头肌的拉力为动力,物体对手的压力为阻力,支点在肘,如图所示:所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因为L1<L2,所以F1>F2即肱二头肌收缩所承受的力一定大于49N.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2.(广安)如图,AB是能绕B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中点C处用绳子悬挂重为100N的物体(不计绳重)在A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 N.若保持拉力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将A 端缓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在提升的过程中,拉力F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1)物体的重力为阻力,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时,BC为阻力臂,BA为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求出拉力的大小;(2)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解答】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由F1l1=F2l2可得,拉力的大小:F1=G=G=×100N=50N.若将A端缓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则阻力臂l2将变小,阻力G不变,即F2l2变小,因为拉力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所以动力臂不变,l1始终等于BA,根据F1l1=F2l2可知F1变小,即拉力F减小;故答案为:50;减小.3.(邵阳)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移动.(选填“左”或“右”)(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测量序号动力F1/N 动力臂l 1 /cm 阻力F2/N 阻力臂l 2/cm① 1 20 2 10② 2 15 1.5 20③ 3 5 1 15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3)如图乙所示,将杠杆两端同时减去一个钩码,杠杆左端会 .(选填“下沉”或“上升”)【解析】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因此在此实验中我们应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1)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左侧,调节平衡螺母应使杠杆重心右移,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3)用杠杆平衡条件可对两侧的力的力臂的乘积进行分析,最后做出判断.解答:(1)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左侧,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2)分析表中数据,计算动力乘以动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臂,就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3)设一个钩码的重力G,一格的长度为L,则当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后,左边右边;故杠杆不再水平平衡,左侧会下沉;故答案为:(1)右;(2)(或“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下沉.4.(吉林)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把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中点作为支点,其目的是消除对实验得影响;(2)如图所示,是已经平衡的杠杆,若在两侧的钩码下再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会失去平衡,那么只需要将(选填:下列序号),杠杆就会重新平衡;①左侧钩码向左移动4个格②右侧钩码向左移动2个格③平衡螺母向左适当调节(3)小明改用弹簧测力计做实验,如图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N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每个钩码0.5 N )【解析】重点研究是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第二问中将钩码重,及移动后的力臂代入杠杆平衡条件,两边相等就可以平衡,两边不等,不会平衡,第三问中测力计斜着拉杠杆时,力臂减小,所以动力F要增大.(1)把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中点作为支点,其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得影响,实验时方便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所示,是已经平衡的杠杆,若在两侧的钩码下再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会失去平衡;设杠杆一格长为L,每个钩码重为G;①左侧钩码向左移动4个格,可得:,杠杆不平衡;②右侧钩码向左移动2个格,可得:,杠杆平衡;③实验过程中不能通过调节平衡螺母来调整平衡,方法是错误的;可见②的方法杠杆会重新平衡,故选②.(3)小明改用弹簧测力计做实验,如图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图中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时,得:解得:;如图中,测力计斜着拉时,力F的力臂会减小,由于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则动力臂减小,动力要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1N.【答案】(1)杠杆自重;(2)②;(3)大于.5.(益阳)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在中点处悬挂重物,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保持平衡,保持力F方向不变,当将重物向右移动时,要使杠杆保持平衡,力F将;将杠杆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力F将(两空均填“变大”、“变小”、“不变”)【解析】(1)由题知,杠杆最右端的力F竖直向上(方向不变),当重物向右移动时,重物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2变大,F的力臂L1不变(等于杠杆的长),阻力G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FL1=GL2可知,力F将变大;(2)如图:重物悬挂在杠杆的中点,水平平衡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L1=2L2,保持力F方向不变,杠杆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后,由图根据相似三角形知识可知,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L1′=2L2′,物重G不变,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的大小始终等于G,即力F将不变.故答案为:变大;不变.6.(达州)如图所示,光滑带槽的长木条AB(质量不计)可以绕支点O转动,木条的A端用竖直细线连接在地板上,OA=0.6m,OB=0.4m.在木条的B端通过细线悬挂一个长方体木块C,C的密度为0.8×103kg/m3,B端正下方放一盛满水的溢水杯.现将木块C缓慢浸入溢水杯中,当木块浸入水中一半时,从溢水口处溢出0.5N 的水,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然后让质量为300g的小球从B点沿槽向A端匀速运动,经4s的时间系在A端细绳的拉力恰好等于0,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忽略细线的重力,g取10N/kg)().A.木块受到的浮力为0.5N;。
