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5年江苏省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级监测点调查结果分析
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的方案
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的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土源性线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农作物健康和产量的土传病害,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和粮食安全问题。
为了及时发现土源性线虫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趋势,科学预测病害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健康保护和产量稳定性,建立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势在必行。
二、监测对象和范围1.监测对象:针对主要经济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的土源性线虫病进行监测。
2.监测范围:全国各省市县级农田,特别是主要作物种植区域。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1.监测内容:(1)土壤样本采集:选择不同类型土壤样品,包括不同农作物连作土壤、长期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土壤和病害发生地点等;(2)线虫种类鉴定:对土壤样本中的线虫种类进行鉴定,包括有害线虫和益线虫的鉴定;(3)线虫密度测定:测定土壤样本中线虫的数量,以确定病害的严重程度;(4)线虫分布情况分析:分析线虫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分布情况;(5)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以了解土壤对线虫的影响。
2.监测方法:(1)土壤样本采集:按照一定的采样网格,在不同农田和农田内不同生长期采集土壤样本;(2)线虫种类鉴定: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线虫种类进行鉴定;(3)线虫密度测定:采用差式计数方法测定单位土壤中线虫的数量;(4)线虫分布情况分析:根据采集的土壤样本以及相关环境因素,统计分析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壤类型中线虫的分布情况;(5)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测定土壤样本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指标,并与线虫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四、监测时间和频率1.监测时间: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育期和线虫病发生规律,制定相应的监测时间安排。
如水稻的监测时间为种子播种前、幼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等。
2.监测频率:根据线虫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控需求,制定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作物的监测频次。
一般来说,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测。
五、数据分析和评估1.数据分析:对收集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线虫种类组成、线虫密度和分布情况等方面的数据分析。
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10年版)为贯彻落实《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地开展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流行区分类及确定(一)分类标准。
以县(市、区)为单位,根据人群土源性线虫(蛔虫、鞭虫和钩虫)感染率的高低,将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区分为3类:Ⅰ类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20%;Ⅱ类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5%且<20%;Ⅲ类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5%。
(二)类别确定。
抽样方法:以县(市、区)为单位,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片区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以自然村(村民小组)为单位,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居民200人,不足200人的村全部检查,受检率不低于90%。
调查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1粪3检,检查土源性线虫卵,计算总感染率、分虫种感染率和感染度。
随机抽取钩虫阳性者粪样50份,不足50份的取全部钩虫阳性者粪样,用试管滤纸培养法分离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
二、防治策略和措施采取以健康教育为先导,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
主要防治措施包括:(一)健康教育。
对不同地区的重点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广泛宣传寄生虫病的危害和核心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增强群众参与查病、驱虫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在学校对中小学生开展以“饭前便后要洗手”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在农村提倡“下地耕作要穿鞋、不用新鲜粪便施肥”,针对家庭主妇开展“注意饮食卫生,生食瓜果要洗净”的宣传,促进家庭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
(二)传染源控制。
各地根据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程度和流行的主要虫种,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确定药物驱虫的对象、频次和方法。
驱虫药物的选择和推荐的用药剂量见《土源性线虫病驱虫用药方案》(见附件)。
Ⅰ类地区:对3周岁以上居民每年服药1次(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的地区,第1年服药2次),连续3年,每次驱虫覆盖率不低于60%。
