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雨点》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和感受雨点的特点和雨天的气象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感受和表达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雨点对大自然的作用。

【教学重点】雨点对大自然的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感受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或幻灯片。

2.相关图片或视频。

3.雨点相关的实物或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气候变化,问学生春天经常下雨吗?下雨会有什么样的声音?2. 出示一张雨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在图片中我们看到什么?为什么地上湿湿的?二、自主探究1. 出示一幅描绘雨点滴落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2. 与学生一起描述雨滴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学生发现雨滴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3. 准备一些放大的雨点模型或实物,让学生用手触摸并描述触摸的感受。

4. 观察雨点模型或实物的形状、颜色等特点,让学生描绘出来。

5. 分组讨论:雨点是如何对大自然起作用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拓展延伸1.利用课件或幻灯片播放一段雨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雨点落地的声音和雨天的气氛。

2.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雨与花草树木的关系,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叙述。

3.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花坛或树林,让学生亲身感受雨水对植物的滋润和生长的重要性。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雨点的特点和雨天的气象现象。

同时也了解到雨点对大自然的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十分重要。

希望同学们能够进一步关注大自然,爱护环境,学会珍惜每一滴雨水的珍贵。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教案范文四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教案范文四篇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小黑板
2、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并能设计出小雨点的旅游线路。
教学难点:
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录音机、生字卡片、小红花小蘑菇等小奖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去见了一个好朋友,它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喊出它的名字好不好?
板书:雨点
今天老师还要把小雨点请出来跟我们一起玩,现在小雨点要检查一下小朋友们昨天的学习情况了。
(江河)→(海洋)→结束
↓ ↓ ↓ ↓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由(静)及(动)
由(小)及(大)
【教学理念】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自的智力组装在一起的。在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制的发展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节课教学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3、互动2
学习第二句话
师: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呢?书上用了哪个词?(散步)
师:小朋友,你们散步吗?散步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
(学生模仿散步的动作)
师:谁能把这个词读好呢?

一年级《雨点儿》语文教案五篇

一年级《雨点儿》语文教案五篇

精品实用文档Boutique Practical Document一年级《雨点儿》语文教案五篇一年级《雨点儿》语文教案五篇《雨点儿》是文学家金波创作的一篇童话,根据大雨点儿和毛毛雨一点儿的会话,告知学员雨点儿是以云朵里漂落出来的。

下边便是我梳理的一年级《雨点儿》语文教案,期待大伙儿喜爱。

一年级《雨点儿》语文教案1设计理念针对第一学段的学员而言,怎样正确引导她们尽快进到阅读文章环节,给他开启一个创建在社会经验基本上的多种多样的文字全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每日任务。

本节课设计方案尤其重视老师的合理正确引导,搭起日常生活与教材内容的公路桥梁,借以正确引导和激发学员的情感体验,让学员在随意、民主化的气氛中学习培训,独立地读、说;在积极研究中认字,了解课文内容,基本掌握雨点儿的功效,另外对大家不可或缺的地球上中的科学研究秘密造成兴趣爱好。

课堂提前准备1.课件制作,生字词信用卡。

(老师)2.掌握降水对花、草的功效。

(学员)学时分配2学时。

教学环节第一课时一、谜面激趣,导进新课1.课件制作提供谜面:万条线、万条线,掉入水里就看不到。

(雨)2.根据交谈,激发学员现有的知识储备。

(1)导问:日常生活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预置:暴雨、毛毛雨、雷雨、蒙蒙细雨、暴风雨。

(2)导问:你观查过暴雨吗?是哪些的?预置:暴雨有时候伴着打雷声、雷电,像用盆向下泼一样,落在地面上的降水迅速就融成溪水。

(3)这类雨在夏季普遍,毛毛雨在什么季节下?预置:春季、秋季。

3.揭露课文内容题型:今日大家就来学习培训一篇有关雨的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课文内容题型)4.具体指导朗读课文题型,注重儿化音的读音,另外读取雨点儿的讨人喜欢。

先跟教师读,再齐读。

设计意图:兴趣爱好是的老师。

专业知识越接近学员的日常生活具体,学员就越有兴趣。

本阶段以学员喜爱的谜面引进,并正确引导学员说说自身印像中的雨,不断加强学员的社会经验,让社会经验与学习语文融合起來,丰富多彩学员的认知能力全球和情感生活,激起她们的好奇心。

