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表面安装
房屋建筑构造。第六章PPT
6.1.2.6 玻璃的选择
n 选择玻璃应兼顾窗的使用及美观要求。普通平板玻璃因其制 作简单、价格便宜且透光能力强,民用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 如为了保温、隔声需要,可选用双层中空玻璃;需遮挡或模 糊视线的,可选用磨砂玻璃或压花玻璃;为了安全可选用夹 丝玻璃、钢化玻璃或有机玻璃;为了防晒可采用有色、吸热 和涂层、变色等种类的玻璃。
房屋建筑构造。第六章PPT
房屋建筑构造。第六章PPT
窗的附件 (1) 压缝条:是10mm~15mm见方的小木条,用于填补
窗安装于墙中产生的缝隙,以保证室内的正常温度。 (2) 贴脸板:用来遮挡靠墙里皮安装窗扇产生的缝隙。 (3) 披水条:这是内开玻璃窗为防止雨水流入室内而设置的
挡水条。 (4) 筒子板:在门窗洞口的外侧墙面,用木板包钉镶嵌,称
③悬窗:窗扇绕水平轴转动的窗。按照旋转轴的 位置可分为上悬窗、中悬窗和下悬窗,上悬窗 和中悬窗的防雨、通风效果好,常用作门上的 亮子和不方便手动开启的高侧窗。
房屋建筑构造。第六章PPT
④立转窗:窗扇绕垂直中轴转动的窗。这种窗通 风效果好,但不严密,不宜用于寒冷和多风沙 的地区。
房屋建筑构造。第六章PPT
房屋建筑构造。第六章PPT
图2 窗框断面形式及尺寸(单位:mm)
房屋建筑构造。第六章PPT
6.1.2.4 窗框安装
n (1)窗框的安装与门框的安装方法相同,分为后塞口和先 立口两种方式。采用后塞口时洞口的高、宽尺寸应比窗框 尺寸大10~20mm。
窗框的安装有立口和塞口两种。 (1) 立口:砌墙时就将窗框立在相应的位置,找正后继续砌
门扇一般由上、中、下冒头和边梃组成骨 架,中间固定门芯板。
五金零件包括铰链、门锁、插销、拉手、 停门器,风钩等。附件有贴脸板、筒子板等。
第六章第三节饰面工程
(一) 施工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及验收
① 选板:饰面板要按设计技术要求进行认真挑选。 将有缺陷的板块挑出留作裁截或挂贴在不显眼处 用。 根据墙面尺寸形状,按设计尺寸、配花、颜色纹理 在平地上试拼编号,一般编号由下向上编排,然后分 号竖向堆好备用。 ② 粘结材料:施工前备好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白水 泥,水泥强度等级为32.5或42.5;过筛初砂或中砂。 ③ 其他材料:铜丝或镀锌丝、U形钢钉、熟石膏、矿
(a)-长边水平密缝 (b)-长边竖直密缝 (c)-密缝错缝 (d)-水平、竖直疏缝 (e)-疏缝错缝 (f)-水平密缝、竖直疏缝 (g)-水平疏缝、竖直密缝 图6-15 外墙贴面砖排砖示意图 返 回
1-砂浆 2-细砂 3-马赛克底层 4-马赛克护面纸 5-木垫板 图6-16 缝中灌砂做法 返 回
图6-17 镶贴马赛克施工现场
返 回
返 回
图6-19 水平钢筋固定 1、4-铁环 2-立筋 3-定位木楔 5-横筋 6-铜丝或铅丝 7-大理石板 8-水泥砂浆 9-墙体 图6-18 饰面板钢筋网片固定 返 回
(a)-板块的固定 (b)-L形连接件 1-销钉 2-饰面板块 3-空腔 4-L形连接件 5-膨胀螺栓 6-混凝土基层 7-销钉槽 8-膨胀螺栓孔
小块料用手工贴的方法施工,大块料采用安装的 方法施工。
一
饰面砖镶贴
镶贴流程是:基层处理 → 抹底灰、选砖→弹线、排 砖→ 浸砖→镶贴面砖→勾缝、擦缝。 (一)饰面砖镶贴的施工准备 1、基层处理 (1) 用钢丝刷清洗基层的浮土,用清水将墙面湿润约 2~3mm; (2)剔平凸出墙面的混凝土基体,清洗脱模剂、油污, 补平凹入部位;不同材料的结合接缝用钢丝网
物性颜料、801胶和专用塑料软管等。 ④工具准备:手提式电动石材切割机、手电钻、瓦
第六章_柴油机安装与调试
3. 阻水圈安装 4. 套缸安装后的检查
6.1.2 汽缸盖总成
汽缸盖总成
汽缸盖
汽缸盖罩
汽缸垫等零件
1.汽缸盖罩 2.汽缸盖找 垫片 3.汽缸盖 4.汽缸垫 5.涡流室镶块
汽缸盖在使用中应防止产生三漏,即漏气、漏水、漏油。
6.2活塞连杆组装配 6.2活塞连杆组装配
6.2.1活塞环向活塞上安装 活塞环向活塞上安装
油箱用来储存柴油,一般由镀锌簿钢板作成。油箱必须保持干净, 使用中,应定期用清洁柴油清洗内部。
柴油滤清器有粗滤器和细滤器,功用是清洁柴油。柴油滤清器安装好要 放尽其间的空气,可拧松出油管管接螺栓,直到流出的柴油不带气泡,表明 空气已经放尽,再将管接螺栓拧紧,要防止漏油。使用50~100小时保养一次, 如图所示。
活塞环有气环和油环。气环除了 矩形断面外,还有非矩形的,如锥形 环、扭曲环、梯形环、桶面环,如图 所示。
(a)矩形环 (b)锥形换 (c)扭曲环 (d)梯形环 (e)桶面环
非矩形截面环的安装时,这种环有一定的装 配方向。当作为第一道环时,锥形环和正扭曲环 在环的断面上内侧或下外侧切口,以提高刮油效 果。但正扭曲环装在第二、三道环槽时,为了提 高密封性能,可按相反方向装配。如果是换断面 的下内侧或上外侧切口(反扭曲环),则安装方 向应与正扭曲环相反。油环有普通油环和组合油 环。气环有泵油的作用,油环有刮油的作用,如 图所示. 图所示.
