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母传说起源新探
龙母传说
秘境广西,龙母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大明山脚下的小村子,有一个没有名字的雅迈(状语指寡妇),一个人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
有一天雅迈去赶圩卖鸡蛋,路过一个鱼摊,看到鱼摊的水盆里有一条奄奄一息的小蛇,顿时心生怜悯停下脚步看着小蛇,小蛇也用力抬起头看着雅迈。
雅迈迟疑了一下,跟卖鱼的说,可不可以用鸡蛋换水盆里的小蛇。
卖鱼的大叔看看雅迈,再看看她提篮里的鸡蛋,开玩笑说这可不是一般的蛇,头上还有角,搞不好是天上的龙,你这几个鸡蛋太少了,还是拿去换盐吧。
雅迈坚持着用鸡蛋跟卖鱼的换小蛇。
卖鱼的大叔很为难的答应了,叮嘱雅迈回去要是后悔了不要跟别人怪他骗了鸡蛋。
雅迈满口答应,把鸡蛋留给卖鱼的,将水盆里的小蛇小心翼翼的放到提篮里回家了。
雅迈回到家又仔细看了看小蛇,蛇头上还真有一个角一样金色的小突起,她把小蛇养在水缸里,象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精心照料,小蛇慢慢地恢复了元气,常常从水缸里爬出来,绕在雅迈的脚边,亲热得想雅迈的儿子。
雅迈看到小蛇已经康复了,准备把小蛇带到野外放生,于是晚上特意多抓了一些鱼虾给小蛇吃。
第二天,雅迈用提篮装着小蛇来到野外,将小蛇放到鱼虾很多的水潭边,小蛇游到水里不见了。
雅迈在水潭边站了一会儿,用衣角擦擦眼泪,然后提着篮子回家了。
雅迈一整天都心神不安,老想着小蛇,担心小蛇又被人抓住。
一直到傍晚,雅迈有些后悔,心想要是小蛇认识路能找回来该有多好。
这时,雅迈突然听到门口有声响,雅迈打开门一看,小蛇竟然真的找回来了,还带回来一条鱼。
门一开,小蛇就爬进家里的水缸,雅迈怎么叫也不出来。
雅迈喃喃自语,看来是不愿意离开啊,我也没有孩子,就留下来当我的儿子吧。
小蛇仿佛听懂雅迈的话,从水缸里爬出来,亲热地缠着雅迈的脚。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蛇慢慢长大,水缸已经容不下他,水潭里的鱼也满足不了他。
有一天村里的人对雅迈说,你家的蛇吓人啊,大家都不敢去洗衣服了,鱼也被吃没了,总要想个办法啊。
雅迈听了很着急,这天晚上她做了梦,梦见土地神告诉她,在西边约20里的地方有一个看不到尽头的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藏族神话研究述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藏族神话研究述评作者:王婷婷来源:《民族学刊》 2017年第6期[摘要]藏族神话研究主要分为“类型、母题与特征研究”、“创世神话研究”、“原始宗教神话研究”以及“英雄神话研究”等,现已初步形成了藏族神话研究的多种视角,其中藏族创世神话研究最为丰富。
80年代以来,国内藏族神话研究持续不断,并取得了重大成绩,为今后藏族神话的学科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尽管如此,随着世界不断发展与交流,西方神话学界的一些新观点和新理论随之传入,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更多元的理论手段对藏族神话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研究。
[关键词]藏族神话;文本叙事;信仰;英雄神话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 9391( 2017 )06 - 0088 - 07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神话活态传承形式与民族文化记忆研究”(项目编号:15BZW18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婷婷(1989 -).女,汉族,浙江嘉兴人,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博士,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湖北武汉430074藏族神话绚丽多姿、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是中国神话中的秀丽篇章。
相比较其他少数民族神话,藏族神话的数量并不多,现记录藏族神话的文献有《藏族民间故事选》《西藏民间故事选》《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西藏卷》《天湖神女》和《神山之祖》《中国各民族神话·门巴族珞巴族怒族藏族》以及《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三卷本)等。
除了对藏族神话的搜集,20世纪80年代初还兴起了对藏族神话的研究浪潮。
周炜(1991)和杨娅等( 2014)学者都曾将藏族神话作为藏族民间文学的组成部分,对几位学者藏族神话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定的述评。
近几年“文化热”的兴起,藏族神话研究领域也出现了新浪潮,笔者试从藏族神话的类型、起源神话、原始宗教神话及英雄神话等方面对藏族神话研究再作梳理。
一、藏族神话的类型、母题与特征研究藏族神话有讲述天地开辟的,也有讲藏族是如何产生的,具有多种类型和母题。
悦城龙母传说探源_蒋明智
悦城龙母传说探源蒋明智 悦城龙母传说源远流长,影响深广。
但长期以来,学人们都把它看作是唐代的产物,但从历史文献来看,其最早记载当在西晋,比唐代的记载要早五百余年。
从历史记忆的视角考察,龙母传说与秦始皇发生联系并非故事情节的任意粘连,而是有着地域历史文化的积淀,它既保留了秦始皇时期帝国征服与土著抵抗的集体记忆,又形象、真实地反映了秦始皇统一岭南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状况,起源古老,值得珍视。
关键词:悦城 龙母传说 秦始皇 历史记忆作者:蒋明智,1966年生,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教授,《文化遗产》编辑部主任。
一容肇祖(1897—1984)在《德庆龙母传说的演变》①一文中认为,龙母传说的成立期主要在唐代的一百年间。
其见诸记载的,最早是唐刘恂(生卒年不详)《岭表录异》里的《悦城龙母》:温媪者,即康州悦城县霜妇也,绩布为业。
尝于野岸拾菜,见沙草中有五卵,遂收归置绩筐中。
不数日,忽见五小蛇壳,一斑四青,遂送于江次,固无意望报也。
媪常濯浣于江边。
忽一日,鱼出水跳跃,戏于媪前。
自尔为常,渐有知者。
乡里咸谓之龙母,敬而事之,或询以灾福,亦言多征应。
自是媪亦渐丰足。
朝廷知之,遣使征入京师。
至全义岭,有疾,却返悦城而卒。
乡里共葬之江东岸。
忽一夕,天地冥晦,风雨随作。
及明,已移其冢,并四面草木,悉移于西岸矣。
②后人在论及悦城龙母传说的最早记录版本时,多持此论。
如叶春生就认为:“德庆龙母的传说,始见于唐代广州司马刘恂的《岭表录异》,后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加以补充,再后各朝碑记、诰敕又有发展。
”③但笔者检阅有关文献,发现这并非悦城龙母传说的最早记载。
比《岭表录异》记载要早的,在唐代就有卢肇(818—约901)的《阅城君庙记》。
卢肇,唐代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人,唐武宗会昌三年(843)中进士第一,为江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其作《阅城君庙记》得益于其叔卢萼(生卒年不详)的经历。
卢萼在唐元和年间(806—820)曾游仕南越,代理康州(今广东德庆县)录事参军一职,常到悦城龙母庙烧香祈祷,希望能升任县令。
文化的记忆与重构:环大明山龙母信仰探析——以广西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为例
文化的记忆与重构:环大明山龙母信仰探析 ——以广西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为例 摘 要 壮族民间信仰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以来,学术界对壮族民间信仰的研究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龙母文化的研究仍以对西江广东悦城、广西梧州的研究成果为众,对环大明山地区龙母文化的研究还相对薄弱。
