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急救护理名词解释

急救护理名词解释

2.咯血(3分)答: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或肺组织的出血经口腔咯出者。

3.中心静脉压(3分)答:中心静脉压是将导管插入右心房或在靠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处所测得的压力。

它反映右心室充盈压、静脉张力和静脉容量的变化,是反映右心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指标。

4.感染性休克(5分)答:指因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休克,或称中毒性休克,包括败血症性休克和内毒素性休克。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指因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休克,或称中毒性休克,包括败血症性休克和内毒素性休克。

5.潮式呼吸:(3分)答:指一种交替出现的阵发性的急促深呼吸后,出现的一段呼吸暂停时间。

每个周期历时30-70秒。

在呼吸暂停阶段病人昏迷,而在急促呼吸阶段病人可有不安及咳嗽表现。

6. CVP(3分)中是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

CVP正常值5-12cmH2o。

小于2-5cmH2o表示右心房充盈不佳或血容量不足;大于15-20cmH2o表示右心功能不良。

三.判断(共10题,共10分)1.超高热危象患者物理降温时遵循热者温降,冷者冷降的原则。

()(1分)★检查答案标准答案:错误2.对于严重创伤致内脏脱出的患者,应该用无菌或清洁的敷料包住脱出的内脏。

()(1分)★检查答案标准答案:正确3.成人进行电除颤时最大不能超过300J()。

(1分)★检查答案标准答案:错误4.呼吸机参数设置,呼吸比为1:1.5-2。

()(1分)★检查答案标准答案:5.高血压危象时,舒张压一般达140mmHg或更高,收缩压大于等于250mmHg。

()(1分)★检查答案标准答案:正确6.院外急救最佳急救期为伤后24小时内。

()(1分)★检查答案标准答案:错误7.温度升高.PaCO2下降均可使氧合血红蛋白曲线左移。

()(1分)★检查答案标准答案:错误8.使用止血带止血时,止血带应扎在伤口的远心端。

()(1分)★检查答案标准答案:错误9.休克病人使用抗休克裤时,为确保使用效果,一般其充气压力部位在肋弓以上,第五肋以下。

急救护理学

急救护理学
1.3.急诊医疗服务系统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护)和(重症监护治疗)三个部分。
1.4.(1986)年(11)月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
1.5.(现场救护)是院前救护的先导。
1.6。(急诊科救护)是院前急救的延续,是EMSS的第二个重要环节。
1.7.现场急救的第一个救护者应是(伤病者)和(第一目击者)。
1.11.急救护理人员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思维敏捷,有迅速应变的能力,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集知识、智慧和实际工作能力于一身。
多项选择题:
1.1.中国古代对急症最早最突出的论著是(AB)A.春秋战国的《黄帝内经》B.汉代的《神农本草经》C。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D。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E.元朝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
科目:急救护理学
1.1.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护理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的一门新学科。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护和重症监护治疗三个部分。
1.2.院前救护: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人医院前的急救护理。
1.3.院内急诊救护:是指院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接收各类急性伤病员、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症病人,对其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
1.1.简述急救护理学的重要作用。答:(1)急救护理学拓展了护理学的研究范畴;(2)急救护理体现了现代护理的水平;(3)急救护理在急危重病人抢救中的作用;(4)急诊护士与急危重病人及家属的沟通。
1.8.专科ICU常见的有:(心脏监护治疗病房(CCU))、(呼吸监护治疗病房(RCU))、(神经疾病监护治疗病房(NCU))等监护病房。
1.9.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即(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

1.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以及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初步复苏、途中监护和安全运送。

3.医院急诊科是接收、处理日常急诊就诊,以及对院外转送的急诊危重病人进行院内救治的重要场所。

4.,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是以救治急危重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是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重要部分,也是收治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之一。

5.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由院前急救,院。

内急诊科诊治、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1.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机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的伤病者进行现场救妒、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2。

院前急救的运行方式是指“ 120受”理电话,出动救护车,现场急救,途中监护下合理转送分流。

3.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位执行院外急救服务所覆盖的区域半径,缩小急救半径是急救单位能快速到达现场的重要条件之二,理想的急救半径是5~7 公里。

