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用

合集下载

庄子《逍遥游》原文鉴赏

庄子《逍遥游》原文鉴赏

庄子《逍遥游》原文鉴赏庄子《逍遥游》原文鉴赏及翻译《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庄子《逍遥游》原文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庄子《逍遥游》鉴赏“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

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

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庄子《逍遥游》原文北冥有鱼①,其名为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高中语文文言文庄子《逍遥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庄子《逍遥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庄子《逍遥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平!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全文及赏析

《逍遥游》全文及赏析

背景介绍《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

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逍遥游·北冥有鱼【作者】庄周【朝代】先秦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

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名字叫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南方的大海,那就是‘天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仿佛是由生物气息吹拂。

逍遥游课文原文及注解

逍遥游课文原文及注解

逍遥游课文原文及注解关于《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逍遥游课文原文及注解,欢迎阅读参考!《逍遥游》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平!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逍遥游高中课文原文

逍遥游高中课文原文

逍遥游高中课文原文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其代表作非常非常多,其中非常著名的一篇《逍遥游》不管是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逍遥游》文言文是大家重点要学习的文章,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逍遥游》原文及翻译,读完《逍遥游》以后,你可以赏析一下《逍遥游》吗?《逍遥游》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平!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逍遥游高中课文原文及注音

逍遥游高中课文原文及注音

逍遥游高中课文原文及注音逍遥游【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音】青青(zhēng zhēng)子(zǐ)衿(jīn),悠悠(yōu yōu)我(wǒ)心(xīn)。

但(dàn)为(wéi)君(jūn)故(gù),沉吟(chén yín)至(zhì)今(jīn)。

呦呦(yōu yōu)鹿(lù)鸣(míng),食(shí)野(yě)之(zhī)苹(píng)。

我(wǒ)有(yǒu)嘉(jiā)宾(bīn),鼓(gǔ)瑟(sè)吹(chuī)笙(shēng)。

明(míng)明(míng)如(rú)月(yuè),何(hé)时(shí)可(kě)掇(duó)?忧(yōu)从(cóng)中(zhōng)来(lái),不(bù)可(kě)断(duàn)绝(jué)。

越(yuè)陌(mò)度(dù)阡(qiān),枉(wǎng)用(yòng)相(xiāng)存(cún)。

契(qì)阔(kuò)谈(tán)宴(yàn),心(xīn)念(niàn)旧(jiù)恩(ēn)。

月(yuè)明(míng)星(xīng)稀(xī),乌(wū)鹊(què)南(nán)飞(fēi)。

绕(rào)树(shù)三(sān)匝(zā),何(hé)枝(zhī)可(kě)依(yī)?山(shān)不(bù)厌(yàn)高(gāo),海(hǎi)不(bù)厌(yàn)深(shēn)。

《庄子·逍遥游》无用与有用,小用与大用,庄子的三个人生态度

《庄子·逍遥游》无用与有用,小用与大用,庄子的三个人生态度

《庄子·逍遥游》无用与有用,小用与大用,庄子的三个人生态度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庄子的《庄子》一书。

参考的版本是傅佩荣老师的《傅佩荣译解庄子》。

01庄子,原名庄周,字子休,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69年,于公元前288年去世,是战国时期蒙国人,在今天的山东和河南交界处的一个小国。

庄子与儒家的孟子大概是同时代的人(约前372年—前289年),比孟子大概小3岁,但这两位同时代的思想家,两大学派的代表人物,并没有什么交集,也没见过面。

庄子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国的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宋戴公为庄姓始祖。

庄子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也是先秦七子之一,而先秦七子分别是: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和韩非子。

庄子一生清贫,甚至可以说是贫穷。

他曾经短暂当过小官,中年以后就没基本上无所事事了,住在一个简陋的房屋里,以织鞋为生,面黄肌瘦,但庄子生性孤傲,当时很多流传说让他去做官,他都一一拒绝了。

相对于高官俸禄,庄子显然更希望自由自在地生活。

02相传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

当时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说明来意后,对庄子说:“大王希望你跟随我们一起回去做相国。

你可愿意?”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

”03说庄子生性孤傲,但其实《庄子》一生在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多少重视,在司马迁笔下,庄子也是一个小角色,在《史记》中评价庄子说“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逍遥游原文和翻译