曲轴和凸轮轴定时齿轮的相对位置时保证正确的配气相位的首 要条件。定时齿轮组一般在出厂时都有记号,它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在齿轮和箱壳上有对应的记号,装配时只有将两记号对准即 可;另一种是齿轮与齿轮中间有对应的记号(如图6-19)。 当齿轮组原来没有记号或记号错乱时,可按如下方法找到正确 的安装位置。将飞轮按记号转到某一缸的压缩终了的上止点后在转 动一圈,然后根据进气的提前角把曲轴反向回转到相应的角度上, 在转动凸轮轴使之达到刚刚顶开进气门的位置,此时装入定时齿轮, 即为正确定位。
焊接工艺(锡焊)
6.3 自动焊接技术
目前常用的自动焊接技术包括: 浸焊 波峰焊接技术 再流焊技术 表面安装技术(SMT)
6.3.1 浸焊
浸焊是指:将插装好元器件的印制电路板浸入有熔融状焊料的锡锅内,一次完成印制电路板上所有焊点的自动焊接过程。 1.浸焊的特点 操作简单,无漏焊现象,生产效率高;但容易造成虚焊等缺陷,需要补焊修正焊点;焊槽温度掌握不当时,会导致印制板起翘、变形,元器件损坏。
2.焊剂(助焊剂)
焊剂是进行锡铅焊接的辅助材料。 焊剂的作用:去除被焊金属表面的氧化物,防止焊接时被焊金属和焊料再次出现氧化,并降低焊料表面的张力,有助于焊接。 常用的助焊剂有: 无机焊剂 有机助焊剂 松香类焊剂:电子产品的焊接中常用。
6.1 焊接的基本知识
6.1.3 锡焊的基本过程
锡焊是使用锡铅合金焊料进行焊接的一种焊接形式。其过程分为下列三个阶段: A.润湿阶段(第一阶段) B.扩散阶段(第二阶段) C.焊点的形成阶段(第三阶段)
6.1 焊接的基本知识
3.1.4 锡焊的基本条件
正确的焊接姿势
一般采用坐姿焊接,工作台和坐椅的高度要合适。 焊接操作者握电烙铁的方法: 反握法:适合于较大功率的电烙铁(>75W)对 大焊点的焊接操作。 正握法:适用于中功率的电烙铁及带弯头的电 烙铁的操作,或直烙铁头在大型机架上的焊接。 笔握法:适用于小功率的电烙铁焊接印制板上 的元器件。
6.2 手工焊接的工艺要求及质量 分析技术
6.2.3 焊点的质量分析
1.对焊点的质量要求 电气接触良好 机械强度可靠 外形美观
6.2 手工焊接的工艺要求及质量 分析技术
2.焊点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
虚焊(假焊) 拉尖 桥接 球焊 印制板铜箔起翘、焊盘脱落 导线焊接不当
6、第六章 金属屋面安装方案
第九节金属屋面系统施工方案1 金属屋面系统特点1.1 金属屋面系统特点本标段所选用金属屋面系统具有自重轻、耐久性强、经济性能高的特点,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优良的防火性能,所选用的材料是理想的绿色环保建筑材料。
铝镁锰合金屋面板是一种极具性价比的屋面材料,具有耐腐蚀、美观、重量轻、强度大、容易加工成型等诸多优点。
广泛应用于机场航站楼、车站及大型交通枢纽、会议及展览中心、体育场馆等大型建筑。
选用铝镁锰压型屋面板系统可充分利用该种新型建筑材料的高强、对曲线的完美贴合性以及超常耐久性的特性,再结合先进的钢结构技术,力求达到建筑空间与结构空间融合的自然、默契。
屋面底座采用“梅花型”连接头与屋面板相配合并与屋面板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在风力变化下整个屋面板系统可自动滑动、伸缩、避免了由于风力变化屋面板伸缩引起的扣盖咬合缝发生错位,而产生屋面渗漏的现象。
用铝镁锰合金压型板,直立式锁边系统,屋面板横向搭接采用机械铰合,直立锁边面板在横向采用自防水技术,不使用钉接压,与天沟、铝板等的结合部采取有效的技术处理措施,确保屋面的防水性能和美观要求。
1.2 金属屋面系统构造1.2.1 体育场金属屋面构造层次序号名称构造1 装饰层4mm厚铝复合板2 面板层0.9mm铝镁锰屋面板3 柔性防水层 1.2mmPVC防水卷材4 隔声层双层12mm水泥纤维隔声板5 保温层100mm保温棉,容重36kg/m³6 底板层 1.5mm穿孔钢板1.2.2 体育馆金属屋面构造层次序号名称构造1 面板层0.9mm铝镁锰屋面板2 透气层高密度聚乙烯防水透汽膜3 保温层200厚玻璃丝棉保温(A级)4 柔性防水层 1.2mmPVC防水卷材5 保温层100mm保温棉,容重36kg/m³6 底板层 1.5mm穿孔钢板7 隔声层双层12mm水泥纤维隔声板8 吸音层50厚超细玻璃丝棉吸音(A级)9 隔尘层无纺布隔离层10 底板层 1.5mm穿孔钢承板2 主要工序及关键节点工艺要求2.1 测量、放线2.1.1 准备工作根据工程情况,配备经验丰富的测量工程师及测量技术人员。
第六章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
图6.5 已接好的扁平电缆组件
图6.6 扁平连接线
第六章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
6.屏蔽线缆的安装
• 常用的屏蔽线缆有聚氯乙烯屏蔽线,常用于500V以 下信号的传输电气线,在屏蔽层内可有一根或多根 导线。主要类型有:
• 护套聚氯乙烯屏蔽线
• 这种屏蔽线多为同轴电缆,在屏蔽层内可有一根或 多根软导线,常用于电子设备内部和外部之间低电 平的电气连线,在音频系统也常采用这种屏蔽线;
• (1)器件和散热器接触面要清洁平整,保证两 者之间接触良好。
• (2)在器件和散热器的接触面上加涂硅酯。 • (3)在有两个以上的螺钉紧固时,要采用对角
线轮流紧固的方法,防止贴合不良。
第六章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
如图6.2所示是常见功率器件的安装。
图6.2 功率器件的安装
第六章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
4.集成电路的安装
第六章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
1.紧固工具及紧固方法
• 1.紧固工具 • 紧固螺钉所用的工具有普通螺丝刀(又名螺丝起子、改锥)、力矩螺丝刀、
固定搬手、活动搬手、力矩搬手、套管搬手等。其中螺丝刀又有一字头和十 字头之分。 • 工业生产中都使用力矩工具,以保证每个螺钉都以最佳力矩紧固。大批量工 业生产中均使用电动或气动紧固工具,并且都有力矩控制机构。 • 2.最佳紧固力矩 • 每种尺寸的螺钉都有固定的最佳紧固力矩,使用力矩工具很容易达到要求, 但使用一般的工具,则要靠实践经验才能达到最佳紧固力矩。 • 3.紧固方法 • 使用普通螺丝刀紧固要领;先用手指尖握住手柄拧紧螺钉,再用手掌拧半圈 左右即可。紧固有弹簧垫圈的螺钉时,要求把弹簧垫圈刚好压平即可。对成 组的螺钉紧固,要采用对角轮流紧固方法,先轮流将全部螺钉预紧(刚刚拧 上为止),再按对角线的顺序轮流将螺钉紧固。
