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初三语文中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中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中考测试题及答案初三语文中考测试题及答案相信很多初中的学生都在思考让中考语文复习变得容易起来、有趣起来、高效起来,其实做试题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中考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语文中考测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斯是陋室,。

(《陋室铭》)2、,尘暗旧貂裘。

(《诉衷情》)3、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4、,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5、回看射雕处,。

(《观猎》)(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水仙子•咏江南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杀江南!6、“烟水”在曲中的意思是 (2分)7、对“爱杀江南”原因理解的一项是( )(2分)A.清新秀丽。

B.浅淡肃杀。

C.繁华富庶。

D.闲适自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本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微斯人,吾谁与归?10、下列对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古仁人没有喜悦也没有忧愁。

、B.古仁人做官不是为君主分忧。

C.要先让天下人无忧后让天下人快乐。

D.希望滕子京能效仿古仁人先忧后乐。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秦桧秦桧为相日,都堂左揆前有石榴一株①,每著实,桧默数焉。

忽亡其二,桧佯不问。

一日将排马②,忽顾谓左右取斧伐树,有亲吏在旁,仓卒③对曰:“实佳甚,去之可惜。

”桧反顾曰:“汝盗食吾榴。

”吏叩头服。

【注释】①都堂左揆前,指都府的②排马,检阅马匹③仓卒,同“仓促”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忽亡其二( ) (2)实佳甚( )12、秦桧认定“汝盗食吾榴”的理由是(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3、秦桧察盗之事揭示的道理是(4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9分)探秘中国“天眼”①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即中国建造世界上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筒称FAST)。

初三语文中考必考题试卷

初三语文中考必考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湛(zhàn)突兀(wù)潜移默化(qián)B. 憔悴(cuì)殊途同归(shū)惊愕(è)C. 恣意(zì)跃然纸上(yuè)鞠躬尽瘁(cuì)D. 沆瀣一气(hàng)拈轻怕重(niān)美轮美奂(hu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这次比赛,他每天早晨五点就起床,坚持锻炼身体。

B. 通过这次旅行,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友谊。

C. 这个故事生动地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D. 我们要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3.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下列词语中,与“鹤立鸡群”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龙腾虎跃B. 莲花并蒂C. 鹊桥相会D. 鹤立鸡群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C.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D.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离骚》中,屈原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开篇,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

7. 《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表达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时,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一句。

8. 《春望》中,杜甫在描写春天景色时,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

9. 《己亥杂诗》中,龚自珍在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时,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一句。

初三中考语文考试卷子

初三中考语文考试卷子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伏沮丧摧毁欺哄B. 气概混淆狼籍厚此薄彼C. 剔剔剔妙不可言品头论足娇生惯养D. 神采奕奕摧枯拉朽贪得无厌道貌岸然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决定增加课外阅读时间。

B.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与他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

C. 我虽然喜欢文学,但并不妨碍我对数学的热爱。

D. 他的发音标准,语速适中,演讲非常成功。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阅读,尤其是古典文学。

B. 你知道吗?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

C. 她用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打开礼物盒。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4.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同的一项是()A. 闪烁透亮透露洒脱B. 沉着沉重沉默沉没C. 惊讶惊奇惊恐惊慌D. 风和日丽风吹雨打风度翩翩风景如画5.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她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

B.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C. 我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D. 她的表演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粒种子的旅行种子在泥土中,静静地等待。

当春风拂过,泥土微微松软,种子便开始发芽。

它们破土而出,迎着阳光,茁壮成长。

种子的旅行并不容易。

它们要面对各种挑战,如干旱、寒冷、病虫害等。

但它们从不退缩,勇敢地向前。

种子旅行的方式有很多。

有的借助风力,随风飘荡;有的借助水流,随波逐流;有的依靠动物,如鸟儿、昆虫等,将它们带到新的地方。

种子在旅行中不断壮大。

它们吸收阳光、水分和养分,努力地成长。

最终,它们在适宜的环境中扎根、开花、结果。

问题:1. 文章中提到的种子旅行的方式有哪些?(2分)2. 种子在旅行中遇到了哪些挑战?(3分)3. 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题?(5分)三、古诗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踌躇(chú)蹊跷(qī)恣意(zì)B. 徜徉(cháng)踯躅(zhú)蹉跎(cuō)恣睢(suī)C. 徜徉(táng)踯躅(zhí)蹉跎(cuō)恣意(zì)D. 蹒跚(pán)踌躇(chú)蹊跷(qī)恣睢(su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瞠目结舌相形见绌一筹莫展揠苗助长B. 殚精竭虑相形见拙一筹莫展揠苗助长C. 瞠目结舌相形见绌一筹莫展拔苗助长D. 殚精竭虑相形见拙一筹莫展拔苗助长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趾高气扬。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趾高气扬。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趾高气扬。

