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总汇表

合集下载

中国音乐史的复习纲要

中国音乐史的复习纲要

中国⾳乐史的复习纲要中国⾳乐史复习纲要第⼀章远古夏商时期名词解释:1、乐舞(体裁的概念):远古及周初,诗歌,舞蹈,⾳乐三者结合在⼀起时,⼀般称乐,亦称乐舞。

先秦乐舞以六代之乐最为著名,分别为黄帝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韶》,禹时的《⼤夏》,商时的《⼤濩》和周初的《⼤武》。

乐舞是上古时期的主体⾳乐形态。

2、《乐记》:我国最早的⼀部具有⽐较完整体系的⾳乐理论著作,是先秦时期儒家⾳乐思想的光辉总结。

关于作者有争议:a战国时期孔⼦的再传弟⼦公孙尼⼦。

b汉儒。

西汉时期河间献王刘德。

汉刘向、刘歆⽗⼦校先秦古籍所得。

多数学者认为成书于西汉。

⼀、乐舞与乐器1、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化遗址出⼟的陶埙,⽆⾳孔,距今近7000年。

2、舜时,由夔编制的⼀个乐舞,其表现形态是“击⽯拊⽯,百兽率舞”。

其中“⽯”为“磬”。

3、《吕⽒春秋·古乐篇》:“帝尧⽴,乃命质为乐,质乃效⼭林谿⾕之⾳以(作)歌,乃以麋⾰置⽸⽽⿎之。

”其中“麋⾰置⽸”即为“⿎”。

4、《吕⽒春秋》所述的《葛天⽒之乐》包含⼋⾸歌曲。

(是由三⼈⼿执⽜尾,踏着脚步歌舞,内容包括祭祀图腾祖先、天地万物、祝愿天⽓正常、草⽊茂盛、五⾕丰收等)5、舜时的代表性乐舞《⼤韶》,采⽤原始编管乐器排箫作伴奏。

孔⼦曾给予很⾼的评价,说是“尽美”、“尽善”的艺术。

⼜名《萧韶》《九韶》《韶》。

6、夏、商两代的代表性乐舞《⼤夏》和《⼤濩》,都是歌颂当代统治者的,《⼤夏》是歌颂夏禹治⽔有功,《⼤濩》是反映商汤伐桀除暴的。

⼆、乐律1、⽬前出⼟的殷代编钟、编磬等⼤都以三枚为⼀组,有561,361等这类不同三⾳列。

2、五声⾳阶的形成:a.可能形成于8000年前,依据为河南舞阳县贾湖⽂化遗址出⼟的⾻笛,能吹六、七声⾳阶。

(1986年5⽉、1987年6⽉两次出⼟)b.最晚形成于晚商,⼤约3000年前,依据为河南辉县出⼟的可⼤体奏出五声⾳阶曲调的五孔陶埙。

第⼆章周秦时期名词解释:1、六代之乐:雅乐的最⾼典范,简称“六乐”。

中国音乐史笔记

中国音乐史笔记

中国音乐史笔记一、远古→先秦黄→炎→尧→舜→禹→夏→商→周{东周:春秋,战国}→西周→秦;1.乐器已知现存最早的三件乐器:1)骨笛(河南舞阳贾湖)2)骨哨(浙江余姚河姆渡)●龢:一种多管编排乐器,是小笙的前身。

●缶:一种陶制打击乐器,最初用于盛装饮料的工具,西周的著名乐器。

●鼗:古代鼓的一种,类似今天的拨浪鼓,一至四面不等,主要用于祭祀和庙宇。

●柷,敔:一对木制打击乐器,用于宫廷雅乐,是乐曲起止之用。

●曾侯乙编钟:战国初期,曾国侯爵乙的墓出土的编钟,在湖北绥县发现的一套65枚的完整编钟,青铜制造。

特点:有64枚编钟可击出三度的两个音程,有一枚仅一个音。

整个音域有5个八度,中心音区12个半音齐全。

是已知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音律较准的一套编钟。

●琴,瑟:春秋战国时期,两者搭配演奏,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记在《诗经》中。

瑟为散音乐器,没有固定音色,已失传。

●筑:击弦乐器,已失传。

●秦筝:流传在秦国的筝,是一个以音响效果命名的乐器。

●建鼓:在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一种鼓。

●镈、铎、钲:金属打击乐器。

2.乐舞1)原始乐舞:在《吕氏春秋》记载的《朱襄氏之乐》《阳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2)古歌:①东汉《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弹歌》,是狩猎歌;②《吕氏春秋》中的《八阕》,最早的民歌,包括《载民》(写人类)、《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力》、《依地绕》、《总禽兽之极》。

