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性卵巢癌中BRCA1基因突变的研究

合集下载

文献解读饱和式基因编辑-揭秘乳腺癌,卵巢癌BRCA1的致病变异

文献解读饱和式基因编辑-揭秘乳腺癌,卵巢癌BRCA1的致病变异

⽂献解读饱和式基因编辑-揭秘乳腺癌,卵巢癌BRCA1的致病变异⽂章题⽬:Accurate classification of BRCA1 variants with saturation genome editing研究⼈员:华盛顿⼤学基因组科学系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I布罗特曼·贝蒂精密医学研究所发表时间:2018. 09期刊名称:Nature影响因⼦:41.577研究亮点意义未明的变异严重的限制了遗传学信息知识的临床使⽤,其⾯临的挑战在BRCA1基因上显现出来了。

BRCA1基因作为肿瘤抑制因⼦,发⽣在该基因上的胚系功能缺失型突变能导致妇⼥患上乳腺癌,卵巢癌。

虽然许多妇⼥都进⾏了BRCA1基因的测序,但是许多新发现的变异的致病风险⽆法评估。

本⽂使⽤了饱和基因编辑(SGE)的⽅法,从BRCA1基因编码关键功能结构区域的13个外显⼦中的所有可能的SNV中选择了96.5%进⾏了处理。

近4000个SNV的功能效果呈现双峰分布,这和已有的致病性评价⼏乎⼀致。

超过400个⾮功能性(针对细胞存活的意义⽽⾔,有害变异导致BRCA1基因不能发挥抑癌作⽤,使得细胞更易凋亡,是为⾮功能)错义突变被鉴定出来,300个SNV扰乱了基因表达,作者认为这些实验结果很快会对BRCA1的临床应⽤产⽣⽤途,也可延伸⽤于其他基因的类似意义未明变异问题。

研究背景众所周知,⽬前医学上预测⼈类基因组上的任意遗传突变导致的表型结果能⼒还是较差的,这个问题在遇到⼤量的意义未明变异时表现得更明显。

因此,发⽣在某个基因上确定意义的致病突变在临床管理上意义巨⼤。

⽐如,发⽣在BRCA1基因上的杂合突变显著增加了乳腺癌早期和卵巢癌早期的患病风险,但是这⼀突变明显⼜是可控的,因为多次数的筛查或者预防药物治疗有利于改善结果。

但是⾄今为⽌的许多BRCA1基因的SNV都被定义为意义未明,所以进⼀步解释这些变异是迫切的。

常见的解决意义未明变异(VUS)的两条主要途径是:数据共享,这是由于许多复发变异在多个个体都有检出,便可以借鉴检出突变个体的癌症发展情况来分析该变异情况,但是存在BRCA1基因⼤多数变异都是罕见变异和BRCA1基因的不完全外显的情况。

基因突变与癌症的关联研究

基因突变与癌症的关联研究

基因突变与癌症的关联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癌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癌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基因突变与癌症的关系密切,这也成为了癌症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文将从基因突变的概念、癌症与基因突变的关系、基因突变与癌症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因突变的概念基因突变,指的是在基因序列中发生的改变,包括点突变、核苷酸插入和核苷酸删除等不同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基因突变对于基因的功能有不同的影响,比如点突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序列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基因突变分为两种类型:体细胞突变和生殖细胞突变。

体细胞突变只影响一个个体的某些细胞,不会传递给下一代;而生殖细胞突变则会影响个体的所有细胞,包括生殖细胞,这就会导致基因突变的遗传。

二、癌症与基因突变的关系癌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类疾病。

癌症的发生需要多个基因的突变共同作用,其中包括癌基因(oncogene)的异常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tumor-suppressor gene)的失活。

癌基因是一种能够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基因,其异常激活会导致细胞无法停止生长,形成瘤细胞。

以BRAF基因为例,当该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引起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进而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

肿瘤抑制基因则是一种能够抑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基因,其失活会导致细胞失去生长的限制,也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例如p53就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当该基因失活时,会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

三、基因突变与癌症的研究现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基因突变和癌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近年来,人们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能够同时对数千种基因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了越来越多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

以下是一些目前研究所发现的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1. 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相关BRCA1和BRCA2基因是一种致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的DNA修复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了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抑癌基因PTEN、BRCA-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研究

抑癌基因PTEN、BRCA-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研究

抑癌基因PTEN、BRCA-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研究发表时间:2017-01-06T11:02:07.4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5期作者:白艳丽[导读]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于妇科恶性肿瘤第3位。