小学一年级语文《雨点》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雨点》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点》是⼀⾸简短的诗歌,富有⼉童情趣的语⾔,⾮常优美。

描写了⾬点落在池塘、⼩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状态,语⾔⽣动形象,充满了童趣。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点》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点》原⽂ ⾬点落进池塘⾥, 在池塘⾥睡觉。

⾬点落进⼩溪⾥, 在⼩溪⾥散步, ⾬点落进江河⾥, 在江河⾥奔跑, ⾬点落进海洋⾥, 在海洋⾥跳跃。

2.⼩学⼀年级语⽂《⾬点》教案 教学⽬标: 1、学会9个⽣字及它们在⽂中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理解课⽂内容,初步认识池塘、⼩溪、江河、海洋,通过⾬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观察⼤⾃然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体会⾬点在池塘、⼩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

2、了解它们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或图⽚)演⽰,紧扣词句,创设情境,让学⽣“⾝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意境之美、语⾔⽂字之美。

课时安排:整课计划2课时完成。

第⼀课时:初读课⽂,教学部分⽣字词。

第⼆课时:精读课⽂,进⾏朗读指导,学习剩余⽣字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机;课⽂录⾳磁带。

教学过程: ⼀、猜谜导⼊,激发兴趣 1、⽼师给⼤家猜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看不见。

猜猜这是什么?(⾬)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的诗歌,名字叫《⾬点》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整体感知 1、听课⽂录⾳朗读,学⽣闭眼静听,想象画⾯。

2、学⽣⾃由轻声读课⽂,要求:看清拼⾳,读准字⾳。

3、再读课⽂,边读边对照相应的插图,想想⾬点落进了哪些地⽅?指导学⽣⽤“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三、创设情境,感情朗读 过渡:⾬点从天空落下来,落进了不同的地⽅,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点⼀起去游玩,好吗? 1、多媒体放映⾬点落进池塘、⼩溪、江河、海洋的动画。

《雨点》教学设计(合集15篇)

《雨点》教学设计(合集15篇)

《雨点》教学设计(合集15篇)《雨点》教学设计(合集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雨点》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雨点》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点题之语的含义。

3、理解描写乌汉娜老师的重点句,体会乌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1、正确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

2、从人物的言行推断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最后一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投影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通过第一课节的学习,我们已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运用读书记号,划出描写达丽玛的重点句进行品读,知道达丽玛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学生。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春天的雨点》(学生齐读课题)。

主要是来探讨乌汉娜老师的特点,感受她的内容世界。

二、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打开课文,拿出笔,默读全文,用“~~~”划出描写乌汉娜老师的重点句。

2、交流划出的重点句,并及时纠正。

三、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1、由组长组织,抓住其中几句重点句进行学习。

要求组员认真读这些句子,想一想句子的意思,并向组内的同学说说自己的体会或感受?2、组共同讨论是否说得有道理,可以补充,可以纠正。

3、选一名代表汇报其中一处的讨论结果。

四、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学生说到哪句就出示哪句)例(一)出示:“21岁的乌汉娜老师解开蒙古袍的衣襟,把10岁的达丽玛搂在身边。

在绵绵春雨中,她送孩子回到家里,然后转身走了。

”1、说哪些地方让你很感动?(或哪些在方让你感受很深?)(1)“解开、搂在身边”要说明为什么?(看文章插图理解)“搂”的意思。

示范“搂”的动作。

谁经常这样搂着你?现在搂着达丽玛的是妈妈吗?像妈妈吗?真的像妈妈吗?为什么?小结:乌汉娜老师从年龄上看不像妈妈,而像一位大姐姐,但从动作上、从感情上看却像一个关心爱护孩子的妈妈。

一年级语文《雨点》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语文《雨点》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识读《雨点》这首诗,了解雨滴的含义及意象,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情景导入、互动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雨滴及大自然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谱《雨点》,理解其中的意象,认识大自然对人们的影响和力量。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引导,去思考大自然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引发出对自然界的情感和爱护之心。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孩子们平常看到的雨滴图片、刮风的视频等,在展示中提问:“孩子们,你们看过这些雨滴吗?你们听到刮风的声音了吗?你们觉得这些有什么意义呢?”以此来引出学生对于雨滴的认知和对自然界的感受。

