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背景(一)谈到现在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其理论背景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这种忽略表现出我们这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它的理论背景之间相当复杂暧昧的关系。
新的课程理论的一些具体操作办法可能为我们所取,而其精神内涵却很可能与我们的教育体制相悖,或者其精神内涵的践行尚有诸多不便。
从各种迹象来看,新课程理论最重要的理论背景就是后现代课程理论。
相比较而言,后现代课程理论虽然和“后现代”思潮有很大关系,但总体上看,其含义要比作为思潮的“后现代”清楚明确得多。
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多尔《后现代课程观》和多尔本人参与的多位专家所撰的《课程愿景》看成是后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的代表。
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传播的建构主义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从心理学角度也支持了后代教育思想在技术上的正确。
也正因如此,我更愿意把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统摄到后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理论当中作为我们课程改革的一个大一统的背景。
后现代课程理论当中当然有很多教育策略和教育效率的问题,比如建构主义和后现代教育理论的关系就是教育策略的问题,但后现代教育思想首先是大教育观的问题,后现代教育家所倡导的是人本主义教育。
我们现在提倡的所谓人本主义教育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后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人本主义不是从策略角度提出的概念是从伦理角度从人权角度提出的,他是一个与教育效率无关的思想。
也就是说,要不要人本主义和效率无关,也许它确能极大提升宏观的教育效率,但即使他降低了目前的教育效率,也仍然需要教育工作者坚持践行。
就好比即使奴隶制仍然是最有效率的制度,我们还是必须废除它一样。
人本主义教育是从教育伦理的角度提出来的,从人权角度提出的。
人本主义教育的提出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非人本主义教育对人的摧残可以到达多么惨烈的程度。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原因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原因只想借助三个故事来加以说明。
(一)《韩非子外储说》:“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象吾故裤。
妻子因毁新如故裤。
”这个故事很可笑,是因为卜子未讲清楚意图而其妻又非常机械,本意是讽刺泥古不化,不知变通。
给我们的启示是:历史与时代永远也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现实情况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任何制度观念都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过分的拘泥于传统会造成僵化导致落后,教育观念的更新,学习方式的变革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更是事关重大,意义深远。
日本人强大靠的就是会变、善变、会学、善学,在教育上可以说是深谋远虑。
(二)《庄子至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县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鲁侯不顾人与鸟的区别,以养己之法养鸟,鸟的死是必然的。
这形象说明传统的教学中只考虑教师怎么教,而不考虑学生怎么学能不能接受的教育思想是有严重问题的。
(三)《雅虐》:“有客语马肝有毒,能杀人,故汉武帝云:文成食马肝而死。
迂公适闻之,发笑曰:客诳语耳,肝在马腹中,马何以不死?课戏曰:马无百年之寿,以有马肝故也。
公大悟,家有蓄马,便剜其肝,马立毙。
公掷刀叹曰:信哉,毒也。
去之尚不可活,况留肝乎?”只信别人传授的知识,忽略自己的实践和独立思考,从而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成为机械接收者角色。
这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将会贻害无穷!新课程与教师发展王楠一、新课程的理念1、新课程中教学理念的变革新课程的理念与以往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理念当中发生的变革可用四句话做这样一个分析:从“教本”到“文本”——旧课程是让学生记住教材、掌握教材,新课程则把教材转换了,教材不再是唯一的,它转换成了“文本”,既有文字的也有图像的,也有现实世界中活生生的。
第二个转变是从“分等”到“平等”——老师居高临下,学生则被居高临下的分等,老师的目光会逗留在优等生身上。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一、宏观背景:1.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由于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
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这一传统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2.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如果说既往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军事实力等方面那么当前的国际竞争则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国背景素质教育“一个挂在天边的月亮”,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2001由此展开了素质教育的大讨论。
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困惑“理论口号一大堆,名词概念漫天飞,经验总结立马有,就不知实践怎么走”、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
2005,6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关于基础教育中广泛存在应试教育倾向及有关建议的报告》将应试教育的批判再度推向一个高峰。
第二章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走进新课程》学习笔记
《走进新课程》学习笔记第一章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引言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第一节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1、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那种关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已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2、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具有的特征有:①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②国际竞争空前激烈;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由此可以清楚看到,同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
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有两个条件:①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②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3、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由于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综合国力竞争必将聚焦到教育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乃是世界各国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制高点,谁就将占据主动的地位,谁就将有可能最终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
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现行课程所显示种种问题:①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②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③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④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⑤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⑦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
课程改革的历史启示
• 课程改革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课程改革 是一种持续的行为,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 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 对课程的关注也是一个过程。最早关注的是学制, 然后是课程教学计划,再次是教学大纲和教材, 对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重视不够。 • 有关课程目标的讨论还没有设计;课程结构只是 做些微调;课程越来越专门化与专业化;课程管 理体制的改革还有待深入。
• 第六次课程改革
• 1981年,教育部对78年《草案》的小学部分作了修订,将 “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恢复历地课,增设劳动 课,外语课改为有条件的学校在四、五年级开设。84年提 出“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的安排意见”,对城市小 学和农村小学的数学、外语等课程提出不同的要求。 • 根据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精神, 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 规定从高二开设选修课,并将劳技课列入正式课程,首次 提出并开始形成文理分科、高二分流的办学模式。
• 1、目标之一 •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
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 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 值观的过程。
• (解决课程目标上:知识技能取向的问题) • 目中无人到以人为本(我国基础教育现状) • 育人目标的综合性 授 知 识
• 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 调整意见》,注意克服原计划文理科课程比例不 够合理的情况,加大选修课比重。 • 1996年颁行《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 稿) 》。1997年秋季在天津、江西、山西进行试 验。 • 2000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 (试验稿修订)》,并在全国10多个省市试验。 2002年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再 次修订,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例 1
