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人口普查》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人口普查 (3)
人口普查——读数一、课前系统(一)教学内容分析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要讲述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6~8页。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掌握这些大数的读法,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
2、分析本课教材在整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要让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的读法,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这一课的内容在整个第一单元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只有学好了本课的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较大的数值信息,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学好下一课《写数》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①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学生已有读万以内数的经验,知道了“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末尾的0不读”。
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的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读万以内数的直接经验,这就为把读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
②学生处于信息多样化的社会中,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周围的各种学习渠道,已使大部分学生接触并且会读亿以内的数,甚至是亿以上的数,这些也可以看作是学生的现实起点。
2、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①一些学生基础差、接受能力低。
②有个别学生遗忘率高,要重新学习。
③学生在学习个级的数时理解不够透彻。
3、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①与二、三年级的学生相比,四年级的学生在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学习自觉性等方面均有所增强。
因此,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应侧重于引导学生找到解题的规律。
②以前后两桌的四位同学为一个小组,以小组学习、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及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既独立思考又共同探讨,取长补短,由此,我确定了这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探索使学生学会读亿以内的数,并且自己归纳出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人口普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人口普查》主要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如何利用统计图来展示人口数据。
本单元内容包括:人口普查的定义、人口普查的方法、人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及解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和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人口普查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学会利用统计图来展示人口数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定义、方法和过程。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解读技巧。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人口普查的定义、方法和过程。
2.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人口普查的兴趣。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探究人口普查的方法和统计图的绘制。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人口普查的相关案例和数据。
2.准备统计图的绘制工具,如直尺、圆规等。
3.准备教学PPT,包括人口普查的定义、方法、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等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宣传视频,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意义和重要性。
提问:什么是人口普查?为什么我们要进行人口普查?2.呈现(10分钟)呈现人口普查的相关案例和数据,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方法和过程。
提问:人口普查有哪些方法?是如何进行的?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并绘制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几组学生展示他们的统计图,并解读图表所反映的人口数据。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口普查》(课件)
你会读吗?
我国总人口数
1370536875
读作:十三亿七千零五十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五
台湾:二千三百一十六万
广东:一亿零四百三十万 三千一百三十二
写作:2316 0000来自写作:1 0430 3132
完成数学课本第6页,第二绿点
多位数的写法: 1.从高位起,先分级 2.一级一级往下写
小小练兵场
北京:19612368
青海省:5626722
读作:一千九百六十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
读作:五百六十二万六千七百二十二
自主学习
1、借助锦囊2自学。 2、会读带零的数。 3、读出视频中的数。
安徽:59500510 读作:五千九百五十万零五百一十
西藏:3002166 读作:三百万二千一一百六十六
多位数的读法: 1.先分级 2.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3.在每级后面要添上“亿”或“万”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人口普查
你觉得这个数大吗?
我国总人口数
1370536875
你会读吗?
我国总人口数
1370536875
自主学习
1、借助锦囊1自学。 2、读出视频里的数。
吉林省人口总数:27462297
读作:二千七百四十六万二千二百九十七 海南省人口总数:8671518
读作:八百六十七万一千五百一十八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口普查》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口普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口普查》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以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为背景,让学生在了解人口普查的基础上,学会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他们对统计有初步的认识,知道统计是一种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对人口普查的概念和方法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统计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知道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统计素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为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意义和作用。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
3.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人口普查的过程和统计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为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意义和作用。
2.学习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实际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人口普查模拟,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4.总结提升: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际操作中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5.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统计,下节课分享。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口普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口普查》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人口普查这一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学会利用统计图来表示和解释数据。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从简单的人口普查数据到复杂的人口统计图,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据和信息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统计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对统计图的认识和制作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统计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知道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解释统计图中的信息。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解释统计图中的信息。
