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问题和生态城市的构想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然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本文将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1. 空气污染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排放物不断增加,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雾霾、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现象频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 水资源短缺与水体污染城市水资源短缺与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一方面,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不当,造成水体污染,严重威胁着城市的水资源安全。
3.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突出。
大量农田、林地等被占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此外,城市扩张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等问题。
4. 噪音污染和光污染城市化进程中,噪音污染和光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建筑施工、交通噪声、商业活动等产生的噪音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过度使用人工光源造成的光污染也影响了人们的视觉环境和生物节律。
三、对策研究1. 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强化环境治理和监管力度。
建立完善的环保监测体系,对污染物排放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加强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2.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排放。
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此外,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降低城市碳排放。
3. 实施水资源保护和节约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措施的实施。
推广节水型器具和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浅谈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
『1  ̄ - 台州市退耕 林分 生态功 能的初步 2 张h . 等. f 研 究[. 东森林经理 ,0 2 3 :5 1. J华 】 2 0 ( ) 1— 9 【】 3孔礼波 , 周成 富. 水土 资源保护 的措 施与途径
环境协调, 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 高。 22 -5区域 性 生 态城 市作为城 乡统一体 , . 其本 身即为一 区域概念 ,是建立区域平衡基础 之上的 ,而且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 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 的生态 城市 。 23生态城市创建策略 . 建设生态城市 可分 “ 三步走” ,即三个 段: 第一 步 : 步期 ( 阶段)大力宣 传 、 起 初级 倡 导生态价值观 ,唤起 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 的重 视, 制定行动计划 , 建立示范工程 , 强能力建 加 设, 对社会经济组织结 构 、 功能进行初 步调整 , 为建设阶段作好准备、 打下基础 。 第二步 : 建设期( 过渡 阶段) 重在逐 步调整 、 改造社会经济组织结构 , 高生活质量 , 提 改善环 境质量 , 加强生态重构和生态恢复 , 增强城市共 生能力 , 进一步增强人 的生态意识 , 使之 自觉广 泛参与生态化建设。 第三步 : 成型期( 阶段) 一阶段生态 高级 这 城市并不是处 于“ 静止 ” 的理想状 态 , 而是 自觉 地通过各种技 术的、行政的和行为诱导的手段 实现其 动态平衡 、 持续发展 , 自组织 、 调 节能 白 力强。但若其 正负反馈失衡或 自我调控失灵也 会导致衰败。 结束语 面向新世纪 , 人类的取 向和选择必 然是生 态化。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 道路 、 建设生态城市是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设生态城市离不开创 造性的规划设计 , 创造性 的规划设计需要前瞻 性的理论指导 。开展对生态城市的研究成为城 市( 规划) 研究的前沿课题 。 因为传统 的城市规划 价值观是 “ 自然 ” 与生态城市价值 观是相 反 的, 悖的 ,有必要在新 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对当前 城市规划理论 进行根本性变革 ,系统地研究生 态城市理论 、 原理及其规 划设 计方法 、 手段 、 技 术等一系列问题 。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将城市规划和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城市。
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的规划必须考虑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制定一套严密的规划和管理体系。
城市规划需要注重公共服务设施和建筑、交通、水电煤气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均衡分配。
同时,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内的居民生活和社会功能的合理布局,更好地支持城市发展和民生福祉。
2.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是生态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
生态建设应该包括了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城市绿化、节约耗能、减少环境污染等各个方面。
就空气、水质、噪声、生态等各个方面考虑,进行评估和控制。
生态城市的道路、建筑、园林等均需要绿化,同时要注重选择绿化植物的科学性,做到合理搭配,严格遵守规范,应合理管理经营,确保绿化质量,实践城市绿色发展的理念。
3.市政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也非常重要,市政设施从供水系统、电力系统、垃圾处理,到交通运输、气候控制都要得到合理的设计和规划。
城市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必须是高效、环保、经济、公平的,以保障市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和基本公共服务。
4.民生幸福生态城市的建设也需要注重市民的生活质量,例如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公共广场、公园、体育设施和社区卫生保健中心等市民生活设施的建设,同时注重居民文化活动、科学文明、精神领域等方面的建设,以便为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确保生态城市的综合实际效益和社会效益。
5.政策的支持和落实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理念的支持下,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举措。
政策的支持和落实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注重城市规划、生态建设、市政设施、民生幸福、政策的支持和落实这五大方面。
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新构想
浅谈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新构想【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存在问题近几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极为迅速,但是城市的发展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系统化,各个不同城市区域的空间的城市发展模式基本相同。
并且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仅仅只是注重物质生活的享受,却疏忽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导致城市间出现大量的噪音污染以及空空气污染,这些污染对于本就缺乏生态绿化的城市来说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采取现代化的生态新构想成为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1.生态学原则的应用生态城市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划:生态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总量提高、环境质量提高等。
