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移动互联网+XX市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资源的共享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一个高效、便捷、实用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能够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本文将详细阐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方案,包括平台的目标、功能需求、技术架构、资源管理、用户体验以及推广策略等方面。
二、平台目标1、促进教育公平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打破地域、学校和社会阶层的限制,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2、提高教育质量整合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和创新灵感,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3、推动教育创新鼓励教师和学生在平台上交流和合作,激发创新思维,推动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创新。
4、构建教育生态形成一个由教育机构、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教育生态系统,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三、功能需求1、资源上传与下载支持用户上传各类教育资源,如教学课件、教案、试题、教学视频等,并提供便捷的下载功能。
2、资源分类与检索对上传的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如按照学科、年级、教材版本等进行分类,同时提供强大的检索功能,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资源。
3、在线学习与交流提供在线学习功能,如在线课程、学习笔记、在线测试等,并支持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如讨论区、私信等。
4、资源评价与推荐用户可以对下载的资源进行评价和打分,平台根据评价数据为其他用户推荐优质资源。
5、个性化推送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下载记录和学习情况,为用户推送个性化的教育资源。
6、数据分析与统计对平台的资源使用情况、用户行为等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为教育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技术架构1、前端技术采用 HTML5、CSS3 和 JavaScript 等前端技术,构建响应式的用户界面,确保在不同设备上(如电脑、平板、手机)都能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2、后端技术选择成熟的后端框架,如 Django、Flask 或 Spring Boot 等,结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如 MySQL、Oracle 或 MongoDB),实现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互联网教育资源共享活动方案
互联网教育资源共享活动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工具。
为了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升教育质量,本方案旨在组织一次互联网教育资源共享活动,以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和创新。
二、活动内容1. 教育资源搜集与整理:通过组织专业人员搜集并整理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材、教案等,形成统一标准的资源库。
2. 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搭建一个开放的在线平台,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上传、下载和分享教育资源的功能,并支持在线讨论和互动交流。
3. 精品资源评选:设立专家评审团对共享的教育资源进行评选,选出优秀的教育资源,以推动优质资源的创作和分享。
4. 资源交流活动:举办线上、线下的资源交流活动,如研讨会、工作坊等,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教育思想的碰撞和创新。
三、组织机构和人员1. 组织机构:本活动由教育部门、教学研究机构和互联网教育平台共同组成,各方共同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执行。
2. 人员安排:活动主要由项目组负责具体执行,项目组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人员、教育专家和市场推广人员等,各自负责相关的工作。
四、时间安排1. 整理教育资源:预计耗时2个月,主要用于搜集、整理和录入教育资源。
2. 平台开发和测试:预计耗时3个月,主要用于平台开发、测试和上线。
3. 资源共享和评选:预计耗时1个月,主要用于资源上传、共享和评选的过程。
4. 资源交流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可定期举办交流活动。
五、预期效果1. 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升教育质量;2. 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创新意识;3. 打破地域限制,推动教育领域的跨界合作和共同发展;4. 提升教育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六、经费和资源保障1. 经费来源:活动的经费主要由相关教育部门拨款,并可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的支持。
2. 人力资源:活动的人力资源主要来自各参与方的人员,包括教育部门的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和市场推广人员等。
教育资源共享策划方案
教育资源共享策划方案一、概述教育资源共享是指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将教育领域的知识、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实现共享,以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本方案旨在探讨如何建立一个可行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流通和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满足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教育需求。
二、平台建设1. 网络平台搭建一个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是实现共享的基础。
该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1)上传下载功能:教师、学生和其他教育从业者可通过平台上传和下载各类教育资源,包括课件、教案、试题等。
(2)分类和检索功能:资源应根据学科、年级、教学目标等进行分类,并提供便捷的检索功能,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资源。
(3)评论和评价功能:用户可对资源进行评论和评价,以提供参考和反馈。
2. 合作机制为了促进资源的更广泛共享,平台应与各类教育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包括学校、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研究机构等。
合作机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共享协议:明确资源上传方与平台之间的合作关系、共享方式和权益保护等事项。
(2)资源互助计划:建立资源互助计划,鼓励教师和学生共享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并提供一定的激励机制。
三、质量管理为了确保教育资源的质量和可信度,平台应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