4.反应时间是急救中心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现场的时间。

反应时间的长短是判断院前急救服务功能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理想的是钟。

1、分诊最简单的表述就是分类,是急救部门根据病人的分类和分级来决定医疗优先秩序的一种方法。

目标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医疗帮助。

1.稽留热是指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 24 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体温可渐退或骤退。

2.弛张热是指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常超过1℃,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

3.间歇热是指体温突然上升后持续几小时又突然下降至正常,以后间歇数小时或 1~2 小时后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

4.抽搐是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强烈收缩,发作形式可以是强直性、阵挛性和混合性等多种形式,临床上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_202005031639429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_202005031639429

1. 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护理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的一门新学科。

丄院前救虹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急救护理。

研究范围包括院前救护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3. ICU :是指专业医护人员将各类危重病人集中管理,应用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和先进的临床检测技术对病人 迸行严密的监护、有力的治疗和护理,从而使病人能度过危险期,为康复奠定基础,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 功率和治愈率。

4. 急诊医疗服务系统:即院前救护、急诊室救治、重症监护治疗所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5. BLS 即基础生命支持」指当病人突然发生心搏、呼吸停止时,在缺少器械、药物的现场,可进行简单的人 工通气和心脏按压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

6. AIS 即进一步生命支持:指对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实施BLS,进行初步复苏后或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急 救医疗器械和急救技术,建立和维持可靠的全人工气道通气和维持血液循环,包括氧疗和药物治疗。

7. 急诊分诊:是根据病人的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以便安 排救治程序及指导专科就诊的技术。

8. 首诊医生:第一个接待急诊就诊病人的医生称为首诊医牛。

9. 医院感染」凡是住院病人和医院职工,因在医院期间遭受感染而引发的任何显示症状的疾病,不管受害对 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均称为医院感染。

10. 内生肌酔清除率(Ccr ):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将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酊全部清除的能力。

11. 中心静脉压」插入右心房或在靠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处所测得的压力称为中心静脉压。

12. 内源性感染又祢自身感染:是指ICU 病人自身存在的细菌引起的感染。

13. 外源性感染祢交叉感染:通常是指病原体来源于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或医院中的工作人员、医院环境 中存在的细菌,以及未彻底消毒灭菌或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血液制品及生物制品等。

14. 母婴感染: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胎盘或产道所发牛的感染°15. 高热:当腋下温度超过38.5Y 。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ICU答: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病人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2、中暑答:高温或烈日曝晒等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体热平衡失调、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或脑组织细胞受损而致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征,又称急性热致疾患。

3、CVP答: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

经皮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主要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将导管插至上腔静脉。

CVP由四种成分组成:1右心室充盈压;2静脉内壁压力即静脉内血容量;3作用于静脉外避的压力,即静脉收缩压和张力;4静脉毛细血管压。

4、心脏骤停答:病人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心脏骤停时心脏可以完全停止活动,也可能处于心室颤动状态。

5.MODS答:由创伤、休克或感染等严重病损打击所诱发,机体出现与原发病损无直接关系的序贯或同时发生的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称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6.中毒答:某些物质接触人体或进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与体液、组织相互作用,损害组织,破坏神经及体液的调节功能,使正常生理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

7.CPCR 答:对心脏骤停病人采取的使其恢复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并尽早加强脑保护措施的紧急医疗救治措施。

包括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续生命支持三部分。

8.院外急救答: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动及途中救护的统称。

9.急性肾衰竭答:是一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临床上出现水盐代谢紊乱、酸碱失衡和代谢产物潴留。

二.简答题1、院外急救的原则6-7答:1先排险后施救;2先重伤后轻伤;3先施救后运送;4急救与呼救并重;5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6紧密衔接、前后一致。

2、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144-145答:(一)立即终止接触毒物,1迅速脱离有毒环境;2维持基本生命。

急救护理的名词解释

急救护理的名词解释

急救护理的名词解释急救护理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对病患提供临时的医疗援助,以保持其生命、安全和减轻病情的专业技术与措施。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医疗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疾病诊断、急症处理、生命支持、创伤处理等。

一、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是急救护理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

它指的是在遇到心跳骤停时,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患者的心脏循环。

心肺复苏的目标是在没有医疗设备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恢复氧气供应,保持脑部功能,直到进一步的医疗援助可以到达。

