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经济学》全本笔记.

合集下载

萨缪尔逊《经济学》第3章

萨缪尔逊《经济学》第3章

/
P 5
玉 米
4


格3
( 美
元2
盒 )
1
D A B C
D
E
05
Q 10 15 20
玉米片的需求量(百万盒/年)
价格上升时,需求 量为什么会下降?
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当一种物品价 格上升时,消费者会用其他类似的物品来替代它。
举例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当价格上升时, 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会相对减少。
经济学角度看来,物色对象、恋爱到结婚的过程实际上就 是婚姻产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在婚姻市场上搜寻、讨价还 价到成交的过程。只不过进入这个市场的人既是婚姻的提 供者又是婚姻的需求者罢了。如果一个人抱定独身的打算, 他就不会进入婚姻市场,因为他没有主观上的需求;一个 没有获得心上人欢心的可怜男孩心灰意冷地退出婚姻市场, 是因为他支付不起心上人开出“婚姻”产品的价格。有的 人是不同意把婚姻看作产品的看法的,甚至有人会大动肝 火,认为这是对充满神圣的婚姻的一种亵渎。其实没必要 生气,你追求神圣的婚姻,天长地久的婚姻,相濡以沫的 婚姻,也只不过是追求经久耐用的高质量的“婚姻”产品 罢了。所以有些人的生气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数量和价格成反比 例关系.需求曲线从西北 向东南方倾斜.这一重要 性质被称为需求向下倾斜 规律(law of downwardsloping demand)即当一 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同 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购买者便会趋向于购买更 少的数量。同理,当价格 下降、其他条件不变时, 需求量会增加。
列夫·托尔斯泰 有一则著名的寓言——《均等的遗产》
一个商人有两个儿子,他想把财产全留给大儿子。他夫人可怜 小儿子,想把财产平分。这位母亲为财产之事哭泣,有位路人知道 原因后告诉她:你只管向两个儿子宣布,大儿子得到全部财产,小 儿子什么也得不到,以后他们将会各得其所的。小儿子知道什么也 得不到就离家到外地,学会了手艺,增加了知识。大儿子认为有遗 产可以依靠什么也不学。以后大儿子把遗产花光,一无所有,贫困 而死。小儿子学会了本事,变得富裕起来。 家研究了遗产的影响。他们发现,一个遗产超过15万美元的人不再 工作的可能性是遗产小于2.5万美元的人的4倍。怪不得19世纪美国 钢铁大王卡内基警告说:“给儿子留下巨额财产的父母会使儿子的 才能和热情大大丧失,而且使他的生活不如没有遗产时那样有用和 有价值。”所以,卡内基没有给儿子留什么遗产,而是把自己的巨 大财产建立了卡内基基金,用于资助慈善、教育、医学研究等有利 于社会的事业。卡内基至今仍受人尊重,不是因为他是钢铁大王或 亿万富翁,而是因为他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

萨缪尔森经济学

萨缪尔森经济学

《经济学》读书笔记——萨缪尔森,人民邮电出版社,04年版统计学院12级统计二班李艳斌201202010245 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

萨缪尔森是当代新古典经综合派领袖人物,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

我正是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经济学》这本书。

当初拿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时,心里没有底,手捧着这样一本凝聚着大师无数心血与人类智慧结晶的厚重的书,我想,一定是内容错综复杂而让我这个初出茅庐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学生绞尽脑汁才能看懂其冰山一角的书,担心自己无法认真地从头到尾看完这本巨著而对心中的偶像有所不恭。

从第一章绪论开始我就感觉到这本书并不像我先前所想象的那样语言晦涩难懂,而是以自然明了的辞藻将本应繁杂的理论娓娓道来,甚至在描述上比我的课本更简单,越是大师,就越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

此书的一大特点是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根据世界范围内的形势发展以及随着人类科技不断进步而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持续着天翻地覆的改变,把各种涉及到经济学的新元素都加入到最新版《经济学》里,使读者能够足不出户就可将当今社会上影响人类生活包括经济现象、环境变化、世界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学基础识知相结合进行初步的了解。

这本书的编排基本上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较高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小节里单独安排。

第一编是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一下学习经济学的一些必备基础知识。

第二编是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三编是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以上两篇也是我们在任一本微观经济学的书本中都能看到的主题。

第四篇从微观的角度主要讨论了下国际贸易、政府以及环境,第五篇至第七篇全面讲述了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课后习题答案含笔记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课后习题答案含笔记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课后习题答案含笔记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编 基本概念第1章 经济学核⼼概念1.1 复习笔记⼀、经济学概述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个社会如何利⽤稀缺的资源⽣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分配。

