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爱所存
红楼梦第三章贾母的权威与慈爱并存的形象
红楼梦第三章贾母的权威与慈爱并存的形象红楼梦第三章描述了贾宝玉的出生以及贾母的权威与慈爱并存的形象。
贾母作为贾府的老庄主,拥有无可动摇的权威地位,但同时也是一位温和慈爱的长辈。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红楼梦刻画出了贾母这一独特形象。
第一部分:贾母的权威贾母作为贾府的家长,自然享有权威地位。
她的一言一行都能左右贾府的决策和家族成员的行为。
在贾府中,贾母经常会举行重要会议,沉稳坐镇主持家事。
她既能够冷静理性地处理家族的种种事务,又能够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婉约的方式解决家庭纠纷。
贾母的权威主要体现在她对于家族仪式和传统的重视。
无论是贾府的祭祀活动还是重要节日的庆祝,贾母都能够以威严的姿态统筹安排。
她完美地展示了一个家族长者应有的仪态和威严,让人感受到她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贾母的慈爱然而,与贾母权威的一面相对应的是她的慈爱形象。
尽管贾母拥有大权在握,但她总是以一种温和亲切的态度对待贾府的成员。
她对贾宝玉的慈爱尤为突出。
贾母对贾宝玉的宠爱溢于言表,她无论在言语还是行动上都体现出对贾宝玉的关怀和呵护。
贾母慈爱的一面也体现在她对待其他贾府成员的态度上。
她对待贾府妾室和家族中晚辈都非常仁慈。
她经常召集全家人聚餐,让每个人感受到家庭温暖的氛围。
她对孩子们的教育也十分关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德行和修养。
第三部分:权威与慈爱并存的贾母贾母的权威和慈爱相互交织,形成了她独特的形象。
她既能以权威的身份行使家族事务,又能以慈爱的态度照顾家族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贾母的权威和慈爱共同塑造了她在贾府中的地位。
家族成员都对贾母心存敬畏和感恩之情。
她的权威使得贾母的话语具有不可违背的权威性,而她的慈爱则让人们深深地依靠和敬重她。
总结:红楼梦第三章中,通过对贾母的描写,展现了贾母权威与慈爱并存的形象。
贾母作为贾府的主要掌控者,她的一言一行都反映出她在家族中的权威地位。
然而,贾母又以慈爱的态度对待贾府成员,特别是对贾宝玉表现出宠爱和关怀。
精读名著《红楼梦》: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解析
精读名著《红楼梦》: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解析1. 引言1.1 概述《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描绘了清代贾府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
贾宝玉作为贾府的公子哥儿,聪明才智却内心深沉;而林黛玉则是一个聪颖敏感却命运多舛的女孩。
他们之间的情感关系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最美丽而深刻的爱情之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相遇开始进行分析,探讨他们之间情感的发展轨迹以及互相对彼此情感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进一步地,我们将解读林黛玉对贾宝玉情感转变的理解与反思,并分析贾宝玉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选择和思考。
最后,通过总结他们之间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关系,引出对于人性、命运等主题的思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情感的解析,深入探讨古代文学中表现爱情的独特之处。
同时,通过对两位主人公情感变化过程中所经历心理变化和挣扎的剖析,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性、命运等普世主题,并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个人启示和思考。
2.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初次相遇:2.1 描述他们的背景和性格特点:贾宝玉是贾府的少爷,出身于显赫世家。
他聪明伶俐,有着敏感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具有艺术气质和独立思考能力。
然而,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家族的纷争,导致他内心常常忧郁不安。
林黛玉是贾府中下人林如海之女,因为她被认为是迁移至荣府的神仙姐姐林如海娘娘转世,并被视为贾府中一道瑰丽的风景线。
她天生聪颖而敏感,在诗词、音乐和绘画方面均有超凡才华。
虽然她美丽动人,但性格多愁善感,经常陷入悲伤和情绪波动之中。
2.2 分析他们初次相遇的情节和对彼此的印象:《红楼梦》描写了贾宝玉子时机缘巧合下与林黛玉第一次相见的场景。
贾宝玉正在荣府做客,而林黛玉恰好也在那里住宿。
贾宝玉被传闻中神秘美丽的林黛玉吸引,他向她抒发了对她外貌的赞美之情,并用一支水晶杯作为礼物赠予她。
林黛玉对于自己被称为“黛玉”并接受贾宝玉的关注感到惊讶和诧异,因为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他眼中令人着迷的存在。
《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解读:红袖添香处,旧诗引新愁
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解读:红袖添香处,旧诗引新愁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女性形象塑造极为丰富多样。
本文将通过对《红楼梦》中多位女性角色的剖析,探索其所表现的独特的女性意识。
1. 史氏姐妹:婉约与坚贞并存史氏姐妹作为贾母家族的子弟,所展现出的品行高洁、深信佛教的信仰以及勇于追求爱情等特点,在整个故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她们以自己优雅、温顺而又强韧的性格成为文化与传统价值观相冲突时期女性独立与尊严发展最好例证。
2. 贾府众女:角力权力游戏在贾府这个复杂的家庭中,包括贾母、王夫人、黛玉和宝钗在内的众多女性都是权力闪耀下不同光芒。
她们利用各自的智慧、权谋和影响力,争夺贾府内的地位和资源。
这种复杂的权力游戏揭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争取自己利益以及对家族命运的控制。