2.感受诗歌(15分钟)播放《雨点》这首诗的录音。

老师可以边朗读,边示范动作,让学生模仿做出动作,如拍手指、轻拍桌面等。

然后鼓励学生模仿诗中描写的雨滴落地的声音,体验雨滴落地的情感。

3.学习诗歌(15分钟)老师给全班分发《雨点》的歌谱,带领学生认识有五线谱和歌词构成的歌谱。

然后,按照学生水平,选择部分字词进行识读,解释其中生字词的含义。

再进行整体朗读。

4.情感抒发(15分钟)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和相关知识,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诗歌创作或者讨论,表达他们对雨滴和大自然的感受。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

5.总结(5分钟)带领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对学生们的分享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想象力。

【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情景导入、互动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是本节课时间安排较为紧凑,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以消化,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包容和细致。

另外,本节课通过诗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雨滴和大自然对人们的意义和影响,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和爱护之心。

一年级《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

一年级《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

一年级《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一年级《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雨点儿》是作家金波写作的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

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下面给大家带来了一年级《雨点儿》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一年级《雨点儿》教案(精选篇1)在执教完《雨点儿》一课后,我发现在课上有两点考虑不充分,而耽误了时间,影响了教学效果:1、儿化音的指导。

受环境影响,平时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与人交流时,很少用到儿化音,所以在学习《雨点儿》一课时,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雨点儿”一词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效果并不显著。

毕竟习惯一旦成形,再纠正就困难的多了。

但在课上,我有些急功近利,总想着一下就帮孩子们改正过来,所以这一环节较拖拉,浪费了不少时间,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完全可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此方面的训练。

2、备学生不充分,没有提前化解难点。

《雨点儿》一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朗读并不容易。

首先文中有几处长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学生开始不知道怎么停顿,所以开始大部分孩子这几处都没有读好。

这是课前我所没有预设到的,没想到这几处是学生朗读的难点。

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又浪费了不少时间。

所以,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课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备课:备教材、备学生,预设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

只有准备充分了,才能合理利用每一分钟,从而达到堂堂高效。

一年级《雨点儿》教案(精选篇2)设计说明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课设计特别注重教师的有效引导,架起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意在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课文,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雨点》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雨点》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度。
2.方法目标:运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注重分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注意生字的发音和书写,对生词、短语进行讲解。
2.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讲解雨点的特点,如“滴答”、“滑落”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课文中的重要句子,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如:“雨点有哪些特点?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3.观察作业:请学生观察雨天的天气现象,记录下雨时雨点的状态、雨声的特点等,可以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家庭作业:请学生向家长介绍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包括雨点的特点、生词短语等,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
5.拓展作业:鼓励学生收集关于雨的诗词、歌曲、故事等,下节课与同学分享,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如填空、选择、连线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仿写或创作与雨点相关的句子,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一:生词、短语的掌握。本节课涉及的生词、短语如“雨点”、“滴答”、“滑落”等,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记忆和理解这些词汇存在一定难度。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范例:《雨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范例:《雨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范例:《雨点》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雨的形成过程和雨的作用。

2.让学生懂得珍惜水资源,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雨的形成过程和雨的作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珍惜水资源,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导入新课(1)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和认识雨点,学会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

(2)通过展示雨点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雨的形状、颜色等。

(3)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感受下雨时的场景。

2.学习新知(1)通过教师讲解、图片展示、课件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学习雨的形成过程,了解雨的作用。

(2)及时问答,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

3.拓展实践(1)班级实践:让学生通过参观学校周围的生态环境,了解环境的变化以及如何保护环境。

(2)家庭实践: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家庭用水、保护家庭环境等形式,把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虚拟现实情境,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下雨时的场景,从而更好的理解雨的形成过程。

2.体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体验,参与到家庭和社区环境的保护中,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珍惜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式1.教师讲授法:通过图片展示、课件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雨的形成过程和雨的作用。

2.讨论互动法:通过班级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加深了解。

3.视频展示法: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雨的形成过程和雨的作用。

六、教学评估1.课后作业:带孩子进行班级和家庭环境观察,鼓励他们发现乱扔垃圾的现象。

2.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通过了解家庭的情况,把珍惜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主题贯穿到家庭生活之中。