例2
初中《生物》第二册( 初中《生物》第二册(上)
讲述神经系统时,出现了: 讲述神经系统时,出现了:脊神经 肋间神经、坐骨神经、交感干、 节、肋间神经、坐骨神经、交感干、马 视交叉、脑桥、胼胝体、间脑、 尾、视交叉、脑桥、胼胝体、间脑、丘 丘脑下部、中脑、延髓、颈神经、 脑、丘脑下部、中脑、延髓、颈神经、 胸神经、腰神经、骶神经、 胸神经、腰神经、骶神经、尾神经等人 体解剖学的专有名词。 体解剖学的专有名词。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1、当前的社会背景及对社会成员的要求 、 (1)经济全球化 ) 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开放的的思维方式、全局观念、 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开放的的思维方式、全局观念、合 作交往、 作交往、赞美分享 (2)信息时代 ) 信息意识与素养、 信息意识与素养、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 (3)可持续发展 ) 终身发展、自主发展并规划人生; 终身发展、自主发展并规划人生;环保意识 (4)知识经济 ) 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能力
• 人与社会环境:强调社会与文化的结合 人与社会环境: 4.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技能。 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技能。 5.发展尊重他人、关怀社会、增进团队合作。 发展尊重他人、关怀社会、增进团队合作。 6.促进文化学习与国家了解。 促进文化学习与国家了解。 7、增进规划、组织与实践的知能。 增进规划、组织与实践的知能。
韩国 韩国
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 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 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 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 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 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入 “区别性课程”, 从1年级到10年级, 年级, 数学、英语、朝鲜语、 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 课程; 年级, 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 量引入选修课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分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美术教育也不例外。
初中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艺术素养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问题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探讨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创新初中美术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新课程改革是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基础的一项教育改革。
它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式改革、学生学业发展的多样性和公平性。
这些改革内容意味着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美术教育也需要顺应时代的步伐,积极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和问题1.教学内容单一以往的美术课程主要注重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缺乏综合性和实践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2.教师教学方式陈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注重一切听讲课、背诵知识。
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差异。
3.学生学习能动性不足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足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意识培养。
4.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传统的美术评价方式主要以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创作和表现能力,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作的动力。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亟需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三、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初中美术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一)社会背景1.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2.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原有基础教育课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直接动因是要为“素质教育”在我国的真正落实找到切入口。
3.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1)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21世纪具备全面素质的合格公民。
(2)关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精选适合学生和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
(3)培养具有终身学习、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未来人才。
(4)重视评价改革,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全面发展。
(二)理论背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从理念上吸收了现当代众多教育思潮中的各种合理因素,展现出全新的姿态,有着全新的价值追求。
1.人本主义思潮2.建构主义思潮(1)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2)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3)学生观: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师的。
(4)教学观:学生的主体性、情境的建构性、活动与主体的交往、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3.多元智能理论(1)简介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
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
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2)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
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
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九个):a.语言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PPT
05
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和展望
对教育系统的影响
课程结构调整
评价体系改革
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课程结构进行了 调整,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 选择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注 重过程评价、多元评价、质性评价等, 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教学方法改革
新课程改革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 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 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进教学 方式方法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的前景展望
深化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 新,新课程改革仍有继续深化的 空间,将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教
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个性化教育
新课程改革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 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 特长,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
育。
信息技术融合
新课程改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 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利用信息 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
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公平的追求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需要关注公平和质量。新课 程改革旨在打破传统教育体制的局限,缩小城乡、地区和不 同群体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仅仅 是追求高分。