其中所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为: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式利⽤有限的资源。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产什么,如何⽣产以及为谁⽣产。

(1)⽣产什么和⽣产多少?⼀个社会必须决定,在诸多可能的物品和劳务之中,每⼀种应该⽣产多少以及何时⽣产。

例如决定是利⽤有限的资源⽣产更多的消费品,还是应当⽣产较少的消费品和较多的投资品,从⽽让明天拥有更多的产出和消费。

(2)如何⽣产?⼀个社会必须决定谁来⽣产,使⽤何种资源,以及采⽤何种⽣产技术。

(3)为谁⽣产?⽣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什么样⽅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所⽣产出的产品。

3.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与效率是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经济社会中的⽣产资源也称之为⽣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资)。

稀缺是指资源相对于⼈们⽆限的需求⽽⾔,总是有限的;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社会资源以满⾜⼈们的愿望和需求。

正是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们必须考虑如何使⽤有限的相对稀缺的⽣产资源来满⾜⽆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

4.资源的使⽤效率及其变动经济学除了“⽣产什么、如何⽣产以及为谁⽣产”这三个基本问题外,还研究以下三⽅⾯的内容:(1)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2)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3)货币的稳定性。

⼆、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1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是⼀种主要由个⼈和私⼈企业决定⽣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价格、市场、盈亏、刺激与奖励的⼀整套机制解决了“⽣产什么、如何⽣产和为谁⽣产”这三⼤基本问题。

(完整word版)萨缪尔森版经济学原理复习纲要

(完整word版)萨缪尔森版经济学原理复习纲要
Chapter 1经济学基础知识
PPF:在生产技术以及投入要素不变时一个经济体能达到的最大可能产出组合
机会成本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选择A而被迫放弃的B的价值
Chapter 4供给和需求的应用
需求的价格弹性:价格变化一单位比例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比例
丰收悖论:由于粮食是一种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因此价格的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很少.因此在丰收时由于产量大增,粮食价格将很多,但需求量的上升却很小因此农民收入减少
Chapter 24乘数模型中的财政政策
支出乘数与税收乘数
政府多支出一元或者少收取一元的税经济体产出的变化
Chapter 26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央行通过回购或者售出证券以改变流通货币
再贴现率:央行提高或降低商业银行的为到期证券换取现金的利息
法定准备金: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按一定比率将商行吸纳的存款存进央行
Chapter 5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边际效用与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多消费一单位的商品所带来的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再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减少.如第二个面包效用不如第一个
等边际法则:消费者在总效用最大时,他的最后一元钱花在A上和花在B上带来的效用是无差异的
需求线向下倾斜:
收入效应:价格的降低等价于消费者的收入上升,因此消费者消费更多的产品
Chapter 32保持价格稳定
通货膨胀
较长时期内的全面价格的持续性上涨
通胀分类:
缓慢通胀:通胀率小于10%
急剧通胀:通胀率大于10%,但是经济持续还能维持
恶性通胀:通胀率可能达到百万以上,经济崩溃
支付能力原则:税额与收入成正比
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横向公平:每个人交的税都应该一样

萨缪尔逊《经济学》第3章

萨缪尔逊《经济学》第3章

2、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
——市场需求是每个价格水平下个人需求之和
3、需求曲线背后的因素
除价格外,影响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
(1)消费者的平均收入 正常物品(normal goods):在其他条件相同 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s):在其他条件相 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玉米片的供给表 1 价格 2 供给量
(百万盒/ (美元/盒) 每年) P A 5 Q 18
B C
D E
4 3
2 1
16 12
7 0
2、供给曲线背后的因素



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投入品价格和技术步)。 技术进步 相关物品的价格 政府政策 特殊因素
3、供给的移动

当物品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供给数量发 生变动时,我们称为供给的变动。 从供给曲线看:在市场的每一个价格水平,当供给的数量 增加(或减少)时,我们就说供给增加(或减少)。 P S0 S1
(market-clearing price) :即
市场出清价格
均衡价格。
1.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均衡
P D P1 Pe P2 短缺 o Q1 Qe Q2 Q E 过剩 S 均衡价格发生在 供给曲线与需求 曲线的交点,即 E点。在这一点 上不存在短缺或 过剩。
2.均衡价格决定的数理模型



(2)相关物品的价格。 替代品(substitutes):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 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的两种物品。比如:牛 肉与猪肉 。 互补品(complements):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 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的两种物品。比如:空 调与电能。 (3)市场规模:人口数量

萨缪尔森《经济学》全本笔记.