本文充分运用田野调查资料,选取了环大明山附近的壮族聚居村落——石门村为个案研究,试图通过传说、庙宇及仪式的分析,探讨信仰生成和维系的原因,进而分析民间信仰作为一种“草根文化”对一个乡村社区民众生活世界的文化功能,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上林地区壮族民众对龙母的崇拜和祭祀,是对过去的一种社会记忆。
通过口耳相传的地方性传说,保持并延续了民众对龙母信仰的历史记忆;其次,龙母崇拜体现了民间信仰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特点,不但满足了民众寻求幸福生活的精神诉求,而且成为当地人民进行文化再建构的依托,以此为村落经济发展寻求出路。
再次,庙宇等神圣空间成为当地壮族集体记忆的象征符号,在不断展演的祭祀仪式中,当地民众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得到了塑造和强化。
关键词:龙母信仰民间传说社会记忆社会功能仪式MEMORY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E:A RESEARCH ON DRAGON MOTHER’S BELIEFAROUND DAMING MOUNTAIN---TAKING STONE GATE VILLAGE AT TANGHONGTOWN, SHANGLIN COUNTY AS AN EXAMPLEABSTRACTThe folk religion of the Zhuang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Zhuang’s culture. Since 1949, the scholars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on the Zhuang’s folk religion research, among which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ragon Mother’s belief of Yuecheng, Guangdong province and Wuzhou, 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 are fruitful. However, the culture embodied around Daming mountain hasn’t been attached much intention by the researchers. Therefore, the dissertation takes a Zhuang’s village---Stone Gate village near the mountain as a case, with enough materials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method, in order to make out the reasons why the religion has rooted and developed strongly in the area by analysis of the folklores, the temple and the relative religious rites. From that, some conclusions will be proved. One hand, the Zhuang people’s worship for Mother Dragon is originated from the social memory of the past. By the way of narration, the Zhuang have kept and continued people’s historical memory of the belief. On the other hand, the belief embodies the traits of practical function and interests, which not only meets people’s spiritual pursuit of happiness, but also becomes the basis of people’s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find the 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 In addition, the sacred places like the temple have come to be regarded as a symbol of their collective memory. In the process of repeated rites, the Zhuang’s sense of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has been formatted and strengthened.KEYWORDS:Dragon Mother’s belief; folklore, social memory; social function; rite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龙母是珠江流域普遍信仰的女神,与龙母相关的传说、信仰仪式成为龙母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肇庆市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肇庆市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根据《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的规定,经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确定下列45项成果为肇庆市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拟奖项目。
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
任何单位和个人若对以下拟奖项目有异议,可以在公布之日起15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办提出。
提出异议的个人和单位,应分别在异议材料上签署姓名或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方式,否则恕不受理。
电话:(0758)2280387;地址:肇庆市天宁北路80号市委综合楼;邮政编码:526040;电子邮箱: zqskl@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办公室2010年11月18日肇庆市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拟奖项目名单一、研究报告类一等奖1项肇庆城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作者:肇庆市政策研究学会市社科2008年研究课题二等奖1项肇庆市推进农村青年创业贴息贷款行动调研报告作者:龙镇辉、王良华、周菁、陈志忠、张永雄、蔡验霞《肇庆调研》2009年第8期三等奖2项实施“双转移”破解肇庆发展“两大难题”作者:黄荣炎黄大观》2009年第3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城乡一体化惩防腐败体系的实践与思考作者:梁耀钧、梁超文、刘祖武《肇庆纪检监察研究》2009年第3—4期二、著作类一等奖2项高新区产业发展服务体系的构建:基于肇庆高新区的探索与实践作者:丁孝智、周丽、龙镇辉、刘玉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12月鲁迅与陈独秀作者:王福湘三秦出版社2009年3月二等奖2项《刘伟铿史学文集》作者:刘伟铿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9年4月认知语用研究:词汇转喻的理解作者:江晓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年5月三等奖3项四会十品作者:陈清、邹卫无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8年12月大学之道——高校学生道德养成的理论与实践作者:班荣鼎人民出版社 