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户齐民》读后感

合集下载

仁从中出,义从外作。仁故不以天下为利,义故不以天下为名

仁从中出,义从外作。仁故不以天下为利,义故不以天下为名

10.西汉前期统治者在施政措施上的最大失误是( ) A.实行编户制度,对人民进行严格控制 B.分封同姓王,实行郡国并行制 C.对匈奴采取了耻辱的和亲政策 D.实行无为而治,不利于经济的恢复 11.汉武帝颁布“附益之法”的根本目的是( ) A.禁止王国官吏进入中央任职 B.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 C.防止诸侯王与官吏串通 D.孤立诸侯王,加强中央集权 12.造成“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的举措是( ) A.刘邦分封异姓王 B.刘邦分封同姓王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D.汉武帝颁布“附益法”
• 产生根源: (1)理论根源: (2)社会根源: A经济:分散的自然经济 B政治:地主阶级维护统治 镇压人民的需要
• 发展趋势:A不断改革中央 行政结构,削弱相权,加 强皇权。B不断改革地方行 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 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 管辖。C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日益加强。(请同学各举 两例)
8.“竹帛烟销帝业虚,关间空锁祖龙居。坑 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 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 A.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B.统一六国焚书坑 儒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文 盲 9.下列论述中,最能反映奏短暂而亡的原因 的是( ) A.“秦之所以殄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 B.“四维(礼仪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一、选择题 1.秦朝规定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最能说明( ) A.秦朝的社会制度性质 B.秦朝对农民的态度 C.秦朝没有重农抑商 D.秦朝承认土地私有权 2.以下有关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B.郡县制的弊大于分封制的利 C.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D.两种制度没有先进与落后和好坏之分,采取哪个是 由统治者的好恶决定的 3.秦朝统一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这种“有利”主 要是指( ) A.推广了农业经验 B.创造了安定环境 C.减轻了人民负担 D.促进了各地交流

农学经典书籍: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

农学经典书籍: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

农学经典书籍: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 中国是世界农来的重要起源地之⼀。

古史中关于神农⽒始播百⾕、发明⽾耜等农具的传说,实际上告诉我们:在过去⼀个⾮常遥远的年代,我国的农业就产⽣和确⽴了。

这个年代的确很早,河北磁⼭和河南新郑裴⾥岗等新⽯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的农业⼯具和⾕物遗存向我们证明,我国的农业有着近万年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直以农⽴国,古语常说“民以⾷为天”,因此历代对农业⽣产的发展都是⼗分重视的。

商代甲⾻⽂中,就有许多关于农事的⼘辞,内容涉及农作物的⽣长、天⽓的晴⾬、收成如何、粮⾷储藏等等。

其中出现了稻、⽲、稷、粟、麦、来(⼤麦)等农作物名称,还有畴、疆、甽(圳)、井、圃等⼟地整治的⽂字,说明当时的农业已经达到相当⾼的⽔平了。

周⼈的祖先后稷,传说是夏代的农官。

他们很早就是⼀个经营农业的部落。

从⾦⽂、《尚书》、《诗经》等古⽂献中的零星记载,我们知道周代在耕地整治、⼟壤改良、作物布局、良种选育、农时掌握、除⾍除草等农业技术⽅⾯都有了初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已在其中萌芽。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和⽜耕的出现,以及农⽥⽔利事业的发达,标志着我国传统农业的真正到来。

当时的耕作制度已从休闲制向连种制过渡,深耕、熟耘技术逐渐普及,⽥间施肥⽇益受到重视,⼈们更加强调良种的选育并提出了良种选育的标准;另外,当时对“农时”、“地宜”以及病⾍害防治的认识也越来越深⼊。

所有这些,说明我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的⽣产技术体系在这⼀时期已开始形成。

随着农业⽣产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农学研究也开展起来。

到战国时期,重农思想已经形成,并且深⼊⼈⼼。

在诸⼦百家的著作中⼏乎都可以找到重农⾔论以及相关的农学知识的记述。

当时形成的众多学派中,有⼀个学派被称为“农家”,是⼀个专门研究农业政策和农学知识的学术团体。

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神农》、《野⽼》等就是他们的作品。

但是,这⼀时期的农学著作现在都已失传,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有《吕⽒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审时》四篇。