D.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趾高气扬。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D. 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去过长城吗?”B. 他问我,你去过长城吗?C. 他问我:“你去过长城吗”?D. 他问我,你去过长城吗?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来。

B.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来。

C.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来。

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来。

7.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让人不放心。

B. 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让人不放心。

C. 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让人不放心。

初三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迸发(bèng)应接不暇(xiá)B. 恣意(zì)蹒跚(pán)瞠目结舌(chēng)C. 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óu)叱咤风云(zhà)D. 徜徉(cháng)踽踽独行(jǔ)栩栩如生(x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了“绿色校园”活动。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格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由于天气原因,这次运动会不得不延期举行。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猎豹,迅速地冲向终点。

B. 她的笑容如春天般温暖。

C. 他的话语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直刺人心。

D. 这些星星就像无数颗珍珠,点缀在夜空中。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零了,冬天的雪花飘落了。

B.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C.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不仅善良,而且正直。

D. 她的歌声清脆悦耳,她的舞姿优美动人,她的表演生动传神。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嗓门大得像喇叭一样。

B. 他跑得飞快,仿佛一阵风。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笑声震耳欲聋。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环境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C.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D. 他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因为环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B. 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因为他勤奋努力。

C.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我们应该认真对待。

初三语文中考试卷题

初三语文中考试卷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翱翔(áo xiáng)璀璨(cuǐ càn)落魄(luò pò)B. 悲怆(bēi chuàng)调和(tiáo hé)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C. 奔腾(bēn téng)惊愕(jīng è)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D. 沉溺(chén nì)拂晓(fú xiǎo)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班上有很多同学都参加了学校的篮球比赛。

B.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跑得快,而且跳得高。

C. 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我,我却把它忘记了。

D.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3.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C.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C.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雕梁画栋C. 水滴石穿D. 知识渊博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山间的泉水丁冬作响。

B. 晨雾像轻纱一样飘荡。

C. 树上的鸟儿在欢快地歌唱。

D. 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那个湖像一面镜子。

C. 他的声音洪亮,可以传遍千山万水。

初三语文中考全套试卷电子版

初三语文中考全套试卷电子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0分)1.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漫步、倾听、底蕴、蜻蜓点水B. 潇洒、蔚蓝、璀璨、身临其境C. 蔷薇、蕴藏、幽静、蜻蜓点水D. 沉默、凛冽、静谧、蔚蓝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她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蹈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B. 由于他的努力,这次比赛我们队获得了第一名。

C.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D. 他不但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

B. 雕梁画栋:指房屋装饰华丽。

C. 鹤立鸡群:比喻才能或仪表在人群里很突出。

D. 满载而归:形容收获很大。

4.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星星眨着眼睛,好像在向人们问好。

B. 晨曦中,那座山宛如一位威武的将军。

C. 这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

D. 月光洒在湖面上,如同银色的薄纱。

5. 下列各句中,用词恰当的一项是()A.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这次活动。

B.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C.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精美。

D. 这位老师讲课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的标题是什么?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2. 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3. 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说明。

(4分)4. 请从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关雎》)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初三历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历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历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初三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通常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作文等部分。

以下是一些历年中考语文试题的示例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题目示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 谪:______- 属:______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3. 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思想?答案:1. 谪:贬官;属:嘱托。

2. 翻译:政治顺利,人民和睦,各种废弃的事务都重新兴盛起来。

3. 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

# 二、现代文阅读题目示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背影》(节选)朱自清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4. 作者在文中描述了什么情景?5. 作者为什么流泪?6. 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4. 作者描述了父亲送他上火车,艰难地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的情景。