3. 林黛玉:情感纠结与自我救赎林黛玉可以说是《红楼梦》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女性角色之一。
她独特的个性,对于爱情的执著追求以及为情所困而逐渐走向自毁,使她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受到传统道德束缚并陷入矛盾情感纠结当中的女性形象。
4. 贵妃与宝钗:优雅与智慧共存贵妃作为皇帝宠爱之人,展现了一种曾经移步欲飞,却无法左右实际命运的虚幻悲剧色彩。
而宝钗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她凭借着聪明才智、机智过人以及对于传统价值观有自己独到见解而备受称赞。
5. 王熙凤:权谋与自我保护王熙凤作为贾府中最富有权力的女性,她以聪明能干、精明狡诈的形象出现。
她能够利用自身的智慧和资源掌握并维护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利益。
结论《红楼梦》通过丰富而多样的女性形象,展示了不同类型女性所面临的挑战和追求。
她们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权力、爱情、传统等事物的不同看法,代表了当时社会封建伦理观念下女性意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些角色不仅仅是文学创作中的人物,更是中国古代女性觉醒与新时代变革精神体现。
通过深入解读这些女性形象,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红楼梦》背后所承载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红楼梦之贾母与林黛玉的亲情解析
红楼梦之贾母与林黛玉的亲情解析在《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中,贾母与林黛玉之间的亲情关系是一种特殊而深刻的存在。
贾母是贾府的家族长辈,而林黛玉则是贾母的外孙女,她们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体现了传统中国家庭中母女之间的情感纽带。
本文将从贾母和林黛玉的相互关系、亲情表达和对彼此的关心等方面进行解析。
在《红楼梦》中,贾母是贾府的家族长辈,她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卓越的智慧。
贾母对林黛玉充满爱意,尽管林黛玉是她的外孙女,但贾母对她的关怀和照顾程度却超过了其他的孙辈。
贾母常常与林黛玉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比如一起赏月、品茶、谈心等。
这些细致入微的行动和陪伴表明了贾母对林黛玉的深厚情感。
与此同时,林黛玉对贾母也充满了爱戴和敬重。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多次表达对贾母的倾慕之情,并且尽力在各个方面让贾母感到快乐和愉悦。
她会用自己的才情和聪慧来取悦贾母,表达自己对她的敬仰之情。
例如,在贾母生日的时候,林黛玉亲自为贾母写诗,表达对她的深情厚意。
这种对贾母的尊敬和感激是林黛玉内心深处深深扎根的。
贾母和林黛玉之间的亲情关系也体现在对彼此的关心和包容上。
贾母对林黛玉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始终非常关注,并且尽力为她创造一个舒适和和谐的环境。
在林黛玉病重的时候,贾母更是日夜守护在她的身边,亲自照料她的饮食起居,不离不弃。
而林黛玉在贾母需要帮助和关心的时候,也会尽力尽孝道,用自己的方式回报贾母的养育之恩。
这种相互的关心和照顾形成了贾母与林黛玉之间牢不可破的亲情纽带。
贾母和林黛玉的亲情还在一些特殊场合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红楼梦》中有一幕是贾母为林黛玉择婚的情节,这一幕充分展示了贾母对林黛玉的爱护和关心。
尽管宝玉和黛玉之间的婚事最终没有实现,但贾母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对林黛玉未来幸福的担心和考虑。
她希望能够为林黛玉找到一个能够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余生的伴侣。
这些举动无不彰显出贾母对林黛玉的深情厚意。
综上所述,贾母与林黛玉的亲情关系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87版红楼梦中小红最后一集的话
87版红楼梦中小红最后一集的话在《红楼梦》87版的最后一集中,小红与大家道别时说道:"亲爱的众位,请容许我在这里告别,我将离开这个家,离开你们的身边。
在这段时间里,我感受到了你们的关爱与温暖,我将会永远珍存这份情谊。
在贾府的岁月中,我陪伴着宝玉度过了许多快乐和悲伤的时刻。
我见证了众多人的成长与变化,也触摸到了生活的无常和无奈。
我用心对待着每一个人,与你们分享了喜怒哀乐,也被你们深深打动。
宝玉,你是我最亲近的朋友,我们一起经历了青梅竹马的岁月,你的痛苦、悲伤,我都曾默默守护。
如今,我即将离开,希望你能保重自己,继续向前走。
虽然我们将来的路会分开,但我相信我们的心永远都是相连的。
琪官,你是我最敬爱的姐姐,你的善良和聪慧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你一直以来都在默默支持我,教导着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女子。
谢谢你,我的姐姐,我们的姐妹情谊将会永远长存。
贾母、王夫人和众贤妻,你们给我带来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呵护。
在贾府中,我体验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你们是我最重要的亲人。
虽然我将离开贾府,但我永远会怀念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
最后,我要感谢导演、演员们和幕后团队的辛勤付出,没有你们就没有这个作品的辉煌。
感谢所有观众的支持和喜爱,是你们让我成为了红楼梦中的一部分。
当我闭上眼睛,离开贾府时,心中充满了感激与不舍。
这段经历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如同一本珍贵的书页,永远翻不开。
再见了,亲爱的众位。
愿你们安康幸福,珍惜眼前的美好。
我会永远怀念与你们共度的时光。
"这是小红在《红楼梦》87版最后一集中的告别。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现代社会的婚姻观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现代社会的婚姻观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精湛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形象而闻名于世。