3)六代乐舞:始于黄帝时期,是颂扬先秦不同时期各创业帝王的文功武德。

西周时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的宴飨活动,是雅乐的先河。

①皇帝时期的《云门大卷》----祭天神的;②唐尧时期的《大咸》或《咸池》----祭地神的;③虞舜时期的《韶》或《韶乐》----最为著名,用排箫伴奏,用来祭四望----日、月、星、海;④夏禹时期的《大夏》----祭祀山川;⑤商汤时期的《大濩》----祭先妣→女娲;⑥周武王时期的《大武》---祭先祖。

3.音乐家1)夔:古代最早的音乐家,舜时的乐官,是氏族社会乐舞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具有高超的音乐演奏技能。

最全中国音乐史

最全中国音乐史

一.古代音乐(一)远古1、20世纪80年代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9000年可考历史。

2、原始音乐的基本因素:节奏3、原始音乐往往与现实生活、巫术、宗教相结合。

4、《弹歌》反映原始狩猎生活。

《八阕》反映原始农牧生活。

5、《云门》黄帝时期崇拜天神的乐舞。

6、《咸池》尧时期崇天(水鱼图腾)乐舞。

浪漫主义气息。

7、《九韶》(《箫韶》):舜。

原始社会最高水平。

伴奏乐器:排箫。

共九段。

歌、舞、乐三位一体。

孔子“尽美以,尽善也”。

尽善尽美的由。

8、远古时期的乐器:吹奏乐器、打击乐器9、《大夏》夏朝。

乐舞。

大禹治水。

《大濩》商朝。

商汤伐纣。

(二)周秦时期1.(1)礼乐制度:周代周公制定的等级制度。

(2)礼乐机构:春官(史上第一个)2.(1)乐舞:六代乐舞(黄帝《云门》、尧《咸池》、舜《箫韶》、夏《大夏》、商《大濩》、西周《大武》)小舞、散舞、四夷之乐、宗教性乐舞(《傩舞》秋季驱除瘟疫)(2)乐歌:雅乐(大雅、小雅)、颂乐(大典)、南音(长江中下游一代民歌)、郑卫之音(黄河流域郑卫宋齐民歌)、九歌(祭典,大型歌舞曲)、成相(劳动)。

3. (1)乐器:八音(按照制造材料性质划分)标志我国古代器乐艺术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2)编钟:战国时期达到历史性高峰。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编钟。

4. 乐律学理论:三分损益法(弦长为计算基础)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

春秋时期。

产生宫商角徵羽。

(三)三国两汉1.汉代乐府: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

大规模、大范围采集民间歌谣。

代表人物:李延年(汉代协律都尉)根据西域音乐创作“新声二十八解”。

最早汲取西域音乐精华。

2.相和歌:汉北方歌曲形式。

特点:一唱众和,器乐伴奏。

发展的最高形式:汉魏“相和大曲”,(歌舞套曲)三段式歌舞曲。

结构:艳、曲、解、趋、乱。

3.乐器:吹管,弹弦(《广陵散》琴唱结合)4.音乐思想:(1)《乐记》:我国最早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音乐理论著作。

其中八篇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

音乐史知识点总结

音乐史知识点总结

音乐史知识点总结总结★民间乐器○民间器乐是指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有独奏与合奏两种表演形式。

○骨笛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乐器,已经可以演奏七声音阶。

○民间乐器曲的标题有标名和标意两类。

○笛有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

○胡琴是二胡、京胡、板胡、梆胡、坠胡、粤胡的统称。

○周代出现的“八音”(民间乐器)分类法,即金、石、土、木、革、丝、匏、竹。

一直沿用到清代。

清末开始民间乐器被分为吹、拉、弹、打四类。

近几十年来,我国民间乐器按照德国乐器学者萨克斯等人提出的现代乐器分类法被分为体鸣乐器、气鸣乐器、膜鸣乐器、弦鸣器乐四类。

○明清时期民间合奏主要有:鼓吹、丝竹、弦索、清锣鼓等形式。

○我国民族管弦乐器四大类别: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

○民族拉弦乐器有:高胡、中胡、低胡、革胡。

○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

他提出了礼乐的音乐思想和“尽善尽美”的审美评价标准。

“物动心感”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观点。

墨家:创始人墨翟。

他提出了“非乐”的主张。

反对一切享乐也包括反对音乐,反对儒家学派思想。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老庄学派)反对当时统治阶级盛行的“侈乐”风气,反对儒家学派思想。

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

反对儒家音乐思想,但没有对音乐提出法家主张。

总结:儒家思想全面客观,但失之庸俗,容易被统治者利用。

墨家思想具有民主色彩,但过于狭隘,不利于音乐发展,道家思想较内在,富于思辨性,但过于清高,不易于人们接受。

★昆曲:○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浣纱记》曲作者魏良辅,词作者梁辰鱼,这是戏曲史上第一部昆曲剧本,用改革后的昆山腔创作,对昆山腔的传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后,昆曲成为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全国性声腔剧种。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中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中国音乐史重点整理

