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测量放线、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垂钓中心

合集下载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1. 引言沉降观测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基沉降进行监测和测量的一种方法。

通过沉降观测可以及时发现地基沉降的情况,判断地基是否稳定,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调整。

本文将介绍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布置、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内容。

2.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沉降观测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1 确定观测区域和观测点首先需要确定需要观测的区域,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观测区域。

然后在观测区域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测点,通常选择地面或地下的固定点作为观测点。

2.2 建立基准点为了能够准确测量地基沉降的变化,需要建立一个基准点。

基准点可以选择稳定的建筑物或其他固定物体作为参考。

在建立基准点时,需要注意避免基准点受到施工活动的影响。

2.3 设置基准水准点除了建立基准点之外,还需要设置基准水准点。

基准水准点是用来确定各个观测点的高程差异,从而准确测量地基的沉降变化。

设置基准水准点时,需要考虑到观测点的位置和周围环境。

3. 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布置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是沉降观测的关键。

常见的沉降监测设备包括水准仪、测量自动站、应变计等。

在选择监测设备时,需要考虑到工程的具体需求、观测精度要求以及监测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1 水准仪水准仪是最常用的沉降观测设备之一,用于测量地基的沉降。

水准仪的选择应考虑到观测精度的要求和工程的实际情况。

3.2 测量自动站测量自动站是一种全自动化的沉降观测设备,可以连续进行观测,并实时传输观测数据。

测量自动站的选择应考虑到观测精度的要求和观测周期。

3.3 应变计应变计是用来测量地基应变变化的设备,可以间接反映地基的变形和沉降情况。

应变计的选择应考虑到观测精度的要求、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应变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进行沉降观测后,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地基沉降变化的结果。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施工测量方案1.前期准备工作(1)准备测量设备、器材,并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测量精度;(2)研究工程设计图纸,了解测量需要获取的各项数据和要求;(3)了解现场施工情况和地形地貌,熟悉测量区域。

2.施工测量工作(1)进行基准测量,确定基准点和基准高程;(2)测量现场地形地貌,绘制地形地貌图;(3)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施工区域进行建筑物轮廓线、地下管线等测量,绘制相应的测量图;(4)进行土方量测量,并绘制土方量图;(5)进行道路线测量,绘制道路设计线路图;(6)进行开挖或回填区域的高程测量,并绘制高程图;(7)进行与施工相关的其他测量,如桩坐标测量、墙体纵断面测量等。

3.测量成果处理(1)利用测量数据,绘制各类测量图纸;(2)根据测量要求,计算土方量、路面面积等相关数据;(3)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生成报告;(4)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绘图和分析。

4.定期质量检查(1)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2)对测量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和质量检查,确保数据和图纸的准确性;(3)及时解决在施工测量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二、沉降观测方案1.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监测地点和监测点布设方案;(2)准备沉降仪器设备,并进行校准;(3)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了解沉降观测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2.沉降观测工作(1)按照布设方案,将沉降测点设置在不同位置,并确保测点之间的距离合理;(2)安装沉降仪器,并进行调试和校准;(3)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沉降观测,并记录观测数据;(4)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观测方法,如光学水准法、重力法等;(5)及时处理观测数据,排除错误和异常值。

3.数据处理和分析(1)将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安全;(2)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出各测点的沉降量;(3)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沉降的趋势和变化规律;(4)根据分析结果,编制沉降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项工作,它用于监测土地或建筑物在长期使用或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沉降观测对于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将提出一个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1.确定观测点: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一定数量的观测点,包括建筑物周围地面和建筑物内部的不同位置。

观测点应尽可能分布均匀,能够代表样本的整体情况。

2.仪器设备准备:准备好沉降仪器,包括沉降测量仪、水平仪、测量杆等设备。

确保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以校准仪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工作人员培训:对参与观测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仪器的操作技术、观测点的选择和标记、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施工流程1.观测点的选择和标记: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点。

在每个观测点上,用标杆或标志物标记出观测位置,以便后续的测量。

2.建立基准点:在观测点附近选取一个基准点,它应远离施工活动区域和可能引起沉降的因素,如道路交通、振动源等。

用水平仪确定基准点的水平面,并用钢板或钻孔的方式将基准点固定在地面上。

3.测量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测量方案,使用沉降测量仪和测量杆等设备进行测量操作。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静态测量或动态测量的方法。

4.数据记录和处理:在每次测量后,将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及时进行处理。

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沉降变形的具体数值和趋势。

5.定期检查和维护: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观测点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观测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数据的准确性。

如有需要,可以对观测点进行重新选择或调整。

三、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安全: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标记好观测点,防止人员误入观测区域。

2.数据记录的安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或被篡改。

可以采用电子数据存储和加密传输等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

通过以上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地进行沉降观测工作,并获得准确可靠的观测数据。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在工程监测中,沉降观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工程
地基的沉降情况,从而为工程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包括观测方法、仪器设备、观测点设置、数据处理等内容。