其中,书中塑造的爱情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婚姻观念存在一定的共通性与差异。
本文将从相关人物角度分析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如何与现代社会的婚姻观念相契合或者冲突。
1. 宝玉与黛玉的爱情观在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
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深厚的情谊成为整个小说的主要线索之一。
宝玉对黛玉,可以说是一种不可名状的依恋与守护,他们之间的感情被赋予了超越血缘关系的亲密。
这种爱情观念在现代社会的婚姻观念下或许有些不可理解。
我们通常认为婚姻是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而非如《红楼梦》中那样的命运安排。
然而,“对一个人的深深依赖和对对方的无尽关爱”这种情感互动,却在现代社会的婚姻中也有类似的体现。
它强调了婚姻中伴侣间情感的紧密联系,注重从心灵上的相互支持和理解。
2. 贾琏与王熙凤的婚姻观在红楼梦中,贾琏与王熙凤的婚姻可以说是利益和权力的结合。
贾琏是富贵家族的继承者,王熙凤是背负家族重任的独女。
他们的结合不仅是对彼此家族利益的看重,也是对婚姻中地位和权力的追求。
这种婚姻观在现代社会的婚姻观念中不再是主流。
现代婚姻更加强调真爱和情感基础,追求平等和共同成长。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婚姻仍然存在一定的利益和地位的考量因素。
尤其是在一些商业圈和政治家族中,婚姻仍然是一种社会关系建立和权力传承的手段。
3. 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婚姻观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存在着经典的爱与婚之争议。
林黛玉是一个矛盾的形象,她独立自主,坚持自我,拒绝委屈自己。
而薛宝钗则是顺从、贤淑,符合传统婚姻观中女性的标准。
这种爱情观与现代社会的婚姻观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现代社会强调男女平等,婚姻中的自由选择和相互尊重。
然而,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和传统的婚姻观念仍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尤其是在一些保守的家庭中,婚姻伴侣往往更多地扮演着传统的角色,女性比较容易受到性别和社会压力的束缚。
《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的爱情观
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的爱情观引言《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在小说中,作者曹雪芹描绘了许多复杂而动人的爱情故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
宝黛关系背景介绍•宝玉:贾府的长孙,是一个聪明灵活、富有敏感和美丽惹人注目的男子。
•黛玉:贾母堂姐之女,天真无邪、多愁善感且才华横溢。
宝黛相遇与相知宝玉和黛玉从小生活在贾府中,并因此成为了青梅竹马。
他们从童年时期开始便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共同度过了许多快乐而无忧无虑的时光。
随着年龄增长,两人对彼此产生了特别的感情。
他们渐渐明白自己心里对对方有着更深刻的感觉。
然而,在封建社会的环境下,他们对彼此的感情只能压抑和隐藏,无法公开表露。
宝黛之间的情感纠葛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并非一帆风顺。
他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复杂而纠结的因素:1.家族关系:因两人身份悬殊,宝玉是贾府贵族后代,而黛玉只是一个普通堂姐,这使得他们之间的婚姻更加困难。
2.媒妁之言:家族长辈主导了两人婚姻命运的决定。
例如贾母曾安排宝玉与别的女子成婚,这给了两人巨大的伤害。
3.宿命论:小说中普遍存在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宿命观念。
对于宝玉和黛玉来说,他们都被认为是命中注定要在一起的。
宝黛爱情观比较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和限制,宝玉和黛玉对待爱情却有着不同的观点。
•宝玉:浪漫、富于幻想并追求纯粹的爱情。
他将黛玉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几乎为她而活。
他体验到了深度的、痛苦却又美丽的爱情,并对黛玉忠贞不渝。
•黛玉:作为一个聪明且敏感的女子,她更注重现实和社会地位。
尽管深爱宝玉,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与宝玉的关系带来的困扰与难以逾越之境。
在面对这些困难时,她选择退缩和放弃。
结论宝玉和黛玉的爱情观通过其复杂而动人的故事得以体现。
他们面对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处境作出了不同选择。
无论是宝玉追求纯粹浪漫的爱情还是黛玉追求现实与独立,在《红楼梦》中都显示了作者对于爱情、命运和传统文化背景下人性境遇充分洞察与揭示。
《红楼梦》中的情节与现实有何不同?
《红楼梦》中的情节与现实有何不同?
红楼梦中的情节与现实有何不同?
红楼梦是一部经典的中国小说,通过描述贾府的兴衰和贾府人物的命运,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阴暗和现实的冷酷。
红楼梦中的情节与现实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同之处。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 人物设定与现实
红楼梦中的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命运常常受到家族和社会的束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命运更多受到自身努力、机遇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在红楼梦中被放大和夸张,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差异。