萨缪尔森《经济学》全本笔记.

初学者写在前面的话:免费的午餐,两全其美的选择,并不存在,或此或彼,我们总得选择,而选择必然意味着某种放弃——经济学称为“机会成本”;经济政策和其它选择类似,大部分情况下必须凭借带有很大局限性的经验或未加证明的直觉选择看起来最好的那个,然而,过程是不平坦的,结果是不被保证的,风险如影随形;对众人皆知理论的怀疑是理性思考的起点,剩余价值学说更像是魔术高手的一个戏法,引发绵延百年的世界震颤,本身却并非一成不变的真理;经济学是理解社会运作和政治体制的望远镜,由于某些产业的特征,垄断在经济上的有着相对的正当性,但既得利益集团与普罗大众的利益分配,永远不会波澜不惊或者无关紧要,理性判断的重要性也只会愈加凸显;经济力量对人的影响可能仅次于物理层面——它不止意味着拥有财富的多寡,更意味着我们将受到何种程度的教育,面临何种尺度的利益分配,甚至决定精神层面在内日常生活的各种可能性边界;探求每个人拥有更好生活这个复杂方程式的答案,不仅是经济学的终始,更是所有学科背后的上帝。

经济学萨缪尔森(前)经济学与互联网互联网提供了廉价,迅捷获得大量信息的途径。

大部分统计资料都由政府提供,所以应先浏览政府和国际组织网站。

小心判断所使用的信息和数据是否可靠。

第一编基本概念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A 导言1撞钟为谁经济学原理伴随人的一生。

个人前途不仅取决于能力,也受到经济力量的影响。

2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分配。

隐含的核心思想: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加以利用。

稀缺是指这样一种状态: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

效率是指最有效的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

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经济学的精髓之一就是承认稀缺性的存在,并探讨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才能最有效的利用其资源。

3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亚当斯密被当做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物品价格的形成,土地劳动资本等价格的形成,市场机制长处和弊端,指明社会经济效益实际上出自个人的自利行为。

萨缪尔森经济学-思想要点

萨缪尔森经济学-思想要点
TP = TR – TC
• 利润最大的一阶条件:
dTP/dQ = 0
•即
MR = MC
20
利润最大化条件图示
P, C 利润 MC
价格
AC
平均
成本
DD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MR
Q
21
不完全竞争的效率损失
D 价 格 、 成 本
无谓的损失
B E
A MR
MC D
产出
22
说明
• 用图中三角形面积量度净福利损 失(无谓的损失)应满足以下条件: • 没有外部性; • 人们的货币开支是合理的; • 其他行业是完全竞争的。
平均成本 边际收益=价格
销售量
35
企业的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
价 格 、 成 本
AC AVC
停产点
数量
36
0-利润的长期均衡
自由进入
完全竞争 行业
自由退出
价格=边际成本 =最低平均成本
37
要素投入水平的确定
38
问题的意义
• 产品配置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并不意味着 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 因为社会还存在一个人们愿意花费多少时 间工作的问题。
• 要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使用“市场价格机 制”、“混合经济机制”或“计划经济机 制”。
4
价格机制
• 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都通过价格配给来决 定的,或者说,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来引 导资源配置的。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稀缺性和有效 性问题的分析可以归结为收益和成本的分 析。
5
市场效率
6
社会的收益和成本
MU1 MU2 L MUn
p1
p2
pn
28

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重点总结(微观、宏观)

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重点总结(微观、宏观)

第一章导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火的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商品和劳务,可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大类。

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生产可能性曲线、转换线、界线):在技术知识和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即可供社会利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不同的最大组合。

边际转换率递增:资源既定的条件下,随着一种产出的不断递增, 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出是递增的(增加每一单位产出的机会成本是不断递增的)。

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

帕累托最优(经济效率):无法在不损害其他人经济福利的前提下增进某个人的经济福利。

市场经济的缺陷-------市场失灵、收入分配不平等、宏观经济不稳定政府的经济职能—(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1)纠正市场失灵\提高效率2)增进平等(税收、转移支付)3)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政府采取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总产出、就业和物价水平,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需求:表示某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且有能力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定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和人们对其的需求量是一种反向变动的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供给: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生产并能够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定律: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它的供给量之间呈一种正向变动关系,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下降而下降.♥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萨缪尔森《经济学》-微观