1. 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一般采用水准仪法和全站仪法两种方法进行。

水准仪法适用于平面小
面积的场地,全站仪法适用于大面积地域,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进行沉降观测。

2. 仪器设备
进行沉降观测需要使用水准仪、全站仪、测量杆等仪器设备。

对于高要求的沉
降观测,应选择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的仪器设备,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观测点设置
在选择观测点时,应根据工程地基的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观测
点的设置应覆盖整个工程地基区域,保证对工程地基沉降情况的全面监测。

4. 数据处理
在沉降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

通过数
据处理,可以得到工程地基的沉降速率、趋势等关键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结语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是工程监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观测方法和
数据处理,能够有效监测工程地基的沉降情况。

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沉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保障。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单位精心制定了如下施工测量、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方案,并经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论证。

一、施工测量方案的拟定1、在整个建筑基坑外围布设半永久性坐标控制网点,以及高程测控点。

依据城市坐标测量网,将网点引测到建筑物附近变形相对较小处,沿建筑物作方格形布设,并对引测的坐标及高程控制点进行反复校核。

2、进场后将会同业主、及基础施工单位对场内现有的坐标网点进行引测,复核前期基础施工单位所布设网点。

3、利用外围布设的测量网点引测建筑物主控制轴线,并在附近布设标高控制桩,经闭合复核后与原有的轴线,标高控制进行较核,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保证控制轴线及高程的精确度.4、依据建筑主控制轴线,高程控制点施测建筑结构轴线及水平标高。

5、地下室施工测量控制网采用外部控制,即在建筑物周边布设控制网(包括平面坐标和高程),用经纬仪将轴线坐标点引测到施工层;标高引测用精密水准仪到施工层;地上部分施工测量控制网采用内控法(即平面方格网控制),用激光经纬仪将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作业层,标高引测用精密水准仪到施工层.6、本工程基坑开挖较深,在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基坑边坡的稳定与否对施工的安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基坑的边坡整体变形(包括平面位移和高程变化)情况进行变形监测,在基坑易变形处布设监测点,定时监测基坑变形情况,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7、在进行地上施工时,需要依据设计图纸,布设沉降观测点,在施工过程中,每施工完一层楼,监测一次,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基础的沉降清况是否均匀稳定,以保证施工安全.二、施工测量仪器、工具及人员NAL100自动安平水准仪10台标高测放新工具名称防锈钢尺(50m) 8盘测距检查新对讲机8对轴测放线新温度计两只温度测量新垂球(1kg)10个轴侧放线新塔尺(5m)(3m)各6把测标高要求:经纬仪、水准仪、在进场使用前检验一次,以后周期检验,保证所有测量仪器始终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测量负责人1人,测量技术人员5人,辅助人员8人。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1. 引言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用于监测建筑物、桥梁、地下管道等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根据工程需要,我们制定了以下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以确保观测数据准确可靠。

2. 观测目标本次沉降观测的主要目标是:•监测结构物的垂直沉降情况,包括总体沉降趋势和局部异常沉降的发生。

•确定结构物沉降的稳定性和变化趋势,以及对结构的影响程度。

•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维护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3. 观测方法与仪器本次观测将采用以下方法和仪器:3.1 初始测量在结构完工前,进行初始测量以确定参考点,主要包括: - 建立参考坐标系,确定基准点。

- 利用水准仪进行基准点的高程测量。

3.2 周期性观测在结构使用过程中,将进行周期性观测,主要包括: - 使用水平仪、水准仪等仪器进行沉降观测,记录沉降量和沉降速度。

- 观测频率根据结构物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为每月或每季度一次。

3.3 快速观测当发生异常情况时,需要进行快速观测,以及时掌握沉降情况,主要包括: - 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如全站仪)进行沉降观测。

- 观测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为每天或每周一次。

4. 数据处理与分析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沉降观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将使用以下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归档,并进行数据清洗和筛选,剔除异常数据。

•利用统计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计算平均沉降值、沉降速率等。

•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绘制沉降曲线和趋势图,以便更直观地了解结构物的沉降情况。

5. 结果与应用观测结束后,将得到以下结果: - 沉降观测数据清单,包括沉降量、沉降速度等。

- 沉降分析报告,包括结构物的沉降趋势、异常沉降情况等。

这些结果可应用于以下方面: - 提供给设计方,评估结构物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均匀沉降的风险。

- 为结构物的维护提供参考,以及时发现和修复沉降问题。

- 提供给相关部门监管使用,用于评估工程施工质量和工期的控制。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1. 引言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地面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土地基础的稳定性和工程结构的安全性。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以确保观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目标沉降观测的主要目标是测量和记录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沉降数据,评估地基的稳定性和结构的安全性。