1. 资源审核所有教育资源在上传平台之前,需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确保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2. 资源评估平台应引入评估体系,对上传的资源进行评估和排名,以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更优质的资源。
评估指标可包括资源的教育价值、教学效果等。
四、知识产权保护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确保上传资源的合法性。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严格的版权审查:平台应对上传的资源进行版权审查,对于侵权行为进行追责。
2. 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原创教育资源的上传和分享。
3. 公众教育:平台应加强用户宣传教育,增强用户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五、推广与培训为了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的普及和推广,平台应开展相关的宣传推广活动和培训。
关于高质量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
关于高质量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背景随着教育发展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提升,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制定一套实施方案变得十分重要。
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框架,促进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通过合作与合力,致力于提供广泛且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需求。
方案内容1. 建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立一个专门的在线平台,用于教育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平台将提供以下功能:- 教育工作者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并从平台中获取其他教育工作者共享的资源。
- 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浏览和获取到丰富的教育资源。
2. 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建立一个合作机制,通过各类教育机构和相关组织之间的合作,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例如:- 学校之间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包括教学材料、课程设计等。
- 学校与教育研究机构可以合作开展教育资源共建项目,共同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3. 提供培训和支持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培训和支持,以提高其共建共享教育资源的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分享资源、如何使用共享资源等。
4. 制定评估指标和激励机制制定评估指标和激励机制,对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进行评估和激励。
通过对教育工作者的共享贡献进行评估并给予奖励,鼓励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共建共享。
实施计划本实施方案将分为以下阶段进行实施:1. 筹备阶段:确定平台建设和合作机制的具体方案,并组织相关机构的合作。
2. 平台建设阶段:设计和开发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并进行测试和上线。
3. 推广和培训阶段:向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宣传并推广平台,并提供培训和支持。
4. 评估和激励阶段:制定评估指标和激励机制,对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进行评估和激励。
预期效果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实施,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效率,减少资源的重复开发和浪费。
2. 扩大高质量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研究者的研究体验和成果。
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平台建设方案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成为现代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平台的建设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
一、背景分析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学资源主要由教师和学校自行开发,存在着资源开发成本高、资源内容单一等问题。
而共享平台的建设将使得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得以集中开发并共享,从而更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二、资源开发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应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质量的高度。
首先,应鼓励教师参与资源开发,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其次,可以借鉴优秀教育机构和专业机构的资源开发经验,结合互联网和现代技术手段,开发出丰富多样、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
三、资源分类与整合开发的教育教学资源应根据不同学科、年级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类。
通过搭建资源整合平台,将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和汇集,方便教师和学生的检索和选择。
同时,建立资源评估机制,对资源进行质量评估和审核,确保资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四、资源共享资源开发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
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应提供灵活的共享机制,鼓励教师和学校将自己开发的资源上传并与他人分享。
通过共享,可以不断丰富平台上的资源内容,并促进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和研究。
五、平台建设与管理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全面的平台建设和管理。
包括平台的技术支持、服务器设备的维护、用户管理和服务支持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用户体验,提供简洁易用的界面和功能,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平台。
六、版权保护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版权保护。
对于他人创作的资源,应征得其授权后方可上传到平台,同时为创作者提供合理的权益保护。
平台应加强版权管理和监督,防止未经授权的资源在平台上被滥用。
七、推广与宣传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需要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支持。
线上教育资源共享策划方案
线上教育资源共享策划方案一、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线上教育资源存在分布不均、质量参差不齐、共享困难等问题。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特制定本策划方案。
二、目标1、整合优质线上教育资源,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资源库。
2、搭建便捷的资源共享平台,方便用户获取和使用资源。
