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思考论文
申论范文:涵养乡风文明 推动乡村振兴
申论范文:涵养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振兴摘要: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成为国家战略,而乡风文明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涵养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振兴。
宏观上,提出了政府、媒体和教育等方面应当采取的措施,加强对乡风文明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微观上,从家庭和个人两个层面讲述了如何营造健康、和谐、文明乡风,创造适宜人居的优美乡村环境。
通过共同的努力,涵养好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风文明;乡村振兴;家庭;政府;媒体;教育申论范文:涵养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振兴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成为国家战略,而乡风文明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乡风文明的关注下,乡村振兴可以实现优美的环境、健康的生态和美好的人文气息,人们的身体和心灵都能够得到滋养,乡村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如何涵养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振兴?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宏观上,政府、媒体和教育等方面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乡风文明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首先是政府应当在新的农村改革中,以文化引领为中心,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力度。
在农村地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各项扶持政策,增加财政投入和加强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品质。
同时,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对农村基层干部和村民的培训,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的规范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其次是媒体应该充分发挥宣传的作用,通过各种媒介宣传乡风文明,引领社会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新闻媒体以及文化传媒可以通过宣传乡村各种美丽的故事、美食、美景,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乡村文化和民俗,以文化的方式涵养好乡风文明。
最后是教育方面,学校教育是提高文明素质的关键,因此应该将文化建设纳入课堂教学,将营造和宣传涵养优秀乡风作为教育目标,在课程中涉及到民俗、风俗习惯等方面,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教育培养出优秀的新农民、新农村建设者,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
微观上,从家庭和个人两个层面讲述了如何营造健康、和谐、文明乡风,创造适宜人居的优美乡村环境。
当前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困难与对策建议
当前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困难与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乡风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然而,当前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农村文化传承的不足、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以及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探讨当前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文化传承的不足农村文化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和传承乡村精神风貌至关重要。
然而,在当前,农村文化传承存在以下困难和挑战:首先,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相对较低。
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短缺,导致教育质量不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培养,对传统乡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程度有限。
其次,城乡差距的拉大,使得农村居民更倾向于模仿城市文化,忽视本土传统文化的特点。
现代化的冲击,带来了以商业文化为主导的传媒和流行文化的影响,大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乡风文明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
对于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乡村教育条件,提升师资力量。
同时,加强农村素质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增加学生对农村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其次,通过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普及,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当前社会转型的加速和农村工业化的推进,给乡风文明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首先,农村人口流失和村庄废弃,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受到严重破坏。
随着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村庄人口锐减,乡风文明建设缺乏了基础和动力。
其次,农村社会关系的紧密度下降,农村社会道德观念淡薄。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农村社会关系的紧密度不断减弱,邻里之间的互助和关爱意识逐渐下降,导致农村社会道德观念的淡薄。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吸引农民留在村庄。
如何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如何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近年来,乡村建设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然而,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如何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促进农村社会的良好发展。
一、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乡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其次,要注重农村环卫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的整体卫生状况。
乡村的良好基础设施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也能够为乡风文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乡风文明教育农村乡风文明的培育离不开教育的引导。
农村学校应该加强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同时,要鼓励农村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引导农村学生形成文明礼貌、积极向上的行为模式。
此外,乡村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提升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促进乡风文明的法治化。
三、加强社区建设农村社区是农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加强社区建设是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步骤。
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村社区自治组织,加强农村居民的自治意识,提供参与决策、管理社区事务的机会。
其次,要推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儿童活动场所等,为农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
