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法制教案
初中 法制 教案集
初中法制教案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遵守法律的重要性3. 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法律案例,引出法律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的作用。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1)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的作用: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安全等作用。
(3)遵守法律的重要性: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安全、实现国家发展的前提。
3. 互动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和如何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4.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为何要遵守法律、遵守法律对他们有何影响以及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5. 总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遵守法律的重要性的认识。
3. 学生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法律知识讲解材料。
2. 法律案例及相关分析。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厉行法治教案初中政治
厉行法治教案初中政治知识与技能:1. 理解厉行法治的含义和意义;2.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3. 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和公民意识。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2. 开展角色扮演,提高学生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3. 养成遵纪守法、依法行事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厉行法治的含义和意义;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法治宣传短片,引导学生关注法治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厉行法治的含义和意义,让学生明白法治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法治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治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厉行法治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并撰写心得体会。
四、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播放法治宣传短片、提供案例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开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
3. 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后实践中践行法治精神,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德育融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法治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法治实践表现: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法治表现,评价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4. 学生法治意识提升: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等综合评价学生的法治素养和公民意识。
初中法制教育教案20篇 初中生法制教育教案
初中法制教育教案20篇初中生法制教育教案法制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
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初中法制教育教案20篇初中生法制教育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中法制教育教案20篇初中生法制教育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有关是否该遵守交通法规的幽默的法制短片,引发同学思考:是否可以因为某些原因而不遵守法律规范?2.通过自由辩论的形式,让正反两种观点进行交锋,使同学们在讨论中看清问题的本质,了解到不仅要知法,更要信法,进而守法。
3.在明确了守法的重要性之后,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使同学们在寓教于乐中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为严格守法打下基础。
4.评选"法制之星',作为班级法制活动的带头人,带动全班同学乃至全年级、全校同学一起做知法、信法、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活动程序: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今天的这堂班会我们要一起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法制。
那么法律对于大家来说具体是什么呢?学生:法律是约束、规定人们行为的内容。
老师:在开始严肃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轻松幽默的法制短片,讨论一下法律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适用情况。
1.观看幽默的法制短片以夸张搞笑的形式为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找到一些看似合理的借口,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同学们观看后果然出现了一些意见分歧。
老师:这部短片向我们表达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那么我们是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还是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灵活变通一下呢?不知道同学们各自都持有怎样的看法。
学生1:法律的制定是为了维持大家的秩序的,我们必须遵守。
学生2:法律本身就是为了让人们能更好地生活,是为人民着想的。
有时可以灵活变通。
老师:大家的说法似乎都挺有道理。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开展一次小型的辩论会吧。
请支持马凌的同学坐在我左手边,支持孙亦文的同学坐在我右手边。
2.自由辩论围绕幽默的法制短片展开辩论,并可将议题适当扩展而不局限于交通法规。
同学们自主分成两组,由主持人宣布规则,进行自由辩论。
辩论结束后由在场老师做评委,对同学们提出建议和指导。
初中法制教育教案20篇初中生法制教育教案
初中法制教育教案20篇初中生法制教育教案加强法制教育宣传,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惯,有利于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在遇到被打劫、勒索等情况时,可以依法维权。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家长、教师和社会并不能时刻呵护着未成年人,因此未成年人需要自己长本事,有效防范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
在加强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中学生应该认真研究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这是很可贵的,但有些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甚至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
正确对待父母和教师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未成年人应该知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
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维护法律的尊严。
中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包括依靠法律、依靠组织、依靠群众和依靠智慧。
通过观看幽默的法制短片、自由辩论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守法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为严格守法打下基础。
作为班级法制活动的带头人,我们要评选“法制之星”,带动全班同学乃至全年级、全校同学一起做知法、信法、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今天的班会,我们要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法制。
首先,我们观看了一段幽默的法制短片,讨论了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适用情况。
短片中为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找到了一些看似合理的借口,引起了同学们的意见分歧。
我们展开了一次小型的辩论会,对于法律是否应该灵活变通,同学们各持己见,进行了自由辩论。
在辩论中,有同学认为法律是中央领导、专家学者经过层层修订而制定出来的,非常合理;也有同学认为法律是人定的,总会在某些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应随时代的变更而改变。
法制教育有关教案(精选6篇)