专题六选择题专攻1.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及沉淀溶解平衡的分析应用-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4.25 ℃时,不同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或c(OH-)与溶液中c(H+)或c(OH-)的关系
举例
由水电离出的 c(H+)/ ( mol·L-1)
说明
pH=3的HCl、 CH3COOH溶液 pH=12的NaOH、 NH3·H2O溶液 pH=3的AlCl3、FeCl3 溶液
pH=11的CH3COONa、 Na2CO3、NaHCO3溶液
pH=a+n a<pH<a+n pH=b-n
b-n<pH<b
误区三:不能正确掌握混合溶液的定性规律 常温下,pH=n(n<7)的强酸和pH=14-n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 溶液pH=7;pH=n(n<7)的醋酸和pH=14-n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混合溶液pH<7;pH=n(n<7)的盐酸和pH=14-n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混 合溶液pH>7。
溶液Ⅱ中,由B项解析可知c总(HA)=1.01 c(HA),未电离的HA可自
由穿过隔膜,故溶液Ⅰ和Ⅱ中的c(HA)相等,溶液Ⅰ和Ⅱ中c总(HA)
之比为[(104+1)c(HA)]∶[1.01c(HA)]=(104+1)∶1.01≈104,D错误。
123456
2.(2023·浙江1月选考,13)甲酸(HCO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废水中的甲 酸及其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含固体活性成分R3N,R为烷基)因静电作用被 吸附回收,其回收率(被吸附在树脂上甲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废水初始 pH关系如图(已知甲酸Ka=1.8×10-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成分R3N在水中存在平衡:
02 真题演练
1.(2022·全国乙卷,13)常温下,一元酸HA的Ka(HA)=1.0×10-3。在某体 系中,H+与A-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 设溶液中c总(HA)=c(HA)+c(A-),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Ⅰ中c(H+)=c(OH-)+c(A-)
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PPT
11
[解析] (1)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相 当于给反应体系减压,则平衡向着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 动(向左移动);ΔH是一个状态函数,与反应的速率和反应的 程度无关,而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ΔH不变. (2)由盖斯定律可得:ΔH=ΔH1+ΔH2-ΔH3=1175.7 kJ·mol-1 +(-771.1 kJ·mol-1)-482.2 kJ·mol-1=-77.6 kJ·mol-1.
以该曲线上任一点的Ksp都相等,D项错误. 答案:C
27
5.(2009·重庆高考)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
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28
解析:A项,加入CH3COONa,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逆向移 动,c(H+)减小,pH增大;B项,加入KCl,对平衡没有影响, c(Fe3+)不变;C项,加入Ar气,原平衡分压减小(因平衡为恒 压过程),平衡左移,H2转化率减小. 答案:D
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左
”“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________反应的ΔH(填“
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2)已知:O2(g)===O+2 (g)+e- ΔH1=1175.7 kJ·mol-1 PtF6(g)+e-===PtF-6 (g) ΔH2=-771.1 kJ·mol-1 O+2 PtF6-(s)===O+2 (g)+PtF-6 (g) ΔH3=482.2 kJ·mol-1 则反应 O2(g)+PtF6(g)===O+2 PtF6-(s)的 ΔH= ________kJ·mol-1.
13
[答案] (1)向左 不改变 (2)-77.6
平衡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
专题五 相似三角形法 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画 出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的平行 四边形, 四边形,其中可能有力三角形与题设图中的几何三角 形相似,进而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对应成比例, 形相似,进而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对应成比例,根 据比值便可计算出未知力的大小与方向. 据比值便可计算出未知力的大小与方向. 【例5】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半 径为R,球心O的正上方C处固定一个 径为R 球心O的正上方C 小定滑轮, 小定滑轮,细绳一端拴一小球置于半 球面上的A 球面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如 另一端绕过定滑轮, 图5所示. 所示. 图5
小球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 小球受力如图所示,
条件知,小球所受支持力F 条件知,小球所受支持力FN′和细线 拉力F 的合力F跟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拉力FT的合力F跟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即F=G.
