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专题1
初中地理专题一中国的疆域真题
专题一中国的疆域一、1.我国濒临的海洋,离北京最近的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2.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黄海、渤海、南海、东海C、东海、黄海、渤海、南海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3.我国濒临的海洋,纬度最高的是A.黄海 B.渤海 C.东海 D.南海4.我国濒临的海洋,属于内海的是A、黄海B、渤海C、东海D、南海5.下列国家不是我国陆上邻国的是A、朝鲜B、印度C、哈萨克斯坦D、韩国6.下面省区、简称以及行政中心的连线,正确的是A、陕西-陕-洛阳B、广东-广-南宁C、山东-晋-济南D、湖南-湘-长沙7.下列国家,是我国陆上邻国,且面积最大的是A.蒙古B.美国C.俄罗斯D.哈萨克斯坦下面是我国南方地区图,读图回答9题。
8.图中①省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A. 湘、长沙B. 闽、合肥C. 贵、昆明D. 桂、南宁9.与我国既陆上邻国,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A.老挝、韩国B.日本、菲律宾C.俄罗斯、印度D.越南、朝鲜10.简称为赣.的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是A.湖南长沙B.湖北武汉C.江西南昌D.安徽合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我国陆地面积约,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共有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和睦的大家庭。
2.目前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共有个自治区,其中濒海分布的自治区是。
3.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与四川省相邻的直辖市是_______________。
4.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中鲁是___________省(区)的简称;根据201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约为13.7亿,居世界第位。
5.目前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共有个直辖市,其中与四川省相邻的直辖市其简称是。
6.我国的直辖市中,与北京相邻的是;与四川相邻的是。
7.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共有个直辖市;与四川省相邻的自治区是 ________ 。
8.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居世界第三位;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
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专题一 单项选择100道(知识全覆盖重点知识+难点易错点)
________ green jacket is a birthday gift from my mother.
A.AB.AnC.TheD./
【答案】C
【详解】
句意:这件绿色的夹克是我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考查冠词辨析。根据“green jacket is a birthday gift from my mother”可知,此处特指妈妈送的那件绿色的夹克,用定冠词the表特指,故选C。
A.Ken and Bob'sB.Ken's and Bob's
C.Ken's and BobD.Ken and Bob
19.After ______ class I have gymnastics (体操训练) ______ two hours.
A.the; forB.the; atC./; forD./; at
25.My grandma's birthday is ________ March and it's ________ March 16th.
A.in;inB.in;onC.on;onD.on;in
26.—Do you see Cindy and Mike in the school library?
【答案】C
【详解】
句意:每天吃蔬菜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
考查形容词短语辨析。is bad for对……有害处;is bad with不搭配;is good for对……有好处;is good with与……相处得好。根据常识可知,每天吃蔬菜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故选C。
2.名词单复数变形要记牢
—What’s in the ________?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变化 鲁教版
专题一物质的变化一、两种变化、两种性质1、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定义:区别:有新物质(新分子)生成的反应是化学反应。
联系: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而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如:稳定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二、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1、定义:2、区别:举例:(1)有水生成的化合、分解反应(2)有水参与的化合、分解反应三、置换反应1、定义:2、不同种类的反应:(1)活泼金属+酸→盐+氢气(2)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3)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4)非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四、复分解反应1、定义:2、条件:3、不同种类的反应:(1)酸+金属氧化物→盐+水(2)酸+碱→盐+水(3)酸+盐→新酸+新盐(4)碱+盐→新碱+新盐(5)盐+盐→两种新盐五、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反应的基本类型)一氧化碳+氧化铁→铁+二氧化碳物质(得到或失去)氧,被,作,发生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或失去)氧,被,作,发生还原反应;巩固提高:1、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A.碳循环 B.氧循环 C.氮循环 D.水循环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只是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铜丝用来做导线 B.二氧化碳用来作灭火剂C.天然气用来作燃料 D.稀硫酸用来制氢气3、成语、诗词话科学——对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现象中包含化学内容的解释,你认为错误的是()成语或诗词用化学知识解释A.唐代李白诗句“风吹柳花满店香”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分子运动唐代张九龄诗句“松叶堪为酒,春来清香的美酒来自于粮食缓慢氧化B.