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摘要] 经济效益审计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审计工作者应科学运用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把握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标准,明确效益审计的内容,通过管理活动的效益审计和业务经营审计,依法维护财经纪律,行使好审计工作的现实责任和历史使命。
[关键词]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时代要求,也是时代赋予审计工作人员的光荣使命,更是我国当前经济现实的需要。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和作用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执行的,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客观评价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和潜力,确定其经济管理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其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活动。经济效益的实质是经济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国外对经济效益审计的定义普遍表述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使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即3E审计,在我国包括业务经营审计和管理活动审计。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其评价功能,能够促进企业找漏洞、挖潜力,改进生产技术,变革经营方式和调整管理机能,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符合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二、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意义
(一)体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职能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把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上来,力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到本世纪末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正是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开端,我国建立了各级审计机构,审计队伍迅速组成,审计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极大重视。作为经济工作的一种,经济效益审计最直接的体现着审计工作促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职能。
(二)时代赋予审计人员的光荣使命
传统的审计工作,强调审查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及其他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强调检查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这一点,现在仍然是审计工作的重要任务。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逐渐分离,企业的所有者——国家、集体和股东,应当监督受委托的厂长、经理在严格执行党和国
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前提下经营企业,维护所有者的根本利益。因此,通过审计揭露和打击那些借改革之机,违法乱纪、化公为私,侵吞国家、集体和股东财产的行为,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资产经营者对资产所有者承担的责任,一方面是保证资产的完整;另一方面是创造更多的财富,即为国家、集体和股东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审计应该能够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从审计理论来说,审计代表资产所有者行使对资产经营进行监督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的功能,已经进一步发展为促进财富的增加,这是现代化大生产对审计提出的新要求。
(三)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现实的需要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充实和发展,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我国当前经济现实的需要。
三、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
(一)运用系统论思想方法
所谓系统论思想方法,就是全面地、历史地、相互联系地看待研究对象,从中找出主要矛盾,并且用信息化、数量化方法来解决矛盾,从而确定达到目标的最优化。经济效益审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审查,从纷繁复杂的大量经济活动中,找出最适合于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经济效益的途径。
(二)采用制定调查表方法
调查表方法,就是在开展审计工作以前,先制定出一份完整的调查提纲,详细列出应予审查的所有主要问题,然后根据这个调查提纲对被审计单位逐一进行审查,最后根据审查结果提出审计结论。
(三)效率指标比较法
经济效率指标比较法,是指对反应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经济效率指标进行验算,诸如流动资金周转率、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劳动生产率、产值利润率、产品质量合格率等等,把审计期内的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与上年度、本单位历史最好水平及同行业先进水平比较,从中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目标和依据。
(四)经济活动分析法
经济活动分析包括会计分析和统计分析,常用的方法三种:对比法,即用实际与计划、与上期、与历史、与先进对比,找出差距和症结所在;因素法,找出差距中的某些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从而判别经济责任;平衡法,查明具有平衡关系的经济指标之间的依存关系,测定出有关指标的升降对经济效益的影
响程度,从而预测出提高经济效益的部位和措施。
(五)技术经济论证法
主要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有关技术方案和决策进行审计,以正确处理技术上现金和经济上合理之间的关系,克服决策上的盲目和随意性,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要做到这一点,审计人员必须深入实际,与工人、干部、技术人员深入交流,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查找有关资料和依据,加以综合分析,并通过算细账的方法,有理有据的促进企业选择最优技术方案或某方面的决策,以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标准
(一)物质生产单位的业务经营审计标准
1.定性标准。首先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有严重违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诸如生产或制造有害于人民利益的产品、某些单位在生产中破坏生态环境等。经济效益审计中,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
2.定量标准。经济效益审计的定量标准主要有多种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指标以及反映经营成果的指标。为了更全面的看问题,要将消耗指标和成果指标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也就是考察经济营运的利用效果。(二)物质生产单位的管理审计标准
在管理审计中,应该考虑以下多种因素来制定被审计单位应该达到的管理水平标准。
1.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对各种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
2.企业制定的多种规章制度。这是企业自己认为应该达到的标准。审计人员应该审查这些规章制度是否合理,是否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3.同行业先进企业已达到的管理水平,具体化为各项管理审计标准。
(三)非物质生产单位经济效益审计标准
评价非物质生产部门经济效益,主要用完成工作量、经费使用和节约等指标。
五、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范围广、内容多。按审计的时间划分,有事前经济效益审计、事中经济效益审计和事后经济效益审计。按经济活动的层次性划分,可分为宏观经济效益审计和微观经济效益审计。我国目前所开展的经济效益审计大多是微观经济效益审计。微观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包括管理活动审计和业务经营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