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急救设备,用于心脏骤停患者的除颤治疗。

它能通过给予电击,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在心肺复苏前的关键步骤,因为它能够在心脏骤停发生的早期恢复心脏的功能。

三、止血绷带止血绷带是一种用于控制出血的医疗工具。

在急救护理中,止血绷带的作用是通过加压,阻止出血并保护伤口。

有几种类型的止血绷带,包括纱布、弹性绷带和止血带。

正确的使用止血绷带可以有效地减少失血量,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四、氧气供给氧气供给是急救护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用于提供充足的氧气给患者,以维持体内氧气的需求。

在遇到呼吸困难或其他与氧气供应相关的状况时,急救人员会使用氧气罩或鼻导管等装置,将纯氧气输送至患者的呼吸系统。

五、急救包急救包是急救护理工具的集合,通常由医疗专业人员在急救护理现场使用。

急救包内通常包含了必要的急救药物、绷带、消毒用品和其他相关设备。

急救包的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提供最适宜的急救护理。

在急救现场,急救包常常充当重要的工具箱,帮助急救人员处理紧急情况。

六、手术钳手术钳是一种用于在急救护理过程中进行手术操作的工具。

它通常由不锈钢制成,具有锐利的尖端,用于切割、拿取或夹取组织。

手术钳的种类繁多,包括缝合钳、骨髓钳、经络夹等。

在急救护理中,手术钳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操作,如创口缝合、异物取出等。

总结:急救护理是一门关乎生命的重要学科,它的目标是在急需处理的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医疗援助。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1.急性中毒:是指有毒的化学物质短时间内或一次超量进入人体而造成组织、器官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

急性中毒发病急骤、症状凶险、变化迅速,如不及时救治,常危及生命。

2.中心静脉压: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严格地说是指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指标,主要适于各种严重创伤、休克、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患者的监测。

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机体在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等急性损伤因素打击下24h后同时或序贯出现2个或2个以上与原发病损有或无直接关系的系统或器官的可逆性功能障碍。

其中感染因素占MODS的70%。

4.多发性创伤:简称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受到创伤,且其中至少有一处是可以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或并发创伤性休克者。

5.复合伤:是指两种以上的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

基本特点是复合伤往往以一伤为主。

伤情易被掩盖,多有复合效应,使整体伤情更为复杂。

6.心搏骤停: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中止,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7.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应用胸外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

8.急性应激障碍: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是一种创伤性事件的强烈刺激引发的一过性精神障碍。

9.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一种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10.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1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护理学急救名词解释

护理学急救名词解释

护理学急救名词解释顺哥名词解释1急救护理学:就是以现代医学、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以及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得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院前急救:就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得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初步复苏、途中监护与安全运送。

3、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就是以救治急危重症病人为中心得医疗组织形式,就是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得重要部分,也就是收治危重病人得主要场所之一。

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就是由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与各专科得“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得急救网络。

5、院前急救:就是指在医院之外得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得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得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得统称,就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得首要环节与重要组成部分。

6、急诊分诊:就是指快速对急诊病人进行分类以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得优先次序得过程。

7、成批伤:就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三人以上同时致伤或中毒。

8、二级分诊:通过收集更多得细节信息,测量客观生命体征与相关检查来评估那些瞧起来较稳定得病人。

9、三级分诊:就是指病人在等候就诊时监测病人得情况,当有证据显示病人得病情改变时重新进行分诊。

10、发热:就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由致热源使体温调节中枢得调定点上移而引起,就是临床上最常见得症状,可见于多种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

11、弛张热:就是指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常超过1℃,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

12、间歇热:就是指体温突然上升后持续几小时又突然下降至正常,以后间歇数小时或1~2日后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

13、回归热:就是指体温突然升高,可达39度以上,持续数日后降至正常,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性地交替出现,也称再发热。

14、昏迷:就是由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造成得最严重得意识障碍,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就是高级神经活动高度抑制得表现。

急救护理学简答和名词解释

急救护理学简答和名词解释

第一、二章名词解释1EMSS: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2院外急救:指各种患病危机生命的急危重症病人自发病或受伤开头至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抢救,是急诊医疗效劳体系的首要环节。

3反响时间:急救中心调度室接到呼救至急救车到达现场所需的时间,反响时间长短是推断院前急救效劳功能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