酿几多?”C.明代于谦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描述的是物理变化过程通过反复锤炼,减少铁合金中碳元素的D.成语“百炼成钢”含量4、下列镁条燃烧的现象中,能说明镁条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放出大量热 B.有耀眼的白光 C.白色固体生成 D.固体不断减少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H2CO3 ==H2O+CO2↑ B.NH3+HCl==NH4ClC.2HI+Cl2==2HCl+I2↓ D.NaOH+HCl==NaCl+H2O6、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用铝作导线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 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7、2022年5月20日,一个有华人参与的研究团队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辛西娅(Synthia)”诞生。
初中数学精品试卷:八年级复习专题1:折叠问题
八年级复习专题1:折叠问题一、折叠问题 如图所示,将长方形纸片ABCD 的一边AD 向下折叠,点D 落在BC 边的F 处。
已知AB=CD=8cm ,BC=AD=10cm ,求EC 的长。
解题步骤归纳: 1、标已知,标问题,明确目标在哪个直角三角形中,设适当的未知数x ; 2、利用折叠,找全等。
3、将已知边和未知边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转化到同一直角三角形中表示出来。
4、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得解。
练习1、 如图,将矩形ABCD 纸片沿直线AE 折叠,顶点D 恰好落在边BC 的F 处,已知3,CE cm =8AB cm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 如图,已知矩形ABCD 沿着直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C'处,BC'交AD 于E ,AD=8,AB=4,求DE 的长3、如图所示,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B=6,BC=8,将三角形ABC 折叠,使AB 落在斜边AC 上得到线段AB ’,折痕为AD ,求BD 的长.4、如图所示,在∆ABC 中,AB=20,AC=12,BC=16,把∆ABC 折叠,使AB 落在直线AC 上,求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5、如图,矩形纸片ABCD 的长AD=9 cm ,宽AB=3 cm ,将其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那么折叠后DE 的长是多少? (你会求折痕EF 长吗?)FCDB A EB'DCB A6、如图,将边长为8 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中点E处,点A落在点F处,折痕为MN,求线段CN的长.(你会AM,折痕MN长吗?MN=DE吗?)8.如图,已知△ABC中,△ACB=90°,△CAB=30°,△ABD是等边三角形,AB=8,如果将四边形ACBD折叠,使点D与点C重合,EF为折痕,则AE= .9.(2016年金华中考15题)如图,Rt△ABC纸片中,∠C=90°,AC=6,BC=8,点D在边BC 上,以AD为折痕将△ABD折叠得到△AB′D,AB′与边BC交于点E.若△DEB′为直角三角形,则BD的长是.10.(2015•无锡)如图,Rt△ABC中,∠ACB=90°,AC=3,BC=4,将边AC沿CE翻折,使点A落在AB上的点D处;再将边BC沿CF翻折,使点B落在CD的延长线上的点B′处,两条折痕与斜边AB分别交于点E、F,则线段B′F的长为.。
初中语法专题(一)— there be句型(带答案)
There be 句型 一、基本概念:There be 句型表示“某地(或某时)有某人(或某物)。
二、结 构:三、用法详解(考点)1、考点一:主谓一致T here is a pe n a nd two ruler s i n t he box.The re are two rulers and a pen in the box ..注意:主谓一致遵循就近原则的还有:eit her…or ;nei ther…nor ;no t…but ; no t only…bu t also 等。
e.g. ①Neither y ou nor I a m wro ng.你和我都没错。
②Not y ou b ut your father i s to b lame. 不是你,而是你的父亲该受责备。
③Not only y ou but(a lso) he is wron g. 不仅你错了,他也错了。
2、考点二:句型转换学习内容There is +单数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 地点状语/时间状语.There are +复数名词+地点状语/时间状语.1. There 是引导词,没有词义;2. be 动词为谓语动词,名词为主语;be 动词和名词要保持数的一致。
肯 定 句:“There be +某人/某物+地点/时间状语” 否 定 句:“There be not/no +某人/某物+地点/时间状语” 一般疑问句:“Be there +某人/某物+地点/时间状语”? 特殊疑问句:“疑问词+be there+某人/某物+地点/时间状语”? 反义疑问句:“There be +某人/某物+地点/时间状语,be (not) there?”1)否定句: 加not/noThere be句型的否定式的构成和含有be动词的其它句型一样,在be后加上not或no即可。
注意:not和no的不同:not是副词,no为形容词,not a/an/any + n.相当于no+n.如:There are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 →There aren't any pictures on the wall. =There are no pictures onthe wall.ﻫThere is abikebehind thetree.→There isn't a bike behind the tree. =There isno bikebehind the tree.2)一般疑问句: be动词提前Therebe句型的一般疑问句变化是把be动词调整到句首,再在句尾加上问号即可。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题1 实验基本操作-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
专题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9.5mL的液体可用100mL的量筒B.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酒精灯C.滴管使用后都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D.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答案】D【解析】A.量取9.5mL的液体可用10mL的量筒,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错误。
C.滴管使用后不一定都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正确。
