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

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

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习目标】1.理解控制人口规模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3.辩证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情景创设】面对如此多的人地关系不和谐,我们每个公民该怎么做?【知识梳理】1、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是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是、、、。

3、传统的发展模式往往是以为目的,以为特征。

4、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措施有:、、。

5、会引发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做法有:、、、。

6、保护海洋资源环境的措施有:、、。

7、协调人地关系,就是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方法,协调、、、、。

【知识探究】1、读下图,分析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 ___。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 _____。

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 _ ___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4~P105,自主探究,思考:1)土地资源对人类的意义有哪些?我国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做了哪些工作?2)森林资源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3、阅读教材P107“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讨论回答:我们每个人能为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知识落实】1.造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①华北地区多为半湿润半干旱区,降水集中在7~8月,而冬春季持续干旱,降水年际变化也较大。

②人口众多且增长较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③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污染和浪费严重。

④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目前缓解华北地区春旱用水紧张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措施是()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3.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会造成( )A.水源污染B.地面下沉C.降水减少D.荒漠化4.盲目的围海造田,可能会导致( )A.海啸发生B.海洋生态破坏C.海平面下降D.海平面上升5.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就其根源而言是( )A.粮食问题B.资源问题C.环境问题D.人口问题6.下列说法,属于合理利用资源的有( )①盲目扩大耕地面积②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③山地缓坡修筑梯田④围湖造田⑤随意开挖矿产资源⑥适度开采地下水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②③⑥7.目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问题是( )A.气候变暖问题B.资源和环境问题C.太阳风暴问题D.教育问题8.将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用线连接起来。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湘教版必修2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2.明确在协调人地关系过程中,个人应采取的行动。

一、控制人口规模1.目前,世界总人口已超过①70亿。

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2亿,2050年将达到100亿。

2.人口增多的影响:②资源更加缺乏,③环境污染更为严重,④生态系统更不稳定。

3.人地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⑤控制人口规模。

二、转变发展模式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1)生产目的:扩大⑥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2)特征:高⑦投入、高消耗、高⑧污染。

(3)结果:形成不可持续发展的⑨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产生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1)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2)特征:低⑩投入、低消耗、低⑪污染。

(3)结果:实现⑫清洁生产和⑬文明消费,促进经济、生态、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思维活动1.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你对这种说法是如何认识的?答案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但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清洁生产过程中也有废弃物产生,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较少。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土地资源(1)世界各国重视保护土地资源,防止⑭土壤污染。

(2)我国保护土地资源成果:防治土地⑮荒漠化、治理⑯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复垦等。

2.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⑱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3.水资源(1)水资源现状:世界有60%的地区处于淡水不足的困境,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

(2)水污染严重:工业及生活废水的排放,导致水质恶化,加剧了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3)保护水资源措施:农业采用⑲滴灌方式;工业进行污水的⑳净化处理和○21循环利用;对生活废水进行集中净化处理后用于绿化、洗涤等。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案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案

①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少: 我国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国家,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淡水、 耕地、森林、矿产等的人均占有量均不到世界的1/3 ②经济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 ③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 3.深刻的环境危机 ①一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使得我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 的危机。 ②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环境污染在 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 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 剧。 总结:通过以上的事例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 口、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要想步 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我们唯一的选择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案例1: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
河南某酒精总厂目前拥有全国最大的酒精生产设备,过去工厂排放 的废糟液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鱼虾绝迹,蚊虫滋生,臭气冲天。采用 清洁生产后,污染物充分利用,排放减量到最少,最终排放的消化液作 为肥料回归大地,得到永续利用。
该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工艺,实现了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对环境的排废降到了最低程度,同时废物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益,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兼顾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加深对清洁生产的理解: (1)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 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是一种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 结合和生产方法和措施。 (2)清洁生产观念强调三个重点:清洁能源、清洁生产、清洁产品。 4.生态农业
(1)概念: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 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 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案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案