在这其中,必须要极大对环境改善和生态经济发展的力度,这对于生态城市规划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此外,由于现代城市是一个通过人工方式所转化而来的人造生态系统,所以它的整个生态体系并不能够自给自足,对于环境和各种资源有着较大的依赖性,并且在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稳性,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便是人造生态体系无法自我完善。
所以,城市在进行生态规划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考虑到城市自身所具有的复杂多样化等结构体系,只有采取对应的方案才能够切实有效的将物质转化率提高,使得能量能够更充分的被利用,这对于城市中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共存的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整体性原则按照系统的城市生态理论来看,任何一个系统都属于一个有着自身独特秩序的整体,并且系统中有着自身独立的结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并且在组合在一起之后便能够发挥出一定自身所拥有的特性,整个功能和结构之间永远都保持着一种动态性的关联,所以,在对现代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系统与整个城市之间所具有的统一性和和谐性,要保证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这三个方面的主要因素能够融合在一起协同发展,才能够保证城市能够形成整体的生态系统。
1.1.1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平衡在加大城市发展力度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只有自然与城市共同存在,才能够使得城市发展更加迅速、稳定。
生态城市规划发展方向及城市生态问题解决对策
生态城市规划发展方向及城市生态问题解决对策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生态城市规划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
生态城市规划是以生态文明为指导,通过建设生态基础设施、优化城市布局、发展绿色产业等方式,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然而,城市生态问题依然存在,如城市化进程加速、污染和废弃物处理不当、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和生态资源紧缺等。
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和城市生态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发展;城市生态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生态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的城市发展模式。
城市生态则指城市与周边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系统的运行。
一、生态城市规划发展方向及城市生态内容概述城市生态的内容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基础设施等方面。
城市自然环境涉及城市的气候、水资源、土壤质量等自然要素,生物多样性指城市内的各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城市所获得的来自自然环境的各种利益,如水源保护、空气净化、自然景观等。
生态基础设施包括城市绿地、湿地、水体等自然元素的保护和建设。
可以采用一些生态城市规划的方法。
这包括合理规划城市用地,保留和恢复自然环境,提供充足的绿地和公共空间;建设生态基础设施,包括湿地保护、绿色屋顶、雨水收集系统等;鼓励可持续的交通方式,如发展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推动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和监管,提高环境意识和环境法规的执行力度。
二、生态城市规划发展方向及城市生态存在的问题(一)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建设用地也随之不断扩展。
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大量的耕地和林地被占用,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治理。
浅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构想
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旌 , 完善生态 功能, 提高其生态效益、 景观效应和共 享性。 2 . 2 城市产业设计 城市产业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也是代表当地城市生产力发 展的主要方 向的产业, 在规划设计生态城市产业 时, 要充分考虑到生态建设
理念,要能够使当地 的城市产业支柱起到引领生态文明潮流 的龙头 示范产 业a城市在考虑产业设计时 , 可以在高科技产业 为指导的前提 下, 大 力发展 循环经济, 实现 生态型工业体系 , 并同时发展当地的各项社会产业 , 逐步对
例、 资源 ( 特别是水 资源) 利用科学合理等。
1 . 2 社 会 发展 指 标
社会发展指标要突 出以人为本 , 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中心 , 加强基础设施 建设, 提高人 口素质和生活质量 , 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 市发展相适应。主要 包 括人 口 自然增长率、 城市人 口密度、 城 市生命线系统 ( 包括交通 、 供水 、 供 电、 供气、 供热系统) 完好率, 消 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防洪抗旱、 交通安全、 工业事故 、 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 燃气普及率、 高等教育入学率、 恩
产业进行调整 ,以完成产业的生态转 型,增大生态经济在当地经济 中的比 重。建立企业环境行为、 环境信用评价体系, 将企业 的环境信用纳入企业社 会信用体系之 中, 通过多种媒体 向社会公示。 2 . 3 城市居住区设计 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 的规划 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 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 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 系统。居 住区设计要坚持 以下原则 : 一是合理布局 。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 征和水 、 气、 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要求 , 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和发展规模 。
设 提 供 一 些参 考 。
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与建设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观现实 。
在 2 世纪 , 1 随着世界城市 不断增 多 , 现代城市 迅速发
展, 城市作为人 口、 经济 、 政治 、 学 、 化高度集聚 的空间 科 文
地域 系统 , 它的运行 与发展将会对其 内部生态环境 和区域
生态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压力越来越 大 。2 世 纪现 代城市 发展 面临的 1
最 大问题 之一 , 就是人 口、 资源 、 环境与经济发展 的尖锐矛 盾与严重 失调 , 这正 是现代城市 发展的生态环境危 机的症 结所 在。在当今世界范 围里 , 城市 生态经济不协调 问题愈 演愈烈 。19 年 由联 合 国环境 规划署 和人 居委 员会 共 同 99 开展 的一 项调查研究 表明 , 由于人类对环境不 可持 续的利 用以及城市化快速而无 计划的扩 展 , 使生态环境 的恶化和
E oo ia Ur a c l gc l n b
刘思华 ( 中南政 法 大学可持 续发展 经济研 究所 武汉 Lw U i r t Wua 406 ) a n e i h v sy n 300
摘 要
4 06 ) 30 0
HuSh aT eS s ial D vl m n EooyR sac stt o o ̄e C iaPlyad iu (h utnbe ee p et cl eer I tue f u m hn oi a o g h ni S c n
五年计 划纲要》 中专 门设一 章即第十五章制定 了今 后五年 的“ 加强生态 建设 , 加大 保护 和治理 环境 ” 的计划 纲要 , 强