最后,要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队伍,发挥志愿者的作用,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社区居民的公益活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四、加强理念引导乡风文明建设还需要加强理念引导,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大对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普及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农民关注文明礼仪、绿色环保等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成为积极向上的农村建设者和传承者。
五、加强与城市的交流与互动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需要长期积累和传承,城市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对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农村文明乡风建设与乡村治理
农村文明乡风建设与乡村治理农村文明乡风建设与乡村治理一直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的一环。
乡村治理是以乡村为单位,通过法律、制度、文化等手段,对乡村社会经济治理和秩序维护进行管理和调节的一种社会管理活动。
而农村文明乡风建设则着重于塑造农村居民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提升整个乡村社区的文明程度和社会风气。
本文将就农村文明乡风建设与乡村治理展开讨论。
一、农村文明乡风建设与乡村治理的关系密切农村文明乡风建设与乡村治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只有在优秀的乡风文明理念的塑造下,乡村治理工作才能够有序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而乡村治理的完善和提升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文明乡风建设,营造更加和谐宜居的乡村环境。
二、推进农村文明乡风建设,提升社会公德在推进农村文明乡风建设的过程中,重点要培养农村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营造团结互助、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
只有形成共建共享、文明互助的社会风气,才能推动乡村治理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加大对文明乡风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乡风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村居民自觉遵纪守法、尊重文明乡风,自觉维护家园环境,创造优美的乡村风光。
乡村治理工作也要充分利用宣传教育渠道,加强对法规政策的普及宣传,引导农村居民依法履行义务,自觉维护村庄秩序。
四、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自治组织、村民自治委员会等制度,发挥基层组织在农村文明乡风建设和乡村治理中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通过组织居民自治、自我管理,增强乡村社区意识和凝聚力,为农村文明乡风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五、推动法治建设,规范乡村秩序依法治理是农村治理的重要基础。
建立健全农村法治体系,明确乡村法规,严格执法,加大对乡村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农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在全社会形成法治守则,维护村庄社会稳定。
六、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基层治理组织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乡村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工作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探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探究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乡村的发展面临了重大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乡风文明建设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视。
本文将探究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乡风文明建设是指在乡村社会中兴办文化、宣传教育、弘扬文明风尚、传承文化遗产、创建文明乡村等活动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明行为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的过程。
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1. 增强文化自信。
乡风文明建设能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认同感,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
2. 促进社会和谐。
乡风文明建设能够促进社会规范化,培育文明乡风,从而提升社区协调性和社会和谐程度。
3. 推动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建设能够提高乡村文化软实力,吸引人才和资金向乡村流动,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乡风文明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策略如下:1. 教育宣传。
积极开展民族、历史、文化、知识、健康等各类教育宣传活动,掌握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名人轶事等知识点,激发民众热爱文化、弘扬文明的意识。
2. 建设文化设施。
建设乡村文化广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长廊等文化设施,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景点,创新文化产品,提高乡村文化软实力。
3. 传承文化遗产。
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发挥乡土文化的优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民间艺术、民谣、民俗、传统手工艺等,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完善文化产业体系。
4. 弘扬文明风尚。
加强家风、乡风、民风的引导和培育,倡导文明礼仪、公德品质、守法意识等行为准则,使之成为道德行为的规范。
5. 建设文明村庄。
加强市容环境建设,推行垃圾分类和环保措施,严格管控乡村交通、道路、人居环境,改善村庄风貌和居住条件,重建乡村社区文化生活。
三、实践经验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方面,中国乡村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
农村文化建设与乡风文明
农村文化建设与乡风文明农村文化建设与乡风文明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民风民俗传承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回答,探讨农村文化建设和乡风文明的关系以及如何加强和提升农村文化建设和乡风文明。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农村文化建设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
农村文化建设能够传承乡土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
同时,农村文化建设也能够提升农村的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乡风文明的内涵乡风文明是农村社会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多个方面。
乡风文明强调农民的诚信、守法、勤劳和善良,是农村社会秩序和社会信用体系的根基。
乡风文明是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
三、农村文化建设与乡风文明的关系农村文化建设和乡风文明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的。
农村文化建设为乡风文明提供了传承和优化的基础,而乡风文明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目标。
只有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才能够形成和培育乡风文明,推动整个农村社会的进步。
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包括农民素质提升、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文化设施建设等。
首先,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其次,要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扬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
另外,要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
五、乡风文明的构建方向乡风文明的构建方向包括加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教育、推动农村社会公德建设、加强家庭教育等。