土源性线虫监测
土源性线虫监测分析苍溪县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居民500人,不足500人的村全部检查,受检率不低于90%。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1粪3检,检查土源性线虫卵,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法检测蛲虫卵,计算总感染率、分虫种感染率和感染度;另随机抽取该村10户居民,采集其菜园、厕所周边、厨房、庭园4类地点的土壤样各1份,采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进行人蛔虫卵污染情况监测。
结果调查点共检查508人,共发现4种土源性线虫,人群总感染率 5.71%(29/508),其中:蛔虫3.15%(16/508)、钩虫2.56%(13/508)、鞭虫0.2%(1/508)、蛲虫5.56%(2/36),各虫种之间感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X2=9.82,P<0.05);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5.18%(13/251)和6.23%(16/257),其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P>0.05);各年龄组和文化程度方面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X2=2.13,P>0.05)和(X2=2.49,P>0.05);以农民为职业的感染率最高达6.09%。
检测土壤样本40份,均未检出蛔虫卵。
结论苍溪县岳东镇土源性线虫的分布和虫种感染情况存在差异,感染率不存在性别、年龄等差异,为今后在诊断、治疗和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土源性线虫病是我国农村居民患病率较高的寄生虫病,其流行、分布与我国各地区的地形特征和经济发展,卫生状况和居民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1]。
为及时了解苍溪县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掌握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考核防治效果和评价卫生城镇创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3]以及更好地落实卫生部《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4],根据《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要求,于2011-11在苍溪县岳东镇守垭村进行了土源性线虫的监测,其结果报告如下。
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2011年修订版)根据2006-2010年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工作的实施情况,在总结分析5年工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做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工作,特对监测方案进行修订。
一、背景土源性线虫(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在我国分布广泛,感染人数众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推算感染人数达1.29亿。
2006年卫生部印发了《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明确了防治任务,提出了防治目标,将14岁以下儿童蛔虫病感染率列入了卫生城镇的考评指标,将寄生虫病药物驱虫覆盖率等防治工作重要指标列入疾病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内容。
同年,为了探索在不同经济条件下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模式,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卫生部在10个寄生虫病感染率较高的省份,选择12个县建立了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
同时在全国设置了22个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
据2009年底对10个示范区的考核,3年内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下降了78.39%。
随着新农村建设、防治规划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大力推进,土源性线虫病将得到进一步控制。
因此,改进和加强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监测目的(一)了解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
(二)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三)为国家和地方卫生城市(城镇)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三、监测病例定义本方案的监测病例是指在人群中开展土源性线虫病原学检查时,发现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虫卵或虫体者即为土源性线虫病病例。
四、监测内容(一)监测点监测1.确定原则(1)根据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类布点;(2)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应相当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群的平均感染水平;(3)监测点所在县(市、区)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能够主动配合并承担一定的监测任务。
全国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
8
附表 1-2
肝吸虫病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调查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监测点编号□□□□□□□□(8 位)
宿主名称
来源地
市(地、州) 县(市、区)
采样数量
检查数量
阳性数量
*中间宿主来源地填写水体类型,如水库、江河、湖泊、泡、池塘、水田、溪流等,保虫宿主来源地填写样本采集的村名。 调查人 负责人 调查日期 □□□□年□□月□□日
行政村编号:□□□□□□□□□□
市(地、州) 县(市、区) 监测点类型:1、固定点 2、流动点
1.自然因素
1.1 地形:①高原 ②盆地 ③平原 ④丘陵 ⑤山地
О
1.2 经度:□□□ □□';
О
1.3 纬度:□□ □□';
1.4 海拔:m;
1.5 上一年度年均气温:℃;
1.6 上一年度年降雨量:mm;
-2-
采取监测点主动监测和医疗卫生机构被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开 展人群感染(发病)和中间宿主感染情况、人群知行情况、自然和社 会相关因素监测,具体实施方案见附件 1。