逍遥游原文和翻译

逍遥游原文和翻译《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

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

下面是逍遥游原文和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平!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逍遥游》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逍遥游》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逍遥游》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

文章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

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作品原文:逍遥游1北冥2有鱼,其名为鲲(kūn)3。

鲲之大,不知其几4千里也5;化而为鸟,其名为鹏6。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7而飞,其翼若垂天8之云。

是鸟也,海运9则将徙10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11也。

《齐谐》12者,志怪13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14三千里,抟(tuán)15扶摇16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17者也。

”野马18也,尘埃19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0。

天之苍苍21,其22正色23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4?其视下也25,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26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27大舟也无力。

覆28杯水于坳堂29之上,则芥30为之舟;置31杯焉32则胶33,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34。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35,而后乃今36培风37;背负青天,而莫之夭38阏(è)39者,而后乃今将图南40。

蜩(tiáo)41与学鸠42笑之曰:“我决(xùe)起43而飞,抢44榆枋(yú fāng)45而止,时则46不至,而控47于地而已矣,奚以48之49九万里而南为50?”适51莽苍52者,三餐53而反54,腹犹55果然56;适百里者,宿57舂(chōng)粮58;适千里者,三月聚粮59。

《逍遥游》优秀课件(用)

《逍遥游》优秀课件(用)

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逍遥游》的解读和分析,可以提高学生 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思想教育
《逍遥游》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可以作为思想教育的素 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创意教育
《逍遥游》的创意和想象力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逍遥游》优秀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逍遥游》的背景与作者 • 《逍遥游》的原文解析 • 《逍遥游》的译文与解读 • 《逍遥游》的影响与评价 • 《逍遥游》的实践应用
01 《逍遥游》的背景与作者
时代背景
01
02
03
春秋战国时期
该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 种思想流派纷纷涌现,形 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译文对比
对比不同版本的《逍遥游》译 文,分析其语言风格、表达方 式、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差异。
对比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和技 巧,探讨其对原文理解及表达 的影响。
对比不同版本的注释和解读, 分析其对译文准确性和可读性 的贡献。
译文的优缺点
优点分析
分析《逍遥游》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探讨其 传达原文意义和文化特色的能力。
在人生哲学中的应用
人生智慧
《逍遥游》所探讨的自由、超越、无为等主题可以给人以人生智慧 的启示,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
心灵修养
《逍遥游》强调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心灵修养和 境界。
人生目标追求
《逍遥游》所表达的对自由和超越的追求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生目标的 思考和探索。
THANKS FOR WATCHING
缺点探讨
探讨译文中可能存在的语言障碍和文化误解,提 出改进建议。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译文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译文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译文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庄子》被人们誉为“道家经典”。

其中《逍遥游》一篇是其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分别介绍庄子《逍遥游》的原文及译文。

一、庄子《逍遥游》原文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谪仙者,隐然而喻者也。

故曰:“飞鸟虽高,人翮则不能蔽;过香履,人不闻臭。

蝴蝶自喻轻质,墨子之骨则重且坚。

其实无他,假辞以讹人耳。

”夫随清风而与之俱,萍飘洋而与之游者,非同寻常之人也。

果且有人于此间乎?此人何德之有,以其特达于是乎?存在、不存在,同为物之所自在,不互相非也;至人无己,神人无功,故能游;游而无所游,行而无所行,无所求而得,随所遇而安之,则和。

渊清而无善、纵深而无极、与人息其又何妨,举世不足以相形也。

抱道而过,兼及阴阳,而无所抱,则万物皆化而无不可。

所以不至于身,而身不至于物;所以无动于衷,而形于外;是以乐天知命。

二、庄子《逍遥游》译文逍遥游北方有一种鱼,叫作鲲。

它的身躯之大,无法估量。

经过化作一种名为鹏的鸟,鹏的背部无法估量,其翅膀又似乎要遮天蔽日。

这种鸟的栖息地,就在南方的天池。

神明之士老莱说:“飞鸟再高飞,在天空的人类并不觉得自己的羽毛会被掩盖。

如果有人粗心地走过鞋柜,却不觉得自己的鞋子没有香味。

蝴蝶认为自己轻盈灵活,墨子骨头坚固又沉重。

但其实,只不过是使用虚假的话语来欺骗人类罢了。

”沐浴清风,沿海漂泊,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它们到底存在与否?如果有这样的人,他们有什么特殊之处?存在和不存在是本该存在的,他们不互相排斥。

