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
新课改中学生观树立论文
新课改中学生观的树立本文从新旧学生观的角度来进行探讨,在反思传统学生观的基础之上,重塑新时代的学生观。
一、对传统学生观的反思在我国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对学生的错误认识,阻碍了新课改的实施。
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忽视学生的生命特性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对象,是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是一个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生命个体。
究竟该如何看待学生,我认为最起码的就该把学生真正当作人来看待。
学生不是物。
因此,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加以对待。
然而现实教育中却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作任人摆布的物的现象,被看作是被管理的对象。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讽刺、侮辱的现象时有发生。
并且教学看来也是为”成绩”而战,师生都在为分数而活。
为了提高升学率,课堂竟成了知识的”印刷厂”,教师成了知识的”传声筒”,学生成了知识的”储存罐”。
”分分分”2.忽视学生的发展特性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陈安之著作的一本书叫做:《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着巨大的潜能。
或许只是现在还没有开发出来而已。
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的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所谓发展仅仅是指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
这种专注于工具价值的发展观严重的破坏了人的内在的自然,从而严重的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
应该知道,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乃是内在地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中的”。
学生回不经意间犯一些在成人看来是荒唐可笑的错误。
这时的教育者们动辙将孩子们的童心童趣斥责为幼稚、顽皮,轻则教训几句,重者大声呵斥,更有甚者还会体罚或变相体罚。
真是让人感到惋惜。
3.忽视学生的差异特性学生不仅是具有生命个体的人,发展中的人,也是一个独特的人。
这正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双胞胎也存在着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这一个”,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新课程倡导的是什么样的学生观
一、新课程倡导的是什么样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二、教学原则包括哪些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三、评好一堂课评教学目标、评教材处理、评教学过程、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教师教学基本功、评学法指导、评能力培养、评师生关系、评教学效果四、“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的具体内涵是什么?(1)关注每一个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五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
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六、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
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2、学生是独特的人。
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入来对待,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与空间。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育教学要适应他们的自身情况,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七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客观性原则。
2、指导性原则。
3、探究性原则。
4、情感性原则。
八、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九、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1、服务。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让学生和家长满意。
2、调控。
新的学习方式与掌握基础知识之间要兼顾,适当地加以调控。
主要是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
3、反思。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4、合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其它教师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
新课程下的学生观
新课程下的学生观近年来,中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新课程的推行为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和观念。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新课程下,学生们的学习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学生们更加注重实践和经验。
新课程强调实践教学,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们更加注重动手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其次,学生们更加重视合作与交流。
新课程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学生们在团队中相互合作、相互学习。
他们会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和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地与同学们交流思想、分享观点。
这种合作与交流的氛围使学生们更容易获得不同角度的思考和启发,更加全面地理解问题。
另外,学生们对于自主学习更有激情。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并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学生们更注重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通过自主学习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他们不再依赖老师的指导,而是能够主动去寻找学习资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学生们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视。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方面。
学生们意识到,仅有学科知识的掌握还不足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他们需要具备更多的综合素质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他们会主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积极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然而,新课程下的学生观也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们在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上还有待提高,有些学生对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同时,新课程下的学习负担也较重,学生们需要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下更多功夫,导致他们对其他方面的探索和培养有所不足。
总的来说,新课程下的学生观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
学生们更加注重实践、合作与交流,更有激情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新课程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学生们和教育者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新时代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
新时代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在新时代,教育工作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而作为教育工作者中的中坚力量,教师承担着培育未来的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新时代教师不仅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还要树立新的学生观,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的要求。
一、了解学生的多样性在新时代,学生的多样性表现得更加明显。
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
新时代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多样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
教师不能再把所有学生都塞进同一个模子,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差异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对于不同背景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个性化教学。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新时代,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冲突化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一些学生出现了自我封闭、只看重物质生活的现象,而缺乏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新时代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注重自身修养和素质提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人生。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要让学生认识到成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取得,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丰富。
为此,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生活实践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新时代,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已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拥有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主体。
