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语言风格
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
古诗词: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一、语言风格1.平淡(平实质朴、朴实无华、冲淡自然、多用口语)即语言不着意修饰,不堆砌典故。
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如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此诗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既绘苔之形,又显苔之神,更写出了诗人的人格精神。
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
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鸟鸣涧》)其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温庭筠《商山早行》2.清新(清新自然、明快、清幽淡雅)即人们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唯,孟浩然。
孟浩然: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
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
如《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全诗运用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月光和音响的变化。
3.典雅、含蓄(含蓄隽永、委婉)含蓄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是委婉地道出真意。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各一方夫妻间的挂念问候,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典雅: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如《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形象生动即运用绘形、绘声、绘色的语言对所写对象进行描摹或刻画。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古诗鉴赏四个角度
古诗鉴赏四个角度
角度一:从语言角度——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
任选角度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把握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鉴赏诗歌时特别要关注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和作修饰语的数词、叠词、表颜色的词和包孕性强的虚词。
角度二:从捕捉意象角度——什么是意象?清人吴乔说:“诗意大抵出侧面。
”(《围炉诗话》)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
有两类诗:一类以意象单纯、内涵丰富取胜;另一类意象繁富,结构复杂,乍看炫眼,而细加咀嚼,又不难把握其内在、清晰的情感脉络
角度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衬托、渲染、动静、点面结合);抒情方式
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角度四:从修辞角度——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反复、起兴等。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洞口创新实验学校刘学兵文学作品是作者心中感慨以语言这一外在形式为载体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
欣赏文学作品,就必须要欣赏语言。
鉴赏诗歌也一样。
由于古典诗歌与其它文体有着显著的区别,所以它的语言也有着自己的不同,因此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时,首先要清楚古典诗歌的语言的基本特点。
诗贵含蓄,诗词的语言往往具有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等特点,因此,要在分析时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对语言风格、遣词造句、语体色彩等方面进行鉴赏。
一、炼字古典诗词很重视炼字,往往“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他们讲究用极少的文字,在极小的篇幅里,来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所以特别讲究语言的凝炼,讲究一字传神,使之句中有“眼”,于是便有了“诗眼”之说。
所谓“诗眼”,就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
诗眼足以使全篇生辉,通体发亮。
因此鉴赏诗歌语言,要善于鉴赏“诗眼”。
(一)从词性上鉴赏诗眼。
一般说来,诗句中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声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活用的词可能是作者着意锤炼的“诗眼”。
具体分述如下:1.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诗歌是由一定的意象按照一定的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是被陈述的对象,本身并无表述性,而能给主语生成形态的,主要是充当谓语的动词。
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
如孔尚任的《哀江南》:“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
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这“剩”如果改为“留”“见”就不好了,因为“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一般表被动,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还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
而“留”字没有这么多含义。
“见”字只能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化之感。
2.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诗歌鉴赏语言风格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语言风格答题技巧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
以抒发离情为主。
②怀古类。
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
③思乡怀人类。
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
⑤闲适类。
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
⑥借景抒情类。
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
⑦托物言志类。
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
⑧爱情类。
⑨民生类。
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
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
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因此我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
比如说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古典诗歌语言风格
一、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豪放—-轼、辛弃疾婉约—-柳永、夔、清照隽永—-煜、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朴素自然—-渊明、脁、灵运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商隐—-委婉含蓄清照—-婉约缠绵陆游——慷慨悲凉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辛弃疾——豪放悲慨杜牧——俊爽明快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二、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自然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的词语】语言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风格类: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白清新、语淡情浓等。