(二)土源性线虫病 采取监测点主动监测的方式,开展人群感染、环境中虫卵或虫体 污染情况、自然和社会相关因素监测,具体实施方案见附件 2。 五、数据报告、收集、分析和反馈 (一)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监测点数据的收集,并于当年 12 月 31 日前通过“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上报数据。 (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全国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 析,于次年 5 月底前将监测结果反馈各省(区、市)。 六、质量控制 (一)培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承担监测点工作任务的省级业务骨 干进行培训。各省(区、市)逐级开展本地区监测技术培训。 (二)督导检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对监测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检查 内容包括监测工作计划实施、人员培训、质量控制、数据上报和经费 执行等情况。各省(区、市)逐级开展本地区监测工作的督导检查。 (三)实验室质量控制 省、市(地、州)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组织对监测点实验室 结果进行复检,对每个监测点至少抽检 10%的阳性粪便(不足 10 例, 全部检查),阴性粪便样本至少抽检 5%,并及时反馈监测点实验室复 核结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各省(区、市)监测点的粪便样本 进行抽查复核。
卫生部公布2006-2015年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
卫生部公布2006-2015年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卫生部近日印发《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提出在2004年的基础上,全国蠕虫感染率到2010年底下降40%以上,到2015年底下降60%以上,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土源性线虫病、包虫病、肝吸虫病、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在局部地区的流行,减少重点地区黑热病新发病例的发生。
《规划》对土源性线虫病、包虫病、肝吸虫病规定具体的防治目标,并对人群规范药物驱虫覆盖率、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包虫病流行区犬规范驱虫覆盖率、乡(镇)、村相关医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合格率提出工作指标。
《规划》还分别提出了对土源性线虫病、包虫病、肝吸虫病、带绦虫病和囊虫病、黑热病的策略和措施。
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004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表明,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比1990年下降了63.65%,感染人数减少了近4亿人。
但是由于受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全国蠕虫感染率为21.38%,仍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高达20.07%~56.22%,部分省、自治区食源性寄生虫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根据2004年全国调查结果推算,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人数约为1.29亿,肝吸虫(华支睾吸虫)感染人数约为1249万,带绦虫感染人数约为55万人,包虫病患者约为38万人。
另外,黑热病在新疆、甘肃和四川的部分地区流行仍较为严重,一些地区囊虫病(猪囊尾蚴病)、肺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的血清学阳性率也比较高。
受重点寄生虫病威胁的人群主要是妇女和儿童,病人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我国14岁以下儿童中,约有4825万儿童感染土源性线虫。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二○○六年三月三十日卫生部关于印发《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的通知卫疾控发〔2006〕10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我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进程,有效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重点寄生虫病流行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农业部、质检总局、广电总局等有关部门,并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意见,我部组织制定了《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
附件《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执行情况中期评估抽查复核方案一、内容(一)核查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落实情况。
(二)现场抽查复核人群重点寄生虫病感染情况。
(三)了解居民卫生知识和行为情况。
(四)了解居民改水改厕情况。
二、抽查地区根据近年来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和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各省(区、市)自评结果,对11省(区、市)的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每省(区、市)选取1个县(市、区)共11个县进行现场调查,其中9个县(市、区)查土源性线虫病和肝吸虫病,2个县查包虫病(见附表1)。
三、方法(一)查阅资料。
专家组对被检查县(市、区)的原始资料进行复核,包括工作计划及总结、实施方案、检查督导、经费投入、寄防机构和人员配备、防治工作和培训情况等,填写《规划》执行情况核查表(见附表2)。
(二)现场调查。
1.土源性线虫病和肝吸虫病(1)人群感染情况调查在被检查县(市、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不与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所在村重复)开展人群土源性线虫和肝吸虫感染情况调查。