2009年12月大学城的理想与困惑——大学、大学城、大学园区的教育经济学反思作者:胡海建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8年11月三、论文类一等奖3项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肇庆劳动力转移趋势预测研究作者:韩银娥《中国商界》2009年第12期粤西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系列论文)作者:范晓君、平黎明、陈华丽、孙家国、王伽娜《肇庆学院学报》2008年第4、6期 2009年第1期肇庆广府古村落景观格局特点及其保护研究——以蕉园村为例作者:钟国庆《城市规划》2009年第4期二等奖10项人力资源会计对象的缺陷分析作者:刘玉勋《财务与金融》2008年第5期肇庆市农村老年人问题及其对策作者:韦相伍《广东史志视窗》2008年第4期因地制宜拓宽思路在欠发达地区扎实推进省级卫生村建设作者:张粤《肇庆论丛》2008年第6期强化燃气市场监管促进科学协调发展作者:顾培根《肇庆论丛》2009年第4期产业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作者:陶永勇《肇庆论丛》2009年第6期龙母传说的文化考察作者:刘雪梅、欧清煜《文化遗产》 2008年第2期从封开《五马巡城舞》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作者:程红、吕海燕、李宪芳《文化遗产》 2008年第4期肇庆古村落与新农村建设作者:孙重维《肇庆论丛》2008年第1期肇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作者:谢凤云《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2期明代户部财政决策权新探作者:刘利平《史学月刊》2009年第7期三等奖21项珠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力的实证分析作者:方茂扬《南方金融》2009年第7期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一面爱国主义旗帜作者:汤婉文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肇庆论丛》特刊,2009年9月亚洲电影文化身份研究(系列论文)作者:陈明华《电影文学》2008年6—8月明清时期土地四至的确定及界址的纷争作者:任志强《求索》2009年第10期论文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作者:刘晓旭《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场所建设的新方向作者:李玉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基础教育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问题与启示作者:原青林、单中惠《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复活的城:革命语境下的中国新诗都市话语分析作者:鲍昌宝《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5期南宋遗民词中的佛教文化阐释作者:丁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地方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策略作者:冯小燕《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第8期发展观的演变与“以人为本”价值目标的确立作者:李佩环《现代哲学》2008年第5期禁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正当性质疑作者:王菊英《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广东青铜文化的研究及相关问题作者:杨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粤剧源流新探——以“江湖十八本”为考察对象作者:黄伟《学术研究》2009年第3期实施医德考评归档制度着力构建医院管理的长效机制作者:程玉坤、钟嘉莉、钟志耕《中国保健》2008年第14期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优化:广东柑桔产业证据作者:盛革《改革》2009年第1期怀集县实施“旅游旺县”战略的调研报告作者:陈飞鹏《肇庆论丛》2009年第6期对打造肇庆旅游节庆城市的思考作者:郑时广《中国旅游报》2008年10月肇庆市社会工作发展的若干思考作者:李建文《肇庆论丛》2009年第6期广东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的调查研究作者:文雪、慕容勋、陈姝娟、蒋菊《教育导刊》2009年第7期小议“不和谐的童声”作者:谢华辉、周少强《广东省群文论文集》花城出版社2009年8月。
《永恒传说》完美版剧情攻略
一天早上,我们地主角利德按惯例去山顶地了望塔.走到半路隐约看到天空有什么异样,他感到今天和平时不太一样.来到了望塔后看到自己青梅竹马地好友法拉也在这里.呵呵,像她这种野丫头来这里还真是罕见啊^^.原来她也因为看到天空中地异样而来这里看个究竟……这时,突然从天空中落下一个不明物体,见事不妙两人分头跳下望塔……轰地一声,了望塔被不明物体砸成了碎片. 法拉好奇地赶过去看看那个不明物体到底是什么,利德担心她有危险于是也赶过去.(按键可以令主角快速行走)之后可以进行一些战斗,这次地战斗系统和前作差不多,战斗中玩家控制主角前后移,按两下前或后可以冲刺.圆圈键是普通攻击,如果加上方向要素会变成其他形式地攻击,键是使用必杀技(目前还没有修得).另外本作敌人比较厉害,而且很抗打,所以战斗中按方块键进行防御变得十分重要!善加利用会使伤害减到最小.按三角键可以使用道具和其他一些功能.另外这次引入了熟练度地概念,比如主角地斩和刺都有熟练度,这个熟练度会影响到必杀技地修得,再有就是连击数,这个数值越高,得到地经验值也就越多. 离开了望搭向右侧走,在这里可以得到一些防具和道具,并可以在这里地绿色记录点回复(其实可以在这里多转转,这里有一些回复道具和一些料理用道具,并可以熟悉一下本作地战斗系统).继续向右走,在半路看到一个可爱地生物在那里晃来晃去,好象在等什么似地…….这时利德看到法拉和一个身着异装地少女???在一起,当尝试和那女孩沟通时发现完全听不同她地语言(全是些¥*¥……),这时利德发现那个不明物体要爆炸,于是和大家一起离开,看到法拉没事,这才放心.当利德和那个异族少女接触时,少女身上发出了虹色地光,这使主角感到很奇怪.之后众人回到边境地村庄ラシュアン. 在村长家村长告诉利德这个异族少女会给村子带来灾难……村长话音未落,突然从屋外闯进一名和异族少女说同样语言地大汉,显然是冲着那个少女来得.之后发生战斗,虽然敌人攻击力很强,但不怎么多,几下就可以解决.打败敌人后,村长好象想起了什么可怕地往事,认为异族少女和以前地大灾难有关……,于是让利德把女孩赶出村!这时法拉气愤地村长和说要是赶走她地话,她也跟着离开.于是利德一行人来到法拉地家…… 法拉给异族少女换上了自己地衣服,并说这样就不会有人认出她来了.利德问她是否真地要离开村子,法拉说一定要找到能理解异族少女语言地人,这时她想起了少年时地玩伴:爱哭地鼻涕虫,现在地大学士基鲁.之后主角也决定和法拉一起旅行.之后众人向“学问之町ミンズ”出发.(其实在出村之前可以好好转转,仔细调查一下坛坛罐罐可以得到不少好东西,并可以从不可思议地料理人处学到一种料理(游戏中隐藏着许多不可思议地料理人,他们会装扮成格式各样地东西,只要找到他们就会传授给主角新地料理,所以在村庄里仔细探索每个角落就变地非常重要.另外,料理在游戏中也扮演着很重要地角色,除了恢复各种数值状态外,还可以使主角们地攻击力防御力等数值提高).另外村长家还可以得到一个道具图鉴(重要道具).另外在村里还可以找到枚レンズ) 出村后西行过桥,在这里大家为了以后旅行方便相互通报了姓名,异服少女一直叫着美露荻、美露荻,之后法拉索性就叫她美露荻^^.之后人向“学问之町ミンズ”出发.由于目前地敌人较强,所以最好多练练级.