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诫子书》导学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
3.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如“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文化背景:了解诸葛亮及其家族背景,认识古代家书的教育意义。
5.主题探讨:通过学习《诫子书》,引导学生认识到勤奋学习、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品德。
6.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1)句子解析: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尤其是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举例:解释“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中的“夫”字的用法,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句式特点。
(2)文化背景的把握:对于诸葛亮及其时代背景的了解,需要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举例:讲解三国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教育观念。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诫子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自我勉励、自我约束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家书中的教育智慧。
(3)文化背景:了解诸葛亮及其家族背景,认识古代家书的教育意义。
举例:介绍诸葛亮的历史地位和影响,阐述古代家书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4)主题探讨:深入探讨勤奋学习、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品克制欲望、培养品德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的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开展得相当顺利。他们能够将《诫子书》中的教育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出许多有见地的观点。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时,应更加注重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以便让学生们的思考更加深入。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讨论成果,但我也观察到有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显得不够自信。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给予这类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诫子书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诫子书导学案新人教版

《诫子书》导学案【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学习重点】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难点】1.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2.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知识链接】1、作者名片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官至丞相。

少年时父母双亡,早年隐居于南阳隆中,常自比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娶黄承彥之女黄氏为妻。

2.背景链接《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万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

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人留存有多篇《诫子书》。

一、基础过关:1.《诫子书》选自,作者,字,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我们以前学过他感人肺腑的课文《》,陆游对这篇千古传诵的表文曾称赞道:,。

2、字音淡泊..( ) 淫.慢( ) 励精.( ) 险躁.( ) 年与时驰.( ) 遂.( ) 穷庐.( )3、根据拼音写词语淫慢则不能lì()精险zào()年与时chí()suì()成枯落悲守穷lú()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1)诫.子书()(2)夫君子之行.()(3)非澹泊..()(4)非宁静无以致远..()(5)非志.无以成学..无以明志()(6)淫慢..()..则不能励精()(7)险躁..则不能治性(8)年与时驰.()(9)遂.成枯落()(10)悲守穷庐..()(11)俭以养德..()..()(12)多不接世(13)非学无以广才..:() (15)意与日.去()(16)年与时驰.()4.翻译下列句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书教育的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诫子书》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6.教学软件:安装必要的教学软件,如课件播放软件、视频播放软件等,以满足教学需求。
7.备课资料:教师需提前准备好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等备课资料,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8.教学用品:准备黑板、粉笔、挂图等教学用品,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板书和展示。
9.评价工具:准备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工具,如问卷调查、测试题等,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主要内容是东晋名士陶渊明给儿子写的教诲书信。本课重点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教育思想,同时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陶渊明的人生观、教育观,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选择一位古代名人,调查研究其家书或教育理念,并撰写一篇介绍文章,分享其在家庭教育或个人成长方面的经验和启示。
3.设计一份个人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划,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生活习惯等,要求具体、可行,并能够体现出《诫子书》中的教育原则。
4.仿写一篇家书,以陶渊明的口吻给自己的儿子写信,内容可以包括对他的期望、教育原则以及生活建议等。

2016年秋季版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诫子书导学案新人教版

2016年秋季版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诫子书导学案新人教版

16.诫子书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

(3)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

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2、预习要点(1)预习重点生词并做好标记。

(2)阅读课文,能够简要概括文章各段段意。

3、达标练习(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3)判断下面三句诗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①(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③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A.对比、反复;比喻;拟人B.对比、夸张;引用;夸张C.对比、反复;引用;比喻D.对比、排比;引用;比喻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治学中心论点---- 静躁(危害性)静以修身(正)俭以养德(反)修身2、问题展示①本文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从那两方面进行论述的?同学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这个问题,要从原文中找依据。

②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③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④“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

“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3、方法总结小组间讨论预习的收获,选一名同学课上做总结汇报。

4、拓展交流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B.执法人员近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七年级语文上册 16 诫子书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6 诫子书导学案新人教版
诫子书
学习内容
诫子书
主 备
初一组
使用者
审 核
教研组
课 型
新授
时 间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学习重点
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
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教师点拨
2,在《出师表》一文中也有能体现诸葛亮的淡泊名利的思想的语句是,。
教(学)反思: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险躁( )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遂成枯落( )悲守穷lú( )
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学-查)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夫君子之行②非澹泊无以明志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④淫慢则不能励精
1.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答:提出论点--{治学正(静)---修身反(躁)}两方面论证。
2.诸葛亮在这段话中,哪句话劝勉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你由此想到了哪些诗句?
环节五:学以致用,巩固拓展(测评)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⑤险躁则不能治性⑥年与时驰
⑦遂成枯落⑧悲守穷庐⑨非志无以成学
4.背诵默写
夫君子之行,,。非澹泊无以明志,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淫慢则不能励精,。,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环节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导学-查)
1、解题:“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诫子书”,即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以此为题,表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6诫子书 导学案教案设计 (4)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6诫子书 导学案教案设计 (4)

