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发展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生态保护红线发展研究综述

生态保护红线发展研究综述

生态保护红线发展研究综述一、生态保护红线的定义生态环境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其内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等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从生态环境中不加限制的攫取自然资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枯竭。

而自然环境的诸多生态问题如全球变暖等,反过来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发展。

为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生态保护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一个任务。

2012年3月,“生态红线划定技术研讨会”的学术交流中,全国各地的学者对生态红线的概念定义,划定准则与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同年12月,生态红线试点启动会上确定了内蒙古等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试点代表,并草拟了《全国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指南》。

2017年7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由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共同印发。

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中,生态保护红线定义为: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指出了生态红线的划定需要遵循四个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判定相结合的方法。

整体性原则需要统筹考虑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

协调性原则要求建立协调有序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联动,上下结合。

动态性原则需要提升生态保护能力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需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的研究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主要在生态保护区、生态网络和生态基础建设等方面[[1]]。

美国首次提出了生态保护的概念,并建立了国家公园来进行生态环境和文物等的保护。

加拿大与美国的生态保护管理方式类似,他们将自然保护区设成三种不同的等级:国家级、省级以及地区级[[2]]。

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生态理论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对文化生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然后,分别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梳理文化生态理论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理论流派的特点和贡献。

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评述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的研究现状,探讨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和争议。

文章展望未来文化生态理论的发展趋势,提出研究展望和建议,以期为推动文化生态理论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也期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关注文化生态理论的研究,共同推动该领域的繁荣和发展。

二、国外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综述在国外,文化生态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的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逐渐发展成为跨学科的研究热点。

这一理论主要关注文化与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文化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的生存、发展和变迁。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地理学和人类生态学领域,以探讨不同地域文化形成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例如,美国文化地理学家卡尔·索尔在其著作《景观的形态》中,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强调人类文化对自然景观的改造和利用。

随后,人类生态学家斯图尔德在其《文化变迁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文化生态理论逐渐扩展到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文化学领域,学者们开始关注文化生态的平衡与多样性,以及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与交流。

例如,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其《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观点,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对文化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学领域,文化生态理论被用来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文化认同等问题。

城市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城市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城市生态学的初始阶段,社会学家们应用生态的概念诸如:竞争、侵略、优势和继承进行关于城市中社会 和地理空间组织的研究(Hollingshead, 1940; Park et al., 1925)。对于生态学理论和社会研究思想运用的骤增 不仅仅在美国不受限制的发展,在欧洲,亚洲及非洲都有发现(Adams,1935; Hollingshead, 1940)。根据 Berryand Kasarda (1977)的说法,城市生态学的方法在 1930 年-1949 年间是“美国社会学领域内最具有影响力和权威的教 育”,但在 1950 年代几乎消亡。Hawley’s (1950)的一部经典著作中提出了这样一种尝试,通过努力扩展该方法 的焦点和视角从而使其得到复兴,而其目的在于提出了一个统一的人类生态学理论。关于城市研究的方法, Berryand Kasarda (1977)提出了“当代城市生态”,跨越了几个社会科学领域: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社会生 态学、人类生态学、城市和区域规划,延续了芝加哥学派的传统并且超越了它。这种方法包含了社会空间层次水 平连续的社区、城市、大都市地区、区域、城市系统以及整个社会体系。相较于传统的人类生态学,这在很大程 度上依赖于“人类组织的基础是竞争”这一概念,同时排除了解释土地利用模式的文化及动机因素,从“互利共 生”的意义上来说,“当代”的城市生态学强调“互相依赖”(Berry& Kasarda, 1977)。今天,城市生态领域的社 会学方法继续存在和发展(Flanagan, 1993)。更广泛的说,在社会科学领域政治体制和制度如何影响城市化的空 间与时间模式越来越成为一个中心研究问题(Gottdiener & Hutchison, 2010; Nassauer &Raskin, 2014; Swaffield, 2013; Wolch, Byrne, & Newell, 2014)。

生态环境规划综述

生态环境规划综述

区域生态规划综述【摘要】:本文通过对生态规划的涉及领域进行一次文献综述,分别介绍城市生态、生态乡镇、景观设计、以及校园、住区、建筑等微观层面中生态规划的应用,最后进行总结分析生态城市规划的特点以及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规划城市规划应用1 前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为其绝对永恒的自然基础。