具体目标包括:•测量并记录沉降点的初始高程;•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并记录沉降点的高程变化;•分析和评估沉降数据,确定地基的稳定性和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提供一份完整的沉降观测报告。

3. 仪器和设备在沉降观测中,需要使用以下仪器和设备:•接收器:用于接收并记录沉降点的高程数据;•支撑架:用于将接收器放置在稳定的位置上;•测量棒:用于测量沉降点的高程;•电池:用于为仪器供电。

4. 施工步骤下面是进行沉降观测的具体施工步骤:4.1 准备工作•确定观测点: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需求,选择适当的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设置接收器:将接收器安装在支撑架上,并将其放置在观测点上;•校准仪器: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校准工作,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准备记录表格:根据观测点的数量,准备相应的记录表格,用于记录高程数据。

4.2 初始测量•使用测量棒测量并记录每个观测点的初始高程;•将初始高程数据填写到相应的记录表格中;•确保测量精度: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测量棒的垂直性和水平性,以确保测量的精度。

4.3 观测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进展,确定观测的时间间隔;•每次观测时,使用测量棒测量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并记录数据;•每次记录后,将数据填写到相应的记录表格中。

4.4 数据分析与报告•收集及整理所有观测数据,并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根据观测数据,评估地基的稳定性和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撰写沉降观测报告,并在报告中详细描述观测结果和分析结论。

5.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沉降观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在观测点附近设置警示标识,以确保周围的人员能够注意到观测活动;•确保观测点的周围没有危险物体,以避免发生意外伤害;•注意仪器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以避免误操作或损坏设备;•在施工现场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手套等。

土建工程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方案

土建工程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方案

土建工程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方案一、测量放线方案1.建立控制基准点:在施工区域内选择合适的基准点,确定此基准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以作为后续放线和测量的基准。

2.放线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确定建筑物和道路等的位置、方向、坐标和高程,并将测得的数据用标杆等设备进行标示,以便施工人员按照测量数据进行施工。

3.水平放线:主要用于外墙和内墙、楼板的放线。

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将测得的数据精确传递给施工人员,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4.垂直放线:主要用于柱子、承重墙等的放线。

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并通过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放线。

5.其他放线:根据需要,对地下管线、电线等进行放线,并将测量数据传递给施工人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1.设立沉降观测点:在土地或建筑物周围选取合适位置,设立沉降观测点。

观测点的选取应避免影响工程施工和使用,同时应考虑到地质条件、建筑物结构等因素。

2.设置测量仪器:在每个观测点上设置测量仪器,可以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

要求仪器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

3.观测频率和时间:根据工程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观测频率和时间。

观测频率一般为每月、每季度或每年一次,观测的时间尽量选取在相对稳定的季节或天气条件下进行。

4.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观测过程中需要记录观测数据,包括观测日期、时间、仪器读数等。

观测数据的分析可以采用统计方法,计算观测点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并进行数据的比对和评估。

5.数据的报告和处理:将测得的数据整理成报告,包括观测点位置、沉降数据、分析结果等,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项目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沉降的调整和防范。

以上是土建工程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的方案,通过科学的测量和观测,可以确保工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沉降观测点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点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点施工方案一、引言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用于监测地表或工程结构的沉降情况。

通过沉降观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评估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地基沉降情况,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介绍沉降观测点施工方案。

二、施工方案2.1 目标与原则沉降观测点施工的目标是建立稳定、准确的沉降观测点,以监测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沉降情况。

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原则:施工过程中应确保观测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

2.准确性原则:观测点的建立和使用应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地表或工程结构的沉降情况。

3.稳定性原则:观测点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或损坏。

2.2 施工流程沉降观测点的施工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观测点位置: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在地表或工程结构上选择合适的观测点位置。

观测点应尽可能靠近工程的重要部位,以更好地监测沉降情况。

2.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主要包括:杆子或标志物、水平仪、测量工具等。

3.施工观测点:将选定的观测点位置进行清理,确保表面平整。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将杆子或标志物固定在观测点位置上。

在固定时,要保证杆子或标志物的良好连接性和稳定性。

4.进行观测点标高测量:在观测点旁边设置参考点,并使用水平仪等工具进行标高测量。

标高测量的目的是确定观测点相对于参考点的高度差。

5.进行沉降观测:根据设定的观测周期和要求,定期对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

观测方法可以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如水准仪、测微杆等,也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无线传感器等设备。

2.3 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在施工沉降观测点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和事项:1.执行规范:依据相关规范和施工标准进行施工,确保观测点的建立和使用符合要求。

2.定位精度:观测点的位置应精确测定,以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定位时可以使用全站仪等高精度设备。