首先,要宣传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的法制观念教育,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
其次,要通过宣传教育,推动农村社会公德建设,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此外,还要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农民家庭的和谐关系,构建乡风文明的基础。
六、加强政府的引领作用农村文化建设和乡风文明的推进需要政府的积极引领和组织协调。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探讨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探讨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风文明建设不仅关乎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关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探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一、乡村振兴的背景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村经济的振兴,更是涉及到农村社会、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乡风文明建设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1. 加强宣传教育,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人的思想觉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宣传教育形式,不断强化乡村文明建设的知识普及和道德讲解,引导农民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2. 强化乡村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乡风文明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而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依靠科学合理的社会治理进行保障。
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健全乡村社会组织,激发社会主体活力,让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和有效。
要加强对乡村社会治安的管理,铲除传统乡村社会中存在的陋习和恶习,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 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乡风文明建设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作为支撑,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需要依靠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实现。
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提升乡村的文化程度。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作为一个AI语言模型,我没有具体的调查数据,但我可以从一些角度分析和思考乡风文明建设的推进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乡村的萎靡与荒芜越来越明显。
虽然政府部门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方面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现实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并不理想。
一些乡村地区存在不文明的现象,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骂人打人等,这些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了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乡风文明建设的投入不足。
虽然政府部门加强了对乡风文明建设的支持,但投入的力度不够。
很多乡村地区缺乏公共基础设施、娱乐场所和文化单位,乡民们的日常生活和娱乐活动缺乏保障。
再次,乡风文明建设的宣传不够。
宣传对于乡风文明建设至关重要,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宣传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
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乡风文明建设的投入,并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文化素养。
其次,需要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和活动,让更多的人知道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并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发扬“西部情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共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美丽的农村社会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此外,乡风文明建设还需要重视教育。
诸如环保、公益慈善、社会责任等方面需要有相关人士的参与、倡导和推广。
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育应该引领孩子们学习文明礼仪、道德规范和环保等基本知识,使下一代在德育教育方面更好地投入社会事业。
其次,政府部门、媒体和社区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宣传乡风文明知识,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对于文明礼仪,可以在乡村社区或景区显示提示词,强化整体形象塑造。
此外,也可以设立文明劝导员,增强文明宣传和整治力度,促使大众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进行道德讲堂、公益讲座、依法治乡培训、环境治理、公民道德享有等形式,推动文明乡风他创,打造浓郁的乡风文化。
乡风文明关于推进乡风文明打造文明幸福新乡村建议
乡风文明关于推进乡风文明打造文明幸福新乡村建议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乡风文明内涵丰富,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乡风文明建立任重而道远。
目前亟需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思想道德滑坡。
有坐懒等争思想,少数人争享低保待遇。
喜爱集体、勤劳致富、相互关怀、相互帮忙、尊老爱幼、邻里和谐等传统美德有所丧失。
少数子女常年在外务工,不关怀老人,不赡养老人,厚葬薄养。
有些人不讲诚信,拖欠银行贷款或他人借款,有归还力量却长期不还,负面影响很大。
二是打牌赌博盛行。
由于文化生活缺乏,农村打牌赌博现象比拟普遍,简单引发打架斗殴、家庭和邻里不和,甚至导致一些人走上犯罪道路,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封建迷信抬头。
一些人信佛信教信命,封建迷信。
有的农夫有病不求医,而是去求神拜佛,装神弄鬼,劳命伤财,甚至上当受骗。
有的乡村违规建寺庙,集资收钱,损害群众利益。
四是攀比之风渐盛。
少数人在婚丧嫁娶上大操大办,比阔气、讲排场。
少数村在红白喜事随礼、烟酒和菜品上相互攀比,造成铺张。
不少地方老人祝寿、小孩生日、新居开工、上梁搬家都要请客,一些农夫不堪重负。
五是村容村貌欠佳。
局部村建房随便选址,村组无统一规划。
房前屋后猪牛粪、污水坑随处可见,环境污染严峻,无专人治理。
一些农夫不讲卫生,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
六是陪读现象不少。
有的乡镇原来教育资源不差,但不少人还是从幼儿园开头就把孩子送到县城,租房陪读,不仅增加了读书本钱,还简单造成一些家庭不稳定因素。
七是法制观念淡薄。
少数农夫法治观念淡薄,无政府主义严峻,不关怀国家、集体和他人的事。
少数乡村存在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隔代教育对留守儿童安康成长有肯定影响,违法犯罪有低龄化现象。
宗族、黑恶势力拉帮结派,利用贿选等非法手段操纵村内选举,干扰土地承包和招投标活动,强揽工程、漫天索赔(补)等行为时有发生。
几点建议:1.进一步强化乡风文明引领。
关于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关于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第一篇:关于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关于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乡风文明”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是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调查了解,由于我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乡风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也参差不齐,从而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当前,农村与城市、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集中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的差距过大。