5. 作者流泪是因为看到父亲年迈而艰难的背影,感到了深深的亲情和不舍。

6. 文章表达了对父亲深沉的爱和对亲情的怀念之情。

# 三、古诗词鉴赏题目示例: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8.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7.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8.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看到明月时,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 四、作文题目示例: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人教版初三中考语文试卷

人教版初三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呕心沥血(bù xīn lì xuè)B. 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C. 遥不可及(yáo bù kě jí)D. 奇光异彩(qí guāng yì cǎ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这次比赛中表现出色,深受观众喜爱。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团结。

C.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被多家出版社争相出版。

D.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表现出色,而且深受观众喜爱。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古典文学,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B. “你有什么问题?”老师关切地问道。

C. 这本书介绍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原子、分子、电子等。

D. 我喜欢运动,尤其是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稳如磐石B. 鸡飞蛋打C. 莫衷一是D. 碧空如洗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范文阳光的味道文/王锐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

家乡的风景依旧,那片绿油油的稻田,那弯弯曲曲的小河,那连绵起伏的青山,都让我感到无比亲切。

老家的屋子后面有一片果园,有苹果树、梨树、桃树……我最喜欢苹果树。

每当秋天来临,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那场面真是美极了。

这天,爸爸带我到果园里去摘苹果。

我兴奋地跳了起来,跟着爸爸走进了果园。

果园里,苹果树上挂满了成熟的苹果,它们像一个个小灯笼,照亮了整个果园。

我迫不及待地爬上了苹果树,开始摘苹果。

摘完苹果,我抱着满满的袋子,开心地笑了。

突然,一阵风吹过,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被摘下的苹果,虽然已经离开了树,但它们的叶子却依然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我招手。

我感到十分惊奇,便问爸爸:“爸爸,为什么这些苹果的叶子还在摇曳呢?”爸爸微笑着说:“这是因为阳光的味道。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运用(共2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使用正确的一项。

(4分)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A. 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

B. 我们要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C.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然坚持学习。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答案:B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语。

(6分)(1)他_________地走进了教室,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答案:蹑手蹑脚(2)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_________,令人回味无穷。

答案:余音绕梁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6分)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 拟人B. 比喻C. 对比二、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内容】(略)5.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主题?(3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6. 文章中提到的“他”具有哪些特点?(4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7. 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4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8. 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4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二)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古诗文内容】(略)9.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个朝代?(2分)答案:(根据古诗文内容给出答案)10. 诗中“_________”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根据古诗文内容给出答案)11. 请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5分)答案:(根据古诗文内容给出答案)12.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哪些特点?(5分)答案:(根据古诗文内容给出答案)三、作文(共50分)13.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初三中考试卷语文多选题

初三中考试卷语文多选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沉鱼落雁(lào yàn)B. 风和日丽(hèng hé)C. 碧波荡漾(dàng yàng)D. 满载而归(zài zǎ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因为小明生病了,所以他今天没有去上学。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是青少年读者的良师益友。

D. 雨过天晴,彩虹挂在天边,宛如一座七彩桥。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句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面对困难,我们要迎难而上,永不放弃。

C. 这位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D. 她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好像无数颗宝石镶嵌在黑幕上。

B. 那座山连绵起伏,犹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

C. 花园里的蝴蝶翩翩起舞,好像一群美丽的仙子。

D. 小明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像一颗新星在夜空中闪耀。

5. 下列词语中,与下列诗句内容不符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B.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之涣《登鹳雀楼》)6.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句是()A. 原句: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改后:他因为勤奋好学,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原句:我们学校的环境优美,校园里绿树成荫。

改后:我们学校的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校园。

C. 原句:小明热爱劳动,经常帮助同学们打扫卫生。

改后:小明热爱劳动,经常打扫卫生帮助同学们。

D. 原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后:我国取得的科技事业成就举世瞩目。

初三历年中考试卷语文

初三历年中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伏(qián fú)毅力(yì lì)沉默(chén mò)B. 摧毁(cuī huǐ)倔强(jué jiàng)稳重(wěn zhòng)C. 稀疏(xī shū)呼啸(hū xiào)舒适(shū shì)D. 疲惫(pí bèi)蜿蜒(wān yán)突兀(tū w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长时间的学习,我的视力明显下降了。

B.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表现出了出色的技能,而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C. 我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D. 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公益活动,让学生们提高了环保意识。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时常翻阅一些有关天文、地理的书籍。