微电子封装技术讲义06.07[1]
二、集成电路(IC)
集成电路: 半导体晶片经过平面工艺加工制造成
元件、器件和互连线、并集成在基片表面、 内部或之上的微小型化电路或系统。
通常所说的“芯片”是指封装好的集 成电路。 如果不能生产芯片, 就好像我 们盖房子的水平已经不错了,但是,盖房子 所用的砖瓦还不能生产一样,要命的是, 这个“砖瓦”还很贵。一般来说,“芯片” 成本最能影响电子产品整机的成本。
5、环境保护:半导体器件和电路的许多参数, 以及器件的稳定性、可靠性都直接与半导体表面的状 态密切相关。半导体器件和电路制造过程中的许多工 艺措施也是针对半导体表面问题的。半导体芯片制造 出来后,在没有将其封装之前,始终都处于周围环境 的威胁之中。在使用中,有的环境条件极为恶劣,必 须将芯片严加密封和包封。所以,微电子封装对芯片 的环境保护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用墨点标注的芯 片(随机和无功 能的芯片)
光刻对 准标记
用墨点标注的芯 片(边缘芯片和 无功能的芯片)
测试芯片
分离芯片 的划片线
边缘芯片 (100mm直径晶 圆片留6mm)
硅圆片的规格
直径小于150MM的圆片,要在晶锭的整个长度上沿 一定的晶向磨出平边,以指示晶向和掺杂类型:直径更 大的圆片,在边缘磨出缺口。
(2) 锯片法:厚晶片的出现使得锯片法的发展成 为划片工艺的首选方法。此工艺使用了两种技术, 并且每种技术开始都用钻石锯片从芯片划线上经过。 对于薄的晶片,锯片降低到晶片的表面划出一条深 入1/3晶片厚度的浅槽。芯片分离的方法仍沿用划片 法中所述的圆柱滚轴加压法。第二种划片的方法是 用锯片将晶片完全锯开成单个芯片。
三、 光刻
光刻:指用光技术在晶圆上刻蚀电路,IC生产 的主要工艺手段。
四、 前道工序
第6章表面安装技术(SMT)
§6.1 表面安装技术概述 表面组装技术:是将片式电子元器件用贴装机贴装在 印制电路板表面,通过波峰焊、再流焊等方法焊装在 基板上的一种新型的安装技术。 特点: ➢使用特殊的表面装配元器件; ➢元器件是在印制电路板上可以不打孔; ➢所有的焊接点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实现微型化; ➢高频特性好; ➢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厚膜表面装配电阻器通过在一个平坦的高纯度氧化铝 基底表面上网印电阻膜来制作电阻。 ➢薄膜型表面装配电阻器是用溅射在基片上的镍铬合金 膜来制作电阻。
◆圆柱状电阻器
采用刻槽来调整阻值,线间有分布电容,频率特性 较差。其电阻体是单一的碳膜和金属膜。
2.电阻网络
8
5
8
5
8
5
1 16
4
1
4
1
芯片阵列型电阻网络电路示例
它是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 自动拾取和贴装SMC/SMD的 机器人系统。它将SMC/SMD 从料盒中取出,经过判定整 形后,将SMC/SMD传递到印 制板上的精确位置,并可靠 粘接和固定。
①衡量贴片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精度:贴装精度、分辨率、重复精度。 贴装精度:贴装精度由两种误差组成,即平移误差和 旋转误差。
助焊剂:含量一般占焊膏的8%~15%,其主要成分有 树脂、活性剂和稳定剂等。 特点:由于熔融焊膏的表面张力作用,可以校正元器 件相对于PCB的微小位移。 2. 常用焊膏及使用注意事项
采用波峰焊接时,要遵循如下规范:
➢在波峰焊接面上不能放置PLCC/QFP等四边有引线 的器件。 ➢装配在波峰焊接面上的SMT元器件,其长轴要和焊 料波峰流动的方向平行,可以减少电极间的焊锡桥接 。 ➢波峰焊接面上的大、小SMT元器件不能排成一条直 线,要交错放置,可以防止焊接时因焊料波峰的“阴 影”效应造成的虚焊和漏焊。
机械制造基础第六章 第一、二、三节
粗拉 IT9~10 Ra 1.25~5
饺 IT6~9 Ra 0.32~10
精镗 IT7~9 Ra 0.63~5
粗磨 IT9~11 Ra1.25~10
精拉 IT7~9 Ra0.16~0.63
推 IT6~8 Ra0.08~1.25
手饺 IT5
Ra0.08~1.25
精磨 IT7~8 Ra0.08~0.63
3.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性能(包括 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等)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统称为工艺 过程,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装配等工艺 过程。本课程只研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 4.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 程的总和。
(6)选择不同的生产模式和制造技术的准则是什么?过去是——质量、生 产率、成本也称为切削加工的技术指标;现在是——T(交货时间)、Q (质量)、C(成本)、S(服务)
2.生产组织方式(三种)
(1)生产全部零件,并组装整机 特点:1)必须拥有加工所有零件及部装、总装的设备,形成大而全,小 而全的企业。 2)市场一旦有变化适应性差 3)设备负载不平衡,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4)定岗人员忙闲不均,不便管理,难以调动全员积极性。
半精铣 IT8~11 Ra 2.5¬10
船舶建造质量检验-第六章-轴系及螺旋桨制造和安装检验
第六章轴系及螺旋桨制造和安装检验第一节螺旋桨、轴和尾轴管加工检验一、螺旋桨锥孔加工检验(一)锥孔检验内容主机扭矩通过螺旋桨轴传递给螺旋桨,使船舶推进,故对螺旋桨与螺旋桨轴的锥孔与锥体配合有严格要求。
船厂一般要对到厂的螺旋桨锥孔与螺旋桨轴进行刮配,故要求螺旋桨制造厂在锥孔处留有0。
2~0.4mm的刮配余量。
下面介绍船厂对螺旋桨锥孔的检验,检验内容如下:1。
以螺旋桨轴锥体部位为依据,用手工方法修刮螺旋桨的锥孔,检验螺旋桨锥孔与螺旋桨轴锥体接触情况是否符合要求.2.对有键螺旋桨的键槽进行检验。
(二)检验方法与要求1。
