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新课程背景下人的发展3.14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述人的发展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1.生理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即指身体的结构形态(包括各系统、各器官)的健全发展;另一方面指体质的增强,即指生理机能的增强,包括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增强。
2.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意向、个性三方面的发展。
认知发展,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等方面的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个性发展,指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人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
其中,身体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情况,制约着心理的发展,给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同样,心理发展如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健康与否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因此,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人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教育。
教育就是要了解人的发展的特点,掌握人的发展的规律,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各方面的健康。
这也是教育工作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
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一)遗传1.遗传的概念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及本能、天赋倾向等。
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
2.遗传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二)环境1.环境的概念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的自我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的自我发展一、个人基本情况: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老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个长远的规划,使自己在教育事业上能有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对我来说,尤为重要。
现在,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用于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
二、指导思想: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吃透课改精神,不断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植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探究、反思和理论提升,力求自己由专业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三、发展目标: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它包括“师德修养”、“教育理论学习”、“课堂教学”、“课改与科研”、“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基本功训练”等六个方面。
在制定个人专业发展成长规划的过程中,我将继续发扬“以人为本的厚生精神”,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品格厚待学生,教书育人。
《礼记〃中庸》记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笃学”,究其意就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做学问。
课堂教学方面,课堂是老师实践的最好舞台,必须治学严谨,踏实认真,认认真真地备好并上好每一节课。
教育理论学习方面,加强继续教育的自觉性,以严肃、朴实的治学精神认真学习,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教学信念,构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风格;形成驾驭新课程教学的有效经验、教育智慧;具备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和能力;产生个性化的教学故事和案例。
课改与科研方面,从密考证,不作臆测之词,不作武断结论,治学不事浮夸。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吃透课改精神,不断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植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探究、反思和理论提升,力求由专业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敏行”即勇于实践,行动快捷,抢抓机遇,善抓机遇。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育的大环境使青年教师不再拥有较长的业务、素养的自然成长期,为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青年教师不得不尽快地进入状态并得以迅速成长。
谈新课程背景教师自身的发展
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自身的发展邵武教师进修学校高水金常言道:打铁先要本身硬。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这说明做什么事都要本身有一定的功底,都要有一两下子才行。
教师要担当起“解惑”、“释疑”的重任相比其他行当尤为如此。
当今,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巨大改革,教师作为这场改革主角和具体实施者,加强自身的发展非常重要。
在此,笔者想谈一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谋求自身的发展。
一、教师要先对自身价值定位和确认。
教师的职业定位是什么?过去,老百姓中间有“有业莫当孩子王”的说法;还有的认为,当教师充其量就是“教书匠”而已。
而今,党和国家把教师职业看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给教师以崇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新的《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教师已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
如今,当教师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溢于言表,教师职业已成为施展个人才华和抱负的平台。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单纯谋生的手段,它要让每一个孩子在小学、中学里都度过快乐的青少年时代,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活泼地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做他们真正想做的事,这正体现了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价值所在。
一位教育工作者说:“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努力让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
”(见《福建教育》2006年第8期——朱永新)由此说来,“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定位和确认最好的诠释。
诚然,作为一名教师,只有首先确认了自身的价值感、使命感,才会有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通过育人来行义,自身价值才得以真正实现。