【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1)清新。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渊明),王唯,孟浩然。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
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首推渊明。
如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3)绚丽。
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商隐(朦胧晦涩),贺(奇丽)。
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明快。
特点: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
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中的,莫过于白居易。
特点:不绕弯子,毫不遮掩,干脆利落,斩钉截铁,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一语道破,一语破的。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典诗歌鉴赏1. 唐诗宋词元曲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唐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代表作品如《登鹳雀楼》、《送元二使安西》、《忆江南》。
- 宋词: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品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
- 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代表作品如《西华山》、《蝴蝶梦》。
2.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比喻手法- 唐诗的意象: 如“烟波江上使人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宋词的意象: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茶杯盈满香泛泛,看指尖生白月圆”。
- 古典诗歌的比喻手法: 如“花前失却消息,天外月孤明”、“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3. 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唐诗:以清新含蓄、咏怀忧愁为主要特色,表达心境、抒发情感。
- 宋词:以空灵浪漫、婉约柔情为主要特色,抒发爱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元曲:戏剧性强,情感表达直接、豪放,兼具唐诗和宋词的特点。
4. 古典诗歌的韵律、格律、韵脚- 韵律:指诗句中的声调、音长、重音等读法,使整首诗的朗朗上口。
- 格律:唐诗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宋词的词牌,元曲的五律、七律、八行双调等,是规定诗歌的韵律长度和节奏。
- 韵脚:诗句末尾的音节,如仄韵和平韵。
二、现代诗歌鉴赏1. 新诗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新诗:自由诗、意象诗、写景诗,代表作品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2. 现代诗歌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特点: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诗人对时代、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与反思。
-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的运用、语言的简洁明快、意境的抒发和节奏的变化等。
3. 新诗派别及代表诗人- 流派:白话诗派、新感觉派、新月派、壁报诗派等。
- 代表诗人:郭沫若、毛泽东、艾青等。
4. 现代诗歌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 现代诗歌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生活、社会问题和思想状况,与现实主义文学有紧密的联系。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感悟,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这些语言风格包含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赋予了诗歌独特的韵律和美感。
本文将探讨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展示其魅力。
一、比喻与象征比喻与象征是古代诗歌中最为常见的语言风格之一。
通过将两个本来没有关联的事物进行类比,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刻。
例如,《离骚》中的“维犹冯唐之耳,化被以执绋。
”这里,用“冯唐之耳”来比喻自己的耳朵被苦难所折磨,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心境。
而《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则通过明月光与地上霜的相似之处,表达出作者思乡之情。
二、对仗与押韵古代诗歌中常常采用对仗和押韵的手法,使诗歌更加优美动听。
对仗是指诗句中的音节、字数、语调等在结构上达到相对平衡,例如《长恨歌》中的“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即采用了平仄对仗的方式。
而押韵则是指诗句中的尾韵相同或相近,例如《七绝·忆江南》中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即采用了押韵的形式。
三、排比与对偶排比与对偶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用来突出并强化诗句的表达。
排比是指将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结构排列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呼应。
例如《登鹳雀楼》中的“临安羡鱼鸣濑湍,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羡鱼鸣濑湍”与“青青柳色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偶是指将相对或矛盾的两个词语或结构放在一起,产生对比和冲突,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例如《登高》中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中的“生气恃风雷”与“齐喑究可哀”形成了对偶关系,表达出作者对时局的悲愤之情。
四、夸张与夸辞夸张与夸辞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用来加强诗歌的表达效果。
夸张是指对事物的描绘进行夸大处理,形成夸张的效果,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疑是地上霜”夸张了地面上的霜。
夸辞则是指对事物给予高度的褒扬和赞美,例如《将进酒》中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黄昏后”中的“怒发冲冠”对诗中主人公的气势进行了夸张的描绘。
古典诗歌鉴赏·《诗经》三首
第一章 第二章
同袍 同泽
同仇 偕作
同仇敌忾 众志成城
第三章 同裳 偕行
共赴国难
2的、思《想无重 情情衣章 感感》叠 递的诗句 增表最, ,一达爱鲜反 诗曲其明国复意了威的咏递主什武语唱进义么雄言军样特壮的歌色的作是用什?么?它对诗歌
怀同仇敌忾之正气 3、从《无衣》中有我众们志可成以城看之到军春威秋战国时期秦国军 队什么样的精神具面共貌赴?国难之决心
汗青:言书稿史册
鹤归:意旧地重游
结草:喻死后报恩
结缨:喻慷慨赴死
金兰:言结拜至交
锦书:指往来情书
黍离:发国破家亡之悲 罗雀:喻门庭之冷落
梦笔:言才思大进
桑海:喻世事变迁
桑榆:喻人到晚年
折桂:喻中举高升
杜鹃(子规):喻啼血悲歌之痛
精选课件
二、缘境明意
触境 交代特定 的空间与
时间
拓境 借景物人等 意象构筑画 面形成艺术
第一章 如约而待
2的、手《第第法静二三有女章 章什》么在样相 离表的见别现表手赠定达法物情效静上果的女?突出完生特整动点的的是故人什事物么情形?象节这样
姝 俟活城泼隅抒俏情皮主,纯人情公搔含首蓄踟蹰
静女 贻
娈 归
彤管憨“厚我钟”情 悦怿女美 美人之贻
荑
洵美且异
3、《静女》生在动你形面象前的展细示节了描两写个什么样的青年人 的形象? 托物言情的心理描写
显爱国主义之情怀
精选课件
感 受 欣 赏
《邶风·静女》 朗诵欣赏
精选课件
思考 领悟
1、《静女》与《氓》在题材、体裁、 结构上有何异同? 2、《静女》在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 点是什么?这样的手法有什么样的 表达效果? 3、《静女》表现了春秋时期对男女 爱情的什么样的追求?