2. 家族纷争与现实
贾府是红楼梦中的核心家族,其内部存在复杂的权力斗争和利益纷争。
这种家族纷争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存在,但通常不会如红楼
梦中那样剧烈和激烈。
现实社会中的家族纷争往往以更温和和隐蔽的方式进行。
3. 爱情与现实
红楼梦中的爱情描写丰富而复杂,涉及到家族的利益、婚姻的约束和社会的压力。
而在现实生活中,爱情更多地是建立在个人的感受和自主选择上,虽然社会环境的压力仍然存在,但相对而言没有红楼梦中的复杂。
4. 美与丑的描绘与现实
红楼梦中对美与丑的描绘极为详尽,几乎每一个角色的相貌都被具体描述。
这在红楼梦所刻画的虚拟世界中合理,但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美丑评价更多是主观的,不存在如红楼梦中那样的客观描述。
总的来说,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但其中的情节与现实存在明显的不同。
这也是文学作品的特点之一,通过虚构的世界来反映现实的一面。
《红楼梦》常考知识点三篇
《红楼梦》常考知识点三篇《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
一般认为,前80章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撰写,后40章由清代作家高娥补充。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楼梦》常考知识点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神话发智论《红楼梦》开篇以神话形式介绍作品的由来,说女娲炼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余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
剩一石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一僧一道见它形体可爱,便给它镌上数字,携带下凡。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见石上刻录了一段故事,便受石之托,抄写下来传世。
辗转传到曹雪芹手中,经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书。
演讲荣国府书中故事发生在京城贾府,为宁国公、荣国公之家宅。
据冷子兴演说,宁国公长孙名贾敷,八九岁上死了;次贾敬袭官,而一味好道,把世袭的官爵让给了儿子贾珍,自己出家修道;贾珍无法无天,寻欢作乐,生贾蓉,儿媳秦可卿。
荣国公长孙名贾赦,生贾琏,儿媳王熙凤;次贾政;女贾敏,嫁林如海,中年而亡,仅遗一女林黛玉。
贾政娶王夫人,生长子贾珠,娶了妻(李纨),生了子(贾兰),一病就死了;生女元春,入宫为妃;次又得子,衔玉而诞,玉上有字,因名贾宝玉。
人人都以为贾宝玉来历不小,贾母尤其溺爱。
贾宝玉短至七八岁,精明绝人,然生性钟爱女子,常说道“女儿就是水作的骨肉,男人就是泥作的骨肉”。
人人皆以为他将来不过就是个色鬼,贾政也并不大讨厌他,对他管教甚汪,因为都无人知晓他就是生死两诗赋而去。
十二钗聚首金陵十二钗36十一位女儿,除了贾府本家的几位姑娘、奶奶和丫鬟外,除了亲戚家的女孩,例如黛玉、宝钗,都借住于贾府,史湘云也就是常客,妙玉则在大观园栊翠庵修持。
故事起始于贾敏病逝,贾母怜惜黛玉无依傍,又多病,于是接到贾府抚养。
黛玉小贾宝玉一岁。
后又有王夫人外甥女薛宝钗也到贾府,大贾宝玉二岁,长得端方美丽。
贾宝玉在孩提之间,性格纯朴,深爱二人无偏心,黛玉便有些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贾宝玉与黛玉同在贾母房中坐卧,所以比别的姊妹略熟惯些。
红楼梦中的贾府与王夫人的夫妻关系
红楼梦中的贾府与王夫人的夫妻关系在红楼梦这部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中,贾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家族,贾府的主人贾府国公贾演便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而王夫人则是贾府的女主人,她与贾演之间的夫妻关系也是小说中的重要情节之一。
通过小说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贾府与王夫人的夫妻关系既有爱情之美,又有家庭矛盾之苦。
首先,贾府与王夫人的夫妻关系可以说是源于一段爱情故事。
在小说中,贾府与王夫人的结合是经过一番波折和纠葛的。
王夫人出自名门望族,贾府在选择媳妇时便向王夫人家提亲。
贾演是一个心地善良、聪明慧黠的人,他对王夫人一见钟情,并且相信她也是一个与自己有着相似心灵的人。
于是,这对夫妻以深深的爱情为基础开始了他们的婚姻生活。
然而,贾府与王夫人的夫妻关系却并非没有问题。
尽管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但在家庭利益及贾府内部权力斗争的影响下,他们夫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尤其是王夫人对儿女的过分溺爱,让贾演感到无奈与无力。
这种差异导致了夫妻二人之间经常发生争执与冲突,贾演常常感到无法与王夫人沟通,同时也无法改变女儿贾元春的成长环境。
此外,在贾府的家族压力和复杂家族关系的影响下,贾演与王夫人的夫妻关系也受到了外界的干扰与试炼。
贾演的姐姐贾敏因为家族利益的纷争而对王夫人不满,甚至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破坏二人的夫妻关系。
这使得贾演与王夫人的夫妻关系更加复杂,充满了挑战与考验。
尽管如此,贾府与王夫人的夫妻关系中却依然存在着深厚的感情与默契。
在小说中,贾演多次为了王夫人而与其他人产生冲突,他为了维护妻子的尊严与权益而奋斗不懈。
他也很清楚地知道王夫人的好与坏,对她心存感激与敬重。
同样,王夫人对贾演也有着深深的爱意与忠诚,她虽然因为无奈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但她一直都是爱着贾演的。
总之,红楼梦中的贾府与王夫人的夫妻关系表现出了爱情与矛盾共存的复杂性。
他们的感情源于爱情,但受到家庭影响和权力斗争的干扰。
尽管他们夫妻关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矛盾,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却从未消逝。
描写林黛玉的句子唯美简短(精选2篇)
描写林黛玉的句子唯美简短(篇一)林黛玉,红楼梦中的一个角色,是一位美丽、聪慧、多情的女子。
她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成为文学经典中不可忽略的存在。