2.如图所示操作正确的是()A.测溶液的pH B.稀释浓硫酸C.过滤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答案】B【解析】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3.下列关于仪器连接和气密性检查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A、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B、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C、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初中数学模型专题1:双中点模型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模型1 双中点模型模型展现类型:双中点型模型特点:点C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点的中点分别是线段BC AC P ,P 2,1 点C 是线段AB 延长线上任意一点,点的中点分别是线段BC AC P ,P 2,1 结论:AB p p 2121 双中点和型结论: P 1P 2=12AB证明:∵点P ₁,P ₂分别是线段AC,BC 的中点,∴P 1C =12AC,P 2C =12BC (中点的性质),∵ P ₁P ₂=P ₁C+P ₂C,∴P 1P 2=12AC +12BC =12AB.双中点差型结论: P 1P 2=12AB证明:∵点P ₁,P ₂分别是线段AC,BC 的中点,∴P 1C =12AC,P 2C =12BC,∵ P ₁P ₂=P ₁C-P ₂C,∴P 1P 2=12AC −12BC =12AB.巧学巧记 简记:“一半,一半又一半”.基础模型怎么用1.找模型共线的三个点组成的三条线段中,已知两条线段的中点时,考虑用“双中点模型”2.用模型中点将线段平分,利用线段的 12倍关系转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1 如图,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点P₁,P₂分别为线段AB,BC的中点,(双中点)且AB=6,BC=4,则线段P₁P₂的长为( )(中点组成的线段)A.2B.4C.5D.6思路点拨:已知双中点P₁,P₂,且点B在线段AC上,则用双中点和型即可求解.例2 如图,已知点C是线段AB上一点,AC<BC,点M和N分别是AB和BC的中点,MN=4,BC=10,( 双中点)则线段AB的长为( )(已知双中点产生的新线段长,逆向考虑模型的应用)A.18B.10C.8D.5思路点拨:已知双中点M,N,且点B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则用双中点差型即可求解.例3 已知线段AB=4,在线段AB所在直线上作线段BC,使得BC=2,若点D是线段AB的中点,点E是线段BC的中点,则线段DE的长为( )(双中点)A.1B.2C.1或3D.1或2思路点拨:点C位置不确定,需分两种情况讨论:①点C在线段AB内;②点C在线段AB外.。
初中九年级语文群文阅读专题(一)
群文阅读专题(一)提示:点击进入讲评。
12345678一,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请同学们看《训练》第12,13页第1-5题。
1. 请根据提示,把选文行文脉络图补充完整。
等待鹭鸶寻找鹭鸶2. 请结合选文内容,分别简析第②段与第⑫段加点词语所表达地情感。
"竟"字表示出乎意料,写出了"我"见到鹭鸶时地意外与小心翼翼,不敢挪动,生怕惊动它们,表达出对鹭鸶地喜爱,对与自然与谐相处地向往。
"圣物"指具有神圣色彩地东西,具有精神上地象征意义,"我"把鹭鸶称为"圣物",表达出对鹭鸶地恭敬,珍重之情,说明鹭鸶在"我"心里具有崇高地地位。
3. 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⑥段在结构上地作用。
承上启下。
第⑥段承接上文对鹭鸶绝迹因由地思考,引出下文对鹭鸶与村与谐相处地回忆。
4. 请简要分析第⑧段画线地句子寄寓了"我"怎样地志趣。
"我"宠辱不惊,淡泊名利,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生活,能够发现自然地生命之美。
5. 选文第⑪段说"鹭鸶对类地信赖毕竟是可以重新建立地"。
请根据选文内容结合自己地生活体验,谈谈妳对这句话地理解。
示例:鹭鸶曾与类互相信任,与谐相处,但由于环境地破坏与猎手地捕杀,令鹭鸶逐渐绝迹。
由于们重新开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鹭鸶又再次出现在地视野里,被破坏地信任也重新建立起来。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当地地小河,由于被化工厂污染,水变黑了,鱼与水鸟也消失了,但由于环境保护,河水变清了,鱼与水鸟又回来了。
亡羊补牢犹未晚,只要从现在做起,提高环保意识,行动起来,就可以重新创造出一个与动物与谐相处地社会。
6. 请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地作用。
二,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请同学们看《训练》第13页第6-8题。
①照应题目《滇西北地鹰》。
②交代了滇西北地鹰地生活环境:阳光明媚,天空纯澈,清新,圣洁。
初中数学专题一 旋转中的几何模型(手拉手模型、对角互补模型)(解析版)
专题一旋转中的几何模型模型一 “手拉手”模型模型特征:两个等边三角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或正方形共顶点.模型说明:如图1,△ABE,△ACF都是等边三角形,可证△AEC≌△ABF.如图2,△ABD,△A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证△ADC≌△ABE.如图3,四边形ABEF,四边形ACHD都是正方形,可证△ABD≌△AFC.图1 图2 图3等腰图形有旋转,辩清共点旋转边,关注三边旋转角,全等思考边角边。
1【问题提出】(1)如图①,△ABC,△AD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将△ADE绕点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连结BD,CE.在图②中证明△ADB≅△AEC.[学以致用](2)在(1)的条件下,当点D,E,C在同一条直线上时,∠EDB的大小为度.[拓展延伸](3)在(1)的条件下,连结CD.若BC=6,AD=4直接写出△DBC的面积S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1)根据“手拉手”模型,证明△ADB≅△AEC即可;(2)分“当点E在线段CD上”和“当点E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再根据“手拉手”模型中的结论即可求得∠EDB的大小;(3)分别求出△DBC的面积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ABC,ADE均为等边三角形,∴AD=AE,AB=AC,∴∠DAE-∠BAE=∠BAC-∠BAE,即∠BAD=∠CAE在△ADB和△AEC中,AD=AE∠BAD=∠CAE AB=AC∴ABD ≅ACE (SAS );(2)当D ,E ,C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分两种情况:①当点E 在线段CD 上时,如图,∵△ADE 是等边三角形,∴∠ADE =∠AED =60°,∴∠AEC =180°-∠AED =120°,由(1)可知,△ADB ≅△AEC ,∴∠ADB =∠AEC =120°,∴∠EDB =∠ADB -∠ADE =120°-60°=60°②当点E 在线段CD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ADE 是等边三角形,∴∠ADE =∠AED =60°∴∠ADC =180°-∠ADE =120°,由(1)可知,△ADB ≅△AEC∴∠ADB =∠AEC =60°,∴∠EDB =∠ADB +∠ADE =60°+60°=120°综上所述,∠EDB 的大小为60°或120°(3)过点A 作AF ⊥BC 于点F ,当点D 在线段AF 上时,点D 到BC 的距离最短,此时,点D 到BC 的距离为线段DF 的长,如图:∵ΔABC 是等边三角形,AF ⊥BC ,BC =6∴AB =BC =6,BF =12BC =3∴AF =AB 2-BF 2=62-32=33∴DF =33-4此时S .DBC =12BC ⋅DF =12×6×(33-4)=93-12;当D 在线段FA 的延长线上时,点D 到BC 的距离最大,此时点D 到BC 的距离为线段DF 的长,如图,∵ΔABC 是等边三角形,AF ⊥BC ,BC =6∴AB =BC =6,BF =12BC =3,∴AF =AB 2-BF 2=62-32=33∵AD =4∴DF =AF +AD =33+4此时,S .DBC =12BC ⋅DF =12×6×(33+4)=93+12;综上所述,△DBC 的面积S 取值是93-12≤5≤93+12【点评】 利用“手拉手”模型,构造对应边“拉手线”组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解题关键2已知正方形ABCD 和等腰直角三角形BEF ,BE =EF ,∠BEF =90°,按图1放置,使点F 在BC 上,取DF 的中点G ,连接EG ,CG .