3、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推动教育公平,让更多人受益于优质教育资源。
三、资源整合1、确定资源整合范围涵盖各学科、各学段的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案、课件、试题、教学视频等。
纳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学校、教师个人等提供的优质资源。
2、制定资源筛选标准资源内容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资源质量应精良,包括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显著等。
资源形式应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建立资源收集渠道与教育机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收集其优质资源。
鼓励教师个人上传优质资源,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通过网络爬虫等技术手段,收集互联网上的优质教育资源。
四、平台搭建1、平台功能设计资源搜索功能:用户能够通过关键词快速搜索到所需资源。
资源分类功能:按照学科、学段、教材版本等对资源进行分类,方便用户查找。
资源评价功能:用户可以对使用过的资源进行评价和反馈,为其他用户提供参考。
在线学习功能:支持用户在线观看教学视频、阅读电子教材等。
交流互动功能:设置论坛、社区等交流区域,方便用户之间交流心得和经验。
2、平台技术架构采用云计算技术,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为资源推荐和优化提供依据。
采用安全可靠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保障资源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3、平台界面设计界面简洁明了,操作方便快捷,提高用户体验。
采用友好的交互设计,引导用户轻松完成资源的查找和使用。
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教育信息化概述 (3)1.1 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 (3)1.1.1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3)1.1.2 科技进步推动 (3)1.1.3 教育政策支持 (3)1.2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3)1.2.1 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 (3)1.2.2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4)1.2.3 教育管理信息化 (4)1.2.4 教育教学评价的改革 (4)1.2.5 教育国际化进程加速 (4)第二章平台建设目标与原则 (4)2.1 建设目标 (4)2.2 建设原则 (5)第三章需求分析 (5)3.1 教育资源共享需求 (5)3.1.1 资源种类丰富 (5)3.1.2 资源质量保障 (5)3.1.3 资源分类与检索 (6)3.1.4 资源共享权限控制 (6)3.2 用户需求分析 (6)3.2.1 教师需求 (6)3.2.2 学生需求 (6)3.3 技术需求分析 (6)3.3.1 系统架构 (6)3.3.2 数据存储与处理 (6)3.3.3 网络安全 (7)3.3.4 用户体验 (7)3.3.5 技术支持与维护 (7)第四章平台架构设计 (7)4.1 平台总体架构 (7)4.1.1 用户层:包括教师、学生、管理员等不同角色,通过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查找、浏览、等功能。
(7)4.1.2 服务层:主要包括资源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统计分析等模块,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7)4.1.3 数据层:存储各类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片、音视频、动画等多种格式,以及用户信息和操作记录等数据。
(7)4.1.4 基础层:包括网络设施、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软件基础设施。
(7)4.2 技术架构设计 (7)4.2.1 前端技术:采用HTML5、CSS3、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构建用户友好的交互界面,实现资源的展示、检索、等功能。
(7)4.2.2 后端技术:采用Java、Python等后端开发语言,构建稳定的后台服务,实现资源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
【精品推荐完整版】移动互联网+XX市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互联网+XX市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目录1. 项目概况 (1)1.1 建设意义 (1)1.2 发展现状 (1)1.3 建设目标 (4)1.4 指导思想 (4)1.5 建设步骤 (6)2. 建设任务 (6)2.1 基础服务平台 (6)2.2 网络教研平台 (7)2.3 特色资源库系统 (7)2.4 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系统 (10)3. 建设原则 (10)4. 功能体系结构 (12)4.1 总体框架结构 (12)4.2 功能规划 (13)5. 总体技术方案 (29)5.1 技术路线 (29)5.1.1 云计算技术 (29)5.1.2 社交网络技术 (29)5.1.3 移动互联网技术 (29)5.1.4 B/S与C/S相结合的多层结构 (30)5.1.5 标准化接口技术 (30)5.1.6 中间件技术 (30)5.1.7 组件开发技术 (31)5.1.8 网络环境支持 (31)5.2 集成规划 (31)5.2.1 身份认证集成规划 (31)5.2.2 信息门户集成规划 (32)5.2.3 资源库集成规划 (32)5.2.4 数据中心集成规划 (32)6. 项目管理与实施 (33)6.1 项目进度 (33)6.2 项目组成 (34)6.3 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 (34)6.4 项目文档 (36)7. 项目前景及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7)7.1 项目前景 (37)7.2 社会效益 (37)7.3 经济效益 (38)8. 项目经费预算 (38)1.项目概况“xx市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是利用和拓展教育信息技术的新成果,构建全市统一的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由xx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负责建设与实施。
1.1 建设意义实施“xx市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工程,是xx市教委承担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项试点工程“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特色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探索”(教技函[2012]70号《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落实《xx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综合投资实施方案》提出的“建立全市统一的资源共享体系,实现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基本覆盖”的基础保证,是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的客观要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的有效途径。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一、平台建设目标1、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包括课程视频、教学文档、练习题、教学案例等,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
2、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3、提供便捷的交流互动空间,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线交流、讨论问题,共同提高。