萨缪尔森《经济学》-微观

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A 导言(一)经济学的定义、分类与主题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2.经济学的分类⏹根据研究对象分:(1)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作为单个实体的市场、企业、家庭、个人的行为。

创始人是亚当斯密。

(2)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

创始人是凯恩斯。

⏹根据研究范式分:(1)实证经济学:试图描述经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研究经济社会的事实。

(2)规范经济学:试图描述经济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问题,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

3.经济学的主题⏹稀缺:是指这样一种状态: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

⏹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

在经济学中,我们认为:在不会使他人情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二)经济学的逻辑:由于经济关系通常十分复杂,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变量,很容易混淆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误判政策对经济的真正影响;所以,我们必需警惕各类常见的思维谬误,如:1.将事件的发生次序理解为因果关系。

2.考虑某一变量时,不能保持其他相关条件不变。

3.认为对局部来说是正确的东西,对整体来说也是如此。

B 经济组织的三个问题(一)问题的内容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在诸多可能的劳务和物品中,每一种应该生产多少以及何时生产。

2.如何生产:谁来生产,使用何种资源以及采用何种技术。

3.为谁生产:社会产品如何在不同的居民之间进行分配。

(二)解决问题的制度模式1.市场经济: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极端情况称为自由放任经济,即政府不对经济活动施加任何影响。

2.指令经济:一种由政府做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决策的经济制度。

3.混合经济:既带有市场经济成分也带有指令经济成分的经济制度。

C 社会的技术可能性(一)投入和产出1.概念:⏹投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品和劳务。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3考研真题详解
14.1复习笔记 14.2课后习题详解 14.3考研真题详解
附录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政府税收和 支出
第15章比较优势和 贸易保护主义
第17章促进市场更 富效率
第18章环境保 护
第19章效率与 公平:重大权 衡
15.1复习笔记 15.2课后习题详解 18.3考研真题详解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4.3考研真题详解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5.3考研真题详解
附录课后习题详解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6.3考研真题详解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7.3考研真题详解
附录课后习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8.3考研真题详解
精彩摘录
这是《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 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16.1复习笔记 16.2课后习题详解 16.3考研真题详解
17.1复习笔记 17.2课后习题详解
18.1复习笔记 18.2课后习题详解
19.1复习笔记 19.2课后习题详解 19.3考研真题详解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 换为自己的心得。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 学习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的师生参考。萨缪尔森所著的《经济学》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至今在全球范围 内仍然被广泛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本教材,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 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 2.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3.萨缪尔森《微观经济 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4.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 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5.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 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 题)严格按照第18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19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 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第18版的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解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为考研真 题详解,精选近年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萨缪尔森:《经济学》经典语录

萨缪尔森:《经济学》经典语录
骑 士 时 代 已 经 过 去 ,随 之 而 来 的 是 智 者 、经 济 学家 和 计 算 机 专 家 的 时 代 。
— —


欧 文 ・费雪, 《利息论 》 ( 1 9 3 0 年 )
现既定的 目标 ,而正是为了这些 目标才颁
关于市场如何决定收入 :
你 知道 ,厄 尔斯 特 ,富 人 和 我 们 不 一 样 。
约翰 ・斯 图亚特 ・穆勒
亚 当 ・斯密, 《国富论 》 ( 1 7 7 6 年)
关于 不 完全 竞争 及其 极端 形式 —— 垄 断 :
和 变 幻 性 而 言 ,任 何 中 心 人 物 的 智 慧 都 无 法加以涵盖和设计。
一 一
关于社会的技术可能性 :
造 出的 每 一 支 枪 ,下 水 的 每 一 艘 军 舰 ,发 射 的 每 一 枚 火 箭 ,归 根 结 底 ,都意 味 着 一 种 对 于 那些 忍 饥 挨 饿 的人 们 的 偷 盗 。
关于经济学基础知识 :
我 们 的 晚 餐 并 非 来 自 屠 宰 、 酿 酒 师 和 面 包 师 的 恩 惠 , 而 是 来 自 他 们 对 自 身 利 益 的 关切 。
— —
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为 :
生 产 成 本 若 不 影 响 供 给 , 则 不 会 影 响 竞
争 价格 。
德 怀特 ・ D・艾 森 豪 威 尔 总 统
亚 当 ・斯 密 , 《国富 论 》
关 于政 府税 收和 支 出 :

