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读后感doc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阅读,我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学到了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首先,书中强调了供求关系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通过阐述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变化,我了解到了市场经济是如何形成价格的。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会下降,而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则会上升。
这种供求关系的分析让我对市场的运作机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其次,在阅读书中关于市场失灵的部分时,我更加强调了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书中提到,市场经济并不是完美的,它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干预来纠正市场的偏差。
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税收和津贴政策来调整市场供求关系,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等。
这些政府的干预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定和效率。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分工和贸易的重要性。
通过分工,个人可以更加专注于某项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而贸易则可以让不同地区的人们互相交换产品和服务,实现互利共赢。
这让我意识到,分工和贸易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总的来说,曼昆经济学原理这本书触及了经济学的方方面面,让我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书中介绍的案例和实际应用也让我明白了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经济学的兴趣也进一步加深了。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可以说是经济学史上一个里程碑的作品。
这本书是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它详细地阐释了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揭示了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本质。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有了很多思考和收获,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和感受。
第一,马歇尔的思考方法非常严谨,他致力于用图表和数学公式来展示经济学的理论。
这种方法使经济学成为了一个更加科学的学科,而非只是一种观察和推测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更加准确地预测未来经济趋势。
这种严谨的思考方法是我们今天在经济学领域所运用的的基础。
第二,马歇尔的经济学理论着重强调了供需关系对市场和经济的影响。
他说:“在任何市场上,价格的高低由两种力量所决定,一种是供给力量,另一种是需求力量。
”这个引言体现了马歇尔经济学思想的核心,即市场供求决定价值。
他的这种理论使得经济学更加注重了市场调节力量的作用。
这种思想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仍然被广泛应用。
第三,马歇尔的经济学里注重了人的主观意识。
在他的理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理性预期和决策非常重要。
他认为,市场价格是经济主体间信息的交流,是市场机制透明度的表现。
马歇尔经济学理论鼓励我们尊重人的主观意识,理解和研究他们的选择和行为背后的经济因素,尊重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和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能力。
第四,马歇尔的经济学理论非常注重应用。
他认为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并使人们更加繁荣。
在这个方面,马歇尔大胆融合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发展了广泛的经济应用,例如商业和财务。
事实上,他的这种应用意识也直接影响了他的学生,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经济学理论。
总的来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一本非常好的经济学指南。
它的深刻性、广泛性和创新性使其成为经济学领域一个不可忽视的作品。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可以有更深入地了解经济学的本质,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也更好地应用经济学在实践中。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经济学思想和方法方面得到马歇尔的启示,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经济奥秘。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1依我看来,这是一本每个人都应当读一读的好书,若你对经济学知之甚少,则尤其如此。
我看的这个版本是它的第三版中文版,由梁小民翻译,分上下两册。
现在最新的英文版已经是第五版了。
我现在只读完了它的上册,即前十七章。
我打算先暂停一段时间,看看其他的书,然后再继续学习它的下册。
我这个人是比较缺乏经济头脑的:不会赚钱、不会投资、也不会花钱。
从小,周围就没有真正懂经济学的人,所以没有受到过这方面的熏陶。
因而对我来说,就不是单纯看看投资一类的书就可以学会赚钱的了,需要从头开始,首先培养自己最基础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读完这本书,果然收获不小。
很多以前不是太明白的一些现象,现在都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大到国家的经济,比如,中美之间的贸易对谁有利,对谁有弊;英国当年为啥要搞圈地运动;小到个人经济,比如我的工资是如何被制定的等等。
以后我会慢慢把这些想法都整理记录下来。
这本经济学原理的开篇就提出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其后的章节都是围绕着这十大原理对各种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的分析论述。
在这里,我就以重新复习一遍这十个原理的方式来作为自己的读后感吧。
这十大原理中的头两条不单适用于经济学领域,而是对我们所做的任何决定都适用,所以我在这里对这两条做了评论。
其它条目领会得还不够深,要过些时候单独写评论。
1、People face tradeoffs.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这一条作为十大原理之首,是因为每个人即便从未学过经济也会对它有最深刻的体会。
经济学中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这个权衡取舍引出来的;而经济学研究的意义也正是在于帮助人们在权衡取舍中选择最优的方案。
我想大家应该都有过和我同样的体会:欲望很多,能得到满足的却很少。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经济学原理》指的是一类书籍,中英皆有,是比较基础的经济类教材。
阅读经济学原理,了解经济的运营。