长期以来,中央财政、省、市、县等各级政府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服务投入不大,甚至几乎是空白。
必须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基础设施投入是基础中的基础。
就我县而言,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休闲娱乐少之又少,农民空闲时间除了看电视,就是打麻将、斗地主,精神生活十分贫瘠,大好光阴就这样白白流走。
2、农民经济收入构成发生根本性改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由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县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力纷纷走出田野,到沪、苏、浙等发达地区务工、经商,成功地实现了就业转移,为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这些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精英们所挣来的钱并未完全用在农村,而是有的到城镇购房,有的在家建房,有的则干脆继续在外发展。
所以,巨大的经济收入并未用在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上面。
3、农民因礼、因病受穷现象突出。
当前,农村名目繁多的“应门面”(指婚丧嫁娶、乔迁、做寿、升学、入伍、开业等)的费用是个无底洞,每户农民每年在这些“恭贺”声中所花的礼钱多则数千元,少则也有五、六百元。
加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新思路
加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新思路一、提高农民素质,推动文明村建设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
首先,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素质,让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明素养。
其次,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打造宜居、宜学、宜业的文化环境,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培养乡村文化自信心。
二、加强文明乡风建设,弘扬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要通过弘扬传统美德,强化农村文明乡风建设。
这包括尊老、助弱、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以及热爱家乡、崇尚孝道的传统文化。
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让农民了解和传承传统美德,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改善乡村环境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还要与绿色发展理念相结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这涉及改善乡村环境,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
同时,要鼓励农民发展可持续农业,推动农村经济绿色转型。
四、加强农村道德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需要加强农村道德教育,培养农民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传授社会公德等方式,引导农民关注他人,弘扬共同利益和集体主义精神。
同时,要加强文明行为的引导,让农民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构建文明农田,提升农业品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还需要构建文明农田,提升农业品质。
这涉及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合理使用农药、保护水源、改善农田环境等方面。
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和农业推广,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六、推进家庭文明建设,促进和谐家庭关系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不仅仅是针对个体农民,也要关注家庭层面的文明建设。
这意味着要推进家庭文明建设,促进和谐家庭关系。
通过强化家风家教教育,让家庭成员相互尊重、关心、爱护,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为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七、优化乡村治理模式,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还需要优化乡村治理模式,提高农村管理水平。
这涉及改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村委会的作用,发挥农民自治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而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培育乡土文化、增强乡村凝聚力、提升乡村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应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注重当地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
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俗文化和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乡村传统的礼仪、文化、美风、德行,注重培育和弘扬社区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应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灵魂,也是乡村社区的精神家园。
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应该注重从孩子开始,从小学入手,注重在校教育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可以设立一些乡土文化馆、民俗博物馆等,将乡村传统文化真实地展现给大家,营造乡村浓厚的文化氛围。
加强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每个乡村都有着独特的文化资源,比如民间艺术、乡土风情、传统节日等,这些都是乡村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应该注重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让当地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和资源。
二、乡风文明建设要注重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乡风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道德建设。
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风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些不良现象也在乡村中出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乡风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乡风文明建设要重视道德建设,从儿童抓起,着力培养新一代的良好道德品质。
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的融入。
加强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乡村居民崇尚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乡风文明思想建设发展
CENTRAL ISSUE热 点区域治理乡风文明思想建设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淑华,黄泽存一、乡风文明建设是新农村特色建设的需要乡风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风文明的载体农耕文明是我们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要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乡风传统文化。
(一)乡风文明的日渐衰落要求及时振兴如前所述,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导致经济速度与日俱增,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在城镇化建设中比较出名的南方城市江苏省太仓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以我国江苏省太仓市为例,太仓市是我国江苏省苏州市南部下辖的一个县级城市,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太仓市失地农民的数量逐年增多,依据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目前,太仓全市共有被征地农民82859人,在这其中,二十一世纪以来因为工业大发展过程中征用交通和工业用地产生的被征地农民约33000人。