3.观测频率:根据工程要求和沉降情况,合理确定观测点的观测周期和频率。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建筑工程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建筑工程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建筑工程一、前言沉降观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及时、准确地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为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就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前准备1. 工程准备在进行沉降观测前,需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测量和分析,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地基情况等,明确观测的目标和重点。

2. 设备准备沉降观测的设备包括沉降点、测斜仪、水准仪、GPS仪器等,需要提前做好设备的选购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人员准备需要组织具有丰富观测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质量检查,确保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

三、观测点的设置1. 观测点的选址观测点的选址应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地基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处于建筑物中心、角点、边缘位置的代表性点位。

2. 观测点的布设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点的数量、布设方式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确保全面、连续地观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3. 观测点的固定观测点的固定应以悬索、膨胀螺栓等方式进行,保证观测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观测方案的制定1. 观测时间的安排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制定观测时间表和方案,包括观测的频次、时段等。

2. 观测方法的确定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要求,确定观测方法和观测指标,包括沉降观测、测斜观测、高程观测等。

3. 观测数据的处理确定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标准,包括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观测过程的实施1. 观测设备的安装根据观测点的布设情况,进行设备的安装和校准工作,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 观测数据的采集按照观测方案和要求,进行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及时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3. 观测质量的控制通过技术交底、监督检查等手段,控制观测质量,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观测结果的评估1. 观测数据的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数据的变化趋势、幅度等,判断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方案

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方案

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方案一、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1、进场后,首先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对给定的标桩进行复测,并办理书面交接手续;然后以给定的标桩为基准,进行建筑物座标控制网的施测,并报监理和规划部门复核无误后,按规范要求建立控制点,有专人负责保护和定期校核。

基坑开挖前,对原有定位轴线进行复测、闭合,以经过复测的定位轴线为基准线,利用直角交汇法,用经纬仪测设本工程的控制桩,在建筑物四周设置永久性控制点,测量闭合误差不超过3mm。

根据单位工程平面尺寸,除在四角设置控制轴线外,还在横向中轴线上设置控制轴线。

控制轴线施测到现场后,应保护好控制轴线标志不被破坏。

为了稳妥起见,每条控制轴线桩在现场远处与近处分别施测两点,近点便于投测,远点用于保护和校测,定期检查各轴线间的尺寸。

2、使用经纬仪测设施工控制网点尺寸,测量应不少于一个测回。

3、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使用钢尺度量时,应将钢尺两端尽可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方可进行尺量。

4、统一的施工控制网点、水准点、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点标志,应设置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位,并用砼保护,重点的标志可加设护栏围护。

延伸轴线标志的轴线桩、龙门架应牢固、稳定、可靠和便于监控。

二、高程控制1、根据总平面图上所示的水准点标志,用水准仪准确地引测到施工场地附近便于监控的相应位置上。

2、高程的引测应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值不得大于n 值(n 为引测站数),闭合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可按水平距离比例相应修正。

三、施工抄平放线1、基础施工抄平放线:⑴、基础根据基础平面图及大样图,按建筑物的轴线定位,连结相应轴线,计算开挖放坡坡度,定出开挖边线位置。

⑵、用水准仪把相应的标高引测到水平桩或轴线桩、龙门架上,并做出标记。

⑶、基础开挖完成后,应拉通线校核,坑底深度应经水平标高校核无误后,把轴线和标高引测到坑外设置轴线,基础边线及高程标记。

并在垫层面上弹出基础的平面尺寸。

⑷、基础模板完成后,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校核模板几何尺寸、轴线位置及标高。

沉降观测点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点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点施工方案1. 引言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用于监测土地或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和施工方案设计直接影响到沉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基于实际工程需求,设计沉降观测点施工方案。

2. 目标和要求沉降观测点施工的目标是获取土地或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数据,以便及时了解土地或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施工方案设计的要求如下: - 沉降观测点数量合理,能够覆盖需要观测的区域; - 观测点位置准确,能够反映整个施工区域的沉降情况; - 观测点设置牢固稳定,能够长期保持观测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观测点设置方便施工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监测。

根据需要观测的区域大小和形状,一般采用网格式布点和单点布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沉降观测点的选择。

在网格式布点中,观测点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等间距排列。

在单点布点中,观测点单独设置在特定位置,重点观测该位置的沉降情况。

3.1 网格式布点网格式布点适用于需要覆盖较大区域的沉降观测,能够提供整体的沉降情况。

网格的密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不大于50米。

3.2 单点布点单点布点适用于特定位置的重点观测,如建筑物的基坑、临近管线等。

这些位置通常是施工过程中风险较高的区域,需要更加精确的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4.1 土地或建筑物的稳定性观测点的设置应考虑土地或建筑物的稳定性,不应设置在可能发生滑坡、坍塌或其他不稳定情况的地方。

4.2 土地或建筑物的结构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地或建筑物的沉降特性不同,需要设置相应的观测点。