过桥后一直往南行,先不要进下方地建筑屋,在环山地空地上好好绕绕可以进入一个隐藏地地点,在这里可以从一位老伯处学会一种战斗地号令,这样在战斗中选择号令指令就可以使用相关地战术(其实在世界各地都有这样地隐藏地点,所以大家闲着没事时可以在地图上好好逛逛).一直向南走来到“レグルス道场”,在这里可以整理一下装备.在宿屋地层可以找到一名不可思议地料理人并学到一种新料理. 离开“レグルス道场”向东走,来到ラシュアン河地断桥处,由于这里正在修理中,而且水流湍急暂时无法通过.从其中一位工人处得知“レグルス道场”地武术老师说不定会有办法.于是利德一行人返回“レグルス道场”(半路上美露荻与主角再次发出虹色地光芒…………).回到“レグルス道场”击败这里地学徒后见到法拉地武术老师富兰克.之后在这里仔细调查可以找到枚レンズ和其他一些道具,和这里地学徒对话可以得到一些关于战斗地方法,还可以得到一本战斗方法地书(重要道具).另外,调查最下放房间里地大箱子,可能是一位不可思议地料理人,但现在主角们地料理水平还不高所以没有传授主角,记着以后再来吧.找到富兰克老师后,法拉学会了回复地特技,这时富兰克老师希望利德能拜自己为师……并让主角去找他地一个学徒,和道场里最下方房间里地学徒对话后得知要通过ラシュアン河地急流,只有借助水之精灵地力量.之后利德一行人再次来到ラシュアン河地断桥处,在这里和道场地学徒对话后利用水之精灵地力量使水流变慢,于是众人乘坐木筏顺流而下,接下来是一个迷你游戏,用方向键左右来控制木筏地移动,圆圈键用来加速. 通过急流后,一直向东南走来到“学问之町ミンズ”,在这里可以整备一下装备,另外在食堂里调查花盆可以从不可思议地料理人处学到新地料理.在村里和大家对话可以得到许多情报.另外在这里地图书馆可以查阅到许多文献,其中里面提到了美鲁荻所说地“美鲁尼克斯语”.另外从图书馆右上方地路进入体育场,在进入操场台阶附近仔细调查可以找到枚“レンズ”,另外和操场地学生对话可以进行迷你游戏.在村子里一直向西走来到这里地ミンズ大学,从接待大厅处得知基鲁所在地房间,之后利德等人前往光之精灵研究室,在这里找到找到了基鲁以前地助手桑库,和桑库话刚说地一半,戴在门外地美鲁荻突然闯近来折腾了一番,把这里搞地乱七八糟,这时这里地学部长愤怒地把大家赶了出去…….之后从桑库处得知美鲁荻很可能就是“宫廷精靈术士”,并告诉大家基鲁现在在西南方地“岩山の观测所”处.这时法拉突然想起一件事,于是问桑库,基鲁现在是否已经不在这里上学了?桑库告诉她由于基鲁地一篇“世界连锁崩坏地推论”地论文而被学部长给予休学处分…………(一大滴汗!)先不要急着去“岩山の观测所”,和楼上地学生们对话可以得到一些情报,另外,在这里还可以玩一个回答问地迷你游戏(全部答对会有以外地收获). 离开“学问之町ミンズ”众人前往西南方地“岩山の观测所”.通过山路来到山顶地观测所,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基鲁.好朋友寒暄后,基鲁借助“美鲁尼克斯语”字典得知美鲁荻来自一个叫做“塞利斯提亚”地地方.这时利德等人大惊到“塞利斯提亚”!,那不是空中地逆世界吗…………?之后基鲁让利德用望远镜看天空,利德把望远镜地焦距调大后看到远处有一个很小地黑球,基鲁解释说那就是世界崩坏地前兆.为了能更好地和美鲁荻沟通,基鲁提议去找马塞特博士.他是“美鲁尼克斯语”地权威,找到他后相信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美鲁荻地身世.不过马塞特博士现在已经离开了ミンズ大学,住在“モルルの村”,需要通过东侧地“望鄉の洞窟”才能到达.另外这个观测所里仔细调查可以找到枚“レンズ”. 回到“学问之町ミンズ”去ミンズ大学,现在可以进入之前无法进入地研究室,其中在水精靈研究室可以找到一枚“レンズ”.来到“学问之町ミンズ”东侧地“望鄉の洞窟”后,在这里利用海潮地涨落打开通路,其中一个宝箱也需要等海潮涨满后才可以得到.(只要在这里多转几圈海潮自己就会涨落)来到洞窟地深处击败怪物后利德等人决定先休息一下,之后回忆起他们小时侯地往事……之后大家继续前进,在出口右侧地岔路尽头调查木堆后可以找到枚“レンズ”.。
《李龙故里》的教学反思
《李龙故里》的教学反思《李龙故里》的教学反思一、直观画面,引发探究欲望曾经执教一节校本课《李龙故里》,这节课有较强的地域特点,我们文峰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坐落于富有文登地标之称的召文台前,抱龙河畔,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独特。
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自然景观和源远流长的“文登学”文化,为我校开发以家乡本土文化为素材的.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我们的孩子生长在抱龙河畔,对李龙王的传说非常熟悉,但对李龙精神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缺乏整体、清楚的认识。
为了有效落实活动目标,本节课将采用自我探究、调查搜集、合作交流等方法,了解李龙王的精神,并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开阔学生的视野,弘扬李龙文化。
在第一环节中,我首先以学生熟悉的抱龙女图片引入,让学生畅谈对他的了解,旨在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这尊雕塑源自李龙的传说,座落于学校附近的抱龙河畔,用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引入新课,能够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激发探究欲望,由此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水到渠成。
二、化静为动,促成心灵交流“秃尾巴老李”这个故事有不同的版本,怎样才能让学生从不同的故事中感受李龙王“知恩图报、尊礼重孝、惩恶扬善”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直善良、懂得感恩、孝敬长辈的高尚品质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为学生补充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仅在区博展中心有完整的版本,因为属于内部资料,所以只能通过录像机截取里面的精华部分。
)这段视频介绍文登当地广为流传的版本,引导学生了解秃尾巴名字的由来,以及李龙王与蛟龙交战的动画,学生在观看时,不时发出阵阵惊叹的声音,可见,这段资料对孩子带来很大的震撼!弘扬李龙文化,体验民俗风情。
三、构筑情景,深化学生体验为了弘扬李龙文化,体验民俗风情,课堂上,学生从李龙王生日、龙母生日两个方面,通过表格、视频、图片三种形式,对课前收集整理的关于祭祀活动的资料进行展示交流,分享对李龙祭祀活动时间、地点、形式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我为学生补充了一段龙母寿诞节祭祀活动的视频,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祭祀活动的隆重场面,激发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的兴趣。
太原地区的文化遗产
太原市的文化遗产太原市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分别为: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小店区、晋源区、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
杏花岭区、迎泽区、万柏林区、小店区、尖草坪区被认为是城内地区,形成了“城六区”的概念。
一.民间美术:无二.民间音乐:1太原锣鼓太原锣鼓是流行在太原和晋中一带的一种锣鼓音乐。
鼓文化已成为三晋文化的代表,成为黄河文化的一面旗帜,不但为三晋大地添彩,更为中华民族增光。
相传自后汉刘智远,刘的妹妹住太原古寨村,每逢出动以锣鼓相迎,演奏曲牌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
“一二五”则是根据马锣击打节奏而得名。
太原锣鼓常常把竞争引入演奏,分两队对垒进行。
甲队一曲终了,乙队一曲开始,或两队同时开打。
这种对台演奏,越打越来劲,越看越振奋,有时演奏长达五、六个小时而不肯罢休。
太原锣鼓在农村多在逢年过节时打击取乐,或为社火表演伴奏。
