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ppt
合集下载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2. 改革课程结构
改变: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 乏整合的现状。
强调:整体设置,综合课程,均 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 技术教育。
◆相关试题
选择: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 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B)。
A.均衡性
第八次: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1999年至今)
从“学会”到“会学”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 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出自:庄子《养生主》
意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 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 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
从“学会”到“会学”
原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 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 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1. 国内背景
第三次全教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
实施素质教育
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保障:“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2. 国际背景
●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
根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 丁(James Martin)的测算结果,人类的 知识在19世纪时约每50年增加一倍, 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20世纪 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尔后近10 年大约每3年就增加一倍。
B.平均性
C.选择性
D.综合性
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3.改革课程内容
改变:繁、难、偏、旧,过于 注重书本知识。
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现代社 会、科技发展,学习兴趣和经 验,终身学习必备。
新课程改革ppt课件
2021精选ppt
20
练习题
6、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 念,这句话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学生发展为本; 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7、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转变
在对待师生的关系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学与研究的关系上,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建设者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上,教师是社区型开放教师
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交流合作等四大能力
2021精选ppt
6
新课改的目标 (重点)
5、建立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考评机制
过去:选拔甄别功能 改革后:即发挥教育评价学科学习目标,又发挥其
促进学生一般发展、教师水平提高、课程更新,改
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的配合,处理好和 家长间的合作关系
2021精选ppt
18
练习题
1、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______。
A.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B.以学生发展为本
C.探究自主性学习
D.转变旧的学习教学方式
2、教师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改强调________ 和________
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 做到( )
2、哪一组符合情感体验目标陈述方式:( )
A. 说出、表演、展示 B. 设计、制作、创作
C. 感受、参加、养成 D. 解释、完成、背诵
3、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一致的是( )
A.以教师的视角反思 B.教学设计留白
C.培养求异思维
D.教学过程预设性强
2021精选ppt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PPT
05
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和展望
对教育系统的影响
课程结构调整
评价体系改革
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课程结构进行了 调整,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 选择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注 重过程评价、多元评价、质性评价等, 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教学方法改革
新课程改革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 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 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进教学 方式方法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的前景展望
深化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 新,新课程改革仍有继续深化的 空间,将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教
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个性化教育
新课程改革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 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 特长,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
育。
信息技术融合
新课程改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 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利用信息 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
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公平的追求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需要关注公平和质量。新课 程改革旨在打破传统教育体制的局限,缩小城乡、地区和不 同群体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仅仅 是追求高分。
提升教师素质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学 习和提升自身素质,推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知识技能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通过科学、合理、系统的课程体系设置,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继续学习新课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81页PPT
《 艺 术 》 : “在 唱 歌 、 绘 画 、 制 作 的 过 程 中 , 共同分享创作的乐趣和喜悦,体会怎样表达 对祖国、对亲人的爱。”
二、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 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 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 选择性。
——课程被窄化为学科,课程成为 一种指定、指令(专制),教材 成为圣经;
——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外在于课程。
2.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 (文本课程一经验课程),课程不仅 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 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思想品德 (7-9年级)
思想品德课程应在坚持社会主 义方向的前提下,力求更加符合学 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增强针对性、 实效性和主动性,突出实践环节, 克服形式主义和脱离学生实际的教 学方法。
三、课程内容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 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 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 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 基础知识和技能。
2. 行为变化
• 尊重(冷落、歧视) • 赞赏(讽刺、责罚) • 帮助 • 引导 • 反思 • 合作
第三部分:新课程推进中要解 决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继承、发展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鉴
1.教育观
1980年以来
培养德智体 全面发展的人
双主体思想 的确立
双基一起抓
面向全体 关怀每个学生
课程改革
促进人的 成长与发展
生动活泼 主动发展
2.新课程 重结论,更重过程
二、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 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 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 选择性。
——课程被窄化为学科,课程成为 一种指定、指令(专制),教材 成为圣经;
——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外在于课程。
2.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 (文本课程一经验课程),课程不仅 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 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思想品德 (7-9年级)
思想品德课程应在坚持社会主 义方向的前提下,力求更加符合学 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增强针对性、 实效性和主动性,突出实践环节, 克服形式主义和脱离学生实际的教 学方法。
三、课程内容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 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 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 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 基础知识和技能。