《编户齐民》阅读报告(方舟)

《编户齐民》阅读报告(方舟)

《编户齐民》阅读报告09中文系09309026 刘方舟杜正胜先生《编户齐民—传统社会结构之形成》一书,想告诉我们史籍上姓名不传的平民百姓都在写历史,他们在历史发展中占据多么关键的地位,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

要求阅读的第一章内容是编户齐民的出现。

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编户”、“齐民”出现的原因以及演化过程。

从中有一些感悟,记于此。

西周之后,原先的分封制已经无力再继续维持下去。

原先被诸侯拱卫众星捧月的周王室变得既贫且弱,社会的变革不可避免。

那一次彻底的变革必然要动摇到之前赖以生存的社会根基,例如土地的归属,例如人民的等级与归属。

《编户齐民》中提出,在户籍之前,普遍存在的是名籍,名籍也是个人的身份资料记载。

而“周代的名籍以宮廷宿衛和軍隊士卒為主”。

这也是当时对于军事要求的体现,拱卫周天子,保卫周王室国土的理念也贯穿在人口的管理之中。

再除却个人名籍外,其殷商或西周的户籍也只记录一家之长,而非家族全部成员。

人群都是以血缘为主的族而凝聚的。

所以“百官利用他們的職守掌握的民數其實就是家數”。

而实质上一个家族成员几何并不清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一章里并没有提到,而就我浅薄的历史观看来,殷商西周对于人口几何并不太过于关注,是因为在这一时期他们并不需要面对像春秋争霸以及战国兼并之时所要面对的需要有生力量杀灭敌人保存自己的问题。

所要求负担的兵役已经有单独的名籍登录在按,在全国范围内也并无统一的徭役规定无需尽一切可能的搜刮民力,而且承袭血缘关系的影响,就变得只记录户主了。

而在随后的改革中可以看到,随着诸侯争霸与国家兼并战争的愈演愈烈,战争除了对本国人口的要求外,对于他国俘虏的数量登记也不可轻视,还有秦汉两朝大一统的局面面对被战乱摧毁的平原地区还有太多亟待修复的工程,也就意味着徭役增多,这一切也就意味着国家政权对有生人力的控制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由名籍进化为户籍,而且户籍与兵役徭役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原因了。

书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古代设置课役是按照身长而并非年龄。

编户齐民课堂报告-final-03版

编户齐民课堂报告-final-03版
11
新战术:
从当时各国军备、各家兵书或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来看,新 形式的战争是以步兵为主、车骑为辅的三军联合作战, 《六韬〃战车》所谓‚三军同名而异用‛。步、车、骑各 有妙用,以长补短,在攻城与野战中发挥不同作用。他们 之间没有身份之别,都是‚编户齐民‛。
12
二、地方行政制度
古代聚落: 里:城内的社区 邑:郊野的聚落
封建断狱:‚议事以制‛、‚临事而制议‛ 郑子产‚铸刑书‛和晋‚铸刑鼎‛: ‚铸刑书‛的意义在于公布,法典不再是贵族可以自由裁量 的,所以遭到担心引发‚贵贱无序‛的叔向等人的反对,子产 对当时的世变有更深的体认,更为正视作为政权基础的新兴阶 层。 李悝《法经》与睡虎地秦简: 盗:对人民财产权的破坏 贼:对人民生命权的破坏 《法经》:分作盗、贼、囚、捕、杂、具六篇,其分类都可在 《睡简〃律说》找到对应的证据。是以人民的财产和生命为主 要对象,正如《晋书〃刑法志》云:李悝以为‚王者之政莫急 于盗贼‛,是因应‚编户齐民‛社会而撰的法典。
22
秦二十等爵: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 爵。明尊卑爵秩等级, 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 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 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 华。——《史记〃商君 列传》 《汉书〃百官公卿表》: ‚皆秦制,以赏功劳。 彻侯,金印、紫绶,避 武帝讳曰通侯,或曰列 侯。‛
甲组 (1)公士 (2)上造
乙组 (5)大夫 (6)官大夫
7
傅籍:课徵赋役标准,包括兵役和徭役。(秦:身 长——汉:年龄)
课役身分(汉): 小(1—2岁)免 未使(3—6岁)免 使(7—14岁)出口钱 大男(女)(15—22岁)出算赋钱、服徭役 卒(23—56岁)出算赋钱、服徭役、服兵 大男:(56岁—70岁)出算赋钱、服徭役 老(70岁以上无论男女)免 目的:彻底控制人力,以保证‚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 的国家结构稳固完善。