城市人也不例外。

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使其能永续提供城市人世代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当代城市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只有将环境、生态保护意识融汇到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保证,付诸实施,才能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环境保护和发展始终是人类发展必须面对的两个课题,如何在对环境的保护中还能健康有序的发展;怎样的环境保护才能促进发展的步伐;发展中的环境保护的前景如何,一直是我们关注的。

本文在阅读大量相关论文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也试图解释这3个问题。

2 文献综述2.1 城市中生态规划的应用目前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城市建设发展中环境、生态圈的破坏,城市建设以生态资源消耗为代价,这种发展方式已经受到了极大力度和范围的批判,因此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调整提高城市建设节约水、能源、土地等资源和治污、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纳入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贾传兴在他的论文《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提出,要做好城市规划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3)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5)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这五点是贾传兴在根据目前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的建议,从这几点中我们就明显的看出作者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视和渴望。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对策研究——以绍兴为例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对策研究——以绍兴为例

社会与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对策研究——以绍兴为例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徐芳摘要: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兴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热。

由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起步比较晚,所以我国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

如何有效建设生态城市成为重点问题。

本文以绍兴市为例,从规划调控、环境美化、污染治理、资源循环以及功能转化五个方面展开研究,探讨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对策一、绪论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兴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热。

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

它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的零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起步比较晚,所以我国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

二、研究综述国外的生态城市研究更注重具体的设计特征和技术特征,强调针对西方国家城市现实问题(如低密度、小汽车方式为主导和生活高消费)提出实施生态城市的具体方案,其理论与生态城市实践结合的十分紧密。

如雷吉斯特提出了针对美国城市低密度现状的改造措施。

但总的来说,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的实践性相当强。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的生态城市研究更多地强调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注重整体性,理论更加系统,而且国内生态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界和规划界,此外还有环境学科和其它领域。

总的来说,虽然国内生态学界在建设生态村、生态县和生态市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虽然国内各学科也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但国内生态城市的已有实践和理论对当前城市规划的影响还是相当有限的。

三、生态城市建设途径虽然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但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概念提出至今,在深入理论研究的同时,国外在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建设尝试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建设范例,无疑也会给绍兴市生态城市建设带来参考与借鉴。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Abs t r a c t : Th i s p a p e r e v lu a a t e d t h e f o r ma t i o n a n d e v o l u t i o n o f e c o—c i t y t h e o r y a n d d e mo n s t r a t e d t h e c o n c e p t ,c o n n o t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c i t y . h e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e o y r a n d p r a c t i c e o f e c o— c i t y f r o m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we r e s u mma r i z e d i n t e ms r o f b a s i c t h e o y ,p r in r c i p l e s ,p l a n n i n g me t h o d s a n d he t o ie r s .T h r o u g h c o mp a is r o n o f d i f e r e n c e s o f d o me s t i c 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l a r e s e a r c h e s ,s o me s u g g e s t i o n s we r e p u t f o r w a r d f o r f u t u r e r e s e a r c h o f e c o—c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C h i n a,s u c h a s 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 r e li a t y

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文章编号>1002-1329(2001)01-0059-08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黄肇义杨东援=摘要>首先回顾了生态城市思想的发展过程,然后对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进行了深层次的综述,并结合最新的生态经济理论,提出了更加完善的生态城市定义。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极限THE THE O RE TICAL A PP RO ACH OF THE E COL OG ICAL CITY HUANG Zha oyi,YANG Dongyua n AB STRACT:T his pa per e valuate 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ce pt of ecological city base d on the latest studies and puts forw 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 search in this respect in t he future.KE YWORD:ecological city;eco-logical threshold=中图分类号>TU912181=文献标识码>A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

城市作为人们改造自然最彻底的一种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造自然的价值观和意志的真实体现。

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

生态城市(英文说法有e-c ocity、ecological city、e copolis、ecoville、ec ovillage等),又称生态社区(eco-c ommunity)。

198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存在生态极限[1]。

其理论从最初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学原理[2],已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2]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解决城市弊病的一系列对策(例如王如松[3])。

