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

合集下载

中国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研究新趋势

中国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研究新趋势

中国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研究新趋势作者:章璐瑶聂汝玉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8期摘要: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研究的对象是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是人类跨越国家界限进行的各种活动。

具体而言是国际社会运行和国际行为体之间互动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研究。

中国的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研究已经经历了50 多年的探索历程,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在几代学者的努力之下,中国不仅掌握了以西方学者为主建立的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并对其进行了运用、实践乃至拓展;而且开始不断尝试提出新的视角与思维方式,结合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及近代以来的实践经验,在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研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关键词:国际关系国际政治趋势创新1 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研究的中国化进展(一)过程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变化。

“过程建构主义”是秦亚青于2012 年提出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其理论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之上,将“过程和关系”这两个中国社会文化理念植入其中,注重国际关系变化过程中的关系互动及对国际关系的社会性解释。

具体来讲,该理论采纳建构主义基本假设和分析架构,吸收了社会学关于社会关系的论述,内含要素则是中国“关系性”的核心理念,即过程中的关系和关系中的行为体。

(二)道义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框架。

“道义现实主义”属于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范畴,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副教授张峰于2012 年提出的一个概念。

该理论将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同中国的传统道义观相结合,试图提供一种阐释国际关系,尤其是权力转移理论的新视角。

具体来讲,道义现实主义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崛起国是如何取代现行世界主导国的地位,即主导国会失去主导地位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国际体系变化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的新趋势。

(三)国际关系归因理论的内外维度的作用。

归因理论原本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范畴。

后来由美国学者罗伯斯·杰维斯将其引入到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

《一个新的国际关系归因理论——不确定性的维度及其认知挑战》的作者唐世平在该文中以四个内部维度(即能力、意图、利益和决心)及一个外部维度(即外部环境)为基础,通过分析不确定性在不同维度可能带来的误差,为进一步全面理解国家在合作或冲突情景中的行为提供了可能。

从双重阅读到自我建构: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思考

从双重阅读到自我建构: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思考
天 府 新论 20 年第 6 09 期
从双重阅读到 自 我建构:国际关系理论 “ 中国学派”生成的思考
从 双 重 阅 读 到 自我 建 构
国际 关系理 论 “ 国学派 " 生成 的思考 中
பைடு நூலகம்王庆 忠
[ 摘要】西方 国际关 系理 论产 生于西 方特有 的历 史文 化传统 中,它是 对 西方世界 的一种 思
采取双重 阅读的办 法。双重 阅读 包含 着追述和评论等 重复 性研究 ,这可类同 于对 他人 理论建构 的同步建构 ;但更 重
要 的 是 ,它 也 包 含 着 解 构 他 人 已经 建 立 起 来 的理 论 ,在 终 极 意 义 上 ,解 构 不 仅 仅 是 一 种 颠 覆 ,更 是 一 种 创 新 和 再 造 。
理论 的知识谱系有着全面深刻 的了解 ,认识 其优点和局限 ,
而 全 面解 读 西 方 国 际 关 系理 论 的 重 要 方 法 之 一 ,就 是 对 其
对西方历史经验 的一种总结 ,其得 出的结论 能否具有 普适 性 ,还是值得商榷 的。例如 ,当代西方 资本主 义 国家 的理 性是经济 利益 至高无上 ,于是他们认 为 ,如果 对某些 国家 进行经济制裁 就可 以改 变该 国的政 治政策 ,然而 ,这 种手 段往往实 现不 了 目标 ,因为 对于宗教 国家来说 ,他们 把宗 教利益放在国家利益 的首位 ,经 济利益 和安全利 益都要 服 从于宗教 利益 ,在 他们看来 ,以经济损失 为代价来 维护其 宗教 目标 是合乎理性的 。 …所以 ,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西 方国 际关系理论观察世界 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其应用 的范围。 西方 国际关系 理论被 引进 我 国之后 ,我们在运 用理论
考方 式 ,如果 不加批判 地借 用到 中国来 ,就 有可 能在 解释 力上 产 生一些 问题 ,因此 ,我们要

从“天下”走向“万国”: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

从“天下”走向“万国”: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

从“天下”走向“万国”: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一、历史背景:从“天下”到“万国”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进行解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概念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古代中国,天下是中国皇帝所统治的领土范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生存空间。

中国的对外关系也是建立在天下观念基础上的,强调中央集权和皇权至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中国不得不逐渐接纳“万国”概念。

这表明中国逐渐开放自己的国门,接纳外来文化和国际规范,与外部世界保持联系和交流。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在国际关系领域中国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术观点。