2. 行为变化
• 尊重(冷落、歧视) • 赞赏(讽刺、责罚) • 帮助 • 引导 • 反思 • 合作
第三部分:新课程推进中要解 决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继承、发展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鉴
1.教育观
1980年以来
培养德智体 全面发展的人
双主体思想 的确立
双基一起抓
面向全体 关怀每个学生
课程改革
促进人的 成长与发展
生动活泼 主动发展
2.新课程 重结论,更重过程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课堂教学.ppt
理
能做的,教师决不插手,更不“越俎代庖”,努力做
念
到“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果”
下
让学生自己摘,“情”让学生自己抒,“话”让学生
的
自己说,引导学生“暴露思维”,“实话实说”,
课
“焦点访谈”,在“误”中“悟”,“错”中“磋”,
堂
“探”中“叹”,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教 学
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逐渐 步入“教”与“学”的互促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
改 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是使他们的整
革 理 念
个身心都充满快乐”。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一 种做完了还想再做的东西,课堂教学业如此,其
下 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师生情感的融洽水平。师
的 生关系的紧张,久而久之必然导致教与学的脱
课 节,甚至会出现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无
堂 教 学
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无不昭示着这样 一条定律:宽松的教育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
觉自主,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上,教师要从“站在讲台上”变
新
为“走到学生中”。要从“单打”角色过渡到与学生
课
“双打”“混合打”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主要传授知
程
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
改
们而非塑造他们;要减少课堂的讲授时间,降低“教”
革
的“富营养”,增强学生的“饥饿感”;学生会做、
四、成功的教育和激励的课堂——个 性张扬和分层持续。
新
课
程
改 革
一、宽松的教育和民主的课
理 念
堂——人文主义与平等愉悦
下
的
课
新课程新思路,新教材新体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实践简介ppt
《包身工》导学设计 “学习心语”
学海导航 积累整合 学习探究 自我测评 拓展提高
《包身工》【学习探究】 想读,想一想,写什么 通读,读一读,明其旨。 赏读,品一品,促长进。 精读,米字旗——降下——英国主权结束 旗 五星红旗——升起——中国行使主权 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象征意义
必修3一单元“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 度” 用换字法更新观点 用加“不”或“未必”的方法更新观点 用反其义而行的方法提出新观点
某电视台“家乡形象大使”正在海选,假如 你的家乡也进行了形象大使的选拔活动。那么: 1、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名选手,请用200字左 右介绍你的家乡。 2、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名选手,请用200字左 右介绍你参选形象大使的优势。 3、活动结束后,假如你是一名记者,要报道 颁奖盛况,请你为你的新闻设计一个对偶式的标 题和一段导语。
第一部分 实验区教学情况介绍
一、潜心研究新课标,努力做到以“标”定
教
二、潜心研究新教材,努力做到 依“本”定 教
三、潜心研究教材结构特点和学生实际,努 力做到依“情”定教 四、结合实际,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依 “学”定教。 五、追求和谐课堂,保护课堂良好生存环境 六、教师主动提高自身对教学进行科学研究 的素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表达交流之写作部分 1、提供典型并激励学生大胆想像,自主写作。 2、确定目标并教给学生更新观点的方法。 3、联系生活并唤醒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和真 诚的热情。 4、敞开心扉并引导学生用现代理念叩问自己 的心灵。
必修2四单元作文训练 想像世界 学习虚构
【教学目标】 1、了解虚构的类型; 2、训练虚构的技巧和标准:既要大胆想像, 又要科学合理; 3、通过作文的虚构,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课程教学改革PPT优秀课件
•14
三.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是革除现行课 程自身的弊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的需要
•15
我国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 1.课程模式单一化,与我国辽阔、人口众多、 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很 不适应。
•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的课程都是 由国家统一规定的,统一的教学计划、统 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硬性的统一标准由于各种因素在实施过程 中达不到统一标准。
•3
• 因此,《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认为: “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 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扩大了教育新概念 应该使每一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 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 每个人身上的财富。”目前,世界各国教 育改革方向和目标大都定位于此。
•4
2.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促使人们空 前重视教育改革与发展
•18
•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 革正式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困境促使人
们不断反思,试图通过教育改革找 到摆脱困境的途径和方法:
•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 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 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们 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发展中不 同程度地重视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环 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合作教育等,以 培养青少年相关的生存理念和素质。
• 世界银行在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指出,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 水平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的差距,而全民受 教育程度无疑是国家知识水平高低的重要条 件。
•12
三.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是革除现行课 程自身的弊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的需要
•15
我国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 1.课程模式单一化,与我国辽阔、人口众多、 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很 不适应。
•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的课程都是 由国家统一规定的,统一的教学计划、统 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硬性的统一标准由于各种因素在实施过程 中达不到统一标准。
•3
• 因此,《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认为: “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 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扩大了教育新概念 应该使每一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 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 每个人身上的财富。”目前,世界各国教 育改革方向和目标大都定位于此。
•4
2.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促使人们空 前重视教育改革与发展
•18
•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 革正式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困境促使人
们不断反思,试图通过教育改革找 到摆脱困境的途径和方法:
•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 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 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们 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发展中不 同程度地重视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环 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合作教育等,以 培养青少年相关的生存理念和素质。
• 世界银行在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指出,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 水平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的差距,而全民受 教育程度无疑是国家知识水平高低的重要条 件。
•12
新课改和课程标准ppt课件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 ,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四个方面” 及“综合性学习 ”。 4、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
总目标
四、课程目标与内容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
一、新课改背景
1、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 工人。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 将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 的知识和技能的人。强调终身学习,学习经济;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 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人类的生存发展面临困境: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 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 问题。