如软基土地通常沉降较大,可以设置较密集的观测点;而刚性结构的建筑物沉降相对较小,可以设置较稀疏的观测点。

4.3 施工过程中的便捷性观测点的设置应方便施工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监测。

观测点应尽量远离施工设备和材料堆放区域,以免对观测点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5. 沉降观测点的施工方案沉降观测点的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5.1 选址和测量根据前期调查和设计要求,确定沉降观测点的选址。

沉降观测点布置及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点布置及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点布置及观测施工方案沉降观测是工程地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用于监测土地表面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观测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沉降观测点的布置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来确定。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观测施工方案的制定观测施工方案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观测任务:明确观测任务,包括监测对象、观测时间、观测周期等。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观测任务的时长和频率。

2.观测项目:根据工程的特点,确定需要观测的项目,例如地表沉降、建筑物沉降等。

3.观测方法:确定观测方法,包括采用水准仪观测、全站仪观测、GPS观测等。

根据观测准确度和经济性的要求来选择观测方法。

4.观测参数:确定观测参数,包括水准点的位置、高程、坐标等。

根据观测任务的要求来确定观测参数。

5.数据处理:确定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以及结果的总结和报告。

6.资金预算:根据观测任务的要求,预估观测所需的人力、设备和材料等费用,制定合理的观测施工方案。

二、沉降观测点的布置1.平整地点:选取地面平整、无明显隆起或下凹的地点作为观测点,避免有施工活动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地面变形。

2.稳定基础:确保观测点的基础稳定可靠,避免土体松动或沉降。

3.多点布置:根据工程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

常用的布置方式包括等间距布点、紧密布点、等高差布点等。

考虑到工程的不同部位,可以采用多种布点方式组合使用。

4.控制测量点:在布置沉降观测点的同时,还需布置一些控制点,用于校正观测数据,提高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这些控制点可以选择在观测点附近的地表或建筑物上。

5.校正因素:在布置沉降观测点时,还需考虑到各种因素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例如,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导致土体的沉降,需要选择与地下水位变化相一致的时间段进行观测。

综上所述,沉降观测点布置及观测施工方案的制定是沉降观测工作的重要环节。

只有制定合理的观测施工方案,并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来布置观测点,才能确保沉降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的不断扩展,地下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沉降观测作为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旨在监测土地沉降情况,评估地下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本文将针对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论述。

二、施工前准备1. 确定观测点的选取在施工前,需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的目标及观测点的选取。

观测点的选取应涵盖工程的主要区域,并结合工程所处地质环境及地下水位等因素,合理安排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2. 安装沉降观测仪器在选定观测点后,需要进行观测仪器的安装工作。

具体步骤包括选择适合的观测仪器、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仔细的安装和调试。

三、施工过程1. 施工时观测数据的采集在施工过程中,需不断对观测点的数据进行采集。

通常采用定期或连续观测两种方式。

定期观测是在固定的时间点进行一次观测,连续观测则是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对数据进行连续采集。

2. 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判断地下工程的沉降情况。

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包括数据归一化或背景差值法,并结合地下工程的设计参数进行比对和评估。

四、施工后工作1. 编制施工报告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编制施工报告。

报告要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观测数据、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等内容,并对地下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2. 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根据施工报告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地下工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建议和措施应针对具体工程情况,具备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五、总结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对于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观测点选取、仪器安装和数据处理等工作,能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并有效评估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六、参考文献(根据实际情况,列出参考文献,不写网址链接)以上就是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的文章内容,我们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沉降观测的重要性,然后分别论述了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和施工后工作等几个方面。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1.观测周期:自工程开工之日起至工程验收合格之日止;
2.观测频率:根据施工进度、季节变化及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观测频率。
七、数据分析及处理
1.数据收集: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对观测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工程地基沉降变化规律;
3.数据处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4)地下水位观测:采用电测水位仪测量方法。
2.观测设备:
(1)水准仪:选用高精度自动水准仪;
(2)全站仪:选用高精度电子全站仪;
(3)测斜仪:选用高精度电子测斜仪;
(4)电测水位仪:选用高精度电测水位仪。
五、观测点布置
1.地面沉降观测点:根据工程地基范围,合理布置观测点,确保观测点覆盖整个地基区域;
三、观测范围及内容
1.观测范围:包括整个工程地基及其周边可能影响的区域;
2.观测内容:地面沉降、建筑物沉降、地基土体位移、地下水位变化等。
四、观测方法及设备
1.观测方法:
(1)地面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
(2)建筑物沉降观测:采用电子全站仪测量方法;
(3)地基土体位移观测:采用电子测斜仪测量方法;
四、观测方法及设备
1.观测方法:
(1)地面沉降观测:采用水准测量方法;
(2)建筑物沉降观测:采用全站仪测量方法;
(3)地基土体位移观测:采用测斜仪测量方法;
(4)地下水位观测:采用电测水位仪测量方法。
2.观测设备:
(1)水准仪:选用高精度自动水准仪;
(2)全站仪:选用高精度全站仪;
(3)测斜仪:选用高精度测斜仪;
3.观测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安全。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目标本施工方案旨在对工地周边土地及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进行观测,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施工准备1. 调查工作区域的地质和地貌情况,确定监测点的数量、位置和间距。