调指 出“ 要把 改善生态 、 护环 境作 为经济 发展 和提 高人 保 民生 活质量的重要 内容 , 强生态建设 , 制生态 恶化 , 加 遏 加 大环境保护和治 理力度 , 提高城乡环境质量 。这 是新 世纪 ” 我国城市和农村 的发展 方 向。因此 , 论是 农村 , 是城 无 还 市, 都必须 加大生态建设 , 加大 保护 环境和 治理 环境 的力 度, 既是 实施 可持续 发展 战略 的客观需 要 , 又是 我 国城市 化健 康发展 的必 然趋势 。 1 现代 城市发展 的新潮流 城市是人类 社会生产力发 展到一定历史 阶段 的产物 ,
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
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也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话题。
一、什么是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合理布局的城市形态。
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元素,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使城市变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所。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主要内容:(1)环境友好型:生态城市建设要以环境为先,重点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推广生态新技术和产业,加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空气、水、土壤污染等。
(2)节约型:生态城市建设要达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重视资源节约与再生利用,大力推进绿色建筑、低碳交通等,通过科技创新减少能源消耗和物质浪费。
(3)平衡型:生态城市建设要以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为重点,合理设置公共空间和分区,打造健康、舒适、可持续的生活环境,推行智能城市管理和管网建设等。
2.主要特点:(1)可持续性: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使城市能够继续保持稳定和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2)生态适应: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考虑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适应生态环境的需要,使城市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3)人本导向: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以人为中心,以人们的需求和幸福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1.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城市建设可有效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2.提高城市品质: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质,还能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3.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城市建设可以增加人与自然的互动,让人们更好地融入自然,实现自然、城市和人类三者的和谐共处。
四、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的挑战1.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挑战: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可能会面临技术和资金瓶颈。
生态城市发展规划
生态城市发展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建设生态城市成为了一种趋势和重要的发展方向。
生态城市是指以生态为基础,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统筹城市空间规划、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城市。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发展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一、总体要求生态城市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是:树立生态导向思想,以人为本,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生态导向思想是指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突出生态优先原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城市建设向生态方向发展。
以人为本是指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出发点,构建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侧重实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统一。
二、规划目标生态城市发展规划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目标,二是经济目标。
生态目标主要是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达到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协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地和谐共生等目的。
经济目标则是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为目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提高等目的。
三、规划范围生态城市发展规划的概念和范畴涉及面非常广,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和社区及市政建设、城市技术和管理等方面。
因此,规划范围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城市绿地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等。
四、规划内容生态城市发展规划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景观规划。
此项规划主要的目标是在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充分利用城市绿地与水域等自然资源,注重美化城市形象,打造城市的自然美景,以此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并达到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环境等目标。
2、城市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城市出行秩序,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降低城市交通污染,改善居民出行、工作和生活的便利程度。
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的现状二、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问题三、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成因分析四、关于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五、展望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景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铁岭市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在积极推进建设生态城市。
各项生态指标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但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铁岭市还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问题1.空气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铁岭市的机动车数量和工业污染排放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城市空气质量降低。
2.土地开发方式不合理。
铁岭市的土地使用呈现大规模占用、简单利用、破坏自然生态等问题,导致城市的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3.城市垃圾处理尚不完善。