当代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也表明,一个教师只有在充实的价值感和崇高的使命感中,才能激发出内在的热情和持久的力量,从而主动、认真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潜能生”发展的有效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潜能生”发展的有效策略作者:柯福英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47期(建宁县城关小学,福建建宁,354500)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面向全体、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情感等,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建宁县溪口中心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是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定点学校,生源情况复杂,学生流动性强,留守儿童多,寄宿生多,寄宿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50%,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20%,因此出现了较多的“潜能生”,特别是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在知识层面出现了不少的数学“潜能生”,直接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无论学校规模大小、地处城市还是乡村,都要注重提高人的素质。
而小学教育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提高我们的整体教学水平,势必涉及“潜能生”的发展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潜能生”常表现为自信心不足,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因此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
长此以往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结果原有的“潜能生”得不到发展,新的“潜能生”又出现,累积的问题越来越多,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一定层面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促进“潜能生”在品德、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在城乡结合部学校特殊背景下,如何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促进“潜能生”发展的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一、首先要了解潜能生形成的原因1.学生自身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
2.家庭因素:当前,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家庭教育严重错位,特别对于我们这样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定点学校,大部分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造成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孩子缺少亲情,父母无法督促孩子的学习,学习不自觉的孩子就不可能会去认真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一切教学活动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建构焕发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教学。
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
本人认为新课程背景下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要使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发展,就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要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熟悉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
其次,教师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分析、思考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思维品质及身心的和谐发展。
最后,教师要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把差异看作是一种“财富”来珍惜并加以开发,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自由的发展。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进行因材施教。
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充满信心,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的,都有培养前途,都可以获得成功。
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模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合作探究,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的培养,鼓励每个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并且在乐学的氛围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和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而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
新课程背景下的青年教师怎样才能尽快成长
谭 张 西
E R Iu ̄ EE R } WC Rc ir R SA c{ U L M
骊镶露露爨 麴褥颦敦卿 : 群 霸晷魂扁谯
江苏 邗江中学 高正球
随着新课 程改革在全 国范围轰轰烈烈 的推进 , 每位 教师都 面临着 迎接挑 战 、抓住 机遇 、 自我发展
提高 理论 素养与教学 能力 。实践—— 带着 问题或 困 惑学 习理论 ——反思—— 交流—— 再创 新实践 ,这 是青年教 师学 习教育理论的行 之有效 的方式 。
同时 ,青 年教师要认 真研 究授课技巧 ,在 备课 时要做到 以下三点 : 1 备 内容 . .
在备课 时 ,青 年教师要 了解学 生现有 的知 识水 平 和能力水平 ,要 了解讲 授的 内容 中哪些知识是 学
于动笔 。教 师要增强 问题 意识 ,面对 教育实践 中存 在 的问题要及 时努力地 去解决 ,要 寻找这种 问题产 生 的心理学 、教育学和社 会学等原 因 ,使教育科研
成为教师生活的习惯 。 五 、善 于向同行老师请教
人 。师生关系是 一种平等 、理解 、双 向的人 与人的
关 系 ,通过师 生间动态 的信息交流 实现师生互 动 、 相互 沟通 、相互 影响 、相互 补充 ,从 而达到共 识 、
青年教师 一般有着满腔 的热情 、充 沛的精力和 成功 的欲望 ,但 由于缺乏教 学经验 ,经常在一些教 育教学 问题上处理 方法欠妥 当 。为 了尽快 成长 ,作 为青年教 师要带着 一颗学 习的心 、一颗谦 虚的心不 断 向同行 老师请教 。要多听课 ,细心观察 老教师的 教学 过 程 以及 他 们 教育 学 生 、取 得 学生 信 任 的方
从 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和发展 自己。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反思[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反思摘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反思被视为能促进教师专业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
但一些教师写反思只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缺乏对教学现象和本质的深思,缺乏对教材每一块内容进一步的研究,停留在教材的表面内容,照书写内容,这与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极不相称。
因此,对每一节课的深思比反思更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反思要素一、深思每一部分教材的基础知识的内化作为21世纪的教师,不仅要会教教材,更要求教师能深刻地去钻研教材。
把基础内容综合起来,让学生学起来觉得是一种享受。
有一次,我为六年级同学命题了一份《圆周长与面积》的单元测试,其中有一题基础题;如下图:问题是求阴影部分的周长。