下面是本人带来的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一经济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意为“管理一个家的人”在一个家庭面临许多决策时,它必需决定哪些家庭成员去做什么,以及回报每个家庭成员得到什么,谁做饭?谁洗衣服?而谁能在晚餐时多得一个甜筒?简而言之,家庭必须考虑每个成员的能力,努力和愿望,在各个成员中配置稀缺资源。
同样,一个社会也面临许多厥词,社会必须要一个人种粮,做衣……一旦社会分配人们去做各种工作,也该分配他们生产的物品与劳动量。
由于资源稀缺,社会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稀缺性(scarcity)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
一个社会也不能给每个人他们向往的最高水平生活。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字节的稀缺资源。
多数中,资源是由成千上万家庭和企业共同行为来配置的。
因此,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去做出决策,他们工作多少,购买什么,储蓄多少,以及如何将这些储蓄用于投资。
经济学家还研究人们互相交易。
例如,经济学家探讨一种物众多的买着与卖者如何共同决定这种物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量。
最后经济学家的工作就是分析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趋势,包括平均收入的增长,找不到工作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以及价格上升的速度。
而以上这只是经济学所研究的一种方面。
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样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
做出决策要我们在一个目标和另一个目标之间取舍。
社会棉铃的另一种权衡取舍是在效率和平等之间的。
效率(efficiency)是指实惠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的东西。
平等(equity)是指将这些资源的成功公平的分配给社会成员,换句话说,效率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配这块蛋糕。
在设计政府政策时,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比如现在我们共同富裕这个目的在于实现更平等的分配经济福利政策。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作者迈克尔·列森,是一本广泛使用的经济学教科书,在全球20多个国家的大学都有应用。
读完这本书,我被深深吸引,在自己的思考中有了不少新的认识。
首先,书中分析了经济学中市场力量、外部环境对经济活动以及政府调控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以经典实例体现了经济决策怎样决定了当前价格,甚至影响企业决策,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
从理论上说明了各种因素如何影响市场,有助于理解经济学的工作机制。
其次,书中重点讨论了税收和公共支出的影响,特别是讨论了复杂的货币政策。
税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公共支出则是政府将其税收收入投入社会使用的主要方式,从而可以实现社会财政正常运作有助于财政生活。
而货币政策则是当前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调节手段,它特别重要的存在,其实是对宏观经济的调整,促进社会的经济稳定发展,改善普通大众的生活。
最后,《经济学原理》也讨论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发展脱贫攻坚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改变传统的经济模式,吸取经验教训,实施灵活的政府政策,合理分配资源,从而形成市场机制,复利经济。
总体来说,《经济学原理》是一本经典的读物,深刻的让我认识到经济学的功能,是改变整个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
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增加对于经济学的热爱。
我未来也有可能选择经济学专业,来实现个人的目标,利用经济学改变社会,让更多人受益,把经济学运用到实际,实现自己的梦想。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经济学原理是一本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入门教材,通过对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介绍,让读者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收获颇丰,不仅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经济学原理让我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作者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案例,将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变得具体而易懂。
比如,在讲解供需关系时,作者通过市场上的商品交易来解释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让我对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作者还对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经济学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让我对这些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经济学原理让我对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供给、需求、价格等基本经济学原理的介绍,我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全球化的今天,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至关重要。
经济学原理通过对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世界经济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最后,经济学原理让我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让我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问题至关重要,而经济学原理通过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介绍,让我对这一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的来说,经济学原理是一本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入门教材,通过对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介绍,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相信这些知识将对我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经济学原理学习心得3篇
经济学原理学习心得3篇经济学是一门既有趣又有用的社会科学。
作为一门导论课程,经济学原理教会你运用少量知识来理解和改变世界。
本文是学习经济学原理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经济学原理学习心得篇一经济学一直是我感兴趣的学科,大体是因为经济学可以让我清楚地看到一些社会现象的本质。