城镇化与生态经济市建设研究进展综述

城镇化与生态经济市建设研究进展综述

城市化的加速 , 国20年颁布的 《 我 06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明确提 出 “ 坚持大 中小城市 和小城镇
协调 发展 ,提高 城镇 综合承 载能 力 ,按照循 序 渐进 、节 约土 地 、集约发展 、合理布局的原则 ,积 极稳妥地推进城镇 化 ,逐
步改变城 乡二元结构 , ”从 而为 中国的城镇化奠定 了政策基调。
中国城镇 化在人类 历史进程里 意义非凡 。2 0 年诺 贝尔经 00
稳 步上升 。但也 有学者指 出 , 目前 中 国的城 镇化率 是虚假 的 , 中国科学院 院士陆大道认 为 ,超过一亿 的农 民工 虽然在城市里 工作 ,但 由于户 籍仍在农村 ,无法享 受城市 的各种公 共服务 , 但也被计人城镇人 口,从而导致 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 的高估 。 对于中 国城镇化 的发展路 径 ,国内学者也未 能达 成统一意
城镇化水平 ,才能加快第二 、三产业 的发展 ,促进农 村的现代
在于改 革农 村社 区土地 和乡 镇企业 产权关 系 ,优 先发展 中心
镇 , 同时改革地方治理结构 ,理顺建制镇 与村 自治的关 系 ,以
避免其 它人 口过亿 的大型发展 中国家大城市盲 目扩张导致 的大 量贫 民窟 、黑社会犯罪 等造成现代化进程 中的不稳定 问题 。还 有一种较 为折衷 的观点 ,认为推进我 国农村 应该坚持城市化与
见 。综合来看 ,主要包括 三种 观点 。一种是通过 大中城市扩容 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这一 观点 主要是从规模经济 的角度出
济学 奖获得者 斯蒂格利茨曾表示 ,影 响2 世纪人类进程 的有两 1
件大事 ,一是 以美 国为 首的新 技术 的革命 ,二是 中国的城 市 化。 国内的学 者普遍 将农 村城镇 化 看作 为 中国实 现农 业现代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现存问题及优化策略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现存问题及优化策略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现存问题及优化策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城市建筑设施日渐完善,城市建设也获得了极大改善。

为了能够促进城市持续稳定发展,在规划过程中,需要立足于现实情况预测社会发展,从而确定规划方案和实施措施。

本文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简要概述,阐述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现状,借助生态城市理念重新梳理城市规划要素,从绿地、用水、交通等多个环节入手,探讨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通过对城市规划进行生态化设计,让城市在发展中逐渐趋近于生态化。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问题;优化策略引言当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对于城市便捷性以及舒适度的要求也在提高,传统规划理念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设的需要,特别是当前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建设生态环境,革新传统规划理念极为必要,需要依照现实情况进行优化调整,进而促进城市发展。

基于生态城市理念下,要确保传统理念和现代化理念之间的相互结合,确保城市规划有效性。

1生态城市规划理论综述及其研究意义对生态城市建设来说,它与传统城市规划和建设有所不同,前者以经济建设为主,而后者则以谋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构建共生自然环境下的城市建设模式为主。

就生态城市化的建设内容而言,大致可划分为如下几大方面,即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和城市经济。

针对自然环境问题,专业设计人员在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需要依据科学理论基础对城市地理与气候问题有全面认识,从而为之后设计工作提供保障。

讨论社会问题,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需从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理清各区间职责和目标体系,以保持城市稳定运行,更好地服务居民生活。

讨论历史属性,城市前期规划时需兼顾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保护。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创造专属特色的城市文化,平衡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让城市发展更科学。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3.1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力度不够在建设生态城市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作为指导思想与依据,但据悉,我国一些城市并没有真正把可持续发展理念付诸实践,几年来,仍然沿袭着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格局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冲击与压力,甚至使生态建设偏离经济的发展,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限制可持续发展进程。