当前,铁岭市的垃圾处理仍然采用传统的堆放方式,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处理体系,导致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4.环保意识不够强。
由于一些企业、个人环保意识的淡漠,造成环境恶劣、水质污染等问题,从而阻碍生态城市的建设。
5.城市规划不合理。
铁岭市的城市规划在建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自然和环境因素,容积率过高、绿化面积少等问题较为突出。
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成因分析1.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对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忽视。
2.经济发展和环保之间没有达到平衡,对环境保护投入不足。
3.城市居民对生态城市认知不足,对生态城市建设意义不了解。
4.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对城市发展以及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5.生态城市建设的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投入不足。
关于铁岭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1.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力度。
铁岭市应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等环保基础设施。
2.优化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
针对铁岭市土地开发方式不合理的问题,铁岭市相关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土地规划的管理,优化土地利用方式,确保生态系统平衡发展。
3.加大环保意识普及力度。
铁岭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通过科普教育、宣传媒体等方式,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
浅谈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及其建议
浅谈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及其建议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促进了人们的绿色生态理念的形成。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生态城市是自然和谐、经济高效和社会公平三者互惠共赢、完美融合的人类居住区形式,是城镇化运动中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诉求和必然结果。
本文浅析浅谈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及其建议。
关键词:生态城市;景观构建;城市生态空间引言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过度地强调各个要素在城市空间中的聚集与展现,不断地向自然索取,增加了城市周边生态系统的压力。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环境意识普遍提高,尤其是近十几年,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很多学者与专家研究的焦点与热点,也正以其全面、整体、持续、综合的服务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从整体对比来看,多为理论性研究,缺乏从一个实质性的问题诸如某一特定空间的景观营造或具体的植物配置视角展开来研究分析生态景观城市建设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
1生态城市的定义生态城市的定义可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理解。
广义的生态城市是指社会中的人,通过对于自身与所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认知建立起的一种不同于前的社会观念。
这种观念将会综合考虑人文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存关系,并以此为原则而提倡生产生活的新方式与新理念。
而狭义的生态城市则是在城市设计中融入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原则,从而构筑一个生态的、宜居的、绿色可持续的城市人居环境。
这样的人居环境将会是一个集合人文社会、经济生产与自然环境等多种要素相辅相成、协调共存,促进和谐系统和具有可持续性的人居生态系统的发展。
2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2.1植物景观植物景观的配置模式在很多不同的城市空间(如街道空间、滨水空间、企事业单位等)中,均采用传统制式化的“乔灌草藤”种植模式。
并认为这种强调回归自然的多群落种植就是生态城市的理想建设模式。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对策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对策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
然而,城市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对策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一、生态环境问题分析1.1空气污染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工具、工业生产等活动增多,导致排放的废气大量释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质量恶化。
尤其是雾霾天气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1.2水污染问题城市化过程中,排水系统不完善、工业废水排放未经处理等问题导致水资源受到污染,水质下降,部分地区甚至无法饮用。
1.3土壤污染问题城市建设所需土地大量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退化、化学物质积累,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
1.4生物多样性丧失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原生植被被破坏,动植物栖息地减少,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二、生态环境治理对策2.1加强环保意识相关部门、企业和公众应加强环保意识,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废气排放,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2.2加强污染治理相关部门应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减少水污染的产生。
2.3推广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空气污染。
2.4重视生态补偿对于因城市建设而破坏生态环境的地区,应加大生态补偿力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5加强生态保护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自然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6推动绿色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绿色理念,推动绿色交通建设、园林绿化和节能减排措施。
三、结论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对策关乎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必须引起相关部门、企业和公众的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加强环保意识,推动环境治理,才能实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建设美丽宜居的城市。
愿我们的城市化进程能够在生态环境保护的道路上取得持续进步,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城市生态系统与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问题
•生态学家从生态学角度把城市看作高密度建筑区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组成的开放的人工生态系统,该系统被人为地改变了结构、物质循环和生境。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性环境危机的加剧,城市发展进程受到了空前的挑战,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城市规划中得以广泛推广与应用,并由此产生了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最初由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于本世纪20年代提出,将其定义为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显然,城市生态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与自然生态系统及半人工生态系统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传统生态学中的生态关系以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相关生存环境为主。