完人无所谓自己,神人无所谓功德,因此他们自如地漂泊在逍遥游的境地。

自由地逍遥流连,走在道路上,涵盖了阴阳双方,又无所求,顺其自然,认同它所遇见的一切。

此外,万物都在转化之中,它们不附于身,而身体也不依附于他们。

内心没有动摇的波澜,形体却透露出悠闲安逸。

庄子《逍遥游》完整原文

庄子《逍遥游》完整原文

庄子《逍遥游》完整原文庄子《逍遥游》完整原文及译文文言文《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全文以喻引理,以比阐理,让大鹏与小鷃、九万里与仞尺、庸官与贤君在对比中绽开阐理,让读者得到的印象是鲜亮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庄子《逍遥游》完整原文,盼望能关心到大家!庄子《逍遥游》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è)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tiáo)与学鸠笑之曰:“我决(xuè)起而飞,抢榆枋(yú fāng)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真;适百里者,宿舂(chōng)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zhāo)菌不知晦朔,蟪(huì)蛄(gū)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chūn)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yàn)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飞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运用逍遥游典故的古诗

运用逍遥游典故的古诗

运用逍遥游典故的古诗
运用《逍遥游》典故的古诗有李白的《上李邕》和毛泽东的《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沁园春·长沙》以及《七律·吊罗荣桓同志》等。

李白的《上李邕》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这几句诗运用了《逍遥游》的典故,以大鹏自比,描写了传说中的神鸟大鹏起飞、下落时浩荡之景象,更是表现出了诗人李白此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向。

而毛泽东的诗词中,对《逍遥游》中的鲲鹏意象也有多次引用和化用。

如在《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中,“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表达了对友人如鲲鹏般搏击风浪、翱翔云天的期望。

在《沁园春·长沙》中,“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化用了《逍遥游》中鲲鹏击浪的意象,抒发了在大江大河中迎风劈浪的豪迈情怀。


在《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中,“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则通过对比鲲鹏与斥鷃、昆鸡等小鸟的不同,表达了对鲲鹏式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小人的鄙视。

这些古诗都巧妙地运用了《逍遥游》中的典故和意象,使诗歌更具深度和韵味。

逍遥游善于使用寓言和比喻说理的特点

逍遥游善于使用寓言和比喻说理的特点

逍遥游,又名刘勰,是东晋初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在自己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中提出了“寓言比兴”说理的观点。

在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中,他也善于使用寓言和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特点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生动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一、探讨寓言和比喻在逍遥游作品中的运用逍遥游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常常运用寓言和比喻来塑造人物形象、描绘风景或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他的《赤壁赋》中,他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战争的场面描绘得绘声绘色,使读者仿佛置身其间,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激烈。

在《伶官赋》中,他运用寓言的手法,将伶官的辛酸经历与荣辱得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古代伶官的生活真实和社会地位低下的困境。

可以说,逍遥游的作品中充满了各种寓言和比喻,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生动有趣,深受人们喜爱。

二、分析寓言和比喻对逍遥游作品的影响寓言和比喻的运用,使得逍遥游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富有表现力。

逍遥游通过寓言和比喻,能够巧妙地传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荀慕凤赋》中,他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主人公的风采与凤凰相媲美,从而表达了对主人公不凡的赞美之情。

在《滕王阁序》中,他通过寓言的手法,将滕王阁比作云端仙境,使得读者对滕王阁的神奇和美丽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寓言和比喻的使用,使得逍遥游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更加引起人们的共鸣。

三、总结逍遥游善于使用寓言和比喻说理的特点逍遥游善于使用寓言和比喻说理的特点,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

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经常使用寓言和比喻来塑造人物形象、描绘风景或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种特点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加引起人们的共鸣。

可以说,寓言和比喻的运用成为了逍遥游文学创作的一大特色,也为他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在逍遥游善于使用寓言和比喻说理的特点,不仅使得他的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也使得他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加引起人们的共鸣。

庄子无用之用文言文翻译

庄子无用之用文言文翻译

《庄子·逍遥游》夫有用之用,不如无用之用也。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有用之用,不如无用之用。