根据几何关系知,力三角形FAF 与几何三角形COA 根据几何关系知,力三角形FAFN′与几何三角形COA 相似.设滑轮到半球顶点B的距离为h 线长AC为 相似.设滑轮到半球顶点B的距离为h,线长AC为L,则 AC FN ' G FT = = . 由于小球从A点移向B点的过程 由于小球从A点移向B 有 R h+R L 均不变, 减小, 大小不变, 减小. 中,G、R、h均不变,L减小,故FN′大小不变,FT减小. 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答案 C
专题四 三角形法 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 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矢量图平移使三 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封闭力三角形, 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封闭力三角形,进而处理 物体平衡问题的方法叫三角形法; 物体平衡问题的方法叫三角形法;力三角形法在处理 动态平衡问题时方便、直观,容易判断. 动态平衡问题时方便、直观,容易判断. 如图4,细绳AO BO等长且共同悬一物 4,细绳AO、 等长且共同悬一物, 【例4】如图4,细绳AO、BO等长且共同悬一物,A点 固定不动,在手持B点沿圆弧向C点缓慢移动过程中, 固定不动,在手持B点沿圆弧向C点缓慢移动过程中, 绳BO的张力将 BO的张力将 ( )
高考物理 一轮复习力的动态平衡专题(共28张PPT)
①图解法; ② 相似三角形; ③正交分解法。
“滑轮”和“结点”
1.“滑轮”:
F1
F2
1 2
(1)跨过滑轮的轻绳上有大小相等的张力 (F1=F2)
(2)两轻绳方向与滑轮轴线方向的偏角相 等 (1 = 2) 2. “结点”:几根绳子在端点打结,形成结点 F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2021/8/282021/8/282021/8/2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82021/8/28August 2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
一、(图解法)动态三角形
解题步骤:
❖ (1)明确研究对象。 ❖ (2)分析物体的受力。 ❖ (3)用力的合成或力的分解作平行四边形
(也可简化为矢量三角形)。 ❖ (4)在合成后的三角形中找到变化的角,画
出变化后的三角形 ❖ (5)根据有向线段的长度变化判断各个力的
变化情况。
高一物理 动态平衡专题
第十五讲动态平衡专题【高考精炼】1.(2016·全国卷Ⅱ,1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2.(2016·全国卷Ⅰ,19) (多选) 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 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
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3.(2016·全国卷Ⅲ,17)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
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
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
不计所有摩擦。
小物块的质量为( )A.m2B.32m C.m D.2m4.(2016·江苏单科,1)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40 m/N B.40 N/m C.200 m/N D.200 N/m 5.【2016·海南卷】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和b叠放在P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a和b、b与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1、f2和f3表示。
则A.f1=0,f2≠0,f3≠0 B.f1≠0,f2=0,f3=0C.f1≠0,f2≠0,f3=0 D.f1≠0,f2≠0,f3≠06. (2015·广东理综,19) (多选) 如图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B.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C.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D.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9.(2014·山东理综,14) 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
动态平衡的原理
动态平衡的原理
动态平衡是一个物体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的情况下保持平衡的原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同时会对另一个物体施加等大反向的力。
这种力的相互作用导致物体产生两个相互反向的力,使物体保持在平衡状态。
在动态平衡下,这两个相互作用的力被称为动态力,它们在大小上相等,在方向上相反。
由于这两个力的平衡,物体的总动力为零,因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动态平衡的原理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例如,当一个人站在地上时,他的体重会施加在地面上。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地面与人的体重之间存在一个相等反向的力。
这个力使地面发生压力,同时地面也对人施加一个反力。
这两个相互作用的力保持平衡,使人能够保持站立的平衡状态。
另一个例子是乘坐电梯。
当电梯上升时,乘客会感受到自己被向上推的力,这是电梯地板向上施加给乘客的反力。
同样,当电梯下降时,乘客会感受到自己被向下压的力,这是电梯地板向下施加给乘客的反力。
通过这两个相互作用的力,乘客可以在电梯内保持平衡。
总而言之,动态平衡的原理是物体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的情况下保持平衡。
这种平衡是通过两个相互作用的力相互抵消而实现的。
2023年浙江省高三物理高考复习专题知识点模型精讲精练 第3讲 共点力下的动态平衡问题(含详解)
第3讲 共点力下的动态平衡问题1.(2022·辽宁)如图所示,蜘蛛用蛛丝将其自身悬挂在水管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蛛丝OM 、ON 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α>β)。
用F 1、F 2分别表示OM 、ON 的拉力,则( )A .F 1的竖直分力大于F 2的竖直分力B .F 1的竖直分力等于F 2的竖直分力C .F 1的水平分力大于F 2的水平分力D .F 1的水平分力等于F 2的水平分力2.(2022·浙江)如图所示,一轻质晒衣架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横杆与四根相同的斜杆垂直,两斜杆夹角θ=60°。
一重为G 的物体悬挂在横杆中点,则每根斜杆受到地面的( )A .作用力为√33G B .作用力为√36GC .摩擦力为√34G D .摩擦力为√38G3.(2022·浙江)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电子秤上有一磁性玩具,玩具由哑铃状物件P 和左端有玻璃挡板的凹形底座Q 构成,其重量分别为G P 和G Q 。
用手使P 的左端与玻璃挡板靠近时,感受到P 对手有靠向玻璃挡板的力,P 与挡板接触后放开手,P 处于“磁悬浮”状态(即P 和Q 的其余部分均不接触),P 与Q 间的磁力大小为F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Q 对P 的磁力大小等于G PB .P 对Q 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下C .Q 对电子秤的压力大小等于G Q +FD .电子秤对Q 的支持力大小等于G P +G Q4.(2022·浙江)如图所示,学校门口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石墩,石墩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工作人员用轻绳按图示方式匀速移动石墩时,两平行轻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均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轻绳的合拉力大小为μmg cosθB .轻绳的合拉力大小为μmg cosθ+μsinθC .减小夹角θ,轻绳的合拉力一定减小D .轻绳的合拉力最小时,地面对石墩的摩擦力也最小 一.知识总结1.共点力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共点力平衡的七大题型-Word版含解析