而由马世骏等学者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明显拓宽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内涵及外延,将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与人类的社会及经济活动紧密相连,从而使城市生态学成为以生态学为主,以相关学科为补充,多学科相辅相成的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城市生态学可分为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和城市社会生态学三个分支。
1、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与功能1.1、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⑴城市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
虽然城市生态系统由自然、社会、经济亚系统共同组成,一般而言,经济、社会生态亚系统对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往往更具影响力。
作为人工生态系统,城市中的生物物种较为单一,系统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较弱;系统自身的生产者生物量远远低于周边生态系统,相反,消费者密度则高于其他生态系统,食物链呈倒金字塔型。
⑵物质循环系统多数为线状而不是环状。
在城市生态系统食物网中,主要以消费者为主,缺少分解者,必须依靠人工措施对废物进行消纳或重新利用。
⑶能量高度集中。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高度集中;二是能量的质量高。
能量的质量又称能质(energy quality),体现了生态系统中能量功能的强弱。
由于生态系统中大部分能量在逐级生产过程中被使用或耗散掉,而保留下来的能量,其质量则明显增加。
生态城市的构建和管理
生态城市的构建和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生态城市的定义和特点生态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注重生态价值和环境保护的城市模式。
它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低碳生活、公共交通等生态理念,并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管理,以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生态城市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共存。
生态城市具有以下特点:1. 低碳环保。
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注重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都应采用低碳、零排放的技术。
2. 智能化管理。
生态城市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更加高效、方便和快捷。
3. 社区共建。
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需要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共建,建立居民自治的管理模式,在社会和谐中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生态保护。
生态城市注重生态保护,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改善城市生态资源利用的效率。
二、生态城市构建的重点生态城市的构建和管理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的构建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制定可持续的城市规划方案,注重居民的生活环境、就业机会和社会公平。
2. 城市交通。
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实现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推广环保、低碳的交通工具。
3. 节能减排。
生态城市要容忍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4. 绿化环保。
生态城市需要大力推广绿化环保的理念,增加城市的固定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创建生态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等。
5. 智能化管理。
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需要采用高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6. 社区共建。
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要依靠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共建,建立居民自治的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的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三、生态城市的管理生态城市的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保障城市管理的效率和公正公平。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绿色和生态建设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绿色和生态建设近年来,生态城市成为了人们越来越热衷的城市发展形式。
什么是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以人为本、以生态为基础、以循环为核心的城市,是一种更加环保、经济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这一发展趋势源于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绿色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生态城市的城市绿色和生态建设。
一、城市绿色建设城市绿色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色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城市绿色空间,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促进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下面,我们将从城市规划、绿化植物、水系设计、建筑节能和减排等方面来介绍城市绿色建设。
首先,从城市规划方面来看,城市规划的绿色要素是城市绿色建设的基础。
在城市规划中,绿化空间、生态廊道等绿色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规划的属性化就意味着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成为了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以此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其次,绿化植物也是城市绿色建设的重要组成。
在城市中添加绿化带和植物,除了美化环境,还能提高空气质量,并且有利于保持城市水源、降低城市噪音、净化水质等。
在新加坡生态城市建设中,当地政府将“城市森林”定义为“一个人口密度高的现代城市,有很多绿色的而且温馨的人居环境。
”借用新加坡的表述,我们可以理解在绿化工程中,城市要像海绵一样吸收雨水,汇集雨水,减缓下雨过程所引起的污染。
水系设计也是城市绿色建设的一部分,针对城市排水不畅问题,我们可以提出建立人工河道、开挖城市水道、引入自然河道等多种措施。
在荷兰罗特尔丹市的生态城市建设中,当地政府将重点放在城市水系的设计和规划上,将城市内部的河流与周边地区的湖泊、河道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系,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环境品质与舒适度。
建筑节能和减排是城市绿色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城市能耗和排放。
在加拿大的温哥华生态城市建设中,当地政府大量采用绿色建筑、节能灯具等技术,大大降低了城市的能耗和碳排放。
葫芦岛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空间构想