描写林黛玉的句子需要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她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下面是一些唯美简短的描写林黛玉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1. 温婉如水,容颜如花,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美的存在。
2. 情深且痴,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感性的人物。
3. 倾国倾城,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动人的风景。
4. 清丽如月,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妩媚的仙女。
5. 聪颖过人,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智慧的女子。
6. 她眼中的世界,犹如一幅绚丽的画卷,令人陶醉。
7. 柔情似水,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娇柔的女子。
8. 忧郁的眼神中,藏着无尽的哀愁与柔情。
9. 心思细腻,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善解人意的人。
10. 偶尔的笑容,仿佛阳光洒在深秋的森林,温暖而美好。
11. 独立而坚强,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不羁的自由灵魂。
12. 她的美丽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犹如世间仅有。
13. 黛玉的眼眸中,藏着无尽的忧愁和对生活的痛苦思考。
14. 清雅如素,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优雅的女子。
15. 笑容如花,犹如春风吹开一片樱花的美丽景色。
16. 她的美丽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独具魅力的存在。
17. 游离于这个纷杂的世界,独自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芬芳。
18. 悲剧般的命运,却无法掩盖她内心深处的坚强与勇敢。
19. 林黛玉的存在是一种诗意,是一段动人的故事。
20. 她的微笑仿佛能点亮整个宇宙,令人心动不已。
21. 雪白的脸庞,柔软的长发,使她宛如洁白的天鹅。
22. 忧愁终日,却仍然散发出一种令人心醉的魅力。
23. 林黛玉的灵魂,宛若一只温柔善良的蝴蝶,飞舞在红尘之中。
24. 坚守初心,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纯洁的人物。
25. 她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令人难以忘怀。
26. 资质非凡,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聪明的女子。
27. 举手投足间流淌着一种独特的优雅气质。
28. 林黛玉的眼眸深邃而忧郁,仿佛蕴藏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
林妹妹爱上贾宝玉歌曲文短句
1. 爱情如水,林妹妹的心被贾宝玉所深深触动。
2. 林妹妹眼中只有贾宝玉,他的存在让她心动不已。
3. 贾宝玉的温柔和坚定,让林妹妹的心为之动容。
4. 红楼梦中的爱情,贾宝玉和林妹妹的故事,如诗如画。
5. 林妹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贾宝玉深深的眷恋和倾慕。
6. 林妹妹对贾宝玉的感情既执着又真挚,如同一首动人的乐曲。
7. 当林妹妹为贾宝玉演唱这首歌曲时,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她对他的深情。
8. 林妹妹的歌声中蕴含着对贾宝玉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9. 这首歌曲是林妹妹对贾宝玉爱情的真实写照,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10. 林妹妹爱上贾宝玉,这是一段充满希望和美好的爱情故事。
仿写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作文
仿写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作文暑假到了。
卸下了所有的学习任务,从整天忙碌转到了整日无所事事。
如何让漫长的暑假生活过得更充实有意义呢?自诩为文艺女青年的我,再次拿出那本厚厚的《红楼梦》,悠悠地品读起来。
《红楼梦》内容浩大,里面人物众多,据说有人统计为四百四十八人。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血肉丰满,生动立体的一个人物形象。
曹雪芹说她“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红学家们戏说“爱凤姐,恨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对于她,我也有一些分析和思考,说说我的体会。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曹雪芹就是这样把她搬上《红楼梦》的舞台的。
她笑着,张扬地粉墨登场。
她穿金戴银,浑身珠翠,“彩绣光辉,恍若神妃仙子。
”她衣着豪华,外形古灵精怪美丽,“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角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rigny,丹唇未启苦笑先闻。
”她美得令人震撼,又美得俗气,她的服装款式五颜六色,样式花哨,佩戴多样,由此窥见她的自私与俗气。
从书中,贾府最终衰败时,从她的屋子里搜获的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也不足以可知她自私的嘴脸。
她手段狠毒,却又心非真狠毒。
文中“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杜氏井然有序如此,这来者系则谁,竟这样南埃尔普不敬?’”就可知凤姐对下人的威慑力之强悍。
为人处事雷厉风行,手段狠得使他们“个个皆敛声屏气”。
她操办秦可卿的葬礼时,只因为一个下人迟到了一会子,便打了其二十大板,还罚了月钱,说是借此立威,又接着一口气给各个下人都分配了任务。
果然,宁国府的个个奴才也都被她的威压所慑,不敢再偷懒。