4生存链〔参照2023 年指南〕:是以早期通路(呼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环环相扣。

5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外急救效劳区域的半径,它代表院外急救效劳范围的最长直线辐射距离。

6.分诊:依据急诊病人就诊时的主要病症和体征,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和所属科别,进展初步诊断,以便安排救治程序及安排专科就诊的技术。

.7..SOAP 公式:subject 主观资料;object 客观资料;assess 评估;plan 打算PQRST 公式:provoke 诱因;quality 性质;radiat 放射痛;severity 程度;time 时间8.动态评估:指对急诊待诊病人进展动态观看,一般应每10~15min 再评估一次,视病情变化进展必要的调整分类与就诊挨次等;另外,对留急诊监护室、观看室病人需进展人室再评估。

9.CVP:中心静脉压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

.10.生理无效腔:次吸入的气体,一局部留在从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这一局部气体不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解剖无效腔或死腔。

其容积约为150ml。

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也可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使局部气体不能与血液进展交换,这一局部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一起合称生理无效腔。

11.BE:剩余碱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即温度38 度,SaO2 100%,PaCO2 为40mmHg 时,将血液标本的Ph 滴定至7.4 时所需要的酸或碱的量1.M ODS:机体在患病严峻创伤,感染或休克等损害后,同时或序贯的消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脏器功能失常以致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急救护理学 名词解释

急救护理学 名词解释

1.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以及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初步复苏、途中监护和安全运送。

3.医院急诊科是接收、处理日常急诊就诊,以及对院外转送的急诊危重病人进行院内救治的重要场所。

4.,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是以救治急危重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是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重要部分,也是收治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之一。

5.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由院前急救,院。

内急诊科诊治、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1.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机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的伤病者进行现场救妒、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2。

院前急救的运行方式是指“120”受理电话,出动救护车,现场急救,途中监护下合理转送分流。

3.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位执行院外急救服务所覆盖的区域半径,缩小急救半径是急救单位能快速到达现场的重要条件之二,理想的急救半径是5~7公里。

4.反应时间是急救中心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现场的时间。

反应时间的长短是判断院前急救服务功能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理想的是钟。

1、分诊最简单的表述就是分类,是急救部门根据病人的分类和分级来决定医疗优先秩序的一种方法。

目标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医疗帮助。

1.稽留热是指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体温可渐退或骤退。

2.弛张热是指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常超过1℃,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

3.间歇热是指体温突然上升后持续几小时又突然下降至正常,以后间歇数小时或1~2小时后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

4.抽搐是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强烈收缩,发作形式可以是强直性、阵挛性和混合性等多种形式,临床上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急救名词解释、简答题一、名词解释:EMSS院外急救反应时间:急救中心调度室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现场所需的时间,反应时间长短是判断院前急救服务功能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

生存链(参照2010年指南)急救半径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外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它代表院外急救服务范围的最长直线辐射距离。

城区急救半径应≤5KM。

分诊SOAP公式PQRST公式~动态评估CVP生理无效腔BEMODSSIRS心力衰竭呼吸衰竭ALFARDS;心源性休克首剂综合征SCABLSCPCRACLS休克中毒毒物中毒后反跳<中间型综合征迟发型多发性神经病中毒后迟发脑病中暑(heat injury)淹溺(drowning)触电热衰竭热痉挛热射病创伤》多发伤多处伤复合伤联合伤二、简答题1、院外急救的特点有哪些2、简述院外急救的原则。

3、在院外救护中,如何进行现场评估|4、紧急呼救120应注意些什么5、现场救护如何根据病员的伤情进行分类标记6、现场救护中的转运护理应注意什么问题7、何谓院外救护的生存链8、急诊分诊有哪些技巧9、急诊护士如何对入诊患者进行分诊及病情分类10、何谓急诊的快速评估和动态评估11、ICU能够收治的病患有哪几类12、MODS在发病中具有哪些特点13、MODS 常见的病因有哪些?14、如何处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5、简述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护原则。

16、简述急性肝衰竭的救护原则。

17、简述急性肾衰竭的救护原则。

18、MODS的护理重点在哪几个方面19、心脏停搏的病人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导致患者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哪些20、简述CPCR的不同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抢救重点。