七、教学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反馈和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式,让教学更加有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阅读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阅读教案

本文主要是针对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安排。

《雨点》是一篇启蒙性的小课文,选材简单易懂,内容朴实无华,很适合小学生学习。

在阅读教学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教学目的1.了解雨点与人们的关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仰和感恩之情,进行道德教育;3.通过朗读和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语感;4.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字词认读教师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全文,并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和感悟文章。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一些生字、生词,如:“滋润”、“脆嫩”等等,帮助学生认字、认词。

同时,也可以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加深对这些字词的记忆。

2.感悟文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以“雨滴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雨点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此时可以采用“脑暴”模式,让学生自由发挥,并让学生自己说出雨点对应的自然现象。

3.解读难句在课文中,有很多句子都是语言上的难点,如:“雨点像一只灰色的蚂蚁爬上爬下,滋润大地。

”、“滴滴答答,声声响着,好像是大自然在给我们洗一洗脸。

”等等。

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分析句子中的难点结构,如主语、谓语、宾语等等。

4.语言表达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模仿《雨点》中的语言,比如“滴答、滋润、多滋多味”等等,让学生发掘其中的美感和感人之处。

同时,通过口才练习,让学生能够流利自如地朗读和表达。

5.练习与作业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课文回顾”,“填空练习”等等。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互动法”、“课堂练习法”、“学生自主学习法”等等。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一些测评,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成果。

如朗读评分,“理解度考察”等等。

《雨点》教学设计(通用5篇)

《雨点》教学设计(通用5篇)

《雨点》教学设计《雨点》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雨点》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雨点》教学设计1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春天到了,春姑娘带来了春风,也送来了春雨。

滴答,滴答,雨点落下来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雨点》。

(板书课题“雨点”并读题。

)师:同学们,雨点在不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二、层层递进,引导初读l.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

师:课文一共有四句话,配有四幅图,请同学们按顺序,看图读和图有关的一句话,再想想它的意思。

3.检查初读效果。

(1)师: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雨点到过哪些地方?(引导学生用“雨点落进”说话,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上池塘图、小溪图、江河图、海洋图。

)(2)师:谁能把刚才四位同学说的四句话连成一句话说出来呢?(引导用“雨点落进”“和”说话。

)师:雨点来到不同的地方,它们的表现究竟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1.指导读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并出示池塘图。

(2)感悟句子意境:雨点落进池塘里。

(板书:睡觉。

)师:呀,小雨点怎么落进池塘就睡起觉了呢?生:因为池塘里的水静静的,没有大的响声,小雨点就睡着了。

生:池塘里的水很平,一动不动,小雨点在里面很舒服。

生:老师,我要是一个人在没有响声的地方,也会很快睡着的。

师:是呀,在一个很安静很安静的地方,我也会慢慢地睡着。

谁能把小雨点感受到的朗读出来呢?(3)生自由读。

2.指导读第二句。

(板书:散步。

)师:小雨点怎么会在小溪里散步呢?(出示课件:雨点在小溪里散步的图。

)3.指导读第三句。

(板书:奔跑。

让学生感悟“奔跑”的情景,并说出“奔跑”的感受。

)生:老师,我在奔跑的时候,张着嘴出气。

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雨点》

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雨点》

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雨点》【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阅读课文《雨点》了解雨的特点。

2.能够读懂并正确运用生字词:雨点、滴落、顽皮、谷仓等。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语言表达上更加自如。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能够通过绘画、朗读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帮助学生掌握雨的特点,自然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1.点播一段雨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雨的美好并引出今天的主题:《雨点》。

2.请学生想象一下自己身处雨中的情景,引导学生发表对雨的感受。

二、新课讲解1.通过幻灯片介绍《雨点》的作者、课文背景以及雨点的形象。

2.教授新生字词,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出来,并在黑板上标出拼音和释义。

3.阅读课文及注释解析:让学生跟着老师朗读课文,理解其中的意思。

三、教学实践1.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分角色指定学生朗读,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课文。

2.绘画: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可以是描绘雨点的形象,也可以是课文背景的表现。

四、巩固练习1.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集体合作,让学生在黑板上用生字词组成句子。

五、课堂延伸1.表演:让学生分小组表演课文内容,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听写:听老师读出生字词,让学生们进行听写。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绘等形式来加深对《雨点》的理解。