生态城市基本问题研究

生态城市基本问题研究
低碳世界 Low Carbon World
的农民要就业就要有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就是 空谈的城镇化。前几年的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的城镇化快于 人口的城镇化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第二,一些地方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当中,过分地依 赖房地产业,而忽视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忽视了工业、服 务业的发展,而有些地方片面认为,盖房并卖出就是城镇 化。举例来说,温州原来都是低端的一些加工业,没有考 虑到新四化的问题,现在温州的房价降得很快,就是由于 城镇化和房地产的协调发展以及房地产和相关产业的协调 发展问题。当然,城镇化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 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要做好,而且需要有一系列的配套制 度的保障。 第三,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心往一处想,也就是 说地方政府要跟中央政府的想法一致,这个很重要。为什 么出现了部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当然有它的 客观原因,就是地方的财政问题。那么地方要发展新兴产 业,还有为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而带来的技术问题等,这 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不管怎么样,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 在理念上应该是一致的,如果没有这些,要稳步地推进城 镇化是相当艰难的。
020
Low Carb建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们考虑问题要从广义方面来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城市建设向更 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梳理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定位方面,以及在推进新四 化、现代化方面,也有一些好的典型和试点,比如中新天津 的生态城,长株潭的两型实验区,这些地方已经取得了一些 经验,下一步肯定会进行推广。海南下一步将重点发展旅游 与文化产业,健康与医疗产业,生态与环保产业,这些产业 的发展和生态的建设也是相协调的。 每个地方是不一样的,就房地产业在城镇化当中的定 位而言,房地产业为老百姓提供住房,同时为相关产业提供 生产场所和工作场所,它是一个先导性的技术产业,如果 滞后,会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房产业超前了会造成资 源、能源的浪费,会造成泡沫过大房价过高的城镇化。这是 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就是改善生态环境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重 要内容,要按照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和政 府批准的规划来进行开发建设,努力建设生态城市,城市现 在的情况是城市占用了全球2%的地表面积,容纳了约全球 50%的人口,创造了全球80%的GDP。当然,在创造80% 的GDP的同时,城市资源能源消耗也占了全球消耗总量的 85%,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排放总量85%左右,同等规模 的温室气体排放给全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要建设生态城市,需要做到该保护的要保护,该开发 的要开发,该投入的要投入,比如说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 厂、管网建设等,才能从宏观上达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的。 另外,建设生态城市还要处理好兴趣开发和旧城改造,城中 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的关系,积极稳妥的推进城市的有机更 新,这一块也是涉及房地产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三个观点是改善生活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要优化住区的合理布局,建设宜居住区,让人民生活 得更加美好。现在社区问题具体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房地 产开发项目,一定要和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商业设施要配 套,尤其是跟居民密切相关的供排水、供电、供气等最基本 的市政关系,一定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政府职责和企业

关于生态城市研究的理论综述

关于生态城市研究的理论综述

国内外关于生态城市研究的理论综述摘要: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资源和环境矛盾突出,建设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研究表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普遍忽视了产业发展问题;国外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理论研究已严重滞后于实践,急需针对中国现有城市和新城开发的产业选择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分类指导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关键词:生态城市内涵评价指标设计原理1、引言短短 300 年的工业文明历程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地球的资源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在城市地区表现更为集中和明显。

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为特征,造成了城市人口膨胀、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1]。

摒弃工业文明理念下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潮流与趋势[2]。

生态城市是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它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高效生态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重构城市交通、建筑与土地利用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3]。

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发展目标与党中央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等理念完全一致,是根治“城市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与实践主要关注土地利用、建筑、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产业发展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然而,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支柱,是生态城市建设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与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相关的理论,总结国内外实践情况,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2、生态城市的内涵2.1生态城市的起源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4]。

关于生态城市规划之对策综述[论文]

关于生态城市规划之对策综述[论文]

关于生态城市规划之对策综述摘要: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科学与合理的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通过分析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针对生态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而对生态城市规划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规划对策1.、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1)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 生态城市营造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这种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

(2)高效性:生态城市一改现代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

(3)持续性: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公平的涉及今世后代再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用“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保证其发展的健康、持续、协调。

(4)整体性:生态城市不仅追求环境优化或自身的繁荣,而且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

(5)全球性:生态城市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取向,就广义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全球全人类的共同合作,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是“地球村”的主人,为保护人类生活的环境及其自身的生存发展,全球人必须加强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

2.、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为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城市,应从规划开始。

生态城市规划内容众多,主要可分为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人居规划。

2.1 城市区域规划根据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与资源情况,给城市以准确的定位,实现区域和区域间各类资源互补、协调发展。