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今国际政治实践相结合而逐步形成的。

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成为中国国际关系领域的重要理论资源。

二、基本观点:和平发展和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和平发展和命运共同体。

和平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关系。

在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更加紧密,和平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理念之一。

中国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提出了以对话协商、共建共享为核心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繁荣、开放、文明的世界而努力。

三、主要特征:合作共赢和多边主义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合作共赢和多边主义。

合作共赢是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中国倡导的共同发展理念和对和平共处的追求。

中国坚持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

多边主义是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倡导在全球治理中坚持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国际法治原则。

国际政治经济学(IPE)

国际政治经济学(IPE)

IPE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出现在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

重商主义的开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李斯特等。

其主要的理论观点有:生产力是国家经济的根底、工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关税是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其主要的经济政策主张包括货币即财富、国际干预经济两大点。

2.相互依存:随着全球范围内各国经济联系加强,非国家行为体的开展,相互依存理论应运而生。

它是指跨国界的货币、商品、人员和信息流动所导致的国家之间或不同国家的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情形。

相互依存并不意味着互利、“非零和〞和完全平等。

其主要特性是敏感性与脆弱性。

相互依存是自由主义者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提出的有广泛影响的三种学说之一。

3.国际机制:指导国际行为的明示的和含蓄的原那么、标准、规那么和程序,国际机制在某个国际关系领域内,行为体围绕机制形成相互预期。

这里面的行为体是指国际关系中各种政府和非政府行为主体。

它们既是机制的创造者,也受到机制的制约。

机制中的原那么反映了行为体的观念和信仰。

标准是指以权利和义务方式确立的行为标准,规那么是指对某些行为的专门禁止,决策程序是指决定和执行共同政策的习惯做法。

4.结构性权力和联系性权力:苏珊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力分析法〞把权力分为结构性和联系性两种。

联系性权力是指甲国依靠权力让乙国去做本来不愿做的事情的能力,经典现实主义主要集中在对这种权力的研究上。

结构性权力比联系性权力更加重要,结构性权力的核心是国家,它包括四个方面:平安结构、金融结构、生产结构、知识结构。

5.新依附P205二战后,出现了以跨国公司投资为根底的“新依附〞。

代表人是多斯桑托斯。

特征是:〔1〕工业开展主要依靠出口产业,因为出口能赚取外汇来购置资本货物。

〔2〕工业开展为国际收支的波动所左右,这往往导致附属国在国际收支上出现赤字。

国际关系理论“建构主义”的本体论

国际关系理论“建构主义”的本体论

建 构 主 义 夺 取 中 间 地 带 的 策 略
建 构 主 义 并 不 是 一 场 革 命 。 任 何 调 和 不 同 学 派 的理论 , 其量 只能 算是 一 场改 良而不 是革 命 。 充
地带 。这个 理 论 建 设 的策 略 之 所 以 有 凝 聚 力 , 原 因是西 方 国 际关 系理论 主 要 流派 的价 值观 在本 体 意 义上 趋 于一 致 。更 重要 的是 建构 主 义学 者们 毫 不 讳 言 , 本 体 论 和 认 识 论 的关 系 上 , 者 占 主 导 在 前
论 ( 称 “ 论 ” 问题就 是探 讨 “ 是什 么 ” 终 极 也 是 ) 这 的
般认 为 , 文 化 和 认 同为 核 心 概 念 的社 会 以
成 了很 大 的 阻 碍 。
水 。 任 何 西 方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都 有 特 殊 的传 统 文 化
和意识 形 态背景 。既然建 构 主义 以“ 体论 革命 ” 本
自居 , 们 对 它 的 研 究 就 不 能 停 留 在 理 论 创 新 的 我
技术层 面 , 不对 建 构主义 的概 念历 史加 以关 注 。 而
比 它 的 发 源 地 美 国 还 要 多 。 近 乎 全 盘 西 化 的 中 国 国际关 系学 成 为 一 门显 学 , 中 国外 交研 究 则远 而
远 落 在 了后 面 。 同 时 , 门 显 学 采 用 的 西 方 本 体 这 论 、 法 论 和 话 语 体 系 对 自主 的 中 国外 交 研 究 造 方
方 国 际 关 系 理 论 体 系 只 是 一 个 幻 想 。 由 西 方 主 导 四个 多 世 纪 国 际 关 系 体 系 的 根 基 本 身 已 经 开 始 动
摇 , 下 的 中 国 国 际关 系学 是 无 a . , 源 之 时 k2. 无 木