螺旋桨锥孔检验(1)在螺旋桨轴锥体部位涂上薄薄一层色油,套入螺旋桨锥孔内,检查螺旋桨锥孔色油接触情况,要求锥孔内色油接触均匀,在每25×25(mm2)面积上不少于3个接触点。
按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规定,在螺旋桨轴与螺旋桨套合之前,桨壳与轴锥部的实际接触面积应不小于理论接触面积的70%(有键螺旋桨为65%)。
一般来说,锥孔接触点大端较小端略硬一些为好。
对于无键连接螺旋桨,除按上述要求外,还应在螺旋桨锥孔两端各留有100~150mm“无槽区”,因该处用以建立径向油压.为确保螺旋桨液压安装过程油压的建立,减少液压油外泄,经修刮后的锥部两端无槽区部分的接触,应明显地好于中间部分,即用色油检查时,色点要多于中间部位.(2)锥孔修刮后,螺旋桨铀锥体部分在锥孔内的相对位置,应满足图纸或工艺技术要求。
(3)用0。
03mm塞尺检查锥体两端连接处,插入深度应不超过10mm,宽度应不超过15mm。
(4)锥孔修正后,螺旋桨大端平面在螺旋桨轴上的轴向位置,应有标记或作出原始记录,供安装时参考。
(5)检验时注意点:①螺旋桨锥孔加工时,应四周均匀地修刮,以保持同轴度与垂直度。
用角度尺检查,不大于0。
15mm/m。
②螺旋桨安装时,根据其锥度大小一般要压进10mm以上(大致能使螺旋桨锥孔径向扩张0。
机械制造基础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习题与答案6-1为了加工出各种回转表面,车床必须具备哪些运动?答:1)工件的旋转运动;2)刀具的直线移动。
6-2车削加工中使用的刀具可分为哪几种?答:车削加工刀具可分为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割刀、镗刀和成形车刀。
6-3车削加工时,工件的装夹方式有哪些?答:1)卡盘或花盘安装;2)使用顶尖安装。
6-4按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车削加工可分为哪几种?答:按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车削加工可分为粗车、半精车、精车和精细车。
6-5试述铣削过程。
答:铣削加工时工件的直线或曲线运动为进给运动,铣刀的旋转运动为主运动。
铣削过程中有多把旋转的车刀在作切削加工。
铣刀刀齿切入工件是一个断续地、周期地受冲击的切削过程。
铣削时,切削厚度h D是变化的,由于刀齿刃口有圆弧半径,刀齿最初切入工件时,理论上h D为零,刀刃将在工件表面上滑走一段距离,直至h D大于刀齿刃口的圆弧半径时,才能切入工件。
铣削过程中,刀齿断续地进行切削,并且切削厚度不断地变化,使得铣削力和扭矩不断变化。
此外,刃磨后铣刀上各刀齿很难保证处于同一圆周或端面上,导致铣削力产生波动,因而使机械加工系统发生振动,造成铣削过程的不平稳,降低了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
6-6铣削与车削过程相比,具有哪些不同之处?答:1)断续的切削过程;2)切削厚度变化;3)铣削力变化;4)切屑的变形程度大。
6-7平面的铣削方式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答:铣削加工平面可以用周铣法,也可以用端铣法。
用圆柱铣刀的圆周刀齿来铣削工件表面的铣削方法称为周铣法。
周铣法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铣刀,周铣法可分为顺铣和逆铣。
顺铣法有利于提高加工表面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刀具的耐用度和工件装夹的稳定性,但容易引起工作台窜动,使进给速度不平稳,影响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严重时还会发生打刀现象。
逆铣法使刀齿磨损加剧,使工件产生加工硬化现象,并增加了表面粗糙度。
因此,逆铣多用于粗加工。
用端铣刀的端面刀齿来铣削工件表面的铣削方法称为端铣法。
第六章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第二节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常用连接技术
一、按施工方法分类
从预制结构施工方法分,承重构件的连接可以分为湿 连接和干连接。湿连接需要在连接的两构件之间浇筑混凝 土或灌注水泥浆。为确保连接的完整性,浇筑混凝土前, 从连接的两构件伸出钢筋或螺栓,焊接或搭接或机械连接。 在通常情况下,湿连接是预制结构连接中常用且便利的连 接方式,结构整体性能更接近于现浇混凝土。干连接则是 通过在连接的构件内植入钢板或其它钢部件,通过螺栓连 接或焊接,从而达到连接的目的。
25
第二节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常用连接技术
二、按连接工艺分类
(二)浆锚连接 2.常用浆锚连接技术应用
浆锚连接技术是将搭接钢筋拉开一定距离后进行搭 接的方式,连接钢筋的拉力通过剪力传递给灌浆料, 再传递到灌浆料和周围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即混凝土 预制构件一端为预留连接孔,通过灌注专用水泥基高 强无收缩灌浆料与螺纹钢筋连接,适用于大小不同直 径钢筋的连接。
2.预制剪力墙连接方式
预制剪力墙连接方式也比较多。湿连接目前常用的主 要有现浇带连接、套筒灌浆连接、预留孔浆锚搭接连接、 预留金属波纹管灌浆连接;干连接主要包括螺栓连接、后 张无粘结预应力连接、预埋钢板焊接连接等方式。
11
第二节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常用连接技术
二、按连接工艺分类
目前常用的预制墙、柱和梁、板连接工艺有:套筒灌浆连 接,约束浆锚搭接和后浇混凝土连接和以焊接和螺栓连接为 主的干式连接等。 (一)套筒连接 1. 套筒灌浆连接原理 套筒灌浆连接原理套筒连接也称套筒浆锚连接,如图 6-3(a)(b)所示。分半灌浆连接和全灌浆连接。
6)灌浆做业应留下每块墙体的影像资料,作为验收资料。
21
第二节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常用连接技术
SMT表面组装技术电子产品工艺课后答案第六章SMT贴片装配焊接技术
思考题:1、⑴试简述表面安装技术的产生背景。