《古代诗歌鉴赏》笔记
2、(2)描写类的表现手法
• 渲染,烘托(衬托) • 白描,工笔 • 细节描写 •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 点面结合,正侧结合 • 声色结合,明暗结合
其他表现手法
• 象征 • 想象和联想 • 赋、比、兴 • 欲扬先抑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增强感染力;比喻在议论中 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 发强烈的感情。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 达了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强化感情 排比: 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用典:增加诗歌容量,使诗歌典雅,富有文采 叠字: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 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 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 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5 分)
表达技巧的四个内容:
1表达方式 抒情类表现手法 2表现手法 描写类表现手法 3修辞手法 4篇章结构(构思技巧)
记叙、议论、说明
抒情
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直接描写 间接描写
表达方式中抒情和描写是考察的重点
(1)抒情类的表现手法
抒 情 手 2 、间接抒情 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寓情于景 用典抒情 叙事抒情
4常见炼字类型:炼数量词“一弦一柱思华 年”;炼形容词“大漠孤烟直”;炼动词 “感时花溅泪”;炼虚词“秋水共长天一色”
诗歌语言风格鉴赏公开课教案
诗歌语言风格鉴赏公开课教案诗歌语言风格鉴赏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初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2、提高学生解答古典诗歌鉴赏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阅读诗歌的重要环节,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诗歌。
教学难点:针对不同的题型选择恰当的答题角度。
教学方法与思路:1、从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考查的内容归纳所要复习的重点;2、掌握阅读和解题的具体方法;3、实例训练,形成能力。
教学内容:一、知识梳理(一)诗歌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以下类型1、人物形象:诗人形象,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
例:《寻隐者不遇》中有隐者(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和寻隐者(诗人)的形象。
2、蕴含某种思想或品质的物例:虞世南的《蝉》,蝉的形象就蕴含了“不需外界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品质。
塑造这类形象的诗歌往往是托物言志。
3、景物古诗中的景有乐景和哀景。
以写景为主的这类诗歌往往是借景抒情。
(二)诗歌语言1、诗歌语言结构特点:(1)叠词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个叠词除了产生音韵效果外还分别写出了落叶纷飞秋天景象和江水涛涛的壮阔景象。
(2)倒装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正常语序应该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但原诗是写晚上赶路,一抬头看见星星,接着头上淋到雨,所以最先进入他视觉的星星,而后感觉到的是雨滴,然后看见群山。
(3)意象名词的罗列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通过九个意象名词的排列,使描写的景物像特写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2、诗歌语言的内容(1)意象语言:写景、物等的语言。
(2)情感语言:流露出诗人情绪、情感的语言——悲、孤、独、愁、强、不堪等等。
(3)特定称谓的语言:多指典故、前人诗句。
3、诗歌语言的风格平淡朴素工整华丽委婉含蓄质朴真率清新自然雄奇奔放苍凉慷慨沉郁顿挫(三)诗歌内容大体概括为:1、风景诗2、咏物诗3、田园诗4、送别诗5、思乡(羁旅)诗6、怀古诗7、伤春(叹年华易逝)诗8、悲秋诗9、边塞诗10、讽刺诗11、爱情诗(四)诗歌的思想感情1、忧国忧民2、建功报国3、思乡怀人4、超尘脱俗5、感时伤事6、怀古讽今(五)诗歌的艺术手法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诗歌中多采纳描写、抒情和议论等表达方式,记叙多简要概括。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自然明白晓畅(简练生动)平淡质朴华美绚丽委婉含蓄沉郁顿挫(深沉凝重)雄奇豪放婉约细腻慷慨悲壮多用口语下列诗歌中的语言风格及特点1.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语言风格:清新自然。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的诗中。
如王维,孟浩然的诗就比较清新。
2.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语言风格:平淡质朴特点: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3.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简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炉。
寒天留远客,碧海挂新图。
虽对连山好,贪看绝岛孤。
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壶。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床。
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浮查并坐得,仙老暂相将。
语言风格:华美绚丽特点: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如“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诗歌鉴赏之语言特色 ppt课件
万紫千红总是春 ——风格各异的语言特色
(1)清新明丽淡雅
—— 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清新不 惹尘埃;丽:美丽而不浓艳。这种风格往往 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对 自然的)喜悦之情,营造淡雅氛围。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08重庆)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是惊 人”这首词“新丽”得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 析.