葫芦岛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空间构想摘要:文章根据葫芦岛市城市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研究,从市域角度内提出了葫芦岛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空间构想。
关键词:生态城市空间构想中共十六大召开以来,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己逐步走进人们视线,并且各级地方政府也拟定了具体的生态城市建设的量化指标,“建设生态城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在全国迅速展开。
1 城市生态环境现状葫芦岛市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境内森林资源丰富,城市绿地率高,2008年森林覆盖率31%。
主城区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天数稳定保持在353天以上,环境噪声达到功能区要求,海域环境质量达标。
但是,城市发展也存在部分生态制约因素。
1.1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生态城市建设的首要因素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太低,且因时空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使其可利用量更低。
其次,城市用水量增长过快,供水设施不足,也是造成城市缺水的重要因素。
葫芦岛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788.95m3,是全省人均数的(960m3)82.2%,是全国人均值的(2280m3)27.4%。
其中,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8.2亿m3,占全省的5.6%。
1.2 企业排污造成城市环境污染,产生城市生态问题五里河入海口由于沿河和沿岸的企业排污,近岸海域海水和底质受到严重污染,底栖生物几乎绝迹,尤其是底质中沉积的重金属蓄积污染难以清除,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农业大量施用化肥流失的大部分也伴随着尾水汇入河道入海,对本地区近海海域造成了严重污染。
1.3 土地大面积荒抚,水土流失加重,导致区域生态系统脆弱全市现在矿山加上废弃矿山约占地200km2,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国有大中型矿山的生态环境历史遗留问题严重,问题最突出的是南票矿务局和原杨家杖子矿务局。
另外,由于基本建设、开矿、采石、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葫芦岛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447km2,占全市总面积42.69%,治理同时又有新的水土流失面积不断产生,治理难度越来越大。
河流上游水土流失产生的同时致使水库泥沙淤积,死库容增大,防洪能力下降。
生态城市的理念和建设
生态城市的理念和建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也日益恶化。
城市里的绿化率逐渐下降,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交通扰民问题严重。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其核心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从而保护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生命。
一、什么是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性发展为理念的一种城市形态。
生态城市建设的方向在于创造城市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全球环境保护。
它的建设有着自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要求。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能源消耗2.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性3.重视社会公正、公共安全和城市居民的追求4.营造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5.促进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二、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城市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载体,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确保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次,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的高污染和高资源消耗是环境问题的主要来源。
建设生态城市有助于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推动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生态城市的设计与建设生态城市的设计和建设需要重视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
以下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几个关键方面:1.建立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制度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在规划与设计上下足功夫。
这需要建立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制度,着重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及生态资源的保护和重建,注重减少污染和资源消耗。
同时,规划与设计需要紧密结合当地的经济、人文、社会等方面的特点,提供更加适宜城市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
2.营造良好城市环境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步骤之一。
城市里的绿化率、空气质量、噪音等都需要得到重视和保障。
建立多层次的绿色空间系统,包括绿道,城市森林公园、足球场、篮球场、菜园坊等,即要美化环境,还要为市民提供多种活动和娱乐场所。
3.发展绿色经济生态城市要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的经济系统,实现生态、经济双重效益。
城市生态学和生态城市建设课程
城市生态学和生态城市建设一、城市发展的进程:对生态城市的呼吁(一)城市的发展和反思1.城市是至今人类的最大创造物。
人类的城市设计、建设和管理活动对自然起着巨大的破坏作用。
,很少具有社会公平性2.新型城市的建设应该能熟化土地,保育生物多样性,恢复被破坏了的土地和水体生态系统,使地球的生态健康得到保护和加强3.提出生态健康的城市建设的科学,包括概念,标准,工程和艺术,新城市/社区的建设和旧城市的保护和改造。
1975 美国成立城市生态协会,1992 成立生态城市建设者协会2000?年中国开展生态城市建设行动1960年美国1/3人口在城市,1/3在郊区,1/3在农村,1990年50%以上的人口住在郊区,城市和郊区的面积扩大了100%。
1970年起巨大的郊区化过程,1992年形成“高效能的汽车,低效能的城市”电子化和网络化能否解决问题?巴西、土耳其、印度、非洲和澳大利亚,包括中国都在向美国学习,开始了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他们反驳“你们美国有汽车,反而要求我们不发展汽车,你算老几?。
”(二)城市化是世界(中国)不可逆转的进步过程,关键是如何实现这种进步1、市化是人类的进步甚麽是城市?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特别创造物,综合体,有机体、幽灵和复合机器“城市是人类为实现最大交换量和最小交通的创造物”(David Engwight);交换的内容包括一切:观念、商品、食物、金钱、友谊、希望、恐惧、基因—人类文化、经济、遗传和进化的一切东西。
是一个交换中心和集散地。
--还包括科学技术、信息,还有文明和犯罪。
汽车、硬化路面,封闭社区,石油经济,大量的废气物、废水、废气、垃圾排放,社会不公平等等,富人在“在堡垒式”的严密保安条件下的美好家园下的安全。
Paul and Anne Ehrlich. 1991提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I),它又人口(P)乘以财富(A)再乘以技术(T)获得:I = PAT改进为增加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L):I= PLAT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探索生态城市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向整个城市系统,而不是个别或者一些主要问题。
论述郑州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论述郑州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现状分析