1950年太原矿山机器厂率先成立了太原第一家厂矿锣鼓队.70年代后期,出现了锣鼓乐谱和专职指挥,创建了锣鼓协会,90年代后,大量职业性和半职业性锣鼓队进入市场,艺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1990年9月22日,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太原锣鼓队奏响了开场节目《丰收锣鼓》;1995年,赵庄女子威风锣鼓队参加了“95金华中国优秀民间广场舞蹈展演”,获最高奖。
以后太原锣鼓队还赴港澳地区和出国进行了多次表演。
2吹打乐史料记载我市民间吹打乐始于秦汉。
民间以唢呐为主的吹打乐是成熟于明清,并普及到民间,在全市极普遍。
有专家将民间吹打乐分为粗吹和细吹两种类型。
粗吹乐器有唢呐、笙、管、大鼓、大锣、大镲,多用于民间喜庆节日,社火伴奏,主要形式为民间八音。
民间八音大体可分南北两路。
太原以南吹打并重,吹管乐器主要是唢呐。
北路侧重吹,锣鼓只作配合。
细吹主要指佛道音乐,这是民间的室内轻音乐,吹管乐器主要是笙管,打击乐器除小件锣鼓铰子、叮哨外,又加进一些佛道专有乐器,如钟磬木鱼,鱼鼓、简板等。
西江流域龙母信仰调研——以广西桂平江口镇、寻旺乡为例
125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8母文化的深厚价值,也能感受到当地百姓对龙母文化的崇敬之情。
从江口百姓对龙母祖庙的细心呵护程度上,村民对龙母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他们采取相关措施保护自身文化,向外推广龙母娘娘的善意德行,创造供大众瞻仰龙母感受并学习其品质的场所,同时龙母文化还传达着人民顺应自然的思想,对自然神秘莫测的敬畏,以及融合了人们渴望得到神的庇佑的美好愿望。
(二)龙母信仰相关习俗1、游神和吃金猪每年龙母诞期间,江口镇、寻旺乡村民都会举行游神活动。
村民在游神过程中须提前打造好龙母分身神像,并根据分身神像编排与其相匹配的神轿。
整个游神活动中都有其必须遵守的标准与条件。
游神当日,村民将龙母分身神像置入神轿之中,一切事宜准备就绪后,村内三五壮汉便抬起神轿高歌而行,路途全程皆有信众捐献香火,以求龙母庇护。
另外在龙母诞期间,村民会将整条乳猪或者一块猪肉烧黄,再拿去龙母祖庙祭祀龙母。
待所有仪式结束后,村民们便在庙宇当中食用烧猪肉。
大家希望通过食用祭拜过龙母的猪肉来使身体健康强壮,同时寄予村民发家致富的愿望。
而将猪肉烧黄,吃的时候就像在食用“金猪肉”,意为“纳财得珠”,是希望为龙母保佑自家财源滚滚。
2、放生鲤鱼在龙母诞期间,江口镇、寻旺乡村民都自发前往江口对鲤鱼进行放生,其目的乃是为自己和家人行善积德。
该习俗由来具备两种传说。
一为传说鲤鱼能够幻化成龙,是与龙子为同一种族,若食用鲤鱼则会被视为对龙母大不敬,应将其放回自然;二为传说龙母为龙王所害,龙王派鲤鱼变成细小之物混入龙母食品中,以致于龙母食用后卡住喉咙窒息而亡,村民为纪念龙母,便不约而同不再食用鲤鱼,将其放生。
3、佩戴龙母符江口镇、寻旺乡村民几乎龙母符人手一个,他们相信佩戴龙母符可以让人平安幸福。
龙母符样式繁多,龙母祖庙前便悬挂着诸多款式的龙母符,如龙母神像护身符、十二生肖金箔龙母护身符、龙母平安符等。
村民通常将龙母符佩戴于颈部或者手部,尤其在出远门时,龙母符是不可或缺之物。
广西大明山人物传说研究
大明山位于广西南宁市北面,武鸣、马山、上林、宾阳四县的交界处,壮语称“岜是”,意为“祖山”,是骆越后裔民族崇拜的祖宗神山。
广西大明山不仅风景优美,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此千古流传的传说种类繁多、数目惊人。
本文以广西大明山传说中数量最多、最具代表性、影响力最广的人物传说为对象,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工作,对其进行分类梳理,总结出它的思想内容,保护其传承和发展,同时提炼出这些传说所蕴含的传统美德、伦理观念,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洗礼,用来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
第一章广西大明山人物传说类型举例人物传说围绕某个历史人物或者神话宗教人物展开故事情节,叙述他们的事迹,解说他们的影响,刻画人物形象。
广西大明山人物传说又可以分为历史人物传说、神话宗教人物传说、文人传说等几种。
一、历史人物传说历史人物传说的主人公大多是历史上对该地区有过重大影响的著名人物,在传说中被刻画的形象与历史记载总体来说是基本一致的,但在故事情节、言行和性格上往往存在着较多虚构的成份,这是传说的创作者为突出该人物的特点,加深人们的印象而对历史人物进行的艺术性改造。
(一)舜帝传说舜帝是中国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之一,为华夏民族的发展起到过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舜帝孝顺父母,宽厚待人的传说也被传入广西,壮族人被他高尚的道德情操所感动,遂将舜帝当成自己的祖先,崇拜和赞美他,并以舜帝传说为蓝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写出了一部民间长诗《唱舜儿》,主要在民间宗教师公教流传,丧礼上由师公喃唱,用以超度亡灵,劝导人们像舜学习,做个孝子,及时尽孝。
大明山及其周边地区舜帝的传说故事情节大致如下:1.舜为大明山人,母亲早逝,舜服丧三年。
2.舜父续娶了后母,舜遭到后母的薄待。
3.舜父外出做生意,后母指使舜儿上树摘果,并装竹尖想加害舜,却不慎伤到了自己的脚。
4.后母愤怒毒打舜,上帝玉皇派神仙来搭救。
5.后母放火烧房子,天降大雨,舜获救。
7.后母指使舜去挖井,指使自己的亲生儿子用石头填井害舜,舜得到了龙神的帮助,逃到叔婆家。
龙母文化作文
龙母文化作文在我的家乡,龙母文化那可是深入人心,就像一日三餐一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说起龙母,那得先讲讲龙母的传说。
据说啊,龙母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渔家女子,她心地善良,常常帮助周边的渔民。
有一天,她在河边捡到了一颗蛋,带回家后悉心照料,没想到竟然孵出了五条小龙。
这五条小龙长大后,呼风唤雨,保佑着这一方水土的平安。
龙母对小龙们关爱有加,教导它们要善良、要正义,而小龙们也对龙母十分孝顺,听她的话,为百姓谋福祉。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八,那可是个盛大的日子。
这一天,整个镇子都热闹非凡,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龙母诞的庆典。
街头巷尾,张灯结彩,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景象。
我记得有一年,我跟着家人一起去参加龙母诞。
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还没到镇子上,就看到路上挤满了人,有穿着传统服饰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年轻夫妇,还有一群群嘻嘻哈哈的小孩子,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走进镇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长的街道,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位。
有卖香烛的,有卖小吃的,还有卖手工艺品的。
摊主们扯着嗓子吆喝着,招揽着生意。
我被一个卖糖人的摊位吸引住了,摊主的手艺那叫一个绝!只见他舀起一勺糖浆,在案板上三两下就画出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龙,那龙张牙舞爪的,仿佛要飞起来一样。
我缠着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拿在手里,舍不得吃。
再往前走,就到了龙母庙。
龙母庙前人山人海,人们排着队,等着进去上香祈福。
我和家人也加入了队伍,随着人流缓缓向前移动。
终于轮到我们了,走进庙里,只见一尊庄严肃穆的龙母像矗立在正中央,她的眼神慈祥而又威严。
我们虔诚地上香、磕头,心里默默地许下自己的愿望。
出了龙母庙,外面的广场上正在举行舞龙表演。
几条色彩鲜艳的巨龙在人群中穿梭,舞龙的师傅们身手矫健,把龙舞得活灵活现。
龙头高高扬起,龙身蜿蜒起伏,龙尾左右摆动,引得观众们阵阵喝彩。
我站在人群中,眼睛紧紧地盯着舞龙的队伍,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