我有意留下较小的空间,许多老师和学生都说做不了,凡是做不下的同学,都是跟书上的例题的解法一样,先求大周长的一半,再求小周长的一半,然后相加。
1、大圆周长的一半5+4=9(厘米)3.14×9÷2=14.13(厘米)2、中圆周长的一半3.14×5÷2=7.85(厘米)3、小圆周长的一半3.14×4÷2=6.28(厘米)4、阴影部分的周长14.13+7.85+6.28=28.26(厘米)像这样认认真真做下来不出错误的,班里又有几个呢?只要中间有一点点的抄错或算错,整道题目就付之东流,教师就会埋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这样就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写反思的大量材料,遇到这样情况,就要反思:是什么原因呢?如果你复习这块知识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梳理一下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直径相等的圆,周长也相等。
所以,阴影部分的周长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圆的周长,即3.14×(5+4)=28.26厘米。
由此可见,教师也可适当得点拨一下,学生就能体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能力的绝妙之处。
学生学会后一定会很高兴,记得也牢。
这不就是教师和同学们所需要的结果吗?二、深思每一块教材的内涵,使教学能深入浅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儿童的心理才能激起自豪和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
新课改下的教育发展新趋势
新课改下的教育发展新趋势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而教育改革更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关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教育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
新课程改革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旨在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自2014年启动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领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也强调个性化学习和定制化教育,鼓励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差异化教学,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
新课程改革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新课程改革为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推动教育领域的进步与发展,将成为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们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内容结束】.1.2 新课改的意义新课改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旨在推动教育体制的转型升级,逐步建立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教育制度。
其核心意义在于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突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和功利性,引领教育朝着更加个性化、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
新课程体系的建立使学校教育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还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升学压力,推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强调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全面评价,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多元发展。
新课程体系的推行促进了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0字】2. 正文2.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是新课改下的一个重要趋势,其核心理念是将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中心位置,关注并满足他们的个性发展需求。
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新课程与学生发展ppt课件-PPT精选文档
——引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自主实践,体验感悟
(综合实践活动《我爱秋天》教学片段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寻找秋天 1、导入活动 师:秋天已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它正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寻找呢!小 朋友,你们知道到哪儿去找秋天吗? (引导学生讨论,自主选择,决定参观路线和计划,自由结合分组。) 学生讨论后决定到田野里去寻找,到学校的实践园去寻找。 2、寻找秋天 地点:田野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先到田野里寻找秋天,小朋友要仔细观察,你们可 以用眼睛看,可以用鼻子闻,可以用耳朵听,也可以用手摸。小朋友一路 上要团结合作,注意安全。
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意味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学生身体、 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知识与技能
课程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传统学科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的关系 图1 学生
知 识 与 技 能
情与 感价 态值 度观
过 程 与 方 法
学科A
学科B
学科C
图2
课程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的关系
二、中小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会学习 ——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并努力使自己变得优秀; ——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 ——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 2、扩充并整和知识 ——能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 ——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知识、发展新技能 ,并加深对已有知 识的理解; ——能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3、沟通与交流 ——能清楚地、有目的地与听众交流,并理解对方的思想; ——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达到交流的目的; ——能认识、分析和评价各种交流方式。
当孩子们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体, 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体,生命才 有价值,童年才有欢乐,未来才希 望。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发展模式的变革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发展模式的变革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
新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领域重要的一项改革措施。