①土地规划,应全面考虑土地使用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健全土地规划利用体系;②水资源规划,充分考虑区域内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创造城市亲水空间,开发节水技术,保护饮用水源,建立高效的城市排污系统,保护水生物种多样性;③能源规划,节约减排,提倡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能、风能、水能,开发绿色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④交通规划,发展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控制燃油汽车在城市中的通行,提高交通规划运行效率;⑤绿地规划,扩大城市绿地系统范围,提高绿化率、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实践研究综述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实践研究综述

89
No.5 2013
林业经济
FORESTRY ECONOMICS
· 研究报告 ·
基于熵理论和尖点突变模型的生态城市建设 机理分析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 从生态经济学视角出发, 基于熵理论, 应用尖点突变模型, 力图从新的视角揭示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 机理。研究表明: 生态城市建设是稳定的, 单纯线性增长机制在改善城市的生态状况方面, 效果并不会太明 显, 并容易引起生态城市建设的逆向选择问题; 生态城市建设的突变依赖于特定的条件, 即存在着微小但却是 导致有序的涨落机制; 生态城市建设允许多样性, 即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着多种不确定的非线性机制。 关键词: 生态城市建设; 熵理论; 尖点突变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338X (2013) 05-0086-05
现代生态城市思想直接起源于霍华德 (Edward Howard) 追求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田园城市理论, 在 他的设计理念指导下, 1903 年 英 格 兰 莱 奇 沃 思 (Letchworth) 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田园城市。一个 多世纪以来, 由于城市的发展存在生态极限得到普 遍认同, 城市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 甚至生态危机 的频繁爆发, 环境与发展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时代 主题, 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与平衡协调、 可持续发 展的生态城市成为时代的潮流和理创造一种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的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的理念出发, 运用生态经
曹玉昆 杨 蕾
Analysis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Mechanisms Basing on the Entropy Theory and Cusp Catastrophe Model

生态文明文献综述

生态文明文献综述

生态文明文献综述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针对这一问题,生态文明这一范畴进入人们的视野。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的提出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文明程度。

对于这一范畴的内涵、价值、特征、与科学技术及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的思想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关键词:生态、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综述引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存境遇,人类享受到丰饶的物质财富,同时也致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前所未有的割裂、疏远和冲突,生态危机的警钟频频敲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使人类进入一个严峻的时代。

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继而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最后展望了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方向。

通过对传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进行反思,人们意识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并非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这种反思的结果导致了生态文明的产生。

一、生态文明的发展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棘手的难题。

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

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

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

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又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冲击。

90年代,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实践,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真正拉开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

本世纪初,人们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构建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

生态学专题文献综述

生态学专题文献综述

景观生态规划文献综述一前言景观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思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

然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未来工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环境恶化的结果是导致景观结构的改变、生态功能的失调,而设计合理的景观结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景观生态规划是建立合理景观结构的基础,它在自然保护区设计、土地持续利用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景现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反映0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二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和原理2.1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如果我们把景观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利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问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设汁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喈相处m。

那么,景观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宅间的生态设计,生态原理是景现设计学(1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核心。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设汁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

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没计,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一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

不同学科和领域对生态规划有着不同理解.公认的生态规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我们这里谈到的是广义的生态规划.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去指导其他一些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规划(景观建筑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园林规划等),使其成为贯穿生态学原理的规划。

生态规划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美国地理学家G.P.马什(G.P.Marsh,1864)、地质学家J.W.鲍威尔(J.W.Powell,1879)、英国生物学家派特里克·盖迪斯(Patrick Geddes,1915)为代表的土地生态恢复、生态评价、生态勘测、综合规划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综述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综述