4、支持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为其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
二、平台功能设计1、资源上传与下载功能教师和教育机构能够方便地上传自己的教学资源,同时学生和其他教师可以根据需求下载资源。
为了保证资源的质量,上传的资源需要经过审核。
2、资源分类与检索功能对教育资源进行详细的分类,如按照学科、学段、教材版本等。
同时,提供强大的检索功能,让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资源。
3、在线学习功能支持在线观看课程视频、阅读文档等,同时记录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长,方便学生自我管理学习过程。
4、交流互动功能设立论坛、问答社区等交流区域,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就教学和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5、个性化推荐功能通过分析用户的学习行为和偏好,为其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课程。
6、评价与反馈功能用户可以对下载的资源进行评价和打分,为其他用户提供参考。
同时,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以不断改进平台服务。
三、平台技术架构1、前端界面采用简洁、直观的设计风格,确保用户能够轻松上手操作。
使用响应式布局,适应不同终端设备的访问,如电脑、平板、手机等。
2、后端服务器选择稳定可靠的服务器,确保平台能够承载大量用户的同时访问。
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资源的灵活扩展和高效管理。
3、数据库建立强大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教育资源、用户信息、学习记录等数据。
优化数据库结构,提高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效率。
4、安全防护加强平台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防火墙、加密用户数据、防止SQL 注入等,保障用户信息和教育资源的安全。
四、资源管理机制1、资源审核成立专门的审核团队,对上传的教育资源进行审核,确保资源的质量、准确性和合法性。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共享机制建设方案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共享机制建设方案教育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浪费资源等问题,导致各地教育发展水平不同,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提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共享机制建设方案,以期促进教育发展的均衡和协调。
一、优化资源配置1.完善教育资源评估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教育设施、师资力量、教育技术等方面的评估指标,以便对教育资源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
2.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基础薄弱地区倾斜:通过财政补助、人才引进等政策,将优质教育资源倾斜至基础薄弱地区,提高其教育发展水平。
3.加强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鼓励学校间资源共享,通过共建共享、师资共享等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
4.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和师资条件,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水平。
二、共享机制建设1.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起一体化、便捷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材、教案、教学视频等资源的互相流通。
2.推动跨校资源共享:鼓励学校间建立产教融合的合作关系,通过共享实验室设备、师资等资源,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3.鼓励教师资源的共享:建立教师交流合作机制,鼓励教师进行跨校培训、交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4.培育教育资源共享文化:通过组织各类教育交流活动、教学比赛等形式,加强教育资源共享的宣传与培育,形成共享教育资源的良好氛围。
5.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政府应加强对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引导与推动,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奖励措施等手段,激励学校和教师参与资源共享。
三、保障与监管机制1.建立教育资源配置与共享的监管机制:建立教育资源配置与共享的监测指标与评估体系,定期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共享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2.加强投入监管:加强对教育资源投入的监管,确保投入的合理性和效益。
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而建设完善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则是保障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制定本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1、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
3、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变革。
4、加强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二、主要任务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1)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2)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根据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趋势,新建、扩建和改建学校,确保学位供给充足。
(3)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等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辐射。
2、丰富教育服务内容(1)开展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如艺术、体育、科技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提供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学习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关注特殊教育,为残疾儿童和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和关爱服务。
3、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1)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学校网络全覆盖,提高信息化设备的配备水平。