B. 这座桥横跨在河面上,犹如一条巨龙。

C. 她的演讲充满了激情,让人深受感动。

D. 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从点滴做起。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1. 下列关于《登鹳雀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

B. 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C.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寓意着人生要不断进取。

D.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2. 下列关于《泊船瓜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泊船瓜洲时的景色。

B. 诗中“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

D.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

三、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夏夜夏天的夜晚,我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

那浩瀚的宇宙,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初三上半学期中考语文试卷

初三上半学期中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沧桑(cāng sāng)拂晓(fú xiǎo)炽热(chì rè)B. 恣意(zì yì)情愫(qíng sù)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C. 谛听(dì tīng)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瞒天过海(mán tiān guò hǎi)D. 拔擢(bá zhuó)恣睢(zì suī)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学校将增设多个社团。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精湛的技艺,为我国赢得了荣誉。

C.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使我明白了学习的乐趣。

D.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3. 下列诗句中,与“绿树阴浓夏日长”意境相同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B. 《红楼梦》是曹雪芹所著,主要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

C.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主要讲述了宋江、武松、李逵等梁山好汉的故事。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主要描写了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英勇事迹。

5. 下列词语中,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意境相同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初三语文中考试卷电子版

初三语文中考试卷电子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ié è)B.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 xīn)C. 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D. 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B. 他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C.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比赛推迟举行。

D. 我们一定要把这次活动办得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教育意义。

3. 下列词语中,与“风和日丽”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晴空万里B. 雨过天晴C. 阳光明媚D. 漫天飞雪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个公园真美啊,就像一幅画。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D. 这个苹果真甜,我一天能吃五个。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B.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6. 下列名言警句中,与“勤能补拙”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雨细腻入微的一项是()A. 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

B. 这个苹果真甜,我一天能吃五个。

C. 那座山就像一个巨人的肩膀。

D.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初三语文中考试卷

初三语文中考试卷

初三语文中考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狡黠(xiá)慰藉(jí)一抔黄土(póu)B. 拮据(jū)栈桥(zhàn)义愤填膺(yīng)C. 恣睢(suī)勾当(gōu)孜孜不倦(zī)D. 谮害(zèn)惩罚(chěng)锲而不舍(qiè)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亵渎红妆素裹重蹈覆辙。

B. 殒落断章取义自知之明。

C. 嬉闹恼羞成怒恃才放旷。

D. 萧索与日俱增一代天娇。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C. 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 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D. 他的家乡是广西桂林。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二)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三)综合性学习(5分)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走进古诗词”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2. 在“古诗词创作”环节,要求同学们以“思念”为主题创作一首绝句。

请你写出自己创作的绝句(4句)。

(3分)二、阅读理解(45分)(一)古诗词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选4篇)

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选4篇)

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选4篇〕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选4篇〕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1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3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妙绝纶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suì、高超的智慧。

(严春友《敬畏自然》)①绌②suì ③ 改为2.依次填入以下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①要认真清查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国有资财。

②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 ____文物。

③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假设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其间,那才真有味儿;这时风景觉得更好。

A. 侵吞搜集彷徨B. 鲸吞搜集彷徨C. 鲸吞搜集徜徉D. 侵吞搜集徜徉3.古诗文名句默写。

(6分)①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 杜牧《赤壁》)③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⑤李白在《行路难》里充分发挥浪漫的大胆想象并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希望重新被朝廷起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在《观刈麦》中,白居易面对辛勤耕种却食不果腹的农人深深自责,发出了这样的自问自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

(要求:句序合理,标点正确,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分)①人们要学会区分真伪,进步警觉性。

初三中考语文原创试卷

初三中考语文原创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2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B. 胸无点墨(xiōng wú diǎn mò)C. 妙手偶得(miào shǒu ǒu dé)D.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 我们在比赛中取得了胜利,这是教练和队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3.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雅俗共赏:既符合高雅趣味,又适合通俗品味。

B. 遥不可及:非常遥远,难以到达。

C. 雕梁画栋:形容房屋建筑精美,装饰华丽。

D. 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形影不离。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文学、科学等书籍。

B. 他来自南方,性格温和,说话慢条斯理。

C. 他很聪明,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爱好广泛。

D. 她笑了起来,露出了洁白的牙齿,美丽的眼睛。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有误的一项是()A. 原句:他努力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变换后:他成绩不断提高,是因为他努力学习。