在这个新的背景下,学生的发展模式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发展模式的变革和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旨在打破传统课程的束缚,通过创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一改革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学生发展模式的变革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被动接受,但新课程改革推动了学生发展模式的变革。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和交流,通过实践活动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从传统知识到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教育模式重视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而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纷纷加强实践教育,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从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价传统教育模式主要采用考试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而新课程改革提倡多元评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
除了考试成绩,学校还将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并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如作品展示、课堂表现、实践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发展水平。
变革带来的影响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学生发展模式的变革,将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学生主动性增强。
学生在主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研究的能力。
-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模式能够使学生在研究之外,还能够发展其他方面的技能和兴趣爱好。
- 学生适应能力增强。
新课程中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解背景
新课程中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解背景以新课程中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解背景为标题近年来,教育界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认可和重视。
而新课程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从新课程的背景出发,探讨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解。
一、新课程的背景新课程的提出源于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
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成绩的追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如学生缺乏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缺乏社交和情感管理能力等。
因此,新课程的提出旨在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品格和创新精神。
二、新课程中的全面发展新课程中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科素养,同时也重视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
通过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和项目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新与创造力的培养: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通过启发式教学、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活动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社交与情感管理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和情感管理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团队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情商和人际关系管理能力。
4. 品德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通过德育教育和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其良好的品行和社会责任感。
三、新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新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首先,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新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教材的深刻内涵。
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实践,经过批判与反思就会“学会教学”,就会不断发展,懂得教学,逐步成为“教学家”。
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这与“应试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观念,“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选拔和鉴别人才的唯一方式,它决定了教学的目的、方式、手段以及管理和评价的导向。
一切以考试为中心、以升学为目的。
这成了许多地方当前发展教育的目标和宗旨。
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升学率成为一所学校办学优劣的唯一评价标准。
新课程环境从教师与学生的位置看,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关注人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从理念看,新课程倡导这样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人,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因此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贯彻“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二、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别是边缘人。
边缘人是教学中被排斥或被忽略的人,这种人在教学中或被排斥或被遗忘。
教师要同情并更好地理解边缘人,要“消解优生中心”,关注全体。
如果说关注“优等生”是锦上添花,那么关注“边缘人”则是雪中送炭。
如何关注学生,才能促使学生发展?从课程意识来看,围绕学生的发展,意味着:1、关注每一位学生。
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的探讨`
小学教育12新课程的提出并实施,无论是对课程的结构,还是教学的方法方面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尤其是对于当下的小学教师而言更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就传统的小学教师只需要获得教师资格证,按照既定的模式传递学生知识即可。
一贯的教学策略就是一言堂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学习能力也不强,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相差甚远。
新课改为当下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促使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优化。
一、新课程对小学教师的要求分析(一)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执教理念,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新课改中所确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强调的是师生的共同发展,而并不是教师对学生单纯知识的灌输。
例如像传统教学中,师生的关系比较紧张,学生也不敢多问教师问题,在课堂中一旦问题回答错误,也害怕教师的批评,整个课堂死气沉沉,这也导致学生长期处于压迫的状态。