真正的智慧如同愚笨,真正的巧智如同笨拙,真正的辩才如同木讷。

唯有不争,天下才能无人与之争斗。

因此,圣人行事无为,言教不言。

万物生长而不起始,有所作为而不依赖,成功而不自居。

唯有不居功自傲,才能保持长久。

【解读】庄子此句意在阐述“无用之用”的人生哲理。

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这种价值并非体现在世俗的功名利禄之中。

真正的价值,往往隐藏在看似无用的背后。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三句话揭示了庄子的人生哲学。

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巧智、辩才,并非表现在世俗的争斗之中,而是在不争不斗中显现出来。

只有不争,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自在。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圣人的推崇。

他认为,圣人行事无为,言教不言,顺应自然,不为名利所累。

这种境界,正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这句话揭示了庄子对事物发展的看法。

他认为,万物生长、发展、成功,都是自然而然的,无需人为干预。

只有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句话强调了不居功自傲的重要性。

只有不居功自傲,才能保持长久,不被名利所累。

总之,庄子“无用之用”的人生哲学,启示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修养。

在世俗的纷争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逍遥游【用法、句式】

逍遥游【用法、句式】

• 《逍遥游》出自《庄子》,《庄 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 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 ,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 篇11篇。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 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五己 、无功、无名的境界。与老子并 称"老庄"。
《逍遥游》的背景
•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
诸侯征战不已,暴君杀人如麻。他的 志向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无法 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 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
可编辑ppt
11
四、判断并翻译文言句式
1、去以六月息者也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状语后置句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4、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句
5、彼且奚适也?
6、彼(且)恶(乎)待哉?
可编辑ppt
12
古今异义词
1、腹犹果然 古义:饱的样子。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或者所料
相符或假设事实与所说所料的相符。 2、野马也! 古义:游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的马
蓬蒿( hāo )
解题:何为逍遥游的境界?
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 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文言用法: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一、词类活用
1.怒而飞 2.不过数仞而下 3.绝云气 4.而后乃今将图南
形容词作动词 “振奋”
名词作动词 “落下” 形容词作动词 “穿 名越词”作动词“向南飞”
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名词作状语“向南” 6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形容词作名词 “郊 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使动“野使”…满意”“使…信任”
15
想一想
一、本段庄子是如何描写鲲鹏 展翅的情形的? 庄子采用了大胆的夸张、想 象和比喻的手法进行描写, 内中还有引用、反衬与侧面 描写,极言鲲鹏展翅的宏大 气势,表明鲲鹏借自然之道 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逍遥游》用全解

《逍遥游》用全解

心灵的追求之歌 《逍遥游》
《逍遥游》 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 于《内篇》之首。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没有任 何束缚的、自由自在的活动。庄子生活在一个 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他追求自由的心灵 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 里寻求解脱。
听课文朗读
北冥 鲲 抟 迁徙 坳堂 草芥 夭阏 决起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 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 南,且适南冥也。 译文:商汤问棘是这样说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 方,有一个深海,那是天然形成的水池。那里边有一 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么长, 它的名字叫作鲲。有只鸟,它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背 像泰山,双翅展开像天边的云,鹏乘着旋风环旋飞上 数万里的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 将要到南海去。
参透生死,浪漫达观
• 庄子思想为人类超越死亡意识的恐惧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 方法。庄子的基本思想是“齐一生死”。“人之生,气之 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妻子死的时候,庄子 叉腿坐在地上正敲着瓦盆唱歌。庄子快要死的时候,弟子 们准备厚葬自己的老师。庄子知道后说:“我死了以后, 大地就是我的棺椁,日月就是我的连璧,星辰就是我的珠 宝玉器,天地万物都是我的陪葬品,我的葬具难道还不丰 厚么!你们还能再增加点什么呢?”学生们哭笑不得他说: “老师呀!要那样的话,我们还不是怕乌鸦老鹰把老师吃 了么?”庄子说:“扔在野地里你们怕乌鸦老鹰吃了我, 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蚂蚁吃了我么?你们把我从乌鸦老鹰嘴 里抢走送给蚂蚁,为什么那么偏心眼呢?”一位思想深透 而敏锐的哲人,一位仪态万方的散文大师,就这样以一种 浪漫达观的态度和无所畏惧的心情,从容地走向了死亡 。