编户齐民

编户齐民

浅论秦汉时期编户齐民籍编户齐民制度,始于秦国,盛行于秦汉,由于国家为有效掌握人民及相关资源,因此需要严密掌握国内户口资料,对于人民的赋税或徭役的征调才能有效执行。

秦汉时期的户籍分类已经相当细密,编户齐民籍是当时户籍中最大的一类。

其内容主要包括:民宅园户籍、年细籍、田比地籍、田命籍、田租籍五部分。

秦汉政府十分重视编户齐民籍的管理,各项具体管理工作主要由乡官里吏去完成,。

户籍制度的确立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秦汉帝国建立的编户齐民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杜正胜在《编户齐民》一书中阐释了与编户齐民出现相关的七项制度:户籍制度、军队制度、地方行政、聚落人群、法律制度、平民爵制、以及土地权属。

1、户籍制度中包括名籍、户籍以及傅籍。

名籍主要是登记个人资料,户籍是以户长为首,包括家户成员的身份资料,而傅籍是指课税赋役的标准,包含兵役和徭役,傅籍的目的显而易见是要彻底的控制人力。

2、军队制度主要是指扩大征兵。

古代没有职业军人,早先是兵者必农,而农不必兵,后来兵者是农,农亦是兵。

在扩大征兵的过程中,连带产生新的兵制和战术。

新兵制主要包括两点:一是随车徙卒编制扩大,二是独立步兵部队建立。

新战术主要是从当时各国军队、战书或秦始皇兵马俑看出,新形式的战争是以步兵为主、车骑为辅的三军联合作战。

3、地方行政制度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以军领政,闾里什伍。

体现了当时相伺、相纠、相察的冷酷社会。

4、聚落人群结构主要包括血缘团体和聚落共同体。

通过编户,中央实现了对农民的人身支配,但实际权力只达到县一级,古老族制的纽带使得聚落仍具有相当的自主性和一体性。

5、法律制度。

封建的“法”是指国家制度,而“刑”是弥补封建政法礼制的不足。

法逐渐成为刑的依据,刑变成法的手段。

6、秦人在军爵制度下塑造了全民皆兵的新社会。

秦国授田的目的在于扶植小农户,树立一个人民既耕作又奋战,亦农亦兵的耕战一体化社会。

7、编户齐民土地私有制。

杜正胜援引许倬云观点认为,“从历史宏观的角度来看,耕者对其耕地之权属与‘编户齐民’的形成同步,逐渐确立对土地的私有权。

编户齐民制与传统中国的国家能力

编户齐民制与传统中国的国家能力

118119治 道的周礼相比,秦制更重国家富强的实效,这正是危机意识的表现。

不过,秦制的诞生并非是秦地自我演生的结果,它仍然是中华文明整体历史运动的结果。

严格意义上秦代制度的形成要待商鞅变法以后,实际上商鞅变法也是对三晋地区(韩、赵、魏)变法的总结,[4]而三晋的变法只是春秋以来改革浪潮的一部分。

从周王室东迁以后的公元前八世纪开始,争霸战争使得诸侯国的国际安全环境恶化,大国通过改革谋求霸主的地位,小国则以改革来求取自保。

早期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上,即以“尊贤”的方式倡导贤能政治。

[5]《管子·霸言》即明言:“夫争天下,必先争人。

”管仲自己的经历正说明了这一点,他以前是齐桓公的政敌,齐桓公即位后,不计前嫌地重用管仲推行改革,这一改革成就了齐国的首霸地位。

[6]春秋时代的灭国战争与各国内部剧烈的政治斗争,许多有才能的大夫、士被迫流亡,人才流动出现了国际化的倾向。

原处于华夏边缘地区的诸侯国便在外来人才的帮助下推行改革,如春秋晚期吴国勃兴的原因之一便是因为吴王阖闾重用了来自楚国的伍子胥与来自齐国的孙武。

[7]地处西北的秦国在秦穆公时代迎来了第一次崛起,加入争霸的行列,其中缘由即在于重用外来人才,这其中有沦为楚国奴隶的百里奚,以及生活在戎人之中的晋人后裔由余。

正是在由余的谋划下,秦并国十二,遂霸西戎。

[8]然而“尊贤”只是对统治阶级能力的改造,国家强弱还取决于其所能动员的物质与人力数量。

在提升这一指标上,由国家直接控制赋税与人口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公元前645年,秦穆公击败晋国,晋惠公成为俘虏。

国难当头之时,晋国推行“作爰田”与“作州兵”两项政策,即承认国人所开垦的私田以及新变动的田地疆界,要求在州(国、野之间)开垦土地的民众承担军赋,以此增加财政赋役与甲兵。