中国音乐史重点整理

中国音乐史重点整理一、中国古代乐律学 1.三分损益法在周代正式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按其振动体长度来进行音阶或十二律吕的相生,史称“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述这一理论的是《管子》一书。

其求五音之法为:先求得一个标准音“黄钟”,把它作为宫音。

然后就宫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即得低四度的徵音;再就徵音的弦长减去三分之一,即得高五音的商音;把商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得低四度的羽音;就羽音弦长减去三分之一,可得角音。

2.周代“十二律吕”十二律吕是周代律学的名称。

它是用三分损益法求得的,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其中单数各律为“律”,双数各律为“吕”。

3.京房六十律京房西汉律学家,本姓李,字君明。

他因为三分损益法所生十二律中仲吕不能回到黄钟律,因而继续推算下去,成为“六十律”。

京房同时觉察到律管的管口校正问题,提出“竹声不可度调”的认识,并制作了十三弦的“准”。

4.荀勖笛律西晋律学家荀勖在乐律上的成就在于他发现了笛律中的“管口校正数”,荀勖运用“管口校正”制作出较精确的十二笛。

每笛适吹一律。

荀勖的“管口校正”之方法为:他作的笛有六个按孔,前五后一。

后面一个按孔离吹口最近,作为商音。

前面五孔依次吹孔向下排列为宫、变宫、羽、徵、变徵;六孔全按为角音。

5.何承天的“新律”何承天,南朝宋时郯人,武帝时(420~422)曾为尚书祠部郎,文帝时做过御史中丞:后因故免官,死于家中。

他在乐律学史上,第一次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十二等差律”的理论。

其方法是:先以黄钟本律之数减去仲吕所生黄钟2之数,得差数为,再将此差数平分为十二等份。

即÷12=,然后将此数依次递加在林钟以下各律上,即得“新律”各音之数。

何承天的这种“新律”,不但完全解决了古律仲吕还生不能得黄钟本律的问题,而且还缩小了古律大、小半音之间的差距,己接近十二平均律,是乐律史上一大贡献。

6.蔡元定“十八律”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建阳人,南宋律学刮虱理学家。

中国音乐史笔记 精制整合版

中国音乐史笔记 精制整合版

第一章 远古及夏商的音乐1、劳动起源说—[奥]瓦勒谢克 [德]布赫尔“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站在这种观点基础上的学者则认为,“音乐起源于劳动”。

2、模仿说—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英国教育家克维斯特认为,人类从自然的音响中得到了灵感,继而模仿这些音响创作了音乐。

3、异性求爱说——[英生物学家达尔文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在观察鸟类时他看见雄性向雌性求爱时往往发出悦耳的声音,由此联想到人类音乐的起源,即认为其起源为男性向女性求爱时表达的美妙歌声。

4、巫术说——[英]爱德华 泰勒 法国音乐家孔百流,我国学者王国维起源于巫术。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巫,祝也。

女能事无形,也舞降神。

”5、游戏说——[德]席勒6、信号说——[德]斯顿普夫7、太一说——[中]《吕氏春秋 仲夏记》有载 8、潜意识说—— [瑞士]荣格9、情感表达说——[中]《诗序》 [法]卢梭法国思想家卢梭,英哲学家斯宾塞认为人在兴奋激动时所产生的抑扬语调即为歌曲。

诗、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内容包括:狩猎:一首远古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表现原始人们用竹做弓,发射石弹狩猎的内容。

与自然斗争——部落战争——宗教——《咸池》——尧帝《韶》(箫韶、九歌、九辩)——舜帝《大濩》《桑林》——商代乐舞,歌颂商汤伐桀 《大武》周代乐舞,歌颂武王伐纣,是一部武舞,埙,角,籥,龢,言 贾湖骨笛:1987年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出土的20余支骨笛,用猛禽的翅膀骨制成,其中一支骨笛可测音,有七个音孔,吹出完整七声,碳十四测定,距今8000年,比河姆渡骨笛时间早,但比后者复杂完善。