城市化 与生态环境响应研 究综述
张 理 茜 L,蔡建 明 ,王 妍
I .中国科学 院地 理科 学与资 源研 究所 ,北京 10 0 ;2 0 11 .中国科学 院研 究生 院 ,北 京 100 011
摘要 : 城市化是学者们一直比较关注 的重点问题 , 他们从不 同视角对城市化及其过程进行 了大量而富有创新的研究 , 并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 。伴随着城 市化进程 的加快 , 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 人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响应 关系是城 市地理新 的关注 点。 文章分别就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 、 城市生态环境 、 城市化 与生态环境响应的研究进行 了综述 , 认为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 、 城市生态环境 的研究起步早 ,成果多 ,近年来研究范 围 日益拓展 ,研究程度 日益加深 ,并加强了新技 术新方法 的应用 。国内
化 ,出现 了大规模 的城 市化 。学者们 开始 探讨 在城
市化 的发 展历 程 中 ,最佳 的城 市形 态应该是什 么样
的。关 于城 市形 态 的理 论 ,可 以概 括为 分散 主义 和 集 中 主义两大 派 系 ,这 两大派 系 的争论 对 以后的城 市 化进程 产生 了巨大的影 响 。
城 市化是 学者们 一直 比较关 注 的重点 问题 ,伴 随着城 市 的发 展 ,城 市的规 模不 断扩大 ,城市 人 口 不断增 加 ,国 内外 学者 从不 同视 角对城市 化进 行 了 大量 的研究 ,取 得 了丰硕 成果 。随着城 市化水 平 的 不断 提高 ,城市 化对生 态环 境 的影响程 度也 在大大 地增 强 ,学者们 对生态 环境 问题 的研究 也进 一步 深
生 态 环境 学 报 2 1, 9 1:4 —5 0 0 l()2 42 2
E o o ' n n io me tl ce c s c l k a d E v r n n a in e v S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

国内⽣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国内⽣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应⽤于理论研究及案例借鉴1国内⽣态城市基本理论的研究1.1王如松“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理论国内著名⽣态学者马世骏和王如松(1984)提出了“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的理论,明确指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

在此基础上,王如松对城市问题和⽣态城市进⾏了深⼊的研究。

王如松等(1994)认为,城市问题的⽣态学实质如表1所⽰。

王如松等(1994)提出了建设天城合⼀的中国⽣态城思想。

认为⽣态城市的建设要满⾜以下标准:●⼈类⽣态学的满意原则:包括满⾜⼈的⽣理需求和⼼理需求、满⾜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满⾜⼈类⾃⾝进化的需要。

●经济⽣态学的⾼效原则:包括资源的有效利⽤;最⼩⼈⼯维护原则:城市在很⼤程度上是⾃我维持的,外部投⼊能量最⼩;时空⽣态位的重迭作⽤:发挥城市物质环境的多重利⽤价值;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优化。

●⾃然⽣态学的和谐原则:包括“风⽔”原则;共⽣原则:⼈与其它⽣物、⼈与⾃然的共⽣,邻⾥之间的共⽣;⾃净原则;持续原则:⽣态系统持续运⾏。

王如松等还提出了⽣态城市建设所应依据的⽣态控制论原理:胜汰原理、拓适原理、⽣克原理、反馈原理、乘补原理、扩颈原理、循环原理、多样性及主导原理、⽣态设计原理和机巧原理等。

认为城市⽣态调控的具体内容是调节城市⽣态关系的时、空、量、序四种表现形式。

⽣态城市的衡量指标包括测度城市物质能量流畅程度的⽣态滞竭系数、测度城市合理组织程度的⽣态协调系数和测度城市⾃我调节能⼒的⽣态成熟度。

此外,还提出了⽣态城市的管理和规划⽅法。

王如松等不仅进⾏了⼤量的理论研究,也进⾏了⼤量的实践,⽐较突出的有江苏省⼤丰县的⽣态县建设和安徽省马鞍⼭市的⽣态城市规划等。

在江苏省⼤丰县的⽣态县建设中,提出了详尽的⽣态县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环保局发起了⽣态⽰范区的建设,但这类建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态城市建设。

论文综述中国城市发展与治理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论文综述中国城市发展与治理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论文综述中国城市发展与治理的现状、问题与展望1、概述中国城市化已经快速增长了28年。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以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推进。

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包括: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8%,提高到目前的43.9%,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不到2亿人上升到2006年的5.77亿人;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中,中国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西方先进的城市治理理念开始渗透到中国的城市管理领域;以3S 技术为代表的城市信息化等新的城市管理模式正在得到大力推广等等。

但是,正是城市化长期快速大规模的发展,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不断积累,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因素。

2、主要问题(1)中国城市化面临的制度障碍中国当前还没有构建一个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的制度框架,其中最为直接、最严重的制度障碍是:1、户籍制度:进入城市就业的异地农村居民不能公平地得到城市户口,而拥有城市户口是享受城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条件。

户籍制度的门槛将大量农民拦在城市之外。

2、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力度非常低,执行范围也非常小,绝大部分城市的农民工仍然难以在事实上加入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基本生活保障。