答:从20世纪50年代半导体器件应用于实际电子整机产品,并在电路中逐步替代传统的电子管开始,到60年代中期,人们针对电子产品普遍存在笨、重、厚、大,速度慢、功能少、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不断地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迫切希望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厂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克服这些弊端。
工业发达国家的电子行业企业为了具有新的竞争实力,使自己的产品能够适合用户的需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成了基本共识——必须对当时的电子产品在PCB的通孔基板上插装电子元器件的方式进行革命。
为此,各国纷纷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电子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攻关。
经过一段艰难的搜索研制过程,表面安装技术应运而生了。
⑵试简述表面安装技术的发展简史。
答:表面安装技术是由组件电路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
早在1957年,美国就制成被称为片状元件(Chipponents)的微型电子组件,这种电子组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上;20世纪60年代中期,荷兰飞利浦公司开发研究表面安装技术(SMT)获得成功,引起世界各发达国家的极大重视;美国很快就将SMT使用在IBM360电子计算机内,稍后,宇航和工业电子设备也开始采用SMT;1977年6月,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厚度为12.7mm(0.5英寸)、取名叫“Paper”的超薄型收音机,引起轰动效应,当时,松下公司把其中所用的片状电路组件以“混合微电子电路(HIC,HybridMicrocircuits)”命名;70年代末,SMT大量进入民用消费类电子产品,并开始有片状电路组件的商品供应市场。
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产品制造的需要,SMT作为一种新型装配技术在微电子组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称之为电子工业的装配革命,标志着电子产品装配技术进入第四代,同时导致电子装配设备的第三次自动化高潮。
SMT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Ⅰ第一阶段(1970~1975年)这一阶段把小型化的片状元件应用在混合电路(我国称为厚膜电路)的生产制造之中。
第六章拉线制作组装工艺规范(精)
50
⑤
用线绑扎
④
拉线工艺要求:
1、钢绞线无散股、损伤;
2、拉线金具镀锌良好,表面光洁,线夹转动灵活,无锌皮剥落,无损伤、无锈蚀、无缺件、无气泡、无砂眼;,无裂纹、毛刺、飞边等缺陷。
3、拉线盘的埋设深度和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线棒与拉线盘应垂直,连接处应采用双螺母,拉线棒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500~ 700mm。
8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固定可靠并与主线平行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度为300500mm尾线回头后应扎牢用22或24号铁线绑扎359契型线夹与ut型线夹在钢铰线尾线处距尾线端头255mm用10号铁线将主线和尾线绑扎在一起长度为555mm
四川省电力公司
10kV及以下农网工程典型施工工艺
9、契型线夹与UT型线夹,在钢铰线尾线处距尾线端头25±5mm用10号铁线将主线和尾线绑扎在一起长度为55±5mm;两端头绞紧,3个麻花不能超过尾线端头
10、铁线绑扎应均匀、紧密、无缝隙(缝隙标准应小于0.2mm;无起鼓现象,并不得损伤钢绞线镀锌层;
11、拉线驰度符合要求;
12、当同一组拉线使用双线夹并采用连板时,其尾线端的方向应统一;13、拉线受力后UT型线夹的螺杆应露扣不得少于20mm,并应有不小于1/2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紧,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防水面朝上,线夹的凸肚位置应与尾线同侧,凸肚应朝地面;14、钢绞线型号为GJ-25—35时,钢线卡子为JK-1,每侧安装3个;钢绞线型号为GJ-50时,钢线卡子为JK-2,每侧安装4个;15、靠近拉线绝缘子的第一个钢线卡子,其U形环应压在拉线尾线侧,其后应一正一反交替安装;16、钢丝绳卡的垫圈齐全,受力均匀牢固可靠。17、水平拉线垂直路面距离大于6米;18、拉线柱应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0°~20°;19、坠线与拉线柱夹角不应小于30°;20、拉线抱箍距拉桩杆顶端为250mm,拉桩杆的拉线抱箍距地面不低于4.5米。
第六章固定连接的装配与修理课件
29 2024/8/3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习题册43~45
休息、休息
30 2024/8/3
18 2024/8/3
三、花键连接的装配
花键连接(图6--8)是 由花键轴与毂孔上的多 个键齿组成,有动连接 和静连接两种形式。它 具有承载能力高、传递 扭矩大、同轴度高和导 向性好等优点,但制造 成本高。适用于载荷大 和同轴度要求高的传动 机构中,在机床和汽车 中应用广泛。
图6---8花键及其连接 a)内花键b)外花键c)花键连接 19
用镀铬或堆焊,然后加工到规定尺
寸的方法修复。堆焊时要缓慢冷却,
以防花键轴变形。
21 2024/8/3
§6—3 销连接的装配与修理
销连接用于定
位、连接和过载保 护(图6---11)。销连 接可靠、定位方便、 装拆容易、制造简 便,在各种机械中 应用广泛。销有圆 柱销、圆锥销、开 口销和弹性销等, 尺寸已标准化。