(1)探索EG,CG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证明;(2)将图(1)中△BEF绕点B顺时针旋转45°,再连接DF,取DF中点G(见图2),(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证明你的结论;(3)将图(1)中△BEF绕点B顺时针转动任意角度(旋转角在0°到90°之间),再连接DF,取DF中点G(见图3),(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证明你的结论.【思路点拨】(1)首先证明B、E、D三点共线,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证明EG=DG= GF=CG,得到∠EGF=2∠EDG,∠CGF=2∠CDG,从而证得∠EGC=90°;(2)首先证明△FEG≌△DHG,然后证明△EC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证得:EG=CG且EG⊥CG;(3)首先证明:△BEC≌△FEH,即可证得:△EC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EG=CG且EG⊥CG.【解题过程】解:(1)EG=CG且EG⊥CG.证明如下:如图①,连接BD.∵正方形ABCD和等腰Rt△BEF,∴∠EBF=∠DBC=45°.∴B、E、D三点共线.∵∠DEF=90°,G为DF的中点,∠DCB=90°,∴EG=DG=GF=CG.∴∠EGF=2∠EDG,∠CGF=2∠CDG.∴∠EGF+∠CGF=2∠EDC=90°,即∠EGC=90°,∴EG⊥CG.(2)仍然成立,证明如下:如图②,延长EG交CD于点H.∵BE⊥EF,∴EF∥CD,∴∠1=∠2.又∵∠3=∠4,FG=DG,∴△FEG≌△DHG,∴EF=DH,EG=GH.∵△B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E=EF,∴BE=DH.∵CD=BC,∴CE=CH.∴△EC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EG=GH,∴EG=CG且EG⊥CG(3)仍然成立.证明如下:如图③,延长CG至H,使GH=CG,连接HF交BC于M,连接EH、EC.∵GF=GD,∠HGF=∠CGD,HG=CG,∴△HFG≌△CDG,∴HF=CD,∠GHF=∠GCD,∴HF∥CD.∵正方形ABCD,∴HF=BC,HF⊥BC.∵△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EF,∠EBC=∠HFE,∴△BEC≌△FEH,∴HE=EC,∠BEC=∠FEH,∴∠BEF=∠HEC=90°,∴△EC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CG=GH,∴EG=CG且EG⊥CG.针对训练11已知ΔABC是等边三角形,AD⊥BC于点D,点E是直线AD上的动点,将BE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F,连接EF,CF,AF.(1)问题发现:如图1,当点E在线段AD上时,且∠AFC=35°,则∠FAC的度数是;(2)结论证明:如图2,当点E 在线段AD 的延长线上时,请判断∠AFC 和∠FAC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拓展延伸:若点E 在直线AD 上运动,若存在一个位置,使得ΔA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此时∠EBC 的度数.【答案】(1)55°;(2)∠AFC +∠FAC =90°,见解析;(3)15°或75°【解析】(1)55°,理由:∵Δ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AC =BC ,∠ABC =∠BAC =∠ACB =60°,∵AB =AC ,AD ⊥BC ,∴∠BAD =30°,∵将BE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F ,∴BE =BF ,∠EBF =60°,∴∠EBF =∠ABC ,在△ADC 和△BDA 中,AB =BC∠ABE =∠FBC BE =BF,∴ΔABE ≌ΔCBF SAS ,∴∠BAE =∠BCF =30°,∴∠ACF =90°,∴∠AFC +∠FAC =90°;∵∠AFC =35°,∴∠FAC =55°;(2)结论:∠AFC +∠FAC =90°,理由如下:∵Δ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AC =BC ,∠ABC =∠BAC =∠ACB =60°,∵AB =AC ,AD ⊥BC ,∴∠BAD =30°,∵将BE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F ,∴BE =BF ,∠EBF =60°,∴∠EBF =∠ABC ,在△ADC 和△BDA 中,AB =BC∠ABE =∠FBC BE =BF,∴ΔABE ≌ΔCBF SAS ,∴∠BAE =∠BCF =30°,∴∠ACF =90°,∴∠AFC +∠FAC =90°;(3)∠EBC =15°或75°分两种情况:①点E 在点A 的下方时,如图:∵ΔA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 =CF ,由(2)得ΔABE ≌ΔCBF ,∴CF =AE ,∴AC =AE =AB ,∴∠ABE =180°-30°2=75°,∴∠EBC =∠ABE -∠ABC =75°-60°=15°;②点E 在和点A 的上方时,如图:同理可得∠EBC =∠ABE +∠ABC =75°.2已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将线段CD 绕点C 逆时针旋转α(0°<α<90°),得到线段CE ,联结BE 、CE 、DE . 过点B 作BF ⊥DE 交线段DE 的延长线于F .(1)如图,当BE =CE 时,求旋转角α的度数;(2)当旋转角α的大小发生变化时,∠BEF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请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如果不变,请求出∠BEF 的度数;(3)联结AF ,求证:DE =2AF .【答案】(1)30°;(2)不变;45°;(3)见解析【解析】(1)证明:在正方形ABCD 中, BC =CD .由旋转知,CE=CD,又∵BE =CE ,∴BE =CE =BC ,∴△BEC 是等边三角形,∴∠BCE=60°.又∵∠BCD=90°,∴α=∠DCE=30°.(2)∠BEF的度数不发生变化.在△CED中,CE=CD,∴∠CED=∠CDE=180°-α2=90°-α2,在△CEB中,CE=CB,∠BCE=90°-α,∴∠CEB=∠CBE=180°-∠BCE2=45°+α2,∴∠BEF=180°-∠CED-∠CEB=45°.(3)过点A作AG∥DF与BF的延长线交于点G,过点A作AH∥GF与DF交于点H,过点C作CI⊥DF于点I易知四边形AGFH是平行四边形,又∵BF⊥DF,∴平行四边形AGFH是矩形.∵∠BAD=∠BGF=90°,∠BPF=∠APD,∴∠ABG=∠ADH.又∵∠AGB=∠AHD=90°,AB=AD,∴△ABG≌△ADH.∴AG=AH,∴矩形AGFH是正方形.∴∠AFH=∠FAH=45°,∴AH=AF∵∠DAH+∠ADH=∠CDI+∠ADH=90°∴∠DAH=∠CDI又∵∠AHD=∠DIC=90°,AD=DC,∴△AHD≌△DIC∴AH=DI,∵DE=2DI,∴DE=2AH=2AF模型二 对角互补模型对角互补模型的特征:外观呈现四边形,且对角和为180°。