中国百年现代化进程遭遇的四大矛盾

中国百年现代化进程遭遇的四大矛盾

中国百年现代化进程遭遇的四大矛盾张博树 -作为拥有悠久的前现代农业文明历史、又是在外力拉动与逼迫下强行进入现代世界的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中国近百年来的制度现代化历程,曾先后为下述四大矛盾所困扰,它们是:1、在以悖论方式出现的“外来”文明的冲击面前,华夏中心主义的“天朝”心态与正在加速发生的帝国自身衰败间的矛盾。

人们都该记得1793年英国人马戛尔尼使华时围绕“叩头”之争展开的有名的故事。

这个故事典型地说明了两百年前我们的先人是以怎样的优越感看待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

事实上,迟至19世纪中叶,中国人(从皇帝、朝臣至普通百姓)尚无现代主权国家与民族平等的概念。

有限的国际贸易被理解为是对“四夷”的“恩惠”。

甚至当英国人的炮舰已经开到了家门口、且国人已实实在在地看到对方的“船坚炮利”绝非自己所能及时,仍摆出一副“天朝”的姿态,要求对方“处处恭顺”,因为中国的“大皇帝抚有万邦”,舞刀弄枪,就会“上干天怒”…这里,具有悲剧意义的不但在于我们的先人乃以坐井观天式的愚蠢看待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与一个正在迅速工业化的西方民族的对抗,而且在于对抗中的弱势的一方由于其本身正在经历的衰败化过程而更显得不堪一击!中国的皇权专制制度到明清本已发展到极致,满清政府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消除汉人的反抗,曾采取积极笼络与消极压制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获得康、雍、乾三朝的一时繁荣。

然自乾隆末年起,官场日趋腐败,人口压力骤增,财政危机凸显,天灾人祸频仍。

这个加速进行的衰败化过程与自鸣得意的“天朝”思维定式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正是后者,阻碍了中国人向日本人或俄国人那样,自觉地吸收外来文化,重新界定自己在世界的位置,2、由边缘化危机导致的救亡图存的防御型现代化的选择与现代化制度定位间的矛盾。

这里所谓“边缘化”,借自“世界体系理论”的创始人华伦斯坦。

边缘者,列强(世界体系中的“核心国家”)之附庸也。

这对两次鸦片战争后的清王朝、对辛亥革命后建立起的中华民国、对20至30年代的南京国民政府,都一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某些时间竟部分地成为现实)。

从“天下”走向“万国”: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

从“天下”走向“万国”: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

从“天下”走向“万国”: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过程。

首先从历史角度分析了中国在“天下”到“万国”之间的演变过程,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背景。

随后介绍了该理论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

接着分析了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互利共赢为核心、尊重国家主权和发展道路多样性等。

最后探讨了该理论在国际上的影响,强调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和贡献。

结论部分展望了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未来发展,强调其创新性和发展性,同时提出了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国际关系观和对国际秩序的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天下、万国、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历史演变、形成背景、核心观点、主要特点、国际影响、展望、创新性、发展性、启示、借鉴。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是在中国特有的历史背景和国际政治环境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政治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从“天下”走向“万国”的演变过程,以及近现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表现和发展。

从传统的“天下”观念到现代的“万国”视野,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在这一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和完善。

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也受到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和挑战,中国学者不断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进行反思和创新,提出了更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现实的理论观点。

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多样性,也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

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国际格局下,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1.2 研究意义研究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特有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对国际关系的研究和理论构建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

从“天下”走向“万国”: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

从“天下”走向“万国”: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

从“天下”走向“万国”: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摘要】这篇文章从开始,介绍了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起源,强调了其在“天下”到“万国”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性。

接着讨论了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理念。

然后分析了该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指出其在特定背景下的运用方式和限制条件。

随后探讨了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实践意义,强调了其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

最后展望了该理论的发展趋势,指出其在未来的应用和改进方向。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阐述,文章旨在全面了解和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从而为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天下、万国、起源、核心观点、适用性、局限性、实践意义、发展趋势、结论1. 引言1.1 引言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是中国学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在国际事务领域的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

本论文旨在探讨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起源、核心观点、适用性和局限性、实践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全面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对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对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和主张,为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最终,本文将对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总结,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积极地作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2. 正文2.1 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起源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在那个时候,中国面临着国际环境的极大变化,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角色。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学者开始积极探讨并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起源主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国际环境的双重影响。

【备考资讯】以中国角度来看待国际关系

【备考资讯】以中国角度来看待国际关系

新祥旭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设中的中国意识成长及中国学派前途国际关系理论是一种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的政治理论。

在国际社会仍然以民族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现阶段,国际关系理论既有国际合作普遍性的一面,也有民族国家特殊性的一面。

而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当强烈的大国意识与软实力战略紧密结合的时候,国家才有建立本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诉求。