逍遥游中的特殊句式

逍遥游中的特殊句式

逍遥游中的特殊句式(1)彼于致福者(使动用法,使……到来)(翻译:使他招福气的人)(2)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翻译:然后才能往南飞)(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翻译:往到距离这九万里之远的南边飞)(4)德合一君(使动用法,使……投合,使……满意)(翻译:使他们满意)(5)而徵一国者(使动用法,使……信任)(翻译:使他们信任)《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

“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

“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

“游”,并不是指形体之游,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游,形体上的束缚被消解后,自然就可以悠游于世。

逍遥游就是超脱万物、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在庄子看来,达到这种境界的最好方法就是“心斋”“坐忘”,这两者体现了一种精神自由和天人合一的精神逍遥游。

扩展资料:《逍遥游》在构思上采用了文学上的形象思维的写作手法,运用大量的浅近的寓言、神话、对话,文姿多彩。

想象像匹骏马驰骋于宇宙,摄取与表达中心思想有关的妙趣横生的题材,生动、形象地宣传了作者的鄙视高官厚禄、死抱皇恩厚爵,否定现实,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绝对自由的思想。

对统治者以功爵笼络贤能的伪善给予深刻的揭露,对后世散文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揽宇宙于一纸,包万物于一文的充满生机、遐想的《逍遥游》中,作者富有艺术魅力的文笔吸引了为数众多的读者,使作品成为中国古代寓言体论说文中一篇著名的佳作。

全文构思精巧,善于使想象与现实结合,善于使对话与阐理结合,善于使讽刺与剖析结合,吸引边读边思,边思边读,读之有味味无穷成了庄子著作构思的特点。

文章围绕着逍遥安排了设喻、阐理、表述三个部分。

在设喻中,以鹏与鷃都无知借风力飞翔这一事实,各自显示傲慢得意的形态;顺势转入第二部分阐理上,从政的高官贵人平庸地显示自己的才能,像鷃雀的渺小可怜,最后提出靠豁达、无所求才能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自由虚无的境界。

必修五语文逍遥游词类活用

必修五语文逍遥游词类活用

必修五语文逍遥游词类活用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必修五语文逍遥游词类活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词类活用(1)彼于致福者(使动用法,使……到来)(2)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4)德合一君(使动用法,使……满意)(5)而征一国者(使动用法,使……信任)(6)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名词用作动词称赞)二.文言句式1. 判断句(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2. 省略句(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3. 疑问句(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4. 变式句(1)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6)之二虫又何知(知何,宾语前置)(7)彼且恶乎待哉(待恶乎,宾语前置)三.实词1.通假字1.北冥有鱼冥:通“溟”,海色深黑。

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

4.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与零数。

反:通“返”。

5.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

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

7.而征一国而:通“耐”,才能。

8.知效一官知:通“智”,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 《逍遥游》
《逍遥游》 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 篇》之首。世间万物都有所待而不自由,应该追求的 是“无所待”即“逍遥游”的最高境界,逍遥游的意 思,是指超越时空,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 的精神世界。
给下列红色字的注音:
北冥 鲲鹏 抟 迁徙 坳堂 草芥 夭阏 决起
——贻笑大方,永无止境
• 《庖丁解牛》 •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 》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 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 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 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 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 况大軱乎!
míng kūn tuán xǐ ào jiè è xuè
蜩蝉 tiá o 舂粮 chōng 蟪蛄 huì gū 大椿 chūn 斥鴳 chì yà n 泠然 líng rè n 万仞 hāo 蓬蒿
逍遥游
如何得逍遥
• 第二课时
检查字词
1 找出本段的通假字 北冥有鱼 溟 三餐而反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朝菌 蟪蛄 众人
冥灵
大椿
彭祖

庄子临死前,心情很平静。然而弟子们想 厚葬他,他却为弟子想法难过了。他对弟子们 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美玉,以星 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为我送行,我的陪葬物 品还不齐备吗?” 弟子们流泪了,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 吃您的遗体。”他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 吃,地下有蝼蚁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 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庄子就是这样 一位勘破生死的人。