答:1.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 横”, “山是眉峰聚” “送春归”, “和春 住”2.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 处”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孟)郊寒(贾)岛瘦
杜甫的沉郁顿挫 李白的豪迈飘逸 杜牧的清健俊爽 王维的诗画一体 高适的悲壮苍凉 陆游的悲壮爱国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诗歌题材对语言风格的影响:
宫廷诗:缠绵婉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怀古诗:幽深绵长 送别诗:意蕴深远
《望庐山瀑布》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 纷纷而来下。
《梦游天姥吟留别》
(九)幽默讽刺 ——是郁愤难平的嘲弄家
语言或诙谐风趣,调侃打趣;或辛辣尖锐,锋 芒毕露。常 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法, 揭露事物的本质,表示对事件人物的评价。
诗歌语言风格
诗歌语言风格诗歌是一种以文字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特定的语言风格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不同的诗歌语言风格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和风貌,丰富了文学的多样性。
首先,诗歌语言风格可以通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来展现。
修辞手法是指一种艺术手段,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技巧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比如,比喻、拟人、排比、转喻等修辞手法常常被运用在诗歌中,使得诗句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的形象感和意境,使得读者在品读诗歌时获得更深层次的感受。
其次,诗歌语言风格还可以通过运用特定的韵律和节奏来展现。
韵律是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诗句中音节的有规律的重复。
诗歌通过运用特定的韵律和节奏,使得诗句更具有韵律感和音乐性。
有些诗歌采用押韵的形式,如古体诗和近体诗,通过韵律的重复来增强诗歌的美感和音韵效果。
而有些诗歌则采用无韵的形式,如自由诗和现代诗,通过抛弃传统韵律的约束,突破传统的形式,更加注重对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此外,诗歌语言风格还可以通过运用特定的词汇和语言结构来展现。
诗歌中的词汇常常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运用的,它们通常具有丰富的意象和隐喻性。
作者通过运用独特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受和体验。
此外,诗歌中的语言结构也常常具有独特的特点,如断句、换行等,这些语言结构与一般的散文或散文的语言习惯有所不同,使得诗歌更富有节奏感和艺术感。
最后,诗歌语言风格还可以通过运用特定的意象和符号来展现。
诗歌中的意象是指通过具体的描述和形象化的表达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作者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符号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诗歌中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花儿、月亮、风等常常被运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和情感;而黑暗、寂寞、压抑等则常常被运用来象征悲伤的情感和压抑的心境。
总之,诗歌语言风格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特定的韵律和节奏、特定的词汇和语言结构,以及特定的意象和符号来展现。
诗经语言风格
诗经语言风格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也被称为“诗经”,是一部深具影响力的古典诗歌集。
它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精炼的表达风格而闻名于世。
今天,它仍是许多学者和读者研究和欣赏的重要文学之作。
诗经的语言表达有着独特的风格,以它精炼的文笔而著称。
它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抽象的华丽,有着浓厚的诗意,描绘出优美的景象。
作者在诗经中使用了大量的技巧,如夸张、推理、联想、重复等,来表达他们对人类和自然的思想、深刻的现实问题和感受。
诗经的语言表达特点是非常精炼,句子结构简洁,单一的意思能够被巧妙、精准地表达出来。
另外,诗经的语言设计很有节奏,歌词充满了韵律和节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经的语言风格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学艺术,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诞生和发展,它的语言表达带来了深刻的文学思想和艺术意识。
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能够把普通的语言表达成为有着诗意的文字,引人入胜的文字,不仅有节奏有韵律,而且充满了深刻而富有想象力的思想。
- 1 -。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语言,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入手。
依照诗词鉴赏家的观点,就是要注意“表情达意之美,语言特色之美、表达效果之美”。
一、语言内容(一)从内容的角度分析,诗歌语言可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典故语言。
1、意象语言(词语):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庾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其他常见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
2、情感语言(词语):“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还有间接表露的,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不堪”“强”写出了诗人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时之佳境,只能从酒杯中去回想旧日的事了,传达出内心的凄凉、意绪的消沉。
3、象征语言(诗句):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
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杜甫《后游》),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了无私心的道理。
4、典故语言(词语或诗句):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见《尸子》卷下:“(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鸿雁”指书信(见《汉书》载苏武归汉之事)等。
它们大多源于历史典故,这方面需要学生平时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历史知识,提高文化修养。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化用了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故事;《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