国际关系理论建设的本国意识,并非与生俱来,它是一个包括局部发育、整体性自觉、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发展过程。

一、局部发育。

局部发育是指知识精英认识到国际关系理论要有民族国家的意识,要对抗外来的理论输入,建立自己的理论阵地,形成自己的理论话语。

但是,知识精英的自主性成长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意识发育还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未达到影响全国的水平。

二、整体性自觉。

整体性自觉是指随着国家的发展,国家实力和民族自豪感不断提升,国际关系理论知识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具有了建设本国特色理论的紧迫感,有意识地用批判的视角来对待外国理论。

三、意识的系统化。

国际关系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是指这个国家的知识精英已经拥有足够的能力对理论界进行动员,组织强有力的、深入的学术讨论,构建较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共同体,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必要的学术交流,并把外来理论的本土化作为经常性任务。

四、意识的理论化。

意识的理论化就是将国家意识有形无形地融入到理论创新之中,在意识系统化的基础上,把本国的外交实践和国际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本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政治文化结合起来,创立本国的理论流派。

实际上,这也是意识的形态化发展。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中国意识问题。

当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成长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便紧迫地需要对国际社会做出理论性贡献。

这一方面是为了服务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国家战略;另一方面与中美之间世界性权力转移的历史进程相适应。

其本质是中国坚持自身意识形态的立场,维护文化主权,实施软实力战略。

其关键是以中国智慧创新当代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与贡献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与贡献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与贡献一、本文概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与贡献,是一个涵盖了多元学科、跨足理论与实践的广阔领域。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也经历了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重要转变。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其在中国外交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并探讨其对国际关系学界的贡献。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案例分析,本文期望能够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回顾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和演变轨迹。

接着,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在应对全球化、地缘政治变革等国际挑战中的实践应用,以及在外交政策、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安全等领域的具体成果。

本文还将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在国际关系学界的影响和贡献进行评估,包括对其他国家国际关系理论的启示和借鉴,以及对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通过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与贡献的深入研究,本文期望能够为国内外学者和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视角,为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外部列强的侵略和内部政治动荡的双重压力。

面对这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学者开始关注国际关系理论,试图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来理解和解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角色。

早期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如何在这种格局中维护自身的利益。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国际关系学者开始更加自主地思考和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国际关系理论。

他们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国际实践,提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观点和概念,如“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外交政策原则,“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

中国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综述
度 的不 同而存在 显著 差 异 ; 特 提 出 的无政 府状 态 是 温
建 以观念为 主要 内容 的 国际政治体 系结构理论 。 ]
国家认同的产物的判 断, 有助于我们把握无政府状态
的实质及其 发展 方 向 。温 特理 论 的不 足之处 : 特 忽 温
秦亚青在《 构主义 : 想渊源、 建 思 理论流派 与学 术理
37
到了难以出新的地步。到了 19 90年代 , 冷战结束和东 欧剧变使得人们开始怀疑主流学派 , 特别是现实主义
理论 的解释能力 , 建构 主义正好弥补 了主流学派 的空 缺。19 99年, 美国国际关 系学者亚历 山大 ・ 温特 出版 《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至此建构主义通过 1 , O年的 发展 ,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 , 温特也被视为建构 主义学派的集大成者。
萋 ’萋 … 藤 §
’ 8 g g7 90 ' 91-0 0 9 20 2 012 0 0 D 7
年份
图 1 流 派分 布 ( 阶段 分 , 7 ~ 07年 ) 按 1 8 20 9
资料 来源 : 秦亚 青 , 中国际 关 系理论研 究 的进 步与 问 题 ,世界 经济与政  ̄)0 8年第 1 《 )0 2 1期。
侯 立

( 中师范 大学 政 法 学院 , 汉 4 07 ) 华 武 300
摘 要: 中国建构主义国际关 系理论 起步较晚 , 但是发展速度 迅猛 , 成果 丰富 。中国建 构主 义研 究可分 为理论研 究和应


用研 究两类。中国学者 的理论研 究比较侧 重于建构主义的理论介 绍、 价以及 流派比较 , 用研 究更倾 向于研究 区域 问 评 应
图1 显示了三个阶段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成果的分 布情况。其中建构主义在 17 19 9 8— 90年没有刊发任

国际关系三大体系理论概述

国际关系三大体系理论概述

国际关系三大体系理论概述国际关系三大体系理论概述——对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的整理总结文/念治呈国际关系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是,西方国际关系学开始成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则是从一战后结束后才开始的。

1919年英国威尔士大学设立了第一个国际关系教席是国际关系学科成立的标志。

随后在不同时期曾出现不同学术理论在国际关系学术界主导的局面。

国际关系学脱胎于国际公法学和世界史学的娘胎中,后又受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影响,逐步形成一门横跨众多学科,并穿越时空的学科。