通过生动的课文教学,让学生们更加了解雨的特点,以及赋予雨点丰富的人文意义,让学生们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课程设置也充分考虑到增强学生合作能力。

一年级《雨点》教案

一年级《雨点》教案

一年级《雨点》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课文《雨点》。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描述雨点的行为和变化。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环境的感知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雨点》课文内容简介:课文描述了雨点从天空中落下,滋润着大地和植物的过程。

课文重点词汇:雨点、天空、大地、植物等。

2.2 生字词学习学习生字词:雨、点、天、空、大、地、植、物等。

生字词书写练习:用田字格练习书写生字词。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雨天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雨天的特点。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雨天的感受和经验。

3.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和记忆。

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字词,用动作和语言表达生字词的含义。

各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猜生字词,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在生活中见到的雨天情景,并用课文中的词汇进行描述。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朗读课文,并练习书写生字词。

家长签名确认,教师进行跟踪和反馈。

5.2 拓展作业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在雨天的变化,并写一篇简单的观察日记。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与同学分享,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朗读和书写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和情景剧表演,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教案范文四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教案范文四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教案范文四篇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案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

2、联系实际,使学生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进一步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3、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读懂课文,认识雨点的动态变化。

四、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1、(多媒体课件显示)小朋友看,天空布满了乌云,你还看见了什么?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雨点》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流动的样子是不一样的,那么,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样子又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自读,检查自读情况)师:读了课文,你知道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师板书:池塘、小溪、江河、海洋)2、互动1学习第一句师:雨点能落在这么多地方,该有多开心啊!小朋友们,你们想当小雨点吗?生:想。

师:快戴上你们的头饰,咱们都是这些小雨点,多可爱呀,风儿轻轻一吹,我们告别了云婆婆,落下来了。

落呀,落呀,你们看,我们落进了——池塘里。

(多媒体显示池塘画面)师:池塘里的水怎么样啊?(池塘里的水清清的,池塘里的水静静的)师:是呀,多清多静的小池塘呀,里面的水一点儿都不流动,它们都在睡觉呢,我们小雨点也在里面睡着了,慢慢地,我们睡着了,还做起了甜甜的梦呢!(边说边做动作,学生似乎睡着了)。

师:小雨点,你们都梦见了什么?(交流说话梦的内容)师:多么有趣的梦啊!那都是因为池塘这么香,这么甜呀!这个词语怎么读好呢?先听老师读。

(老师范读,学生评价)师:这个词语读好了,那么这句话一定能读好它,注意读这一句时要轻轻的,可不能吵醒正在睡觉的小雨点啊!下面哪个小朋友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名读,加动作齐读)3、互动2学习第二句话师: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呢?书上用了哪个词?(散步)师:小朋友,你们散步吗?散步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学生模仿散步的动作)师:谁能把这个词读好呢?(重点读好“散步”。

一年级《雨点》语文教学设计4篇

一年级《雨点》语文教学设计4篇

一年级《雨点》语文教学设计4篇一年级《雨点》语文教学设计4篇一年级《雨点》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本课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通过雨点动态的变化,认识他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

4、随文认识“落”、“进”两个字并能正确书写,了解它们在文中组成的词语。

本课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

2、了解它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或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受意境之美、语言之美。

教学准备:本课的教学课件,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图片,雨点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口述谜题: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猜猜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很容易就猜到是雨。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雨的诗歌,名字叫《雨点》。

板书课题:雨点。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创设情境,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在不同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雨点一起去游玩吧。

1、课件放映课文制作的动画。

师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乌云,不一会儿,雨点落下来了,落在不同的地方,给大自然带来了乐趣……2、诗歌写得多有趣啊,你们想读一读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多读几遍。

3、检察自学。

⑴抽读词语。

(课件出示)指名拼读词语:落进睡觉小溪散步江河奔跑海洋跳跃指名读,学生当小老师读。

⑵生字读好了,谁愿意试着读读课文。

4、指名逐句读,师生评议(指导读好“睡觉、散步、奔跑、跳跃”体会雨点的变化。

)过渡:课文读通了,怎样才能读好呢?我们再深入地学习,把课文的意思都弄懂了,就会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动画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印象,便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读好课文。

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理解并背诵课文《雨点》。

2.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3.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雨点的形状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语音语调。