法制教育有关教案(精选6篇)法制教育有关教案篇1活动主题:精彩人生,与法同行活动中队:四(1)班辅导员:徐洁洁活动时间:11月28日活动地点:教室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知识,能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国家规定的各项法律、法规,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同时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
活动准备:1、网上查找《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知识2、排练文艺节目活动过程:1、出旗敬礼2、主持人宣布《精彩人生,与法同行》主题班会活动开始。
3、向学生讲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知识。
4、小品表演《我与小偷》。
5、诗歌朗诵《法在我心中》。
6、歌曲《欢乐中国年》。
7、相声《闹着玩》8、宣布《法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结束。
法制教育有关教案篇2一、活动意义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广大师生中掀起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热潮,加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创建法治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
二、活动主题本次宣传教育活动以“普及法律知识,构建和谐学校”为主题。
三、活动重点(一)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通过法制宣传栏,大力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二)积极开展与师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三)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宣传学校《章程》,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学校的规章制度。
(四)充分发挥法制校长的作用,开展法制讲座。
(五)通过校会、国旗下讲话、班会和队会,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讲。
四、活动时间:11月20日-----12月5日五、活动内容(一)活动氛围1、在学校醒目位置悬挂法制宣传标语。
2、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广播法律基础知识。
3、学校宣传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展览。
中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中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五篇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
许多时候是由于我们的不知法、不懂法而造成违法犯罪现象的出现,因此学习、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知识就非常的必要。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五篇,一起来看看吧!中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五篇1一、班会课设想: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而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经常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反了校规校纪。
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也很淡薄。
由于缺少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伤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所以召开本次主题班会,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争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的1、通过看视频、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一些法律常识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点内容1、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违法行为的教育案例,增强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法情景剧表演五、课前准备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知识、交通事故的新闻。
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学唱歌曲、挖掘班级才艺展示的学生。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制作PPT 课件。
六、教学过程1、通过小品展示学习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看交通安全的视频进行法律、安全常识问题抢答,班级学生展示小快板《做个守法的好少年》。
3、联系实际,探讨身边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寻找解决的对策。
4、班级宣誓,争做知法懂法合格中学生。
5、班主任寄语。
6、合唱班歌。
教育过程:上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陈:今天我们的课堂很不寻常,来了很多老师,让我们用掌声对到来的老师表示欢迎。
第一篇章知法李: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制安全意识,尤其是对我们初一小同学而言是十分重要陈:为了加强我班的法制意识,特意把法制教育作为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法制教育教案七篇大全
中小学法制教育教案七篇大全中小学法制教育教案七篇大全中小学法制教育教案篇1教学重点: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教学目的:1、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守法意识;2、使每一位学生远离未成年人的各种不良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3、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懂法、守法、用法;4、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年。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观看一组漫画,思考为什么未成年人会有不良习惯,甚至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二、学生活动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特点和成因?进一步思考,针对成因应采取哪些对策?三、主要内容:(一)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及成因1、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用“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九个字来概括。
从数量上看,全国约2。
5亿学生,其中违法犯罪青少年约占青少年总数的万分之六。
大城市更高,达到万分之二十点六。
其中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达70%左右;从危害性看,由于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单纯,易于冲动,不计后果,其犯罪危害极大。
如建国以来,绍兴县第一起绑票案作案者陈铁江(当时17岁),因经常逃学,与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人混在一起,染上赌博和玩游戏机,为弄钱以绑票索要钱物2万余元,并将9岁男孩杀死,给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从蔓延性看,青少年犯罪模仿性强,其犯罪行为、手段相互传播,结帮成伙,同一类案例在某一地区迅速蔓延开来,重复发生。
团伙犯罪愈演愈烈,像绍兴前几年也有结帮搞派团伙作案的,如“东街帮”、“城南帮”等。
2、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有:①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代初,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14—15岁。
②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目前,违法犯罪青少年多数是辍学生、失学生,以及一些盲目外出务工的青年农民等。
他们大多闲散在社会,无所事事,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③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其中以初中生居多,约占青少年作案人数的18—22%。
中学生法制教案(合集3篇)
中学生法制教案(合集3篇)1.中学生法制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3)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一些不法侵害和意外险情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智慧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提高警惕是防范侵害的前提。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导课二、新授同学们,下面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小丽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阿林,并且很快地介绍自己的真实情况。