因此,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就显得大有裨益。

所谓国际关系,即国家间关系以及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但在国际政治学的理论研究中,一般拥有主权的近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彼此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安全关系,但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一般更加关注其政治和军事安全。

因此,国际关系学的知识谱系的主题是冲突与合作,或曰战争与和平,发展宏线是从现实主义成为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主轴逐渐发展成为当今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三足鼎立的局面。

一、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历史沿革一战的惨痛代价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人们希望建立一个没有战乱的国际社会,这种夙愿集中反映在威尔逊总统1918年提出的“十四点计划”之中,其理想主义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表现为国际联盟的建立。

威尔逊理想主义中的民族自决、自由贸易、国际组织等观念极大地影响了后来自由主义的发展。

但他理想主义多为一些国家关系思想和政策建议,要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理论还有一段距离。

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可以用下图表示:国际关系理论的初创阶段表现为理想主义的兴起,即1919—1948年,但在其第一个阶段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断裂”,这就是1939年现实主义大师卡尔《二十年危机》的出版,此书矛头直接指向威尔逊的理想主义下国际联盟在制止侵略方面遭到失败的典型事例,指责威尔逊理想主义是与现实主义完全对立的乌托邦主义,忽视现实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亦即“实然”问题,而去一味考虑“应然”问题,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从“天下”走向“万国”: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

从“天下”走向“万国”: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

从“天下”走向“万国”: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开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一理论的提出和建构,不仅代表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自信和自主性,同时也为国际关系领域的理论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从“天下”走向“万国”的历史演进出发,探讨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和发展。

一、“天下”与“万国”的历史演进“天下”和“万国”是中国古代和现代国际关系观的两个核心概念。

在中国古代,中国视自己为“天下”,即天下万邦都属于中国的统治之下。

中国认为自己拥有伟大的文明和传统,其他国家都应该向中国学习并接受中国的统治。

这种“天下”观念在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中国传统国际关系思想的影响深远。

随着近代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中国的对外关系理念开始发生变化。

中国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落后和困境,开始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逐渐形成了“万国”观念,即各国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中国开始主张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寻求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

这种“万国”观念为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渊源。

二、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是在中国特殊国情和发展历史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国际关系理论。

它强调中国特色和中国立场,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理论观点。

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强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原则和准则。

中国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维护国家的独立和自主,其他国家应该互相尊重、和平共处。

这与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念有所不同,反映了中国在近代历史中国家主权和独立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强调多边主义和多极化。

中国主张通过多边合作和国际机构来解决国际问题,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

中国主张国际关系应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不应该存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主导世界事务的现象。

国际关系模型的构建机理

国际关系模型的构建机理

国际关系模型的构建机理
国际关系模型的构建机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嵌入理论:国际关系模型的构建首先需要考虑国际系统的嵌入性。

国际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嵌入在全球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之中。

因此,构建国际关系模型需要考虑这种嵌入性,将国际关系与其他领域的模型相互连接,构建出一个全面的模型。

2. 规则与制度理论:国际关系模型的构建还需要考虑国际社会的规则和制度。

国际社会存在着一系列的规范和制度,这些规范和制度对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构建国际关系模型需要考虑规则与制度的影响,包括国际法、国际组织、国际机构等方面。

3. 利益与权力理论:国际关系模型的构建还需要考虑各国的利益和权力。

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追求自身的利益,同时通过行使自身的权力来实现这些利益。

因此,构建国际关系模型需要考虑不同国家的利益和权力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4. 行为与决策理论:国际关系模型的构建还需要考虑国际行为者的行为和决策机制。

国际关系中的各个行为者,包括国家、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在决策时会受到一系列的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

因此,构建国际关系模型需要考虑行为者的行为和决策机制,以及它们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之,构建国际关系模型需要考虑国际系统的嵌入性、规则和制度、利益和权力、行为和决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通过建立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构建一个全面而准确的国际关系模型。

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历史契机、价值原则与建构路径

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历史契机、价值原则与建构路径

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历史契机、价值原则与建构路径作者:殷路路来源:《理论导刊》 2020年第7期殷路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北京 100091)摘要: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影响力的根本要求。

当前,在国际形势和全球秩序变化、西方话语面临困境以及中国发展成就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契机。

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必须以坚守政治方向、站稳国家立场、聚焦理论创新、明确道义定位、立足发展实际、努力融通中外为构建原则,在话语内核、话语共性、话语传播、话语阵地和话语队伍层面进行整体谋划和持续推进。