到了中午,肚子开始咕咕叫了。
神话中的龙母是谁
神话中的龙母是谁相传,龙母原是一个砍柴姑娘,跟妈妈住在绿桃村耪田种庄稼。
一年,腾越坎子凹的黑龙占据了洱海的出水口,把大理变成一片汪洋。
老百姓无法安生,纷纷逃往外地。
母女俩无人帮助,无法逃走,只好到苍山的兰峰以割草砍柴为生。
一天,女儿口渴,见树上结了一个又绿又大的桃子。
她摘下桃往嘴里放,桃子滑到肚里,从此怀了孕,生下一个儿子。
女儿怕别人笑语,把儿子丢进深山。
山上的大蛇每天给小孩喂食,不仅没饿死,还长得天真活泼。
龙母很疼他,把他抱回家抚养,长大后跟龙母上山砍柴、割草。
母子俩有一次割草回家,在龙潭边歇脚,得知龙王生病,孩子被请进龙宫,用仙草治好了龙王的病,在宫时,孩子出于好奇,穿上了龙王的共袍,变成了黄龙,然后打败了黑龙,解除水患,大理重又变成了肥沃的田野。
绿桃村的百姓为他建了龙王庙,尊小黄龙为本主,称小黄龙的妈妈为龙母。
龙母相关故事:马盂山西峰海拔1738.4米,为平泉境内最高峰,四周群山拱奉,犹如众星捧月。
峰顶有一天然石洞,深约10米,高约3米,阔约2.2米。
洞顶岩缝数注山泉滴漏,四时不绝。
泉水下滴,珠珠落玉。
游人置身洞中,仿佛进入水帘洞内。
洞中光线暗淡,幽静潮湿,更增添了她的神秘色彩。
这就是闻名遐迩,人们口耳相传的“龙母洞”。
传说波海龙王之女,与李姓青年相爱,并怀身孕。
老龙王发觉此事,十分恼怒,遂将龙女逐出龙宫,贬入人间。
龙女便与李姓青年沿辽河而上,直至源头马盂山顶,于密林之中寻得一个幽静山洞。
二人便居住在此,砍柴、耕种,过着普通农家的生活。
后来龙女生下“怪胎”,人面蛇身,遍体覆麟。
其父见状,以为不祥,挥刀准备将“怪胎”砍死。
一刀砍在尾巴上,“怪物”化龙,升腾而去。
有人说,飞向长白山五大连池,后修炼成仙。
也有的说,飞向黑龙江,作了江龙王。
这就是人们互相传诵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每年的八月份前后,龙母洞西北方向黑云长起,电闪雷鸣,黑云南行马盂山,定大雨或冰雹,人们便说是“秃尾巴老李”探母来了。
龙母洞一年四季香火不断,特别是五月节那天,善男信女长途跋涉,登上马盂山龙母洞,或祈求或还愿,求神拜仙,络绎不绝。
藤县龙母文化研究调查报告
藤县龙母文化研究调查报告一、龙母的传说:龙母是流传于我国西江流域民间的颇具特色的一位女神。
《中国神话传说》记载:“秦始皇时代,有两个传说,一个是关于陷湖的传说,一个是关于龙母的传说”。
传说龙母,本姓温,其父温天瑞,其母梁氏,温生于周赦王二十五年(公元290年)农历五月初八,出生在藤县水东街孝通坊,卒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
温氏幼时因洪水被放在木盘漂流到广东悦城,被一姓梁渔翁救起并抚养成人。
传说有一天,温氏在溪边拾得一卵,里面生出五条小龙,经温氏细心养护,长大后放归大海。
从此,人们把温氏称作龙母。
龙母在五小龙的相助下,带领人民抗洪治水,让老百姓过上风调雨顺的日子二、梧州龙母庙的由来及概况:后人为了纪念龙母,在西江流域建了无数的龙母庙,便也有了梧州气势磅礴的龙母庙。
梧州的龙母庙又称太庙,并没有梧州龙母是悦城龙母的母亲的意思,而是说梧州龙母庙的历史比较悠久罢了。
梧州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初年,座落在景色秀丽的桂江岸边,枕山面水,舆地通泉,是一座真正的千年神庙。
原由山门、前殿、后殿、左右厢房、角亭组成。
后因战乱部分建筑曾受毁损。
从1987年龙母庙重光以来,经过不断修缮,既保持了古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又增添了牌坊、行宫、龟池、观音亭、赐福亭、放生亭、龙母素食馆等主要建筑。
2005年梧州市政府在原龙母庙的北面划出10.2公顷的土地作为龙母庙的扩建用地,总投资6000多万元。
使龙母庙的占地面积由原来的5000多平方米扩展到10万平方米,现在已建成了牌坊、前殿、龙母宝颠、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厢房、连廊、以及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
一年四季,龙母庙香火旺盛,龙母庆典活动不断,龙母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春天有“龙母开金库”、夏天有“龙母诞”、秋天有“龙母待道诞”、冬天有“朝母节”,前来龙母庙参拜的人群万头攒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其中以龙母诞为之最。
梧州龙母庙是国家四A级景区,与龙母庙同时在2007年成为国家四A级景区的广西景区有“乐业大石围天坑”、“百色起义纪念馆”、“靖西古龙山峡谷”、“德天跨国大瀑布”。
《阿斯特尼西亚传说》简明攻略
《阿斯特尼西亚传说》简明攻略Freaky语:算是本人第二次写游戏攻略。
第一次是在高中玩的GB《第二次超级机器人大战》。
因为当时最火的《电软》上还没有这个游戏的攻略,自己就顺便把游戏中的流程和隐藏要素用纸记了下来。
这也算是唯一一个自己研究出所有隐藏要素的日文游戏了。
前几天PSP上耐玩的大作贫乏,《永恒》还没入手,就研究起这款韩文的RPG来。
这款游戏中文名为《阿斯特尼西亚物语》,号称韩国掌机GP32的第一RPG,如今移植到PSP。
本人对韩文一窍不通,还好此游戏流程比较简单,唯一一处迷题还有提示,经过几天的攻关终于打通。
感觉流程稍短,系统简单,画面一般(毕竟是从低级机种移植上来的,不能要求太多),片头曲和动画还不错,隐藏要素不明……可以说是一款休闲的小品,各位有兴趣闲时可以小试一下。
以下内容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Astonishia Story 简明攻略作者:Freaky 1、主角醒来,出旅馆,一直向北与守卫谈话后通过,加入护卫队伍。
2、向西侧森林进发,遭遇伏击。
全军覆没3、醒来向南出森林,向东来到一个小村庄。
民宅中有三个宝箱,与左中房间的人说话接到任务。
到酒吧与大胡说话,进入boss站,轻松胜出。
去右中房间与屋内人说话,其加入,不过实力……4、出村子来到西南森林,有三个宝箱,进入上面大屋发生boss战。
胜利后回村子,与左中屋子人谈话得到物品,与左上屋子床上人谈话得到物品。
5、出村子来到下方河边小屋与貌似东丈的家伙谈话坐船来到新大陆。
6、一直向右上,来到村子。
与中上貌似很强大个子说话会发生殴打老人剧情,但老人好像毫发未伤……7、往南走来到河边城镇(附近地图调查能得到N个物品),在酒吧救得女孩却被大胖子肚子弹伤……醒来来到武器店获得盔甲酬谢。
右上屋子花300块能和一个家伙决斗胜利得到物品。
8、出村子向左走,来到盗贼窝。
在右边的马卷拣到字条,然后和屋子前人说话进入boss战。
9、击败boss后,在寸口处沿着箭头往左走,过桥发生事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文化及其动画剧本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文化及其动画剧本分析作者:李松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7期李松文化的传播形式多种多样,书籍、影视、绘画作品以及动画都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为文化传播主体,分析通过动画剧本形式进行文化传播的潜在价值与可行性。
由于动画具有内容丰富、情节生动等特点,可以有效表达传播主旨,而当今动画内容多种多样,历史、传说、神话都可以成为动画剧本的题材,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文化就是来源于一个壮族神话传说,符合动画内容需求。
一、针对梧州龙母文化与动画剧本结合思路解析首先,梧州龙母文化符合动画剧本创设特质。
动画剧本的创设需要大量资料作为基础,应以真实性、客观性、丰富性、创造性为动画资料选取原则,而梧州龙母文化源于民间传说,其作为动画剧本素材本身就具有无限想象与创造空间,符合动画片展现形式“天马行空”的特质。
此外,由于梧州龙母文化历史资料较少,很多内容已无从考证,有利于给动画剧本在内容创设上极大的发挥空间。
其次,动画剧本传播特点适用于对梧州龙母文化主旨的宣传。
虽然,梧州龙母文化产生年代久远,但是在当代仍以非物质文化遗传形式将饱满的精神内涵被世人传承。
动画剧本传播具有直观、快速的特点,使得运用动画剧本形式不仅可以形象立体的再现传说中的爱情故事,更能将文化所要传承的价值观直观、清晰的展示在观看者面前,使得观看在生动的传说故事中流连忘返并产生共鸣,从而使梧州龙母文化主旨通过动画剧本传播形式达到传播目的。