楚雄州人民医院云南楚雄 675000摘要:目的:本文对抑癌基因PTEN、BRCA-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卵巢癌的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正常卵巢、良性卵巢肿瘤、卵巢癌组织中PTEN、BRCA-1的表达。

结果:PTEN在正常卵巢、良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10)、90%(9/10)、50%(5/10);BRCA-1在正常卵巢、良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10)、100%(10/10)、60%(6/10)。

结论:本实验从基因水平上表明PTEN和BRCA-1在卵巢癌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卵巢、良性卵巢肿瘤,提示了PTEN和BRCA-1可能抑制了卵巢癌的发生。

关键词:卵巢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于妇科恶性肿瘤第3位,但其死亡率居女性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1]。

由于卵巢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或无明显症状,这使得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低。

长期以来,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分析无疑仍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但卵巢癌相关基因的深入研究对于判断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RT-PCR 法检测PTEN、BRCA-1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为发现新的卵巢癌肿瘤标志物、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率的研究积累经验。

1 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肿瘤医院)2010年住院手术病理证实的新鲜卵巢组织标本共30例。

其中卵巢癌10例;卵巢良性肿瘤10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并经病理证实的正常卵巢组织10例。

《散发性胃癌BRCA1抑癌基因突变的研究》范文

《散发性胃癌BRCA1抑癌基因突变的研究》范文

《散发性胃癌BRCA1抑癌基因突变的研究》篇一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散发性胃癌中BRCA1抑癌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通过对胃癌组织中BRCA1基因的突变分析,为胃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引言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遗传因素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BRCA1基因作为抑癌基因在乳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RCA1基因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散发性胃癌中BRCA1抑癌基因的突变情况,对于揭示胃癌的发病机制、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BRCA1基因及其功能BRCA1基因位于染色体17q21上,其编码的蛋白质在DNA 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RCA1基因的突变会导致DNA损伤修复能力下降,细胞周期调控紊乱,从而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三、散发性胃癌中BRCA1基因的突变分析本研究采用PCR扩增、测序等方法,对散发性胃癌组织中的BRCA1基因进行突变分析。

结果表明,在胃癌组织中存在BRCA1基因的突变,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点突变等。

其中,某些特定的SNP位点和点突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四、BRCA1基因突变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BRCA1基因的突变与胃癌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BRCA1基因的某些特定突变会降低其表达水平或功能,导致DNA损伤修复能力下降,细胞周期调控紊乱,从而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BRCA1基因的突变还可能与其他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胃癌的发生。

五、结论与展望本研究表明,散发性胃癌中存在BRCA1抑癌基因的突变,这些突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进一步研究BRCA1基因的突变类型和功能,可以为胃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未来研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入研究BRCA1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了解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二是探索BRCA1基因突变与其他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为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三是开展针对BRCA1基因突变的个性化治疗研究,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卵巢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卵巢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卵巢癌的临床研究进展卵巢癌是一种发生在女性卵巢上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诊断时已经进入中晚期,导致预后不佳。

因此,对卵巢癌的临床研究一直是医学界的热点。

近年来,卵巢癌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子机制的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寻找与卵巢癌发生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和信号通路,有助于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例如,研究发现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卵巢癌的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这一发现促进了卵巢癌家族性和非家族性风险评估及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2.早期诊断的研究:早期诊断对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卵巢癌的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方法。

例如,CA-125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卵巢癌标志物,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高,因此,研究人员积极寻找其他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标志物,例如HE4和ROMA指数。

另外,MRI、CT、PET等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也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多手段。

3.靶向治疗的研究:传统的卵巢癌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但对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效果较差。

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更加精准的靶向治疗。

例如,PARP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已经证实在BRCA突变阳性的卵巢癌患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针对其他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如VEGF抑制剂、EGFR抑制剂等也正在研究中。

4.免疫治疗的研究:免疫治疗是目前癌症治疗的热门方向之一、在卵巢癌的研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被广泛研究。

PD-1、PD-L1和CTLA-4等免疫检查点分子的抑制剂已经在临床中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功,并被应用于卵巢癌的治疗中。

总的来说,卵巢癌的临床研究不仅包括分子机制、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面,还涉及到其他多个领域,如微创手术技术、肿瘤干细胞研究等。

随着技术和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新突破和治疗方法出现,提高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肝癌的家族遗传和基因突变