关键词:中国国际话语体系;话语内核;话语共性;话语传播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0)07-0017-08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9ADJ001)。

作者简介:殷路路(1990-),女,山东梁山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与对外宣传工作。

在国内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开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越发彰显“四个自信”姿态与道路吸引力;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不断提供一系列价值理念和公共产品,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力图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然而无庸讳言的是,当前“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中西话语博弈还会长期存在。

对于正由“大国”走向“强国”的中国而言,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硬实力”,还要特别重视政治凝聚力、社会整合力、文化吸引力、国际影响力等“软实力”。

尤其是要抓住历史契机,努力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

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必须在鲜明问题导向、坚持正确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哲学社会科学产出,在融通中外话语交流、优化话语传播格局,拓宽国际话语平台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整体谋划和持续推进,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

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与地位

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与地位

国际关系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国际关系理论是研究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不同行为体之间互动的学科。

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理论和实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

本文将介绍国际关系理论的演变过程,包括从古典现实主义到新自由制度主义等不同学派的演变,以及当前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趋势。

一、古典现实主义古典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古老的学派之一,强调国家利益和权力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因素。

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单位,国家之间的互动是基于权力和利益。

因此,国家应该采取强有力的外交政策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避免受到其他国家的威胁。

古典现实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国际安全和军备控制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在某些方面继承了古典现实主义的传统,但也引入了一些新的观点。

新现实主义强调国际体系的结构和规则,以及国家在其中的角色。

它认为,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配是固定的,而国家需要适应这种权力分配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新现实主义还强调了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制度等因素对于国家行为的影响。

新现实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国际组织、国际法和国际安全合作等领域产生了影响。

三、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是国际关系理论中另一个重要的学派。

它强调国家行为体的互动和决策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国家利益和权力分配。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国家行为体的决策是基于对环境的认知和适应,因此国家的行为是可预测的。

行为主义学派还强调了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如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等。

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等领域产生了影响。

四、新自由制度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是近年来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兴起的一个学派。

它强调了制度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包括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等。

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制度可以促进合作和稳定,减少冲突和战争的风险。

新自由制度主义还强调了文化、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对于制度的影响。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国际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国际关系建构主义

国际关系建构主义

国际关系建构主义一、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建构主义原本并不是国际关系学界的概念。

它最初被用于教育心理学领域,曾经出现在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论述心理发生发展及认识形成的著作《发生认识论原理》当中。

在这一领域,“建构主义”被用来说明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两个基本过程,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发展自身的认识结构。

这一心理学基础应用于教育学中,即演化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学生、教材(知识)、媒介四要素相互作用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1](P58-60)对建构主义使用最广泛、最深刻的是社会学领域,建构主义被人们公认为社会学领域内的概念或方法。

这也是国际关系领域内的建构主义被称为“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原因。

在这一领域,建构主义主要是指一种系统的社会学方法论,即从社会化、规范化的宏观整体出发,研究社会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个体及其观念、身份和行为实践。

国际关系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可以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社会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等找到其深厚的社会学渊源。

[2](P1)然而,作为一种足以挑战国际关系主流理性主义学派的全新理论,建构主义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实它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建立与之相联系的深厚哲学基础。

哲学是什么形而上地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或智慧”。

形而下地说,哲学是人们理解世界和人自身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方法,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价值观。

哲学源于人类好奇的本能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它的永恒主题是人。

[3](P4)亚历山大・温特的《国际政治社会理论》是全面提出和阐述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作,著作的第一部分基本上是社会理论和哲学理论。

[4](P3)温特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各个方面讨论了社会建构问题,同时建构了他“温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一是基础性层面,即第二层面问题,涉及有什么内容以及我们怎样解释和理解建构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秦亚青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3期第69~86页【内容提要】30年来兴起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三大主流学派——结构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结构建构主义——有一个共同的缺失,就是忽视对国际体系过程和国际社会中复杂关系的研究。

对此,笔者拟借鉴主流建构主义,将“过程和关系”这两个中国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提出过程建构主义的理论模式。

我们将过程定义为运动中的关系,论证了过程的自在性、过程动力和过程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过程的核心是关系。

如果说西方个体本位的社会性质的核心理念是“理性”,那么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个根本理念则是“关系”。

将这一理念挖掘出来并进行概念化处理,依此确立过程建构主义“关系本位”的基本假定。

同时,过程建构主义还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关系网络确定国家身份并孕化国际权力。

过程建构主义是体系层次的进化理论,将分析重点置于国家之间的互动实践,强调过程的自在性以及对国际规范、国家身份和认同的建构作用。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过程建构主义/关系性/国际规范/国家身份认同到目前为止,西方国际关系主流元理论的发展主要是在体系层次,从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1979)开始,相继出现了基欧汉的新自由制度主义(1984)和温特的结构建构主义(1999)。

