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案学生用

合集下载

《旅游地理》全套教案

《旅游地理》全套教案

《旅游地理》全套教案教案一:旅游地理的介绍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地理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2.学习旅游地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重点:1.旅游地理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2.旅游地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难点:旅游地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世界地图和图片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概念解释(10分钟)1.旅游地理的概念:旅游地理是研究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以及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学科。

2.旅游地理研究内容:旅游地理主要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区域、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三、旅游地理的重要性(15分钟)1.旅游地理的经济作用:旅游业是新增长点和发展动力,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了很大的贡献。

2.旅游地理的社会作用:旅游活动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增强了人们的认识和理解。

3.旅游地理的环境作用:旅游活动对自然和人文环境都产生着影响,需要进行科学与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四、课堂练习(10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有哪些?2.请列举旅游地理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

五、拓展延伸(10分钟)请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了解中国的旅游地理情况,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六、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旅游地理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旅游地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旅游地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实例和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练习,加深对旅游地理的理解。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

3. 了解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

4. 能够描述中国的旅游特色和资源。

二、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

3. 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

三、教学难点1. 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的介绍。

2. 中国的旅游特色和资源的描述。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2. 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

2. 多媒体课件。

3. 中国旅游地图。

六、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大致位置,并回顾一下中国的边界国家。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有什么样的影响。

Step 2 自然地理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等。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对旅游资源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Step 3 重要旅游景点介绍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

例如:长城、故宫、兵马俑、西湖、九寨沟等。

让学生了解这些景点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旅游信息。

Step 4 中国的旅游特色和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旅游特色和资源,例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壮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等。

并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最想去旅游的地方,并给出理由。

Step 5 活动设计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中国旅游景点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小组内互相分享。

要求学生在小组报告中包括景点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和旅游注意事项等。

Step 6 总结和评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回答,检查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延伸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旅游地理特点,并组织学生进行有关中国旅游的研究项目,例如攻读中国旅游地理文章、制作中国旅游宣传海报等。

《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2)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3)了解旅游活动的主要形式和旅游市场的基本构成;(4)学会运用地理视角分析旅游现象和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2)运用实地考察、调查等方法,了解旅游活动的实际情况;(3)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旅游现象和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旅游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保护旅游资源、维护旅游环境的责任感;(3)提高与人沟通、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旅游地理基本概念:(1)旅游地理的定义;(2)旅游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旅游地理与地理学其他学科的关系。

2. 旅游资源:(1)旅游资源的分类;(2)旅游资源的特点;(3)旅游资源的评价和保护。

3. 旅游活动:(1)旅游活动的定义和分类;(2)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3)旅游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2)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3)旅游活动的基本形式和旅游市场的基本构成。

2. 教学难点:(1)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和实地考察;(2)旅游资源的评价和保护;(3)旅游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等;2. 直观教学法:展示地图、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观察和分析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旅游实地考察,了解旅游活动的实际情况;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章共计4 课时;2. 教学过程:(1)第1 课时:讲解旅游地理基本概念,展示相关地图和图片;(2)第2 课时:讲解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进行实地考察;(3)第3 课时:讲解旅游活动的基本形式和旅游市场的基本构成;六、教学内容4. 旅游市场:(1)旅游市场的定义和构成;(2)旅游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分析;(3)旅游市场的开发与营销。