个 民族 的精 神风 貌 、文 明程 度 、
及政策 可能 酿成 的行 为 方式 ,
关于市场与政府之间界限的划分 :
政 府 的 当 务 之 急 , 不 是 要 去 做 那 些 人 们

萨缪尔森18版微观经济学原理笔记

萨缪尔森18版微观经济学原理笔记

Unit11)经济学economics 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2)经济学两大核心思想: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地加以利用两大主题稀缺和效率3)经济品economic goods4)稀缺scarcity 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5)效率efficiency 最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6)经济学的精髓之一承认稀缺性是一种现实存在,并探究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其资源7)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主要研究作为单个实体的市场、企业、家庭的行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二者共同构成现代经济学的核心8)科学方法scientific approach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后此谬误the post hoc fallacy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failure to hold other things constant合成谬误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9)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条件10)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11)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经济社会的事实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涉及价值判断12) 配置稀缺资源的制度和机制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ics 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消费的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经济laissez-faire 政府不对经济决策施加任何影响指令经济command economics 政府作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混合经济mixed economics 既带有市场经济的成分也带有指令经济的成分13)投入inputs 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过程中使用的物品或者劳务;另一个名称为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土地自然资源,生产过程中大自然赋予人的礼物劳动人们花费在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资本一个经济体为了生产其他的物品而生产出来的耐用品专业化的资本品积累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产出outputs 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有用的物品或者劳务产出什么,产出多少?如何产出?为谁生产和分配这些产出?14)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 PPF在知识技术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书笔记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书笔记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书笔记简述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5月15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得加里(Gary)城。

20岁时,以GPA为A得成绩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翌年,又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M、A、)学位;5年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P h、D、)学位。

在1947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保罗·道格拉斯以学会会长得身份把美国第一届克拉克(John BatesClak)奖章授予了当时未满40岁得萨缪尔森,并预言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将有无可限量得前途。

果然,萨缪尔森不负所望,23年后便获得了世界经济学得最高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综合得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得正统得理论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得理论基础。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就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得最后一个通才。

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得:“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得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得贡献”。

我正就是带着对大师得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经济学》这本书。

萨缪尔森得《经济学》囊括了经济学中各个方面得问题,并进行了深入浅出得分析讨论,就是西方最流行得经济学科学教书与读物。

60年来,《经济学》历经挑战与考验,但仍然无人能撼动其地位。

萨缪尔森不仅开创性地为现人经济学设立了框架与标准,而且60年来孜孜不倦,将经济学得基本原理锤炼得近乎完美。

一、写作思路首先这本书留给我印象最深得就就是其写作思路,在讲每一章节得过程中都会秉承一种思路:先整体叙述一下每一章节得背景,然后针对所要叙述得内容进行数据得搜集,经过对搜集到得数据进行整理,得到数据在进行进一步整理,使其成我们熟悉得折线图、柱状图、数据表等形式,让我们有直观得了解,最后还会给出经过分析得到得结论,这样一种瞧似简单易行,却写得处处细心、耐读得一种写法、思路,实则让人佩服,并且给读者一个条理很清晰得脉络。

萨缪尔逊《经济学》第10章

萨缪尔逊《经济学》第10章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形式:专利 (patent)、版权等 政府鼓励“知识产权”垄断,从而提高发
明的可划拨程度,激发创新。 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为创造新信息提供激励
的机制陷入两难境地。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
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 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不完全竞争的三种重要情况: (1)勾结寡头 (collusive oligopoly) (2)垄断竞争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3)少数寡头
勾结寡头
企业的行为:合作 (cooperative)与不合作 (noncooperative)
相互勾结(collusion):两个或更多的企业共同确定它们 的价格或产量,在它们之间瓜分市场,或者共同制定 其他生产决策。
品。 不可划拨性 (inappropriability):公司不能
占有其发明者的全部货币价值。
信息的生产成本很高,而复制成本却很低。 就发明者报酬的不可划拨性的作用范围而言,我 们可以预计私人的研发资助是不足的,基础研究 中的投资尤为不足。研究成果的不可划拨性和巨 大的社会收益,导致大多数政府在卫生和科学方 面都要对基础研究进行补助,并为这种创造性的 行为设置许多特殊的激励机制。
熊彼特假说
支持垄断的熊彼特假说 提出背景:新信息经济激化了效率要求与激励创
新机制之间的矛盾。 内容:公众生活的现代水平是由相对不受约束的
“大企业”的时代派生而来的。大企业也许和创 造现代生活标准,而不是和降低这种生活标准有 更多的关联。
创新与市场力量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由于大公 司对于研究和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我们 应该小心对待“大就准坏”的断言。与此同时, 我们必须承认,小企业和个人也做出了某些最富 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在行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 中也同样占有较大的份额。为了加速创新,一个 国家必须维持多元化的组织和机制。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第15章 失业与总供给的基础)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第15章  失业与总供给的基础)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第四编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第15章失业与总供给的基础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总供给的基础1.总供给的决定因素总供给描述的是经济的生产方的行为,它取决于潜在产出和投入成本。