经典的经济学入门教材很多,如斯密的《国富论》,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等,但我想向大家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书。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曾创造了两次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书还未完稿时,出版商就出价14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著作卖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二是书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出版仅3个月就被300多所大学采用作为教材,其英文版发行量在1998年出版当年就高达20万册,成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其畅销速度与畅销数量又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本书特点鲜明,简明、有趣味、思路清晰且逻辑严谨,是一本绝对值得去细细品读的书!我是在2007年夏天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读后有种醍醐灌顶的新鲜感。
通常认为,经济学是一门艰深的学科,常常需要运用大量深奥的数学知识,令人望而却步,但在读完本书后,却有了另一番感受。
这主要因为曼昆从容易理解的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入手,循序渐进,旁征博引,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向读者展示经济学的无穷魅力。
限于本人的专业知识与文字驾驭能力,就书中前三条基本原理浅显地谈谈我的一些读后体会。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书中告诉我们,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我们面临权衡取舍,这才会在生活中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相信大多数人对于其中的道理并不陌生,但能够时时做出正确取舍的人不多。
孟子在《告子上》中感叹,“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这充分说明了取舍的痛苦,如何取舍,就得按照理性人的思维模式了。
曼昆在提到这个原理时写到:“也许一个人一生中没有一种取舍比工作和闲暇之间的权衡取舍更明显和更重要。
”我完全赞同这句话。
尤其对于个人来说,时间是最大的稀缺性资源。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昆的一部经济学著作,自1997年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经济学的阐述,成为了世界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读完《经济学原理》,我深感震撼。
这本书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经济的力量、市场的作用和社会的影响力。
首先,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经济的力量。
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分析,揭示了经济是如何影响个人和国家的生活水平、财富分配和社会进步。
这种对经济的力量的关注,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责任。
其次,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市场的作用。
在书中,作者详细阐述了市场经济是如何通过供求关系来调节价格、分配资源和促进创新。
这种对市场的作用的关注,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市场机会和竞争能力。
此外,《经济学原理》还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影响力。
在书中,作者强调了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以及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和法规来调控市场、保护弱势群体和维护社会稳定。
这种对社会的影响力的关注,让我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总之,《经济学原理》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经济学著作,它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经济的力量、市场的作用和社会的影响力。
这部作品不仅让我陶醉在知识的海洋之中,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经济活动、市场机会和社会责任。
同时,它也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体验,就一定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力量。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1才放那么短短的30多天假就要被导师要求看着这两本书过年,一开始,我真不懂为什么,单单只看书的名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安排看这本无聊的书,又有点不爽,但耐心去看,又觉得其实没有那么难接受,内容也还是可以的,就硬着头皮把书用最短的时间读完了。
看完之后才发现,把《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本书比成继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并没有夸大,那是名副其实的。
大卫李嘉图作为古典经济学派的继承人,其思想深深地受到亚当斯密的影响。
《国富论》正是李嘉图接触学习经济学的第一本作品,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研究的几大主题和《国富论》的主题有相似之处的最主要原因。
当然,这两本如此著名的作品有再多的共同之处,还是各有优劣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所涉及的范围上也比不上《国富论》,《国富论》所讨论的更加广、内容更加多。
即使思想上被影响,李嘉图还是能够对亚当斯密批判地学习而非盲目认同、全盘接受的,还是能够就这些话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的。
这本书一开始并不是讨论“分工”的问题,而是就“价值”展开叙述。
而且李嘉图并没有按照常理只是谈论价值问题,而且他还假定了商品的存在,假定了工资、资本、利润、一般利润等等的存在,并且就这几方面也论述了一番。
这些问题本应该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才需要进一步说明的,但李嘉图却有着其自己独特的一面。
接着就是“地租”问题了,其实我个人认为相比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面的对地租问题的讨论,李嘉图在这方面对这个问题的见解有点逊色、不够深刻、不够有针对性,李嘉图是以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见解为前提展开论述的,而亚当斯密是围绕自己独到的看法,围绕如何让国富民强去写的。
因此,就这一主题,李嘉图还是比不上“老手”,思想上稍稍劣了点。
接着所说的价格、利润、工资什么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对前面几章价值、地租的概括、补充。
其实这本书看下去真的觉得内容很少,但里面的思想却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范文3篇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范文3篇《经济学原理》读后感范文3篇《经济学原理》读后感范文1一、建立明晰的现代权属关系。