提升教师素质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学 习和提升自身素质,推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知识技能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通过科学、合理、系统的课程体系设置,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教育体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小学英语课堂的实际情况,浅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旨在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主导,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式教学模式,从“教”学生转变为“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交往和学会创新。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在过去,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注重语法和词汇的传授,忽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情境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师主导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合作;英语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习的动力;第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1.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情境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情境交际能力。
《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
★★二、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一)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此外,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文肓”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文化、没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新课改要改什么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四个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两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 ..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就是为了实现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所确定的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的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课程教材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正成为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2、新的课程观: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决定了它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3、课程管理的改革中国自50年代至80年代初一直采用苏联的课程管理模式;即由中央对全国的课程教材进行一级管理;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这样一种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显然与复杂多样的国情不相适应;同时也无法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在“课程设置”的内容中将课程分为“国家安排课程”和“地方安排课程”两类;是建国以来课程管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但地方安排课程所占比例很小;留给各地的课程管理的空间仍然十分有限..1996年3月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第一次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单独一部分列出;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本课程计划中的12门学科课程包括必修和限选由国家教委统一规定基本课时数;颁布学科教学大纲;并规划、组织编写和审查教材;各地根据课程计划的精神;按照实际情况;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参照课程安排示例表;制订本省实施的高中课程计划;提出有关任意选修学科及活动类课程的实施方案;指导学校执行;学校应根据国家教委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对必修学科和限选学科做出具体安排;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这次的高中课程计划没有像以往那样给出一个固定的课程安排表;而只是规定了“周课时累计数”和一个课程安排示例表;具体的课程安排表由各省制订;学校则可以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安排任选课和活动课..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关于课程管理的内容上不仅再次明确了课程三级管理制度;而且更进一步扩大地方和学校的权利;允许地方和学校开发符合本地实际需要的课程..行动计划提出要“调整课程政策;明确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权;建立对地方和学校课程指导和评估的制度;下放课程设计的权利;支持和鼓励地方发挥积极性;开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课程;给予学校一定的开发课程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教科书制度方面;为了适应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家“在统一基本要求;统一审定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即所谓“一纲多本”..允许各地在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编写多种教材;经审定后方可被选用..学校校长和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际选择教材;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指导..与此相配套;教科书制度由以前的“国定制”变为“审定制”;实行编审分开..1986年原国家教委成立了建国以来第一个权威性的教材审定机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并设立了常设办事机构“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同时;颁布了一系列课程管理的重要文件;如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章程、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中小学教材送审办法等;规范了教材的编写与审定工作..与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相配套;“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规划了六套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教材;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了“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学制的两套教材..此外;上海市、浙江省根据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分别制订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及编写相应的教材..河北省教委根据农村简易小学的需要制订和编写复式教学的课程和教材..这就是全国目前正在使用的义务教育的“八套半”教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全国同时使用多套不同特色的教材..4、课程结构的改革受苏联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小学课程只有单一的学科课程;课程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以学术性课程为主;实用性课程、适应地方需要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课程薄弱;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生活..必修课过多;对学生要求过于统一;缺乏弹性..各类学科的比例不够合理;体育、音乐、美术学科比较薄弱;社会科学类的学科比较薄弱..课程门类过多;课时总量偏高;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总之;旧的课程结构无法完成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为了适应世界范围的飞速发展的科技进步;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参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竞争;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的改革迫在眉睫..课程教材的改革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展开..经过大量的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并广泛听取各地教育部门和教师的意见;原国家教委于1992年颁发了新的课程计划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并于1993年秋季开始执行..该计划确立了由学科与活动构成的课程结构..学科课程中;以必修课为主;初中阶段适当设置选修课;以分科课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以按学年、学期安排的课为主;适当设置短期课;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在适当年级因地制宜地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在保证学生学好语文、数学等工具学科所需要的课时的前提下;适当调减工具学科课时;适当增加艺术体育劳技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课时..新课程计划确认了活动的课程价值;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1993年;原国家教委着手研究制订与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并于1996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这个计划从1997年秋季起在江西、山西、天津三地开始试验;计划试验三年..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它们各自的比例为90.1%和9.9% ..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方式;必修学科是每个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计12门;占高中总课时的62.4%;限定选修学科是学生在学习必修学科的基础上;侧重接受升学预备教育或接受就业预备教育所必须进一步学习的课程;占总课时的12.2%~18.7%;任意选修学科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和加深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能力而设置的;占总课时的9.0%~15.5% ..