环节一 新课导入:地球不止属于人类,更是属于地球上所有生物,人类不能以征服自然,毁坏自然的思想去与地球相处,因为地球是我们唯一可赖以生存的家园环节二 新授课一 控制人口规模与转变发展模式 1.控制人口规模 (1)含义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2)原因教师授课时间5.28课时 1 课题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途径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增长过快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重点)2.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重点)3.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评价分析人类的发展行为和思想。

多媒体Ppt 课件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人口控制,地球将人满为患,资源更加缺乏,环境污染更为严重,生态系统更不稳定。

(3)目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目的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特点 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结果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二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 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1.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土地资源⎩⎪⎨⎪⎧作用: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最基本的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保护措施:(在我国)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2)森林资源①作用: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②措施: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

(3)水资源①危机:世界上有60%的地区淡水不足,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

②措施: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4)海洋资源2.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1)人地协调的四个关系(2)从观念走向行动①各国政府干预和公众参与。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优秀教案设计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优秀教案设计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优秀教案设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优秀教案设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案设计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师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不同于对一般活动的参与,它不仅包括公众积极参加有关的行动或项目,更重要的是人们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与习惯。

师为什么要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展示:“环境标志”生环境标志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

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课堂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控制人口规模这项根本措施入手,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更进一步辩证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我国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及个人对此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课题题目:玛雅文明的衰落活动与探究的内容:中北美洲的玛雅文明,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就开始有文字记载,其高度发达的成就反映在玛雅人对宇宙的认识程度以及城市、建筑的设计艺术和独特深奥的玛雅文字上。

据文字记载,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一种被称作“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暂时农田”,即在旱季(每年12月~次年3月)用原始的石斧清除一片林地,并在雨季来临之前进行烧荒,然后种植玉米等作物。

开垦的土地在使用几年之后,因肥力下降和很难清除的侵入杂草而不得不废弃。

这种焚林的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后备土地才能养活较少的人口,因为使用过的土地必须等到地力恢复后才能再次使用,这段时间一般需要20年或更长。

当时玛雅社会的农业集约化程度已经很高,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土地的治理上:清理了坡地上的丛林后,土地被垒成了台地,以防止水土流失;在低湿地区修建了网格状的排水沟以排除洪水,并利用沟中的淤泥来升高地表。

但是,当时的人们显然没有认识到,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侵蚀非常严重。

今天看来,玛雅社会所在的那片土地,有3/4属于极易侵蚀的地区。

高一地理优秀教案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一地理优秀教案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可编辑修改word版)