B. 原句:这本书对中学生很有帮助。

变换后:这本书对中学生帮助很大。

C. 原句:他回答得非常正确。

变换后:他的回答非常正确。

D. 原句:这个方案已经讨论过了。

变换后:这个方案已经讨论过了。

二、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个星期天,我临时决定去拜访叶圣陶先生。

我走进叶老的家,看见他正坐在沙发上,头发花白,脸色苍白,显得有些虚弱。

他穿着一件蓝布夹克,显得格外朴素。

慈溪初三中考试卷语文及答案

慈溪初三中考试卷语文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茂盛(mào shèng)翻译(fān yì)招聘(zhāo pìn)B. 赏识(shǎng shí)稀释(xī shì)炽热(chì rè)C. 紧张(jǐn zhāng)舒适(shū shì)慷慨(kāng kǎi)D. 跌宕(diē dàng)悠然(yōu rán)拂晓(fú xiǎ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B.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是孩子们阅读的好书。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但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

B. 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总是精益求精。

C. 这座城市的绿化做得很好,绿树成荫,空气清新。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把大家带到了一个充满激情的世界。

4.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誉为“国内领军人物”。

B. 这位科学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世界级大师”。

C.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D. 这座城市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吸引了无数游客。

5.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从不推诿责任。

B. 她为人热情大方,乐于助人,是大家的好朋友。

C. 这位企业家事业有成,但他并不满足现状,还在不断追求更高目标。

D.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各句中的成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

初三语文中考试题答案及答案

初三语文中考试题答案及答案

初三语文中考试题答案及答案中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基础知识(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每题2分,共10分)- 答案:(1)bó (2)jiào (3)dān (4)yīng (5)qiǎo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词语,找出书写正确的一项。

(每题2分,共10分)- 答案:(1)A (2)C (3)B (4)D (5)A3. 根据题目所给的句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每题2分,共10分)- 答案:(1)✗(2)✓(3)✗(4)✓(5)✗二、阅读理解(共40分)1. 根据所给的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

(每题5分,共20分)- 答案:(1)“之”字在文中表示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书”。

(2)“以”字在文中表示“用”的意思。

(3)“而”字在文中表示转折关系。

(4)“于”字在文中表示“在”的意思。

2. 现代文阅读,回答以下问题。

(每题5分,共20分)- 答案:(1)文章通过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善良和坚韧。

(2)文中的“雨”象征着困难和挑战,而“伞”则象征着主人公的保护和支持。

(3)主人公的行为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4)文章结尾的“阳光”象征着希望和温暖,预示着主人公的美好生活即将到来。

三、作文(共30分)- 题目:《我的梦想》- 答案:(略,作文题目通常需要根据具体内容来评分,这里提供一个大致的评分标准)- 内容:是否围绕主题展开,表达清晰,有深度。

(10分)- 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恰当,无语法错误。

(10分)- 结构:是否有清晰的开头、发展和结尾,逻辑性强。

(5分)- 创意:是否有新颖的观点或表达方式。

(5分)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为示例,实际中考试题及答案会根据具体考试内容而有所不同。

初三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初三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磁石炽热B. 沸腾融化熔化C. 恍若迷离欣喜若狂情不自禁D. 精彩绝伦惊涛骇浪纷至沓来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学校组织了一次关于环保的演讲比赛,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B. 为了这次比赛,我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C. 我对他的成绩表示赞赏,因为他每天晚上都坚持学习到深夜。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中的意思是“他的”。

B. “矣”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中的意思是“了”。

C. “之”在“予欲无言”中的意思是“的”。

D. “予”在“予欲无言”中的意思是“我”。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夫妻之道,相敬如宾B.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C.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B. 《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C.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神魔小说。