专题 共点力平衡的七大题型目录一、三类常考的“三力静态平衡”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点题型一 三个力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第三个力角度(方向)已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点题型二 三个力互相不垂直,但夹角(方向)已知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点题型三 三个力互相不垂直,且夹角(方向)未知但存在几何边长的变化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三类常考的“动态平衡”模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点题型四 矢量三角形法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点题型五 相似三角形法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点题型六 单位圆或正弦定理发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点题型七 衣钩、滑环模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型归纳】一、三类常考的“三力静态平衡”问题热点题型一 三个力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第三个力角度(方向)已知。
解决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五种①力的合成法②力的正交分解法③正弦定理法④相似三角形法⑤矢量三角形图解法【例1】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P 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N F 。
O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θtan mg F =B .θtan mg F =C . θtan mg F N =D .θtan mg F N =【答案】 A 解法一 力的合成法滑块受力如图甲,由平衡条件知:mg F =tan θ⇒F =mg tan θ,F N =mg sin θ。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和物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
在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物的浓度保持不变,尽管反应仍在进行。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平衡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图像来直观地展示和解释这一概念。
一、化学平衡图像概述1. 反应物和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 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3. 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关系图二、反应物和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反应物和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是最常见的一种。
这种图像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反应物和物在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化趋势,以及它们何时达到平衡状态。
1. 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在反应初期,反应物浓度较高,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浓度不再变化,形成一条水平直线。
2. 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在反应初期,物浓度较低,随着反应的进行,物浓度逐渐升高。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物浓度不再变化,形成一条水平直线。
3. 反应物和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将反应物和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叠加在一起,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它们之间的浓度关系。
在平衡状态下,两条曲线会相交,形成一个平衡点。
三、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可以展示出反应速率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以及它如何受到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影响。
1. 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在反应初期,反应速率较快,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降低。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速率不再变化,形成一条水平直线。
2.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图:反应速率通常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即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当反应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不再随反应物浓度变化。
3.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图:反应速率通常与温度成正比,即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反应物分子运动加快,碰撞频率增加,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第2讲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
第2讲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聚焦新课标:2.2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2.3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2.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依据生态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基础自查明晰考位纵引横连————建网络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答案填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边角扫描————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
(选择性必修2 P50正文)( )2.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选择性必修2 P52图3-4)(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选择性必修2 P54正文)( ) 4.每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就是从上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选择性必修2 P55图3-5)( )5.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选择性必修2 P58正文)( )6.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选择性必修2 P63正文)( )7.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形式进行。
(选择性必修2 P61“思考·讨论”)() 8.碳循环中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导致了温室效应现象的出现。