郑州市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郑州市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突出。
以下是现状的主要问题:
1. 空气污染:郑州市的工业化和车辆排放导致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使得居民的健康受到威胁。
2. 水污染:郑州市的水资源受到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的严重污染,使得水质恶化,威胁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3. 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郑州市的迅速城市化过程导致大量土地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退化,使得土地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对策建议
为了改善郑州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对策:
1. 着力控制大气污染:加强工业企业和车辆的排放标准,促进
清洁能源的推广,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量。
2. 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强对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的治理和监管,提高水环境的质量,保护水资源。
3. 推进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强土地保护和恢复工作,推动城市
绿化建设,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4. 提高环境意识:加强公众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的环境
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通过实施上述对策,相信可以有效改善郑州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护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生态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第一章绪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生态城市建设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生态城市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绿化水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目前生态城市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第二章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2.1 规划设计不合理很多城市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缺乏系统性,规划和设计存在缺陷,造成了园林绿化面积和绿地率低、交通容量不足、城市公共服务不完善等问题,难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水平。
2.2 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很多城市没有考虑到原有城市布局的特点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新的城市空间布局与旧城市的衔接不够紧密,缺乏良好的尺度平衡,导致市场少、不好适应城市的发展。
2.3 投入不充分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大量投入,然而在实际建设中却发现投入不足,往往存在建设资金不足、建设工作不到位等问题。
第三章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3.1 加强规划设计城市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要根据城市的特点,制定规划方案,并加强规划的实施力度,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规划的更加结合实际。
3.2 设计城市合理空间布局城市在建设生态城市时,应该遵循城市尺度平衡原则,设计出合理的空间布局,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原有的城市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
3.3 加大项目投入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社会各个方面,应该共同努力,进行资金支持. 政府应该大力支持生态城市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构建生态城市的经济、金融和法律环境。
第四章结论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城市要加强规划设计和城市空间布局,注重投入,增加生态城市建设的项目投入,才能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态问题和生态城市的构想关键词:城市生态,生态城市,环境保护。
摘要:城市生态问题直接影响到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解决生态问题有利于人类全面可持续发展,构建良好的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城市的构想有利于解决城市的一些生态问题。
正文:城市是以空间和自然资源为基础,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人口,经济,科学文化的集中地域系统,是经济实体,政治文化实体,科学文化实体,自然环境实体的综合体,是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相对于其他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相对明显的界限,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制约因素多,系统脆弱,受人工化影响强烈的特点。
所以,城市生态系统易受人的行为而改变。
由于自二战以后,国际局势相对稳定,科技发展,人口快速增张,城市化水平急剧升高,大量的城市人口增加,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也加重了城市的负担,引起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
一般认为,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城市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被破坏,主要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所造成的。
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已经产生危害,受到人们注意的污染物有数十种。
大气中有害物质主要通过下述几个途径侵入人体造成危害:①通过人的直接呼吸而进人人体;②附着在食物或溶解于水,随饮水、饮食而侵入人体;⑦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进入到人体,尤其是脂溶性的物质更易从完整的皮肤渗入人体。
其小通过呼吸而侵人人体是主要的途径,危害也最大。
这是因为:第一,一个成年人每天要吸入12m,的空气,数量很大;第二.在55-70m’的肺泡面积上进行气体交换,具浓缩作用很强;第三,整个呼吸道富有水分,对有害物质就附、溶解、吸收能力大,感受性强。
目前对环境质量有较大影响的材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利光化学烟雾等。
空气污染引起的急性死亡显而易见,但低水平污染对健康的连续慢性影响则很难得到精确的结论;例如,据统计美国肺癌死亡人数人量增加,自1969年它已成为男性癌症死亡中比例最大的—项,总共死5万男性和1万妇女。
由于最初接触致病污染物到检查得病的时间约需30年,因而致病的因素较复杂。
一般研究时,借分析比较城市和农村该病的死亡率来判断。
总的看来城市的肺癌发病率约为乡村的两倍,此外,发病率也利在城市居住时间的长短有关。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休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
污染源三大部分:1.工业废水2.农业污水3.生活污水。
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料显示:达一年,全国度水排放总量共539亿t(不包括火直电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09亿t,。
实际上,徘污水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因为许多乡镇企业工业污水徘放量难以统计。