初中地理专题一 常考图形类型专题
返回目录
( C)
专题一 常考图形类型专题
返回目录
例2 (2020江西模拟)2018年2月7日,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中国第34
次南极科考队在恩克斯堡岛为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举
行了选址奠基仪式。读图2,完成3~4题。
3.我国科考站的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D )
A.长城站(59°E,65°S)
北半球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南半球 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专题一 常考图形类型专题
返回目录
例题 (2020福建质检)下图所示为我国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
一天昼长与夜长的分布特点,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空白部分表示白昼。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反映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 B)
A.3月21日前后
经 为北纬,反之为南纬;经度向 北方
纬 东增大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②东西方向的确定:东西方向是相对的,
网 ③读出待确定点的数值,确定 同在东经度,经度数越大越靠东,同在
图 经纬度位置,如图1中A点的 西经度,经度数越小越靠东,经度数越
经纬度为(40°N,40°W)
大越靠西。如图1中B点位于A点的东方
专题一 常考图形类型专题
返回目录
专题一 常考图形类型专题
例 题 (2021 宁 夏 ) 某
地理考察队从甲地出发,
沿图示路线进行野外考
察,终点在丙地。图1为该
考察队野外考察路线示意
图,图2为该地区当日的天
气预报图。读图完成1~2
题。
图1
返回目录
图2
专题一 常考图形类型专题
1.该考察队野外考察的行进方向大致是 A.自南向北 B.自西向东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北向西南
初中化学专题一:酸和碱的性质及其应用
专题一:酸和碱的性质及其应用【知识梳理】【典例分析】知识点一:物质的酸碱性例1: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晚会上表演了节目:先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写了“云课堂”三个字,然后将另一种无色液体喷洒在写字处,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的“云课堂”。
同学们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 )A.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B.NaOH溶液、酚酞溶液C.CuSO4溶液、NaOH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例2:近期科学工作者利用基因技术培育了一种紫色卷心菜,其紫色菜叶遇到盐酸会变红色.小芳和小华对紫色菜叶遇到盐酸变红色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作出如下猜想:①可能是水分子使紫色菜叶变红色,②可能是氯化氢气体使紫色菜叶变红色,③可能是氯离子(Cl—)使紫色菜叶变红色,④可能是氢离子(H+)使紫色菜叶变红色.并设计了如下实验加以验证。
(1)实验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式训练:1。
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粒子不断运动"的研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物质X是 ( )A.浓氨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浓食盐水2。
图为某学习小组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的有关“溶液的酸碱性”的探究实验。
(1)使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在不同酸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填微粒符号)。
(3)为了便于观察石蕊试液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在两块点滴板的1号空穴中,在滴加石蕊试液之前,都应该加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4)点滴板2中的废液,若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5)你建议如何处理点滴板2中的废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酸的性质例3:现有Mg和MgO的固体混合物3g,经测定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向固体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B.生成MgCl2的质量为9.5gC.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D.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MgCl2例4: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1)试管①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试管②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 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初中化学专题一 经典母题30题.doc
初中化学专题一经典母题30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8题)1.生活中的许多变化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鸡蛋煮熟B.光合作用C.汽油洗涤油污D.食物腐败【答案】【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汽油除油污是利用油污溶解于汽油中,属于溶解作用。
为物理变化。