打击乐器:鼓,磬,钟第二章 周代的音乐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6个据说 从黄帝开始历代流传下来的代表性乐舞,是颂扬先秦不同 时期创业首领或帝王的文治武功,用途主要是为了祭祀天 地山川祖宗,特点是规模宏大诗歌舞一体,声调平缓,表 现一种庄严和中庸的情绪,具有严肃静穆之感。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总汇表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总汇表
乐器
官笛、胡琴、三弦、双韵、渤海琴、葫芦琴
火不思、云熬、笙
汪桂芬、汪笑侬、刘泓声等
二弦、四胡、京胡、板胡、马头琴、艾捷克唢呐出现
乐律
蔡元定十八律,
朱载堉:十二平均律、异径管律、清康熙《律吕正义》
理论
陈旸《乐书》王灼《碧鸡漫志》沈括《梦溪笔谈》、姜夔俗字谱17首、律吕谱10首、减自谱1首、张炎《词源》
阮籍、嵇康、
歌唱:许和子、张红红
笛:李谟,觱篥:尉迟青、羯鼓:李龟年,琵琶:贺怀智,箜篌:张野狐,作曲:李龟年、白明达、段善本、李可及等105-107
辽---清
内容
辽(916—1125)—金(1125—1234)
1271—1368
1368—1644
1644—1840
宋代(960—1127)—南宋、西夏
聂耳《毕业歌》《新编九一八小调》《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铁蹄下的歌女》《塞外歌女》(非方整、多变句式、突出短句,巧用休止)黄自《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花非花》《卜算子》《思春曲》《长恨歌》夏之秋《思乡曲》麦新《大刀进行曲》刘雪俺《长城谣》《红豆词》《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青主《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江文也《台湾山地同胞歌》冼星海《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曲》《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马思聪《民主大合唱》《祖国大合唱》张曙《洪波曲》《日落西山》、任光《渔光曲》吕骥《自由神》《保卫马德里》贺绿汀《游击队歌》、《嘉陵江上》《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费克《茶馆小调》
排箫、笛、羌笛、笳、角、箜篌、筝、阮咸、琴
乐律
绝对音高:#c\#f\#a
十二律(六律、六同)、七声音阶
《管子》五声、《吕氏春秋》十二律、三分损益法、曾侯乙种中心音域十二律具全,采用三分损益律和纯律结合的复合律制

中国音乐史重点整理

中国音乐史重点整理

一、中国古代乐律学1.三分损益法在周代正式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按其振动体长度来进行音阶或十二律吕的相生,史称“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述这一理论的是《管子》一书。

其求五音之法为:先求得一个标准音“黄钟”,把它作为宫音。

然后就宫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三分益一),即得低四度的徵音;再就徵音的弦长减去三分之一(三分损一),即得高五音的商音;把商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得低四度的羽音;就羽音弦长减去三分之一,可得角音。

2.周代“十二律吕”十二律吕是周代律学的名称。

它是用三分损益法求得的,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其中单数各律为“律”,双数各律为“吕”。

3.京房六十律京房(前77~前37)西汉律学家,本姓李,字君明。

他因为三分损益法所生十二律中仲吕不能回到黄钟律,因而继续推算下去,成为“六十律”。

京房同时觉察到律管的管口校正问题,提出“竹声不可度调”的认识,并制作了十三弦的“准”。

4.荀勖笛律西晋律学家荀勖(?~289)在乐律上的成就在于他发现了笛律中的“管口校正数”,荀勖运用“管口校正”制作出较精确的十二笛。

每笛适吹一律。

荀勖的“管口校正”之方法为:他作的笛有六个按孔,前五后一。

后面一个按孔离吹口最近,作为商音。

前面五孔依次由吹孔向下排列为宫、变宫、羽、徵、变徵;六孔全按为角音。

5.何承天的“新律”何承天,南朝宋时郯(今山东郯城县)人,武帝时(420~422)曾为尚书祠部郎,文帝时做过御史中丞:后因故免官,死于家中。

他在乐律学史上,第一次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十二等差律”(即隋书称之“新律”)的理论。

其方法是:先以黄钟本律之数(9寸)减去由仲吕所生黄钟2之数(8.8788寸),得差数为0.1212,再将此差数平分为十二等份。

即0.1212÷12=0.0101,然后将此数依次递加在林钟以下各律上,即得“新律”各音之数。

何承天的这种“新律”,不但完全解决了古律仲吕还生不能得黄钟本律的问题,而且还缩小了古律大、小半音之间的差距,己接近十二平均律,是乐律史上一大贡献。

中国音乐史总复习材料精讲

中国音乐史总复习材料精讲

中国音乐史总复习材料精讲古代史(远古夏商)1、中国音乐的起源仿照说感情说劳动说信号说摹仿自然说异性求爱说语言扬抑说巫术起源说2、1986年至1987年,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先后出土25支骨笛,由鹤骨制成,距今约8600年至9000年、七孔笛(周秦时期)3、佾(yi)指古代乐舞的行列。

关于乐队的使用:周时盛行“金石之声”,编钟等悬挂乐器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周礼·春官宗伯》:“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县,士特县,辩其声”县通悬,悬挂之意!王享用的乐器是四周悬挂,然后依等级顺次为三面、两面、一面。