在最近的几年中,太仓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和落实党和江苏省、苏州市有关土地征收的相关政策,对农民的就业培训、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给予了高度重视,农民的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扶植也在稳步推动中,在今天太仓市各劳动年龄阶段内的失地农民,就业率已经达到80%,已经达到养老年龄阶段的失地农民社会生活保障享受率高达95.5%,已经纳入城保的覆盖率为87.2%,太仓市在2012年7月被我国国家劳动保障部确定为全省唯一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县级市试点单位。
1.农村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差甚远,导致农村发展畸形随着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农村的生活节奏加快,太仓市农民更加追求经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乡风文明建设出现了诸多挑战和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与挑战表现在诸多方面:农村的社会管理较为落后、农村的文化娱乐设备较为落后、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农村的卫生条件状况比较落后、农民的思想观念与城市居民相差较大、农村的社会安全稳定问题比较突出等。
2.乡风文明的日渐衰落使得农民自身素质难以提高农村人口按一定的知识能力划分为两大部分群体,一是乡村的农民二是乡村的学生。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论文--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论文–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一、引言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是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乡风文明建设是指通过在农村社区层面推动文明乡风,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文明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以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进行几点思考,以期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对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增强农村居民的文明素养和道德观念,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促进秩序良好的社会交往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其次,乡风文明建设可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农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最后,乡风文明建设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实施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需要关注几个关键要素:教育、制度、道德和自律。
1. 教育教育是培养农村居民文明素养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在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应加强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注重德育教育的普及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要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终身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2. 制度建立健全的制度是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应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基层自治和社区治理机制,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规范化管理。
同时,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教育,使农村居民充分了解相关制度和规章,自觉遵守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3. 道德培育良好的道德观念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
要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提倡诚信、守法、克己奉公、互助友善等良好的道德风尚。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道德宣传和教育,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4. 自律自律是每个农村居民的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要倡导农村居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觉参与农村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申论范文大全:以乡风文明之魂,筑乡村振兴之基
申论:以乡风文明之魂,筑乡村振兴之基申论:以乡风文明之魂,筑乡村振兴之基从2023年中央制定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推进社会新农村建立,到____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有一个要求始终没有变,那就是乡风文明。
____提出:“乡村富庶而文明,此谓‘泽惠绵亘’”。
加强乡风文明建立,对于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步村民文化素质,改善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农村物质日益充裕的今天,村民对精神追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搞好“三下乡”,针对性地开展乡风文明建立效劳。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家开场施行“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效劳”活动。
近几年,乡村文明建立获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局部村民科技素养低,种植、养殖等消费技术沿用祖辈经历法,技术落后、产业构造单一、农副产品产业价值链过短;对安康查体心存疑虑与恐惧,怕进医院,小伤小病治病靠偏方;为丰富村民精神活动建的图书室、村民文化书屋无人问津,布满灰尘成为摆设;农民区分才能不强,农村成山寨、假冒伪劣产品的主销地,遇到侵权事件不懂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村民素养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创新形式,通过绘制文化墙、张贴宣传标语、宣传手册配以漫画通俗易懂的说明,丰富下乡的图书、电影种类,从满足村民实际需求出发,针对性地开展乡村文明建立效劳。
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乡村文明,潜移默化提升村民素养。
充分挖掘和重构乡村文明,以正确价值观引领公序良俗建立。
在一些农村地区,因为“面子”盲目攀比者有之,养儿防养老而重男轻女现象有之,不守孝道而不赡养老人者有之;缺少文化生活聚众赌博者有之……结婚、升迁、升学、满月酒、过寿等大操大办,而紧跟着的人情礼变成人情债,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
原因在于村民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以及对乡村文明的遗忘。
乡村文明不是落后文明,也不是简单的农耕文明,它是对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继承,它是村民的精神之。
要重构乡村文明,引导村民树立正确价值观,一方面要大力宣传社会核心价值观,施行村民道德建立工程,形成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老实守信等乡村良好风俗;另一方面,在村民中评选文明标兵和新乡贤等典型,利用村民身边人的文化道德力量来教化乡民、凝聚人心;同时也要加强迫度保障,制定文明村规村约,推进移风易俗、建立文明乡风,提升村民素质。
试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试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必要内容。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要实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更要实现具有人文关怀的全面发展,这包括乡风文明建设。
而在实践中,建设农村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重要的支撑点。
文明的乡风不仅是农村发展的标志,更是农村民众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
首先,乡村振兴需要文明的风气支撑,这是一种精神力量。
传统的乡风文化是农村社会最深刻的文化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和独特财富。