贾瑞对凤姐心怀不轨,凤姐一眼看穿,心说“几时死在我手里,才知道我的手段”却又假装答应他,约他半夜在院中私会,结果等贾瑞一走进院子,她就派人把院子四周的门都锁起来了,将那贾瑞在冰天雪地里冻了一晚上。
第二日贾瑞再来找她时,她反而假装埋怨“你昨日为何不来?”然后再次假意逢迎,第二日晚上找了人冒充自己前去见贾瑞,并且最后泼得他一身污物。
红楼梦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红楼梦对现实生活的启示1、《红楼梦》培育真善美内驱力《红楼梦》写情写得好,这里所说的情不仅仅是爱情,它是写人间的情,写得特别好,这些东西让我们感动。
《红楼梦》除了在情方面让我们体会情、领悟情之外,同时还把那些最丑恶的东西和那些最美的东西都展现了给我们。
而那些丑恶的东西,从表面上看,是畅行其事;从一些人物上来看,叫活得有滋有味。
比如说象薛潘、贾珍、贾琏之流,这些人,叫活得有滋有味。
而真正好人,好一点的人,比如象贾宝玉、林黛玉、晴雯等等,这些人活得是要多困难有多困难。
这个时候也促使我们思索一个问题,就是使我们产生改造社会的原始动机,给我们培育了正义感,也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爱情。
2、《红楼梦》培育奇怪心无与伦比在《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小章节里讲的是刘姥姥--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到处感到新奇,到处感到奇怪,也因此闹了许多笑话的故事。
不知大家留意过没有,像刘姥姥进大观园那样到处感觉新奇的人少了。
这年头聪慧人多。
更多的人,为了显示见多识广而闭塞视听,再新奇的东西摆他眼前他也不屑一顾。
我们常听到:"不过如此,我们哪里哪里的更好。
'"这个咱早就知道了,不过如此嘛。
'而熟读《红楼梦》能让我们激发自身的奇怪心,或许是由于读不懂,或许是由于太好玩而想进一步了解等等。
在成人世界中,奇怪心也是各个领域都要的。
奇怪心强不肯定都有好结果,探究总会伴随着风险,没有风险管理力量的奇怪,不肯定有好的结果。
但反过来看,想要在任何一个领域有所成就,没有奇怪心几乎不大可能。
缺乏奇怪只会带来昏聩和平凡。
换言之,不管做什么事,仅有奇怪是不够的,但是没有奇怪是不行的。
3、《红楼梦》教人感悟人生在人的一生中为功名、金银、爱情、儿孙所存的这四大类,每个人都有可能为其中之一有放不下、想不开、看得太重的点,所以活得很累,有的人为此得了一身的病,到最终也没有活明白,《红楼梦》实为一本教人开悟的教科书。
人生好比一场梦,大梦初醒,才意识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你得到多少,失掉多少,而在于你在奋斗中悟出了多少。
鲁迅论红楼梦
鲁迅论红楼梦《中国小说史略》的第二十四篇:“清之人情小说”论宝玉之爱——宝玉亦渐长,于外昵秦钟蒋玉函,归则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侍儿如袭人晴雯平儿紫鹃辈之间,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
论宝玉之悲——颓运方至,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先有可卿自经;秦钟夭逝;自又中父妾厌胜之术,几死;继以金钏投井;尤二姐吞金;而所爱之侍儿晴雯又被遣,随殁。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论文本——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六讲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说故事——...由此可知《红楼梦》一书,说尾大部分为作者自叙,实是最为可信的一说。
说价值——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
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六篇清之狭邪小说——《红楼梦》方板行,续作及翻案者即奋起,各竭智巧,使之团圆...... 虽意度有高下,文笔有妍媸,而皆摹绘柔情,敷陈艳迹,精神所在,实无不同,特以谈钗黛而生厌,因改求佳人于倡优,知大观园者已多,则别辟情场于北里而已......《红楼梦》方板行,续作及翻案者即奋起,各竭智巧,使之团圆,久之,乃渐兴尽,盖至道光末而始不甚作此等书。
然其余波,则所被尚广远,惟常人之家,人数鲜少,事故无多,纵有波澜,亦不适于《红楼梦》笔意,故遂一变,即由叙男女杂沓之狭邪以发泄之。
如上述三书,虽意度有高下,文笔有妍媸,而皆摹绘柔情,敷陈艳迹,精神所在,实无不同,特以谈钗黛而生厌,因改求佳人于倡优,知大观园者已多,则别辟情场于北里而已。
然自《海上花列传》出,乃始实写妓家,暴其奸谲,谓“以过来人现身说法”,欲使阅者“按迹寻踪,心通其意,见当前之媚于西子,即可知背后之泼于夜叉,见今日之密于糟糠,即可卜他年之毒于蛇蝎”(第一回)。
红楼梦丧失观后感800字
红楼梦丧失观后感800字最近,某地方台重播经典电视剧――老版《红楼梦》,闲暇时间便又追了几集。
经典就是经典,有嚼头。
无论经过多长时间,再看时总有一些新的体会与感悟。
曾经看到很多的点评,在红楼众多女子中,最得人心的是薛宝钗。
无论是读者还是老太太、夫人、一众的丫鬟婆子心中,她都是个端庄大度能容忍的主儿,俘获一众人心。
就连宝玉身边的袭人,将来是要做宝玉的妾,心里都愿意让宝钗来做将来的宝夫人,只因为这样的主子好相处。
宝钗的确就是个端庄的大家闺秀。
不似林妹妹似的,动不动就与宝玉耍性子作梦,也不能因为礼物去的晚些便琢磨人情的冷薄。
在王夫人因为金钏与宝玉调笑而将其责骂送进府回去后,金钏苦不堪言这番遭遇投井伤重。
后来王夫人转过神去,真的自己难辞其咎,流泪伤心,后悔不已,宝钗却一味把责任拉到了金钏的身上,道她年长胆小不小心失掉了肢,纵使别的,也就是脑子迷糊之人。
看见这里,发觉宝钗之冷漠,竟如此说道一个枉命的烈女子。
宝钗的心机之浅,令人陶尔岛。
她此时安慰本就犯错误的王夫人,虽然能令王夫人欣喜,为他日自己的前程谋利,但到底于道义上有所失。
宝钗到底就是工于心计之人,纵然一味的不与人强求,多半也是因为并不把他人倚重罢了。
后又看到薛蟠因为妻子夏金桂的挑唆,对无辜的香菱一番怒打。
薛姨妈怒而指责薛蟠,为香菱打抱不平,可以说是明是非,有爱心有正义感的了。
宝钗是与薛姨妈一同听到吵闹声前来的,却没有为香菱说上一句。
只道不要因为一个香菱而伤了家人和气,卖出去就是。
剧情到此,更觉宝钗之人,真是面热心冷之至了。
从这两件事里,不难看出宝钗之人,虽是心中是非人情世故无一不察,却从来没有为谁而出头为谁而打抱不平。
在她心里,有自己的一套做人哲学。
这哲学让她从不沾惹是非,保她进退有余,却失了一份真性情。
人无情字,纵然是一身的优点,也不会让人觉得可爱。
说实话宝玉亲近黛玉,也多是因为两人都存有一份真性情。
在当时的社会里,这样真性情的人少之又少,像是宝钗一样有一套处世哲学的人却多之又多。
《红楼梦》第六回赏析:宝玉的“情”及刘姥姥的人生智慧