[9]公元前594年,鲁国施行按亩征税的制度,即史籍所载的“初税亩”。

[10]到了春秋晚期,华夏诸国皆已按亩征税,这既是对私田的承认,也确立了国家对土地的直接控制权。

古代编户齐民制度的主要功能

古代编户齐民制度的主要功能

古代编户齐民制度的主要功能编户齐民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户籍管理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后在秦朝得到全面的推行和发展。

编户齐民制度的主要功能有如下几个方面:1.管理人口:编户齐民制度通过户籍的登记和管理,将人口组织为以户为单位的社会单位,以此来统计人口,制定税收和征兵政策,实现人口统计的管理功能。

编户制度对全国的人口分布、聚居情况、人口数量等了解得非常清楚,有助于制定政令和施行实施。

2.培养军队:编户齐民制度是战国时期秦国实施的军国政策之一,通过编制制度,统一组织人口,调集农民参与战争,培养并组织了庞大的军队。

在这种制度之下,农民都要履行兵役的义务,秦始皇用这支军队征服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4.收税征职:编户齐民制度规定了按照户编制来征税和征职务,以此来建立和调整财富和政治权力的关系。

户籍是农民的权力和义务的主要依据,通过户籍的登记和管理,来征收赋税和征召劳役,使贫税相对较轻,富人按照户编制来交税。

5.维护社会秩序:编户齐民制度对秩序的维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个制度下,每个人都有一个明确的身份和归属,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这样可以使社会秩序井然有序地进行。

在中国的历史上,编户齐民制度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但它始终是统治者治国的一种重要方式。

编户齐民制度的实施,有助于统一国家,调动和统一人力资源,规范土地的使用和分配,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同时,编户齐民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比如给人口管理带来困难,给农民造成不便和负担,容易导致人情世故和不公正现象的出现等。

尽管如此,编户齐民制度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和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统一中国、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繁荣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古代编户齐民制度的主要功能

古代编户齐民制度的主要功能

古代编户齐民制度的主要功能
古代编户齐民制度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1.社会统治和管理:编户齐民制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和统
治方式。

通过将人口分配到不同的户里,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制度管理和
监督,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2.经济调节:编户齐民制度可以促进经济调节。

根据户籍人口的不同
情况,可以实行不同的税负和征收标准,以达到合理调节经济发展的目的。

3.军事动员:编户齐民制度为军事动员提供了基础。

在战争或其他紧
急情况下,可以通过户籍系统快速动员和组织人力,以应对各种挑战。

4.文化传承:编户齐民制度有助于文化传承。

不同的户族可以培养和
传承各自的文化和传统,以及社会价值和信仰,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多样
性和发展。