2.难点:让学生学会通过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人口普查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统计知识。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人口普查的相关课件,展示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2.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人口普查数据表格和相关问题。
3.统计图模板:为学生准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模板。
4.投影仪:用于展示课件和统计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口普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口普查》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了解人口普查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人口普查的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人口普查的重要性,掌握人口普查的基本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身边的事物和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他们对于人口普查这一概念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普查的概念、目的和意义,理解人口普查的重要性。
2.掌握人口普查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人口普查的概念、目的和意义,掌握人口普查的基本方法。
2.难点:理解人口普查的重要性,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人口普查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人口普查的相关案例和数据。
2.准备人口普查的工具和材料,如问卷、记录本等。
3.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人口普查吗?人口普查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进行人口普查?让学生对人口普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呈现人口普查的相关案例和数据,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实际应用。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人口普查的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人口普查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人口普查的模拟操作。
可以设置一个模拟社区,让学生扮演普查员的角色,进行实地。
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如如何进行问卷设计、如何进行数据记录等。
4.巩固(5分钟)通过对模拟操作的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人口普查》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人口普查》教案本教案是针对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人口普查”这一章节所编写的,旨在帮助老师更好地教授该章节内容,让学生掌握本章节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普查的含义和作用;2.掌握人口普查的调查方法和流程;3.能够根据图表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4.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白板;2.人口普查调查问卷及统计表;3.调查类数据图表。
教学内容和方法1. 引入(5分钟)老师介绍人口普查的概念和作用,例如:人口普查是国家对本国公民人口数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教育程度等指标数据进行的一次全面普查统计,是为制定国家计划、进行社会管理、推进现代化建设等提供重要依据。
2. 呈现数据(10分钟)老师呈现一份关于某城市人口普查数据的调查表,让同学们对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根据给出的数据分析下列问题:1.该城市总人口数是多少?2.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3.18岁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4.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4. 小结(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分析结果,老师在汇报过程中进行点拨、补充和归纳总结。
5. 练习(20分钟)以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同学们根据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巩固本节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运算能力。
课后作业1.阅读数学教材中有关人口普查的内容,总结出人口普查的作用和调查方法;2.根据身边的调查数据(例如班级人数、男女比例、出生地点等),开展一次简单的调查,并用图表展示数据和结论;3.跟随老师的示范,做完教材中与人口普查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此次课堂针对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人口普查这一章节展开,通过课前引入、数据呈现、小组讨论、小结和课后练习,全方位展示了人口普查调查方法和统计数据的分析方式,让同学们学会了如何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并且在小组活动中摸索出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合作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位数。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亿位,这个数是(
)位数。
3.用1、2、3、4、0、0、0组成七位数,最大的是(
),最
小的是(
)。
二.说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1.19875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其中,“9”在( )位上,表示(
)。
2.76000009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其中,“6”在( )位上,表示(
)。
三.连线。
20007000
204001
30607000
只读一个零
读两个零 一个零也不读
2010004082 6008000 120500 7000004
答案: 一、 1. 千,亿,千万 2. 8;11 3. 4321000;1000234 二、 1. 7;百万;十万;9个十万 2. 8,千万;百万,6个百万 三、略
《人口普查》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 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口普查》的课文内容。下面我将 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 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 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人口普查》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 针对课程标准,认真挖掘教材资源,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把重点放在 通过使学生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 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 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2、学习末尾有 0 的数的读法。 在上表的下方依次把学生分类的数据板书出来。如: 指导:1265830000先读亿级,十二亿,再读万级,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合在一起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学生尝试读出1295330000 和6780000、13820000。
《人口普查》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1.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普查的概念及其意义,认识到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掌握制作条形图和饼图的方法,学会用图表整理和描述数据。
(3)能够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举例:
-通过实际的人口普查案例,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概念,强调数据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人口普查》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数据观念:通过人口普查实例,让学生感悟数据的现实意义,形成数据观念;2.探索能力:在整理和分析数据过程中,学会运用数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3.逻辑思维:通过制作和解读统计图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4.应用意识:将所学统计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人口普查》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一、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对应章节为《数据处理》单元中的“人口普查”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人口普查的意义,学会通过简单的图表整理和描述数据,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了解人口普查的概念及其作用;2.学习制作简单的条形图和饼图来展示数据;3.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如何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班级或家庭的人口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人口普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人口数据,了解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人口普查的重要性,掌握人口普查的基本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人口普查的概念:介绍人口普查的定义、意义和作用。