2. 课文的理解和描述。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雨点》幻灯片,教学音乐。

学生准备:课本、小黑板、小毛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教师播放阵雨的声音,营造出雨天的氛围,并出示表示“雨”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听,是不是下雨了?你们看下我前面有没有“雨”的字?(指示表示雨的图片)下雨会有什么声音?(吹响仿真雨声音)大家一起来听听下雨的声音。

2. 预习(约5分钟)教师出示课文《雨点》的幻灯片,读一遍课文,引导学生观察幻灯片中描绘的雨点形象。

教师:同学们看到了吗?这是一篇课文《雨点》。

请大家认真看图,描述雨点的形状和特点。

3. 讲解(约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的展示,带领学生阅读课文。

教师:请大家跟着我一起读课文《雨点》。

(播放课文朗读音频)教师解释生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这篇课文《雨点》讲述了什么?雨点是怎样的?请谁来说说。

学生:雨点是小小的、细小的,它们落下来像水珠一样。

教师:没错!雨点是非常小的水珠,它们在空中飘荡,落到地上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是不是现在我们也有像雨点一样的细小水珠呢?(拿出小毛巾)让我们看一看。

教师将小毛巾展示给学生观察。

教师:这是一块小毛巾,它是不是也有水分?可能水分是不是比雨点要大。

请大家都仔细看看。

4. 操练(约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课文,特别是重点读音、读调。

教师:我们来一起读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模仿音频中的朗读。

教师和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好,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做动作,模仿雨点下落的样子。

(学生们跟随教师的指导,做下雨的动作)5. 总结(约5分钟)教师:雨点是不是很小、很细?当雨点下落时,是不是发出哗啦啦的声音?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雨点的特点。

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语文《雨点》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下册《雨点》教学设计1.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在听读中识字的能力。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生字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又容易分散,一个简单的游戏,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互动学习,能读通课文,读懂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4.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能体会和感受语言文字美,发散思维,敢于创新。

四、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认识雨点的动态变化。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五、教学策略:1、采用录音机、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以童趣为本,朗读为主,充分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通过激发想象、自主创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春天。

)师:是啊,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指生答。

)师总结: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漫山遍野的红花绿草,和煦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到处都是暖洋洋的。

春天除了这些还送给我们另外一个礼物,让我们一起猜猜是什么礼物?(屏幕出现礼物盒)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进水里看不见。

(学生猜谜)揭示谜底雨。

师:对了,春天不光给我们带来了春风,也送来了春雨。

听!滴嗒,滴嗒,雨点落下来了。

一年级教案《雨点》

一年级教案《雨点》

一年级教案《雨点》一班级教案《雨点》1一,课前谈话1,小伙伴们,在学校里生活了好几个月,你们喜爱语文课吗?瞧你们一双双亮闪闪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肯定在语文课上学到了不少本事,能告知大家吗?评:①真厉害!②你学得真欢乐!③了不得!2,哇,还有那么多的本事啊,真了不得!那我可要来考考大家了噢。

老师刚才呀去采了很多苹果,每个苹果都有它的名字呢!你认识它吗?(逐个出示苹果:里,到,说,你,去,更,红,绿,有,云,雨,)前面四个,请四位同学来师:谁能把剩下的苹果全部采走呀?哇,真厉害。

那谁能把这么多的苹果一起采了?开火车采采!3,瞧大家这么仔细的样子,肯定采到不少苹果了吧。

瞧,苹果跑上去了,我们来认一认吧!(课件出示词语:下雨,月儿,哪里,船儿,出来,白云,不要,绿草)(“月儿”评:你把儿化音读得特别好听;你要是把“儿”读得再轻再快就更棒了,再试试好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4,我们再请一位小农民来采一采。

哇,小伙伴们个个都这么厉害,那这节课上呀,我相信你们也肯定能做到听课仔细、坐得端正、发言积极洪亮,是不是呀?好,那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问好。

二,导出课题1,看我们的小伙伴一个个聪慧可爱,我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好多的伙伴,它们呀可想和你们交伙伴啦!瞧,它们是谁?(课件出示雨点儿图片)2,对,它们是雨点儿。