5.社会福利:编户齐民制度可以为社会提供一定的福利保障。

每个户
族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不同的社会资源和福利,以提高社会公平和合
理性。

编户齐民与两汉人口控制

编户齐民与两汉人口控制

02
两汉人口控制
人口控制政策
人口普查与登记
两汉时期实行严格的人口普查和登记制度,以确保对 人口数量的准确掌握。
人口迁移与流动
限制人口迁移和流动,以稳定社会秩序和防止人口流 失。
出生控制政策
推行节育措施,限制生育数量,以减轻社会负担和防 止资源浪费。
人口控制的影响
社会稳定
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减少社会动荡和犯罪率, 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移民政策
政府鼓励移民,以缓解人口 压力和促进地区发展。
家庭计划政策
政府推行家庭计划政策,限 制生育数量,以控制人口增 长。
人口结构与控制的互动关系
人口增长对资源压力的影响
随着人口增长,资源压力逐渐增大,政府需要采取措施 来控制人口增长。
政府干预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政府通过干预政策,影响了人口结构,如移民政策和家 庭计划政策等。
背景
秦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实行编户 齐民制度。
编户齐民的影响
正面影响
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国家对人口的控制,确保了国家的税收和征调,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
负面影响
编户齐民制度限制了人口的流动,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同时也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和农民起义。
人口流动与控制的互动关系
要点一
人口流动与制的矛盾
政府既需要控制人口流动以维护社会稳定,又需要允 许一定的人口流动以满足经济发展和地区发展的需要 。
要点二
人口流动与控制的互动
政府通过调整政策和制度来适应和引导人口流动,同 时人口流动也对政府的控制和管理提出挑战和要求。
05
两汉时期的人口结构与控制

汉朝编户齐民制度

汉朝编户齐民制度

汉朝编户齐民制度汉朝编户齐民制度,也称为“舍人法”或“户籍制度”,是西汉时期实行的一项重要制度。

该制度在秦朝的基础上进行了和完善,目的是加强国家的统治和管理能力,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下面将从制度的背景、核心内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汉朝编户齐民制度的实施是基于当时社会的背景而来。

在秦始皇帝统一六国后,虽然实行了均田制等一系列,但由于其残酷的压迫政策导致官民矛盾激化,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与不稳定。

因此,刘邦建立汉朝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社会矛盾,稳定天下。

编户齐民制度的实行,恰恰为这一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其次,汉朝编户齐民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编户和齐民两个方面。

编户是指通过对人口实施登记,按照户籍进行分类和管理。

这一制度使得国家能够准确掌握人口数量、分布和属性等信息,有利于税收征收、军事动员、赋税调度等工作的开展。

同时,编户还为社会管理和行政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基本框架。

齐民是指汉朝政府对全民实行“相安贫富”的政策,通过分配田地和实行租税征收等措施,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其中,齐民政策的重要内容包括均田制的推行、减轻赋税负担、推广农桑之利等。

这些政策使得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国家的发展成果,减轻负担,提高社会地位,从而增强了社会稳定和民众对政府的支持。

此外,汉朝编户齐民制度对于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首先,这一制度有助于加强国家的统治和管理能力。

通过对人口的登记和分类,政府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人口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合理的政策和措施。

同时,编户齐民制度为政府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有效手段,从而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管理。

其次,编户齐民制度的实施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通过推行齐民政策,汉朝政府实现了官民关系的和谐,加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力得到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来。

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也有利于汉朝的长治久安。

最后,汉朝编户齐民制度为后世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编户齐民名词解释

编户齐民名词解释

编户齐民名词解释编户齐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产物,被称为“户籍制度”。

编户指的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的基础上组成户,然后再根据户的大小,组成编。

齐民则是指将所有的编合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团体。

编户齐民制度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它的形成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在古代,为了控制人口,稳定社会,各个国家都实行了编户齐民制度。