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树立良好的风气,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回归传统道德伦理,重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培养,形成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互帮互助的文明社会风尚,以达到构建和谐、文明、稳定的社会生活,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
其次,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体现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
乡村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种文化传承对于农村群众精神文明的培育和国家文化整体提高都有着积极作用。
再者,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对于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传统的乡村文化具有独特的精神和价值,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而且在传统村落建筑、民风民俗、娱乐休闲等方面,都有着农村群众自主创造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这些与现代生活融合,将对繁荣的农村社会建设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文明的乡风建设,我们可以树立起农村的良好形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传承和发扬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关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思考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减小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先进科学与文化的提升;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民的安居乐业,同样也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浸润与影响。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重抓好农村文明建设,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
1.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乡风即乡村社会风尚或乡村社会风气,主要反映农村和农民的精神风貌。
乡风是特定乡村内人们的观念、爱好、礼节、风俗、习惯、传统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乡风有进步和落后、文明和野蛮之分。
乡风的形成发展取决于该乡村社区的历史传统、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以及社会教化等因素,它一旦形成,就会对该社区内人们的全部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透视乡风,人们往往可以感知当地百姓的思想修养、道德素质和文化品位。
乡风往往与民俗紧密相连。
乡风总是在传承与培育中兴起,在克服与保留中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乡风总体上是健康、文明、和谐、有序、向上的。
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意识渐浓,参与市场经济建设蔚然成风;民主法制观念加强,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蔚然成风;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增长,参与文体活动蔚然成风。
这种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好风气,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新的文明乡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由于历史的和环境的原因,中国传统农村文化在农民身上的心理积淀非常厚重,一些落后的乡风民俗、陈规陋习、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农村仍有较大市场,比如有的农村盛行“赌博打牌、封建迷信、大操大办”之风,有的农村出现“不信科学信巫神,不盖学堂盖庙堂,不办文化修祖坟”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新时期广大农村居民应该与时俱进、移风易俗,尽快接受和吸收新的、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生活方式。
目前我国农民从利益阶层可以分为农民、农工、农商、农民企业主。
这些分化为不同的从业群体和利益阶层的农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使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面临更为复杂的主体和调控对象。
推进移风易俗 兴建文明乡风
推进移风易俗兴建文明乡风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推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乡村作为广大农民的居住和生产场所,需要加强文明乡风建设,进一步提升乡村的文明程度和社会文明素质。
本文将探讨推进移风易俗、兴建文明乡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实现乡村的文明化建设。
移风易俗,是指在传承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剔除陈旧、落后、不良的观念、思想、行为,引导人们走向文明、高雅、积极、健康的方向。
在推进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宣传渠道的作用,把文艺、戏曲、歌曲等宣传文明、鼓励向善、积极向上的内容融入其中,增强人们的文明素质,向乡村推广现代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
同时,需要更加重视全社会的道德建设,鼓励良好行为,打击不良行为,营造整洁、卫生、安全、文明、和谐的乡村环境,加强对禁止传统陋习等不良行为的宣传教育,让文明成为人们的基本规范,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二、兴建文明乡风,建设和谐乡村文明乡风,是指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倡导安居乐业、团结友爱、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生态环保等良好乡风,建设和谐乡村。
要建设和谐乡村,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废品回收和再利用,提高农民人居环境质量;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提升健康新生活的质量;加强土地保护和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和尊严;强化家风家训的教育和传承,追求良好的家庭和谐氛围,建设和谐社区。
在乡村建设方面,要适合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和人口特点,广泛开展人口流动管理和社会治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心和对文化的感悟力。
同时,还需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切实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的各种问题。
三、有效实现乡村的文明化建设要实现乡村的文明化建设,需要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措施。
首先,要建立健全乡村文明评价机制,加强对符合文明乡风标准的村庄的示范、奖励和宣传,引导和推动乡村文明化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的作文模板8篇
乡风文明建设的作文模板8篇优秀的作文应当具备独到的见解,以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一篇优秀的作文通常会有一个引人深思的结尾,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乡风文明建设的作文模板8篇,感谢您的参阅。
乡风文明建设的作文篇1文明礼仪是一个人的习惯,也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常识。
文明这个词大家都懂。
其实文明很简单,文明其实就是那一句感谢,文明其实就是那一句不客气。
在街上捡了钱交给警察叔叔,这是一种文明礼仪。
在公交车上,上来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我们站起来给他让座。
这也是一种文明礼仪!礼仪这一个词语,我们最熟悉不过了,从出生家长就教我们礼仪和礼貌。
比如见了老师,要问老师您好;在饭桌上不能用筷子敲盘子,长辈没动筷子吃饭,我们不能先动筷子。
这都关系着人们一生的习惯。
让文明礼仪住进我家。
首先要做到上面的事情,并形成习惯做到孔子说的: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要懂礼并且将文明礼仪融入自身,将时时刻刻守礼当成自己的一种素质!现代社会只要有一个人做到不学礼,无以立就会有很多人也跟着将时时刻刻文明礼仪融入自身,成为立足于社会的素质。