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测量溶液的pH C.取固体药品D.熄灭酒精灯【答案】【答案】D【解析】检查气密性不能用手握法,A错误;测定溶液的PH值不能把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B错误;取固体药品时瓶塞倒放,C错误。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答案】【答案】A【解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A错误。
难度:容易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可用做保护气【答案】【答案】C【解析】 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它不具有可燃性,所以不可以作燃料,故错误;B、带火星的木条必须在氧气的量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复燃,并不能在含有氧气量少的集气瓶中复燃,故错误.C、水中溶有少量氧评卷人得分气,水中的生物可以依靠这些氧气而存活,故正确;D、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会与大多数的物质发生反应,因此不能作保护气,故错误。
初中数学专题1:数与式分式化简求值
数学中考专题一:分式化简求值一、考纲要求(分值范围17-20分)(一)、有理数部分1.了解部分:|a|的含义。
2.理解部分:有理数的概念、相反数、绝对值、乘方的意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的运算律。
3.掌握部分: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的运算律。
4.运用部分:相反数、绝对值、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的运算律。
(二)、实数部分1.了解部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利用乘方和开方互逆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及其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近似数的概念、二次根式及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及四则运算法则。
2.理解部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利用乘方和开方互逆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3.掌握部分: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用计算机进行近似计算。
4.运用部分: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及四则运算法则(三)、代数式1.了解部分:无。
2.理解部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求代数式的值。
3.掌握部分:简单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表示、求代数式的值。
4.运用部分:求代数式的值。
(四)、整式与分式1.了解部分: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
2.理解部分:科学记数法、整式的概念、乘法公式(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3.掌握部分:整式的加减乘法(多项式限一次与二次式)运算、乘法公式(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进行因式分解、公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4.运用部分:科学记数法、乘法公式(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进行因式分解、公式的基本性质。
5.经历部分:乘法公式(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
6.探索部分:乘法公式(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
初中语文中考 微专题1古诗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通关
题组2
(1)长夜沾湿何由彻 (2)水何澹澹 (3)何似在人间 (4)然则何时而乐耶 (5)万钟于我何加焉 (6)乡书何处达
疑问代词,怎么 副词,多么 疑问代词,怎么 疑问代词,什么 疑问代词,什么 疑问代词,何处,哪里
微专题1 古诗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通关 三、之(虚词样板文:《爱莲说》)
微专题1 古诗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通关
微专题1 古诗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通关
题组3 (1)无案牍之劳形 (2)渔人甚异之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此之谓失其本心 (5)公与之乘
微专题1 古诗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通关
题组3
(1)无案牍之劳形 (2)渔人甚异之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此之谓失其本心 (5)公与之乘
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第三人称代词,指桃花林的景色 助词,相当于“的” 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第三人称代词,指曹刿
微专题1 古诗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通关
题组3
(1)温故而知新 (2)学而不思则罔 (3)呼尔而与之 (4)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佳木秀而繁阴
微专题1 古诗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通关
题组3
(1)温故而知新 (2)学而不思则罔 (3)呼尔而与之 (4)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佳木秀而繁阴
微专题1 古诗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通关
题组4 (1)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其此之谓乎 (3)吾妻之美我者 (4)处处志之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微专题1 古诗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通关
题组4
(1)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其此之谓乎 (3)吾妻之美我者 (4)处处志之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指示代词,这 代词,指他们的 代词,指小石潭的 代词,指他的 代词,指它的 代词,其中的
初中数学专题讲解1专题一《程序框图题》
8. 如图是一个运算程序,若输入x的值为8,输出的结果是m,若输入x的值为3,
输出的结果是n,则m-2n等于( )
A. 15 B. 14
C. 16
D. 17
9. 根据如图的程序运算:当输入x=50时,输出的结果是101;当输入x=20
时,输出的结果是167.如果当输入x的值是正整数,输出的结果是127,那么