4、周代得宫廷乐舞包括六代乐舞、小舞、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等六代乐舞简称六乐,从黄帝时期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1)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云是黄帝时的图腾;(2)唐尧时的《咸池》,天上的星宿名;(3)虞舜时的《韶》,又名《箫韶》;(4)夏禹时的《大夏》又称《夏籥yue》(5)商汤时的《大濩huo》(6)周朝当代的《大武》。

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奠天地、山川、祖宗。

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6、八音分类法:依乐器制作材料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1)金类乐器:钟、铜铃、铜鼓、镈钟、甬钟、钮钟(2)石类乐器:磬、排箫(3)土类乐器:陶铃、陶鼓、陶响、陶角、陶镛yong、陶埙(4)木类乐器:柷zhu、敔yu、木鼓(5)丝类乐器:有柱:瑟、筝、筑无柱:琴(6)革类乐器:贲鼓、应、县鼓、鼍tuo鼓、鼗tao鼓、鞉tao (7)匏类乐器:“匏”即“瓠hu”,主要构成材料,一种葫芦。

笙、竽、巢(8)竹类乐器:箫、篴即笛、篪chi、籥yue、管7、曾侯乙墓乐器1978年出土,符合“诸侯轩县”的周代等级制度规定。

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于钟架上。

意义: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反映了我国先秦音乐文化的高度进展,其卓绝的铸造工艺、良好的声学性能,显示出先秦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这些乐器的出土,为我们讨论先秦的乐器、乐队编制、乐律、音乐审美提供了宝贵实物。

中国古代音乐史知识梳理

中国古代音乐史知识梳理

1.作为精神力量的需要产生2.表达感情和娱乐而产生3.为模仿大自然音响与鸟类的鸣声产生4.直接起源于劳动生产过程远古骨笛骨笛是用猛禽的肢骨在一侧钻孔制成的吹奏乐器,属于直吹乐器。

目前发现最早的是1986-1987年于河南舞阳县贾湖出土的骨笛,其中有八、七、六、五孔笛,共计18支。

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支七孔笛,用简单的指法就可吹出像河北民歌《小白菜》这样的曲调。

其音阶结构至少为六声音阶,可能为七声音阶。

它们距今已经有9000年,是我国音乐具有9000年的依据舞蹈纹彩陶盆于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距今约5000余年,盆内有三组舞者,每组五人,装饰有头饰、尾饰,可能是装扮鸟兽,他们手挽手列队跳舞,舞姿优美,富于节奏感和情感。

这是我国乐舞具有悠长历史的确证,八阕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云门》(黄帝时期)《咸池》(尧)《韶》(舜)《韶》是古乐舞中最著名的一首。

这是一部宗教性乐舞。

它共有九次变化,歌也有九段,伴奏用若干管编排起来,既“萧”(排萧),据说高潮时有扮演的凤凰出现。

孔子评价它“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是古人最早提出的评价艺术作品的准则。

夏、商大夏(夏)大(商)商代虎纹大石磬1950年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商代虎纹大石磬,制作工艺水平极高,音色柔美,发音略高于#C1西周、春秋、战国春官这是朝为了实施礼乐制度而设置的我国第一个礼乐机构。

大司乐这是周初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宫廷音乐机构,它的特点是:机构庞大、分工明细、各司其职。

它的重要职能是音乐教育,其教育对象是国子、世子、学士,教学内容为“乐德”、“乐语”、“乐舞”。

大司乐是我国古代第一所音乐学校,其目的是为了配合礼乐制度,维护周王朝最高统治。

除教育职能外,大司乐还有另外两个职能:严格的行政管理与音乐表演职能《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产生于春秋末年,分风、雅、颂,共305篇。