第六章 固定连接的装配与修理
§6 — 1 螺纹连接的装配与修理 §6 — 2 键连接的装配与修理 §6 — 3 销连接的装配与修理 §6 — 4 过盈连接的装配与修理
1 2024/8/3
固定连接的装配与修理
固定连接是装配中 最基本的一种装配方法, 常见的固定连接有螺纹连 接、键连接、销连接、过 盈连接、焊接、粘接、铆 接等。根据拆卸后零件是 否被破坏,固定连接又分 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和不 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两类
2024/8/3
1.静连接花键的装配
套件在花键轴上固定,故有少量过盈。 当过盈量小时可用铜棒轻轻压人。过盈量 较大时,可将套件加热到80~120~C后再进 行装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六章课后题答案
6-1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1)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过程。
(2)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3)工艺规程——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6-2何谓工序、工步、走刀?(1)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3)走刀又叫工作行程,是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
6-3零件获得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的方法有哪些?(1)零件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调整法、自动控制法。
(2)零件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
(3)零件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找正法、装夹法。
6-4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p222-223表6-4.6-5试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步骤。
(1)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1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能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或机器的装配质量),达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2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使产品尽快投放市场。
3设法降低制造成本。
4注意减轻劳动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2)工艺规程的设计内容及步骤:1分析研究产品的零件图及装配图。
2确定毛坯。
3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
4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
5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确定切削用量。
9确定工时定额。
10技术经济分析。
11填写工艺文件。
6-6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那些工作?拟定工艺路线须完成的工作:1确定加工方法。
2安排加工顺序。
3确定夹紧方法。
北美木结构房屋安装手册6-7
森豪木结构房屋安装手册2006-6-7(北美木结构平台式施工方法)现场材料的存放:分类码放,为避免倾斜、翻倒或重压,下面搁置垫木。
基础平台(一)施工起步:基础放线●首先在已完成的地基上对应图纸实施放轴线,座标线的左右误差及对角误差不能大于2mm。
轴线为建房的参照线,同时应放出轴线外端线段,(既龙骨墙外端)●此时发现地基面水平误差较大要做砂浆抄平,较小缝隙垫平即可。
(二)建房开始:第一步安装木基板●提前准备的工作:裁出40cm左右宽聚脂膜(塑料布)●开始建房的第一步是把灰绿色的“木基板”(ACQ防腐木)对照图纸与地基上用螺拴安装就位加垫拧紧。
注意安装木基板时要在板下面铺好40cm左右宽聚脂膜垫层并多半留在外边,木基板安装对齐事前放线的轴线外端线位置,整体木基板面出现不水平时,小毛病时用石子或砂浆局部补救。
之后可以在水平的“木基板”层上做地平台或进行无平台做法。
●首层地平台做法:是指别墅房屋首层的平台做法(根据图纸要求而定)具体施工是在“木基板”层上按图纸要求排列地龙骨,间距40cm左右要按OSB的实际合开尺寸排列,之后上面覆1.8 cm厚OSB板以龙骨间对接,固定用罗纹钉以18-20cm左右间距略斜方向钉牢。
做完的平台面露出地上的各种预留管道口要暂时封严。
地平台表面也要用塑布或聚脂膜等加以保护。
●无首层平台做法:(是今后常用的做法之一)针对单层木屋及度假木屋使用。
具体施工是在安装木基板后,不在做地平台,而是直接开始下道工序连接墙体。
此时现场预制好的龙骨墙体框架既可对位竖立,几个人一组从直角处开始连接,每个接点处用两个8-10cm自攻钉(或钉)以略斜方向交叉形钉牢。
墙体框架对应图纸不要搞错正反方向,整体墙框架组建过成要保证垂直方正,注意墙端处的双龙骨在直角处要上下交错搭接,不能出现两层龙骨同一方向顺茬连接。
墙体外则面用1cm厚的OSB固定。
从墙端处连接预制好的屋顶构架,墙端处用直角铁连件固定。
屋架的排列间距40-60cm左右(按图纸要求)间距要符合OSB尺寸的龙骨间对接,整体屋架固定后用1cm厚的OSB(或1.8cm的OSB/按图纸要求)交错成型钉牢于屋顶表面,()此后木屋主体基本构成。
建筑幕墙第六章
第六章金属板幕墙国家标准《建筑幕墙》对金属幕墙提出了专项要求。
6金属板幕墙专项要求6.1性能应符合 3.1和3.2的要求,并满足设计要求。