D. 《水浒传》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父亲的手我的父亲是个木匠,他的手非常巧,能做各种家具。

我记得小时候,每当放学回家,总能看到父亲坐在屋檐下,专注地做着手中的活。

他的手指粗壮有力,关节有些变形,但动作却非常灵活。

我常常好奇地看着他,心里暗暗佩服。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想要学做家具。

我对父亲说:“爸爸,我想学做家具。

”父亲微笑着看着我,说:“好,那你就跟我学吧。

”于是,我开始跟父亲学做家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模拟试题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炫.耀(xuàn)筹.备(chóu)装模.作样(mú)B.翘.首(qiáo) 暂.时(zhàn)言简意赅.(ɡāi)C.匀称.(chènɡ)拮.据(jié)迥.然不同(jiǒnɡ)D.真谛.(tì)追溯.(shù)栩.栩如生(xǔ)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迫不急待萧索通宵达旦再劫难逃B.轻歌曼舞告磬姗姗来迟长嘘短叹C.翻来复去托辞男扮女装嫉恶如仇D.不屑置辩陨落莫衷一是更胜一筹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赵本山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

C.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中国社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利益协凋危机。

困难群体社会资源匮乏,人微言轻,当自身利益被侵犯时往往束手无策....。

D.只要你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了。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其实,寂寞给人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

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

A. 往往既是最有才能的人,又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B. 往往固然是最有才能的人,但首先耐得住寂寞C. 往往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D. 往往不但最耐得住寂寞,而且最有才能5.下列病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绕着熊熊篝火歌舞狂欢。

B.三位导演虽然都是中国新生代导演,但他们的电影对法国观众并不陌生。

C.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英语国家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

6.默写(6分)①李清照《武陵春》中“,”这两句化抽象为具体,写尽忧愁之沉重。

②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用,”形象地写出了因战乱与亲人离散的游子在外漂泊,只能对影自怜的孤独寂寞。

③《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

7.名著阅读题。

请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4分)①在《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的故事非常精彩。

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其情节。

②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共有“四次面临死亡”的经历。

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二、阅读与鉴赏(42分)(一)文言文阅读。

(15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

宋人既成列○2,楚人未既○3济。

司马○4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5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6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7伤,不禽二毛○8。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馀○9,不鼓不成列。

”1(选自《子鱼论战》)[注释]○1宋公:宋襄公。

泓:泓水,河名。

○2成列:指摆好阵势。

○3既:尽,全部。

○4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

○5陈:通“阵”,指摆好阵势。

○6门官:国君的卫士。

○7重(chóng):重复,再次。

○8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9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神弗福.也福:__________(2)公伤股.,门官歼焉股:__________9.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每句只划一处)(2分)(1)下视其辙(2)宋公及楚人战于弘10.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6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3分)(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学作品阅读(13分)去远方肖复兴○1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

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2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

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3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

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

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

”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4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

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

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5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

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

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

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

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⑥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

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7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

”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

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才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选自2009年第1期《读者》,有删改)13.文章开头写儿子在美国漫游,在结构和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分别概括。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作者叙述中国留学生在西柏林和“我”在北大荒这两件事,各侧重说明了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第⑥段画线的句子表达在了什么意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3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文中对儿子、对中国留学生、对自己“去远方”分别流露了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简要概括。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细读全文,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怎样正确理解作者反复强调的“年轻时就要去远方”的观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议论文阅读(8分)读书易犯的几个傻园洁读书让人聪明,也让人犯傻。

纯粹的读书人,不存在犯傻,因为傻也是修得的正果之一。

大智大愚,正是读书最高境界的两面。

本文所说的“犯傻”,是专门针对我辈“读了点书的人”而言的。

“读了点书的人”与“读书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世上有不少“读了点书的人”,但真正算得上“读书人”的没几个。

自称“读书人”,或弄得“像煞”读书人的,十之八九或无知、或狂妄。

真正的读书人,很少自称读书人,更不会“像煞”怎样怎样。

读书,让人谦卑,让人知道世界很大、人生很丰富、个人很渺小……读书,易让人犯哪些傻呢?前些天,有位书友推荐《侯卫东官场笔记1-3》。

双休日,我随着侯卫东这厮,走进村官、乡官、县官群体之中,随他去见识大千世界各式人等。

短短几十小时,我不仅走进多面的官场、多彩的世事,还走进各路角色的内心世界。

半部小说,(这本书还没出完)便让人阅历大增。

一个人看上10部官场小说,对官场那一套也许比在官场里混了一辈子的人见得还多、悟得还深、看得还透。

但官场小说,大多出自文人之手,字里行间的气息,难免让读者多有鄙夷和不屑。

见多识广,可以自娱娱人;鄙夷不屑,却是情绪的毒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