2023年高考音乐基础音乐史基础知识点清单

2023年高考音乐基础音乐史基础知识点清单

2023年高考音乐基础音乐史基础知识点清单一、古代音乐史1.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三皇五帝时期的音乐- 商代音乐- 周代音乐- 古代宫廷音乐- 丝绸之路上的音乐交流2. 古埃及音乐史- 法老时期音乐- 神庙音乐- 古埃及的音乐器乐3. 古希腊音乐史- 古希腊的音乐形式- 希腊剧场音乐- 古希腊的音乐理论二、中世纪音乐史1. 都铎王朝音乐- 古英国民间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音乐- 教堂音乐与宗教改革2. 文艺复兴音乐- 荷兰新唱派-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 起源于意大利的音乐风格3.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戏剧音乐- 巴赫与巴洛克音乐的发展-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与表现手法三、古典音乐时期1. 维也纳古典乐派- 海顿与古典交响乐- 莫扎特的音乐天赋与作品- 贝多芬与古典音乐的改革2. 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舒伯特与浪漫主义艺术歌曲- 肖邦与浪漫主义独奏曲四、现代音乐史1. 前卫音乐与实验音乐- 达达主义与前卫音乐- 美国实验音乐的兴起与发展- 雅音乐派与实验音乐的融合2. 现代音乐的多元发展- 爵士音乐与蓝调音乐- 流行音乐的崛起与变革- 电子音乐与合成器的应用五、中国音乐史1. 中国古代音乐- 中国古代乐器与音乐形式- 古代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 中国传统戏曲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理论2. 中国现代音乐发展- 现代中国民族音乐- 中国现代器乐与声乐作品-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六、世界各地音乐风格1. 印度古典音乐- 北印度音乐与南印度音乐- 印度音乐的特点与传统曲式2. 非洲音乐- 非洲部落音乐与打击乐器- 非洲音乐的律动感3. 西方流行音乐- 摇滚乐与流行乐- 迪斯科音乐与嘻哈音乐- 饶舌音乐与电子舞曲以上是2023年高考音乐基础音乐史基础知识点的清单。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将能够更好地掌握音乐史的发展脉络与各个时期的音乐特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学习这些内容,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分析能力。

中国古代音乐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古代音乐史知识点汇总
二、 远古时期的乐器 1、 骨笛 骨笛是一种以动物、飞禽等兽骨为材料制作成的笛子,是迄 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古老的乐器之一。
1 / 37
远古夏商时期
贾湖骨笛便是骨笛中的代表,其由丹顶鹤的尺骨所制。共 35 件,做工精良,可完整的演奏六声、七声音阶,以及若干变 化音。贾湖骨笛距今约 8000-9000 年左右,是目前我国出土 年代最早、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乐器之一。 2、 鼓 鼓是由一个共鸣箱两面蒙皮制作成的一种打击乐器。在远古 时期,鼓身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 远古时期鼓声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不同的节奏可以传递出不 同的信息符号。 3、 磬 磬由石块打制而成,亦称为石磬。磬在我国的历史上十分悠 久,早期的石磬制作十分粗糙,如山西襄汾出土的距今 4000 多年的石磬,是我国所知最早的石磬。而到了商代时,其制 作工艺已十分成熟,如商代晚期出土的虎纹磬。 4、 埙 埙是汉族特有的一种闭口吹奏乐器,远古时期均为陶埙,外 形呈扁平的圆鱼状,只有上方一个吹孔,可吹奏 4-8 个音。 5、 青铜类乐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产方式的改变,音乐制作的材料也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即青铜乐器。具有代表性的青铜乐器非钟 莫属,尤其是编钟,其余还有镈、铙、铎、铃、铜鼓等乐器。 青铜乐器不仅大大丰富了音响色彩,乐器上的铭文也为理解
d ī lóu
的乐舞,即秦、楚、吴、越一带的音乐。由宫廷所设的鞮鞻 氏掌管,用于祭祀和宴飨,其中吹奏乐与歌唱是其主要音乐 形式。
三、 民间音乐 “礼崩乐坏”后,民间音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民间音乐的 兴起也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
6 / 37
周秦时期
1、 散乐 散乐是侏儒、倡优、角抵戏、相扑、体育竞技等综合性、感 官性很强的一种乐舞体裁。主要来自各地民间乐舞。周代我 国就出现了散乐,汉朝以后由于散乐与西域传来的百戏相似, 鼓二者融合,统称散乐,其对唐朝宫廷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2、 郑卫之音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在郑国和卫国之间的民间俗乐,是一种活 泼而富有生命力的音乐,这种音乐由于与雅乐冲突,故遭到 儒家的极力反对,成为雅乐的对立面,俗乐的代名词。 3、《成相篇》 《成相篇》是《荀子》中的一个篇章,被称为我国最早的说 唱音乐。“相”是一种棒状打击乐器,成相即手持“相”击奏 而说唱,以分节歌的形式反复演唱,被认为是后来的快板书 及说唱音乐的鼻祖。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总汇表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总汇表
新音阶(下徵)、八声音阶、燕乐28调、万宝常84调,祖孝孙、张文收旋宫转调,记谱法:减字谱、燕乐半字谱(敦煌藏经洞乐谱)
理论
阮籍《乐论》嵇康《声无哀乐论》
《乐书要录》元万顷93等,《教坊记》崔令钦93、《羯鼓录》南卓94、《乐府杂录》段安节94
机构
太常寺:大乐署、鼓吹署、教坊、梨园103-104
音乐家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总汇表远古---汉
内容
前21—前16世纪,前16世纪—前11世纪
前11世纪—前771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前221—前206
前208—前8(新8—23)
前25—前220
远古
夏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乐种
乐舞
《葛天氏》、《朱襄氏》(引阴气)、
《阴康氏》(引阳气)青海大通马家窑舞蹈纹彩陶盆、广西花山壁画
民歌
曲子词即宋词或词调:应歌合舞,结构长短句为主。创作上依乐填词,有减字、偷声、摊破等形式的变化。体裁:令、慢、引、近犯。姜夔《扬州慢》、《杏花天影》
元代散曲—分为小令(只曲短小)、带过曲(2-3只曲连缀)、散套(组歌加尾声间有2个以上同宫的只曲连缀)《天净沙﹒秋思》马
冯梦龙《挂枝儿》《山歌》收集编辑民歌,民歌体裁有:
2、南方清商乐(吴、西+相和歌)
3、其他;拂舞、白宁舞、杯盘舞
中西音乐文化交流:
与少数民族音乐融合:雅乐、龟兹、疏勒、鲜卑、西凉、高昌、康国
乐器的传入: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筚篥、方响
佛教音乐传入(1世纪)
1、隋七部(隋581年后);七部:国伎、清商、高丽、天竺、安国、龟兹、文康。2、隋九部:加康国、疏勒(605—618);3、唐贞观十年九部:+燕乐、废礼毕(文康)。