(完整版)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完整版)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八)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五)旅游资源赏析
1、旅游资源美感分析
2、如何欣赏旅游资源
三、关于中国旅游地理
(一)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内容
(二)中国旅游地理研究意义
讲授 多媒体教学
作业和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有哪些特征?对旅游资源应该如何进行评价?
2、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意义?
小结:完成绪论教学,这是《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入门知识,一定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概念和基本原 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熔岩地貌成因及类型、海岸地貌分类 教学难点:流纹岩地貌、丹霞地貌成因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三、熔岩地貌
(一)熔岩地貌成因及类型
1、 成因
2、 类型:火山锥、堰塞湖、火口湖、熔岩台地、熔岩隧道、“地下森 林”
(二)在我国典型分布
1、 东北地区2、云南腾冲3、台湾大屯
四、海岸地貌
授课时间
第3周 第3、4节
课次
5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第二节 :我国地貌景观主要类型 一、花岗岩地貌 二、岩溶地貌.
教学目的、要求:熟悉花岗岩地貌概念,了解其分布、成因、特点;掌握岩溶地貌成因及类
型及在我国的分布。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岩溶地貌在我国的分布 教学难点:岩溶地貌成因及类型
小结:坚持马克思辨证唯物论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学好中国旅游地理很重要, 对学生将来的从业也很重要。
授课时间
第2周 第1、2节
课次
3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二、关于旅游资源
三、关于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教案目的: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孩子们将能够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主要旅游地点,同时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等。

3. 熟悉并能够描述中国的主要旅游地点。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特点和主要旅游地点。

教学准备:1. 中国地图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中国的不同地貌和旅游地点。

3. 文字材料,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景点。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位置和边界,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接壤关系。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中国的地理位置。

第二步:地理特点(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和气候。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山脉、平原、河流等地貌特点,并交流讨论这些地貌特点对中国人民和发展的影响。

第三步:主要旅游地点(30分钟)教师给学生介绍中国的主要旅游地点,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和知名度高的景点进行介绍,比如长城、故宫、天安门广场、西湖等。

教师可以讲解景点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特色风景,并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第四步:小组活动(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旅游地点,在小组内合作,收集有关该地点的更多信息,并准备一个短暂的口头报告。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相关资料,包括地理特点、历史背景、人文景观等。

第五步: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选择的旅游地点,并分享他们收集到的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在听取其他小组的报告后进行总结和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中国地理和旅游的认识和感受。

扩展活动:1. 给学生布置写一篇关于中国一个旅游地点的短文的作业,要求他们使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该地点的地理特点、历史文化和个人体验。

2. 学生可以在课后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中国旅游地点,通过网上搜索或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深入了解该地点的地理和文化特点,并制作一份简单的展示材料。

旅游地理教案大学

旅游地理教案大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2)掌握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3)提高分析、评价和欣赏旅游景观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运用地图、图片和多媒体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分布特点;(2)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3)实地考察和分析旅游景观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景观相结合;(2)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旅游景观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实际应用。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工具1. PPT课件:展示中国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地图:展示中国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分布。

3. 旅游地理学教材: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旅游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意义。

2. 主体部分:(1)中国自然景观:1. 分析中国自然景观的分布特点;2. 以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为例,讲解著名自然景观的成因和特点;3.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中国文化遗产:1. 分析中国文化遗产的分布特点;2. 以故宫、长城、兵马俑等为例,讲解著名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保护现状;3.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旅游地理学在保护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2)探讨如何提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2)掌握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和旅游活动的主要类型;(3)学会分析旅游景观的开发与保护。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我国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调查并总结某一旅游胜地的特点及开发措施;(3)运用所学知识,为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旅游地理的兴趣和热爱;(2)增强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3)提高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旅游观。

二、教学内容1. 旅游地理基本概念:旅游、旅游资源、旅游活动、旅游者、旅游业等。

2. 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等。

3. 旅游景观的欣赏: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景观等。

4. 旅游活动的类型: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旅游等。

5. 旅游地理案例分析:某一旅游胜地的特点、开发措施及保护措施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旅游活动的类型及旅游景观的欣赏。

2.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活动的规划与组织、旅游景观的开发与保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的分类及旅游活动的类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某一旅游胜地的特点、开发措施及保护措施。

3. 小组讨论法:调查并总结某一旅游胜地的特点及开发措施。

4. 实践活动法:为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旅游资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地理的兴趣。

2. 讲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的分类及旅游活动的类型。

3. 分析某一旅游胜地的特点、开发措施及保护措施。

4. 小组讨论:调查并总结某一旅游胜地的特点及开发措施。

5. 实践活动:为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6.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初中地理旅游教案