新时代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树立合作共赢的学生观。
新时代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
新时代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新时代下,教师需要拥有新的学生观,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教育需求。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的学生观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树立新的学生观,关注学生的个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一、关注学生的个体特点新时代的学生各具特色,教师不能再套用老套的教学方法和观念,而是要重新审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特点,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引导学生发展潜能,培养他们的特长和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表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只有将学生的个体特点融入教学中,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帮助他们拥有全面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新时代的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观念。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实践探索,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水平。
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新时代的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成功和挫折,培养他们的坚韧意志和积极进取的品质。
只有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新时代的教师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试论新课改下的学生观
方式和效果 . 改的关键是教师 的理 课 行查找资料 . 行安排观察时间和方式 . 自 自行设计 汇报成果……当学生们津津有 味地谈着一个个动 物 的故事时 . 头头是道地从鲸 的进化 . 谈到人类 的 起源. 谈到“ 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 ” , 时 你会惊异地 发现 . 一个个“ 小法布尔”小达尔文” “ 诞生 了 二、 听说读写的综合 综 合性学 习 . 从本 身学科 来看 . 调语文 知 强 识 的综合运 用 、 听说读 写能力 的整 体发展 。我们 要 在语 文教学 中改 变训练 目的过于单 一 、训 练 形 式枯燥 乏味 的做法 . 创设 真实 的学 习情境 . 使 学 生的听说读 写能力得 到整体发展 在上《 观潮》 , 时 学生有滋有 味 、 无序地朗读了 自己最喜欢 的描写潮水的句子后 .为让学生体会 作者写得是有顺序的 .我就和学生做一个听的练 习。 我读一段话 , 让学生听 , 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 然后再体会写作顺序 这样 . 学生听的能力得到了 加强 .而且在写 的过程 中也体会到 了作者 的写作
文 没想到 . 学生 自由展示 的热情特
别高. 还一 个 比一个 读得好 . 了个 来 2 分钟的朗读 比赛 . 0 我有些担 心是 不 是太浪费时间了 等我抛出本是导人 的话题 “ 说说你 生活 中,发现过 风
国语 小 学
000 ) 5 0 0
顺序 . 对于背诵积 累这段文字是非常有 利的。
学过的词语 、 句子让学生学会运用 . 这样更有 利于学生内化课 文的语言 . 对小学生学 习语言 、 发 展语言极有意义 在这一课的另一个教学环节 中.
一
、
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一切为 了
引导学生应用词语 又如 . 插图和课文本身的有效 结合 , 我在教学《 航天飞机》 这节课时 , 学生 在说 到 航天飞机的形状时 .我就很 自 然地结合课 文的插 图. 引导学生观察 . 学生在观察 的基础 上 , 很快 知 道 了航天飞机的形状 . 并依据插 图. 它是借 助 知道 火箭 飞行 的。 2充分利 用媒 体 资源 在语 文教 学 中合 理 . 运 用 媒体 资源 能 大大 提高 教学 效 率 例 如 . 在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参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参考)学生观1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由试点实验阶段走向全面推广阶段。
新课程,向我们学生、也向我们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学生?在实施新课程中,学生是核心,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老师需要主动地、自觉地抛弃传统的师生观,而建立一种积极地、有效地新型师生关系,具体说来,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把学生当做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我们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机器,对于学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但从来不考虑学生的要求,是将学生看作机器,而不是看作为一个人。
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首先要将学生看作学生,看作为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
二、把学生当作朋友。
教师要敢于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不再强调“学生必须服从教师”,而要坚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把学生当作朋友,意味着要和学生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人生观、世界观,要对学生平等和信任。
三、把学生当做老师。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更新已经是日新月异。
现在的教师,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现在的学生,也不再是“期望的知识接受器”,其中有些学生某些方面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现代科技等方面)已超过了部分教师,由于目前获取知识的渠道之多,即使在教师所执教的本学科上,也有不少信息——学生已经掌握了,而教师却还毫不知晓。
四、把学生当做同学。
新课程、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学生固然需要教师的教学与引导,但教师也同样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培训与指导。
第五,把学生当作儿童。
作为儿童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童心,有作为儿童的特有的性格和爱好。
作为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看作儿童,对于儿童的要求应该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观念,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从而和学生在新课程下一起成长和进步。
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十二、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十三、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应从哪几个方面努力?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保护学生。
2、表达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
3、完善个性,表达个人魅力。
十四、新课程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动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十五、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协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十六、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十七、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重综合评价,注重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十八、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有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有的主要问题表现为: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无视了实践水平、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表达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4、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5、评价重心——仍过于注重结果,无视被评价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水准,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发展的功能。
简述新课改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简述新课改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创新能力。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意味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独立思考、自我探索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导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观的提出更加强调了学生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积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也强调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学生在个性特长上发挥潜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此外,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下,教师应该积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思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新课程下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新课程下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随着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热点话题。