(2)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在线课程平台、教育资源库等,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3)推广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开展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加大教师招聘和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研修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背景 (4)1.2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目标 (4)第2章需求分析与规划 (4)2.1 用户需求分析 (4)2.1.1 教师需求 (4)2.1.2 学生需求 (5)2.1.3 管理员需求 (5)2.2 功能需求规划 (5)2.2.1 资源管理模块 (5)2.2.2 搜索与推荐模块 (5)2.2.3 互动交流模块 (5)2.2.4 教学管理模块 (6)2.2.5 数据统计分析模块 (6)2.3 技术需求规划 (6)2.3.1 系统架构 (6)2.3.2 前端技术 (6)2.3.3 后端技术 (6)2.3.4 数据分析与处理 (6)2.3.5 安全保障 (6)第3章平台架构设计 (7)3.1 总体架构设计 (7)3.2 技术架构设计 (7)3.3 数据架构设计 (7)第4章教育资源整合与建设 (8)4.1 教育资源分类与标准 (8)4.1.1 教育资源分类 (8)4.1.2 教育资源标准 (8)4.2 教育资源采集与整合 (8)4.2.1 教育资源采集 (9)4.2.2 教育资源整合 (9)4.3 教育资源更新与维护 (9)4.3.1 教育资源更新 (9)4.3.2 教育资源维护 (9)第5章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9)5.1 用户管理模块 (9)5.1.1 用户注册与登录 (9)5.1.2 用户信息管理 (9)5.1.3 权限管理 (10)5.2 资源管理模块 (10)5.2.1 资源与审核 (10)5.2.2 资源分类与检索 (10)5.2.3 资源评价与评论 (10)5.3 互动交流模块 (10)5.3.1 在线问答 (10)5.3.2 讨论区 (10)5.3.3 消息通知 (10)5.4 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 (10)5.4.1 用户行为数据统计 (10)5.4.2 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10)5.4.3 平台运营数据报告 (11)5.4.4 数据可视化展示 (11)第6章技术选型与实现 (11)6.1 系统开发环境 (11)6.1.1 开发工具 (11)6.1.2 开发语言 (11)6.1.3 数据库 (11)6.1.4 服务器 (11)6.2 前端技术选型与实现 (11)6.2.1 技术选型 (11)6.2.2 实现方案 (12)6.3 后端技术选型与实现 (12)6.3.1 技术选型 (12)6.3.2 实现方案 (12)第7章系统安全与运维 (12)7.1 系统安全策略 (12)7.1.1 物理安全 (12)7.1.2 网络安全 (13)7.1.3 数据安全 (13)7.1.4 应用安全 (13)7.2 数据备份与恢复 (13)7.2.1 备份策略 (13)7.2.2 备份介质 (13)7.2.3 恢复策略 (13)7.3 系统运维与监控 (13)7.3.1 系统运维 (13)7.3.2 系统监控 (13)7.3.3 故障处理 (13)7.3.4 功能优化 (14)第8章用户培训与支持 (14)8.1 培训目标与内容 (14)8.1.1 提高用户对平台功能的认识与操作能力; (14)8.1.2 培养用户运用平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能力; (14)8.1.3 提升用户在平台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区域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
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区域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资源的质量和实时性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共建,建立一个区域教育云平台是必要的。
二、目标和意义1.目标:建立一个区域教育云平台,汇集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2.意义:(1)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2)促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满足不同学校和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3)提升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推动区域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4)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建设方案1.平台架构设计(1)前端界面设计:采用现代化的响应式设计,适应不同设备的浏览,方便教师和学生访问和使用。
(2)后端架构设计:采用云计算技术,保证平台的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3)数据库设计:建立统一的资源数据库,包括文本、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实现资源的分类和检索。
2.功能设计(1)资源上传和共建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上传自己的教学资源,并将其共享给其他学校和教师使用。
平台管理者可以审核资源并进行分类管理。
(3)互动讨论功能: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互动讨论,并对资源进行评价和留言,促进交流和互助。
(4)个性化推荐功能:根据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平台可以通过智能推荐算法提供相应的资源推荐。
(5)学习记录和评估功能:平台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学习效果。
3.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1)采用身份认证机制,确保只有教师和学生能够访问和使用平台。
(2)建立权限管理系统,按照不同用户的角色和权限设置不同的访问和操作权限。
(3)采用数据加密和传输协议,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4)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5)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
新课标理念下的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策略
新课标理念下的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要平台。
网络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已成为新课程标准下的重要理念之一。
本文将探讨新课标理念下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
首先,推进国家级教育资源库的建设。
国家级教育资源库可以打破地域限制,整合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庞大的资源库。
建设过程中可以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存储、管理和检索的智能化,提高信息的检索效率。
同时,还可以引进专业的教育资源评价机构,对资源进行评价和筛选,确保资源的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加强学校级教育资源库的建设。
学校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建设学校级教育资源库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如优秀教师的教学讲义、教案等,组建专门的资源团队进行整理和管理。
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学校进行资源交流和共享,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
再次,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
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需要依托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成为重要的策略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会,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也可以鼓励教师参与教育资源的制作和分享,如教学视频、课件等,共建共享的理念可以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参与积极性。
此外,加强与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合作。
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和支持,教育机构和企业可以为共建共享提供技术、资金和专业服务等支持。