《红楼梦》第六回赏析:宝⽟的“情”及刘姥姥的⼈⽣智慧如果说《红楼梦》第五回描述了⽣命的“情和欲”,第六回则主要讲述了⽣命在现实环境、等级差异下不同的⽣存状态,有⾼贵,有卑微,有势利,有施舍,在森严等级下,良知有时也发出⼀点声⾳,⼈⽣也保留些许温情。
本回的故事分两部分,第⼀部分“贾宝⽟初试云⾬情”,是前⼀回“情和欲”主题的延续,虽仅写了⼀段,却意义重⼤。
从此之后,宝⽟由顽童步⼊成年。
在程朱理学⽂化中,天理和⼈欲是冲突、分裂的,要成圣贤,必须尽可能压抑⽣理欲望,克⼰复礼,存天理,灭⼈欲。
作者对此并不认同,⽽是将⽣命看成⼀个整体,情、欲、性不可分割,都是⽣命的⼀个部分,在上回中便借警幻之⼝说出:“好⾊即淫,知情更淫。
是以巫⼭之会,云⾬之欢,皆由既悦其⾊,复恋其情所致也。
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淫⼈也。
”情爱酝酿了⽣命,⽣命来⾃于情爱,否定情与爱即是对⽣命的否定。
当情爱受到压抑,不会熄灭,只会进⼊到潜意识,⽤其它各种暴⼒的、⾮⼈性的⼿段表现出来。
因此,对⽣命中的情和欲,不是逃避或盲⽬打压,⽽应接受、尊重、理解,并最终使之升华。
为此,作者提出了“意淫”⼀说:淫虽⼀理,意则有别。
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厌,云⾬⽆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供我⽚时之趣兴,此皆⽪肤淫滥之蠢物⽿。
如尔则天分中⽣成⼀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
‘意淫’⼆字,惟⼼会⽽不可⼝传,可神通⽽不可语达。
这也就意味着,仅仅⾁欲之爱,是肤浅、表层的,精神层⾯的爱是对情欲的提升。
提升却⼜不代表对前者的否定,⽣理的吸引、情爱的原动⼒是基础,⼆者兼备,才构成完整⾃然的⽣命。
因此,作者安排了宝⽟和袭⼈的“初试云⾬情”,⽤⾃然的写实主义的态度描述了这段经过。
鲁迅说,⼀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看见缠绵,⾰命家看见排满,流⾔家看见宫闱秘事……”,确实如此。
历来有⼀种观点,认为红楼梦⽤曲笔描绘了不少性爱故事,宝⽟与众多⼈有暧昧关系,性可作为红楼梦的重要解码。
红楼梦的优美诗句
红楼梦的优美诗句世事如梦,百转千回,一部《红楼梦》,半部沧桑史。
手执墨笔,曹雪芹十年如一日,写尽缱绻情思,字字泣血,句句珠玑。
红楼不见,梦依旧在,斯人已逝,幽思长存。
01判词识人《宝黛》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黛玉出世,蹙眉一皱,泪眼盈盈,惹人怜爱,却不得他人心。
宝钗入世,聪明伶俐,处事周到,左右逢源,却不得宝玉情。
《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身披霞衣,头戴金冠,享宫中繁华,也需耐深闺寂寞,有得,必有失。
《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不惹是非,与世无争,这位善良恬淡的姑娘,在红楼一梦中,终究没有落得好下场。
《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出身卑微,却落落大方,向往美好,寻找最好的自己,蒋勋说,这是探春了不起的一点。
《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敏而早慧,悟透红尘,她舍得了自己,也舍得了宁府,更舍得了花容月貌,皈依青灯古佛旁。
《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自幼失怙,尝尽悲苦,却藏起娇弱,磊落豪爽,她的孤独,只有自己知晓。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隔岸观花,临水听琴,犹如一位世外高人,只闻钟磬音,不见惊鸿影。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八面玲珑,精明能干,心狠手辣,偏偏,这世间百态、人情世故,她都深谙其道。
《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不幸中最幸之人,红楼一梦是悲剧,梦醒后,何去何从,全看造化。
《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无情无爱,无权无势,最终也落得凄惨的下场。
一生冰冷而破败,可怜,可悲。
《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红楼梦名句
红楼梦名句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巨著,被誉为“中国文学的一座丰碑”。
小说中无数的名句,如诗如画,充满哲理,感染着读者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红楼梦中的二十句名言,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1.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出自:第五十二回2. 一脉相承之恩义,从何说起?出自:第四十四回3. 动人心魄,仪态万方。
出自:第五十二回4. 图太宗而不同,巧卫夫而不狂。
出自:第四十回5. 温柔乡里,恶水东流。
出自:第十七回6. 高情逸兴,绰约多姿。
出自:第二十七回7.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出自:第四十四回8. 杳杳冥冥复何知,望帝春心托杜鹃。
出自:第一百八回9.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出自:第五十三回10. 承欢少妇无人问,往来寒食衣衫薄。
出自:第三十三回11. 风月无边,惨淡了人间烟火。
出自:第十四回12. 人心隔肚皮。
出自:第十九回13. 大辣辣的世道,难免紫鹃之类的人。
出自:第九回14. 是兔而非兔,非兔而是兔,是物不是物,非物而是物。
出自:第五十二回15. 华丽者不一定序,序者不一定华丽。
出自:第三十四回16.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出自:第八十二回17.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出自:第一百二十回18.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第五十六回19.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出自:第四十五回20. 大凡人心所存,口中所出,名利情欲之辈,自是最易得罪人。
出自:第四十四回以上是二十句红楼梦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每一句都彰显出曹雪芹的深邃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是中国文化精髓的凝聚体现。