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关系领域的某些现象,但是,它们又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性要素:社会互动过程和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性关系。

结果是讨论国际关系的理论中却没有“关系”的地位,也鲜有“关系”理论,这是西方国际关系主流理论的重大缺失。

实际上,过程和关系是中国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是中国政治哲学中的核心概念。

过程包含关系,关系建构过程,过程的核心是运动中的关系,关系的运动形成了过程。

如果说西方自启蒙以来三百余年的一个核心理念是“理性”(rationality),那么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关系性”(relationality)。

将这个中国元素概念化,以这个重要概念为核心,并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立论方式相结合,结果会呈现什么样的理论取向呢?本文试图设计一种国际关系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①即采纳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分析构架,吸收社会学关于社会性关系的论述,但其内涵要素则是中国的核心理念——关系性,亦即过程中的关系和关系中的行为体。

②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提出一个过程建构主义的基本分析框架及其核心假定,目的是在形而上层面勾勒一种国际关系理论的轮廓。

一、社会过程与社会性关系:国际关系体系理论缺失的要素为了清楚地发现国际关系体系理论的缺失,我们需要对现有西方国际关系体系理论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过去30年里发展起来的西方国际关系的元理论主要是三种体系理论,即:结构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结构建构主义。

③这些理论都试图在国际体系层面构建理论体系,讨论国际体系因素如何影响国家行为。

首先来看结构现实主义。

结构现实主义注重的是物质实力的分布,将国际体系视为无政府体系,将体系中的行为体视为各自独立的单位(主权国家)。

这样就预设了一种原子论假定,即单位是构成体系的最小成分,单位之间的互动依靠外来力量的推动。

这也就是弹子球比喻:每一个国家都是球台上的一个球,当球杆打出之后,球与球之间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物理性互动,并因之产生某种结果。

根据国家的实力大小,国际体系又呈现单极、两极或多极格局,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行为。

对于结构现实主义来说,物质力量分布的状态足以决定国际体系的整体稳定以及主要国家在体系中的行为模式。

④新自由制度主义审视了国际体系与单位行为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基欧汉认为,如果依照结构现实主义理论进行推理,国际体系的物质权力分布不变,国家的战争/和平、冲突/合作行为也不会变。

但在实际的国际体系中,在国际体系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国家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比如冷战两极体系中的苏联和美国,即便在最敏感的核军备竞赛方面,也会出现合作的情况,在其他低政治、低敏感度领域的合作就更多了。

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使得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被削弱,使得国家在无政府体系中可以进行合作?基欧汉发现,是国际制度在发生作用,由此提出新自由制度主义。

⑤新自由制度主义以“制度选择”更替了结构现实主义的“结构选择”,认为国际制度影响国家行为、促成国际合作。

新自由制度主义是体系层次理论,因为它关注的是国家之间的互动。

对于新自由制度主义学者来说,这种互动就是过程。

国家之间互动所产生的作用是不能还原到单位层次去寻找因果关系的,所以,最重要的因素是影响互动的有形的国际制度。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些自由制度主义学者认为他们是注重过程的。

⑥结构建构主义也是体系层面的理论。

在温特提出施动者—结构问题的时候,他试图强调行为体和结构之间的互构关系,所以借鉴了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双向互构也成为早期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基本标志。

⑦但后来温特为了发展一种体系层次的元理论,借鉴了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路,其理论体系的完善也标志着结构建构主义的形成,亦即体系层面的观念结构(文化)成为温特建构主义中的核心因素,观念结构影响了单位行为体的身份构建,并因之影响了它们的行为方式。

温特建构主义的核心被称为“文化选择”,以有别于华尔兹的“结构选择”和基欧汉的“制度选择”。

1999年《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的问世,标志着结构建构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成,也使温特的理论成为单向建构理论,重点在于讨论国际体系层次的观念结构是如何影响国家行为体的,并且这种观念结构更多地用“规范”来表现。

所以,在主流建构主义的研究议程中,多是国际规范是如何传播、如何建构行为体身份和影响行为体行为的。

温特从双向建构转向单向建构说明西方体系理论学者很难摆脱线性思维的束缚,一旦开始考虑元理论,便开始了从一点到另外一点的因果推理。

应该说,这三种国际关系的体系理论都具有解释作用。

但是,它们又都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国际体系中的社会要素:关系。

可以说,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虽然将学科称之为国际关系,但却没有形成真正的讨论“关系”的理论。