2.人口普查的基本方法:包括人口普查的时间、范围、对象、内容和方法。
3.人口普查的操作步骤:包括普查表的填写、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4.人口普查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人口普查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据有一定的敏感度。
但他们对于人口普查这一概念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还不够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培养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人口普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口普查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人口普查的操作步骤,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人口普查实例、普查表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人口普查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人口普查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新课导入:介绍人口普查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方法,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重要性。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人口普查实例,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操作步骤,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人口普查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第一单元第3课时《人口普查》(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第3课时《人口普查》(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人口普查的概念及其意义;2.学生掌握人口普查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实际操作计算;3.学生能够通过人口普查得到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人口普查的概念及其意义;2.解释人口普查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3.教授如何利用人口普查得到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
教学内容1.人口普查的概念及其意义;2.人口普查的基本方法;3.如何利用人口普查得到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新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将演示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介绍了人口普查的概念和意义,以便让学生对人口普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什么是人口普查?2.为什么要进行人口普查?3.我们在人口普查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步骤二:教授人口普查的基本方法教师在板书上简单地介绍人口普查的基本方法,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类和统计等。
然后给学生一个实际的例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得出人口普查中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
步骤三:练习题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练习题,供他们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如下:假设一个城市共有10000人,其中年龄0-6岁的人有1500人,7-12岁的人有2000人,13-18岁的人有2500人,19-35岁的人有3000人,36岁及以上的人有1000人,那么请回答下列问题:1.所有年龄段人口之和为多少?2.19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有多少?3.12岁及以下的人口数量有多少?4.不足19岁的人口数量有多少?5.每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分别是多少?步骤四:总结教师在板书上总结课堂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是什么?2.在人口普查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3.如何正确地进行人口普查?教学评价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掌握人口普查的基本方法,理解人口普查的概念及其意义,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人口普查教学反思
人口普查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
学生之前已经会认读万以内的数,这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可以迁移到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上来。
所以课上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读,这时我发现有大部分同学读不出来,读出来的也不对。
我趁热问,这么难吗?一定会有好办法的?我们好象给多位数分过级吧?请大家把876543这个数分分级吧,然后试着一级一级读。
结果同学们有了这次的成功非常兴奋,我又给同学们写出了更大的数,结果同学们都能顺利的读出来。
最后我又安排中间、末尾有零的数同学互说互读,这样学会读数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节课我把重点放在读数方法的指导上,如:先分级;再按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读法与个级的读法相同,要在它的末尾加上“万”;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的“0”
但是教学之后稍一反思,还是觉得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教学中的难点没有突破,这堂课的教学难点应该是“大数中0的读法”。
因为前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影响教学难点的突破。
个别同学对这样的数读的有误9807000543。
其次课堂的教学方式、手段随意性比较大,缺乏有效的预设,存在“想到怎么用就怎么用”的嫌疑。
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时间流失的主要原因。
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读数还是显得很不熟练,甚至有个
别学生没有掌握方法,影响读数的效率;读法的书写存在很大问题,如:3 6805 4103读作:3亿6千8百零5万4千1百零3。
数字不大写,还有的这样读作:3亿6805万4103。
这与课堂教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书写训练很有关系。
我想在下节课的练习中要重点训练读数的写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普查》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3、通过数字背景的呈现,使学生感受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读写数中有“零”的读写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探究较大数的读法
1、复习以前万以内数的读法,让学生说方法。
10000 43675 70001 10206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尝试读北京市、天津市、全国总人口数等较大的数据。
3、以13820000为例讲解方法。
4、学生讨论交流天津市和全国总人口这两个数据怎么读,然后写在练习本上。
5、引导学生总结读数方法。
(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亿级和万级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然后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一级末尾
的0都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0)6、练习:①填空先(),从()读起,亿级的数要按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字,接着读(),()上的数。
②练一练:读出下列各数。
(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再强调读数的方法)7070100 读作:40090000读作:75000000读作:300050000读作:2014856000读作:﹙二﹚、探究较大数的写法。
1、学生尝试写数澳门约有四十四万人香港约有六百七十八万人2、学生试着总结写数方法,教师加以引导。
(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一级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P7试一试1题,说一说这个国家有多少人。
提问:再读数时应该注意什么?进一步强调读数要求。
2、阅读信息P7试一试2题,分别让学生写出这两个数。
3、动笔我能行。
P8练一练2题,写出下面各数。
(教师强调写数时0最容易写错,同学们要注意)
四、全课总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如何读数、写数吗?
五、作业:1、8页练一练1、3题。
2、实践活动:在报纸、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些大数的信息,在全班进行交流。
板书:
人口普查
13820000
读作:一千三百八十二万四百零五万六千写作:405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