最后,动画剧本传播带动梧州龙母文化衍生产业的发展。
梧州龙母文化发源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因梧州龙母文化被国家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带动了当地旅游区的规划设立,而通过动画剧本形式对梧州龙母文化的传播,将扩大该文化在国内乃至世界的影响,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步。
当今动画在流行后,其相关卡通形象通常会被作为商品进行销售,如《功夫熊猫》系列动画作品不仅被设计成卡通玩偶进行销售,更有相关游戏风靡网络,可见利用动画剧本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具有极大可行性。
龙母文化
龙母文化——西江民俗摘要:民俗属于文化的一种,深深烙印在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精神世界中。
龙母文化是西江民俗的核心文化,对西江流域以及港澳的人们影响深远。
本文探讨龙母文化的起源以及发展,对西江流域人们的影响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德庆悦城、龙母文化、起源、民俗、龙母祖庙一、龙母起源1.发源地的地理因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一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发展进程。
岭南特殊的环境条件造就了这里特有的人文景观,龙母文化便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
据有关记载及龙母庙古迹所在地可知,龙母文化发源地在今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悦城江水口。
此地位于广东西部,西江北岸,上通梧州,下达肇庆、江门、广州等地,地处西江下游梧州与广州之间咽喉位置上,是水路航线中心、西江下游重要河港和物质集散中心。
悦城正处于连接梧州与广州的中间位置,是中原与岭南交通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成为中原先进文化与岭南本土文化的交汇点。
自古以来认为此地是一块风水宝地,龙母与堪舆大师曾为此争夺斗法,龙母最终获胜,并在此地落地生根,她的陵墓也在这里。
另外,悦城地三江合流,地势险要,极易造成水灾,利于龙母崇拜的产生。
德庆县位于西江中游北岸,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临西江,内地丘陵与河谷交错;地势自北而南倾斜,悦城河与马墟河分踞东西,由北而南,注入西江。
悦城镇位于县境东南部,东与高要县接壤,南临西江,与云浮隔江相望,境内多属丘陵地带,北高南低,悦城河流经境内至悦城好汇入西江。
沿江河村落处于低水地区,每逢雨季,常受洪水淹浸。
【1】此处“临江江水自西粤来,谓之西水,每岁夏秋间,淫雨连日,则江水暴涨,漂屋庐,城中亦可行舟,乃塞城门以抵之,城外江口又多咫风,夏日时作,发屋拔木……每四五月,西水发时,粤西大山深涧,冲下孔雀粪及毒蛇、毒虫、红虹叫等恶水,由封川、德庆绕郡而东,水如黄河之浊,饮之腹肿闷胀,所谓瘴毒也。
”【2】瘴毒伴随暴雨而至,恶劣程度可想而知。
一方面为交通要塞、都会中心。
黄帝熊图腾神话——朝鲜檀君熊女神话的中国起源
黄帝熊图腾神话——朝鲜檀君熊女神话的中国起源发布时间:2021-06-10T09:33:46.029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4期作者:蒲媛希[导读] 只在它到底是来自羌(楚)文化,还是北方满通古斯文化这一点上存有分歧。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朝鲜半岛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北面与我国东北地区隔江相望,几千年来在文化传统上一直接受着中华文明的熏陶和滋润。
因此,朝鲜文人笔下的檀君开国神话中蕴含的半岛先民原始图腾崇拜思想也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能直接来源于中国,与中国羌(楚)文化、北方满通古斯文化一样,都脱胎于黄帝族熊图腾文化。
关键词:熊图腾;檀君神话;羌楚文化;满通古斯文化一、绪论神话与宗教是相生相伴的,宗教一旦出现,则必然会产生与之相关的神话,而我们人类最早的宗教形态就是图腾崇拜。
朝鲜半岛开国神话中的檀君熊女故事,就体现了朝鲜先民们的图腾观念和民族信仰。
在历史上,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依附于中国,甚至直接归属中国管辖,朝鲜半岛也一直属于汉文化圈,接受着当时东亚地区最先进、最繁荣的文化的滋润。
因此,檀君神话中所体现的熊崇拜思想自然而然地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国内学界基本都认同这一点,认为朝鲜神话中的的熊崇拜观念归根结底都与中国的黄帝熊图腾神话有关,只在它到底是来自羌(楚)文化,还是北方满通古斯文化这一点上存有分歧。
本文拟通过对檀君熊女神话的渊源探析,探寻朝鲜熊图腾崇拜思想与中国黄帝熊图腾神话的联系,以管窥中国文化对朝鲜图腾神话的影响。
二、檀君熊女神话的美好想象檀君是朝鲜半岛神话传说中的开国始祖,在半岛人民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直到现在依然被他们信奉和膜拜。
檀君神话,除了被视为朝鲜历史起源——“檀君朝鲜”的开国神话外,也是最古老的关于朝鲜图腾崇拜的神话传说。
它最完整的记录载于13世纪高丽王朝时期僧人一然所撰《三国遗事》一书中。
关于檀君神话的记述,记于该书“古朝鲜王俭朝鲜”条所引用的所谓“《魏书》”和“《古记》”,内称:“《魏书》云:‘乃往二千载,有坛君王俭,立都阿斯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的观点 : (1)比《岭表录异》记载要早的,在唐代就有卢肇(818-?)的《阅城君庙记》。 (2)再往前追溯,在唐代,李景休(生卒年不详)和赵令则(生卒年不详)在碑刻中 所记录的龙母传说,又比《阅城君庙记》早。 (3)自宋代《太平寰宇记》到清代《渊鉴类函》,其中所引《南越志》之《端溪 温媪》具有内容的一致性和历史的连续性,可以形成‚证据链‛,从而证明,南 北朝时期沈怀远所著《南越志》记有《端溪温媪》是可信的。 (4)再往前追溯,晋代顾微(孙吴至西晋时人,具体生卒年不详)在《广州记》 中,就已提到了悦城龙母的传说,惜原文亦已佚。唐代白居易(772—846)在 《白氏六帖事类集》“程溪浦口‛引顾微《广州记》曰:‚程溪浦口有蒲母养龙, 列(应为‚裂‛——笔者注)断其尾,因呼掘龙,时人见之,则土境大丰而利涉 之。‛ (5)《广州记》所记‚龙掘见,境大丰‛的传说,与《南越志》所记‚掘尾龙祭 母‛的传说,是龙母传说中两个不同的故事类型。这说明至少在西晋,龙母传说 已形成了不同的异文。由于顾微和沈怀远都是外地人,他们到岭南后才将龙母传 说记录成不同的文本,因而,在这以前,龙母传说在民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口头 讲述过程是毫无疑问的。
故事类型 我认为可以把悦城龙母传说作为一个独立的故事类 型来看待,把它归为‚掘尾龙祭母‛故事类型更为 合适。 其情节单元如下: (1)龙母在岸边拾得巨卵。 (2)从巨卵里孵出一条守宫。 (3)龙母误断守宫尾巴,守宫逡巡而去;多年后回 来,守宫变为龙子。 (4)秦始皇聘娶龙母,无功而返。 (5)龙母卒,龙子拥沙成坟葬母,来时风雨相随。
二、悦城龙母传说的最早记载问 题
1.容肇祖(1897-1984)的观点 : 容肇祖在《德庆龙母传说的演变》一文中认为,龙母传说的成立 期主要在唐代的一百年间。其见诸记载的,最早是唐刘恂(生卒 年不详)《岭表录异》里的《悦城龙母》: 温媪者,即康州悦城县霜妇也,绩布为业。尝于野岸拾菜,见 沙草中有五卵,遂收归,臵绩筐中。不数日,忽见五小蛇,壳一 斑四青。遂送于江次,固无意望报也。媪常濯浣于江边。忽一日, 见鱼在水跳跃,戏于媪前。自尔为常,渐有知者。乡里咸谓之龙 母,敬而事之,或询以灾福,亦言多征应。自是媪亦渐丰足。朝 廷知之,遣使征入京师。至全义岭,有疾,却返悦城而卒。乡里 共葬之江东岸。忽一夕,天地冥晦,风雨随作。及明,已移其冢, 并四面草木,悉移于西岸矣。