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就需要树立正确的执教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公平、快乐的学习氛围。
比如树立一个友好的形象,从严师转变为朋友,像大哥哥或者大姐姐一样关注学生家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感。
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都要给学生做好榜样作用,做好学生的成长导师[1]。
(二)需要教师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等辅助工具,改善课堂环境当下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地改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的交流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对于教育界也是非常显著的。
在新课改中,明确地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转变传统的一言堂模式,善于利用一些辅助工具,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就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如果教师能够将这类教学辅助工具合理的进行利用,那么对于课堂环境的改善则具有重要的帮助。
(三)需要教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就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大多都是以一言堂教学模式为主,这类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学生学习也比较被动,并不利于新时代优秀人才的培养。
因此在新课改中就强调教师要基于小学生的特点,研究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中师生之间互动,继而不断地优化教学的质量。
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后进生”的自能发展
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后进生”的自能发展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总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后进生”。
如何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驱动其自能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几年的工作探索中,我深深体会到,转化“后进生”首先要从爱的教育开始,使“后进生”的主体得以复归,通过综合开发他们的潜能、活跃他们的思维,改进教学方法,尝试开放创新,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知情交融——让“后进生”置身于爱的教育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将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
具体做法如下:1倾听。
谈话是师生间最频繁的交往方式。
教师不仅仅要善于谈话,而且要专心致志地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引导、启发他们。
谈话过程中,教师可以摸摸学生的头,拍拍他们的肩,理理他们的红领巾,真诚地亲近他们、关心他们,以消除成人与孩子间的距离,使学生久旱的心田接受甘露的沐浴。
2微笑。
被称为“忘忧之草”的微笑是心理怜悯、良好素质修养和崇高职业道德的表现,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感染学生。
特别是上课时,教师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亲切的提问,都能打消“后进生”的紧张情绪。
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力争多一些真诚的微笑,多一些自信的微笑,多一些鼓励的微笑,使“后进生”,更多地体验学习的愉快、安详,体验生活的艳阳高照、春风拂面。
3凝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教师通过学生的眼睛可以洞察学生的内心活动,从而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教师要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学生送去不同的眼神,用真诚编织一束灿烂的阳光,批评时目光严厉而诚恳,使学生能够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
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就应换成赞许、期待、信任的目光。
新课程与学生发展
新课程与学生发展新课程与学生发展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香二小学任淑芳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课程改革给教师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得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当然,最为受益的要数学生,因为新课程给他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使他们的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一、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表现能力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能力的幼芽,是积极性的动力,是成功的沃土。
正如古人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以往的调查资料表明,音乐教学有这样一种状况存在:“学生大多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
” 究其原因,教材中枯燥、繁琐、理性的知识太多,同时,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学生学会了多少乐理知识看得很重,把发音位置、气息看得很重,然而正是这些专业性很强的要求,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厌而畏之,缺乏了学习兴趣,音乐表现力自然发挥不出来。
在时代的呼唤下,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
面对着设计新颖、插图精美、内容丰富的教材,学生的感官首先得到强烈的刺激,点燃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美的表现欲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此外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新教材删繁就简,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使得那些原来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学生,现在兴致倍增。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依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简单化、儿童化、情趣化,一切从兴趣出发,并且不断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去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产生良性情绪,并从中寻求音乐表现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红眼睛绿眼睛》一课,如果单纯地学唱歌曲,学生会感到很枯燥,缺乏激情,更谈不上情感的发挥。
于是,我采用游戏导入的方式,将教室布置成一个热闹的十字路口,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这样学生会感到很亲切,因为马路是每天都要走的,对于他们来说再熟悉不过的。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1)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的背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动深入的背景下,教师自身教育及成长已成为焦点话题。
所以更好地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促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深化教育改革,在当前以至未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时下正逐步推动的新课程,具有其独特的课程目标及课程要求,比如新课程强调的知识与水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新课程规定了发展的方向。