(选择性必修2 P63“与社会的联系”)()9.生物富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顶端。
(选择性必修2 P64正文)( )10.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
(选择性必修2 P69正文)( ) 1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选择性必修2 P73正文)( )1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选择性必修2 P75正文)( )13.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学案
第六节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重点知识回顾1、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如果保持或运动,则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若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若物体在同一平面内受三个互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必为。
若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的一个力与余下的力的合力。
若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沿任意方向物体所受的合力。
即正交分解后,F x合= ,F y合= ,其中F x合为物体在x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F y合为物体在y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3、解题步骤【典型例题】1、下列各组物体受到的三个共点力中,可能使物体平衡的有:A.3N,4N,8N B.3N,5N,7NC.1N,2N,4N D.7N,5N,13N2、用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在增大夹角的过程中,两绳对重物拉力的合力将.A.不变B.减小C.增大D.先减小后增大3、质量为m的木块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如图1所示,那么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方向是:A、沿斜面向上B、垂直于斜面向上C、沿斜面向下D、竖直向上4、一轻质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20N/cm,用其拉着一个重为2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练习】1、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力,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2N、3N、5N;B.4N、5N、6N;C.1N、7N、10N;D.5N、5N、5N。
2、n个共点力作用在一个质点上,使质点处于平衡状态。
当其中的F1逐渐减小时,物体所受的合力:A、逐渐增大,与F1同向B、逐渐增大,与F1反向C、逐渐减小,与F1同向D、逐渐减小,与F1反向3、平面内三个共点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这个物体处在静止状态,已知其中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5N和8N,则第三个力肯定不可能是:A、5N B、8N C、12N D、15N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重力G、支持力N、摩擦力f,则:A、G、N、f必共点B、G、N、f可以不共点C、斜面对物体作用力大小为ND、斜面对物体作用力大小为G5、一个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现将其中大小是10N的力按力作用平面转过90°,其余两个力保持不变,则该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是:A、10B、20NC、102ND、15N6、如图所示,三根质量和形状都相同的圆柱体,它的重心位置不同,搁在两墙上,为了方便,将它们的重心画在同一截面图上,重心位置分别用1、2、3标出,设N1、N2、N3分别为三根圆柱体对墙的压力,则(A)N1=N2=N3(B)N1<N2<N3(C)N1>N2>N3(D)N1=N2>N37、同一水平面内有三力作用于一点,恰好平衡,已知F1与F2的夹角为︒90,F1与F3的夹角为︒120,三个力大小之比F1:F2:F3=____________8、互成角度的三个水平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物体恰能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其中力F1=8N,F2=12N,则F3可能的取值范围是,F3与F1的合力大小为,方向。
◇物理模型专题训练-2“平衡模型的八种方法”
◇物理模型专题训练-2“平衡模型的八种方法” 2015.9Aα物体的平衡问题,涉及力的概念、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列方程运算 等多方面,数学、物理知识和能力的应用是高考中的热点。
动态平衡是与静止相对而言的,物体缓慢运动(移动)或者匀速直线运动时,即使有时合力不完全为零,也可近似地把物体当作平衡来处理,可以认为物体依然处于平衡状态,解决动态平衡的基本思路还是合力为零。
一、力的合成、分解法力的合成、分解法:对于三力平衡,一般根据“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的关系,借助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等手段求解;或将某一个力分解到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上,得到的这两个分力势必与另外两个力等大、反向;对于多个力的平衡,利用先分解再合成的正交分解法。
1、一只质量为m 的蚂蚁,在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内爬行,在距碗底高R/2的A 点停下来,则蚂蚁在A 点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 、mg 21B 、m g 23C 、mg 231(D 、mg 22 2.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是球心,碗的内表面光滑。
一根轻质杆的两端固定有两个小球,质量分别是m1,m2. 当它们静止时,m1、m2与球心的连线跟水平面分别成60°,30°角,则碗对两小球的弹力大小之比是( ) A .1:2B .1:3C .1:3D .3:2二、正交分解法将各力分别分解到x 轴上和y 轴上,运用两坐标轴上的合力分别等于零的条件,多用于三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对“x 、y 方向选择时,尽可能使落在x 、y 轴上的力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
不宜分解待求力。
”1、如图所示,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细绳跨过滑轮连接物体A 和B , 物体B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用 f 和 F N 分别表示地面对物体B 的摩擦力和 支持力,现将B 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和 F N 都变大; B 、f 和 F N 都变小; C 、f 增大, F N 减小; D 、f 减小, F N 增大;2、小船用绳牵引,设水平阻力不变,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则( A 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
2010年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电化学
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电化学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tcV ∆∆=;单位:moL/(L ·s )。