21、BLS阶段复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22、应用人工复苏囊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应用心电监护仪的护理要点有哪些23、电除颤时应注意什么人工气道如何进行气道管理|24、CPCR用药的途径有哪些常用复苏药物有哪些25、机械通气设置参数一般有哪几项26、患者出现休克,护士应进行哪些方面的临床观察27、简述休克的救治原则。

急救护理学 名词解释

急救护理学 名词解释

1.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以及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初步复苏、途中监护和安全运送。

3.医院急诊科是接收、处理日常急诊就诊,以及对院外转送的急诊危重病人进行院内救治的重要场所。

4.,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是以救治急危重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是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重要部分,也是收治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之一。

5.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由院前急救,院。

内急诊科诊治、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1.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机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的伤病者进行现场救妒、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2。

院前急救的运行方式是指“120”受理电话,出动救护车,现场急救,途中监护下合理转送分流。

3.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位执行院外急救服务所覆盖的区域半径,缩小急救半径是急救单位能快速到达现场的重要条件之二,理想的急救半径是5~7公里。

4.反应时间是急救中心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现场的时间。

反应时间的长短是判断院前急救服务功能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理想的是钟。

1、分诊最简单的表述就是分类,是急救部门根据病人的分类和分级来决定医疗优先秩序的一种方法。

目标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医疗帮助。

1.稽留热是指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体温可渐退或骤退。

2.弛张热是指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常超过1℃,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

3.间歇热是指体温突然上升后持续几小时又突然下降至正常,以后间歇数小时或1~2小时后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

4.抽搐是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强烈收缩,发作形式可以是强直性、阵挛性和混合性等多种形式,临床上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大全1.水中毒:细胞外液低渗,水分过多,超过机体特别是肾脏代偿的能力,导致细胞内水过多(细胞内水肿)并产生一系列症状者称为水中毒。

2.高钙血症:血清钙浓度>2.6mmo1/L(10.5mg/d1),或离子钙升高>1.2mmo1/L(4.8mg/d1)称为高钙血症。

确诊前应先除外由高蛋白血症引起的假性高钙血症。

3.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体内酸丢失过多或者从体外进入碱过多的临床情况,主要生化表现为血HCO3-过高,PaCO2增高。

临床上常伴有血钾过低,部分可伴有高血压。

4.呼吸性碱中毒:是指由于肺通气过度使血浆H2CO3浓度或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升高的情况,分为急性及慢性呼吸性碱中毒两大类。

5.代谢性酸中毒:是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按不同的AG值,可分为高AG正常氯型及正常AG(阴离子间隙)高氯型代谢性酸中毒。

6.呼吸性酸中毒:是指原发性PaCO2升高导致pH下降的临床情况。

根据发病的快慢可分为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7.多发伤(复合伤):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且至少有一处危及生命。

8.复合伤(多发伤):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且至少有一处危及生命。

9.开放性气胸:由火器伤或锐器伤造成胸壁缺损创口,胸膜腔与外界大气直接相交通,空气可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膜腔,形成开放性气胸。

10.连枷胸: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塌陷,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塌陷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

11.挤压综合征:外伤后,血液和组织蛋白破坏分解后的有毒代谢产物被吸收入血液,引起外伤后急性肾小管坏死,可引发急性肾衰。

12.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或)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1.急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是指应对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的护理技术和原则的学科。

它涵盖了急救知识、技能和准则,旨在提供紧急情况下的及时护理,以减少伤害和死亡的风险。

2.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一种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的急救措施。

它包括进行胸外按压、施行人工呼吸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方法,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3.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用于心脏骤停的急救设备。

它能自动识别病人的心律,并在需要时释放电击来恢复正常心律。

AED通常易于使用,可用于公共场所或家庭中。

4.窒息:窒息是指气道被阻塞,导致无法正常呼吸。

它可能由食物或其他物体堵塞气道引起。

急救措施包括进行抚背和人工清除气道,以恢复气道通畅。

5.中暑:中暑是一种机体过热,身体无法有效散热的情况。

它可能由高温环境、剧烈运动等引起。

急救措施包括让患者休息在阴凉处,给予足够的水分,并使用冷湿毛巾或冰袋来降低体温。

6.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动的紧急情况。

它可能由心脏病、心脏衰竭等原因引起。

心脏骤停急救应包括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使用AED等措施,以维持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