针对国内的供水、供电、供气、固话、铁路、航空、石化等垄断行业,由于其一次性建成成本巨大,技术门槛和综合协调要求很高,历史上已形成了国家自然垄断。
这些行业机构人员冗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运行效率低下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通病,不从体制权属改革促进市场竞争的根本上入手无法治疗历史顽疾。
有效的做法是,将这些行业的固定产权和经营权进行剥离,管线、设备、铁轨、采油井等固定产权归国家独有,经营权全面向社会挂牌出让,扩大民间财富投资途径,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水电气、电信、石油开采、铁路运营等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在经营权同产权剥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工,促进市场调节功能的完善,将经营权中的生产权和销售权进一步剥离,两权均交由社会化资本去公开运作。
同时,制定国家紧急状态物权征用法,在遭遇战争、重大天灾等突发状况下保留国家紧急征用和托管公共资源和战略物资的权力,以保护国家重大利益和生存安全。
自然垄断行业权属关系的剥离,虽可以较大节约管理成本,更大地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但缺点是由于产权归国家所有,企业往往没有科技发展、升级换代的更新动力,而政府也不会主动去升级设备和更新管网设施等。
导致的结果是,由于设备老化,系统可靠性和运营效率降低。
为解决这一矛盾,按权属关系,应由各级政府编制相关行业的设施设备更新、升级和发展规划,报送国家审批或备案,设备更新和设施建设严格按批准的规划实施,以上规划内容的调整和修编须立法加以规范。
同时,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当地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或单位负责国有固定资产的全天候日常维(养)护管理。
对于金融、电信(固话除外)等其他非自然垄断行业,进一步扩大政府特许经营范围,允许社会资本兴办私人金融、私人电信业务,逐步破除垄断现象,最终完全实现市场化竞争,对于国有和私有企业在政策上实行同等国民待遇。
二、建立严格的激励、问责和考评机制。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是一本经典的经济学教材,由美国经济学家N·格里高利·曼昆所著。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入门指南。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经济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曼昆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经济学原理阐述得清晰易懂,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书中介绍了许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需求、供给、市场均衡、生产要素价格等。
这些概念不仅对于理解经济学原理至关重要,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概念,我逐渐领悟到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开始用更加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如比较优势原理、机会成本原理等。
这些原理不仅对于理解国际贸易、资源配置等问题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个人决策和职业规划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和思考这些原理,我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当然,阅读《经济学原理》也让我对经济学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仍然存在着许多未知的领域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同时,经济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理性看待经济学的预测和分析结果,避免过度依赖和盲目接受。
总的来说,《经济学原理》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经济学教材。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人生中的一部珍藏之作,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作品,共同感受经济学的魅力。
经济学原理曼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曼昆读书笔记经济学原理曼昆读书笔记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近期看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感慨颇深,全书没有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也没有复杂深奥的近代数学知识,这是一本适合平民大众阅读的作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
另一方面,其内容是博大精深,返璞归真,用平易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现代经济学的根基,原理清晰,分析透彻,在当今众多的经济学著作中璀璨而夺目。
什么叫经济学?文中在前言中首先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和处理社会中人一般生活事务的学科。
该定义简单而扼要,阐明了经济学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是人类的一般生活事务,指出了经济在人类一般事务中的基础地位。
据此,如果一个生活在当代的年轻人连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都不具备,全然无知,那么某种程度上,其可以形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文盲。
因此,曼昆在前言中所述,这是一本给下一代阅读的书籍,作为留给下一代的另一种贡献。
《经济学原理》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上下两分册,遵循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叙述线路,上册为《微观经济学分册》,下册为《宏观经济学分册》。
《微观经济学分册》中,文章从经济学的十大原则入手,指出经济的一切原理或推演均源于此。
根据这些原则,讲述了微观经济的几大经济理论基础,包括供需理论、弹性分析、剩余福利等。
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经济学分析结论,如由于粮价的低弹性,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发展往往却牺牲了农民收益;又如,无论商品税收是向消费者还是向生产者征收,其最终成本的转嫁结果都是一样的等等。
《原理》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非常注重读者分析能力的培养,阐述了经济现象分析的一般步骤,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拓宽读者的思路,激发读者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兴趣,进而从分析中形成观点。