在抽中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居民1 000人(人数不足1 000人的在邻近村补足),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1粪3检,进行蛔虫、鞭虫、钩虫和肝吸虫虫卵检查,结果填写于土源性线虫和肝吸虫感染情况登记表(见附表3)。
现场调查工作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实施,专家组对阳性片和阴性片各100片进行复核,填写镜检复核登记表(见附表4)。
(2)改水改厕情况调查在抽查村走访25户居民家庭,查看饮用水和无害化厕所情况,填写居民饮水和厕所情况调查表(见附件5)。
(3)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和行为调查在被检查县(市、区)对50人进行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和健康行为等情况调查(见附表6),其中,25人来自走访的居民家庭,25人为就近1所小学12岁以下的学生。
2.包虫病(1)儿童感染情况调查在被检查县(市、区),对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存的1所小学的12岁以下学生的全部血样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复检,填写儿童血清学检查复核登记表(见附表7)(2)犬感染情况调查在被检查县(市、区),对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存的犬粪抽取50份,采用免疫学方法进行复检,填写犬感染情况检查复核登记表(见附表8)。
寄生虫防治竞赛试卷5
2015年寄防竞赛摸拟试题5一、判断题:1. 日本血吸虫虫卵中毛蚴的孵出及水的渗透压、温度和光照等条件有关,其中温度被认为是孵化的主要条件。
()2. 日本血吸虫雌虫因肠管内含较多红细胞消化后残留的物质,故虫体呈红褐色。
()3. 日本血吸虫毛蚴孵化的最适pH为7.5~7.8,尾蚴逸出的最适温度为20~25℃。
()4. 日本血吸虫毛蚴孵出后在水中一般能存活15~94小时,孵出的时间愈久,感染钉螺的能力愈强。
()5. 我国台湾省的日本血吸虫系一动物株,主要感染犬,尾蚴侵入人体后不能发育为成虫。
()6. 间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48小时。
()7.恶性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36~48小时。
()8.三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48小时。
()9.恶性疟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发展为重症疟疾。
()10.间日疟能引起人死亡。
()11. 泡型包虫病药物治疗有效的特征是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或B超检查具有以下特征之一者:病灶缩小、病灶未增大、回声增强。
()12. 包虫病外科治疗经费要严格执行本省.自治区制定的补助标准,每人按8000元标准给予补助。
()13. 多器官包虫病和肝外包虫病患者纳入药物治疗范围。
()14. 接受外科治疗的包虫病人,出院后12个月应到项目定点医院进行复查。
()15. 细粒棘球绦虫的原头蚴在终宿主体内可发育为成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可发育为棘球蚴。
()16. 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对人体危害阶段均是棘球蚴。
()17. 人患包虫病是因为人及犬密切接触,误食入原头蚴所致。
()18. 棘球蚴病可以对病灶脏器直接穿刺取出病原体镜检后确诊。
()19. 区域性流行是我国包虫病另一重要流行特点,在我国大面积的流行区内发病率有明显的高、低差别,其严重性由西向东递减。
()20. 棘球绦虫卵污染牧场、畜舍、动物皮毛、蔬菜、土壤和水源等,以及虫卵粘附于犬和绵羊的皮毛上,人可直接经手—口感染。
()21. 目前发现我国黑热病的传播媒介有中华白蛉、长管白蛉、吴氏白蛉和亚历山大白蛉。
人群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人群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了解四川省国家级监测点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感染时段变化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对监测点常住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2006-2009年共检查4423人,其中男性2146人,女性2277人。
男、女性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1.68%、0.42%、12.44%和1.98%、0.40%、13.31%。
2006-2009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32.06%、14.4%、10.16%和3.21%。
2006和2009年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4.10%、1.30%、30.10%和0.25%、0.00%、3.04%。
结论四川省国家级监测点2006-2009年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与当地村民服药驱虫密切相关。
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是属于分布广、危害大的常见寄生虫[1],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显示,我国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2]。
为及时掌握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措施、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疾控中心于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监测。
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四川作为感染率大于20%的监测省,选定了威远县作为国家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对威远县向义镇向万村进行了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监测,现将2006-2009 年的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对象监测点内年龄在3周岁(含3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居住满1年以上者。
常住人口外出6个月以上者除外。
1.2 监测时间每年9~11月份进行监测1.3 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进行病原学检查(一送三检);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
1.4 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格式录入,并进行了全面的逻辑查错,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6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抽样方法的对比研究