注意:各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计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反应物的性质(主要)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②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加压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③浓度: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④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其他:反应接触面积的大小、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大小、光照、超声波、电磁波、溶剂等对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二、化学反应限度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可逆反应有一定限度,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例如:Cl 2+H 2O HCl+HClO 2Fe 3++2I - 2Fe 2++I 22.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状态。
特征:动:动态平衡 V 正≠0, V 逆≠0;等:V 正=V 逆;定: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不是相等,也不是某种比例);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移动。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1.放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断开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2.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断开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氧化钙与水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通常需要高温或者加热的反应(C+CO 2)、氢氧化钙与氯化铵晶体反应等(注意: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新教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精品精讲精练 3-5 共点力的平衡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3.5 共点力的平衡一:知识精讲归纳考点一、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三力平衡问题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2.平衡条件:合外力等于0,即F合=0.3.推论(1)二力平衡:若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一定等大、反向.(2)三力平衡:若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3)多力平衡:若物体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n-1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n个力等大、反向. 二:技巧归纳1.静态平衡问题的解题“四步骤”2.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1.动态平衡:是指平衡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所以叫动态平衡。
2.基本思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
3.“两种”典型方法4:处理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方法内容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矢量三角形法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二:考点题型归纳题型一:受力分析1.(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静止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
关于小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B.受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C.受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D.受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2.(2020·山西晋中市·榆次一中高一月考)如图所示,A物体沿竖直墙自由下滑,B、C、D物体均静止,各接触面均粗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B .B 物体受到四个力作用C .C 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D .D 物体受到五个力作用3.(2021·浙江)下列“画阴影”的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接触面光滑,球静止B .光滑斜面,球静止C .物体冲上粗糙斜面D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题型二:直接三力合成解决平衡问题4.(2021·浙江高一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悬挂在轻质支架上,斜梁O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管理组织学-知识题-第7章
第七章(一)判断题1.人员配备是现代组织进行人才建设的基础,关系到组织的长远发展。
( )2.人员配备,一般是指组织中基于组织岗位要求对人员的配备,既包括组织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配备,也包括非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配备。
( )3.科学合理地确定组织成员的选拔标准和聘任程序是组织聘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
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办事,才能选聘到真正愿为组织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
( )4.外部选聘的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组织选聘的效益。
( )5.内部选聘主要通过职务选聘海报、口头传播、从组织的人员记录中选择、以业绩为基础的晋升表等方法进行,其中常用的是职务选聘海报。
( )6.公开选聘适合急于填补某一关键岗位人员的选聘需要。
( )7.传统人事管理中,主要凭直觉、印象以及简单的成绩记录来对员工工作情况做出判断。
( )8.员工培训有不同的类型,既可以有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也可以有员工的素质修养培训。
( )(二)填空题1.内部人员介绍推荐,即组织内部人员以口头方式传播选聘信息,推荐和介绍职位申请人到组织中来。
此方法的优点是:引进的员工相对________和________。
2.外部招聘的优点体现在,它能给组织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_________是指一些专门为组织选聘高级人才或特殊人才的职业选聘机构。
4._________决定着组织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组织绩效和目标的重要保证。
5.人员录用流程包括四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组织的战略重点不同,不断地为组织战略的实施做好准备是______的首要任务。
7.人员培训的方法有三种分类: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8.对于不同岗位的人员,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的不同,所以考核要素的设定也应该分门别类,只有这样,考核才具有_______。
景观生态学——专题六
如唐山大地震使整个唐山市在一夜之间毁于一旦,大兴安
岭火灾是近几年我国发生的最大的森林火灾,干旱使西北 地区的沙漠景观不断扩大等。