在分析完市场失灵下政府的作用后,书籍循序渐进,水到渠成,重点介绍了企业的微观组织行为,分别对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和垄断竞争四类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的供需关系和企业运作行为作了详尽的理论剖析,这部分内容非常精彩,前面章节的铺垫终于滋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使读者大饱口福,受益匪浅。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整理18篇)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整理18篇)篇1: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市场的逻辑:一个人要自己幸福,首先要给他人创造价值。
看到书名,自己就会想到,这是一本很深奥的书籍,而自己对经济的走向并不了解,可又觉得经济与个人生存息息相关。
既然这是一本备受推崇的书籍,那为何不趁此机会迅速脑补一下,后半生就可以站在高点上看财富的积累,让生活更有保障。
上面是阅读之前的想法。
读完之后,细细品来,很多经济学原理也是人活着的态度,处世态度,情绪波动稳定在区间中。
人的大脑就是一本经济学原理,这本书的'最终目的也是让经济不要处于剧烈震荡,也在不断研究总结历史上经济发展过程,不断找到稳定经济,防止经济过热过冷,哪种经济预测方式方法是合理的,哪种供给需求曲线折中是比较适宜的。
所以看完这本书,经济学--à>>就是人的大脑波动的控制学,最优、折中、曲线、让位、囚徒、效率、改进、宏观、微观、弹性、陷阱等等。
人的大脑啊,它不为外界所动,但对外界充分感知,果断出手、微动调节、弹性交叉等等,汇聚在一起。
那就是,安住内心,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获取外部的知识来做到全知全觉,但又不为外界所影响,达到经济稳定调节,消除剧烈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观察自己,就是这样静静的观察它。
避免自己充当政府对市场过度管制,造成情绪震荡幅度过大。
这本书的目录做的非常好,不但目录详细列出了每一个小结要说的内容,还把举的例子详细分类显示在另外一个单独目录里面,先看这些例子,就把整本书的主要内容简单了解了一遍。
亚里士多德,20xx年前希腊哲学家,指出,人有三种生活:①享受的生活;②政治的生活;③沉思的生活。
①是生理欲望的满足,吃、喝、穿、看、听,都是感官刺激。
②是追求权力和荣誉③运用理性追求真理前两种都是依赖别人,因为不是自足的,只有沉思的生活是不依赖别人,生活是自足和自得其乐的,是他人不能夺走的。
篇2:经济学原理读后感我这个经济学零基础的人,一直想找本书学学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经济学原理是一本经典的经济学教材,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经济学教育中。
本书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帮助读者理解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经济学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对经济学的一些核心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本书对于供求关系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供求关系无处不在。
无论是市场上的商品交易,还是劳动力市场的竞争,都离不开供求的平衡。
通过学习本书,我了解到供求关系对于价格的形成和资源配置的影响,以及政府在市场中的干预对供求关系的影响。
这让我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能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其次,本书对于边际效用和成本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
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的概念在经济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本书,我了解到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的规律,以及如何通过比较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来做出最优的决策。
这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性地进行选择,也能更好地理解企业和政府在决策过程中的考量。
最后,本书对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讲解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效益不佳的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市场失灵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问题。
本书通过案例和数据分析,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以及政府应该如何进行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这让我对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能更好地理解政府的一些政策和举措。
通过阅读经济学原理,我对经济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能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经济学教材,更是一本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启蒙读物。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深入学习经济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素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读完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深藏智慧的老者,慢慢向我讲述着经济学的奥秘。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心里有点犯嘀咕,担心会是一堆枯燥的理论和复杂的图表。
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我发现自己完全错了。
马歇尔用他清晰而又生动的笔触,把经济学的道理融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这个经济学小白也能读得津津有味。
书中提到的供求关系,让我想起了之前在菜市场的一次有趣经历。
那天,我陪妈妈去买菜,想买点新鲜的西红柿。
我们来到一个摊位前,摊主热情地招呼着我们。
妈妈看了看西红柿,问了价格,觉得有点贵。
摊主赶忙说:“大姐,这可都是早上刚摘的,新鲜着呢,你看这色泽,这饱满度。
”妈妈还是摇了摇头,准备去别的摊位看看。
结果我们转了一圈,发现其他摊位的西红柿要么品质不如这家,要么价格更高。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摊位。
这时,摊主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说:“我就说嘛,我这西红柿绝对值这个价。
”妈妈犹豫了一下,还是买了一些。
这看似简单的买菜过程,不正是供求关系在发挥作用吗?摊主的西红柿是供应方,我们是需求方。
当我们觉得价格过高,需求就减少,试图寻找其他更合适的选择。
而当发现其他供应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时,又不得不回到最初的供应方,接受那个原本觉得偏高的价格。
这小小的菜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微观的经济市场。
还有关于边际效用的概念,也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喝饮料的习惯。
有时候,在炎热的夏天,我特别口渴,买了一瓶冰可乐。
第一口喝下去,那感觉简直爽到爆,瞬间觉得暑气消散了不少。
接着再喝第二口、第三口,满足感依然很强。
但喝到一半的时候,那种满足感就开始逐渐下降。
等喝得差不多饱了,再继续喝下去,甚至会觉得有点难受。