这些词语或深或浅,均蕴含着珍贵的人生智慧,让我们在阅读中身临其境,感受其深切的情感和艺术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若钿
红楼梦中爱所存
其实我很难描述当我把红楼梦合上时的感觉。
天下大赦,贾政仍袭了荣国世职,贾赦贾珍被免罪。
家产回归。
贾兰贾宝玉中举,巧姐成了亲。
宝钗怀胎,上下一片喜气。
要不是宝玉随后出了家黛玉王熙凤病逝,那么一切好像都如十九年前十年前六年,大观园的男男女女长大了成亲了,一切好像都是原来的样子,都是当初完整的模样。
可是红楼梦不是这样的著作,将悲伤隐在繁华之后,最明显的是情伤。
首先是主角的爱情。
我觉得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两株玫瑰,钗为红花黛是白。
红玫瑰娇艳大方而高贵,白玫瑰柔美清丽则矜骄。
花开两朵各吐其芳,两人就这样在宝玉的生命里各自绽放,美了差不多五年。
张爱玲有过这样一句话:男人的一生里都有两朵玫瑰,白玫瑰和红玫瑰,如果娶了白玫瑰,时间久了,她就成了你衣襟上的一颗饭粒,而红玫瑰则是心口的那颗朱砂。
如果娶了红玫瑰,时间久了,她就是一抹暗色的血,而白玫瑰却是窗前的明月光。
真是有趣的话,也很有道理。
人往往因为得不到而觉得珍贵,回忆留白所以固执得认为是最美好。
可是我认为这句话在他们三个人的纠葛中并不起作用。
钗黛虽是红白两株玫瑰,却不是宝玉命中的“红玫瑰”和“白玫瑰”。
自始至终黛玉是宝玉的最爱。
是,贾宝玉是博爱,是对着除黛玉之外的姑娘也怜之惜之,疼之亲之。
可是你能说他“最爱黛玉却不能只爱黛玉”么?我以为是不能的。
因为他只对黛玉有男女之爱。
他为她发疯为她痴傻,这点我只以第九十五回及第九十七回中两段文字说说我的理解:
“独有宝玉原是无职之人,又不念书,代儒知道他家里有事,也不来管他:贾政又忙,自然没空儿查他。
想来宝玉趁此机会,竟可与姊妹们天天畅乐,不料他失了玉后,终日懒怠走动,说话也糊涂了。
并贾母等出门回来,有人叫他去请安,便去:没人叫他,他也不动。
袭人等怀着鬼胎,又不敢去招惹他,恐她生气,每日茶饭,端到面前就吃,不来也不要。
袭人看着光景不像是有气,竟像是有病的。
——第九十五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以假混真宝玉疯癫》)“
宝玉失了通灵玉,便像是失了魂。
如此一说,通灵玉竟好似宝玉的心了。
既是通灵,那么我斗胆以为它预见了黛玉的病逝,娶钗失黛的结局,于是迷茫了本性。
所以宝玉丢了玉,如同丢了心,于是开始痴痴傻傻。
如此可见丢了黛玉,宝玉就好像丢了心一样。
我举这样例子是想说,黛玉在宝玉心中真的是不一样的分量。
前者有钏儿跳井身亡,晴雯抱屈而终,迎春受虐而终,宝玉虽是肝肠寸断但也只是洒眼泪写祭文;唯独失了黛玉,才好似失了心一般。
“黛玉却也不理会,自己走进房来。
看见宝玉在那里坐着,也不起来让座,只瞅着嘻嘻的傻笑。
黛玉自己坐下,却也瞅着宝玉笑。
两人也不问好,也不说话,也无推让。
只管对着脸傻笑起来。
袭人看见这番光景,心里不大得主意,只是没法儿。
忽然听着黛玉说道:‘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笑道:‘我为林姑娘病了。
’袭人紫鹃吓得面目改色,连忙用言语来岔。
两个却又不答言,仍旧傻笑起来。
(——第九十七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米本性》)”
这一段是我觉得全文最温馨的一段,虽然到此已经是到了两人爱情的绝境时,但是两人痴傻中不忘对方,我从中看到了默契,依恋和爱情,这才是刻骨铭心的爱情。
林黛玉是窗前明月光,也是胸口朱砂痣。
那么宝钗是怎样一个情形?
我实在是很喜欢薛宝钗这个人物的。
这可能跟我看87版红楼有关。
很喜欢宝钗扮演者的长相,扮相十分好。
一颦一笑都是一幅经典仕女图似的。
看书的话我喜欢黛玉,而电视里论长相则喜欢宝钗,看着就觉得十分可亲,而黛玉则是长相气质都偏冷。
实际就像我上次说的,薛宝钗是那种我们可以想象得出的封建时候最完美的女性。
她可能有心机,也是事不关己不言语,这种做法在那个贾府那个时代是最好最聪明的做法吧。
而丫头娴淑如袭人,亲戚能干如王熙凤,个个都是对她的大气与贤惠温柔做出了肯定的评价。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里宝钗对黛玉不自觉的潜意识的“嫁祸”,但是我仍然觉得她对黛玉是真心好,那种不自觉的“嫁祸”是为了除掉她嫁给宝玉的绊子,但是她应该是不恨黛玉的。
只是可怜这两个绝世美人,因为这样却永远有一道横亘在其中的鸿沟,于是到最后,她们还是一生一死,而黛玉,恐怕还怀着一点恨意而终。
那么宝玉呢,到底有没有对宝钗动过情呢?看似尊敬但是却在宝钗相劝(关于仕途孝道)以不耐烦相对,看似把对黛玉的爱戴温柔移了一点在宝钗身上,却在宝钗作胎科考中举时便黯然踏入空门。
于是到最后,我们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爱她。
而就我上述的论述和粗浅看书得出的结论,我认为是不爱。
可是,就算不爱,她也是在宝玉心中有一定分量的。
特别是成婚后、宝玉稍微顿悟之后。
因此,即使黛玉是心口朱砂痣,她也不会是墙上蚊子血。
黛玉如果是窗前明月光,宝钗也绝不只是衣襟上的饭粒。
我向来喜欢看文章边边角角的爱情。
对配角的感情持有很大的关注。
我记得之前捧着这本书看的时候,一个朋友说:“你有没有觉得,这本书是说,相爱的最后都散了?”
“你死了我就当和尚。
”——贾宝玉
“明日闺中知有谁?”——林黛玉《葬花吟》
“恩爱夫妻不到头。
”——薛宝钗元宵节灯谜
不仅是林黛玉和贾宝玉,还有司棋(迎春侍女)和潘又安,柳湘莲和尤三姐,史湘云和她的丈夫......
几语成谶。
红楼梦的悲情基调,凄清结局,都透过这些字句,隐隐得透了出来。
红楼梦的存在,似乎目的在于“拆散一对是一对“......所以赚取了读者很多眼泪。
但是红楼梦不仅仅是在这些爱情的悲剧上花功夫。
每一段夭折的爱情,每一个人的死,字字句句后面都是对现实的无奈,对现实的控诉。
于是贾宝玉叹息:”为什么女子嫁了人成了婚就变成了这么一番世俗的模样?“
为什么相爱的人如司棋和潘又安却因为礼教的阻碍而分飞?
为什么勇敢追求的尤三姐却因为世俗的偏见而自杀以鉴自身?
而又为什么,势力大的人总是能一手遮天,贫苦的百姓生命却如同草芥?
那么又为什么,不管我们如何努力,也挡不了命运时间的滚滚车轮,到了最后才能或者永远不能顿悟这红尘旧事,荒唐遗梦。
最后,四大家族家亡人散,各自漂泊。
只宝琴嫁入梅家,岫烟入了薛府;都未进入薄命司的金钗名单。
而薛蝌和梅公子,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人,无论在哪,都不是大风大浪所关注的重点。
作为后半部分才出现的薛蝌,正气,平淡,安然,在《红楼梦》的读者眼底掠过,回味中才发现,他原来是书中最难得的暖色。
同理还有柳湘莲,这是我在书中除了贾宝玉之外最喜欢的两个“须眉浊物“。
而试想一下,为何那么相爱的两人如宝玉和黛玉,却无缘如此还抵不过类似盲婚的爱情。
这又是一个不解的难题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