最后,在自然驱动力中,生物驱动力也是十分普遍的。 最明显的是植物叶子叶片不断向上的垂直生长,随着时间 的推移,植被可定殖于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绿色 覆盖物的高度将不断增加,而且植物向上的生长力可在垂 直方向上产生明显的异质性,由于不同动植物在这种结构 中处于不同的层次,因而垂直结构或成层现象比较明显。 另外,生物力中的病虫害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自然驱动力与人文驱动力对景观作用的重大区别是人 文驱动力造成的景观变化通常比较显而易见,而自然驱动 力引起的景观变化,比较不容易将所有的作用力搞清楚。 但当纯自然现象使景观发生变化时,就不易将所有的作用 力搞清楚。作用于景观的自然力不仅包括诸如引力、山体 隆起、冰川碾转等纯物理力,而且还包括昆虫、蚯蚓以及 大象、野牛等动物的肌肉活动。
城市化景观 现代农业景观1950~
传统农业景观1800~1950
历史乡村景观1100~1800 铁器时代末期景观约公元前1000 新石器及青铜时代 景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景 观 土 地 利 用 变 迁 过 程
原始自然景观-
自然→人工
6.1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6.1.1 景观变化曲线(景观变化的一般规律)
Forman & Godron 用3个独立参数表征所有变化曲线: 变化的总趋势(上升、下降和水平趋势); 围绕总趋势的相对波动幅度(大范围和小范围); 波动的韵律(规则和不规则)
其次,景观系统对物种的迁出和迁入、矿质养分的输入 和输出及水的流动都是开放的,实际上,流经生态系统的流
的大小常常超过该系统本身的持有量,从而促进其恢复过程。
动态平衡实验探究高三物理教案
动态平衡实验探究高三物理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动态平衡实验,探究物体的质量和重心在平衡时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1、支架2、木条3、楔子4、滑轮5、吊坠6、线三、实验步骤1、将支架竖立并夹住木条,将木条固定。
2、在木条一端固定一个楔子,并在另一端装上一个滑轮,将吊坠穿过滑轮并挂在木条下端。
3、移动吊坠位置,使引起木条倾斜,记录吊坠所在位置。
4、在木条下端固定一根线,将吊坠放置在另一侧,并移动吊坠位置,使木条回到初始位置,记录吊坠所在位置。
5、比较两次记录的吊坠位置,计算物体的重心位置。
四、实验原理动态平衡实验是一种研究物体平衡条件的实验。
通过实验,可以了解物体的质量和重心在平衡时的作用。
我们需要了解物体的质量。
物体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是独立于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物体的质量越大,所需的力也越大。
我们需要了解物体的重心。
物体的重心是指物体所有质点形成的质点的位置。
重心可以用物体的形状、质量和密度分布来计算。
物体的重心对于平衡十分重要,当物体受到一定的力矩时,只有重心位置处于支点上才能保持平衡。
在动态平衡实验中,物体的质量和重心位置对于物体平衡状态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在实验中,当吊坠的重心位置发生改变时,所需的力矩也会发生改变,这会导致物体平衡条件的改变。
因此,我们需要在实验中检验不同吊坠重心位置下的物体平衡状况,以探寻物体质量和重心在平衡时的作用。
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当吊坠的重心位置改变时,木条所需要的支撑力矩也会发生改变。
2、当吊坠重心位置恰好在支点上时,所需支撑力矩为0,物体处于静态平衡状态。
3、当吊坠重心位置不在支点上时,所需支撑力矩不为0,物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4、当木条回到初始位置时记录的吊坠重心位置即为物体重心位置。
由以上结论,我们可以总结出物体质量和重心在平衡时的作用。
当物体处于静态平衡状态时,物体的重心位置必须与支点重合,以保持物体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动态平衡问题一静平衡例1:如图所示,重100N 的物体,用轻质细绳a 和b 悬挂,绳a 水平、绳b 与水平方向成600角,试回答下列问题:(1)以结点O 为研究对象,试画出其受力示意图。
(2)求绳a 、b 对重物的拉力、大小。
例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二;动态平衡1.如图A-2所示,用细线悬挂一个均质小球靠在光滑的墙上,如将绳子加长,则绳的拉力T 、墙所受到的压力N 的变化情况是 ( ) A .T 、N 均不变. B .T 变小,N 变大. C .T 、N 均增大. D .T 、N 均减小.2.图所示,用轻绳吊一个重为G 的小球,欲施一力F 使小球在图示位置平衡(θ<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力F 最小值为θsin ⋅GB .若力F 与绳拉力大小相等,力F 方向与竖直方向必成θ角.C . 若力F 与G 大小相等,力F 方向与竖直方向必成θ角.D . 若力F 与G 大小相等,力F 方向与竖直方向可成2θ角2题3题3.如图所示,重为G的球被轻绳系住固定于O点,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缓慢地使轻绳与竖直线夹角θ增大的过程中,T表示绳中拉力的大小,则:()A.T增大、F减小、T、F合力不变B.T增大、F增大、T、F合力增大C.T增大、F增大、T、F合力不变D.T不变、F增大、T、F合力增大4.如图5所示,在非光滑的水平面上离竖直墙面很远处有一重物G,在跨过定滑轮的绳的牵引下做匀速运动,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摩擦力、支持力变小,绳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B.物体所受摩擦力、支持力变大,绳的拉力变小C.物体所受摩擦力、支持力变小,绳的拉力变大5.如图所示,电灯悬挂于两墙之间,更换绳OA,使连接点A向上移,但保持O点位置不变,则A点向上移时,绳OA的拉力()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6.如图所示,在细绳的下端挂一物体,用力F拉物体,使线绳偏离竖直方向α角,且保持α角不变,当拉力F从图示方向转到竖直方向过程中两段绳的拉力怎变?7.如图所示,人站在岸上通过定滑轮用绳牵引小船,若水的阻力恒定不变,则在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A.绳的拉力不断增大B.绳的拉力保持不变C.船受到的浮力不变D.船受到的浮力减小8.大小相等的两个共点力F进行合成,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0o的时候,其合力大小为,夹角为60o的时候,其合力大小为,夹角为90o的时候,合力大小为,夹角为120o的时候,合力大小为,夹角为180o的时候,合力大小为。
9、如图(5)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AC和木板BC之间,不计摩擦,球对墙的压力为N1,球对板的压力为N2在将板BC逐渐放至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1和N2都增大B、N1和N2都减小C、N1增大,N2减小D、N1减小,N2增大10物体m 恰能沿静止的斜面匀速下滑,现用一个力F 作用在上,力F 过的重心且,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则( )A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增大B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增大C .物体将沿斜面加速下滑D .物体仍能保持匀速下滑7. 如图1所示,当人向右跨了一步后,人与重物重新保持静止,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C.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D.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例2如图2-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F 1,F 2和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
其中F 1=10N ,F 2=2N 。
若撤去力F 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为( )A.10N 向左B.6N 向右C.2N 向左D.0【分析解答】由于木块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依据牛二定律有F 1-F 2-f=0此时静摩擦力为8N 方向向左。
撤去F 1后,木块水平方向受到向左2N 的力,有向左的运动趋势,由于F 2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
此时—F 2+f′=0即合力为零。
故D 选项正确。
【评析】摩擦力问题主要应用在分析物体运动趋势和相对运动的情况,所谓运动趋势,一般被解释为物体要动还未动这样的状态。
没动是因为有静摩擦力存在,阻碍相对运动产生,使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表现为一种趋势。