这一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涵盖了知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为了落实新课程,我们需要树立一种全新的学生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新课程下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一、多元化的学生观新课程下应树立多元化的学生观,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应该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
首先,多元化的学生观意味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爱好、兴趣和特长,所以同样的课程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差异化教育,让学生在个性化的环境下发展自身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其次,多元化的学生观还意味着在过程中要让所有学生受益。
学校教育应该能够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在不同程度上为其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支持。
最后,多元化的学生观还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这意味着学校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尊重学生的需求和意愿,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创新能力,而不是仅仅具有记忆能力。
树立学生创新能力的观念,是新课程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创新力是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大企业招聘高管和技术人才都非常看重人才的创新能力。
因此,新课程下的学生应该在从小就注重培养创新创造的能力。
孩子们应该被教育鼓励思辨、动手、尝试、体验,开发不同领域的才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探索一些新的教育方式。
例如,教育者可以采取创造性体验、项目制、问题解决和扮演角色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由、灵活、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发展无限的创意潜能。
三、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新课程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自我发展,以及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际关系的理解和反思。
新课改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口诀
新课改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口诀一、素质教育的内涵(一)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三)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秒记口诀:两全一个性两重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育人为本”的儿童观)(一)学生/儿童是发展的人(二)学生/儿童是独特的人(三)学生/儿童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秒记口诀:两独一发三、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秒记口诀:“提素”“个性”“实”“创”“两全”(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秒记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三)新课改下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学科”转向“**人”秒记口诀:四个转向四、素质教育的评价观(一)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三)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秒记口诀:许三多形终展第1页共3页Slogan五、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秒记口诀:学促开设课,教学实研者(二)教师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秒记口诀:师生尊赏、教学引帮、自我反想、同事合掌六、教师职业素养(一)完整的知识结构(二)灵活的教学能力(三)教育机智(四)情感智力和品质秒记口诀:知能机品七、教师职业道德(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观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观一、学生观1.学生观(口诀:两独一发)(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常考例子】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开展;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容易犯错,老师要做到容错教育。
(2)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常考例子】学生是完整的人,既有优点有优缺点,老师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各不相同,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和成人不一样,教师要把孩子看成孩子进行教育。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常考例子】教师不能主观臆断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有自己权利和义务,教师不得侵犯。
二、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解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要充分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自主、生动、活泼地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解释】学生学习具有情境性、互动性,需要和同学、老师一起合作才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解释】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要倡导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练习】【单选题】( )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新课程下的学生观
新课程下的学生观摘要:一、新课程背景1.教育改革2.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二、新课程下的学生观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学生个性化发展3.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三、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2.任务驱动法3.情景教学法四、新课程下的学生评价1.多元化评价2.过程性评价3.综合素质评价正文:新课程下的学生观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已经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指导。
在这一背景下,新课程下的学生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新课程背景、新课程下的学生观、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以及新课程下的学生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课程背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以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二、新课程下的学生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学生被认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
其次,新课程倡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最后,新课程强调学生全面素质培养,除了关注学术成绩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实践能力、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的素质。
三、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启发式教学成为主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
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景教学法则通过创设生动、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知识。
四、新课程下的学生评价新课程下的学生评价,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进步。
综合素质评价则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学科成绩、实践能力、审美情趣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总之,新课程下的学生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观及学生观
模块一一、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观与学生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开展的过程3、教学不能只重结果无视过程二、新课程改革中的评价三、教育技术的定义1、关于电化教育或教育技术的定义。
可以大致将它们分为两大体系:电化教育体系和教育技术体系。
2、电化教育体系的内涵是“媒体论〞,即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传递教育信息,外延是应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教育,力图通过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3、教育技术体系的内涵是“方法论〞,即运用系统方法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外延是整个教育领域,力图通过系统科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学习者的学习,X围要比电化教育广泛得多。
实际上我国教育技术工作者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也主要表达这两方面的要求。
4、教育技术94定义: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5、教育技术的五个X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它们既是工作过程,也是工作方法四、当代教育技术的开展趋势:1. 网络化2. 多媒体化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以下优点:①多重感观刺激。
②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
③信息传输质量高、应用X围广。
④使用方便、易于操作。
⑤交互性强。
3. 愈来愈重视教育技术理论根底的研究4. 愈来愈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5. 愈来愈强调教育技术应用模式的多样化模块二一、教学系统设计,也称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