(1)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或潜在GDP)是在不会引致或增大通货膨胀压力的条件下一个经济所能够持续生产的最大产量。

在失业率处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的基准水平时,一国经济的生产能力就是潜在GDP。

影响一国经济潜在产出的主要因素有投入和技术效率。

资本、劳动、土地的供给是重要的投入品。

潜在产出出现在劳动和其他资源的利用处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水平之时。

投入的增长会带来潜在产出和总供给的上升。

此外,创新、技术进步和效率的提高都会增加潜在产出水平和总供给。

从长期看,总供给主要取决于潜在产出。

因此,潜在产出的变化会导致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如图15-1所示,当经济增长时,潜在产出随之上升,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由AS右移到AS 。

图15-1 潜在产出增加导致总供给曲线右移(2)投入成本短期总供给也受生产成本变动的影响。

当生产成本上升时,只有在较高的价格水平上,企业才愿意提供一定数量的产出。

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因素有工资、进口品价格和其他投入成本等。

工资降低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成本降低意味着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某一潜在产出的供给数量会增加。

国外价格的降低或汇率的上升会引起进口品价格的下降,这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下降和总供给的增加。

其他投入,例如降低的石油价格或不太严格的环境管制会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总供给。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萨缪尔森《经济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全书共分6编43章。

第一编“基本经济概念和国民收入”,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国民收入理论,论述为分析现代经济生活的根本事实和制度所必需的基本工具,为以后各编、章的论述提供方法论的基础和背景资料。

第二编“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波动”是对凯恩斯的《通论》的阐述和发挥。

主要围绕着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理论,分析繁荣与萧条的原因,包括储蓄和投资的过程如何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价格、收入和就业水平,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何控制和协调经济活动的稳步增长等。

他还提出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即通过宏观需求的调控来实现既无通货膨胀,又无失业的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主张。

第三编“国民产品的组成和价格决定”,主要介绍了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均衡价格论,供需在农业上的应用、需求和效用论,竞争条件下的供给、对成本和长期供给的分析,最大利润的均衡,垄断以及不完全竞争和反托拉斯政策等。

第四编“收入分配: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围绕收入的分配理论问题,依据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决定生产要素的供给学说,阐述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报酬分配。

重点是生产论和边际产品,地租和其他资源的定价,工资、利息和资本,利润和动力等。

第五编“国际贸易和财政”,主要阐述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运用宏观和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的国际经济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

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贸易和相对有利条件论,保护关税,限额和自由贸易,目前的国际经济问题等。

第六编“当前经济问题”在本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主要论述了低收入的国家的成长分析和发展,生活质量,消除污染和城市祸害,种族和性别歧视,在过分拥挤的世界上的能源不足和资源枯竭,减少贫穷和经济上的不平等,治疗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等当代最基本的经济问题。

探讨了经济增长的趋势,提出了福利经济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评论了各派经济理论,比较考察了各种可供选择的经济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学者写在前面的话:免费的午餐,两全其美的选择,并不存在,或此或彼,我们总得选择,而选择必然意味着某种放弃——经济学称为“机会成本”;经济政策和其它选择类似,大部分情况下必须凭借带有很大局限性的经验或未加证明的直觉选择看起来最好的那个,然而,过程是不平坦的,结果是不被保证的,风险如影随形;对众人皆知理论的怀疑是理性思考的起点,剩余价值学说更像是魔术高手的一个戏法,引发绵延百年的世界震颤,本身却并非一成不变的真理;经济学是理解社会运作和政治体制的望远镜,由于某些产业的特征,垄断在经济上的有着相对的正当性,但既得利益集团与普罗大众的利益分配,永远不会波澜不惊或者无关紧要,理性判断的重要性也只会愈加凸显;经济力量对人的影响可能仅次于物理层面——它不止意味着拥有财富的多寡,更意味着我们将受到何种程度的教育,面临何种尺度的利益分配,甚至决定精神层面在内日常生活的各种可能性边界;探求每个人拥有更好生活这个复杂方程式的答案,不仅是经济学的终始,更是所有学科背后的上帝。