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全国有监测的12m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如%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致使许多河段鱼虾绝迹,符合国家一级和二级水质标淮的河流仅占32.2%。
污染正由浅层向深层发展,地下水和近海域海水也正在受到污染,我们能够饮用和使用的水正在不知不觉地迅速减少。
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
噪声是指声波的频率和强弱的变化毫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判断一种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人们的主观判断起决定性的作用.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乐声也可能被人们视为噪声。
例如,对于想安静读书的人来说,很强的音乐声会使人厌烦。
因此,从生理学的观点来看,凡是对人体有害的和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有很大的不同,它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噪声是所有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的总称,它是一种感觉公害,对噪声的判断取决于判断者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因素。
所以,任何声音都有可能成为噪声,噪声的标准也要依据不同时间、地点和人的行为状态分别制定。
②噪声具有局部性和多发性,它在空气中传播时会迅速衰减。
但在某些情况下它的污染面积比较大,例如发电广高压排气故空时所产生的噪声可能会对周围几十干米内的居民生活产生影响。
另外,噪声的污染源很普遍,因而它的发生是十分频繁的。
③噪声没有具体的污染物,也不会长期残存和积累。
一旦噪声源停止发声也就立即消失,不会对环境产生持久的危害。
④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慢性的和间接的,一般不会直接致命或致病。
噪声的危害有:(1)听力损伤(2)对睡眠干扰(3)对交谈、工作思考的干扰。
此外,噪声还将对人的心理和儿童的智力发育产生影响。
噪声对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令人烦恼、易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因噪声引发民间纠纷等事件是常见的。
吵闹环境中儿童智力发育比安静环境中低20%。
另有噪声导致胎儿畸形、鸟类不产卵的事例。
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态、半固态物质。
某种条件下的废物,在另一种条件下却可能成为宝贵原材料。
故固体废物有“故错地点的原料”之称。
固体废物有三种主要特点:1.资源性,2污染的特殊性,3.严重的危害性。
人口的增长必然造成废物排放量的增加,仅城市生活垃圾1993年产生量达2亿吨.目前仍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我国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已达世界人均垃圾发冷量(400—500kg/a)的水平。
另外,我国生产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也是造成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的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固体废物占地在5.5亿平方米左右,仅广州市1985年在近郊各种废物堆放场占地165.8公顷,且堆放分散,形成大范围的污染,侵占了大量农田。
我国团体废物管理、处理与利用技术水平,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至今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无害化标准,缺少行之有效的处臵与利用废物的成套技术。
生活垃圾的处理率只有2%,大量未经处理的废物进入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
1989年,我国固体废物利用率仅为26%,当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也仅达56%。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回收利用工艺水平较低,或是出于处理成本太高,无力进行无毒化处理或综合利用。
固体废物是各种污染物的最终形态,它的性质各种各样,成分也十分复杂。
特别是在废水治理过程中所排放的固体废物,浓集了许多有害成分,因此,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极大.污染也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侵占土地,破坏地貌和植被;2.污染土壤和水体;3.污染大气;4.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资源能源的浪费;5危害人体健康。
此外,还有电磁污染,放射性污染,光污染和热污染等。
资源是否能得到合理利用,和城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合理地、充分地利用资源,积极利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资源,是控制工业污染和改善环境的基本措施。
控制城市人口,使城市人口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保护城市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此,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我所构想的生态城市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词.1.生态规划2.规模适中3.资源高效利用4.可持续发展5.文化积极。
生态规划即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
建立社会——经济——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我认为城市的功能可分为生产﹑生活﹑文娱和交通四个。
交通路网构架城市骨架,联系其他功能区,并与其他城乡联系。
第一﹑第二产业偏居城市一隅,并与市区有一定的间隔,中设绿化林带与市区分开,主要通过公共交通与城市联系。
第三产业居城市中心。
生活区环绕中心区,文娱分级别或独立设臵,或穿插于生活区内。
规模适中即视城市在区域中的职能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合理规划城市规模。
尽量发展中小城市,合理建设大城市。
大城市的环境压力要远远大于中小城市,协调起来也更困难。
可以建设几个大城市,多发展中小城市,将大城市的压力分散,也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系统。
资源高效利用即利用现代高新技术一改现代工业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优化配臵,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物流畅通有序、住处快流便捷,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通过共生关系进行协调。
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节约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矿物燃料使用率,研究开发替代能源,提倡大力使用自然能源。
这样不仅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还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建设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
可持续发展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兼顾不同时期、空间、合理配臵资源,公平地满足现代人及后代人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繁荣”,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建立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文化积极即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让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道德观念。
建立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
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的器官”。
文化是生态城市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
这种和谐乃是生态城市的内核。
参考文献:《城市生态学》杨小波2010.5.11《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问题》2008年第6期目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李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