二、教学设计定义: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展具体方案、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具有如下特征:三、教学系统设计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性2.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性与创造性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方案性与灵活性4.教学系统设计的具体性四、教学系统设计的作用学习教学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开展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1〕教学目标分析〔2〕学习者特征分析〔3〕学习情境创设〔4〕信息资源设计与提供〔5〕自主学习设计〔6〕协作学习设计〔7〕学习效果评价设计2. 学习风格的认知因素的研究〔1〕关于认知方式的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研究〔2〕格雷戈克的学习风格分类〔3〕沉思型与冲动型3. 学习风格的情意因素的研究〔1〕内控与外控〔2〕正常焦虑与过敏性焦虑学习者的特征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新课标下,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标下,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会中学王红关键词学生观欣赏社会责任潜能独立个性摘要所谓学生观指的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认识学生和对待学生。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生观由传统的学生观向现代的学生观转变。
现代学生观认为,在教师的心目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是具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具有人权的人,同时,学生也是有潜力的稚嫩的、不成熟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有必要在理论上理解并在实践中落实这一观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正文2004年3月2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地的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教学行政部门大力推进,专家学者著书评说,新一轮课程培训随即开展,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更是把新课标当成新世纪课堂教学的航标。
思想政治课也不例外。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更加关注学生,贴近学生。
但从整体看政治教学效率的低下,学生政治素质的赢弱,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相协调。
政治课越来越难上,学生觉得政治课越来越没趣。
学生怨学,老师怨教,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怎么了?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与学生学习的不努力,我认为搞好政治课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
不能让学生为考试去死记硬背书本上枯燥的理论,问题的关键是政治课教师心中必须有“人”,回归“人本”,给学生以充盈的人文关怀,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以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什么是学生观所谓学生观指的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认识学生和对待学生。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生观由传统的学生观向现代的学生观转变。
传统的学生观认为“师为上,生为下”,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必须服从老师,否则就要受到老师的管束。
关于现代学生观的涵义,许多教育者已从理论上达成共识。
现代学生观认为,在教师的心目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是具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具有人权的人,同时,学生也是有潜力的稚嫩的、不成熟的人。
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生观
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生观学生是什么?在我们看来,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发展中的、独立意志的即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生命个体。
在这种全新的学生观之下,我们对学校教育也必须进行重新“理解”。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所以我们的老师需要主动地、自觉地抛弃传统的师生观,而建立一种积极的、有效的新型师生关系,具体说来,应该是做到把学生当做学生,当做朋友,当做老师,当做同学,当做教育的主体。
首先,学生是独立的人。
学生是独立存在的、具有主体性的活生生的人。
学生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支配的附属品,他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其生命具有完整性。
他是具有主体性、独立人格、创造力以及独特个性的人。
学生是独立的人,意味着我们必须真正将学生视作具有独立人格、思想感情、主观能动性和认知潜能的活生生的人,将学生真正当人看,在教育中赋予学生以“人”的涵义:在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而且,还必须将学生视作主动、积极的、有进取精神和创造性的学习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还给学生自由想象与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是具有独特个性和生命完整性的人,这就意味着在教育中必须要承认和接受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并将其真正视为人个性形成和完善的内在资源,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除此之外,在教育中我们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注意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给予他们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志的人。
所以学生不是“小大人”。
一方面,学生时代是人生命历程中最富生命活力,生命色彩最为丰富斑斓,生命成长最为迅速,最为重要的时段,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定义为“成人期”的准备,相反,必须肯定其作为人完整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价值;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承认学生有着生动、独特的、成长价值不同于成人的生活和内在世界,理解并尊重学生独特的精神生活、内在感受以及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肯定充盈着纯真情趣、智慧、和谐和生命活力的学生世界的价值。
新课程改革和教师职业道德
新课程改革和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二、新课程改革
1、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2)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
2、新课改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型教师(5)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3、现在创新观
(1)破除知识中心观念
(2)破除教师权威观念
(3)培养问题意识
4、现代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的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时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终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
通过最新吉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8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时间、招聘条件,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为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综合素质》、《保教知识》,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学生观的知识点在历年的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的真题里,考试的频率很高,主要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而且在教育知识与能力里面课程改革也有所涉及,所以说是学生观是重中之重。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
这个知识点在综合素质里面考察的不是很多,但是在教育知识与能力里面考察的较多;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赏识教育。
在题目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刚开始学习不好或者其他方面有不好的,但是经过老师或其他教育者一段时间的教育之后学生变好了,这就体现了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应该容错教育。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人,身心尚未成熟,难免会在学习或者其他方面犯错,作为老师或者其他教育者要对学生有耐心,能够允许学生犯错,并进行指导纠正,这就体现了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身上有优点+缺点。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生既使再优秀也有不足,学生既使再后进也有优点。
我们应该全面的、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需要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正如人一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此,我们对待学生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学生毕竟是学生,身心尚未成熟,想法难免和成人有些许不同,在看待学生的某些行为或想法时教育者要注意换位思考。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学生虽然是尚未成熟的人,但是具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尊重、赞赏学生的想法,与学生交流、沟通;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是责任+权利的主体。
这一点在学生观里考察的并不多,但是在法律法规的受教育者的权利与义务里面有所体现。
我们可以把学生观的知识点记忆为“两独一发(发展的人+独特的人+独立意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