初中地理旅游教案

初中地理旅游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气候类型。

2. 使学生熟悉欧洲西部的主要旅游资源,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欲望。

教学重点:1. 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类型。

2. 欧洲西部的主要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1. 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类型。

2. 欧洲西部的主要旅游资源。

教学准备:1. 课件:欧洲西部地理概况、旅游资源分布图等。

2. 教学素材:相关文章、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展示欧洲西部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提问:同学们对欧洲西部有哪些了解?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类型。

2.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类型。

2. 介绍欧洲西部的主要旅游资源,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的罗马斗兽场等。

3. 通过课件展示欧洲西部的旅游资源分布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景点的地理位置。

四、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欧洲西部的旅游业如此繁荣?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案例分析1. 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了解欧洲西部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类型对旅游业的影响。

七、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件,总结欧洲西部的旅游资源。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类型,熟悉了主要旅游资源。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同时,对于欧洲西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冰雪林海、关东风情——东北旅游区导学案-中国旅游地理》

《冰雪林海、关东风情——东北旅游区导学案-中国旅游地理》

《冰雪林海、关东风情——东北旅游区》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的】本次导学旨在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风情和旅游资源,激发学生对东北旅游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导学内容】一、东北地区简介1. 位置: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总面积约166万平方公里。

2. 自然条件: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气候条件适宜冰雪旅游和夏季度假。

3. 地理景观:东北地区以冰雪林海著称,拥有神奇的冰雪奇观、广袤的森林资源和壮丽的海岸线。

二、东北旅游区景点1.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是中国著名的火山群,四季景色各异,是冰雪旅游的绝佳去处。

2.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每年冬季举办冰雪节,吸引大量游客,是世界上最大的冰雪主题公园。

3.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皇家建筑群,展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4. 鸭绿江风光带: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最美的界江河段之一,河水清澈,景色迷人。

5. 锦州老龙头: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是中国仅存的一座完整的明代海防建筑,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

三、东北特色美食1. 东北酸菜炖粉条:酸辣可口,是东北地区的特色面食。

2. 东北烤全羊:肉质鲜美,香味四溢,是当地的传统美食。

3. 哈尔滨红肠:香味独特,口感爽滑,是哈尔滨的著名小吃之一。

【导学任务】1. 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特色景点;2. 了解东北旅游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风貌;3. 体验东北特色美食,感受当地风情和民俗文化。

【导学反馈】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文化,并展示讨论成果;2. 课堂展示:学生分享自己对东北地区的了解与体验,展示所制作的相关作品;3. 书面作业:撰写一篇游记文章,描述对东北地区旅游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本次导学,相信学生们会更深入地了解东北地区的独特魅力和鲜明风情,同时也会对东北旅游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热爱,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未来的旅游体验中。

《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掌握旅游规划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了解我国主要旅游胜地的分布和特色;(4)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和合作的意识;(3)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展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利用状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旅游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3)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点(1)旅游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统称;(2)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3)旅游资源的特点:多样性、地域性、季节性、可创造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 旅游规划的基本步骤和方法(1)旅游规划的步骤:旅游市场分析、旅游资源评估、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项目管理、旅游运营管理;(2)旅游规划的方法:问卷调查、访谈、SWOT分析、GIS分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旅游规划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我国主要旅游胜地的分布和特色。

2. 教学难点:(1)旅游资源的评估和可持续发展;(2)旅游规划软件(GIS)的应用;(3)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的开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著名旅游胜地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旅游地理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课堂讲解:(1)讲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讲解旅游规划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介绍我国主要旅游胜地的分布和特色。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目的地,分析其旅游资源利用和规划情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旅游规划的实际案例,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地理教案教案标题:了解世界旅游地理教案概述: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学生将通过活动和讨论,学习不同地区的旅游景点及其特点,了解旅游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可持续旅游的重要性。

年级水平:中学高年级(15-16岁)课时:3-4个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旅游地理的概念,并能够解释旅游的基本定义和重要性。