今日,我们就来学学课文《雨点儿》。

写课题带拼音。

3,这个字你见过吗?“点”,谁来读一读。

(请三位,评:特别正确;声音洪亮的!)它的偏旁是——四点底。

题目会读了吗?(请2位,评:你读得很精确!很仔细!)我也想来试试好吗?手:瞧:这个呀是我的舌头。

范读三遍。

跟着着老师的样子试试吧。

4,谁也来试试!(指名2位,男生读,女生读,一起来)5,瞧,这里有一个大大的雨点儿,我们叫它——。

谁来念念(请3位)那么这个呢?(请3位)6,真棒!你们知道吗,这两个新伙伴来的路上呀,还发生了一些小故事呢。

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三,初学课文1,请你打开课文翻到105页,听老师来朗读。

一年级语文《雨点》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雨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雨点》这首儿歌。

2.学生能够理解儿歌中描述的雨点的形象,并能够感知雨水的力量和美妙。

3.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描述雨点的形象和感受。

教学重点:1.学习并背诵《雨点》这首儿歌。

2.理解儿歌中的意思,感知雨点的形象和力量。

3.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和描述雨点。

教学准备:1.《雨点》这首儿歌的歌曲录音和歌词。

2.雨滴模型或画面图片。

3.彩笔、彩纸、粘贴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窗外是否正在下雨,学生描述雨的形象和感受。

2.出示雨滴模型或画面图片,询问学生这是什么,引导学生联想和描述雨滴的形象。

二、学唱《雨点》(10分钟)1.教师播放《雨点》这首儿歌的音乐,同时展示歌词。

2.慢慢地,带领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唱歌,逐句教授歌词。

三、理解歌词(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听歌词,询问学生对歌词中描述的景物和感受是否有理解。

2.结合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解释一些生词和复杂词语的意思。

四、感受雨滴的力量(15分钟)1.学生坐到教室外的空地上,教师利用水龙头向学生头上滴水,给学生带来雨滴的感受。

2.学生描述自己感受到的雨滴力量和滴水时的形象。

五、用语言表达雨滴的形象(15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形状各异的雨滴图片,并向学生解释这些形状的由来。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雨滴的形象。

六、感受雨水的美妙(15分钟)1.学生集体观察雨后的景象,沉浸在雨后的清新气息中。

2.教师引导学生描述自己感受到的雨后景象,以及雨水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妙。

七、巩固与拓展(15分钟)1.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你觉得雨点是如何形成的?雨水对大自然有哪些作用?2.学生用彩笔和彩纸设计并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雨滴形象作品。

八、总结与评价(5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肯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雨点》教学设计
课题2.雨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挂图、配套简笔图画(雨点的姿态、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了解雨点的变化。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

3.学会本课3个生字“落”、“海”、“洋”。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小朋友看,天空布满了乌云,你还看见了什么?
2.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是——《雨点》。

师板书课题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是不一样的。

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课文中共有4句话,配有4幅图。

请小朋友一边看一幅图一边读相应的一句话,再想想它们的意思。

3.通过自己的读,你知道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现在我们就一句一句地把课文读懂读好。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luò
(1)(出示生字)落。

读准字音
雨点是从空中落下来的,它落进了池塘里。

(2)(多媒体播放:池塘画面)
池塘里的水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小河里的水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2.一动也不动,就像什么?书上用了哪个词?
shuìjiào
(1)(出示词语:睡觉)读准字音,“睡”是翘舌音。

我们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所以“睡”这个字很有意思,是个眼目旁。

你能读出它的意思吗?
(2)指导读好第1句。

(二)讲读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

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
sàn
出示词语:(散步)读一读。

2.为什么不说它睡觉,而说它在散步呢?散步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3.指导读好“散步”。

4.指名读第2句。

评议,再读。

(三)讲读第三句。

1.自己看第3幅图,小声读第3句话,能不能把意思读懂。

2.指名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他有没有读懂。

3.评读。

4.齐读第3句。

5.小结:刚才大家看着图,自己读懂了第3句话的意思。

(四)讲读第四句。

1.现在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自己读第4句话,能不能把第4句话读懂、读好。

2.指名读。

3.评:他读懂了没有?从哪里听出来的?
hǎiyángtiàoyuè
(出示词语:海洋跳跃)
4.指导读好“海洋”、“跳跃”。

5.齐读第4句话。

四、指导朗读。

1.现在谁能把整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呢?
2.自读、互读、指名读、赛读、全班读。