活动类课程包括校会、班会、社会实践、体育锻炼、科技、艺术等活动;其中科技、艺术等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活动课程..参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学习指导随着新世纪的逐渐迫近;大家感到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势在必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构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现代化课程体系..义务教育应充分体现普及性和公平性;义务教育的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应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保证基础性和发展性;不能任意扩大和拔高;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有创造性地发展..高中课程要多样化、综合化和具有选择性;要以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和发展能力为基本要求;既要满足学生对提高文化素养的强烈愿望;又要满足他们因不同需要而产生的对提供多种选择的要求..参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5、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是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立足于21世纪知识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奠定基础;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有利于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位教师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6、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为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7、2000年至2010年具体目标是:——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改革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改革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脱离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倾向;深化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革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改革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政策;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整个改革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00-2005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制定、实验和修订;2005-2010年;逐步在全国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8、新课程要具有以下特征基础性——从保证和满足每个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最基础的人类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多元化和弹性——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区域的需要;课程还应具有差别性和选择性;以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学生和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现代化——内容编制依据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调整课程内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组合和选择、增加新内容;教学手段要采用新的教育技术;开放性——强调学习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联系;课程实施过程要体现民主性和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评价标准的差异性;综合化——按照现代社会与科学的发展;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课程;对学科设置及内容进行选择与组合;重视课程的综合化;设计体现课程的整体性..还提倡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在课程编制和教学中;既注重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又注重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既体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又吸纳国外有益经验..参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70页..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从1988年开始;1998年进入第二轮改革;这一轮改革是面向21世纪;为适应上海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局面而构建的..他们的设想包括以下几方面:1如何将学科中心的课程思想与经验主义课程思想完美融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2如何将追求教育“卓越”与促进教育“平等”结合起来;3如何保证学生的情意态度和基础学力都得到切实的发展;4核心的学科性课程与外围的活动性课程是发展学生情意态度和基础学力的两翼;在学科性课程中强调基础知识的获得与理解;在活动性课程中则更强调对基础知识的内化、综合应用及技能的训练;5特别强调课程体制的弹性化;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其课程结构由四个课程模块组成;包括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已初具规模..这一方案的理念包括:1学校教育应该整合社会、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应该带领孩子们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2基础教育的责任是为孩子的终身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孩子是发展的主体;追求发展是他们的权利;4学校生活应该充满成功与欢愉..其课程结构包括三类课程棗侧重学术性知识性的课程、侧重实践性的课程和学校自主课程;加强了综合课程的建设..9、教材改革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学习苏联模式;由国家编写统一的教材供全国所有学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就是专门研制、编写全国统一教材的专业队伍;人教社自1950年建社到1988年;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历次课程教学计划;受教育部委托;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编订了历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7套面向全国中小学的各科教材..人教社为新中国建设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这些教材存在严重不足;特别是无法适应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些教材的缺点表现在: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忽视儿童的学习与心理规律;重视各门学科的学术性的经典内容;忽视知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知识内容相对陈旧;没有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果;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在课程实施方面;单纯讲解的教学方式占了绝大多数;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忽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1986年以后;国家倡导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教材多样化;人教社积极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从1988年起开始研究编写与义务教育教学课程计划相配套的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制”和“五四制”两套新教材;作为国家规划的多样化的义务教育教材的两个系列..这两套义务教育教材在总结建国以来各套全国通用教材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现代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及各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借鉴引进各地学科教学法改革探索的成熟经验;比原来的教材有了多方面的改进和突破..表现在:1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面向全体学生;教材的难度与分量有所降低;2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较好地处理了现代化与基础性的关系;既反映了本学科的新成果、新动向;又保证学生获得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材内容更注意与社会、与学生生活的联系;3教材具有一定弹性;教材内容分必学和选学;以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为职业技术教育和地方乡土教育留有10%~25%的课时;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4充分注意到对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研究;体现教材的教学法功能;不仅便于教师教还使学生乐学、易学;如设计各种小栏目;增加精美的插图等;5强调教材的整体化设计;一方面注意各学科教材纵向与横向间的协调配合;另一方面开发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自读课本、教学挂图、音像制品等系列化教材..1995年;人教社又开始全面投入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面向21世纪的普通高中新教材的编写工作..这是人教版第9套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教材..这套教材具有如下特点:1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2重视整套教材整体性;综合发挥教材的整体育人功能;3重视教材内容。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一、宏观背景:1.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由于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