中国音乐史笔记

中国音乐史笔记

中国音乐史笔记中国古代史(一)一.远古时期:1.音乐形式:歌、舞、乐合而为一(基本因素是节奏),与生产力发展紧密相关(古歌、古乐舞)。

①《弹歌》——狩猎。

②《八阙》——农牧。

③《蜡辞》——祭歌。

④《云门》——黄帝拜神乐舞(图腾)。

⑤《咸池》——尧崇天乐舞(星座)。

⑥《萧韶》——舜时期宗教性乐舞。

2.乐器:①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最古老的乐器,是我国音乐文化9000年可考的依据。

20支,距今9000年。

音孔不一,五、六、七、八。

七音笛居多,保存完整。

②骨哨,陶埙(浙江余姚河姆渡,一孔)、籥。

③鼓——山西陶寺鼍鼓,永登土鼓,商代双鸟饕餮纹铜鼓。

二.夏商时期。

1.音乐发展:与远古乐舞性质不同,有阶级烙印。

①《大夏》:歌颂夏禹治水。

②《大濩》:歌颂商汤伐桀。

③巫乐:求雨,驱鬼逐疫,出征。

2.乐器:磬——石制。

虎纹大石磬。

山西陶寺夏磬。

编磬——故宫商代编磬,三枚一组。

“永启”、“夭余”、“永余”。

埙——商代,五孔。

钟——陶钟。

商代青铜钟。

编钟——河南安阳商代编钟,三个一组。

编铙——殷墟,五件一组。

三.西周。

(奴隶制社会达到鼎盛)1.周代礼乐制度实质——等级制度。

a.体现在舞队、乐队规模与排列的严格规定。

①乐队——天子-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周代礼乐制度体现在舞队、乐队规模与排列的严格规定。

天子的乐队为四面排列,称宫县。

)②舞队——天子-八佾;诸侯六佾;依次递减。

b.典礼仪式,祭祀,宴飨的步骤。

2.乐舞:①六代乐舞: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宴享,儒家雅乐最高典范。

黄帝——云门大卷;尧——大咸;舜——箫韶(九韶);孔子“尽美以,尽善也”。

尽善尽美的由来。

夏——大夏;商——大濩;西周——大武。

1②小舞:彩绸舞、羽毛舞、牛尾舞、长袖舞。

(娱乐性强,道具与舞的关系)③散乐:民间音乐。

④四夷之乐:周边部落音乐、歌曲。

⑤宗教性乐舞:攤舞。

3.八音分类法:我国周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总汇表三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总汇表三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总汇表(三)宋辽—近代
内容
辽(916—1125)—金(1125—1234)
1271—1368
1368—1644
1644—1840
宋代(960—1127)—南宋、西夏