阿林约小丽去公园玩,小丽应邀了。
师:根据你们的猜测和想象,你说他俩会怎样?生:……(一)提高警惕过渡:刚才大家对小丽的遭遇作了很多猜测,那么究竟小丽的遭遇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事情的进展。
1.播放影片2.师:小丽这么轻易落入魔掌的原因是什么呢?生:……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形成共识:小丽落入魔掌的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警惕,轻信网友。
(板书:警惕)3.师:我们在网上交友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课件出示)a.活动:小组讨论b.指名汇报教师归纳:总的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青少年要提高警惕性;同样,社会犹如网络世界,即绚丽多彩,又存在着一些丑陋肮脏的东西,我们同样要提高警惕,正如谚语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二)用智慧保护自己过渡:由于小丽在思想上没有提高警惕,落入了魔掌,现在她非常后悔,向我们发出了求助。
同学们,请你帮小丽想想办法:1.小组活动2.指名汇报3. (播放影片)我们来看小丽是怎样逃脱的。
初中地方课程法制教案
初中地方课程法制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提高法制意识。
2.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家庭、学校和社会,自觉承担起责任。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如何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法制观念。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2. 如何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
教学准备:1. 教材《法制教育》。
2. 教学课件。
3. 教学视频或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分享对法律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教材学习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法制教育视频或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训。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教师设计互动游戏或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
2. 学生参与互动,增强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法律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提出自己在生活中要遵纪守法。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法制教育的感悟文章。
2.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遵纪守法的实际行动和表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评价,使学生能够在课后继续深化对法律的认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法制意识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中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3篇)
中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3篇)中同学法制训练主题班会教案1课题名称:学会依法爱护自己机灵英勇的于杰教学目标: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爱护他们。
儿童本身更有责任爱护自己。
训练同学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爱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爱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
在特别的状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灵敏捷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爱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1、要让同学熟悉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灵敏捷的处理问题,避开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事例引入,激发爱好。
抓住重点环节,深化领悟。
问题争论,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肯定许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使同学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
当遇到特别状况时要随机应变机灵敏捷的爱护自己。
请看这样一个事例。
(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二分析理解(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你向于杰学习什么?(二)结合实际。
说说身边的故事。
依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寻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争论(大屏幕出示争论内容)遇到下面的状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爱好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1、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时,有生疏人敲门,你该不该开门呢?2、路上,假如有生疏人跟随你,你该怎样办呢?3、当生疏人送你连环画,说是送礼物时,你该怎样做?4、一个人自己回家,开门如发觉屋内凌乱,或有味异时,你应当怎样做?5、当你一人在家,有人说,你的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去单位,你去不去?6、当不熟悉的人送给你糖果、饮料等迷人的食品时,你该怎样做?7、放学后,有生疏人抢你的书包,或威逼索要钱财怎么办?8、当你被坏人挟持后,你将怎样想方法逃离虎口?(四)表演《你是生疏人》。
(五)老师小结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爱护自己惩治犯罪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大家多关注。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教案(精选5篇)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教案中学生法制教育课教案(精选5篇)中学生法制教育课教案1教学内容:1、用幻灯片播放一些交通事故图片和一些相关的事故数据。
2、学习和中学生相关的交通法规知识。
3、识别一些基本的交通标志。
4、观看同学表演的交通法规相声。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交通法规知识和观看图片、相声,明确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和造成的原因。
2、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懂得生命的宝贵,能够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重点:懂得生命的宝贵珍爱生命,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时间:周一班会教学地点:七年级3班教室教学过程:1.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同学们交通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这几天,我在电脑和电视上看到过许多交通事故的图片,真是触目惊心。
据统计,全国每年就有4000多名中小学生死于交通事故,多么可怕的数字啊!一年就有4000多名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悲惨地离开了美好的世界。
同时给4000多个家庭蒙上了阴影,带来了永远的悲痛。
我们牢记血的教训吧!我们一起观看交通安全警示视频,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
2.学习和中学生相关的交通法规知识(1)骑自行车应该遵守的规定先请有骑自行车经验的学生交流。
然后老师补充总结:1、未满12岁的儿童不准在马路的慢行道上骑车。
2、自行车的铃、闸齐全并有效。
3、骑车时应靠右边慢行道行驶,人行道上不准骑自行车。
4、不闯红灯,拐弯减速慢行;不准双手离把,不准追逐打闹。
(2)行人上街和横过道路的规则行人上街要走人行道,不要走车行道。
横过街道和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要斜穿或猛跑。
行人横过道路时,应站立在路边,看清来往车辆后,选择离自己最近的人行横道通过。
通过时,须先看左右方向是否有来车,确认来车距离远无危险后才能通过。
行人横过道路时,不要突然改变行走路线,突然猛跑,突然往后退,以防来车驾驶员措手不及,发生危险。
横过同方向有两条以上机动车道的道路时,要十分注意驶近或停下的车辆旁边是否还有车辆驶来,没有看清时不要冒险行走。
初中优秀法制课教案大全
初中优秀法制课教案大全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法律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和行为。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法律,自觉遵纪守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 遵纪守法的重要性4. 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法律有什么了解?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强调法律对社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2. 教师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举例说明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