3、土地制度:(1)没有建立起城乡之间土地资源的良性互动;(2)城市政府没有建立起规范的一级土地市场和土地储备制度;(3)集体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过程中,一个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形成;(4)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长期没有得到有效培育和发展。

4、公共住宅:城市的公共住宅将农民工排除在外,导致进入城市的农民长期居无定所。

5、教育与培训:(1)农民工的子女在许多城市的基础教育保障制度不够健全;(2)大量的农民工在企业中享受不到职业培训,其技能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6、城市设置工作长期停滞。

由于原有的城市设置标准不合理,新的标准没有颁布,导致中国在1998~2005年长达7年的时间没有增加一个新的城市,已有的大城市不断膨胀,中小城市严重短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和城市体系格局难以形成。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导读:论生态旅游业与生态城市建设,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之探讨,生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目录一、理论篇美丽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与公民责任 1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综合交通发展战略构想 4浅谈生态城市规划及城市环境保护 9浅谈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新构想 10浅析我国生态城市建设 11浅析中国生态城市建设 12浅议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 14山东省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16生态城市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21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 25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肖潇 27生态城市环境补偿的法律思考 29生态城市基本问题研究 33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38二、发展篇生态城市建设系统结构协调作用机理探析 44生态城市建设与市民生活方式的生态化 48生态城市实践重于理念本刊 53生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57生态城市四元主体模型的构建 63生态城市体现绿色文明 67生态城市与人居环境的改善 71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生态城市与生态美学的融合 72试论生态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76谈生态城市理念在工业园区规划中的运用 77通往生态文明之路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与绿色发展 79我国低碳生态城市政策的国际借鉴与政策建议 84营造多彩花境建设美丽生态城市韩雅瑄 87园林绿化管理在构建生态城市进程中的作用及对策分析 89 原生态城市景观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90圆梦生态城市全方位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92612013/3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综合交通发展战略构想□ 向爱兵 汤晓炜 张桂春本文所涉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指以鄱阳湖为中心的生态经济区域,涵盖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新余、宜春、萍乡8市全部辖区和抚州市市区、东乡县、金溪县、崇仁县以及吉安市新干县、峡江县、安福县,共65个县(市、区),国土面积9.3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卷第2期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V ol.20 No.2 2011年6月 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Jun. 2011生态城市发展理论综述王树生,曹新林,刘海兵(安化县林业局,湖南益阳 413000)摘要:生态城市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来指导城市建设的城市发展模式,是21世纪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理想目标.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整体性发展理论、经济与环境综合发展理论和城市耗散结构理论是生态城市发展的理论基础,对这些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发展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04(2011)02–0033–03Comprehensive Remarks on the Theory of the Ecology City DevelopmentWANG Shu-sheng, CAO Xin-lin, LIU Hai-bin(Forestry Bureau of Anhua Coun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Abstract:. The ecologic city is a development mode of a city constrc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ecological principle and method. It is the ideal aim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and costruction in the time of the 21st century. This paper analyses comprehensively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urban ecologic and systematic theor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the local progress theory, the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dissipation theory.Key words: ecology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代表了社会进步和人类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愿望.生态城市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以人为核心,由社会、经济、环境子系统复合而成,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指导城市发展规划,目的在于形成和谐的社会、高效的经济、宜居的环境、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这种城市不仅提供给我们宜居的生活环境,还要创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它强调城市的生态标准,追求城市系统的和谐和高效.生态城市的发展有其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需求,理论基础可归纳为5个方面: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整体性发展理论、经济与环境综合发展理论、城市耗散结构理论.1 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城市生态系统是指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思想、方法来分析和研究生态城市问题,指导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是“生态城市”最基本的理论基础.从生态学角度看,城市是一种生态系统.但它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生态系统的根本特征:它以人为核心,人类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各项服务都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标;它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虽然表面上看是属于人文生态系统,但它仍然是以自然为基础;城市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每一个城市都在不断地与周边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输入原材料和能源,输出废弃物和产品;城市生态系统相当脆弱,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调节能力降低.城市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思想内容有2方面.1.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自下而上环境之间以及各生物物种之间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主要包括2部分,一是生命系统,它是由生物构成的;二是环境系统,它是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必然条件.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能动因素,是生态系统的主体.