《诫子书》导学案年级:学科:设计:审核:时间: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精读课文,理解关键词句,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资料链接1.走近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琅琊阳都人,幼年随叔父在荆州避乱。

后刘备三顾茅庐,于是辅佐刘备,建立书函,为蜀丞相。

刘备死后,又受托辅佐后主刘禅。

诸葛亮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分明,曾多次出兵伐魏,夺取中原。

公元234年,病死五丈原军中,谥忠武侯。

2.了解背景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受益颇多,就是今天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

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学习本文重在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第一课时一、前置自学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澹泊()()淫慢()年与时驰()遂成枯落()悲守穷庐()lì()精险zào()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二、疏通文意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非澹泊无以明志(2)非宁静无以致远(3)非志无以成学(4)淫慢则不能励精(5)险躁则不能治性(6)年与时驰(7)非学无以广才(8)遂成枯落2.理解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澹泊无以明志(3)淫慢则不能励精(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二、展示交流三、合作探究1.请给文章分层,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诫子书学案新人教版(new)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诫子书学案新人教版(new)

诫子书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教huì( )劝miǎn( ) jì语()遂.成枯落()淫.慢()淡泊.( ) yùn含( ) 夫.君子之行()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静.以修身()(2)非宁静无以致远..()(3)非学无以广才..则不能励精( )..() (4)淫慢(5)险躁则不能治性..( )..( )(6)悲守穷庐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D.淫慢/则不能/励精4 默写。

(1)文中常被人们当作座右铭以表达自己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学常识填空.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俗语有________________。

本文题目中的“诫”的意思是________,“书"是指________。

答案:1.诲勉寄 suì yín bó蕴 fú2.(1)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2)达到远大目标(3)增长才干(4)放纵懈怠(5)修养性情(6)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3.C 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险躁则不能治性5.诸葛亮孔明三国三顾茅庐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故事、俗语答其他亦可)告诫、劝勉书信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导学案七年级语上册《诫子书》导学案教学目标1、诵读,掌握关键词句,理解内容。

2、精读,体会作者情感,把握主旨。

3、研读,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教学重点背诵,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前预习:1、初读把中生字和生词画出,并作注音或释意。

2、查找有关诸葛亮名言诗句,明确所蕴含的意义。

3、了解的有关背景初读自主先学: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

(2)注意词句停顿。

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

示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指定学生诵读,余生纠正,后齐读)4、学生自由朗读,互读。

、指定优、中、困学生各一名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

6、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轻声跟读,注意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

7、学生自由散读。

品读展示交流1、自主学习:学生借助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了解内容,圈画疑难问题。

师巡回指导。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

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

师参与讨论。

(1)难点预见:A、词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明志…以致远…;广才;励精;治性;驰;去;非志无以成学…遂成枯落(提醒学生注意加横线的词类活用及一词多义字)B、句子:a、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2)处理措施:A、让学生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

B、师提醒学生翻译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a的双重否定)和原的风格特点(如本的简洁精警)以b句的翻译为例:年华随着时光飞驰,意志随着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无益……3、总结交流:(1)四人一组互相翻译,交流指正;(2)典型代表两名译,师阐述自己观点,供参考。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导学案2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导学案2新人教版

16.《诫子书》一、导学目标:1. 熟读成背,积累名言警句 2.积累常见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3. 体会语句内涵以及句子间联系。

4. 感悟谆谆告诫之语,殷殷期盼之情。

二、自主预学(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诸葛亮和写作背景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或典故。

(二)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夫.君子之行()淡泊..()()淫.慢()则不能lì()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遂.成枯.落()()悲守穷lú()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①夫君子之行.②非淡.泊.无以明志..③非宁静无以致远..则不能励精..④淫慢⑤险躁..⑥年与时驰...则不能治性⑦遂.成枯落⑧悲守穷庐..⑨非志无以.成学(三)背诵默写夫君子之行,,。

非淡泊无以明志,。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淫慢则不能励精,。

,意与日去,,,,将复何及!(四)二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2.诸葛亮在这段话中,哪句话劝勉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你由此想到了哪些诗句?3.画出文中提到“志”和“学”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和“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三、互动探究(一)学会朗读课文。

(反复朗读让学生自然成诵)1.学生听录音,完成下列任务:①标记生字注音,扫除文字障碍。

②注意词句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让大家共同解决。

把自己读的过程中觉得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也要提出来,引起大家的关注。

3.找学生个别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朗读节奏。

其余学生认真听,作出点评。

(二)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

【译文】(三)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在文中分别找出这几个条件的句子,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诫子书》赛课导学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诫子书》赛课导学案_1