5. 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当输出的y值为0时,x的值是( )
A. 1 B. 2
C. ±1
D. ±2
6. (2019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一模)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若输入x=2,则输 出的y值为( ) A. 5 B. 11 C. 23 D. 47
7. 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8,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352 B. 160 C. 112 D. 198
满足条件的x的值最多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答案
初中数学
专题一 程序框图题
Hale Waihona Puke 1. (2019江北区适应性考试)根据以下程序,当输入x=2时,输出结果为( )
A. -1
B. -4
C. 1
D. 11
2. (2019大渡口区三模)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 》中的“更相减损术”.根据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若输入的值x=-2,则输出 的值为( )
A. -7
B. -3
C. -5
D. 5
3. 按照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计算,若输入的x值为2或5时,输出的y值相等, 则m等于( )
A. 4
B. 8
C. 12
D. 16
4. (2019沙坪坝区适应性考试)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k的值为1 的是( )
专题1 初中三类初等函数问题
学大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Beijing XueDa Century Education Technology第1专题 函数类问题(1)考点1:一次函数类问题例:(2008福建厦门)如图,在直角梯形OABD 中,DB OA ∥,90OAB ∠=,点O 为坐标原点,点A 在x轴的正半轴上,对角线OB AD ,相交于点M .2OA AB ==,:1:2BM MO =. (1)求OB 和OM 的值;(2)求直线OD 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3)已知点P 在线段OB 上(P 不与点O B ,重合),经过点A 和点P 的直线交梯形OABD 的边于点E (E 异于点A ),设OP t =,梯形OABD 被夹在OAE ∠内的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练1:(2009浙江嘉兴)如图,已知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象经过)1,2(--A ,)3,1(B 两点,并且交x 轴于点C ,交y 轴于点D ,(1)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OCD ∠tan 的值; (3)求证:︒=∠135AOB .练2:(2009山西)如图,已知直线128:33l y x =+与直线2:216l y x =-+相交于点C l l 12,、分别交x 轴于A B 、两点.矩形DEFG 的顶点D E 、分别在直线12l l 、上,顶点F G 、都在x 轴上,且点G 与点B 重合.(1)求ABC △的面积;(2)求矩形DEFG 的边DE 与EF 的长;(3)若矩形DEFG 从原点出发,沿x 轴的反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平移,设移动时间为(012)t t ≤≤秒,矩形DEFG 与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t 的取值范围.练3:(2010广东珠海)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矩形ABCD (O 为原点),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上,且C 点坐标为(0,6);将BCD 沿BD 折叠(D 点在OC 边上),使C 点落在OA 边的E 点上,并将BAE 沿BE 折叠,恰好使点A 落在BD 的点F 上.(1)直接写出∠ABE 、∠CBD 的度数,并求折痕BD 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2)过F 点作FG ⊥x 轴,垂足为G ,FG 的中点为H ,若抛物线c bx ax y ++=2经过B 、H 、D 三点,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3)若点P 是矩形内部的点,且点P 在(2)中的抛物线上运动(不含B 、D 点),过点P 作PN ⊥BC 分别交BC 和BD 于点N 、M ,设h=PM-MN ,试求出h 与P 点横坐标x 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该函数的简图,分别写出使PM<NM 、PM=MN 、PM>MN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突出体现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进一 步明确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在 为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基础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 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课程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 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在学习方式上,重视语言学 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强调教师要创设有意义 的语境,为学生学习、实践和运用英语创造条件。
• 修订后的《标准》在实施建议中针对课程理念和改 革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更加具体 和可操作的教学建议。对教学建议逐条进行了整合 和文字修订,力争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具有指导 性和可操作性。
• 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读性,提高《标准》 对英语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
(二)修订的主要方面
• 经过十年新课程的实验,广大英语教师从课程理念 到教学行为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高度认同《 标准》的基本理念,认为《标准》代表了先进性和 时代性,是指导英语教学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 由于标准实验稿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所以修订后的 标准保留了实验稿的总体框架、基本理念、总体目 标和绝大多数具体目标。