72013年湖北省19个县(市、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考核评估
8湖北省血防专业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现状分析
9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38的原核表达与鉴定
10山东省疟疾高发区疟疾发病与部分自然社会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期刊栏目设置:特约专稿、论著、短篇论著、综述、防治管理、防治经验、学术争鸣、病例报道、信息等。期刊之家网与多家医学期刊结成了学术联盟,如果您有发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的需求,以及对于需要论文发票的作者可以与我们联系
1、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时间安排等相关咨询联系白老师Q:2830509794 ;2、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3、是作者本人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来稿我方可提供“中国知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提供修改建议,达到文字复制比符合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4、本站初审周期为2-5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2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5、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6、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7、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8、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电子稿。
11细粒棘球蚴慢性感染阶段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12淮安市消除疟疾防控效果分析
13细粒棘球绦虫H3蛋白的克隆表达及囊型包虫病检测效果评价
142014年南昌市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农村土源性线虫病综合防制试点效果评价
农村土源性线虫病综合防制试点效果评价土源性线虫中的蛔虫、钩虫、鞭虫、蛲虫是最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为探索土源性线虫病综合防制措施,我们于1997年开始,历时8年进行了此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综合干预阶段1.1.1 试点选择在设计防制研究工作方案时,考虑到本项工作持续时间较长,且工作有一定难度,因此将研究点选在当地村委会组织管理能力相对较强,又能支持、配合研究工作开展的原城关镇新老周村。
该村地处我区东南平原,人口约1 000人,其中常住人口600人左右。
耕地990亩。
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近年弃农从工、从商人员较多。
村经济以种植水稻、经济作物和兴办作坊小企业为主。
居民经济收入属中等水平。
1.1.2 研究对象为新老周村全体常住人口。
在防制研究阶段每年连续观察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变化,并同时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综合防制干预。
1.1.3 查病方法研究工作期间每年集中搞一次常住居民新鲜粪便检查,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虫卵,凡虫卵阳性者计数作感染度分析。
12岁以下儿童除作粪检外,另加透明胶纸肛拭镜检蛲虫卵。
1.1.4 干预措施1997~1999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查病治病,凡土源性线虫感染者(即粪检虫卵阳性),统一服用由省地防所提供的阿苯哒唑驱虫治疗,成人用量每日400 mg顿服,儿童用量每日200 mg顿服。
严格掌握禁忌证并观察不良反应。
②群众中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讲解土源性线虫病的危害及防制知识。
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如送宣传资料上门、召开妇女大会、定期出黑板报及广播宣传等。
③结合农村初保,积极推进包括改厕、粪管在内的综合性环境整治。
1.1.5 质量控制①根据《全国第二次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和《浙江省控制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方案》,制订了本次防制研究工作方案。
②参加研究人员及村协查员均经培训,达到统一方法与标准。
③要求粪检率达到90%以上,驱虫治疗服药覆盖率100%,做到送药到户,看服下肚。
全国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附件全国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征求意见稿)土源性线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
为贯彻落实《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地开展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流行区分类及确定(一)流行区分类。
以县(区)为单位,根据居民土源性线虫(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的高低,将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区分为3类:1.一类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 20%;2.二类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3%且<20%;3.三类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3%。
(二)流行区确定。
1.抽样调查:以县(区)为单位,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片区以自然村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居民500人,共2500人开展调查。
原则上每3年进行1次调查,以确定或调整流行区类别。
2.调查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查土源性线虫卵,计算各线虫感染率、感染度;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以区分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