编户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的存在保证了官府对百姓的有效管理。

编户齐民制度的核心是户籍,它是一种记录人口状况的系统。

户籍制度在中国的使用历史极为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

在古代社会,户籍资料是国家统计人口数据以及为纳税和招兵等政策服务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行政管理的主要工具。

户籍书中有详细的人口、地理和经济状况,这些数据对国家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户籍制度在中国的历史长达两千年,其演变过程也是从一个县级机构向上扩展而来。

在清朝时期,户籍还被用于划分地区、渠道收税等方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编户齐民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但它一直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阶级权利的工具存在着。

除了户籍制度,编户齐民还体现在社会的发展和治理中。

编是指将几个户合并在一起,齐则指单位的数量,这些单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团体——编户齐民。

它对统治者来说,意味着对地方行政管理的有效掌控,并能够保持政治稳定。

同时,它也能有效地维护土地所有权以及牢固地维持一个由农民构成的社会结构。

总之,编户齐民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体现了一个完整社会的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完善。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户籍制度的作用逐渐被弱化,但编户齐民依然保留着其对于社会管理和治理方面的重要价值。

高考历史考前必备主题10 编户齐民——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基层治理、法律与社会教化

高考历史考前必备主题10 编户齐民——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基层治理、法律与社会教化

主题10编户齐民——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基层治理、法律与社会教化1.编户齐民:以户为单位来管理人民,是谓“编户”,所有人统统是国君的臣民,是谓“齐民”。

西汉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推行严密的编户制度,对全国人口进行登记。

户籍是政府收取租税、征发徭役、兵役的主要依据。

2.赋税徭役:政府无偿地取得田地税及各种捐税,称为赋税。

政府强迫成年男子从事的无偿劳动,称为徭役。

3.援礼入法:将儒家的道德伦理、等级秩序渗透国家法律中。

4.大索貌阅:隋朝为改变户口隐漏情况严重、国家赋役减少的状况而推行的一种措施。

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

5.租庸调制:租即田租,庸缴纳一定的绢或布代役,调是户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

唐朝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

6.两税法:唐朝中后期开始实行的赋税制度。

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季征收。

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

7.一条鞭法: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前期实行的赋税及徭役制度。

一条鞭法将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8.摊丁入亩: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

9.黄册:明代国家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册,因送给户部的户口总册封面用黄纸,故称黄册。

10.鱼鳞图册: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登记簿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表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

由于田图状似鱼鳞而得名。

1.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它缓和了阶级矛盾,保证了封建剥削,巩固了封建统治。

2.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3.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

关于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的作文

关于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的作文

关于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的作文先从书的文字说起吧,这本书使用繁体字写成,这一让我们惯用简体字的同学阅读起来很是吃力,再加上文中引例众多,多为先秦时文言文,这在理解上又给我们设了一阶门槛,所以对于文中内容也只能做到知而不精,故文中若有不妥之处还请见谅。

《齐民要术》第一章题为编户齐民的出现,主要讲述了一下户籍如何编录,众民身份如何齐等之事。

作者由浅入深,先介绍了户籍形成和登录方式制度的问题。

名籍是记录个人资料的,而户籍记录的是合户多人的资料。

周代的名借以宫廷官员以及军队士卒为主,之所以记录这些人的个人资料,很显然是用来加强管理的,否则宫廷禁地时而多几个人,时而少几个人,军队里人员流失都不知情,岂不成笑谈了。

名籍的基本内容约有六七项,如职称、籍贯、爵位、人名、年龄、身长肤色。

基本上涵盖了当时人们属性,足以拿来当作身份证明。

事实上,从文中可知,当时的名籍也恰是充当着通行证的角色。

说到这,我们不免猜想,验身份是怎么个方式:如每个人手中拿着自己的名籍,有关官吏那里还有存底之类的凭证,二者核对以确定此人的身份;抑或者官员只是拿对方的名籍和其本人对照,试想是对照身长肤色、估计对方年龄,或者能从外表气质看出爵位。