4.4协调人地关系地主要途径学案(湘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地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地态度责任.一、控制人口规模1.地位:世界人口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地根本措施.减轻协调2.目地:人口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人口对①压力――→人口、资源、环境与②地关系.二、转变发展模式传统地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地经济发展模式目地扩大③、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实现④生产和⑤消费,减少经济活动造成地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特点社会生产以牺牲⑥、环境为代价强调⑦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地永续利用结果形成一种⑧地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地资源、⑨危机改变传统地以“高⑩、高消耗、高○11 ”为特征地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12地矛盾三、自然资源地可持续利用1.土地资源Error!2.森林资源Error!3.水资源(1)危机:世界上有60%地地区淡水不足,40 多个国家严重缺水.(2)水污染(3)措施: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4.海洋资源Error!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1.原则:按照○16地思想和方法.2.措施Error!3.个人责任与义务:维护○19,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好○20.基础达标练考查点 1 控制人口规模1.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地说法,正确地是( )A.人口数量增长是环境污染最重要地原因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地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地C.人口素质地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地影响D.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考查点2 转变发展模式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地物质单向流动地经济.循环经济倡导地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地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回答2~3 题.2.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倡导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A.全球化生产B.信息化生产C.集聚生产D.清洁生产3.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地行为是( )A.政府制定相关地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地环境监督管理B.城市通过垃圾焚烧,减少占地面积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D.生产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考查点 3 自然资源地可持续利用4.正确表述图中某海域地鱼密度、出海渔船数量、捕鱼量关系地是( )A.第2 年后,若捕鱼量不变,鱼密度可以保持稳定B.前4 年中,鱼密度决定了捕鱼量地变化C.第5 年后,出海渔船数量是影响捕鱼量地主导因素D.第8 年后,鱼密度即可恢复正常水平方法技巧练框图法理解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地关系我国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地对策是( )A.逐年降低人口增长数量和减少资源地使用量B.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保护耕地资源C.发展科技,开发一切可利用资源D.围海、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方法技巧活动思考还可以通过提高妇女受教育水平,提高妇女就业率地方法来控制人口规模,因为统计资料显示,妇女地受教育水平越高,生育率越低;还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变人们传统地生育观念.(P102~P103)活动探究1.如果这些废水不经过任何处理就排放到河流中,会对当地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影响人们地生产和生活.2.在制糖废水地处理过程中,产生了动物饲料和甲烷.3.略.(P103~P104)活动探究1.覆土造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防止土地荒漠化,将荒滩变为高标准地农田.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在建设好平原地区地同时,注意开发和建设好山区.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地基本国策.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差异显著:因地制宜,合理分布,发挥地区优势,建立起与当地生态条件协调地生态系统.(P104~P105)活动探究对海洋生物资源实施伏季休渔,严禁用小网眼渔网捕鱼,防止过度捕捞.通过海水养殖、人工放养鱼苗等方式保护鱼类资源,制定珍稀海洋生物保护法,加强国际合作.减少海洋污染要采取地措施有:对来自陆地地污水进行截流,集中进行污水处理;对固体废弃物要合理处置,防止对环境造成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采用生物方法灭虫,施用有机肥;少用农药和化肥,提高陆地植被覆盖率,减少因水土流失造成地海洋污染;防止有毒化学物质地泄漏和石油泄漏等.(P106~P107)活动探究1.猴子能捡到易拉罐说明游客经常乱丢杂物.2.假如有一天猴子身边地易拉罐越来越多,其周边地环境将是杂乱不堪地.3.略.(P107)活动探究1.本活动具有一定地开放性,设计地目地是让学生从身边常见地现象分析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借以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面临地环境问题.2.本活动承接上题.学生必须要根据当地地具体情况来制定针对性措施(环境污染地防治与治理、生态破坏地防治等).个人在其中不仅要积极参加有关地环保宣传和行动,还要从观念上改变自己地行为方式.3.本活动承接第1 题.如果该地区环境质量良好,采取地主要措施重在预防和保护.4.在学校附近风景秀美地绿地开发建设化工厂是极不合理地.一方面破坏了绿地地环境效益,另一方面化工厂会对大气和水造成严重地污染,导致严重地环境问题,危害同学们地健康.因此,我们应该持反对地态度.(P108)参考答案知识清单①生态环境②发展③生产规模④清洁⑤文明⑥资源⑦环境承载力⑧不可持续发展⑨环境⑩ 投入○11污染○12需求与供给○13水土流失○14林业生产○15环境污染治理○16可持续发展○17长远利益○18 后代人○19生态平衡○20生态环境基础达标练1.C[人口数量增长是造成环境污染地因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地因素,环境污染主要取决于人口素质地高低.]2.D3.B [第2 题,清洁生产即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类对环境地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地需要,取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地一种生产模式.清洁生产这种生产模式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第3 题,垃圾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因此是不符合循环经济地行为.]4.A [据图分析,第2 年后若捕鱼量不变,则鱼密度可保持稳定.出海渔船数量、鱼密度大小及捕鱼量是相互影响地,应仔细分析、研究图表,从而得出正确地结论.] 方法技巧练B[随着人口地不断增加,资源地使用量是不断增加地,A 项错误;我们可以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地利用效率,但是资源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共有地财产,我们不仅要满足自身发展地需要,还要不危害子孙后代地利益,C 项错误;围海、围湖造田,会导致生态环境地破坏,D 项错误.]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 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地理教案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之小船创作 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综合应用:人口规模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理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理解: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1.控制人口规模的意义: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控制人口规模的目的: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二、转变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生产与消费方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影响 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1.土地资源(1)地位和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