2. 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景点及其特征,并能够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3. 掌握旅游业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和原则。

教学材料:- 世界地图和地理书籍- 照片和介绍不同旅游景点的资料- 影片或幻灯片展示各地旅游景点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 使用世界地图展示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鼓励学生讨论他们对旅游的印象和感受。

- 分享一些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例如旅游业对经济的重要性、旅游景点的特点等。

2. 探索不同地区的旅游景点:- 分小组,发放资料和照片,要求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景点,例如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凡尔赛宫等。

- 学生展示并描述他们所研究的旅游景点,包括其地理特点、历史背景、文化意义等。

3. 讨论旅游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例如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交流与合作,但也可能导致环境破坏和文化冲突。

-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并展示给全班。

4. 可持续旅游的重要性:- 介绍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和原则,例如保护自然环境、尊重本地文化和社区、合理利用资源等。

- 鼓励学生讨论可持续旅游的重要性,并提出实施可持续旅游的方法和建议。

5. 总结和评价:- 结合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总结旅游地理的要点,并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所学到的知识。

- 帮助学生评价他们对旅游地理的理解程度,并鼓励他们提出任何问题或疑虑。

扩展活动:- 鼓励学生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寻找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景点,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吸引力。

- 邀请旅游专业人士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到班级演讲,与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中国著名旅游地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了解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色;3.培养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的知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1.中国著名旅游地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色。

教学难点:1.对中国旅游地地理位置的理解和记忆;2.对中国旅游资源特色的理解和领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自己去过的旅游地,介绍这些地方的特点和自然景观。

2.提问:你知道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旅游地吗?大家都听说过哪些?二、知识讲授(10分钟)1.讲解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中国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分布在全国各地;2.介绍中国旅游资源的特色:山水之美、历史古迹、民俗文化等。

三、探究互动(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中国著名旅游地,进行研究和介绍;2.每组介绍旅游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特点;3.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论。

四、总结归纳(10分钟)1.总结中国著名旅游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归纳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色。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请学生自主查询一些未涉及到的中国著名旅游地,并进行简要介绍;2.学生自由发挥,讲述自己对旅游地的印象和心得体会。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请学生回家整理自己查询的旅游地信息,写一份旅游攻略并提交;2.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图片等形式,丰富自己的作品。

板书设计:注意事项:1.教学过程中可适量添加小游戏、图片展示等互动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度;2.为方便学生记忆,可以准备一些中国旅游地的图片和地理位置标注图;3.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奇山异水、多彩民俗——西南旅游区导学案-中国旅游地理》

《奇山异水、多彩民俗——西南旅游区导学案-中国旅游地理》

《奇山异水、多彩民俗——西南旅游区》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了解西南地区闻名的旅游景点和民俗文化。

3. 掌握西南地区旅游区域的特色和旅游资源。

4. 增强对西南地区旅游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导学内容1. 西南地区梗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2. 西南地区自然风光:奇山异水、奇奥自然景观。

3. 西南地区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4. 西南旅游区:闻名景点介绍和特色推荐。

三、导学重点1. 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西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3. 西南地区闻名的旅游景点和民俗文化。

4. 西南地区旅游区域的特色和旅游资源。

四、导学难点1. 如何理解西南地区奇山异水的自然景观。

2. 如何了解西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3. 如何选择合适的旅游线路和景点进行游览。

五、导学方法1. 图片、视频展示:展示西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文字阅读: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西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和特色。

3. 讨论交流:学生之间分享对西南地区旅游的看法和体会。

六、导学过程1. 西南地区梗概:介绍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西南地区自然风光:展示西南地区奇山异水的自然景观。

3. 西南地区人文景观:介绍西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4. 西南旅游区:推荐西南地区闻名的旅游景点和特色。

七、导学延伸1. 请学生自行选择一条西南旅游线路进行规划和设计。

2.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体验,深入了解西南地区的风土人情。

3. 组织学生进行西南地区旅游主题演讲或展示,分享自己的旅游体验和感受。

八、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对西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对西南旅游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未来的观光中,亲身体验西南地区的魅力,感受奇山异水、多彩民俗的魅力。