再如新课程强调的增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注重学科课程的整合;注重学生体验,注重知识更新;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增强创新精神与实践水平的培养;对教学的评价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在管理上实现民主等,为新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及课程要求的这些变化,无疑给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合于新课程需要,教师必然也要发生诸多变化。
一是教师的权力大了。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但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同时还是新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研究者、建设者甚至管理者。
以往教师只关心“怎样教”的问题,而“为什么教”和“教什么”则不敢越雷池一步。
现在教师不但能够自主选择教科书,还能够灵活调配课程资源,并能够自主地使用外部课程资源服务于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新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增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增大,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水平、课程设计水平和课程开发水平。
二是教师的担子重了。
新课程要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准确的价值观。
这是新课程功能目标的转变。
这就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点,形成新的课程观、知识观和学生观。
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是“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理解到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发展潜能,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差异等。
面对新课改,教师如何自我成长和发展
面对新课改,教师如何自我成长和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那么,教师使得学生发展的同时,自已本身也应该有最大限度的发展。
因为如果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几乎是不能落实的。
只有教师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充分的发展。
所以面对新课改,教师要认真地理直气壮地追寻本身的自我发展。
中国古代人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者,人之模范也”;“德高为范,学高为师”。
说的是教师的道德观念最正统,行为规范最完善,文化学识最渊博。
中国现代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托起明天太阳的人”;教师是“春蚕”,"蜡烛","人梯","铺路石","园丁"。
简明地说是指教师丰富而高尚的职业价值观。
外国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
归根到底是说“教师是人之师”。
我今天要说:教师是不断超越自我的持续发展的让他人幸福让自已快乐的职业。
正因为如此,我们面临新课改,要正视新课改,要走进新课改,要努力地使自我在新课改乃至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发展。
教师的发展,无疑包括多个方面,我这里讲的主要是基于教师职业的专业的自我发展。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实现自我的充分而和谐的发展呢?1、知识更新我发展。
我们要谨记“学高为师”的古训。
学生最喜欢最敬爱学识渊博的老师。
况且,新的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师的知识已不再是过去的仅仅停留在单科上面。
新的课程教材中渗透了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的知识。
而且,教材还特别显示了社会生活自然环境和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意义。
例如,新教材在内容上的更新:增加了许多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等;充分利用了现代网络技术,要求教师首先掌握并恰当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所以,我们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最先融入现代学习型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人的发展1.问题的提出一是原有学校课程解决了学科设置的问题,却令学习主体失去了自我。
清末废科举与兴学校是同步进行的。
关闭私塾、书院,勃兴学堂、课程,多以西方科学取代中华经典。
读私塾是为了仕途,而进学堂是为了职位,所谋都是身外之物。
1930年,上海《民国日报》有一篇《乡村颓败了》的文章这样写道:“年年大批的毕业学生自乡村跑进都会,不见一个返到乡间”,“乡村小学教师宁愿来都市为书局报馆抄写”,“都会的漩涡卷去了乡村的梁柱,剩下的只有老弱和稚幼”,“乡村衰败了,没有一些生气,和黄褐的土块成了调和的色彩,死静、凄冷、枯暗、荒塞、简陋占据了整个乡村”。
当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时做演说,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求学有做官发财思想,是大学的腐败。
办学百年,至今,情形并没有彻底改变。
2012年5月《中国青年报》就有钱理群在“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的语惊四座: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今天,教育形式上很时代、也很进步了,但关乎教育本身及其任务的思考,则大音已希、大成已缺。
从学堂延伸至今的学校课程,从本质上说,解决了学科设置的问题;却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并解决人的发展问题。
极致的范式的现代学校及其课程成为一种现代制造,复制高度同一的学生,学习主体被迷失在课程中、课本上、分数里,只有“做官发财”和“利己主义”,唯独没有了自我,没有了拔尖创新人才。
我们有很多问题没有想明白。
五四运动的基本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基于特定的历史、社会原因,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的启蒙,它的任务并未完成。
很多时候,我们毁坏太多,建设却少,这也包括教育。
“砸烂孔家店”的口号就极具代表性,为办洋学堂,我们果真一定要关闭旧书院吗?“全盘反传统”的做法最终酿成了十年动乱,造成了教育层面的断裂和意识形态的危机。
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散落的时候,中华文明是唯一生生不息的文明。
由是,以任继愈为代表的大先生们并不反对“敬天法祖”。
针对当前人才培养的缺陷,他们提出教育要吸收科举、书院制的优点,承认人的自学成材,让社会教育、自主学习发挥作用,而不走学校课程教育的一条路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泰勒博士也说:“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
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乏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
”孔子大约30岁左右,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
此后,他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他曾周游列国14载而后反。
首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成为当时私人讲学、学术下移的先驱,故能“万世师表”。
新课程的进步意义就在于它义无反顾的以人为本的精神,面向每个自我及自我所独有的、鲜活的人生世界,而不把课程设置、学科知识板块为别无选择的核心学习内容,教育理念从一开始就认同学习主体作为个别所独有的发展诉求。
新课程特别是高中的选修课程,不仅是学习构成的改变,更深刻的是它以民主、科学精神为先导,通过全方位开放的课程样式,为人的自主发展开辟了教育的新天地,诠释着超越时代的“教育即解放”的大命题。