三、新课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对待自我:反思 问 题:谈谈你对“经验 + 反思 = 教师成长”这一公
式的理解与体会。 1、是波斯纳提出的;这句话反映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一般途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规律。 2、经验是重要资源,反思则是教师摆脱封闭、僵化教学
设计,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3、教师应在实践基础上提高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
4、体验性:身体参与,直接经验 (做题) 5、问题性:问题引发求知欲,问题意识是发现学习、
研究学习的重要心理机制
六、综合实践活动
要点:是必修课,小学3年级起开设,每周3节,集中分
散开设均可
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
第三讲: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况
适当
偏难
校长和教师认为 学生以被动接受方式学习的比例
100% 90% 79% 50%
0% 小学 初中
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类型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书面习题 读课本 实践性作业
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 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 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 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这 一类的实践性作业。 一类的实践性作业。
第三讲: 第三讲: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况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流程) 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流程)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考虑因素)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考虑因素)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课题)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课题)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1、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新世纪、 2、我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3、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 4、克服传统课程弊端的必然要求
(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流程) 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流程)
文献比较研究、经验与调查研究、 文献比较研究、经验与调查研究、专题研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
教材开发
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
全面推广
1996年 月始, 1996年7月始,在深入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 大背景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6 大背景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6所大学及 中央教科所的课程专家, 1993年秋实施的九 中央教科所的课程专家,对1993年秋实施的九 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进行调研。 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进行调研。总计调 查了全国9个省(市)近16000名中小学生,2000 查了全国9个省( 16000名中小学生, 名中小学生 多名校长、教师和50 50多位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 多名校长、教师和50多位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 员会委员。 员会委员。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目标的落实 状况、教学内容的适宜性、 状况、教学内容的适宜性、教与学过程中的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 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的转变
第一部分 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2、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4)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 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建立教育质量监控机制。——评价体系的重建
(7)根据各学科各模块的知识衔接和递进,合理安 排教学时间;
(8)教学资源严重短缺的学校可在适当时机进行文 理倾向的分班教学。
(9)要通盘考虑三年整体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 防止局部过紧或过松的现象。
第二部分 科学合理有序地编制课程方案
2、课程方案编制的流程
(1)学校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主要由校长、教学 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科研室主任及各学科教研组长 等组成; (2)各学科成立课程小组。主要由本学科任课教师 担任;
(3)各学科课程小组在深入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和高 考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学科三年的开课方案和课程设置 说明,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审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部分 科学合理有序地编制课程方案
2、课程方案编制的流程
(4)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对各学科课程小组的开课 方案进行汇总,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高中三年总体设 想,确定和公布下一学期拟开设的所有课程的总清单, 教导处负责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
2008年8月
目录
第一部分 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第二部分 科学合理有序地编制课程方案 第三部分 以人为本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 第四部分 建立符合课改精神的学业评价方案 第五部分 构建与课改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制 第六部分 课改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 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 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部分 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3、普通高中的课程体系
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
数学 人文与社会
科学
技术 艺术 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 践活动
科目
语文 外语 数学 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技术(含信息技术 和通用技术) 艺术或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 研究性学习活动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 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 区服务,获得2学分。
(5)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 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 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 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 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3)在保证每一学年所有学习领域都有课程开出的 前提下,避免并学科目过多,影响教学效果;
(4)学术课程两节连排可减少走班次数,但难以保 证教学效果,可将相近或关联科目进行捆绑;
(5)学生选课最好以学期为单位,以减轻选课的负 担;
第二部分 科学合理有序地编制课程方案
1、课程方案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策略
(6)要充分考虑学校场地、师资等教学资源的实际 情况,合理安排各科目各模块的开设时间,尽量避免 不必要的走班;
第一部分 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5、课程安排
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 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高三下学期,学校应保 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 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安排总复习。
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要积 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 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
(3)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 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 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 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
第一部分 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4、课程设置说明
(4)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 三年共计15学分。
为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 合作意识,高中三年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 开展教育活动。
第二部分 科学合理有序地编制课程方案
1、课程方案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策略