2. 租用或购买适当的沉降仪器和设备,包括水平仪、水准仪、GPS系统等。

3. 为仪器设备提供稳定的供电和支撑设施。

4. 培训相关人员,确保其具备操作仪器和设备的能力。

三、工作流程1. 在施工前,先进行基准测量,获取建筑物和地面的起始高程,并在监测点上设置基准标志。

2. 针对每个监测点,进行沉降观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观测点周围的障碍物,确保仪器的稳定性。

3. 使用水平仪或水准仪对观测点的基准标志进行定位校正,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在观测点上设置沉降仪器,并将其连接到数据采集系统。

5. 安排专人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6. 进行沉降观测的频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是每天、每周或每月。

7. 在每次观测后,及时记录和处理数据,生成沉降曲线和报告。

四、安全措施1. 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以提醒人员和交通工具注意观测工作。

2. 严禁擅自移动或更改观测点的位置和设备。

3. 在观测点周围设置围栏或保护措施,以防止外界因素对观测结果造成干扰。

4. 如遇恶劣天气或其他紧急情况,应及时中断观测工作,并采取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五、质量控制1. 选用合格的仪器设备,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对观测点进行严格的选择和设置,确保其代表性和充分性。

3.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观测,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4. 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和备份系统,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误用。

六、后续工作1. 根据观测结果生成沉降曲线和报告,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2. 将观测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评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根据观测结果作出相关决策和调整,如需要采取补偿措施或调整施工进度。

以上是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通过正确执行和严格管理,可以有效监测工地周边地面和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提前预防和解决安全隐患,保障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沉降观测技术实施方案

沉降观测技术实施方案

沉降观测技术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沉降观测技术是一种用于监测地表或建筑物沉降变形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工程建设、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沉降观测技术的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工程和监测提供参考。

二、技术原理沉降观测技术主要通过测量地表或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情况,常用的方法包括全站仪法、GPS法、测量子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实时监测地表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三、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在进行沉降观测技术实施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确定监测区域,并进行现场勘测,确定监测点位及布设方案。

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观测设备,并进行设备的校准和检测,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观测方案制定在确定监测区域和设备后,需要制定具体的观测方案。

观测方案应包括监测点位的布设方案、观测时间节点、观测频率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制定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案,以便及时处理和分析观测数据。

3. 观测设备布设根据前期准备和观测方案,需要对观测设备进行布设。

在布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观测方案确定的监测点位进行布设,并确保观测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 观测数据采集观测设备布设完成后,需要进行观测数据的采集工作。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观测方案确定的时间节点和频率进行数据采集,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数据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观测数据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分析。

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地表或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情况,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

四、技术应用沉降观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

通过沉降观测技术,可以及时监测地表或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情况,为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监测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五、总结沉降观测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监测手段,通过对地表或建筑物沉降变形情况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本文介绍了沉降观测技术的实施方案,希望能为相关工程和监测提供参考,推动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沉降观测技术实施方案

沉降观测技术实施方案

沉降观测技术实施方案沉降观测是一种重要的地质工程监测方法,用于评估土地或结构物的沉降情况,以及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沉降趋势。

本文将介绍一种沉降观测技术的实施方案,包括设备准备、监测方案制定、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步骤。

设备准备是实施沉降观测的首要工作。

首先,需要准备沉降监测仪器,包括测量仪器和数据记录仪器。

测量仪器可以选择精确测量土地或结构物变形的传统测量工具,如水准仪、测距仪等;也可以选择使用现代化的测绘仪器,如全站仪、激光扫描仪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数据记录仪器,用于收集和储存测量数据。

数据记录仪器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可以是手持式设备也可以是固定式设备。

监测方案制定是沉降观测的关键步骤。

首先,需要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监测点的选择应该代表整个土地或结构物的变形情况,既要考虑局部变形情况,也要考虑整体变形情况。

其次,需要确定监测的时间间隔和监测的持续时间。

时间间隔的选择应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来决定,如土地的沉降速度较慢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较长的时间间隔,而结构物的沉降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较短的时间间隔。

监测的持续时间一般要覆盖所需数据的时间范围,以便获取完整的沉降信息。

此外,还需要确定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以及监测结果的评估指标。

数据采集是沉降观测的核心环节。

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工作,如校正仪器误差、设置基准点等。

在采集数据过程中,要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采取多次测量、重复测量和交叉测量等方法来提高测量精度。