比如,教育机构可以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学校和教师提高资源开发和使用的能力。
而企业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搭建,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便利条件。
最后,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共建共享的理念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但也需要保护知识产权。
教育资源的制作者应该享有合理的回报和尊重。
因此,在推进共建共享的同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源制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教育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搭建方案
教育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搭建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第二章:需求分析 (3)2.1 用户需求 (3)2.2 功能需求 (3)2.3 技术需求 (4)第三章:平台架构设计 (4)3.1 技术选型 (4)3.2 系统架构 (5)3.3 模块划分 (5)第四章:资源建设与管理 (6)4.1 资源分类与规划 (6)4.2 资源采集与审核 (6)4.3 资源存储与维护 (6)第五章:平台功能设计 (7)5.1 用户管理 (7)5.2 资源搜索与浏览 (7)5.3 互动交流 (8)第六章:平台界面设计 (8)6.1 界面风格 (8)6.2 用户体验 (8)6.3 交互设计 (9)第七章:平台安全与运维 (9)7.1 信息安全 (9)7.1.1 安全策略 (9)7.1.2 数据安全 (10)7.1.3 安全防护 (10)7.2 系统监控与维护 (10)7.2.1 监控策略 (10)7.2.2 维护策略 (10)7.2.3 功能优化 (10)7.3 应急响应 (10)7.3.1 预案制定 (10)7.3.2 应急响应流程 (10)第八章:平台推广与应用 (11)8.1 推广策略 (11)8.2 用户培训与支持 (11)8.3 应用案例 (11)第九章: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评估 (12)9.1 经济效益分析 (12)9.1.1 投资成本分析 (12)9.1.2 运营成本分析 (12)9.1.3 收益分析 (13)9.2 社会影响评估 (13)9.2.1 教育公平性提升 (13)9.2.2 教育资源共享 (13)9.2.3 教育创新与改革 (13)9.2.4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3)9.3 项目持续发展 (13)第十章:项目实施与后期维护 (14)10.1 项目实施计划 (14)10.2 项目风险控制 (14)10.3 后期维护与升级 (14)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途径。
【精品推荐完整版】移动互联网+XX市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互联网+XX市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目录1. 项目概况 (1)1.1 建设意义 (1)1.2 发展现状 (1)1.3 建设目标 (4)1.4 指导思想 (4)1.5 建设步骤 (6)2. 建设任务 (6)2.1 基础服务平台 (6)2.2 网络教研平台 (7)2.3 特色资源库系统 (7)2.4 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系统 (10)3. 建设原则 (10)4. 功能体系结构 (12)4.1 总体框架结构 (12)4.2 功能规划 (13)5. 总体技术方案 (29)5.1 技术路线 (29)5.1.1 云计算技术 (29)5.1.2 社交网络技术 (29)5.1.3 移动互联网技术 (29)5.1.4 B/S与C/S相结合的多层结构 (30)5.1.5 标准化接口技术 (30)5.1.6 中间件技术 (30)5.1.7 组件开发技术 (31)5.1.8 网络环境支持 (31)5.2 集成规划 (31)5.2.1 身份认证集成规划 (31)5.2.2 信息门户集成规划 (32)5.2.3 资源库集成规划 (32)5.2.4 数据中心集成规划 (32)6. 项目管理与实施 (33)6.1 项目进度 (33)6.2 项目组成 (34)6.3 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 (34)6.4 项目文档 (36)7. 项目前景及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7)7.1 项目前景 (37)7.2 社会效益 (37)7.3 经济效益 (38)8. 项目经费预算 (38)1.项目概况“xx市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是利用和拓展教育信息技术的新成果,构建全市统一的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由xx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负责建设与实施。
1.1 建设意义实施“xx市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工程,是xx市教委承担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项试点工程“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特色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探索”(教技函[2012]70号《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落实《xx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综合投资实施方案》提出的“建立全市统一的资源共享体系,实现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基本覆盖”的基础保证,是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的客观要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的有效途径。
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
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为了共同分享区内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携手推进我区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为目的,搭建了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现制定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互动性的网上课堂教学、教育研究平台,进一步优化我校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有效聚合我校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我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主要措施体系建设及活动开展以我校开展课堂直播、班队活动、教研活动、远程听课评课等形式为主的活动。
1. 课堂直播进行现场直播或通过点播录像课等形式,实现师生间远程听课观摩交流。
每天不少于4节课,其中小学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中学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2. 班队活动学校为链头,向全校开放以德育教育为主的班队活动,进行现场直播或通过点播录像课等形式,实现师生间远程听课观摩交流。
3. 教研活动开展全校网络协作教研活动。
一是通过链头学校带动其他学校直接参与优质教学研究活动,二是从教师教学实践共同问题出发,开展主题化网络研修活动。
4. 远程听课评课策划资源共建共享行动方案课活动。
三、保障机制(一)建立过程监督机制。
制定详细的月活动计划,各相关责任部门要按照进度表严格执行。
建立月检查评比制度,加强过程监督。
定期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二)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责任目标考核。
学校推行互联网平台与资源共享方案
学校推行互联网平台与资源共享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学校开始积极推行互联网平台与资源共享方案。