乐种
舞蹈
宋代乐舞:在唐代基础上发展起来。大曲音乐以“摘遍”为主(含曲破、缠令、缠达和单曲等类型)
秧歌(花鼓):汉族地区风俗歌舞—分过街、大场、小场(其中打花鼓)
鼓子词:1、有说有唱的《莺莺传》、
2、只唱《十二月鼓子词渔家傲》
唱赚:缠令—引子+abc+尾声/缠达—引子+a+b+a1+b1张五牛赚
诸宫调:北宋孔三传、不同曲牌用异宫《刘智远诸宫调》鼓板笛
货郎儿:民间、叫卖,串鼓
陶真:起北宋盛金元、演唱“路歧人”、琵琶、通俗、货郎儿:起于持串鼓叫卖声,演化为出说唱故事的形式。后发展出转调货郎儿
采茶:南方各省。与采茶有关。表演:一男几女持采茶农具。二胡、笛子、唢呐。木卡姆:每套四部分木卡姆、穷乃额玛、达斯坦、麦西莱普。囊玛;锅庄、跳月、白沙细乐、赛乃姆
民歌
曲子词即宋词或词调:应歌合舞,结构长短句为主。创作上依乐填词,有减字、偷声、摊破等形式的变化。体裁:令、慢、引、近犯。姜夔《扬州慢》、《杏花天影》
明:弹词(南)源于陶真,琵琶伴奏《西游补》
清:弹词“开篇—诗—词—赞—套数—篇子、陈、毛、俞、陆
鼓词:(梅、清、胡、赵)四大家“词/赋—诗—正文—白—诗段儿书子弟书大鼓—西河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等
道情/琴书/牌子曲
器乐
细乐、清乐、小乐器、教坊大乐、古琴(郭沔《潇湘水云》)
蒙古器乐合奏:大曲、小曲、回回曲三类《海青拿天鹅》(琵琶);浙派琴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清
晚清---30,40 年代
传统^音乐西安鼓乐:大型套曲“法鼓段”、
“八鼓段”两种;
:“六、尺、上、五”四调
山西八大套
冀中管乐
河北吹歌
《弦索十二套》(《弦索备考》
1814)
京剧的发展:谭鑫培
(1846—1914 )刘鸣
声、汪笑侬(1858—
1918)
地方小戏:二人转、二人
台;梆子、粤剧、川剧
京剧:四旦一梅、程、尚、
荀,四生一余、言、咼、马/麒
派:周信芳,梅派:梅兰芳。

“富连成班”叶春善、萧长华,
“南通伶工学社” 欧阳予倩
广东音乐:二弦、提琴、二
弦、月琴、横箫“五架头”。


老烈、何柳堂、吕文成。

江南丝竹:二胡、二弦琵
琶、、扬琴、笛、箫、板、鼓
《老三六》、《慢三六》《中花
六》《慢六》《行街》等
评剧:成兆才,30年代女演员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板胡,越剧:
“绍兴(女子)文戏”袁雪芬、傅全香改革生腔、板式、伴奏调整
(中西乐器)/楚剧:花鼓类戏中共李龙之汉口“血花世界”演出田汉
《杀宫》
河南坠子“三弦书”乔清秀(乔派)董桂芝(董派)/四川
清音
声乐学堂乐歌:1903年前后一批流日
学生接触到西方音乐,受资本主义
文化影响,开始酝酿开乐歌课;1、
1912年民国建立后正式在中小学
开音乐课,人们称此为“乐歌”
2、乐歌创编沈心工《学校唱歌集》
(最早教材)《心工修歌集》《女
子体操》、《黄河》石更词、辛汉
曲《何日醒》;李叔同(1880 —
1942)《送别》《春游》《西湖》
《清凉歌集》1906在日本
《音乐小杂志》、
曾志忞。

学堂乐歌意义:
1、出现早期音乐教育家
(师资基础)2、展示了音
乐的社会功能及在学校教
育中的地位3、西欧音乐
理论介绍到国内4、“集
体唱歌”的形式为“五
四” 后群众歌曲积累了经

萧友梅《冋》《卿云歌》《五
四纪念爱国歌》、赵元任《劳动
歌》《尽力中华》《西洋镜歌》
《卖布谣》《叫我如何不想她》
《老天爷》《也是微云》
《海韵》(曲调与字调、声
韵、语调、语气)、
聂耳《毕业歌》《新编九一八小调》《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
工人》《铁蹄下的歌女》《塞外歌女》(非方整、多变句式、突出短
句,巧用休止)黄自《抗敌歌》《旗正飘飘》
《玫瑰三愿》《花非花》《卜算子》《思春曲》《长恨歌》夏之秋
《思乡曲》麦新《大刀进行曲》刘雪俺《长城谣》《红豆
词》《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青主《大江东去》《我住长江
头》江文也《台湾山地同胞歌》冼星海《救国军歌》
《到敌人后方曲》《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马思聪《民主大合唱》
《祖国大合唱》张曙《洪波曲》《日落西山》、任光
《渔光曲》吕骥《自由神》《保卫马德里》贺绿汀《游击队歌》、
《嘉陵江上》《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费克《茶馆小调》
延安:马可《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里》劫夫《歌唱二小放牛郎》
卢肃《团结就是力量》践耳《打得好》刘炽《翻身道情》郑律成《八
路军军歌》《延安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