3. 教师讲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强调遵守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
4. 教师讲解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提出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强调学生要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遵纪守法,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理解。
3. 学生心得体会: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他们对遵纪守法的认识和体会。
以上是一份初中法制教育课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法制安全教育教学教案范文(精选7篇)
法制安全教育教学教案范文(精选7篇)法制安全教育教学教案1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能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学法重要性的认识。
二、活动过程:1、主持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厂、学校要正常地进行工作,就要有各种规章制度,可以说法律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人人都在法律的保护下生活、学习和工作。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看一看同学们是否知法、懂法,还要看看同学们会不会在实际情况中,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我宣布”与法同行“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2、小博士问答:A、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B、我们为什么要学法?我们小学生学法、懂法,才能用法律保护自己。
掌握了一些基本法律知识,才能根据法律和坏人坏事作斗争。
如果不学法,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就可能糊里糊涂的干违法犯罪的事。
C、我们法律规定父母和儿童的监护人有哪些义务?保护被监护人身体的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
还有对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的义务,父母对儿童有抚养的义务。
3、节目表演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的祖国已变得越来越美丽,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
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出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
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淹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
然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更好地珍视我们生命,在此,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1、我们要认真学习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2、校内做到不追跑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走,互相谦让。
法制教育教学教案(通用5篇
法制教育教学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1. 法律对公民生活的保障;2. 公民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法律意识;2.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权益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促进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法律对公民生活的保障作用及如何运用法律维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保障公民权益的思考。
2.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讲解法律在其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3. 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详细讲解法律对公民生活的保障、公民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等内容。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5.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法制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1. 法律对公民生活的保障;2. 公民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3. 相关法律条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法律对公民生活的保障作用;(2)案例分析: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2. 答案:(1)法律对公民生活的保障作用:维护公民权益、规范社会行为、保障社会秩序等;(2)案例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深入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法制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展示;2.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3. 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引导;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展示1. 真实性:案例需来源于生活,真实可信,以便学生产生共鸣;2. 针对性:案例需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3. 启发性:案例需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探求欲。
初中法制备课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法制教育课年级学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树立法治观念。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违法犯罪。
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遵守法律的重要性3. 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巧4. 预防违法犯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法律是什么吗?法律有什么作用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它具有强制力,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规范公民的行为。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吗?为什么我们要遵守法律呢?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它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发展的前提。
只有全体社会成员都遵守法律,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做到遵守法律?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各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遵守法律需要我们自觉遵守,时刻保持法治观念,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讨论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3. 教师总结: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要自觉遵守法律,预防违法犯罪。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示要自觉遵守法律,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教材,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举例说明。
初中法制课课教学教案
一、课程名称:初中法制课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教学内容:1. 法律的定义和特征2.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4. 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定义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作用和意义。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法律意识。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整理笔记,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作用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案例,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4. 情景模拟法: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法律实际应用过程,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课程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课程收获,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初中政治教案实录