肝癌的家族遗传和基因突变

肝癌的家族遗传和基因突变肝癌是一种发生在肝脏细胞中的恶性肿瘤,由于其高度侵袭性和缺乏明显的早期症状,肝癌常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尽管肝癌的主要风险因素是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和酗酒等,但家族遗传和基因突变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家族遗传是指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在家族成员之间传递的现象。

对于肝癌来说,有研究发现存在一些与家族遗传相关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会增加一个人患肝癌的风险。

其中最为突出的基因是BRCA1和BRCA2。

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本来被认为与乳腺和卵巢癌的发生风险相关,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些基因在肝癌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会导致遗传性非聚集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综合症(其中一种表现是在较年轻时患肝癌)。

这些遗传突变会影响细胞的DNA修复能力,从而使细胞容易发生突变,最终导致肝癌的发生。

除了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外,其他与家族遗传相关的基因也被证实与肝癌的风险增加有关。

例如,P53基因的突变被认为是肝癌发生和进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基因突变之一。

P53基因是细胞生长和DNA修复的关键基因,当其发生突变时,会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恶性转化。

此外,肝癌的家族遗传还与一些遗传性肿瘤综合症有关。

其中,青年型肝癌综合症(HCCS)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常在20岁以下患上肝癌。

HCCS的发生与突变的DICER1基因有关,这一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细胞内RNA的异常表达,从而引发肝癌。

除了家族遗传,基因突变也是肝癌发生和发展的推动因素。

在肝癌发展的过程中,细胞的基因组突变会逐渐累积,这些突变影响了多个信号通路和关键基因的功能,最终导致细胞的异常生长和恶性转化。

最近的研究发现,肝癌的基因突变与多种信号通路和关键基因的异常活化或失活有关。

例如,Wnt信号通路是一个在肝癌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通路,其异常激活会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

另外,肝癌中常见的关键基因突变还包括CTNNB1、AXIN1和TP53等。

brca突变是遗传自父母吗?怎么检测?

brca突变是遗传自父母吗?怎么检测?

brca突变是遗传自父母吗?怎么检测?brca是乳腺癌易感基因,致乳腺发生癌变的其中一个原因,内含brca1和brca两大分支,都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在基因正常完好的情况下,它们承担着人体同源基因的修复工作,而基因突发异常,会导致同源基因组出现升高的不稳定性。

那出现异常与遗传有关吗?brca突变是遗传自父母吗?一、brca关系到什么癌症?brca基因突变与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密切相关。

这些突变可以细分为数百种情况,主要涉及brca1和brca2基因。

研究显示,约5%-10%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明确的遗传基因突变,其中brca1基因突变因子占比30-35%,brca2基因突变因子占比20-25%。

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女性不仅面临更高的乳腺癌风险,还可能增加其他癌症类型如卵巢癌、输卵管癌、胰腺癌、胃肠癌及黑素瘤等的发病风险。

对于男性而言,携带这些突变基因将增加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

具体到brca1/2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的平均风险分别为65%和45%。

brca1/2基因突变者,患卵巢癌的平均风险分别为39%和11%。

与普通女性相比,这些突变携带者的癌症风险显著增加。

二、brca突变是遗传自父母吗?通常来说,brca突变是遗传自父母的可能性极大。

以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朱莉为例,她从母亲那里遗传了突变的brca1基因,使她面临高达87%的患乳腺癌风险和50%的患卵巢癌风险,事实上,她确实发病了。