(1)高一主要设置必修课程,不宜过早走班;从高 一第二学段逐步引入选修模块;
(2)每周总课时数为35节,每节课45分钟;学术类 课程的周课时数一般为偶数(2节或4节);
——为课程方案的编制提供思想依据
第一部分 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2、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 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 导创新与实践。——课程内容的选择
(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 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 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的性质
(5)学生依据《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在班主任和 导师的指导下,依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课,填写选课 单;
第一部分 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1、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定位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 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要点: (1)基础教育 (2)面向大众 精英教育——大众教育 (3)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必修 选修学 选修学
学分 分Ⅰ
分Ⅱ
10 根据社会 学校根
10 对人才多 据当地
10 8 6
样化的需 求;适应 学生不同 潜能和发
社会、 经济、 科技、 文化发
6 展的需要, 展的需
6 在共同必 要和学
6 修的基础 生的兴
6
上,各科 趣,开 课程标准 设若干
8 分类别、 选修模
6
分层次设 块,供 置若干选 学生选
11 修模块, 择。
15 供学生选 2 择。
6
第一部分 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4、课程设置说明
(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 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2)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 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 般按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第一部分 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2、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4)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 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建立教育质量监控机制。——评价体系的重建
(7)根据各学科各模块的知识衔接和递进,合理安 排教学时间;
(8)教学资源严重短缺的学校可在适当时机进行文 理倾向的分班教学。
(9)要通盘考虑三年整体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 防止局部过紧或过松的现象。
第二部分 科学合理有序地编制课程方案
2、课程方案编制的流程
(1)学校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主要由校长、教学 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科研室主任及各学科教研组长 等组成; (2)各学科成立课程小组。主要由本学科任课教师 担任;
(3)各学科课程小组在深入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和高 考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学科三年的开课方案和课程设置 说明,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审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部分 科学合理有序地编制课程方案
2、课程方案编制的流程
(4)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对各学科课程小组的开课 方案进行汇总,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高中三年总体设 想,确定和公布下一学期拟开设的所有课程的总清单, 教导处负责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
2008年8月
目录
第一部分 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第二部分 科学合理有序地编制课程方案 第三部分 以人为本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 第四部分 建立符合课改精神的学业评价方案 第五部分 构建与课改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制 第六部分 课改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 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 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部分 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3、普通高中的课程体系
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
数学 人文与社会
科学
技术 艺术 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 践活动
科目
语文 外语 数学 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技术(含信息技术 和通用技术) 艺术或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 研究性学习活动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 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 区服务,获得2学分。
(5)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 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 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 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 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3)在保证每一学年所有学习领域都有课程开出的 前提下,避免并学科目过多,影响教学效果;
(4)学术课程两节连排可减少走班次数,但难以保 证教学效果,可将相近或关联科目进行捆绑;
(5)学生选课最好以学期为单位,以减轻选课的负 担;
第二部分 科学合理有序地编制课程方案
1、课程方案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策略
(6)要充分考虑学校场地、师资等教学资源的实际 情况,合理安排各科目各模块的开设时间,尽量避免 不必要的走班;
第一部分 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5、课程安排
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 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高三下学期,学校应保 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 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安排总复习。
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要积 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 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
(3)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 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 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 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
第一部分 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4、课程设置说明
(4)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 三年共计15学分。
为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 合作意识,高中三年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 开展教育活动。
第二部分 科学合理有序地编制课程方案
1、课程方案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策略
(1)高一主要设置必修课程,不宜过早走班;从高 一第二学段逐步引入选修模块;
(2)每周总课时数为35节,每节课45分钟;学术类 课程的周课时数一般为偶数(2节或4节);
——为课程方案的编制提供思想依据
第一部分 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2、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 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 导创新与实践。——课程内容的选择
(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 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 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的性质
(5)学生依据《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在班主任和 导师的指导下,依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课,填写选课 单;
第一部分 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1、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定位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 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要点: (1)基础教育 (2)面向大众 精英教育——大众教育 (3)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必修 选修学 选修学
学分 分Ⅰ
分Ⅱ
10 根据社会 学校根
10 对人才多 据当地
10 8 6
样化的需 求;适应 学生不同 潜能和发
社会、 经济、 科技、 文化发
6 展的需要, 展的需
6 在共同必 要和学
6 修的基础 生的兴
6
上,各科 趣,开 课程标准 设若干
8 分类别、 选修模
6
分层次设 块,供 置若干选 学生选
11 修模块, 择。
15 供学生选 2 择。
6
第一部分 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4、课程设置说明
(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 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2)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 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 般按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