五、教学生字。

1.出示字卡,读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2.这些生字不光要认识,还要能记住它们。

本节课,我们学了几个有三点水的字?
3.“落”是上下结构的字,三点水在这里不做偏旁了。

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海”这个字请小朋友注意右边“每”的笔顺。

“洋”这个字怎么记呢?
4.师范写“落”、“海”、“洋”。

5.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2.雨点
落海洋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

3.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读生字卡片(“海”、“洋”、“落”)
2.口头扩词。

海()()()落()()()
3.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趣味学词语
1.我演你猜——动作词
(1)教师做“睡觉”“散步”动作,学生猜词,教师板书“睡觉”“散步”。

结合经验理解词语。

(2)指两名学生做“奔跑”“跳跃”动作,学生猜词,教师板书“奔跑”“跳跃”。

(3)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跑、跳、跃为脚部动作,都是“足”字旁)
(4)出示雨点姿态图,指名贴在相应的动词后,并读读这些词。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借助恰当的动作既真正理解了字义,有加深了印象,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2.我的画,你来猜——名词
(1)教师依次出示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简笔画,学生猜词后教师相继板书在黑板。

(2)喜欢这些词吗?读读它们。

(3)每幅图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些地方的理解,教师作相应补充。

(对于较抽象的词,借助图片准确解说,让学生清晰地理解)
(4)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江、河、海、洋与水有关,都是三点水旁)
(比较目的在让学生发现汉字的造字规律,找到识字方法,增强识字效果。


3.过渡:今天学习的字和词都跟可爱的小雨点有关系,简笔画雨点,板书课题:2雨点
读题,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雨点的快乐生活。

三、学习课文
看黑板上的图和文字,如果让大家连线,请聪明的小朋友想一想:1.小雨点会在哪儿睡觉呢?为什么?
学生充分发言,教师小结:因为池塘里的水比较平静,小雨点就可以在池塘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2.你们猜猜小雨点喜欢在哪儿散步?为什么?(同理依次学习奔跑、跳跃。


(指导学生小组内自学,自学要求:①连词语②说理由③感情读3.分小组派代表汇报,组员补充。

4.教师在学生发言基础上,适时明确:小溪里的水流速度较慢,雨点在小溪里就像慢慢散步;江河里的水流速度很急,所以雨点在江河里像和江水一起奔跑;海洋里的水汹涌澎湃,浪花翻腾,雨点就和海水一起跳跃。

5.指导朗读,依次引导读出雨点由静到动的不断变化和心情上的变化。

(语气逐渐加强,语调逐渐升高。

读时引导学生加上合适的动作)
读的方式:教师范读、自由练读、个人表演读、小组赛读、师生赛读、男女赛读、教师引读、小组轮读等多种形式。

(通过自悟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体现以
读代讲,多读少讲的语文教学理念。


6.练习背诵
四、巩固练习
五、拓展语言,发散思维
小雨点还会去哪儿呢?在那儿干什么?请你想一想、说一说。

①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
②雨点落在屋顶上,在屋顶上
③雨点落在,在
六、小结
小雨点多么快乐呀,它在奇妙的大自然里感到乐趣无穷。

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乐趣也是无穷的。

孩子们,只要你们用心观察,就会在大自然中找到自己的新发现。

七、教学生字
1.出示字卡,读字音。

2.教学新偏旁。

睡:上节课老师已经教过,这叫“眼目旁”,跟读两遍。

散:右边的偏旁是“反文旁”,跟读两遍。

觉:偏旁是下面的“见字底”,跟读两遍。

步:上面的叫“止字部”,让学生认读两遍。

3.自学课后的笔顺表,描红。

4.从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学生各抒己见,师提醒以下的几个生字。

步:下面不要写成“少”,多出一点来。

睡:重点指导右边的笔顺。

八、指导写字。

散:左右等宽。

跑、跃:左右等宽,足字旁略微比右边的部件短一些。

睡:右边的第二笔横写长一些,第三笔横略长些,第一笔横写得最短。

1.师范写“散、睡”,生描红。

2.生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九、作业
1.读读生字,记记笔顺。

2.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诵给家人听,听听家人对你的评价。

【板书设计】
2.雨点
池塘——睡觉
小溪——散步
江河——奔跑
海洋——跳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