(2)保护措施: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

2.森林资源(1)地位: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2)保护措施: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退耕还林。

3.淡水资源(1)危机:世界上有60%的地区处于淡水不足的困境,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

(2)水污染 水污染――→加剧水资源不足――→导致全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威胁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存条件(3)措施: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4.海洋资源(1)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过度捕捞海洋生物、盲目围海造地、毁坏滩涂、无节制地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等。

(2)保护措施:伏季休渔、禁止滥捕、环渤海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等。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1.协调人地关系(1)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2)协调人类社会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3)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4)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精品教案

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精品教案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学设计(湘教版)一、教材分析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迅猛发展,在创造辉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日趋枯竭等各种问题。

本节教材从人地关系矛盾激化的三点主要原因——人口激增、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人手,利用丰富的文字资料、大量的图片,讲述了人类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即控制人口规模、转变发展模式、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公众参与等四方面内容。

教材的编排顺序是首先从大多数国家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控制人口规模着手,再通过转变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后通过公众参与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了解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给资源、环境及社会带来的压力,掌握控制人口规模的主要措施;了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本质区别,掌握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了解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其可持续利用措施。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利用图表、数据、漫画等案例材料进行定量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现:使学生认识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科学的人口观;使学生认识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树立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理念;使学生认识到资源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进而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难点:结合实例解释和分析相关的典型案例,找到解决人地关系问题的主要措施。

四、教学过程▲每再增加一头牛羊,都会给草原带来损害。

但每个牧人的聪明都足以使他明白,如果他再增加一头牛羊,由此带来的收益全部归自己,而由此造成的损失则由全体牧人分担。

第四章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设计

第四章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设计
6.有关B.②是韩国
C.③日本D.③是中国
7.从图中可知,①国企业在③国城市投资办厂,主要是因为③国( )
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研发能力强
C.劳动力资源丰富D.资本雄厚
8.美国在图示(图11)地区设置石油储备基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接近本国最大的消费市场
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必然的选择
世界:人类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处于空前紧张状态;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人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使人地协调的必由之路。
中国: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⑶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我们可以做到:①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②积极购买环保标
遵化市堡子店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
年级
高一
(下)
学科
地理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课题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例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材料分析实现可持续发展个人应该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学习重点
控制人口规模是根本措施
A.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
B.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生态农业。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清洁生产与传统末端治理的比较循环经济在农业中的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高中地理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2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学习重点1.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学习难点协调人地关系中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控制人口规模是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辩证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及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一、控制人口规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2,自主学习,并思考:为什么控制人口增长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任务?通过阅读课本“活动”及补充资料,进一步加深在我国控制人口规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措施。

课件展示:“中国人口战略”资料讨论:1.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2.针对以上人口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应采取的措施有:一方面,另一方面,二、转变发展模式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3,自主学习并思考: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危害?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有什么益处?课件展示: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讨论:生活质量的提高是财富和产品越多越好吗?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4~P105,自主探究,思考:1.土地资源对人类的意义有哪些?我国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做了哪些工作?2.森林资源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1.土地资源是2.森林是读下图,分析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环保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案设计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案设计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案设计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控制人口规模是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辩证地认识人口、资、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2通过分析中的有关,参与有关活动,深化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及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教学重点1控制人口规模是根本措施。

?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协调人地关系中的自然资的可持续利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等时安排1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控制人口规模是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辩证地认识人口、资、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2通过分析中的有关,参与有关活动,深化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

3结合理论与实例,探讨我国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及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教学过程导入新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由之路,针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地理背景,今天我们具体探讨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板书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推进新师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途径是针对20世纪60年代以,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的,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有控制人口规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自然资的可持续利用,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首先探讨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途径——控制人口规模。