不过,这种基因突变的遗传几率从父母一级亲属的高风险会逐渐向二级和三级亲属的患癌风险递减。

因此,如果确定家中存在相关基因突变的亲属,过早患上乳腺癌、卵巢癌、输卵管或腹膜癌个人或家族史者,都应进行有关的早癌筛查。

如今香港中环专科有PanBRCA遗传性乳癌及卵巢癌基因筛查,从基因出发探查亚洲人的高危突变区域,可在中环专科官网或v(tchchk)预约。

brca突变是遗传自父母吗?brca基因突变在大多数情况下由父母的生殖细胞代代相传,但却不用过分担心,现在香港有着高通序测序的专项突变筛查,能尽早知道自身情况。

BRCA1、BRCA2基因突变与遗传性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BRCA1、BRCA2基因突变与遗传性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BRCA1、BRCA2基因突变与遗传性卵巢癌的研究进展任美;曹婧;刘雯;石斌【摘要】The mortality rate of ovarian cancer is the first in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s and its occurre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genetic factors.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mutation of BRCA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 BRCA2 (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2 ) played important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ereditary ovarian cancer and had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reditary ovarian cancer.%卵巢癌的死亡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它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研究表明,肿瘤抑制因子BRCA1(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2(乳腺癌易感基因2)的突变在遗传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BRCA(乳腺癌易感基因)基因突变的研究对遗传性卵巢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8)004【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遗传性卵巢癌;BRCA1;BRCA2;突变【作者】任美;曹婧;刘雯;石斌【作者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52;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052;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052;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1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i ot l drl i si e adm yslc da dplm rs hi at n P R i l t dcnom t nl oy awt u b o a o hpw r rn o l eet o eaeca r ci ( C )Sn e—sa ofr ai a pl・ h o e tn e en y ne o g r n o
维普资讯
20 0 7年第 2 3卷第 4期
V0. 3 No 4 2 o 12



3 9 3
J UR AL 0F B O N A0T U E CA 0L E 0 M DI L C L GE
散 发性 9 癌 中 B C 1基 因突 变 的研 究 I 巢 R A
2 .C n ls n:1 5 d l 0 o cu i o 8 eAG d5 8 n C whc e o n ehg tt n stsi h e aiJw s o n a o ih n a 3 2 is ih w r fu d t b ih muai i n As k n z e ih w me r n ths e o o e e
o e n C n . I i n i ae h tg n e u n e o a e h v t de o s ta c u tmu h fro c re c f e s o a i — n s i h a t si d c td t a e e s q e c f i wh tw a e su id d e n c o c c u r n e o p r dc O n o h t v ra a cn ma i e p p a o h n .I i i o ra t o f d n w mu ain e s r dc p t ns o v da a cn ma i ai n c r io t n h o u t n o C i a t s mp t n e t t si t p a i a i t f a n c r i o l i f n ti o nh o e o n
n ma n o s d e r lt n h p b t e n BRC t t n a d o a a a cn ma o 。a d t t yt e ai s i e w e u h o A1 mu ai v rn c r i o .Meh d : 6 p t n sw t v r a en — o n i t o s 3 ai t i o a i c r io e h n a
ee g ZHANG u in ‘ YUE u a Zh q a g Xi l n‘ CAO n r n BAI Xu f n 2 Ho g a 2



( . eat n i hmsy B oo d a C lg ,a t 10 0 C i 1 Dp r tfBo e ir, atuMei l ol eB o u0 4 1 , h a; me o c t c e o n 2 Dp r n ahl y te ee hH si 1 . eat tfP t o , vn o t ) me o og h S t pa A src O jcv :odt th uai o xn f R A1 ee( r ead 0hoe i oa io a a a i b tat bete T e c em t o i t o s C n fso n t n )ns rdc vr ncr — i e t tnn w e oB g i tn 2 p i e
m rhs S C )w sue s tem tt no xn d2 f R A .R sl : om ttn e u di xn d op i m( S P a sdt t th uai f os a 0o C 1 eut N ua os r f n eos a oe o e 2n B s i w eo n 2n
张竹 强 岳秀 兰 曹虹 然 白雪 峰
(. 1 包头医学院生物化 学教研 室, 内蒙古 包头 04 1 ;. 10 02 包头市第七 医院)
摘 要 目的 : 检测 B C 基 因第 2外显子和第 2 R A1 0外显子在散发性卵巢癌 中的突变情况 , 探讨其 与卵巢 癌发病的关
系。方法 : 采用 P R—SC ( C S P 聚合酶链 反应 一 单链构象多态 性分 析 ) 结合银 染 的方法 , 3 对 6例无 血缘关 系 的卵巢癌 患者 B CI R A 基因第 2 2 、0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 。 结果 : 在外显子 2和 2 0的序列 中未发现有 突变 。 结论 : A h eai 在 skn z犹太 妇女中 发 现的两个突变热点 15 e G和 5 8 i c可能不是中国散发性卵巢 癌患者 的突变热点 , 明外显子 2和 2 的序列 对 8 dl A 3 2n s 说 O上
中国人群散发性卵巢癌发生的影 响不大 , 有待于在 中国散发性卵巢癌患者 中寻找 B C 1 因的新的突变热点 。 RA 基
关键词 卵巢癌 ; R A ; C B C 1 P R—S C SP
A t d n t eM u ain o RCA 1Ge e i p r d cOv ra r i o S u y o h t t fB o n n S o a i a in Ca cn 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