社会将会变成一个和谐的社会!文明礼仪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缺口要填充这些缺口的办法就是让文明行为随处可见!让我们从我做起,从我家做起,让如今的社会成为一个美好,没有一点瑕疵的社会吧!让我们一起大声高喊文明住我家,和谐千万家!乡风文明建设的作文篇2美丽不全是用眼睛才能看到的,有些美丽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
用你的心去感受,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你一定会被它的美丽所感染,进而产生呵护美丽的冲动。
这是我读完《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者》内心的第一感受。
我知道了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奇迹,世界因多样的生命而变得生机勃勃;了解了我们中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城市;还知道了目前地球的环境正在一步步恶化。
这本书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地球母亲对我们无私地给予以及我们人类如何让忘恩负义地恩将仇报和我们人类觉醒后对地球母亲的爱护。
农村工作中的文明乡风建设
农村工作中的文明乡风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也日益注重文明乡风建设。
文明乡风建设是农村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农村社会的文明素质提升,更关乎农村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展开回答,探讨农村工作中的文明乡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举措。
1. 提倡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文明乡风建设的基础。
在农村工作中,提倡农民以礼貌待人、讲究仪态,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人际关系,提升社会和谐度,还能够增强人们的文明素质。
相关举措可以包括加强礼仪教育,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农民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2. 倡导绿色环保绿色环保是农村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常常因为缺乏环保意识或者管理不到位而产生。
因此,在农村工作中,应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化,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3.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城市地区同等重要。
在农村工作中,应鼓励农民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传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生活,提升精神文明。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图书馆、文化广场等场所,为农村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资源。
4. 加强农村互助意识农村工作中,加强农民们的互助意识是关键所在。
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分散以及交通条件有限,互助合作在农村中具有重要意义。
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互助合作组织,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提高农民工作生活的便利性和质量。
5. 加强农村法制意识农村地区的法制意识薄弱也是一大问题。
农民对法律的知识和解读都相对较少,因此容易在生活中发生各类矛盾和纠纷。
为加强农村法制意识,应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治观念,增加法律服务站点,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和纠纷解决的渠道。
6.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文明乡风建设的重要基础。
农村工作中,应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思考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减小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先进科学与文化的提升;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民的安居乐业,同样也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浸润与影响。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重抓好农村文明建设,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
1.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乡风即乡村社会风尚或乡村社会风气,主要反映农村和农民的精神风貌。
乡风是特定乡村内人们的观念、爱好、礼节、风俗、习惯、传统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乡风有进步和落后、文明和野蛮之分。
乡风的形成发展取决于该乡村社区的历史传统、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以及社会教化等因素,它一旦形成,就会对该社区内人们的全部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透视乡风,人们往往可以感知当地百姓的思想修养、道德素质和文化品位。
乡风往往与民俗紧密相连。
乡风总是在传承与培育中兴起,在克服与保留中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乡风总体上是健康、文明、和谐、有序、向上的。
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意识渐浓,参与市场经济建设蔚然成风;民主法制观念加强,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蔚然成风;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增长,参与文体活动蔚然成风。
这种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好风气,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新的文明乡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由于历史的和环境的原因,中国传统农村文化在农民身上的心理积淀非常厚重,一些落后的乡风民俗、陈规陋习、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农村仍有较大市场,比如有的农村盛行“赌博打牌、封建迷信、大操大办”之风,有的农村出现“不信科学信巫神,不盖学堂盖庙堂,不办文化修祖坟”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新时期广大农村居民应该与时俱进、移风易俗,尽快接受和吸收新的、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生活方式。
目前我国农民从利益阶层可以分为农民、农工、农商、农民企业主。
这些分化为不同的从业群体和利益阶层的农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使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面临更为复杂的主体和调控对象。
从客体看,文明乡风是一种有别于城市文化,也有别于以往农村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型的乡村文化,是一种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建设目标相适应具有先进品格的村庄文化,它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成就的外在体现,更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在精神层面的要求。
从内容看,相对于一般的乡风村俗,乡风文明有它明确的规定性,包括整体的道德理念、良好的精神面貌、较高的文化素养、健康的生活风尚等方面。
2.新形势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我国是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农村人口占80%。
可以说,没有农村的乡风文明,就没有城市文明,就更不可能有全社会的精神文明。
我们要站在新世纪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乡风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2.1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转变,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相当一部分人走上了致富之路。
然而,解决温饱或实现富裕并不等于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个经济目标,又是一个社会发展目标,它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发展的概念。