二是既有人才模式解决了教育公平的问题,但使创新社会失去了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从未停步,课程计划也屡次更新。
但此前的教育改革,始终停留在较为单一的课程调整的格局上。
与普高单一课程相适应的全国高校统考,一把双刃剑高悬了30余年。
既有人才选拔模式的确较好地解决了教育公平的问题,但“你考什么我教什么的”普高应试教育可谓积重难返。
现时的初、高中教学到底在干什么?为升学做准备?为就业做准备?二者兼而有之?不论单一任务,还是双重任务,都是存在即合理,愈来愈应试化。
长此以往,应试教育不断复制高分低能甚至只会做题的机器,已开始使创新型社会失去进步的原动力。
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2011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并于2012年秋季执行。
迎来了初、高中课程的大改革。
毋庸讳言,此次课程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其理论的前瞻性和实践的操作性、都渴望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有标志性的意义,被认为进入了“课程体系全面现代化的时期”,标志着中国的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全面现代化的阶段。
但改革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选修课程也亮点不亮。
可以这样评价:改革内涵的赋予很多,课程设置的借鉴则更多;行政干预的声势很大,方案实施的挑战则更大;课改执行的力度很小,教学探索的影响则更小。
毫无疑问,这次改革被赋予了太多的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四章•义务教育》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要“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并特别强调“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在《第五章•高中阶段教育》中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说:“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凡此种种,中学课程的负重,非常力而能有所作为。
唯有把中学教育定位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或公民基本素养上,才能确立教育的基本立场和内在价值,使之走出全然应试的泥沼。
诚如法国国民教育部发布的《为了二十一世纪的高中》所指出的:“高中的任务就是让所有的学生,不论其社会出身,不论其获得成功的领域如何,在其教育专业中获得基本知识,并掌握进入国家和欧洲生活,更广义地说,进入人类历史所需要的评判能力和文化形式。
”正是顺应了世界潮流,我国本次初、高中课程改革试图超越单一任务或双重任务的主张,着眼于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找回教育久已失落的理想与价值。
其实,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活动,区别于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教育的全部都是以关注的人终身发展为根本目的,顺应社会的要求,积极主动地传授社会人生的经验,包括更高层面意义上的反思人本身。
那么,新课程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自主选择性的学习是这样前所未有地剥离社会加于学习的太多的功利性,转而尊重教育对象——人本身,它深刻而又生动地把学习主体积极表达出来的“发现”“探究”“创造”等,视为人本身发展、完善的有机构成,深情关注学习主体要求自主发展的全部诉求。
所以,人的发展应是此轮课程改革的起点和归宿。
与终身教育合掌的新课程学习其本质如此。
从私塾到洋学堂再到现代教育,是我国教育发生、发展的轨迹和宿命,而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高中选修课程的推出更有望成为课改的亮点。
新课程,无疑是教育主动满足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其意义的深刻性自不待言。
2.课程的困惑调查湖南省所属市县30余所普通高中,对于新课程,特别是其中的选修课程,一线教师普遍准备不足。
一是课程思想及心理层面的准备不足,由是产生了理论上的空洞效应。
新课程推行之初,原语文课程及其教材更多的是经行政指令被要求改变,教师的思想却没有被新课程所武装,旧的走了,新的没来,造成了空洞效应。
本来,选修课程必须有不同于必修课程目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而不能照搬必修课程。
但大家认识滞留在原有的教学模式里,继续轻车熟路地走下去,甚至还窥测新课程后的高考,以为高考试卷还在继续与普高课程渐行渐远,改革力度既然不大,就没有理由去区别对待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因而课程愈发被应试教育所填满,本应成为亮点的远修课程毛将焉附?二是课程设置及执行层面的准备不足,由是产生了实施上的蝴蝶效应。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开设,通常是55开,或64开。
调查显示,各市县学校开设语文必修课程其执行是坚决的,但选修课程包括行政指定的选修,被打了很大的折扣。
照理选修课程本是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探究性,却因高考语文试卷选考部分很难一一对应选修课程,因而初始条件下选考题暂时性微调,带动了整个选修系列历年被折扣甚至搁置的连锁反应。
本来为选修课程而有所让路的必修课程,其教材内容已相对减少,再将选修课程视为可有可无,如此一来,应试的训练课程反倒提前和增加。
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本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有一个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平台。
当空洞效应和蝴蝶效应产生后,普高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通过调研发现,选修课程要么延续了必修课程,继续盛行教师一言堂模式;要么放任成自读课程,一味强调学生自主而否定教师的作用。
在发放的1000余份问卷中,当问及“你所在班级老师是如何实施语文选修课的”时,有48%左右的学生选择了“跟必修课一样的教法”。
老师的占位与不放手是显而易见的。
有33%的学生选择了“自习为主,老师带着把课文过一遍”。
老师的错位和失位同样是怵目惊心的。
还有不到15%的选修课堂则被学生认同是能够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性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指出:“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因而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人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用钟启泉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组成员)的话说,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很明显,这个理念源自2000年前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也源自1948年美国的《世界人权宣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教育到底是什么。
人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终点。
教育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以人为本,让生命美好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本源。
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他们的终生发展,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做精心的规划。
新课程关注学生学习,不只是学习知识,也不只是训练能力,更重要的是饱满的素养、完善人格。
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的:“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的知识和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的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格,最要紧的是要藉着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与感觉。
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及社会有合适的关系。
”语文课程以应培养人的语文素养为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