教案实录:《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二、教学内容1. 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2. 未成年人如何维护自身权益3. 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讨论并回答问题。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强调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侵害的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未成年人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以及如何关爱他人。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7. 课后作业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以及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参与,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不足,对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此外,本节课在时间安排上较为紧张,导致部分内容未能充分展开。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中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8篇2023
中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8篇2023中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1)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学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学过程:引言: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
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同学们都有十六七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主要内容:一、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它们有什么区别?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打架,携带自制刀具,偷窃,赌博,吸毒,旷课、夜不归宿,上营业性歌舞厅、网吧,吸烟、酗酒,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光头、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
这些行为衍生下去就导致严重不良行为进而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不良行为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夜不归宿往往使孩子处于危险境地案例1: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了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门,整晚没回家。
法律教案 初中
法律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4. 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5.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让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
2. 讲解:(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让学生明白法律对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2)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讲解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部门,使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让学生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4)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重点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以及未成年人应当遵守的法律规定。
3.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法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法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判断案例中的违法行为,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5. 总结:强调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互动环节中的表现,检验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法律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法律知识相关教材或读物。
2. 案例素材: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法律案例。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举例生动、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年级法制教案第一课教学内容:保护篇-- 司法保护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司法保护。
2、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一、司法保护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监狱、少年犯管教所等劳动改造执行机关,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
二、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制度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都对社会、对他人造成了危害,都应该受到法律制裁一比如拘留、审判、劳动教养等。
但是,考虑到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另外,他们年龄小,今后的人生道路还很长,要给他们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因此,在对未成年人的案件进行审理时,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和其他法律的具体规定,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设立专门机构和指定专人负责(2)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不公开(3)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判决前,不许进行新闻报道(4)未成年人罪犯与成年人分开关押、看管三、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改造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8条中,规定了司法机关教育改造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即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教育,就是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有组织的政治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劳动技能学习,使他们提高觉悟,改正恶习,成为合格的公民。
感化,就是要求从事劳改、劳教、少管的人员以情感、道义的力量去感动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麻木的心灵。
挽救,就是要求司法人员,还有从事劳改、劳教、少管的人员运用多种方法启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深刻认识错误和危害,树立改过从善的决心。
教育挽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不仅是少年犯管教所的责任,同时也是家庭、学校及社会备界的责任和义务。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3条明确指出了这一点。
家长、教师应多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联系,沟通感情和思想,多从正面鼓励,使他们接受教育和管教。
同时,也应多联系一些社会团体、先进人物、教育工作者、离退休干部到少年犯管教所,和他们交谈、联欢、举行报告会,这对于配合做好教育改造工作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4条的规定,对经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人民法院免予刑事处罚或宣告缓刑的未成年人,他原来所在的学校,一般不得开除他的学籍,应该让他继续上学。