由此可以确定运动趋势的方向的方法是假设静摩擦力不存在,判断物体沿哪个方向产生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方向就是运动趋势的方向。
如果去掉静摩擦力无相对运动,也就无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就不存在。
图1例3如图2-2所示水平放置的粗糙的长木板上放置一个物体m,当用于缓慢抬起一端时,木板受到的压力和摩擦力将怎样变化?【分析解答】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如图2-3物体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
物体在缓慢抬起过程中先静止后滑动。
静止时可以依据错解一中的解法,可知θ增加,静摩擦力增加。
当物的变化。
θ增体在斜面上滑动时,可以同错解二中的方法,据f=μN,分析N的变化,知f滑加,滑动摩擦力减小。
在整个缓慢抬起过程中y方向的方程关系不变。
依据错解中式②知压力一直减小。
所以抬起木板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小。
压力一直减小。
【评析】物理问题中有一些变化过程,不是单调变化的。
在平衡问题中可算是一类问题,这类问题应抓住研究变量与不变量的关系。
可从受力分析入手,列平衡方程找关系,也可以利用图解,用矢量三角形法则解决问题。
如此题物体在未滑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
所受三个力围成一闭合三角形。
如图2-4。
类似问题如图2-5用绳将球挂在光滑的墙面上,绳子变短时,绳的拉力和球对墙的压力将如何变化。
从对应的矢量三角形图2-6不难看出,当绳子变短时,θ角增大,N增大,T变大。
图2-7在AC绳上悬挂一重物G,在AC绳的中部O点系一绳BO,以水平力F牵动绳BO,保持AO方向不变,使BO绳沿虚线所示方向缓缓向上移动。
在这过程中,力F和AO绳上的拉力变化情况怎样?用矢量三角形(如图2-8)可以看出T变小,F先变小后变大。
这类题的特点是三个共点力平衡,通常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一个力方向不变,大小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改变。
还有时是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大小不变,方向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
例4如图2-9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现用水平外力F推物体,在外力F由零逐渐增加的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物体所受摩擦力怎样变化?【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确定摩擦力方向。
由于外力的变化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趋势有所变化,如图2-10,当外力较小时(Fcosθ<mgsinθ)物体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F增加,f减少。
与错解二的情况相同。
如图2-11,当外力较大时(Fcosθ>mgsinθ)物体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外力增加,摩擦力增加。
当Fcosθ=mgsinθ时,摩擦力为零。
所以在外力由零逐渐增加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加。
【评析】若斜面上物体沿斜面下滑,质量为m,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我们可以考虑两个问题巩固前面的分析方法。
(1) F为怎样的值时,物体会保持静止。
(2)F为怎样的值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以加速度a运动。
受前面问题的启发,我们可以想到F的值应是一个范围。
首先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当F较小时,如图2-10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N、斜向上的摩擦力f和F。
物体刚好静止时,应是F的边界值,此时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可近似看成f 静=μN(最大静摩擦力)如图建立坐标,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当F从此值开始增加时,静摩擦力方向开始仍然斜向上,但大小减小,当F增加到FCOSθ=mgsinθ时,即F=mg·tgθ时,F再增加,摩擦力方向改为斜向下,仍可以根据受力分析图2-11列出方程随着F增加,静摩擦力增加,F最大值对应斜向下的最大静摩擦力。
要使物体静止F的值应为关于第二个问题提醒读者注意题中并未提出以加速度a向上还是向下运动,应考虑两解,此处不详解此,给出答案供参考。
例5 如图2-12,m和M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下滑,则M和m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分析解答】因为m和M保持相对静止,所以可以将(m+M)整体视为研究对象。
受力,如图2-14,受重力(M十m)g、支持力N′如图建立坐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x:(M+n)gsinθ=(M+m)a ①解得a=gsinθ沿斜面向下。
因为要求m和M间的相互作用力,再以m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15。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因为m,M的加速度是沿斜面方向。
需将其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如图2-16。
由式②,③,④,⑤解得f=mgsinθ·cosθ方向沿水平方向m受向左的摩擦力,M受向右的摩擦力。
【评析】此题可以视为连接件问题。
连接件问题对在解题过程中选取研究对象很重要。
有时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时以单个物体为研究对象。
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将不知道的相互作用力去掉,单个物体作研究对象主要解决相互作用力。
单个物体的选取应以它接触的物体最少为最好。
如m只和M接触,而M和m还和斜面接触。
另外需指出的是,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有时需要分解力,有时需要分解加速度,具体情况分析,不要形成只分解力的认识。
例6 如图2-17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A,B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 的过程中,则[ ]A.当拉力F<12N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时,开始相对滑动C.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分析解答】首先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如图2-18,在水平方向只受拉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F=(mA +mB)a ①再以B为研究对象,如图2-19,B水平方向受摩擦力f=mBa ②代入式①F=(6+2)×6=48N由此可以看出当F<48N时A,B间的摩擦力都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也就是说,A,B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
所以D选项正确。
【评析】物理解题中必须非常严密,一点的疏忽都会导致错误。
避免错误发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按规范解题。
每一步都要有依据。
例7 如图2-20,用绳AC和 BC吊起一重物,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60°,AC绳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为150N,而BC绳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为100N,求物体最大重力不能超过多少?【错解】以重物为研究对象,重物受力如图2-21。
由于重物静止,则有T AC sin30°=TBCsin60°T AC cos30°+TBCcos60°=G将TAC =150N,TBC=100N代入式解得G=2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