《冰雪林海、关东风情——东北旅游区导学案-中国旅游地理》

《冰雪林海、关东风情——东北旅游区导学案-中国旅游地理》

《冰雪林海、关东风情——东北旅游区》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掌握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景点。

3. 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旅游的兴趣和热爱。

二、导学内容:1. 东北地区梗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城市。

2. 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冰雪林海、湖泊草原、温泉瀑布。

3. 东北地区的人文景观:关东风情、民俗文化、美食特色。

4. 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景点:长白山、长春世界雕塑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

三、导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东北地区的美丽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对东北地区旅游的兴趣。

2. 进修内容呈现:介绍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主要城市,让学生对东北地区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进修内容拓展:详细介绍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奇特魅力。

4. 进修内容稳固:通过游戏、问答等形式,让学生对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景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5. 进修内容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展示他们对东北地区旅游的理解和感悟。

四、导学评判:1. 通过教室表现、作业完成等方式,评判学生对东北地区旅游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分享,培养他们对东北地区旅游的兴趣和热爱。

3. 提供机缘让学生展示他们对东北地区旅游的创意和想法,增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五、导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更多关于东北地区旅游的信息,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

2. 组织学生参与东北地区旅游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

3. 鼓励学生进行有关东北地区旅游的钻研和调查,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宁综合素养。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主题: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2. 了解中国的地貌特点和主要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

3. 了解中国的气候区划和气候特点。

4. 了解中国的主要旅游景点及其地理位置。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a.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陆地向东南延伸,濒临太平洋。

b. 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2. 中国的地貌特点和主要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a. 地貌特点:中国地貌多样,包括高山、平原、盆地、丘陵、沙漠等多种地貌类型。

b. 主要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长江三峡、黄山、长白山等。

c.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淮河、西江等。

3. 中国的气候区划和气候特点a. 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冬季漫长,夏季短暂凉爽。

b. 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

c. 西部气候:干旱高寒,气温差异大。

4. 中国的主要旅游景点及其地理位置a.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是中国的首都,有故宫、天安门广场、长城等著名景点。

b.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有外滩、东方明珠塔等著名景点。

c. 西安:位于华夏平原,是古代中国的首府,有兵马俑、华清池等著名景点。

d.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有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九寨沟等著名景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的地图和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

2. 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3. 讲解中国的地貌特点和主要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

4. 讲解中国的气候区划和气候特点。

5. 介绍中国的主要旅游景点及其地理位置,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6. 小结:复习教学内容并进行总结。

7. 练习:给学生分发练习题,检查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8. 作业:布置与本课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游记或制作一份旅游宣传海报。

四、教学资源1. 中国地图和相关图片。

2. 教学PPT或课件。

3. 练习题及答案。

五、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

旅游地理学教案

旅游地理学教案

旅游地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分析旅游地理学的重要性和作用;3. 掌握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4. 了解旅游地理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旅游地理学导论1. 旅游地理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3. 旅游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课:旅游地理学的重要性与作用1. 旅游地理学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作用;2. 旅游地理学对旅游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影响;3. 旅游地理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第三课: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方法与技巧1.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概述;2. 旅游地理学研究中的定量和定性方法;3. 旅游地理学研究中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

第四课:旅游地理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发展方向1. 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现状;2. 旅游地理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3. 未来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方法1. 授课结合多媒体展示,生动直观地介绍旅游地理学的相关概念和案例;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3. 布置旅游地理学实地考察任务,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旅游地理学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开展课堂讨论和互动,检查学生对旅游地理学概念的掌握程度;2. 布置旅游地理学研究报告,评估学生对研究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能力;3. 组织旅游地理学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对旅游地理学实践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旅游地理学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3. 实地考察地点和相关资料。

以上旅游地理学教案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简要的教学计划,以便教师准备课程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具体教学细节和教学资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020】高二上学期鲁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学案: 第二单元 单元活动 设计“一日游”活动方案