6.2材料6.2.1面板材料6.2.1.1金属板幕墙可按建筑设计的要求,选用单层铝板、铝塑复合板、蜂窝铝板、彩色钢板、搪瓷涂层钢板、不锈钢板、锌合金板、钛合金板、铜合金板作为面板材料。
面板与支承结构相连接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双金属接触腐蚀。
6.2.1.2铝板幕墙的表面宜采用氟碳喷涂处理。
单层铝板执行标准参见《建筑幕墙》附录A,应符合其中YS/T 429.2的要求。
6.2.1.3铝塑复合板执行标准参见《建筑幕墙》附录A,应符合其中GB/T 17748的幕墙用铝塑板部分规定的技术要求。
6.2.1.4蜂窝铝板执行标准参见《建筑幕墙》附录A,应符合其中GJB1719的要求,铝蜂窝芯材用胶粘剂应符合HB/T7062的要求。
6.2.1.5单层铝板材料性能执行标准参见《建筑幕墙》附录A,应符合其中YS/T 429.1的要求;滚涂用的铝卷材材料性能应符合YS/T 431的要求;铝塑复合板用铝带应符合YS/T 432的要求,并优先选用3×××系列及5×××系列铝合金板材。
6.1.2.6彩色涂层钢板执行标准参见《建筑幕墙》附录A,应符合其中GB/T 12754的要求。
6.2.1.7搪瓷涂层钢板执行标准参见《建筑幕墙》附录A,应符合中QB/T 1855的要求,钢板宜采用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如表6-1的结构钢板。
钢板的内外表层应上底釉,外表面釉面涂层厚度要求如表6-2。
表6-1 搪瓷涂层钢板用钢板主要化学成分项目化学成分(%)含量化学成分碳≤0.008锰≤0.40磷≤0.020硫≤0.030 表6-2 搪瓷涂层钢板外表层釉面涂层厚度涂釉方法涂层涂层厚度最大值(mm)说明光滑面波纹面干法涂釉底釉0.1底釉、面釉0.3 总厚度湿法涂釉底釉0.2 0.4底釉、一层面釉0.4 0.5 总厚度底釉、两层面釉0.6 0.6 总厚度6.2.1.8锌合金板的化学成分要求应符合表6-3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S M T 装 配 方 案 和 生 产 设 备
6.3 S M T 装 配 方 案 和 生 产 设 备
⒉SMT的基本工序 SMT的基本工序 安装基板→点胶或涂膏→安装SMD→热固 化→焊接→清洗→检查 SMT焊接技术 ⒊SMT焊接技术 ⑴SMT印制板波峰焊接工艺流程 制作粘合剂丝网→漏印粘合剂→贴装SMT 元器件→烘干固化→插装引线元器件→波峰 焊接→印制板清洗→测试 ⑵SMT印制板再流焊接工艺流程 制作焊锡膏丝网→漏印焊锡膏→贴装SMT 元器件→插装引线元器件→再流焊接→印制 板清洗→测试
6.1 表 面 安 装 技 术 概 述
⒉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电路组装技术的要求 ①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特征 ●智能化:把信号从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并用 计算机进行处理; ●多媒体化:从文字信息交流向声音、图象信息 交流转化; ●网络化:用网络技术把独立系统联络起来,实 现资源共享。 PCB制作技术的发展趋势 ②PCB制作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密度化:电子产品单位体积处理信息量的提 高; ●高速化:单位时间内处理信息量的提高; ●标准化: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转化,对元器 件及装配技术的标准化要求更高。
§6.1 表面安装技术(SMT)概述
一、表面安装技术的发展过程 ⒈ 概 念 : S M T ( 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是将表面安装形式的元器件用 专用的胶粘剂或焊料膏固定在预先制作好的 印制电路板上,并在元器件的安装面实现安 装,是一种电子元器件贴焊工艺技术。 传统装联技术―――“通孔”装配技术TH T(Through-hole Mounting Technology) 是在印制电路板(PCB)上打孔插装元器 件。
二、表面安装元器件的种类和规格
●包装形式:散装、管状料斗、盘状纸带。
6.2 ⑵有源器件SMD(Surface Mount Dvice) 表 包括各种半导体器件,既有分立器件的二极管、三极 面 管、场效应管,也有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集成器件。 安 ①SMD分立器件 装 电极引脚数为2~6个。二端、三端SMD全部是二 元 极管类,四~六端SMD内大多封装了两只三极管或 场效应管。 器 件
6.1 表 面 安 装 技 术 概 述
⒊表面装配技术的发展概况 ①产生:起源于60年代的瑞士钟表业, 70年代,荷兰菲立普公司将它应用于石英 电子表、计算器等超小型产品,80年代开 始迅速进入消费类、军事类电子产品及计算 机行业,并渗透到工业生产各个领域。 ②国外SMT技术的发展水平:SMT正 在世界范围成为装联技术的主流。 ③我国现状:80年代初开始研制小型元 器件,但发展缓慢,未能形成生产能力; 80年代中期引进一些片式元件生产线 ,生产能力得到逐年提高; 90年代进入发展阶段。
再流焊接方法
6.3 S M T 装 配 方 案 和 生 产 设 备
再流焊方法
6.3 S M T 装 配 方 案 和 生 产 设 备
二、SMT元器件贴装机 、SMT元器件贴装机
6.3 S M T 装 配 方 案 和 生 产 设 备
二、SMT元器件贴装机 、SMT元器件贴装机
6.3 S M T 装 配 方 案 和 生 产 设 备
BGA)
§6.3 SMT装配方案和生产设备
一、SMT装配方案 SMT装配方案
⒈SMT的装配方式 SMT的装配方式 ⑴完全表面装配:PCB上没有通孔插装器件 单面表面装配 双面表面装配 ⑵单面混合装配:元件安装在基板的一侧,且为 通孔元件和表面安装元件混合。 ⑶双面混合装配:有两种方式 安装基板一面为THC,另一面为SMD或 SMC 安装基板一面为THC和SMD的混合,另 一面为SMD
英寸,电极数为84脚或更多 ☻QFP型:四边出脚,翼形电极,引脚间距0.05英 寸,电极数为84脚或更多
②SMD集成电路
6.2 表 面 安 装 元 器 件
6.2 表 面 安 装 元 器 件