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这一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2.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如果说既往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军事实力等方面那么当前的国际竞争则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国内背景素质教育“一个挂在天边的月亮”,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2001由此展开了素质教育的大讨论。
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困惑“理论口号一大堆,名词概念漫天飞,经验总结立马有,就不知实践怎么走”、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
2005,6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关于基础教育中广泛存在应试教育倾向及有关建议的报告》将应试教育的批判再度推向一个高峰。
第二章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意义(二)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意义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职业提出的要求。
1,新课改倡导基础教育新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教育理念,提出课程不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发展的规定,不应把课程及教材视为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
依照课程所进行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依据自身的经验对课程内容进行的再创造。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应发挥学生的建构能力和批判能力,学生的现实体验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教学活动是通过师生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进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
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或简单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主动参与、充分体验、反思、探究、创新为基础。
这种理念的建立,关键依靠我们教师,教师要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也同样是课程的建构者。
课程改革是一场关系到从教学观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到课程管理的深刻的教育革命,是一项系统工程,决不仅仅是教学大纲的形式变换和课程内容的增减。
2新课改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的实施注定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这种改变表现在教师角色的变化上,必然要求教师首先由教学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
教师再也不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以及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开发教育资源,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其次要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因此教师必须开启和激发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创新的强烈动机,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反思和自我评价,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再次,要由裁定学生成绩的“审判员”转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教师不再是只管“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掌握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课程、新教材、新考试等逐步推出。
其中,新课程是整个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思路,给中小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作为新课程的重要学科之一,历史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也得到了全面、系统的改革。
下面,我将从背景、特点、实施等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情况。
一、背景介绍1.教育改革背景随着我国日益崛起,经济、文化、政治地位不断提升,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教育改革成为了一个刚性需求。
特别是20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出台,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社会需求背景社会对于青少年的历史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希望青少年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体现出民族精神。
此外,全球化时代,历史学科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历史教育也逐渐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元素。
因此,历史课程在初中阶段必需得到全面改革。
1.学科性与综合性的统一新课程要求学科目标和综合素质目标的统一,要求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新课程对历史课要求偏重“实践”,注重“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实践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3.课程内容开放性和多样性新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过程,在广泛的社会学习资源中自由学习和选择知识,提倡“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
三、实施方法1.深入挖掘课文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结合实际,对历史课本进行逐篇解读和课文解析。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探究,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2.活动式教学活动式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演讲、辩论、手工制作等等。
3.互动式授课互动式授课是历史教育中的重要方法,班级互动式解析和分析历史故事,让学生在主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思考方式。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调整培养目标 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 反映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 改革评价方式
英国
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 强调:
• 四项发展目标: 六项基本技能 四方面共同的价值观
英国新课程的四项发展目标
韩国
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 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 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 从1 年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 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 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
台湾地区
2000年台湾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其基本 目标可概括为3大关系、10项能力: 人与自己:强调个体身心的发展
• 精神方面的发展:
自我成长,发展自己的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 目标的意志;
道德方面的发展:
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 的意志;
社会方面的发展:
理解作为集体和社会一员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人际关 系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文化方面的发展:
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
一、新课改的背景
时代的变迁 世界各国的应对 中国的教育现状
影响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与文化 经济与技术水平
环境因素
青少年的特点 发展的规律
对象因素
教育方针 教育体制特点 教育观
内部因素
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
时代的变迁
四十年来几个对教育 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
“知识经济” “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 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 扩散和应用”。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
2000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对 9 6 年 课 程 计
修订稿)》
划的修订
附表二: 1981 年 2000 年高中课程计划比较一览表
项目
任务与 要求
(或培 养目标)
课程 结构
1981 年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重点中学应模范地贯 彻德、智、体全面发展 的方针,培养有社会主 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 动者,为高一级学校输 送合格新生,为社会培 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 量。
1981年制定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 学计划试行草案》针对当时教育的实际情况,
强调了“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特别要打 好语文、数学和外语的基础。在此前提 下,既要注意自然科学的教育,也要注 意人文科学的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 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81年计划计划中提出了高中二、三年 级开设4节选修课,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校 仍然是必修课一统天下。