这其实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的体现。
第一口可乐带给我的满足感是最强的,随着喝的量增加,每多喝一口带来的额外满足感在逐渐减少。
马歇尔在书中还强调了长期和短期的分析。
这让我想起了家附近的一家小吃店。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经济学原理是一门探讨资源分配、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学科。
无论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都应该阅读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这本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位经济学大师的深思熟虑和卓越的智慧。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系统地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原理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他以清晰简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供求关系、边际效用、成本概念等经济学基本概念。
这让我对于经济学的复杂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书中,马歇尔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经济学的真实应用场景。
他通过自然界的比喻,将经济学原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使得抽象的经济学理论更加具体、可感知。
这种实例的运用,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诸如机会成本、竞争、市场价格形成等重要概念。
马歇尔在书中不只是简单地介绍理论,更注重培养读者的经济学思维。
他鼓励读者思考问题的多元性,并提出多个角度的分析方法。
这样的思维训练,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我在现实生活中更加理性地看待经济现象。
此外,马歇尔还在书中强调了经济学原理的演进性。
他认为,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更新理论和应用方法。
这给我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视野,并让我明白经济学的研究永无止境,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
总之,阅读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我关于经济学学习的一次难忘经历。
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加深了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还培养了经济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马歇尔的智慧和见解让我深感敬佩,并激发了我对经济学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所学将派上用场,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的。
它是一本经济学入门教材,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读完这本书,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经济学的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马歇尔在书中介绍了供求关系的理论,强调了供求的平衡对于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他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和数量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求的平衡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个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价格会上涨或下跌,为什么某些商品供不应求。
其次,马歇尔还介绍了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
他认为,每个人对于同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也就是说,当我们消费一种商品时,每多消费一单位,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这个原理让我认识到了满足感的边际效应,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会有满足感的极限。
此外,马歇尔还强调了成本的概念。
他认为,成本不仅仅是生产商品所花费的费用,还包括了机会成本,即为了生产某种商品而放弃其他可能的产出。
这个概念让我对成本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使我明白了为什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总的来说,经济学原理这本书通过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介绍,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它不仅让我认识到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还让我明白了经济学对于实际问题的应用。
读完这本书,我对经济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也对经济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通过阅读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我学会了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学会了运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对我个人和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个人层面上,我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资源,做出明智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在社会层面上,我可以理解经济问题的本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尽管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公式,但通过反复学习和思考,我最终克服了困难并对经济学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会在经济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读后感读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世界,一个充满着复杂现象和微妙规律的领域。
马歇尔的这本书,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晦涩术语和高深理论,反倒是以一种平实、亲切的方式,将经济学的道理娓娓道来。
就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坐在你面前,耐心地给你讲解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书中对于需求和供给的分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马歇尔用了大量的实例来阐述这两个概念,让我明白了它们并不是抽象的经济学术语,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说,我家附近有一个菜市场,每天早上,摊主们摆出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