经考试合格的,应允许他们升级、升学,有关学校不能因为他们有过失就歧视他们,也不能无故拒绝录取。
符合就业条件的,有关部门应妥善安置他们的工作。
这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预防未成年人重新违法犯罪的好办法。
四、对未成年人继承权、抚养权的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民事权利的保护也有规定,特别指出,人民法院在审理继承案件时,应当保护未成年入的继承权。
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如果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法院应当根据保障子女权益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章中,还规定了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被害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有权诉诸法律,侵权者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侵权者的侵权行为构成犯罪的,应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第二课教学内容: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打伤怎么办?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司法2、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案件简介}1999年11月3日,蓬莱市王某有一男孩,今年九岁,上小学一年级,在学校期间被另一学生在玩耍时将左眼砸伤。
经住院治疗一个多月,花费医疗费五千余元,现在左眼视力只能达到O.3。
请问,应由谁承担民事责任?{律师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六十条:“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精神病医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
”本案中,两学生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根据双方儿童过错大小由双方监护人承担相应责任。
又因损害是在校期间发生的,学校也有一定过错,也应承担适当赔偿责任。
第三课教学内容:保护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什么叫《保护法》2、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1991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颁布,199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全国未成年人的一件大喜事,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关怀和爱护。
哪些人属于未成年人呢?《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凡年龄不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都属于未成年人。
在我国,未成年人人口大约有4亿,占全国人口的34%。
未成年人正在学知识,长身体,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差。
为了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立法是一个重要手段。
有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所有侵害青少年利益、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第四课教学内容:大公鸡啄瞎小孩眼睛由谁负责赔偿?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司法2、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方某领着两岁的儿子到邻居陈家聊天。
方的小孩独自玩耍,被邻居陈家的大黑公鸡扑上,将小孩左眼眼后处和下巴颌各啄了一个小口子。
第二天小孩左眼角红肿、充血,经市儿童医院检查未确诊,即送往省医院诊断为“左眼球外伤、角膜血染。
’小孩左眼失明。
方某为小孩花去治疗费800多元,方要求陈赔偿,未达成协议,即起诉于法院。
[审理结果]法院判处陈承担主要赔偿责任,方某自己因监护不周,承担少部分责任。
[律师点评〕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可见,动物加害于他人的,动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应承担无过错责任,只有由于受害人的过错或第三人的过错造成的损害,才可以免责。
因此,陈某应为大公鸡伤人负主要责任。
方某作为监护人,有疏于监护的过失,承担小部分责任是合理的。
第五课教学内容:保护篇-- 社会保护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司法2、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一、社会保护社会保护是指各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及公民,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二、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与健康《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6条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这一条主要是针对一些工厂、商店和公共场所说的。
就拿玩具来说吧,它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幸福,但是如果玩具的质量低劣,也会威胁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长毛绒玩具是非常简单的玩具,也是我们见到最多的玩具,它有各种各样的动物造型,看起来十分可爱,可是如果动物的鼻子、眼睛钉得不结实,被不懂事的孩子放到嘴里卡进喉咙,就容易引起窒息,严重的还会死亡。
动物肚子里需要填一些海绵之类的东西,它才能鼓起来,看起来栩栩如生。
如果这些填充物不干净,细菌太多,就会沾到孩子的手上、身上,造成细菌感染而生病。
玩具身上的灰尘被吸进肺里,也会引起疾病。
这个例子讲的是小型玩具,那么大型游艺机有没有质量问题呢?也有。
如果游艺机的关键部位焊接不合格,就容易引起断裂,发生人身事故。
所以,国家特别重视儿童用品的质量问题,每年都要进行产品质量抽查,凡是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都要对生产企业进行处罚,限期改正,严重不合格就要勒令停产。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国家还特别重视本成年人的疾病预防工作。
1990年6月,国家教委和卫生部发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学校提出了13条要求,其中要求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以便发现疾病时,及时配合家长做好转诊治疗。
同时,我国政府对儿童实行“计划免疫”,就是通过定期打预防针、吃预防药,增强儿童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使少年儿童少生病或者不生病。
比如有一种病毒,叫脊髓灰质炎病毒。
它侵入人体后,能使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瘸腿,留下终身的残疾。
可是如果提前服用了小儿麻痹糖丸,就不会生这种病了。
1949年以前,我国的卫生保健事业极为落后,免疫接种工作基本没有开展。
那时,每年有1000万儿童因染上各种疾病而死亡,儿童死亡高达千分之二百。
新中国成立后,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特别是从1978年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计划免疫工作,少年儿童患各种传染病的人数大大减少。
以白喉、百日咳、麻疹、小儿麻痹4种病的统计为例,1978年患病人数是360.6万,1996年是7.9万,减少352.7万人,1978年死亡人数为12766人,1996年是173人,减少了12593人。
到1995年,我国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实现以乡为单位达到85%,从1994年10月以来,全国未发现新的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小儿麻痹的病例。
此外,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这一规定,可以使未成年人避免被动吸烟,保证身体健康不受侵害。
三、保护未成年人的荣誉权未成年人的荣誉权,是他们在学习或社会生活中做出优异成绩后获得精神奖励而产生的权利。
比如,被选为“十佳少先队员”、“优秀团员”、“见义勇为好少年”等。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剥夺未成年人的这些荣誉称号。
对未成年人智力成果权和荣誉权利的保护,可以激发未成年人蓬勃向上的进取心,鼓励未成年人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将来对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智力成果权,又叫知识产权。
人们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成果后,可以享有专有的权利。
比如一位技术员搞了一个小发明,并且申请了专利,这位技术员就有了专利权。
别人如果把他设计的东西生产出来去卖,就必须经过他的同意,他没同意就生产了,这种行为就是侵犯专利权,或者说侵犯了知识产权。
未成年人能否享有知识产权呢?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公民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创作完成了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比如文字作品、美术或摄影作品等等,就自动享有著作权,搞出了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发明创造,并履行了法定的手续,经过国家专利部门审查、授权,就可以获得专利权。
四川江油市长城特钢一中有位叫曾芸芸的同学,她在小学念书时,一次,不小心把铅笔芯弄断,耽误了测验时间,影响了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