经济学萨缪尔森(前)经济学与互联网互联网提供了廉价,迅捷获得大量信息的途径。

大部分统计资料都由政府提供,所以应先浏览政府和国际组织网站。

小心判断所使用的信息和数据是否可靠。

第一编基本概念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A 导言1撞钟为谁经济学原理伴随人的一生。

个人前途不仅取决于能力,也受到经济力量的影响。

2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分配。

隐含的核心思想: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加以利用。

稀缺是指这样一种状态: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

效率是指最有效的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

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经济学的精髓之一就是承认稀缺性的存在,并探讨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才能最有效的利用其资源。

3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亚当斯密被当做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物品价格的形成,土地劳动资本等价格的形成,市场机制长处和弊端,指明社会经济效益实际上出自个人的自利行为。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创立,当时美国尚未走出20世纪30年代的萧条,凯恩斯的理论展现了一个探讨高通胀和高失业交替攀升的商业周期的根源的分析范式。

4 经济学逻辑经济学家依靠科学方法(观察经济事件,利用统计分析和历史记录),理论研究方法(提供一般化的抽象),经济计量学(把统计学工具应用到经济问题的分析之中)。

作为一门演化的学科,经济学的进展方式是:考察资料、形成假说、检验假说、就经济运行情况取得有时是勉强的一致意见。

必须警惕经济推理中常见的思维谬误。

后此谬误观察到事件A在事件B之前的事实并不证明事件A是事件B的原因。

认为“在此事件之后”便意味着“因为此事件”就是犯了后此谬误。

错误原因:错误的因果推理;不能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分析一个变量对经济体系的影响时,一定要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合成推理的谬误对局部来说成立的东西,据此而认为对整体说来也成立,这就是合成推理的谬误。

错误原因:个体相互作用时,整体行为和个体行为的结果往往大相径庭。

理论是组织事实的基本工具。

但是,即使在所谓精确的自然科学中,我们如何领悟观察到的事实也取决于我们戴的理论眼镜。

当我们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的时候,我们很快就变成自己知识的俘虏. 因此,让我们对自己的主观性和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假设条件事先有所警惕。

经济学的规律只是在平均的意义上才是对的,它们并不表现为准确的关系。

5热切的心情冷静的头脑经济科学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条件。

经济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世界各地的文化也千差万别,然而,免受疾病,饥饿和自然灾害之苦,却是全人类共同的心愿。

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不是一场数字游戏,较高的收入意味着可口的食品,温暖的房屋,24小时热水,安全饮用水和接种疫苗。

必须客观的评估各种手段的效益和成本,尽最大的可能保持分析的独立性,不受任何一厢情愿的空想的干扰。

医疗保健领域的选择更难权衡,有限的资源直接涉及的是人的生死存亡。

还没有哪个社会能按照“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化原则长期运转下去,社会必须寻求无情的“市场规则”和慷慨的“国家福利”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B 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给谁生产什么:一个社会必须决定,在诸多可能的物品和劳务之中,每一种应该生产多少以及何时生产。

如何生产:由谁采取什么技术,使用什么资源来生产。

为谁生产:社会产品如何在不同居民间进行分配。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在考虑经济问题时,必须区分事实本身和是否公平两个方面。

实证经济学:根据事实本身,回答只要利用分析和经验例证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

回答:为何医生比门房收入多,自由贸易提高还是降低了大多数美国人的工资?规范经济学:涉及伦理信条和价值判断,依靠政治辩论和决策来解决。

回答:穷人是否必须工作才可以得到救助。

6市场经济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市场经济:决策由市场来做出,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并通过货币支付自愿地交换商品和劳务。

指令经济:政府制定大部分经济政策,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指导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

当今所有的社会都是同时带有市场经济和指令经济成分的混合经济。

C 社会的技术可能性在决定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时,实际上是在决定如何配置资源以生产千百万种商品和劳务。

(物品,生产技术和消费者的不同组合)7 投入和产出投入是指生产商品和劳务过程中所使用的商品和劳务。

产出是指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有用的商品和劳务,以进行消费或进一步生产。

生产要素是投入的另一个名称,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

土地,即自然资源,自然存在的土地,能源,空气等。

劳动,人们花费在劳动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

资本,一个经济体为了生产其他的物品而生产出来的耐用品。

8 生产可能性边界(PPF)一个国家拥有的物品受到资源和技术的制约。

对一个只生产大炮或黄油的经济体的考察:极端情况下只生产其中一种。

两种生产之间的转换:将生产他们的经济资源从一种用途转换为另一种用途。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