只有实现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同步增长,才算得上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水准。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广大农民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旧有生活方式,他们不仅要求生活要富足殷实、居住条件要改善,更要求文化生活要丰富、健康水平要提高、社会服务设施要配套。
所有这一切,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
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决不能只顾物质的丰富而不顾精神的建设,从而延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步伐。
2.2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从长远看,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农村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一些农民还存在着封建落后思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对此,我们务必正视现实,在农村广泛深入地开展以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乡风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教育,使农民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提高科技文化素质,进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3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农村安定稳定的重要保证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
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
可以说,农村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策卓有成效,农村改革深得人心,农村政治稳定、人心安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乡风文明建设是离不开的,因此,我们更要始终坚定不移地以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正确处理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利益矛盾,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了解农民、关心农民,把农民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使农民切实从改革中得到好处,满足农民安居乐业的愿望,从深层面解决改革中产生的问题,保证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乡风文明建设对策思考一个文明的乡风,应树立起爱党爱国、遵纪守法的风气,树立起尊师重教、注重学习的风气,树立起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风气,树立起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风气,树立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风气,树立起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风气,树立起明礼诚信、尊老爱幼的风气,树立起辛勤劳动、勤劳致富的风气,树立起开拓进取、奉献社会的风气,树立起健康身心、文明娱乐的风气。
当前,从上杭县农村乡镇来看,对照上述良好的社会风气,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走出认识误区,乡风文明建设要真抓实干不少农村基层干部缺乏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对乡风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全面认识,认为只要带领农民发展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什么问题都好解决,认为乡风文明建设是软指标,抓不抓无所谓,对乡风文明建设缺乏真抓实干精神。
营造文明乡风,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破除这些错误观念。
调查显示,在对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的关注程度进行排序时,被访的200位农民中仅有15人表示最关注乡风文明,仅占样本总量的7.5%。
政府和农民都忽视乡风文明建设的态度,必然导致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缺乏成效。
农村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乡风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意识,并加大对农民进行乡风文明建设宣传和教育力度,真正从思想上把乡风文明建设放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同等重要和同步发展的地位,确实做到认识到位。
3.2 乡风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维护农民群众利益是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
“在社会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民日益成为社会边缘群体、利益丧失群体和自我迷失群体。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失落者,制度安排不公平的承受者。
农民承受着对社会的失望感和对自身前途的茫然感的双重压力,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民,他们无法认同被歧视的社会角色和不公平的社会地位,最终有可能走向社会的对立面,甚至违法犯罪。
”[3]为此,要以户籍改革为突破口,以废除农业税为契机,以农村义务教育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为支撑,充分彰显农村政策与制度的伦理性和公平性, 确保农民的“国民待遇”,从而唤起农民群众的信心与支持。
要倡导文明乡风、增强农民的理想信念首先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提高农民收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农民逐步走向富裕,使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壮大,奠定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
集体经济实力强,农村基层组织才有号召力,农民才会凝聚在村组织周围。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村集体越是入不敷出甚至债务累累,村组织就越有可能“软、懒、散”,村里就越是歪风邪气盛行。
只有激发农业、农村、农民自身的生产活力,才能在农村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3.3抓好乡风文明载体建设,培育农村道德自律性组织乡风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只有通过各种载体才能落实。
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有相当大的差异,载体选择和运用应当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 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载体的选择必须是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吸引力的,这样才能激发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各地应尽可能恢复一些农村文化组织,如:文化站、电影队、体育协会、村文化室等,并对相关文化人实行归口管理,防止名存实无。
整合民间艺术资源,花灯、武术、乐队等组建成几支常年活跃在民间的特色群众文艺队伍,“农民演给农民看”,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开展类型多样的评先活动,如“大孝子”、“好媳妇”、“成功长辈”、“合格父母”、“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在广大农村形成人人都有学习榜样、家家都有追求目标的社会氛围。
积极培育农村道德自律性组织。
如禁赌会、村民理事会、治安调解会、行业协会、科普协会、创星评议会、教育奖励基金会、老年人协会、计生协会等,由于自律性组织制定的章程、规约是广大村民意志的直接反映,这样就使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拉近了心理距离,成员之间、成员与村民之间没有上下之分,没有尊卑之别,没有心理隔阂,比较自觉自愿地接受这种组织及其成员的道德影响和教育。
3.4实行乡风文明建设项目化、常年化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按创建标准把创建工作具体分解小项,成立项目组,明确责任人,建立考评制度,把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乡镇班子成员、单位负责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并以联席会形式定期分块落实村(居)、所(站)、学校、部门的组织创建工作,使各项工作融入常年日常工作之中,成为和经济建设一样必抓的工作。
开展各种共建活动,村与邻近企业、部队、单位挂钩,联合开展联欢活动;联合设立治安联防岗点,禁止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促进村民人际关系和谐,推动乡风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