结构现实主义对关系性的重视程度最低,对过程基本不予讨论。

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自己重视过程,实际上仅仅将过程视为一种背景,视为一种行为体活动的场所,它最终强调的是制度,是过程的一种物化形式。

一旦国际制度形成,国际制度与行为体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成为核心研究议程,国际制度可以直接作用于国家,而过程则成为几乎完全不在研究范围之内的黑匣子。

⑧结构建构主义也强调过程。

尤其是在温特早期的论述中,施动者与结构的互动被视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施动者和结构本应没有孰先孰后的问题,它们在互构中产生和互生。

但是,到了温特全面构建结构建构主义理论的时候,结构被物化了,结构成为解释施动者身份和认同的原因,过程再次成为一种背景、一种场所或是一个舞台:虽然过程不可或缺,但不是分析的主要对象,而是不能脱离施动者和结构的依附性因素。

⑨实际上,过程或曰社会互动过程,是中国经验和思想中的重要元素。

费孝通对比了中国与西方社会关系的不同,认为西方是个人主义社会,西方社会中的个人如一捆捆竖立在田地里的稻秸,相互独立,由社会契约和组织将他们维系在一起;中国的社会结构则好像水面上一圈一圈的波纹:每个人都是其社会关系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每个圈子和每个波纹都是通过某种关系联系在一起。

⑩其实,波纹之间的不间断就是过程,条条波纹恰恰是关系的链条。

个体与这些波纹环环相连,在无数的过程中影响和受到影响。

台湾学者黄光国更是以《儒家关系主义》为名出版了他的研究论文集。

如果将社会过程这个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作为一个核心要素,将关系性作为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并确立关系本位的假定,那么会呈现一种什么理论取向呢?二、过程建构:过程建构主义的理论趋向任何社会理论的关键是抓住社会分析的根本环节,也就是社会中的核心纽结。

西方社会的个人本位决定了西方社会理论将独立的个体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核心纽结。

西方的国际关系学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中国则不同,在中国社会中,个人不是社会的核心单位。

中国社会的思维模式是“家国天下”,从家庭到国家到天下都是人的集合体,亦即社会单位。

独立的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具有意义。

所以,中国历来注重群体中的个人。

没有群体,也就没有个人。

群体的纽结是关系。

正因为如此,过程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关系,过程建构主义的理论趋向与核心假定都是围绕关系性展开的。

(一)过程建构主义的理论取向我们首先制定一个分类标准,即使用两对标量来对现有的体系理论进行分类。

这两对标量是:物质与理念;结构与过程。

(11) 根据这一标准,现有体系理论可以大致分为结构理性主义(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过程理性主义(基欧汉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和结构建构主义(温特的结构建构主义)。

本文提出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其分析重点是过程,其理论硬核是关系性。

关系性是社会活动的本质要素,关系性界定社会。

我们说过程即运动中的关系,也就是说它表现的是复杂关系的流动变化。

过程既是关系运动的载体和场所,也是产生和发展关系的根本动力。

过程与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孪生要素。

由于三大体系理论都忽视了关系这个中国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要素,所以我们首先在体系层次的理论谱系里面补足这个概念,以此确定过程建构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谱系中可能占据的地位,然后再对其理论取向加以解释和说明。

从这个图谱上看,结构理性主义属于物质主义范畴的理论,尤其强调以物质性权力分布定义的国际体系结构,这种结构规定了体系内单位——国家——的基本行为方式,所以,结构理性主义的基本理论取向是物质性结构理论。

温特的结构建构主义将华尔兹以权力分布定义的结构替换为以观念分布定义的结构,亦即国际体系的文化。

他提出了三种国际体系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认为是这些文化建构了体系单位(国家)的基本身份,因而也就决定了单位的利益与行为。

他与华尔兹一样强调结构,但却将华尔兹的物质性结构改变为理念性结构,理念性结构规定了国家的相对身份并因之规定了它们的利益。

所以,结构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取向是社会性结构理论。

新自由制度主义大致属于过程范畴的理论,并且从形式上看,它重视的是国际制度,似乎非物质性的成分要大一些。

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新自由制度主义所强调的过程,是一种“有规律的互动方式”。

在这里过程只不过是背景和陪衬,因为使这种互动有规律并可预期的是国际机制或是国际制度。

(12) 国际制度是依靠对国家提供的实际奖惩情况而发生作用的。

新自由制度主义所说的过程是一种附着性的物化,它对过程的重视只在于过程是互动的平台。

从根本上说,新自由制度主义仍然属于物质主义范畴,它所讨论的制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物质的,但其作用取决于制度能够提供的物质回报,物质性权力和利益仍然是国家行为的主要动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