板书一、控制人口规模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2,自主学习,并思考为什么控制人口增长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任务?生(回答)世界人口基数大,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人口控制,人口增长快,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100亿,届时,地球将人满为患,资更加缺乏,环境污染更为严重,生态系统更不稳定,人类的生存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高一地理教案: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高一地理教案: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本章规划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表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在本章,我们将分析当代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本章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教学时应充分利用相关图片、录像等资料增强感性认识;还应分小组实地考查家乡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集体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适时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课时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课时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课时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从容说课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一方面,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匮乏的严峻挑战。

资源和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问题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环境污染问题、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自然资源枯竭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一)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二)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三)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危及人类健康。

讲述这部分内容要通过举例来使学生理清环境问题的各种类别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图片、阅读材料等。

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

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

必修二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理解:人口、经济、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3、应用:运用可持续发展原理进行案例分析。

【自主预习】一、控制人口规模1.人口太多的影响:_____更加缺乏,__________更为严重,____________更不稳定。

2.____ _________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二、转变发展模式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1)特征:投入、高消耗、污染。

(2)结果:形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产生严重的______、_____危机。

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1)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2)结果:实现______生产和______消费,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土地资源:保护措施:在我国,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_________和_________,保护_________,对工矿废弃地进行。

2、森林资源:作用: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_________,是维持_________的重要因素。

3、淡水资源措施: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_________。

4、海洋资源保护措施:在我国,伏季________、禁止滥捕、环渤海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协调________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协调眼前利益与______之间的关系;协调发达国家与________之间的关系;协调当代人与________之间的关系。

【合作探讨】学生合作学习材料(人口专家小组)材料一:2013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亿,其中5000万为贫困人口,5000万为残疾人,1.8亿为文盲半文盲。

在经济基础还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渐突出。

预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16亿。

材料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和水资源分别是世界人均的1/3和1/4;材料三: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城市以大气、水体、垃圾、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农村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在扩大。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导学案(新部编)(十五中李美军)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导学案(新部编)(十五中李美军)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1.理解控制人口规模是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辩证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1.控制人口规模是根本措施。

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协调人地关系中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一课时(四号,加粗,宋体)【知识链接】或【复习准备】(视情况添加此项内容)1、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有哪些?2、阅读教材P102,思考:为什么控制人口增长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任务?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3,自主学习并思考:(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目的、特点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危害?(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有什么益处?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4—105,思考:(1)、土地资源对人类的意义有哪些?我国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做了哪些工作?(2)、森林资源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6,自主探究,思考:(1)、目前,世界上水资源状况如何?举例说明如何解决。

(2)、在海洋资源利用中,出现了哪些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有哪些措施应对?【我的疑惑】探究一:“中国人口战略”资料中国人口战略2001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其中5 000万为贫困人口,5 000万为残疾人,1.8亿为文盲半文盲。

在经济基础还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渐突出。

预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16亿。

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重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控制人口规模是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有关资料,参与有关活动,深化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控制人口规模是根本措施。

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控制人口规模是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有关资料,参与有关活动,深化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

3.结合课文理论与实例,探讨我国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由之路,针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地理背景,今天我们具体探讨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板书: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推进新课

板书:
一、控制人口规模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2,自主学习,并思考:为什么控制人口增长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师通过阅读课本“活动”及补充资料,进一步加深在我国控制人口规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措施。

课件展示:
“中国人口战略”资料
中国人口战略2001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其中5 000万为贫困人口,5 000万为残疾人,1.8亿为文盲半文盲。

在经济基础还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渐突出。

预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16亿。

讨论:1.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2.针对以上人口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师(承转)控制人口规模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基础,实施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板书:
二、转变发展模式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3,自主学习并思考:
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危害?
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有什么益处?
(生讨论并回答。


师指导学生完成课文相应“活动”,进一步明确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益处。

课件展示: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的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