6.2 ⑴片式矩形元件:各种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 表 ⑵圆柱形元件:各种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 面 ⑶封装元器件:二极管(SOD)、晶体管(SO 安 T)、小型塑封集成电路(SDIC)、无引线陶瓷 装 封装片状载体(LCCC)、有引线塑料封装片状载 元 体(PLCC)等。 器 ⑷COB(chip on board)型元件:各种半导体、 裸芯片等。 件
6.3 S M T 装 配 方 案 和 生 产 设 备
三、SMT焊接设备 、SMT焊接设备
§6.4SMT印制电路板及装配焊接材料
一、SMT印制电路板 SMT印制电路板
表面安装用基板: ⒈表面安装用基板:需要考虑热膨胀系数及散热 等性能
·基板尺寸的稳定性要高、高温特性要好, 机械特性和绝缘特性必须能满足要求 ·为能提高安装密度,层数越多越好 ·电路板一定要平整,不能有微小的翘曲现 象及凸凹不平的情况。 ·线路板本身的膨胀系数一定要小
6.2 ●I/O间距大,使贴装操作简单易行,焊接缺陷率 表 降到最低限度。 面 窄间距QFP:电极间距极限为0.3mm 安 BGA:典型间距为1.0mm、1.27mm、1.5mm 装 ●BGA产品的平均线路长度缩短,改善了 元 组件的电气性能和热性能 器 ●BGA的尺寸比同功能的QFP小得多,有利 件 于PCB上组装密度的提高
6.1 SMT在电子装配技术历程中的位置 表 ⒉SMT在电子装配技术历程中的位置 面 SMT是电子产品装配工艺发展历史中的 第四代技术。 安 装 技 术 概 述
6.1 表 面 安 装 技 术 概 述
⒊SMT的发展趋势 SMT的发展趋势
⑴主要技术动向是元器件的小型薄型化、高功能 化、全面表面安装化、复合化。 ⑵印制板技术发展趋势为高密度化和高多层化。 PCB为了适应电子设备的轻、薄、短、小化,围 绕导体图形细线化、辅助孔小径化、柔性化、高密 度表面安装化和放热对策等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开发 工作。 ⑶电子设备的生产形态从大量生产向多品种小批 量生产方向发展,尽可能缩短生产线更换产品(程 序)的时间,开始研究全自动化和无人化的生产系 统,这种发展趋势充分体现在高速安装机和多功能 通用安装机的发展中。
6.1 表 面 安 装 技 术 概 述
⒊表面装配技术的发展概况 ①产生:起源于60年代的瑞士钟表业, 70年代,荷兰菲立普公司将它应用于石英 电子表、计算器等超小型产品,80年代开 始迅速进入消费类、军事类电子产品及计算 机行业,并渗透到工业生产各个领域。 ②国外SMT技术的发展水平:SMT正 在世界范围成为装联技术的主流。 ③我国现状:80年代初开始研制小型元 器件,但发展缓慢,未能形成生产能力; 80年代中期引进一些片式元件生产线 ,生产能力得到逐年提高; 90年代进入发展阶段。
6.4 S M T 印 制 电 路 板 及 装 配 焊 接 材 料
表面安装印制电路板的种类 (1)陶瓷电路基板 陶瓷电路基板:特点是表面光洁度好、 陶瓷电路基板 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耐高温,且热膨胀 系数较小,基板与SMT元器件的材料基本 相同,不需考虑匹配问题。主要用于厚膜、 薄膜集成电路和多芯片微组装电路中。不足 之处是介电常数高。 (2)环氧玻璃纤维板 环氧玻璃纤维板:特点是有良好的韧 环氧玻璃纤维板 性、良好的强度和良好的延展性。而且还有 单块电路基板的尺寸一般不受限制的优点。 它可以用作单面、双面、多层印制电路板。 不足之处是热膨胀系数比较高。 (3)金属芯印制板 金属芯印制板:散热性能好,尺寸稳 金属芯印制板 定,具有电磁屏蔽作用,成本较低。
●组装可靠性高:焊料球的高度表面张力导致再 流焊时器件的自校准效应
⑵优点:
⑶端子数:使用较多的为72~225,亦可见256、 6.2 361、736。
表 面 安 装 元 器 件
⑷品种: 塑料(PBGA) 载带(TBGA) 陶瓷(CBGA) 陶瓷拄(CCGA) 中空金属(MBGA) 柔性(µ-BGA或Micro
6.1 表 面 安 装 技 术 概 述
⑷“细间隙技术(FPT)”。既多引线细间隙V LSI,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工业电子设备和高 可靠性军事电子装备上。这些器件的安装要求采用 高精度丝印设备,高精度细间隙安装机和更加严格 的焊接工艺,它存在独特的装焊工艺问题。 ⑸近年来国外正在流行手动安装设备和系统。所 谓手动安装系统就是对简单的手工安装,提供一定 的机械装置,以补偿或消除人手的不稳定性(振动 和不均匀压力),并采用人机工程设计辅助系统, 使安装更易于进行和更加精确。 ⑹表面安装焊接可靠性是SMT的重要研究课题 。再流焊是SMD的主要焊接工艺,由于SMD封 装形式的多样化,也要求多样化的焊接方式与之对 应,以充分发挥各种焊接方式的优点,改善表面安 装印制板组件的焊接可靠性。
⑸异型元件:如电感器、滤波器、微调电容、石英晶 体、开关、插座、继电器、微型电机等。
⒉按结构形状分
⒊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新型封装 BGA ( Ball Grid 6.2 Array) )
表 面 安 装 元 器 件
⑴定义:将原来器件PLCC/QFP封装的J型或 翼型电极引脚,改变成球形引脚,把从器件四周“单 线性”顺列引出的电极改变成本体腹底之下“全平面” 式的格栅阵排列。
6.2 双列封装: 双列封装: 表 ☻SO型:0.15英寸宽,双列直插式,双列翼形电极, 面 一般电极数为8 、14 、16脚,引脚间距0.05英寸 安 (≈1.27mm) 装 ☻SOL型:0.9英寸宽,双列直插式,双列翼形电 元 极,一般电极数不超过28脚,引脚间距为0.05英寸 矩形封装: 器 矩形封装: 件 ☻PLCC型:四边出脚,J型电极,引脚间距0.05
、SMT的装配技术特点 6.1 二、SMT的装配技术特点 SMT技术的优越性 表 ⒈SMT技术的优越性 面 ⑴实现微型化:可大大提高PCB的安装 密度。与通孔技术相比,可节约印制板的空 安 间60%~70%,减轻重量70% ~90%。 装 ⑵信号传输速度高:联线短,传输延迟小 技 ⑶高频特性好:无引线或引线极短,使电 术 路的信号路径短,分布参数大大减小,同时 这种装配结构的抗震动、抗冲击能力较强, 概 使设备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 述 ⑷可以有效地实行自动化生产:提高成品 率和生产效率。 ⑸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