诫子书教案《诫子书》是七年级上册16课的课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

教学目标:1、听听作者简介、听背景、听朗读2、读读文题、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3、说说理解、说用意、说感受4、写写生字、写体会、写家训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同学们知道这首杜甫的《蜀相》写的是谁吗?对,就是三国时期蜀国名相诸葛亮。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诫子书》,感受下这位超凡军事家的思想。

(二)听同学们知不知道语文有四大基本功课,那就是说、学、逗、唱(生笑),说错了,这是相声的。

语文有听、读、说、写,今天我们一起回归本真、不忘初心。

1、听作者简介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卧龙先生。

作为一代历史伟人,他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

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及道德文章,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为后世楷模。

2、听背景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

诸葛亮54岁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

《诫子书》中关于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影响着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裔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有志青年积极进取。

3、听朗读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教师示范朗读(三)读1、读题目(板书题目)•诫:警告、劝告、告诫•子:诸葛亮八岁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意思是:告诫自己儿子的一封书信2、读出节奏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导学案1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导学案1新人教版

《诫子书》导学案【文章主旨】《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原文注释译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行】操行。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养德】培养品德。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清心寡欲,不慕名利。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才】才干。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广才】增长才干。

【成】达成,成就。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淫慢则不能励精】过度享乐和怠惰就不能振奋精神。

慆(tāo)慢:漫不经心。

慢:懈怠,懒惰。

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意与日去】意志同时间一起消磨。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学案新人教版

诫子书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弄清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思,背诵和理解文中的警句名言。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

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澹泊()()淫慢()励精()险躁()年与时驰()遂成枯落()悲守穷庐()2、查找有关诸葛亮名言诗句,明确所蕴含的意义。

3、了解文章的有关背景。

二、自主学习:(一)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方法链接:①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一般说来,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

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

如:予/ 尝求/ 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夫/环而攻之/ 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③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

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如:医之/ 好治不病/ 以为功。

(《扁鹊见蔡恒公》)④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

如:然则/ 何时而乐耶(二)再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弄清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你能熟记上面的句子的句子,并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吗?试试看!(四)背诵并默写课文,三、合作探究1.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答:2.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诫子书》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诫子书》导学案 新人教版

诫子书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2.重视诵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本。

3.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熏陶。

学习重点: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良好品质。

学习难点:理解文中成才的所需条件,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1、背景链接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卷一(中华书局xx年版)。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晚年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2、预习课文,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夫()淡泊()淫慢()遂()穷庐()险躁()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注意读音和节奏。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把握节奏,并能有感情的朗读。

4、再读课文,根据课文注解理解文意。

第一部分学习探究主问题1. 诸葛亮写本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自学要求:a.自由朗读课文,注意重点字词和字意。

b.概括文章内容大意,认真体会。

第二步:互学探究————合作要求:组长组持,有序交流。

4号先讲,3号、2号补充,1号总结归纳。

第三步:展学探究————展评要求:展学分工,选定代表,展示问题。

主问题2. 本文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自学要求:通读全文,自由思考,理解问题。

第二步:互学探究————合作要求:组长组持,有序交流。

4号先讲,3号、2号补充,1号总结归纳。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6课《诫子书》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6课《诫子书》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6课《诫子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阅读法,学导法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杜甫的《蜀相》中的诗句导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学生回答引出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智慧的化身,其实他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家信——《诫子书》,去体会慈父的殷殷情怀,智者的谆谆教诲。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2、找学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

师生共同明确加点字的注音和课文朗读停顿.夫.:澹泊..::淫.慢:险躁.: 穷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诫子书
一、预习案
1、预习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

(3)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

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2、预习要点
(1)预习重点生词并做好标记。

(2)阅读课文,能够简要概括文章各段段意。

3、达标练习
(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3)判断下面三句诗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③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
A.对比、反复;比喻;拟人
B.对比、夸张;引用;夸张
C.对比、反复;引用;比喻
D.对比、排比;引用;比喻
二、探究案
1、要点回顾
治学
中心论点---- 静躁(危害性)
静以修身(正)
俭以养德(反)修身
2、问题展示
①本文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从那两方面进行论述的?同学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这个问题,要从原文中找依据。

②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③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
④“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

“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3、方法总结
小组间讨论预习的收获,选一名同学课上做总结汇报。

4、拓展交流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B.执法人员近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参考答案
达标练习
(1)D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险躁则不能治性
(3)C
问题展示
①提出论点--{治学正(静)---修身反(躁)}两方面论证。

②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
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③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

④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

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拓展交流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