代表了可供社会利用的物品和劳务的不同组合。

边界之外的代表现有条件下无达到之点,边界之内表明经济尚未达到有效率的生产。

经济增长使生产性边界向外移动;经济学必须在公共品和私人品之间选择,现代化的繁荣经济可以将较高收入中的更多部分用于公共产品;为增加对未来消费的投资,需要牺牲当前的消费,对未来投资较多的国家将在今后拥有更多的投资品和消费品。

时间的替代生产性边界也可用于说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非市场的权衡:如何利用时间。

9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在存在稀缺的世界上,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一些东西。

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是相应的所放弃的商品或劳务的价值。

10 效率效率:尽可能有效的利用该经济体的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

生产的效率:当经济体无法在不减少一种产品产量的情况下生产更多的另一种产品时,即当选择点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时候,我们就说该经济体的生产就是有效率的。

替代: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生产更多数量的某种那个商品必然要求放弃一定数量的其他商品。

生产性边界表示社会为人们提供的各种选择。

未利用资源和非效率未利用资源:失业的劳动者,闲置的工厂和废弃的土地。

经济生产位于生产性边界之内。

周期性经济危机是产生非效率的根源之一,这种情况不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内移动,而是各种不利因素压低了总支出水平。

经济体制和生产模式的变革,也会引发类似的结果,在条件变化,产出增加后,生产会回到生产性边界上。

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的思想,无论正确与否,都会比常人所了解的更有份量……我确信,同思想的潜移默化的功能相比,既得利益的作用是被夸大了的。

诚然,这绝非是指眼前,而是指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

因为,在经济学界和政治学界,25岁或30岁以后还能继续为新理论思潮所裹挟的人往往为数不多。

因而,文官,政治家乃至鼓动家们用以左右时事的高论不大可能是最新的。

尽管如此,或迟或早,不论是好是坏,危险的倒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学习经济学最根本的理由:理解怎样才能将经济学强有力的思想用于人类社会核心问题的分析。

总结提要学习经济学不仅旨在理解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而且旨在理解那些改革者们不断倡导的拥有许多种可能性的世界。

第一章附录如何看图图说明的是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或变量如何相互联系。

有助于直观的分析概念,讨论变动趋势。

变量是我们所关心的一种量,我们能够给出它的定义,并进行衡量。

曲线斜率表示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发生的变化。

斜率为负,说明两者间存在反向关系。

通常,斜率被定义为坐标轴上的“高度比长度”。

曲线某点的斜率,曲线或非线性线段是指每点斜率发生变化的线段。

计算曲线某点的斜率需要通过该点的相切直线的斜率来求得。

斜率为零说明,自变量在最大值附近的微小变动对变量的数值没有影响。

曲线的移动和沿着曲线的移动某些特殊的图时间序列图,表示某一特定变量如何随时间变化而变动。

散点图,描绘出若干单个的点,表示对一对变量的观察结果。

多曲线图,从同一图中作出两条或更多的曲线,以表示两组或更多组的关系。

第二章现代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11 混合经济他所追求的只是一己的安全和私利。

但是,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外一种目标,尽管该目标不是他的本意。

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是他经常性的增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要增进社会利益时更好。

——亚当斯密《国富论》写于1776年同年《美国独立宣言》问世中世纪贵族与行会的把持;19世纪自由放任的时代;19世纪末,政府开始被赋予更多经济职能;1980年前后保守主义抬头,政府减少经济管制,公共支出的快速增长被遏制;1990年前后,大部分原来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并取得经济增长。

A 市场是什么12不是混乱而是经济秩序市场体系既不是混乱也不是奇迹,其自身有着内在的逻辑。

市场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以及交易数量的机制。

价格是物品的货币价值,代表了消费者和生产者愿意交换各自产品的条件。

同时也是传递物品稀缺程度的信号。

更高的价格促使生产者扩大生产,消费者寻找其他替代品。

在市场中,是价格在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较高的价格抑制消费刺激生产,较低价格鼓励消费抑制生产。

市场均衡当市场平衡了所有影响经济的力量时,市场就达到了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也即在某个价格水平上,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等于卖者愿意提供的数量。

13市场如何解决三大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商品和劳务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

消费者购买商品和劳务——》企业的收入——》作为企业员工的消费者的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