任何生物都不可能以个体的方式单独存在,而是以同类生物的集合体的形式存在,我们将其称为“种群”,生物以“种群”形态,做为一个整体与环境发生联收稿日期:2011-05-10作者简介:王树生(1970-),男,湖南安化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程技术研究.湖 南 城 市 学 院 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34系.在种群内部,生物个体存在协作与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促进生物物种的进化与发展.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则十分复杂.在一定区域内的各种生物通过这种复杂关系,形成有机统一的生物群落,所以严格地讲,生物是以生物群落的形式与环境发生联系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环境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环境中对生物的生命活动直接起作用的那些要素称为生态因子.生物体与环境生态因子的关系有以下特征:一是生态因子综合作用.即每一个生物群落都不可能只受一种生态因子的影响,而是受多种生态因子的影响;各生态因子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种特征要求我们在考虑生态因子时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而是要对各种生态因子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二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环境影响生物活动,生物活动也反作用于环境.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2 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是人类集聚的场所,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是: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核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与经济复合的生态系统,是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主要由社会亚系统、经济亚系统和环境亚系统构成.社会亚系统主要是指人类,包括民族风情、民俗习惯、人际关系、教育与医疗体系等等;经济亚系统则主要指社会经济构成,主要由第一、二、三产业构成,在城市经济构成中,第三产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环境亚系统则由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自然环境包括地质与地貌、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生物状况等;人工环境则包括生产设施、生活设施、基础设施等.2 可持续发展理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此,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开始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即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和协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具体实施来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区域性问题,即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区域.生态城市作为一个区域,是一个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综合体.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热潮的推动下,生态城市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学原理的结合,赋予了城市生态更丰富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社会公正和人们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具体表现为3个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本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公平、自然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公平等;二是持续性原则,即城市的发展不能超越城市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三是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需要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联合行动.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7个方面的支持体系:一是保证人们有效参与决策的政治体系;二是知识创新体系;三是为解决争端的社会体系;四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体系;五是在自力更生和持久发展基础上能够生产剩余物质和技术知识的经济体系;六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和金融的国际体系;七是具有自身调整能力的管理体系.3 区域整体性发展理论区域整体性发展理论是指城市化过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地区向周围地区不断蔓延,城市问题就不断出现并且日益严重,加大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难度,从而出现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与周边地区和乡村协调的思想.区域整体性是美国建筑理论家和城市规划家刘易斯·芒福德在20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区域是一个整体,而城市是它的一部分,所以“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必须从区域的角度来研究城市.他对斯坦因的“区域城市”理论倍加赞赏,也极力推崇亨利·莱特的纽约州规划设想.对于城市的发展和规划,区域整体性的关键在于城乡的协调发展.城乡融合有利于城乡统一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城市的发展.城市居民需要农村的土地提供食品和清新的空气,城市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农村来消化与吸收.以区域整体性理王树生等:生态城市发展理论综述第20卷35论来指导城市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4 经济与环境综合发展理论经济与环境综合发展理论认为,城市是由各种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物质要素组成的复杂的开放系统,因此我们研究城市,就要把城市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来研究.经济与环境综合发展理论强调城市发展的综合性,要求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设中树立综合发展思维模式,避免孤立和片面性.5 城市耗散结构理论城市耗散结构理论是由比利时科学家普里高津于1969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极限值时,可能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远离平衡情况下所形成的新的有序状态,叫做“耗散结构”.《普里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一书中写到“一个开放系统的例子就是城市.它明显的是一个进入食物、燃料和建筑材料等等的中心,同时它又送出制成的产品和废物”.可见,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典型的耗散结构,它不仅仅要维持,还要更有序,以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实现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城市就必须把自身的能量、物质消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把人口规模和生产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典型的耗散系统,必须与外界进行广泛的交换与联系才能生存与发展.城市的发展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因此,城市必须把自身的能量和物质消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把人口规模和生产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城市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直至衰落.参考文献:[1]梁作臣. 浅析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科技, 2010(2): 26-27.[2]刘薇.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生态城市建设[J]. 中国城市经济, 2009(10): 27-29.[3]徐西胜. 生态城的理念解读与机制构建[J]. 生态文明, 2010(7): 32-34[4]吴人坚.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J]. 环境导报, 2001(3): 39-41.[5]杨建森. 生态城市的构架理论研究[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1, 14(5): 59-61.(责任编校:陈健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