同时,需要记录相关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地表水位等,以便后续分析时进行修正。

在数据采集结束后,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处理,剔除异常值或干扰数据,以确保最终得到的数据是可靠的。

数据分析是沉降观测的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如计算监测点的沉降量、速度和加速度等。

其次,需要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计算各个监测点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可信度等。

测量定位放线及沉降观测施工技术措施

测量定位放线及沉降观测施工技术措施

测量定位放线及沉降观测(一)、测量定位1、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及现场施工情况选择主要控制线的位置。

2、由于本工程现场场地等因素,故决定本工程地下部分采用外控法施工,地上部分采用内控法测量控制施工。

3、外控法:在基坑上沿四周投测控制网的标点,固定牢固,并做好保护工作以满足地下部分的正常施工。

4、内控法。

4.1、在承台砼浇筑时,在原选定的控制点上预埋100×100×10mm 的铁板,铁板下面用4φ10长120mm锚脚。

4.2、把外控制线引测至铁板,校验无误后在铁板上刻上永久性的标记,作为以后向上投测控制线的固定投测点。

4.3、为使主控制线能顺利向上投测到每个施工层,在以上每层平台模板铺设时,必须在预埋铁板的垂直正上方位置预留出150×150mm投测孔。

该项工作由木工配合预留孔洞,测量人员复核孔洞位置。

(二)、轴线传递在每层楼板砼浇筑完毕后,用激光垂直仪架设在首层的预埋铁板投测点上,精确对点精平,在仪器上方预留洞口上面设置3mm厚的有机玻璃目标分划板,使有机玻璃上刻有的十字线仪器目镜的十字丝重合,将仪器分别转动90°,180°,270°,与十字线仍重合,表明无误。

依次投测另外的控制点,然后在施工层用J2经纬仪校核各控制点的相对角度关系,检查角度误差≤±10”,用50m长卷尺复核各点间的距离,距离误差≤±3mm,正确无误后,再依据测设上来的控制线进行细部轴线和墙边线及控制线的测量放线。

(三)、工程测量标高控制1、根据城市规划及测绘部门提供的城市水准点,在施工区域内建立临时固定水准点,根据规范要求不得少于三个点。

2、然后经过换算用水准仪把换算后的建筑标高引测至塔吊标准节上,校核无误后,做上三角标志,要求准确、清晰、平直,并在标志旁边写上该标志的相对标高。

3、标高的传递:在电梯井内侧或上下贯通的阴阳角处选定三个点作为标高传递基准点,然后用长钢卷尺顺着钢筋把三个点同时向上传递,到上一层后用水准仪相互检测这三个点,无误后对整个楼层进行抄平。

定位放线与沉降观测重点难点施工及解决方案

定位放线与沉降观测重点难点施工及解决方案

定位放线与沉降观测重点难点施工及解决方案
(1)复核并保护好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点和主轴线的桩位。

(2)重点检查首层测量放线,必要时可旁站全过程。

(3)检查、复核每层高程偏差不得超过3mm。

(4)沉降观测的周期确定:结构施工期间,每完成一层结构观测一次。

装饰施工期间可每一个月观测一次。

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

(5)观测前,监理检查测量仪器及设备是否进行了检验与校正,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

(6)督促承包商按要求设置并保护好沉降观测点。

(7)本工程的沉降观测测量等级按规范要求为三等,精度要求:变形点高程
中误差±1.0mm,相邻变形点高差中误差±0.5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社县云竹湖垂钓中心工程项目测量放线、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文件编号:SXSJ·9F·游客中心·2014·002
审批:
审核:
编制:李志斌、兰永军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九分公司
榆社县云竹湖项目部
2014年4月11日
1. 工程概括
2.1工程建设概况
2.2建筑设计概况
2.3结构设计概况
2.4安装设计概况:详见《云竹湖垂钓中心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5 节能设计概况
2.5.1 节能基本信息
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60厚岩棉板保温。

屋面55厚挤塑板保温。

门窗采用中空玻璃5+12+5断桥铝材料。

主要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冬季采暖,夏季制冷。

2.5.2 主要参数
窗墙面积比:南向:0.33;北向:0.53;西向:0.27;东向:0.58。

体形系数:0.18
2.5.3 主要围护结构的保温材料及热工性能
2.5.4 补充说明
①所有玻璃均选用热反射玻璃,反射颜色为蓝色,玻璃为无色,可见光投射比为0.41,不考虑玻璃遮阳。

②门窗框与洞口之间的缝隙用挤入聚氨酯高效保温材料填堵。

③门窗洞口室外部位抹30厚玻化微珠保温砂浆,5厚聚合物抗裂砂浆,面层压入耐碱玻纤网格布。

2.6自然条件
本工程位于位于榆社县河峪乡寄子村。

工程所在地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夏季短暂且温热多雨,春秋凉爽,温差较大。

年均气温5.5℃,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29.1℃;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无霜期100~156天。