3.我的观点 (1)以往科学实证的历史研究通常把传说与历史二元对立起来,而后 现代史学却对此进行了质疑,认为无论口头传说还是历史文献,都是 ‚历史记忆‛的不同表述方式,正如赵世瑜所指出的:‚传说对历史 学家来说就同样也是有意义的,它可以和历史放在同等的价值层次上, 也即在历史记忆的意义上,传说与历史文献传达的历史在价值上是平 等的‛。这种历史记忆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历史是一种集体记忆; 第二,记忆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第三,那些具有所谓的负面影响的 历史事件,或者是由于政府的禁止,或者由于让人难堪而不便被公开 的记忆,或者是人们强迫自己去遗忘或不去思考的记忆,但对于某些 事件来说,人们强迫遗忘的企图往往是不成功的,一旦人们被告知说 不要去谈论某件事情的时候,这些事情却往往被记忆下来。借鉴这一 理论,我们从历史记忆的视角,进一步来探讨龙母传说所蕴含的历史 信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此外,龙母传说也反映了秦汉时期岭南造船业的发展 状况 。 正因如此,著名神话学家袁珂(1916-2001)在《中国 神话传说》中便认为:‚秦始皇时代,有两个传说故 事,对后代有着普遍的代表性质:一个是关于陷湖的 传说,一个是关于龙母的传说。‛宋代邓恒显(生卒 年不详)在《孝通庙记》就写道:‚晋康郡悦城之龙 母,闻于天下矣。自秦迄今,盖千数百年,其威灵神 享如在,凡仕宦之南北,商旅之往来者,糜不乞灵于 祠。‛据《悦城龙母庙志》所载,自宋至清,人们无 不将龙母视为秦代之神。
2.刘守华的观点 (1)刘守华认为,龙母传说的早期形态是晋代大文学家陶潜所撰《搜神 后记》中的《蛟子》: 长沙有人,忘其姓名,家住江边。有女子,渚次浣衣,觉身中有异, 后不以为患,遂妊身。生三物,皆如鲸鱼。女以己所生,甚怜异之。乃 着澡盘水中养之。经三月,此物遂大,乃是蛟子。各有字:大者为“当 洪”,次者为“破阻”,小者为“扑岸”。天暴雨水,三蛟一时俱去, 遂失所在。后天欲雨,此物辄来。女亦知其当来,便出望之。蛟子亦举 头望母,良久乃去。经年后,女亡。三蛟子一时俱至墓所哭之,经日乃 去。闻其哭声,状如狗嗥。 在我看来,《搜神后记》是明人假托陶潜所辑录。改传说已经故事化。 应该是后起的。 (2)刘先生进一步指出,《搜神后记》中的《蛟子》实出于《后汉 书· 窦武传》的《窦氏蛇》 : 后汉定襄太守窦奉妻,生子武,并生一蛇。奉送蛇于野中。及武长大, 有海内俊名。母死将葬,未窆。宾客聚集,有大蛇从林草中出,径来棺 下,委地俯仰,以头击棺,血涕并流,状若哀恸。有顷而去,时人知为 窦氏之祥。
(2)龙母传说大都谈到了龙母与秦始皇的(前259—前210年)关 系,这是该传说最大的历史背景。 龙母传说大都谈到了龙母与秦始皇的(前259—前210年)关系, 这是该传说最大的历史背景。 ,秦始皇有意将龙母征召入宫,纳 为妃子。就事件本身而言,并非史实。但联系与秦始皇有关的其 他民间传说来看,它又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张紫晨(1929-1992) 在《孟姜女与秦始皇》一文中指出,明、清以来流传于山海关、 河北、山东、江苏、陕西、山西等地流传的孟姜女故事,都谈到 秦始皇召见孟姜女后,基本反应是见色起意,欲纳后宫,封为昭 阳或正官夫人。这与秦始皇荒淫无耻的历史事实是相吻合的。 传说提到了秦始皇纳龙母为妃的原因是‚此龙子也,朕德之所 致‛。‚朕德‛也就是秦始皇的‚水德‛ 。龙是水德的祥瑞,是 秦始皇君权神授的象征。 传说中提到的两个地名,也透露了秦汉时期的政治面貌。
四、从传说看龙母文化的起源地
1.环大明山:龙母文化的发源地? 纵观专家提出的大明山是龙母文化的发源地的证据, 主要有如下几条: 第一,大明山龙母传说具有原生性。 第二,大明山龙母传说体现了壮族的蛇图腾观念。 第三,大明山龙母传说是用原生态壮语讲述的。 第四,大明山具有深厚的龙母文化积淀。 第五,大明山成为龙母文化的发祥地是环境使然。
仔细推敲,这些证据很难站得住脚。 (1)关于大明山龙母传说的原生性问题 事实上,广西壮族地区流传的‚特掘拜山‛的故事群是珠江流域‚掘尾龙拜山‛ 传说圈的一个外围部分。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广东就已有学人搜集,如: 余兢的《掘尾龙——台山的传说》、陈文治的《掘尾龙出状元》、温仇史的《掘 尾龙拜山》,多流传于珠江三角洲粤语地区。在广州市,该故事还被锤炼成著名 的歇后语‚掘尾龙——搞风搞雨。‛在新会市又衍变成《掘尾龙出巢》。 更早的还有清代广东佛山人吴研人在《札记小说》中记录的广东秃尾龙传说。全 文如下: 粤中有秃尾龙之说,相传某童子,豢一小蛇,蛇渐长,至室不能容,乃纵之溪涧 中,而断其尾曰:‚将以为识验也。‛既而蛇成龙,以秃尾故,不能升天,每飞 腾至半空中即复下。其飞腾一次,必大风雨为灾。光绪初(在丙子、丁丑之间,时 余尚稚, 不及忆其真矣),三月初九日之灾为最巨,覆舟以百计,死伤人畜以千计, 广州慧具,为市一空,至有以缸瓮殓者,诚奇灾也。当难发时,余方随族老扫墓 花县,舟次赤泥(地名),舟子忽惊告秃尾龙起,急维舟大树下,人则避至岸上。舟 人遥指曰:‚是秃尾龙也。‛望之,第见天际黯云一段而已。俄而风雨大作,雷 电挟冰雹至,一时顷即止,花县幸不成灾。
2.悦城才是龙母文化的真正发源地 首先,传说记载最早。 其次,建庙历史悠久,悦城龙母屡获封建王朝敕封,声名显赫。 第三,传播路线有迹可循。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环大明山龙母文化不具有原生性, 因为它的传说及其信仰实际上本源于悦城的龙母传说及其信仰。 尽管在语言、风物、习俗和传统等方面,环大明山龙母文化也有 自己的一些特色,但它们毕竟是悦城龙母传说及其信仰在环大明 山地区地方化的结果。真正的龙母文化发源地是在德庆悦城。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违背历史事实和真相的‚发明‛出现呢? 依笔者看,一方面是发明者对龙母文化的历史发展缺乏了解和研 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明者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
(2)关于大明山龙母传说与壮族蛇图腾观念 无论是掘尾蛇传说,还是掘尾龙传说,它们都是掘尾龙拜山故 事类型的不同异文,没有先后之别。之所以有的以掘尾蛇面目 出现,有的则以掘尾龙面目出现,主要是由传统的龙、蛇一体 化观念造成的。 (3)关于大明山龙母传说的地方特色 民间传说一方面处于不断的传播和流动之中;另一方面,当一 传说流传到另一地后,当地的人们总是用自己的方言土语,结 合本地的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文化传统,乃至故事,加以吸 收、融合、锤炼,使其呈现出近似原作又有所发展的新的面貌。 这是民间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大明山龙母文化特质是龙母传 说及其信仰在地方化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
三、龙母传说的起源
1.艾伯华的观点 艾伯华认为龙母传说来源于《华阳国志》所记的九隆神话 : 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壶,居于牢山。尝捕鱼中,触沉木若有 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壶忽闻 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惊走,独小子不能去, 背龙而坐,龙而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 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后哀牢 山下有一夫一妇,皆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后渐相滋长。 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皆着尾。九隆死,世世相继。乃分臵小 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绝域荒外,山川阻深,生人以来,未尝交 通中国。 九隆神话的情节单元可以归纳为: (1)龙母触沉木有感生十龙。 (2)九隆陪龙父坐,因此被推选为王。 (3)十龙妻十女,生子皆画龙纹,着龙尾。 (4)九隆死,世代相继。 很明显,这是圣王传说的遗留,与悦城龙母属于不同的故事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