二、互联网平台的作用互联网平台为学校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教学资源交流和共享的渠道。
通过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轻松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更优质的学习资源,提升学习成效。
三、教学资源共享的意义资源共享能够打破教育资源的壁垒,使得教育资源更公平地分布到每一个学生手中。
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优质教学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共享,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范围。
同时,资源共享也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四、推行互联网平台的困难与挑战尽管互联网平台带来了许多好处,但是推行互联网平台与资源共享方案也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
首先是技术条件的限制,一些地区的网络环境较差,导致平台的稳定性和使用体验都受到影响。
其次是教师的意识和能力问题,一些教师缺乏使用互联网平台的经验和技巧,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与指导。
五、克服困难的措施为了克服推行互联网平台与资源共享方案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其使用互联网平台的能力和信心。
其次,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稳定的网络环境。
最后,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吸引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平台并享受资源共享带来的好处。
六、互联网平台与传统教学的结合互联网平台与传统教学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互联网平台可以为传统教学提供更多的辅助资源和互动形式,丰富了教学手段;传统教学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互联网平台上的知识。
七、互联网平台的管理与监督互联网平台的成功运行离不开良好的管理与监督机制。
学校应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确保平台的内容合法、安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八、互联网平台对学生的影响互联网平台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XX市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目录1. 项目概况 (1)1.1 建设意义 (1)1.2 发展现状 (1)1.3 建设目标 (4)1.4 指导思想 (4)1.5 建设步骤 (6)2. 建设任务 (6)2.1 基础服务平台 (6)2.2 网络教研平台 (7)2.3 特色资源库系统 (7)2.4 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系统 (10)3. 建设原则 (10)4. 功能体系结构 (12)4.1 总体框架结构 (12)4.2 功能规划 (13)5. 总体技术方案 (29)5.1 技术路线 (29)5.1.1 云计算技术 (29)5.1.2 社交网络技术 (29)5.1.3 移动互联网技术 (29)5.1.4 B/S与C/S相结合的多层结构 (30)5.1.5 标准化接口技术 (30)5.1.6 中间件技术 (30)5.1.7 组件开发技术 (31)5.1.8 网络环境支持 (31)5.2 集成规划 (31)5.2.1 身份认证集成规划 (31)5.2.2 信息门户集成规划 (32)5.2.3 资源库集成规划 (32)5.2.4 数据中心集成规划 (32)6. 项目管理与实施 (33)6.1 项目进度 (33)6.2 项目组成 (34)6.3 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 (34)6.4 项目文档 (36)7. 项目前景及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7)7.1 项目前景 (37)7.2 社会效益 (37)7.3 经济效益 (38)8. 项目经费预算 (38)1.项目概况“xx市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是利用和拓展教育信息技术的新成果,构建全市统一的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由xx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负责建设与实施。
1.1 建设意义实施“xx市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工程,是xx市教委承担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项试点工程“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特色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探索”(教技函[2012]70号《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落实《xx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综合投资实施方案》提出的“建立全市统一的资源共享体系,实现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基本覆盖”的基础保证,是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的客观要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的有效途径。
1.2 发展现状xx市教研室现有教职员工64人,下设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室,以提高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任务,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坚持“研训一体”的工作方式,立足通过教育信息化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作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多年来,xx市教研室始终致力于教研信息化建设,将教研信息化工作纳入xx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工作之一,以信息化带动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xx市教研室建有网管中心,有一支技术过硬的网络建设与管理的队伍,在确保网络基础设施“安全、畅通、快捷、高效”运转的同时,重点推动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自1997年建立xx教研网,为全市中小学广大师生教学研究和开展学习搭建门户网站,将学科教研和网络建设紧密结合,提高学科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功能,推动网上教研模式的开展。
2003年出台《xx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业务网络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对市、区县、学校三级教研业务网络建设进行指导,对推动各区县教研信息化,提高全市教研系统信息化水平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004年,根据市教委指示精神,市教研室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建设xx 市基础教育资源库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作。
出台《关于xx市基础教育资源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不断探索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方法,借鉴承担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省级实验区的经验,组建以教研人员为首的各学科教学资源开发队伍,致力于构建市、区县、学校共建共享的机制,以“引进、开发、下载、交换”为原则,采取“盘活资源,积极引进,科学开发,互通有无”的办法不断充实基础教育资源库。