【2020】高二上学期鲁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学案: 第二单元 单元活动  设计“一日游”活动方案
10.略
w.w.w.k.s.5.u.c.o.m
解析:导游员要根据景区特色,设计好游览线路,讲解方式要因场景不同而有所变化.。
答案:A
变式训练
1.下列选项中,不是当好一名导游员所必须具备的是( )
A.好的导游词B.良好的仪表和精神风貌C.幽默风趣的讲解D.高质量的旅游景观
【思维拓展】
导游词的特点和结构
一、导游词具有以下特点:
①真实性,导游词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介绍、说明,使旅游者能正确、全面的理解具体的景物状态、特征、成因、变革等,因此,内容必须真实、客观,解说的概念要准确,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要认真核对,实事求是,不能道听途说,不能虚构、添枝加叶、信口雌黄.。否则,会以讹传讹,误导旅游者,造成不良影响.。当然,讲解中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不在此列.。
变式训练
1.A
知识点二、开展导游活动
图表导读
1.①口齿清楚,措辞恰当,使用或尽量使用幽默、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性强、重点突出.。重要文物古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自然景观的成因及特征等,要交代清楚.。
②讲解时,目光应正视游客,留心游客的动向和反应.。要使用明确的指示语.。讲解中可设置一些悬念,给游客留出思考的时间与参与的机会,激发游客的兴趣.。
2.开展体验性的导游活动
图表导读
1.教材图2-5—3:导游讲解时要具备哪些要求?
合作探究
有人认为“只要有好的导游词,我就能当好一名导游员”,你赞成这种观点吗?
典例感悟
例1导游员讲解时的顺序可以是()
A.按照旅游路线,由近及远,由点到面
B.信手拈来,走到哪儿讲到哪儿
C.按照计划顺序进行,不可随意乱改
D.按照旅游路线,全程采用疑问方式进行

初中地理实地旅行教案

初中地理实地旅行教案

初中地理实地旅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实地旅行目的地的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2. 通过实地旅行,使学生对地形、气候、植被等地理要素有更深入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实地旅行目的地:某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地理特征等。

2. 旅行过程中的观察与实践: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生物等地理要素。

3. 旅行后的总结与反思:对旅行中所见所闻的地理事物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三、教学过程1. 准备工作:教师提前策划实地旅行路线,确定旅行目的地,了解目的地的地理特征。

为学生准备相关地理资料,如地图、书籍等。

2. 出发前的教学:教师向学生介绍旅行目的地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植被等地理要素。

引导学生关注旅行过程中的地理现象,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 实地旅行:学生按照预定路线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地形、气候、植被等地理要素。

在旅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地测量、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旅行中的教学:教师针对实地旅行中的地理现象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旅行过程中的地理问题。

5. 旅行后的总结:学生分组讨论,对旅行中所见所闻的地理事物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出发,思考旅行过程中的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6. 成果展示:每组学生代表汇报旅行总结,分享旅行中的收获和感悟。

其他学生对汇报内容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7.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次实地旅行教学进行总结,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地旅行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观察、实践、讨论等。

2. 学生地理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地旅行中的地理实践能力,如测量、观察、分析等。

3. 学生综合素质:考察学生在旅行中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4. 学生地理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成果展示、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旅行目的地地理特征的掌握程度。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中国旅游地理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

2. 培养学生对旅游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3. 提高学生对中国旅游景点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

2. 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3. 进行实地考察和旅游体验。

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

2. 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和特色。

3. 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理特点。

2. 介绍中国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3. 展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长城、故宫、西湖等,并介绍其特色。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旅游景点的了解和体验。

5. 总结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如如何选择旅游目的地、如何规划旅游行程等。

二、教学评价评价方法:1. 小组讨论和分享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实地考察和旅游体验的反馈和总结。

评价内容:1. 学生对中国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中国著名旅游景点的认识和了解。

3. 学生对旅游地理相关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延伸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旅游体验。

2.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中国旅游景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享。