如果某一天某种水果大丰收,供给量大幅增加,价格往往就会下降。
而到了过节的时候,大家都想买这种水果送礼,需求量猛增,价格又会上涨。
这看似简单的价格波动,背后其实就是需求和供给在起作用。
再说说弹性这个概念。
以前我总是觉得这个词很抽象,搞不懂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但马歇尔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我恍然大悟。
就像汽油的价格上涨,短期内,人们可能因为工作、生活的需要,即便价格高了,也还是得加油,所以需求弹性比较小。
但从长期来看,如果汽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人们可能就会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或者购买更节能的汽车,这时候需求弹性就变大了。
还有关于消费者剩余的部分,也让我有了新的思考。
有一次我去商场买衣服,看中了一件标价 500 元的衬衫。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 300 元成交。
那一瞬间,我心里特别高兴,觉得自己赚到了。
现在想来,这多出来的 200 元,就是我享受到的消费者剩余。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这种消费者剩余,只是以前没有意识到而已。
马歇尔在书中还强调了时间因素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装修房子的经历。
一开始,为了追求高品质,我什么都想要最好的,觉得多花点钱没关系,反正一次性搞定。
但随着装修的进行,我发现预算超支得厉害,于是不得不重新调整方案,选择一些性价比更高的材料和家具。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一)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曾创造了两次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书还未完稿时,出版商就出价14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着作卖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二是书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出版仅3个月就被300多所大学采用作为教材,其英文版发行量在1998年出版当年就高达20万册,成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其畅销速度与畅销数量又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本书特点鲜明,简明、有趣味、思路清晰且逻辑严谨,是一本绝对值得去细细品读的书!我是在2015年夏天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读后有种醍醐灌顶的新鲜感。
通常认为,经济学是一门艰深的学科,常常需要运用大量深奥的数学知识,令人望而却步,但在读完本书后,却有了另一番感受。
这主要因为曼昆从容易理解的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入手,循序渐进,旁征博引,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向读者展示经济学的无穷魅力。
限于本人的专业知识与文字驾驭能力,就书中前三条基本原理浅显地谈谈我的一些读后体会。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书中告诉我们,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我们面临权衡取舍,这才会在生活中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相信大多数人对于其中的道理并不陌生,但能够时时做出正确取舍的人不多。
孟子在《告子上》中感叹,“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这充分说明了取舍的痛苦,如何取舍,就得按照理性人的思维模式了。
曼昆在提到这个原理时写到:“也许一个人一生中没有一种取舍比工作和闲暇之间的权衡取舍更明显和更重要。
”我完全赞同这句话。
尤其对于个人来说,时间是最大的稀缺性资源。
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要是把时间都用在怨天尤人上,你就放弃了学会改变境遇的奋斗和追求。
其实,我们自己也在被取舍中生活着。
无论我们在找工作时,还是与他人合作时,甚至找女朋友时,如果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稀缺性资源,如高学位、良好的口碑、漂亮的相貌……只有这样才可以发送有效的信号,才可以让他人权衡取舍时更多的考虑我们。
经济类书籍读后感
经济类书籍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经济学原理》的书籍,这本书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世界的运作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在书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供求关系、边际效用、成本收益分析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这些原理,我开始明白了为什么市场会出现供需失衡、为什么价格会上涨或下跌,以及为什么企业要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这些原理不仅仅是经济学家们的理论,更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
其次,这本书让我对市场经济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对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明白了市场经济是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的。
我也意识到了市场经济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以及市场竞争对提高效率和创新的重要性。
这些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认识,让我对市场经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这本书让我对经济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贸易政策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明白了这些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我也开始理解了为什么政府要采取某些政策来调控经济,以及这些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这些对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知识,让我对经济政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世界的运作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这些知识将对我的未来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环境中的挑战。
我会继续学习经济学,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素养,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怎么学经济学呢?与其看些“经济学通俗演义”、“生活中的经济学”之类的,不如直接去读教科书。
经济学好歹也算一门相对比较成熟的社会科学,教材想必写得不会很烂吧?