二、防治策略和措施以健康教育为先导,采取控制传染源、改水、改厕和改善环境卫生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结合九亿农民健康教育等活动,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人群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改变不良的卫生行为,以减少感染,提高查病、服药驱虫的依从性。
(二)药物驱虫方案。
1.对象、频次和要求。
(1)一类地区:对3周岁以上居民每年春季或秋季服药1–2次,连续3年,每次人群驱虫覆盖率>90%。
(2)二类地区:对重点人群每年服药1–2次,连续3年,每次人群驱虫覆盖率>90%。
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抽样调查结果,将感染率较高的年龄组或职业人群确定为重点人群。
(3)三类地区:通过健康教育,引导居民自愿查病,对查出的感染者给予药物驱虫;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需要,每年有计划地安排查治工作。
2.常用驱虫药品和用法。
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工作方案
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工作方案一想起土源性线虫病,我就想到了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们,他们因为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饱受这种疾病的困扰。
作为一名有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觉得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些人们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监测工作方案。
我们要明确监测工作的目标。
这次监测工作主要针对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土源性线虫病疫情,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降低患病率,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1.建立健全监测网络为了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要建立一个覆盖全国农村地区的监测网络。
这个网络由各级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和基层卫生组织组成,形成一个严密的信息收集、报告和反馈体系。
2.制定监测计划(1)确定监测点:根据各地疫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确定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土源性线虫病的病例报告、疫情调查、病原体检测等。
(4)确定监测频率:根据疫情变化,适时调整监测频率,确保及时发现疫情。
3.开展监测工作(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土源性线虫病的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病例报告: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土源性线虫病病例的监测和报告,确保病例信息的准确性。
(3)疫情调查: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详细调查,了解疫情来源、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4)病原体检测:对疑似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以确认病例类型,指导治疗。
4.数据分析与反馈(1)疫情分布:分析疫情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分布情况,找出疫情高发区域和高风险人群。
(2)疫情趋势:分析疫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预测疫情的发展态势。
(3)防控效果:评估防控措施的实施效果,为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5.防控措施(1)健康教育:加强对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防病意识。
(2)改水改厕:改善农村地区的卫生条件,降低土源性线虫病的传播风险。
(3)药物治疗:对确诊病例进行药物治疗,减轻病情,降低传播风险。
(4)环境治理:加强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地。
土源性线虫病工作实施情况报告
土源性线虫病工作实施情况报告概述土源性线虫病,简称土传病,是由土壤中寄生的微小线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该病主要通过皮肤接触感染,引起宿主的肌肉、淋巴系统和皮肤等多系统的症状,通常可表现为皮下结节和疼痛肿胀等症状。
该病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对广大人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各级卫生机构一直在积极开展土源性线虫病防控工作。
本报告主要介绍土源性线虫病防控工作的实施情况,包括工作目标、工作方案、实施情况、防控措施、宣传教育等方面。
工作目标为了降低土源性线虫病的发病率,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我国卫生部门明确土源性线虫病防控工作的工作目标,即:1.提高对土源性线虫病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增强防控意识;2.降低土源性线虫病的发病率,减轻疾病的危害;3.加强土源性线虫病疫情监测和预警,做好疫情处置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为实现以上目标,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1.完善区域化防控体系。
建立土源性线虫病的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和防控体系,明确工作分工责任,加强对流行病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全面掌握疫情动态。
2.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教育。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开展土源性线虫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病因、病程、症状、防控措施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3.整治环境,消灭感染源。
对病人住所周围的环境、房间卫生和个人卫生进行全面疏导整治,消灭患者和可能传染昆虫的栖息场所,控制传染源的产生和传播,有效地减少传染的可能。
4.推广化学药物防治。