拟建场地地形较平整,不具有产生砂土液化,地震崩塌及地震滑坡条件。

场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湿陷等级I级。

场地范围内也未见到古河道软弱层、地下管线、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形成。

该工程基底较浅,处于地下水位以上。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

2.7工程特点和项目实施条件分析
本工程是公司重点工程,位于榆社县云竹镇,地理位置较偏僻,交通不方便。

同时施工工期较紧,迫使我们必须高效率组织施工,在施工期间要确保安全、维护环保,创建标
准化工地、样板工地同时,更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管理,高标准要求,要确保达到业主满意。

我们不仅要组织好场地内外的交通,更需要合理安排工序,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尽早的做出各类计划,提前采购材料,组织优秀队伍进场作业,确保工期目标实现,优质、高速为业主服务。

本工程结构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是,工程局部屋顶为坡屋顶,坡度较大,架体搭设高度较高,砼施工难以振捣,易造成砼裂缝。

同时工期要求较紧,又是重点工程,因此文明施工、安全施工,施工质量、进度等是本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

2.编制依据
2.1主要规范及规程
2.2施工图纸
2.3业主提供的坐标点及高程点
3.施工测量要求
3.1测量仪器
3.2 测量原则
✧要求所有使用的测量仪器均应检定合格。

✧测量放线按照四固定原则:测量员固定、仪器固定、钢尺固定、线路固定。

4.平面控制测量
4.1场区平面控制点布设原则及要求
✧ 4.1.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 4.1.2轴线控制点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图、首层平面图、及现场条件
进行;
✧ 4.1.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 4.1.4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刷红白油漆作好测量
警示标识。

4.2 首级控制网应符合下列要求
✧ 4.2.1长轴线的定位点不少于3个
✧ 4.2.2 主轴线的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度。

测定交角的测角误差,不应超过
2〞。

直线度的限差,应在180°±5〞。

✧ 4.2.3 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
应在90°±5〞以内。

✧ 4.2.4网点必须设置在基坑挖土影响不到地区,并用混凝土加以保护,以便在施工各
阶段进行复核。

工程网点要经常进行复核校正,发现移位要及时恢复,以保证网点的正确性。

4.3 基础施工阶段的测量
✧地下室轴线标高分土方、垫层和基础三个阶段进行控制。

垫层施工阶段利用外设网点
控制,用经纬仪把控制点移至场内,控制垫层施工。

基础施工前,在垫层面上,重新利用场外网点,用经纬仪把轴线、标高引入垫层面,指导基础施工。

基础浇捣完成后,利用外设网点,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引入轴线、标高到基础底板面,形成建筑物轴线,标高的内控体系。

4.4上部结构测量
✧利用外设控制网点,用经纬仪把控制点移至一层,在一层楼面设六个测量点,测量点
设钢板控制轴线交汇点,根据控制桩将控制点准确引测到钢板上,并刻出十字线,作为投测基准点。

4.5外墙大角垂直度控制
✧外墙大角垂直度的控制:楼层平面放线时,将四个大角的垂直控制线引测至大角,并
与外设控制网点复核无误后作为大角垂直控制线使用。

5、高程控制测量
5.1高程控制点的布设原则
✧ 5.1.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应建立高程控制点。

✧ 5.1.2高程控制点的精度采用国家三等水准精度。

✧ 5.1.3高程控制点的建立是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采用DS3水准仪对所提供
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6、沉降观测
6.1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布置及埋设
✧沉降观测点布置按结施4执行。

沉降观测点做法按照集团公司下发的沉降观测点
统一做法留设。

混凝土墙面(柱面)沉降观测点作法如下图:

✧注:保护盖背面留十字凹槽,以便用螺丝刀开启
6.2观测技术要求
✧ 6.2.1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利用精密水准仪,
配合铟钢水准尺进行。

观测过程中应遵循观测仪器、观测路线、观测方法、观测人员四固定的原则。

✧沉降观测从基础砼浇筑前在地梁部位设点,基础砼浇完成后开始首次观测,建筑物每
浇筑一层混凝土后测设一次;冬雨期施工前后各测设一次;停工前复工后分别测设一次;装饰前后分别测设一次。

✧建筑物竣工后做沉降记录曲线图,竣工后移交业主继续观测。

✧ 6.2.2观测限差
✧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按下表要求进行:
✧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不超过下表的各项规定:

✧ 6.2.3测站观测顺序
✧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为后—前—前—后。

6.3沉降资料的提交
✧ 6.3.1沉降测量记录表;
✧ 6.3.2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 6.3.3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 6.3.4汇总分析报告。

7.质量控制
✧7.1工程部和测量责任师要按照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
作好施工测量日志。

✧7.2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
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

✧7.3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