延伸目标:1. 增强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2. 提高学生对中国旅游景点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1. 中国地图和相关旅游地图。

2. 中国著名旅游景点的图片和视频。

3. 旅游地理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五、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兴趣程度。

2.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3.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六、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 收集和整理中国著名旅游景点的图片、视频和资料。

2.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准备小组讨论和分享的道具和材料。

4. 安排实地考察和旅游体验的时间和地点。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地理学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地理学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地理学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一、前言旅游地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旅游业的地理背景、景点选择、旅游路线规划以及旅游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优秀的旅游地理学课程教案范本,希望能对广大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有所启发。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2. 掌握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3. 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现状;4. 能够运用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5.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引入介绍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2. 旅游地理学概述2.1 旅游地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2 旅游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3 旅游地理学与旅游业的关系3.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3.1 自然旅游资源3.2 人文旅游资源3.3 综合旅游资源4.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4.1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旅游地理学中的应用4.2 田野调查和定量分析方法5. 旅游地理学与旅游规划5.1 旅游地理学对旅游规划的重要性5.2 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路线规划6. 旅游地理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6.1 旅游对地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6.2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策略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传授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

2. 图片展示与案例分析:使用图片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和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4. 实地考察与实践操作:带领学生进行旅游地理学相关的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加深理论与实践结合。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定期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量化评价。

3. 实践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相应的报告。

六、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1. 教材:推荐《旅游地理学导论》、《旅游地理学基础与应用》等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Ⅲ旅游地理第一讲旅游和旅游资源2013考纲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

3.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4.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考纲解读1.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类型及特点。

2.学会利用图文材料分析说明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征,并能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3.理解发展旅游业的作用。

考点一旅游资源的内涵和主要类型1、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概念:是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旅游者:旅游的主体三要素旅游资源:旅游的客体旅游业:旅游媒介(2)现代旅游现代旅游活动的六个构成要素:食、宿、行、游、购、娱特点: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旅游目的娱乐性。

娱乐、消遣性,既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又是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3)旅游业的特点: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具有资金需要量少,劳动力需要量大,以及技术限制较小,人员培训期短等特点。

2.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性(1)旅游资源的定义: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

(2)旅游资源的特性:位置相对稳定性、物质景象的组合性、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

自然景观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人文景观具有可变异性、可移动性。

3.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4、旅游资源的价值①美学价值:吸引旅游者的根本原因。

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形象美是核心。

②科学价值:夏威夷火山、东非大裂谷、喀斯特地貌、泰山、庐山、桂林山水、路南石林、长江三峡。

③历史文化价值:北京故宫、北京猿人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 ④经济价值。

例1.近两年,鄱阳湖旅游再次成为江西各界人士讨论的焦点。

鄱阳湖旅游已经确定了“一湖(鄱阳湖)三山(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两城(南昌、景德镇)一村(婺源)”的旅游线路。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旅游线路中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 是___________,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 是____________。

(2)从旅游资源的分类看,景德镇陶瓷属于__________,从旅游业的构成看,属于___________,其旅游价值与鄱阳湖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山,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夏季游客更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1、培养审美情趣:把握景观的美感特征:①形象美②色彩美③动态美④听觉美2、提高审美能力: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审美创造力3、选择观赏位置千峰万壑——远眺俯视(武陵源群峰)地貌的酷似造型——特定位置山中的峡谷、幽洞、一线天——置身其中近观瀑布景观——适当距离仰视江河湖海——较高的亭台楼阁上远望俯视湖沼池塘——低临水面欣赏山水组合景观——乘船观两岸风景4、把握观赏时机把握季节: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越往南观赏季节变长,但南方千米以上的高山也最宜夏季观赏,因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具有变化;兼有避暑之效。

把握天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最佳,能观赏到云海,才能观赏到日出日落把握时间:特定时间出现的景观要确切把握观赏时机,如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湖和青海湖5月份观候鸟等。