(二)从语法角度分析,要关注数量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步:用一两个鉴赏术语准确点明语言 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 动等。 第二步: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特色是 如何体现的。 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有 怎样的效果。
(九)绚烂飘逸
• 即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用华丽的辞藻、多样 的修辞、神奇的想象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 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 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 绿、绚烂多彩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红。”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 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 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 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 那么明丽。
(七)幽默讽刺
• 指诗歌体现的诙谐、风趣、辛辣或讽刺的笔调和趣味。 • 如《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 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 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 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 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 郊,谁之永号?”公然将当政者比喻成人人唾骂的大老鼠, 形象贴切,入木三分,以简短的文字将人们对当政者重敛 盘剥的怨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其诗讽 刺之深、激愤之极在中国这样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几乎是 空前绝后的。
(三)婉约细腻
• 在婉约词派的词作中体现的较为明显。往往体现 出“曲、细、柔”的特点,即曲径通幽,情调缠 绵,笔触细腻,具有柔婉之美。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 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四)沉郁顿挫
(八)含蓄委婉
•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倾诉, 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 味。 • 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 在,闲坐说玄宗。”寥落的行宫中,寂寞的红花映衬着白 头的宫女,她们在春日无聊之时,正闲话着开元、天宝年 间的先皇旧事。这是一幅黯淡而凄凉的图画。作者只是淡 淡地勾勒出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的事情,引而不发,却 意在言外,通过“寥落”、“寂寞”、“白头”、“闲坐” 等词,暗示了深长的沧桑盛衰之感。
了解有关语言风格的相关术语,如:清新自然、朴实无 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形象生动、委婉 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 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
最好能知人论世,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 陶渊明的平淡自然,李白的飘逸奔放,杜甫的沉郁顿挫, 王维的冲淡清幽,李商隐的晦涩朦胧,杜牧的俊爽洒脱, 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的婉约细腻等。答题时可以结 合诗句具体分析。 有时根据诗歌的类别也可以明确风格,如山水诗语言风 格上多是清新幽美,田园诗则多表现为恬淡质朴,边塞 诗一般语言悲凉慷慨,咏史诗则多半雄浑壮阔,讽喻诗 钟情于沉郁激愤,宫廷诗则缠绵婉转,等等。
(六)豪迈雄浑
• 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 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达豪迈奔放的情感。 • 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 豪杰。”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 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 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由此 可以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才人所诱发的起伏激 荡的心潮,气魄极大,笔力非凡。
心
(一)清新明丽
• 用清丽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与画面,进而表达 一种怡然愉悦的心情。 • 例:杨万里·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 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将大自然常见的景物写得活泼自然,用语清新自 然,不落俗套,富有新意。
Hale Waihona Puke (二)平淡质朴• 语言力求朴素,直接陈述,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不 加修饰,显得真切自然,质朴无华。平淡不等于简 陋,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 • 例: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 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 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语言明白 自然,如同白话,质朴无华。
•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 情表达时大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主张 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 生活,所描绘的画面笼罩着深沉的忧郁色 彩。主要以杜甫为代表。如:杜甫《登 高》。
(五)慷慨悲凉
• 感情悲壮,充满对时代与人生的感慨,或 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 平。以建安诗人、陈子昂等为代表。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 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下。”在一己的悲哀中,透露出了英雄无用 武之地,四顾茫然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