采用专业化药品,如吡马酮和多灭杀菌酯等药物进行灭杀,增强防治效果,将防治工作做到位、精准落实。
实施情况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土源性线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22年底,全国土源性线虫病年发病人数较2010年下降了50%左右,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
下面具体介绍各方面的实施情况:1.完善区域化防控体系为了实现对土源性线虫病疫情动态的全面掌握,我国建立了以县为单位的防控机构,明确工作分工责任,并确立了疫情监测和预警的制度,开展了统计工作并成立专业监测队伍,采取了政府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保障了防控体系的贯彻执行和完善稳步推进。
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土源性线虫病是一种危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病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及时发现、预警和控制该病害的流行程度和分布范围,制定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能够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本方案的目的在于建立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网络和数据库,及时准确地了解土源性线虫病流行情况,为制定相应的病害防控措施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1.监测对象:全国范围内的农作物(包括主要经济作物和重要蔬果类作物)土源性线虫病的发生情况;2.监测方法:a.采样点的选择:根据各省市农业主产区的相关数据和病害流行的历史记录,选择代表性的监测采样点;b.采样方法:采用田间取样、根系处理、土壤分析等综合方法,对采样点进行土壤和植物病原线虫的采集;c.样本处理和分析:对采集的土壤和植物病原线虫样本进行样本处理和分析,运用显微镜观察和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线虫种类和数量,确定病害的严重程度和流行情况;d.数据记录和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建立起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数据库,并运用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展示。
三、监测时间和频率:1.监测时间:根据不同地区和作物的生长规律,确定不同的监测时间段;2.监测频率:除了基础性的定期监测外,在病害高发期和重要农事活动期间,加强监测频率,提高对土源性线虫病风险的预警和监测能力。
四、数据管理和应用:1.数据共享和管理:建立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数据库,包括采样地点、采样时间、线虫种类和数量等关键信息,对数据进行实时共享和管理;2.数据分析和应用:通过数据分析和比对,及时准确地掌握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3.建立预警机制:根据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数据,建立相关的病害预警机制,及时发现病害的异常情况,并提出防控建议和措施。
五、能力建设和技术支持:1.培训和培养人员:通过组织线虫病监测和防控技术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2.技术支持:建立线虫病防控技术研究和支持平台,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提供技术支持。
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报告
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报告了解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监测点农村菜园、厕所周边、厨房和庭院土壤中蛔虫卵的污染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查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
结果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监测点土壤中蛔虫卵检出率10%,活受精蛔虫卵检出率5.50%。
菜园、厕所周边、厨房和庭院四种场所土壤中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13.00%、10.00%、9.00%和8.00%。
结论四川省农村土壤环境中有蛔虫卵污染,今后防治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土源性线虫如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等[1]在四川省分布广泛,。
感染人数众多, 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 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次全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检出肠道蠕虫9种.总感染率为39.79%, 其中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19.77%、23.12%、6.82% [2]。
根据全国和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实施方案要求, 2009年对9个省级监测点和1个国家级监测点农村居民的菜园、厕所周边、厨房和庭院4 个环境进行了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监测, 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监测点内随机抽取10 户, 每户采集菜园、厕所周边、庭院、厨房四类地点的土样。
1.2 采样方法菜田取从土表至表层以下2cm 处泥土;厕所、庭院、厨房取表层土; 无土层或土量不够, 以鞋底刮取的土样代替。
采样量每户每类地点1 份, 每份30 g。
1.3 检查方法采用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查土壤中蛔虫卵[3]。
1.3.4. 结果判断记录受精、未受精和活受精蛔虫卵数。
1.4 统计分析用Excel 建立数据库, 分别统计不同环境中蛔虫卵、受精蛔虫卵户数和家庭成员感染情况,2 结果2.1各监测点基本情况根据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实施方案,按分类布点原则,在全省1个国家级监测点和9个省级监测点开展此项监测,见表1。
2.4监测点居民蛔虫感染和土壤蛔虫卵污染全省10个监测点共用Kato-Katz法检查8365人,蛔虫感染人数244人,全省蛔虫感染率为2.92%。
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和控制
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和控制
钱门宝;李石柱;周晓农