当然后者看来不大切合实际,因为即便是最接近现代照片作用的文字描述的“身长肤色”,在文中作者举出的例子都只能看到很简单的一点描述,比如“黑色”。

那么,如果是前者,我们又会想,当时的人应该也是有一定的排序规则吧。

这里把职称凡在最前,猜想他们是按职称归类的吧,要不然随便堆在一起或按其他内容分类,查找起来不是很麻烦吗。

当然这些都需要史实去证明,否则就只能是空想。

从先秦到秦汉,名籍依其性质或用途而有不同名称:宦籍,市籍,弟子籍,游士籍。

这与前面一连串地猜想看上去又挂上了钩。

前面谈到名籍或者说是符传的格式以职称开始,而这里干脆就划成了官、市、弟子、游士等类别。

实在让人好奇这样划分的意图是何,换言之,为何区分不同人的这样一种社会身份,正如现在的农业户与非农业户,其作用何在。

5篇讨伐檄文,令人拍案叫绝

5篇讨伐檄文,令人拍案叫绝

5篇讨伐檄文,令人拍案叫绝1、《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骆宾王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节,秽乱春宫。

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

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

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

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

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

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

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

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

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公等或居汉位,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

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

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机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2、《讨曹操檄》——陈琳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

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赵梁;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内寒心。

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

高中历史-户籍制度

高中历史-户籍制度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名词解释:1.古代编户齐民(1)编户齐民是历代中原王朝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2)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提供稳定的兵源。

另一方面也成为农民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

2.大索貌阅大索貌阅是严密清查户口的一项措施。

大索貌阅,就是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是不是隐瞒了,或者报了虚假年龄。

开皇三年(583),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各州县大索貌阅,核点户口。

所谓“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目的在于搜括隐匿人口;所谓“貌阅”,则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目的在于责令官员亲自当面检查年貌形状,以便查出那些已达成丁之岁,而用诈老、诈小的办法逃避承担赋役的人。

这样,既增加了收入,也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

同时,从豪强手里将原来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也有利于增加国家的劳动力,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农民的赋税包括租、调和力役几种,在隋朝,对年龄有明确的规定:三岁以下的男孩和女孩都叫做黄,四岁到十岁的叫做小,十一到十七叫中,十八到六十叫丁,六十以上叫老。

3.北宋的五等版籍五等版籍是宋代的户籍,每逢闰年更造一次,宋代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与前朝不同)。

(1)主户指占有田地,承担赋役的人家。

按照他们财产(主要是土地)的多少,分为五等,一、二等户田地产业多,称为上户,处于中间的三等户称为中户,四、五等户田地产业少,称为下户或贫下户。

(2)客户指没有田地产业的人家,主要是佃户。

他们租种地主的土地,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

一般地主和富裕农民往往通过诡名寄产、诡名挟佃、诡名子户的方式,逃避徭役,而贫困农民往往因赋役繁重,最后沦为没有土地的佃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户齐民》读后感
先从书的文字说起吧,这本书使用繁体字写成,这一让我们惯用简体字的同学阅读起来很是吃力,再加上文中引例众多,多为先秦时文言文,这在理解上又给我们设了一阶门槛,所以对于文中内容也只能做到知而不精,故文中若有不妥之处还请见谅。

《编户齐民》第一章题为编户齐民的出现,主要讲述了一下户籍如何编录,众民身份如何齐等之事。

作者由浅入深,先介绍了户籍形成和登录方式制度的问题。

名籍是记录个人资料的,而户籍记录的是合户多人的资料。

周代的名籍以宫廷官员以及军队士卒为主,之所以记录这些人的个人资料,很显然是用来加强管理的,否则宫廷禁地时而多几个人,时而少几个人,军队里人员流失都不知情,岂不成笑谈了。