5、品味文化内涵二、中外著名旅游景观的特点及成因例证分析名山景观成因——以峨眉山为例峨眉天下秀,天下名山僧占多。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著名的原因可用下面纲要图归纳:例2、有“世界地质公园”之称的广东丹霞山于2010年8月会同湖南崀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郞山和贵州赤水等6处丹霞地貌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目录”。

丹霞地貌是出露在地表的红色砂砾岩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形成的山峰和奇岩怪石的特殊地貌。

下图为丹霞山景观图。

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按成因为________岩。

“中国丹霞”是以“丹霞地貌”为载体的综合景观,主要属于________________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________景观。

(2)结合图文材料,判断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3)简要描述丹霞地貌的景观特征。

练习1.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甲图中①处有一瀑布,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

然而同学们在秋游时,并未欣赏到如此壮观的场面。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试分析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及原因。

(2)在大型瀑布之下往往会有水潭,结合乙图信息,分析其原因。

(3)秋游时,同学们对甲图中②河谷的成因产生了好奇,纷纷发表看法,一共提出了四种假设的成因,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将下面的假设补充完整。

假设一:向斜成谷;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验证上述假设,同学们必须寻找的资料或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发展旅游业的作用1.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作用(1)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③提供就业机会。

④加速第三产业发展,改善区域产业结构。

(2)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3)有利于社会稳定。

2.旅游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1)促进了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2)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3)使采取行政法规和规划措施来保护环境成为可能。

例3.(2011·北京高考)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据图,回答问题。

(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2)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中任选其一,简述发展红色旅游的作用。

练习2、(2012江苏)2011 年6 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20 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如果游览杭州西湖,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初步了解其景观内涵。

(2) 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

(3) 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

a. 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 适当距离仰视c. 在较高位置俯视d. 把握观赏时机(4) 杭州西湖为免费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

谈谈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5)简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发展杭州西湖文化的积极意义。

命题点旅游资源的分类、价值及可持续发展例4、(2011·江苏高考)下图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________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____________。

(2)2010年1月4日,国务院确立了将海南岛建设成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其对海南发展的作用有___ ____ __。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环境保护方面应注意那些?第二讲旅游规划和文明旅游2013考纲1.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3.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4.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考纲解读1.结合某具体旅游资源,对其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2.以具体的旅游景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及评价的能力。

3.以具体旅游区状况及旅游业的发展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的分析能力。

4.以具体的旅游活动考查学生规划旅游线路、评价旅游开发及分析各要素相互关系的综合分析能力。

5.针对近年来某些地区出现的“建园热”“复古热”等现象,评价某地旅游规划的合理性。

考点一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一、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①游览价值:首先是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其次是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②市场距离:旅游经济价值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越低;靠近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价值要优于远离发达区的旅游资源。

③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④地区接待能力:除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还要建设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⑤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是指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超过环境承载量会对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达不到承载量,会造成资源浪费。

二、旅游客源市场评价的指标:例5、(2011·山东)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

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定行程。

下图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

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析线路一的优势。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

练习3、(2011湖南)读图10,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考点二: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1.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①环境污染:不仅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自身。

②良性生态平衡受破坏:捕杀珍禽异兽、滥伐林木、乱挖草皮等。

③珍贵自然遗产面临威胁:修建旅游设施;旅游者的参观游览、生活娱乐。

④文物古迹遭到毁损: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会使文化古迹受到损坏。

⑤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国际商贸城机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地质公园其它景点铁路高速公路110km 至杭州约地级行政中心 县级行政中心卢宅双龙洞 六洞山 290 15km2.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A、制定、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B、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C、建设排污处理设施D、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E、普及环境保护教育,倡导绿色旅游G、评定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例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日照,因“日初光先照”而得名,享有“东方太阳城”的美誉。

作为海滨生态旅游城市,日照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

日照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

日照有驰名中外的乌鱼蛋、文蛤、西施舌、对虾、海米等海鲜珍品;有黑陶、农民画、地毯、石雕、根雕等艺术品;有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的抽纱、刺绣、工艺屏风等;日照绿茶正走出国门,展翅欲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