• 从《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一线英语教师对任务型 教学表现出积大的热情,但对于如何实施任务型教 学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和问题。外语教学界对于任务 型教学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也有争议,有人直接借 “任务型教学”批评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过于西化 ,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 修订后的《标准》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 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 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 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 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一)关于课程性质
• 课程性质部分主要说明英语课程的价值和任务;
•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 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 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 力奠定基础。
•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 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 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 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 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 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 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 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 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 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 观与价值观。
• 《标准》对英语课程的性质的重新界定有利于我 们回答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英语?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初中)
责任专家 程晓堂
前测
• 你对《课标》的哪些部分最熟悉? • 你对《课标》的哪些部分困惑最多? • 你是否觉得《课标》规定有些内容不合理? • 你觉得《课标》对一线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表
现在哪些方面? • 你是否通读过《课标》?
一、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开始实验。 经过两年实验后,教育部于2003年在实验区就
• 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只包括小学和 初中阶段的内容。
二、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
• 本专题主要解读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中的初中部分。为了便于大家更加准确地把握修 订后的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我们首先对《标准》 的修订情况做一个简要介绍。
(一)《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 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中等发展水平为基 准,考虑全国各地英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 平衡性等因素,在保持《标准》总体结构和目标体 系不变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部分具体目标要求,以 更好地反映全国广大地区的教学实际水平和未来发 展需求。
• 充分反映各地在实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参与调 研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 修订稿增加了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
• 将音标写入课标里:“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 词(五级知识目标)。
• 修订后的《课标》单独列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 程的词汇表(1600词),而且单独列出了小学阶段 的400个左右的核心词汇。
三、《标准》具体内容解读
• 课程性质 • 课程基本理念 • 课程设计思路 • 课程目标 • 分级标准 • 实施建议 • 附录
• 修订后的《标准》进一步反映了国际外语教育的发 展趋势。外语教育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对学 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外语的过程 不再是一个枯燥地背诵和记忆的经历,而一个积极 主动地学习过程,一个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 文素养的过程。
• 修订稿仍然以描述学生“用英语做事”为主线,强 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做事情的过程中 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从八个方面为英语教师提出了 既具有指导意义、又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建议,体 现了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的改革方向。
• 在中国以及世界上很多地区,相当多的外语(特 别是英语)学习者在生活或工作中并不使用外语 (包括不能使用、不需要使用等情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相当多的人学习外语是为了升学、获得资格证书、 某职或晋升。
课程标准的实验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涉及 课程标准的各个方面。 在调研的基础上,教育部启动了课程标准的修订 工作。经过长达8年的时间,2011年4月修订工 作完成。
关于三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的说明
• 200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涵盖了小学 、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内容。
• 2003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只涉 及高中阶段内容,代替2001年版本中的高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