名籍的基本内容约有六七项,如职称、籍贯、爵位、人名、年龄、身长肤色。

基本上涵盖了当时人们属性,足以拿来当做身份证明。

事实上,从文中可知,当时的名籍也恰是充当着通行证的角色。

说到这,我们不免猜想,验身份是怎么个方式:如每个人手中拿着自己的名籍,有关官吏那里还有存底之类的凭证,二者核对以确定此人的身份;亦或者官员只是拿对方的名籍和其本人对照,试想是对照身长肤色、估计对方年龄、或者能从外表气质看出爵位。

当然后者看来不大切合实际,因为即便是最接近现代照片作用的文字描述的“身长肤色”,在文中作者举出的例子都只能看到很简单的一点描述,比如“黑色”。

那么,如果是前者,我们又会想,当时的人应该也是有一定的排序规则吧。

这里把职称凡在最前,猜想他们是按职称归类的吧,要不然随便堆在一起或按其他内容分类,查找起来不是很麻烦吗。

当然这些都需要史实去证明,否则就只能是空想。

从先秦到秦汉,名籍依其性质或用途而有不同名称:宦籍,市籍,弟子籍,游士籍。

这与前面一连串的猜想看上去又挂上了钩。

前面谈到名籍或者说是符传的格式以职称开始,而这里干脆就划成了官、市、弟子、游士等类别。

实在让人好奇这样划分的意图是何,换言之,为何区分不同人的这样一种社会身份,正如现在的农业户与非农业户,其作用何在。

如果是古人的浓厚等级思想作怪,为何不以爵位划分呢?另外在辨户籍与户籍时,作者还提到了汉代宗籍,其实这只是提到的各种“籍”之一,大致可归为。

总之,名籍只代表个人,不把自己的亲属牵涉进去。

户籍以户长为首,包括所有家户成员的身份资料。

接下来,作者又是以两个名词(传籍与课役)统领文章,向我们讲述与名籍关系密切的制度:课役。

课役分为兵役和徭役。

了解了名籍户籍可以作为护照,以便人们通行之用,但千万不要天真的认为秦汉的政府是个服务机构。

事实上,他们不是在惠民,“名籍户籍在很大程度上是统治者为了更便于征发民力而实行的制度”。

利用这一制度,秦政府规范人民负担和承受法律责任的标准,负不负法律责任的准绳是身高,应不应服役的区分也是身高,这里我们不讨论是不是很合理,但是这却让人联想一到现在某些车站能否购儿童票也以身高为标准,原来在很早以前的中国就已经有先例了。

在名籍制度里,各项服役规定是很严格的,惩罚措施是很严厉的,可见当时的统治者对民力役使的殷切,甚至让人对这种因统治者可恨的使用手段以征用民力的制度产生厌恶感。

户籍的出现的具体时间尚不知晓,但可确定在春秋中叶以后。

户籍建立之初,正如前面提到以身高为标准那样,并没有明确的年龄档案。

秦统一中国后,
以及汉袭秦制,便开始以年龄作为标准。

比如汉朝政府征收人头税时,均以年龄为标准。

标准虽然改变,但是这种一脉相承的制度的意义或作用是不变的。

传籍的目的是希望有效的掌握人力资源,以为国家役使。

户籍同样如此。

所以户籍看似好事,承认更多的人的社会地位。

但实际上,这种地位不是白给的,有了权利就有义务,当然未见有什么切实的权利,但义务是必须要承担的。

于是,从名籍或传籍中只征家长一人之役到户籍中课役全户。

户籍创制后,著录之人的法律身份一律平等——齐民。

春秋时国人和野人有经济和政治上的不同,野人不能和国人享受同样的待遇,这就是“齐民”之前不平等的一个典例。

至于齐民,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在社会等级金字塔中居于顶层的统治阶级,经过繁衍膨胀以致被统治阶级无法供养时,结果导致:一、统治阶级崩坏,二、统治阶级内部自动分化,下沉为平民,以及“公”民,“领”民的混合等等。

最后,人民身份由不齐而齐,但是在户籍制度下,人们获得社会政治平等的同时却要按户籍制度的规定去服徭役(以前只针对户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以自由换取所谓的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