怒而飞
时则不至
奋发 有时
志怪者也
决起而飞
记载 快速的样子 往 此
而后乃今培风 然后才开始适莽苍者
腹犹果然 很饱的样子 其视下也 代词 之二虫又何知 表选择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翻译:
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 南冥是天然形成的大海.
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 没有阻碍它的东西.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固定句 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作者认为万物皆有所待,在第一段最后列举了蜩、 学鸠和远行者的例子和论点有何联系?
蜩、学鸠以为自己是无所依赖的,是自由的,因此 他们嘲笑鲲鹏。远游者所行逾远备粮逾多。庄子用 行路备粮的比喻反驳,飞得远,其凭借也须大;飞 得近,其凭借就小。蜩、学鸠不是没有所待,而是 必须凭借一点外力。所以最后一段“之二虫又何知” 就是作者在嘲讽他们的无知。 •以自我为圆心,以所得的知识为半径,你的知识 越多,你知道的越少!
——鲍鹏山《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儒家给我们一方坚实大地,道家给我们一片自在天空,人 在其中,是以心灵无疆。 ——于丹
庄子的影响
庄子在诸子百家中是独树一帜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孔子 仁爱,孟子仁政,墨子兼爱,法家强国,兵家攻战,都是不 离现实生活的,可以称为现实主义。但庄子讲逍遥,讲齐物, 却是远离人间烟火,并且行文洒脱,意象新奇,如天马行空, 属于百家中的浪漫主义。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 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他教会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用非功 利的眼光观照这个世界,直接影响着后人的思维和创作。特 别是那些浪漫主义大师,如李白,李贺,毛泽东…… 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 发展。 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 绝无仅有。" (郭沫若《庄子与鲁迅》)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 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 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 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 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 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 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无己,无功,无名
无己: 忘掉自我,物我不分,不受外物的 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 无功: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 无名: 忘怀荣辱得失,褒贬任人。
文章的论证思路 万物皆“有所待”


万物所待有“小大之辩”

世人亦“有所待”(这些都不是“逍遥游”)

什么才是“逍遥游”


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 这两只虫子又知道什么?
从最大的到最小的,庄子都在说一个意思,万 物都要有所凭借,没有绝对的自由。你还能从 此段中找出例子来说明吗?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置杯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水浅而舟大也。 远行备粮:越远准备越多。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 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第1自然段:
鲲鹏奋飞 野马尘埃 大舟、草芥
万物皆有所待
蜩鸠嘲鹏
远行者
通假字
小知不如大知 此大小之辩也
知 通 智 辩 通 辨
解释词语
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绝云气,负青天 凭借 相比 直上穿过
翻译:
奚以知其然也? 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 彼且奚适也?
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
找出第2段的中心句 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写了哪些事物?作者又是如何归类的? 小年 大年
通假字
故夫知效一官 辩乎荣辱之境 旬有五日而后反 而御六气之辩
知 辩 有 辩 通 通 通 通 智 辨 又 变 反 通 返
解释词语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犹有所待者也 彼且恶乎待哉?
勉励 沮丧 拼命追求的样子 凭借
翻译:
那将要凭借什么呢?
作者提及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掌握规律,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 《秋水》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 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为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 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 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 我睹子之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 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
宋荣子
列 子
未 以出类拔萃自居 达 (蜩、学鸠、斥鴳) 逍 遥 之 淡泊名利、犹有未树 境
超脱于世、犹有所待
以世俗之见自视
(大鹏)
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
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 而在无穷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 什么呢? 如何做到“逍遥游”?
• 第三课时
第三段提及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
宋荣子
列 子
未 以出类拔萃自居 达 (蜩、学鸠、斥鴳) 逍 遥 之 淡泊名利、犹有未树 境
超脱于世、犹有所待
以世俗之见自视
(大鹏)
文章的论证思路 万物皆“有所待”



逍 遥 游
庄 子
庄子生平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人。著名 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 代表人物。并称“老庄”。把智慧、 文明看成是社会动乱的原因,主张 “绝圣弃智”,把社会理想寄托于 “愚而朴”的蒙昧时代。他把随命运 摆布作为最高的品德。庄子一方面宣 扬如何养生、全身,一方面宣扬人生 如梦、乐死恶生。为了摆脱现实的束 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张 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 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什么才是“逍遥游”


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无己 、无功、无名
老庄思想的积极意义:
人们置身于自然社会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则的限制, 这是必然的痛苦,庄子告诉我们安时处顺,则穷通自乐;人 们在蝇营狗苟地追求名利时,常会扭曲本性、迷失自我,庄 子告诉我们敝屣富贵、淡泊荣利,则能悠游自得。如果说儒 家思想是粮店,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根本,那么道家思想就是 药店,在我们处于精神困境中时,不妨去向老庄寻一剂良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