【期刊名称】《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年(卷),期】2022(20)3
【摘要】土源性线虫病(蛔虫病、鞭虫病和钩虫病)曾在我国引起较高的疾病负担。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卫生厕所和安全饮用水的普及以及防控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和感染人数的显著下降。
本文回顾了30余年来我国土源性线虫病流行情况,概述了土源性线虫病的有关控制措施,并对未来我国土源性线虫病控制工作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鉴于当前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水平和特征,建议继续加强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体系建设,在重点流行区加大综合防控力度,在低流行区探索土源性线虫病的传播控制和阻断工作。
【总页数】4页(P126-129)
【作者】钱门宝;李石柱;周晓农
【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32.1
【相关文献】
1.岷县2006年全国土源性线虫病调查报告
2.土源性线虫病低流行区混合感染线虫病1例
3.岷县2006年全国土源性线虫病调查报告
4.《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浅析:动物源性流感与流感大流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
2 0 0 6 — 2 0 1 5 年江苏省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级 监测点调查 结果分析
沈 明学 . 一 , 金 小林 , , 戴洋 . - , 徐祥珍 , 魏 良祥 , 李玉 宝 , 刘剑峰
[ 摘要 ] 目的 了解农村居 民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 , 为土源性线 虫病 的防治提供指 导。 方法 2 0 0 6 - 2 0 1 5 年在江苏 省
线虫和儿童蛲虫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 处 于较低流行水平 。 [ 关键 词] 土源性线虫 ; 感染 ; 监测 ; 沭 阳县 [ 中图分类号] R5 3 [ 文献标识码 ] A
沭 阳县 土源性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n s o i l- t r a ns mi t t e d ne ma t o de i n f e c t i o n s i n na t i o na l s ur v e i l -
虫感 染 率均 呈下 降 趋势 , 从2 0 0 6 年的 1 . 8 1 %( 1 9 / 1 0 4 9 ) 和4 . 7 2 %( 5 / 1 0 6 ) 分别 下 降至 2 0 1 5 年的0 . 2 5 %( 3 / 1 1 8 0 ) 和0 ( O / 2 6 3 ) , 分别下降 了 8 6 . 1 9 %和 1 0 0 %。所有感染者均 为轻度感染 。土壤样 本未检出蛔虫卵和 钩蚴。 结论
l a n c e s i t e s i n J i a n g s u Pr o v i n c e f r o m 2 0 0 6 t o 2 0 1 5
S H E NMi n g — x u e ' , J I NX i a o — l i n ’ 。 , D A I Y a n g ’ , X UX i a n g - z h e n , , W E I L i a n g — x i a n g , L I Y u — b a o , L I UJ i a n - f e n g ’ 1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N a t i o n a l H e a l t h a n d F a mi l y P l a n n i n g C o mm i s s i o n o n P a r a s i t i c D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 J i a n g s u P r o —
v i n c i a l ey K ab L o r a t o r y o n P a r a s i t e a n d V e c t o r C o n t r o l T e c h n o l o g y , J i a n g s u I n s t i t u t e fP o a r a s i t i c D i s e a s e s , Wu x i 2 1 4 0 6 4 , C h i n a ; 2 P u b l i c H e a l t h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 J i a n g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i n a ;3 S h u y a n g C e n t e r f o r D 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 J i a n g s u
e v i d e n c e f o r f o r mu l a t i n g t h e g u i d a n c e f o r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o f t h e d i s e a s e s . Me t h o d s T h e n a t i o n a l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s i t e s o f s o i l
宿迁市沭 阳县设立 国家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 。每年秋季收集至少 1 0 0 0 名年满 3 周岁的常住居 民粪便 , 采用 改 良加藤 厚 涂片法粪 检肠道蠕虫 卵 ; 对参 检的 3 ~ 1 2 周 岁儿童用透 明胶 纸肛 拭法检查蛲虫 卵。随机选择居 民居所 附近的菜地 、 厕 所 周边 、 庭 院和厨 房等环境 的土壤 , 检测 蛔虫卵和钩 蚴污染情况 。 结果 沭阳县监测点居 民土源性 线虫感染率 和儿童蛲
・5 5 8・
中国血 吸虫病 防治杂 志 2 0 1 6 年第 2 8 卷第 5 期
C h i n J S c h i s t o C o n t r o l 2 0 1 6 , V o 1 . 2 8 , N o . 5
・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6 6 6 1 ( 2 0 1 6 ) 0 5 — 0 5 5 8 — 0 5 D OI : 1 0 . 1 6 2 5 0 / j . 3 2 . 1 3 7 4 . 2 0 1 6 0 8 3
Pr o v i n c e,Chi na
C o r r e s p o n d i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s t a t u s o f s o i l — t r a n s mi t t e d n e m a t o d e i n f e c t i o n s i n r u r a l r e s i d e n t s 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t h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