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讨论:生活质量的提高是财富和产品越多越好吗?
板书: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4~p105,自主探究,思考:
生(归纳总结,回答)
课件展示:
读下图,分析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环保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过度垦殖,植被破坏营造“三北”防护林
(2)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造成酸雨危害
(3)黄土疏松,植被破坏,夏季多暴雨,土地遭受流水侵蚀作用严重植树种草,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走林牧相结合的道路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6,自主探究,思考:
生总结回答。

课件展示:
课堂训练
①华北地区多为半湿润半干旱区,降水集中在7~8月,而冬春季持续干旱,降水年际变化也较大
④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a.①②
b.①②③
2.目前缓解华北地区春旱用水紧张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措施是()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

据此完成3~5题。

3.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水温升高
b.石油泄漏污染了海洋
4.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今后应走的道路是()
a.近海捕捞
b.远海捕捞
5.我国休渔的最佳季节是()
a.夏季
b.冬季
答案 1.d 2.d 3.d 4.d 5.a
师(承转)协调人地关系,上述三个措施是针对全社会、整个人类而言的,具体到每个人,我们该怎么办呢?
板书: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p107“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讨论回答:(1)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方法,协调人地关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2)我们每个人能为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学生讨论。

师(总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

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

因此,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

我们只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例如,工厂实行清洁生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

课件展示:
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师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即产品使用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课件展示:
公众参与图
师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不同于对一般活动的参与,它不仅包括公众积极参加有关的行动或项目,更重要的是人们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与习惯。

师为什么要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
课件展示:
“环境标志”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课题题目:玛雅文明的衰落
活动与探究的内容:中北美洲的玛雅文明,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就开始有文字记载,其高度
发达的成就反映在玛雅人对宇宙的认识程度以及城市、建筑的设计艺术和独特深奥的玛雅文字上。

据文字记载,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一种被称作“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暂时农田”,即在旱季(每年12月~次年3月)用原始的石斧清除一片林地,并在雨季来临之前进行烧荒,然后种植玉米等作物。

开垦的土地在使用几年之后,因肥力下降和很难清除的侵入杂草而不得不废弃。

这种焚林的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后备土地才能养活较少的人口,因为使用过的土地必须等到地力恢复后才能再次使用,这段时间一般需要20年或更长。

当时玛雅社会的农业集约化程度已经很高,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土地的治理上:清理了坡地上的丛林后,土地被垒成了台地,以防止水土流失;在低湿地区修建了网格状的排水沟以排除洪水,并利用沟中的淤泥来升高地表。

但是,当时的人们显然没有认识到,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侵蚀非常严重。

今天看来,玛雅社会所在的那片土地,有3/4属于极易侵蚀的地区。

这就是说,一旦森林被砍伐,土壤就会随之流失。

而农业用地、建筑材料以及燃料的需求,都使森林的消失不可避免。

另外,玛雅社会因缺乏家畜而对土壤中的有机肥补给不足,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力的下降。

据推测,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这个高度文明在十五六世纪消失的原因之一。

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活动与探究的结果:小论文,班级展评。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合作讨论
阅读下列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材料一:留民营村是我国著名的“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留民营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大兴县境内,距北京市区21千米。

1982年以前,由于生产结构单一(种植业占78%),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安排,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由于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农业成本过高、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了经济发展。

近十几年来,该村按照持续发展的观点,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维护了农业生态平衡。

材料二:“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留民营村把农作物秸秆和粮食加工产生的米糠、麸皮作为饲料送至饲养场,牲畜粪便和部分秸秆进入沼气池后产生的沼气供农民作为生活燃料。

沼渣和沼液,一部分送至鱼塘养鱼,一部分送至农田和蔬菜大棚作为肥料,一部分沼渣经加工后又成为饲料。

鱼塘的底泥又可作为农田、果园的肥料。

现在,留民营村每公顷耕地化肥平均使用量已由原来的1875千克下降到450千克以下,蔬菜生产已基本做到不使用化肥。

讨论:
1.该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是什么?
2.从留民营村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