以前看到过书评,推荐美国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教授的《经济学原理》,号称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
那就从这里开始吧。
一个原因所对应的那个结果是不可避免和无法更改的,因此也是可以预测的。
但某个具有生命的一方对另一个遇到的对手所采取的主动却不是原因,而是挑战;其结局也不是结果,而是应战。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喜欢用“宏大叙事”的,不止是汤因比这样的宗师级学者。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1章就叫做《经济学十大原理》,看起来派头“十足”。
这十大原理是: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即机会成本);
三,理性人考虑边际变量;
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到这里为止,都挺象原理的样子。
不过鲁迅可能会认为曼昆犯了“十景病”,因为他的最后两条是:
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如此技术性的两条和前面如此具有普遍性的八条放在一起,真令人为曼
昆汗颜!不过我们暂且不必“为古人担忧”,先专心来研究他的第三条:
理性人考虑边际变量。
经济学认为,经济事物总是在各种影响因素下不断变动的变量,因此,边际
量就是理性人在做正确决策时的重要参考。
比如,我们知道一块土地上的庄稼收成的产量,除了别的因素以外,主要是受我们往这块地里施加肥料量的影响,也就是说,产量是施肥量的函数。
起初,由于地广肥稀,或许第1份肥料所能增加的产量不大,后来的肥料会较大地增加产量,但到了一定的拐点以后,再继续施肥,总产量仍然会递增,增加的速度却会变慢了,即它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再施下去,它们的边际产量越来越小,直到一定的界限,边际产量就是零了,若要再超越这个界限,肥料会侵蚀庄稼本身,使总产量反而减少,它的边际产量也就为负数了。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边际效用(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它所运用的就是“边际量”的概念。
一般来说,任何商品(或生产要素)所带给我们的边际效用(边际产量)总是递减的。
当然,也有一些边际量是递增的,或者是多变的。
“边际量”概念的引入,是经济学历史上的一场重要的革命——边际革命。
边际革命实际上是将高等数学中的数学分析方法引入了经济学的领域。
在它以前的经济学研究中,人们只会简单地加减乘除做四则运算,更是把每种商品(或生产要素)都看做是同一的东西,不能分辨出它在不同数量时的不同意义,而实际上它们是有所不同的。
边际量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理性的正确的决策。
作为消费者,我们不要把所有的钱都拿来买一样的物品,因为它的边际效用递减。
当你拥有第1双皮鞋的时候,你可以足下生辉,当你已经拥有若干双皮鞋的时候,你再买一双皮鞋的钱还不如去买你还没有的其它消费品,因为从它那里你可以得到更大的边际效用。
作为生产者,我们也别把所有的资源都用来过多地生产同样的物品,因为它带给我们的边际收益递减。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太多了就不值钱。
也正因为所有的厂商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才不断地去开发新产品,从而使我们的物质世界丰富多彩,日新月异。
作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我们一定要尽量让自己成为那样一种人,即你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来说是边际产量较大、从而你自己所能得到的报酬是较高的,这就需要你去学习掌握某种技能,而能掌握这种技能的人却是不多的。
无论如何,理性人的思维方式中必须建立起边际量的概念。
再来研究他的第四条: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比如当苹果价格上升而其它条件不变时,人们会更少地吃苹果、更多地吃梨,同时苹果园主会雇更多工人、生产更多苹果。
在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激励就是这种价格信号。
政府也可以通过税收、立法等手段提供激励,以图改变民众的行为。
例如欧洲的汽油税比美国的高,所以欧洲开节油型汽车的、坐公共汽车的都比美国多。
一个“非平庸”的例子是汽车安全带的故事。
1960年代美国立法要求新汽都必须配置安全带。
作为直接的影响,发生车祸时司机存活的机会提高了。
然而立法者没想到的是,还出现了间接的影响:由于开快车的危险降低了,司机们趋向于更快、更放肆地开车。
结果是车祸的次数增加,司机死亡人数变动很小。
更糟糕的是,开车谨慎程度的下降对行人不利,所以行人死亡人数增加了。
这个令人有点哭笑不得的故事告诉我们,分析任何一项政策时,不仅应该考虑其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通过激励产生的间接影响。
可想而知,间接影响可能是负反馈,也可能是正反馈。
从这条原理可以看出经济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问,经济学家很乐于提出各种各样的政策(或者批评其他经济学家的政策)来激励人们做出希望的行动。
当激励是人对人的“挑战”时,这条原理就暗合汤因比之意。
从这条原理的精神看来,政治家应该具有强烈的反对绥靖政策的倾向,因为绥靖构成了一个诱导侵略者得寸进尺的激励。
对此最经典的论述还那得数我们孔老夫子(《论语》宪问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要是没有这正确的挑战应战机制,象那些文明边缘的民族一样,“打不过他就加入他”,那么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经济学原理》这本书,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用经济的角度去分析实际问题。
让我们更理性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