在此基础上,开发和建立了“xx市高中优质课程资源”平台,覆盖高中新课程11个学科的全部必修课程内容。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2007年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普通高中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为抓手,提高全市教研人员和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教研工作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
出台《关于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意见(试行)》,探索实施整合的主要途径,落实实施整合的保障措施,以开展“网上教研”和“远程教学”为驱动,合理配臵资源、鼓励师生应用、支持方法创新、加强研究指导,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
2011年进一步落实市教委工作要求,建设xx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已面向全市1502所中小学开放,为7.8万余名教师和96万中小学生提供免费服务。
依托市教育与科研宽带城域网,运用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实现全市中小学师生的“单点登陆、统一认证,开放接口、统一检索,分布存储、统一调度”等功能,资源丰富实用、重视知识产权、体现个性服务,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求,实现全市优质教育资源的阅读共享。
十一五期间,我市在基础教育资源体系建设方面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建设有xx市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网络教研平台、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库、精品视频资源库等。
但优质资源总量不足,尤其是教育资源在教研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还需进一步提升,尚需形成良性共建共享机制,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提升。
拟通过“xx市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探索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式,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
1.3 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xx市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符合国家规范和课程改革需要的、具有xx基础教育特色的教学指导与服务系统,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为广大中小学师生提供服务。
具体目标如下:1)构建全市统一的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形成覆盖全市所有区县1502所学校的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共建共享公共服务体系。
2)有效整合基础教育教学各类优质资源,实现优质资源成果的广域数字化“班班通”。
3)创设网络教研与资源共建共享的生态环境,实现基于网络的全市7.8万名教师教学空间的“人人通”。
4)建立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系统,支持全市中高年级学段约42万名中小学生用户进行学习质量检测,反馈教学质量与学习水平,推动我市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位均衡与和谐发展。
5)加强特色教育资源开发,制定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标准规范体系,建立教育资源审查和评价机制。
6)建立符合新课程改革教学发展需求的自主、生态运维体系,深化资源应用,满足资源应用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体系的综合服务效能。
1.4 指导思想基于以上建设目标,我们认为本项目应基于以下指导思想进行设计,并开展实施和探索:1)基于整体架构设计,避免整合隐患本项目是“xx市教育委员会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的组成部分,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与公共服务平台在基础设施层、云基础服务层和应用层的对接,以免今后的整合带来隐患。
2)网络教研平台的实用性设计实用性是网络教研平台能够长期运行,有效推广的前提。
国内很多网络教研系统缺乏对教研活动实际需求的准确分析,线上与线下的教研活动严重脱节,或者对参与教研活动者的网络、设备要求很高,导致系统访问量极少,内容更新频率很低。
所以,符合实际的教研流程,满足教研活动对象的真实需求,是设计网络教研平台的指导思想。
3)特色资源库系统的核心价值特色资源库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立资源定义标准和接口标准,开发资源应用接口,使得教研、教学、学习等上层应用可以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按需引用资源,同时开发资源的基础服务和交互服务,使得上层应用方便地使用资源和推送资源。
4)系统可扩展性本建设项目随着实施的推进、应用的深化、访问量的增加,在网络教研空间类型、空间数量、教研应用、资源类型、资源标准、资源接口等很多方面需要有较强的扩展性,在设计方案中应予以重点考虑。
5)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本项目今后面向全市师生提供服务,特色资源库系统需支持上层所有相关应用的访问和控制,访问量更大,资源平台的稳定性影响所有上层应用的可靠运行,所以,本系统在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
网络教研平台的信息传播涉及舆情安全,资源涉及版权控制,系统需要从技术上和管理方式上设计全局的安全性。
1.5 建设步骤为了保证系统的顺利搭建,降低系统风险,系统分为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实现基础服务平台的搭建,并实现与“xx市教育委员会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在云基础服务层的对接,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资源检索、资源共享空间、统一资源门户的建设。
第二阶段:完成各子系统功能的需求调研、深化分析与应用开发,并在部分区县和学校进行试点验证。
第三阶段:项目总结,并面向全市进行项目推广。
2.建设任务2.1 基础服务平台为了支撑xx市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大规模应用,满足上层教育服务应用的不断扩充,需要构建基础服务平台。
构建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共享机制、统一资源检索标准,形成全市统一的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并通过统一的服务门户面向xx市中小学广大师生提供服务窗口,师生可以通过门户了解教育云服务公告、浏览公开的优质资源推荐、浏览各类教研教学活动资讯、分享教学案例,同时引导不同用户通过注册等方式参与到云服务体系中。
2.2 网络教研平台网络教研平台是xx市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中重要的应用平台。
该平台是基于xx教育科研网,构建与各层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等相对应的网络化组织体系。
提供多种教学应用模块及基础应用模块,为不同类型的应用主体提供社区空间。
应用主体自行定制各种应用,通过网络教研中心、教育资源中心、网络课程中心三个维度开展数字教研业务,将网上和网下的研修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实现教师间互动与交流。
该平台为各级教研组织、个人提供基于社区协作方式的网络教研功能;同时为个人教研工作及教研协作,提供多种教研应用。
截至2011年底xx市约有中小学专任教师78477人,“十二五”期间,xx市网络教研平台旨在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网络“人人通”搭建平台,拟分配人均1G的初始专属网络个人教研空间,并将根据用户的角色等级和在线活跃度进行动态调整,如此估算网络教研空间的基本容量约为78T,如果教师数量扩充或教师的资源存储空间增加,则存储还要大幅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