选修特点
分科性选修 高二分流
分科性选修 高三分流
选择性修习 (实际形成)高二分流
选择性修习 (实际形成)高二分流
课程管理
国家管理
国家管理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
级别
理级别
在管理体制上,我国属于集 权化类型,几十年来历次教学 计划均由中央教育行政部门颁 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转发, 学校照办。
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试行了《九 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 计划》,96年使用新大纲、新教材的初 中生毕业必须有一个新的高中课程计划 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相衔接。
1996年的高中课程方案的特点:
❖ 首次把高中作为独立学段制订课程计 划,并明确提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
浅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
浅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世界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的发展也开始聚焦在变革学校课程和教学层面至上。
因而在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的背景之下,我国为了更好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所以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许多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每一次的课程改革,我们都可以看到国家一直关注、重视并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地改革、发展并完善着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
在进入了新世纪之后,我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这一次课程改革是我国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提出的,同时也是为了面对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适应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更是完善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需要。
以下便是本文对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的主要分析。
一、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而中国处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机会并存的时代之中,更多的是对优质人才的需求。
早在1992年的时候,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就宣称,美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需要树立起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而在20世纪70年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里,就把“培养创造性”作为了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目的之一;并且,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也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的一生发展的支柱,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
正因为如此,要实现这些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就成为了其中一个必要的途径和手段。
在这种背景之下,作为一个融入国际经济发展与竞争潮流中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为了增强国民素质和竞争实力,就必须针对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弊端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宏观背景:
1.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由于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
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2.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那么当前的国际竞争则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问题。
二、国内背景素质教育
“一个挂在天边的月亮”,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
展纲要》、1993《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2001由此展开了素质教育的
漫天飞,经验总结立马有,就不知实践怎么走”、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
2005,6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关于基础教育中广泛存在应试教育倾向及有关建议的报告》将应试教育的批判再度推向一个高峰。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这与“应试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观念“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选拔和鉴别人才的唯一方式,它决定了教学的目的、方式、手段以及管理和评价的导向。
一切以考试为中心、以升学为目的。
这成了许多地方当前发展教育的目标和宗旨。
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升学率成为一所学校办学优劣的唯一评价标准。
新课程环境从教师与学生的
程倡导这样的学生观
1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人、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因此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贯彻“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二、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关注每一位学生。
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理应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4、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关注。
要关注学生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学习的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健全发展。
因此站在课程的立场看教学改革的真正意义,并不是教得越多越好或者学得越多越好。
而是,是否更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三、教师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过去,基础教育课程的确定性十分明显,全国同年级、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如出一辙。
这种机械的教学活动,是靠课程内容的精确性作保证的。
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依赖于教科书及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这种课程环境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也掩盖了教师的不同专业水平。
有的教师常年累月就在一两个年级循环,教学模式重复固定,陷入了一个非常狭窄的空间。
教师每天只能按照别人规定的“标准答案”备课、上课、改作业,这种年复一年的重复,由于缺乏挑战“教到最后我们教师自己的水平变得和我们的学生差不多”。
一、由新教材、新课堂到综合实践活动
1、新教材
内容编排方面,新教材都作了很大调整,为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文本条件。
当然,不同学生往往存在着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方面的差异,只有当一线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而变通教材,灵活而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时,才能够保证各类学生,真正体验新课程并在新课程中获得真正发展。
突出了对学生基础素质和创新精与能力的培养,删减了繁难的知识内容,较好地体现了教科书的基础性、典型性、时代性和应用性。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注意在教科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注重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对学生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探究方法的介绍,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探究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方法。
多数实验教科书具有较
考的机会,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留下足够的弹性空间。
注意设计多样化的,符合学生特点的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部分教科书的课外探究活动设计很有特色。
呈现方式新颖,注意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知识的陈述,注意教学方法和学科特点的结合。
版面设计新颖,图文并茂,插图制作精美,装帧富有吸引力。
强调从整体上去理解自然与社会,体现学科知识的整合。
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
2、新课堂
直到目前,新课改所带来的“新课堂”依然不尽如人意。
正如一些学者描述的那样,在课程改革决策与设计高端,是完整意义上的新课程改革,到了省市中间层次,渐渐变成新教材试验再往下,简化成学习方式变革,再到乡中心校一级,就成了合作学习,最后到了村校,就剩下拖桌子—学生四人小组学习。
“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这是新课改一直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
“新课标”(试行)中特别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自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