7.中风:中风是指突发性脑血管疾病,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常见症状包括突发的面瘫、言语困难等。

急救措施包括呼叫急救车、让患者平躺,并给予医疗救治尽快送往医院。

8.止血:止血是指在出血情况下采取措施控制和停止出血。

常见的急救止血措施包括用干净绷带压迫伤口、提高受伤部位、加压包扎等。

9.卒中:卒中是指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脑组织受损。

常见的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急救措施包括呼叫急救车、让患者平躺,尽快送往医院以接受相关治疗。

10.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是指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包括艾滋病、淋病、梅毒等。

急救措施包括呼叫急救车、告知医生病史以及需尽快就医接受相关治疗。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老师勾选的重点名词)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指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EMSS: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以外的环境中对危及生命的急症、中毒、创伤、灾难事故等的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和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者受伤开始到医院救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ICU 重症监护病房:是指应用现代急危重症医学,利用现代化高科技的技术设备,对危重症病人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心脏骤停 CA:是指病人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两处或者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的损伤,并且至少有一处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

多处伤:是指同一解剖部位或器官有两处或者两处以上的损伤。

复合伤: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致伤因子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引起的损伤。

中毒:当毒物接触或进入人体时,在一定的条件下,与组织、体液相互作用,损害组织、破坏神经及体液的调节功能,使正常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急性中毒:是指毒物的毒性较剧或在短时间大量、突然进入机体,使机体受损并发生障碍,迅速引起症状和体征。

中毒后“反跳”现象:是指当有机磷中毒时,经急救后临床症状得到好转,可在数日或者一周内突然再次昏迷、发生肺水肿甚至死亡。

中间型综合征:是指在急性中毒症状得到控制后、迟发行神经病变前,一般在急性中毒后24—96h发生以呼吸麻痹为主的表现中暑:是指高温或者烈日暴晒后引起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所致体热平衡失调、水盐代谢紊乱和脑组织细胞受损引起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征。

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或者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充塞呼吸道及肺泡或反射性引起喉头痉挛所致的窒息和缺氧,并且处于临床死亡的状态触电:是指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通过人体,引起组织不同程度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急救护理学

急救护理学

急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是一门融护理理论、护理技术和护理实践于一体的护理学科。

它致力于研究在急性病和紧急状况下护理技术的教学和实践,旨在增强护理医师的护理水平,以促进病人及早恢复健康。

急救护理学包括急诊护理、重症监护、急救护理和急性疾病护理。

急诊护理主要涉及病人初步诊断、病人保安护理,以及患者的预防性护理和安慰性护理。

重症监护包括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和管理,包括病人监护、护理措施、药物治疗和复苏等方面的实施。

急救护理主要涉及病变、疾病的及时处理,包括合理分类和及时实施紧急抢救治疗、止血、止痛和其他急诊护理等。

急性疾病护理是在急诊护理之前完成的,主要是指病人就诊初期的诊断、处理病情以及及时实施合理护理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把病人转移到急诊室治疗。

急救护理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护理技能,还要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比如需要深入理解急诊诊断、抢救治疗、具体的诊疗方案和护理程序、临床技能和药物治疗等。

因此,学习急救护理需要具备良好的护理学理论和基本的临床知识,并且要求护理人员具备理论知识和足够的培训经验,及时有效地处理紧急和重症病人。

正确处置急救护理病例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是一个负有重要责任的工作。

急救护理人员首先要建立适应紧急情况的应急思想,总结急救技能。

他们考虑病人的身体状况,熟悉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以正确的护理措施和药物来确定急救护理的疗程,并要有效地恢复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此外,急救护理工作者还要特别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定期评估病人病情,及时调整护理程序,及时了解床旁护理的效果,因来指导护理人员进行护理。

另外,护士需要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关系,不断完善护理专业技能,并结合实际,提高护理效能。

总之,急救护理是一门重要的护理学科,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而改善病人的病情和生活质量。

在实践中,护理工作者要求有责任心和勤恳,以便为每一位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以及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急诊分诊:是指快速对急诊病人进行分类以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的优先次序的过程。

3发热: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由致热源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

4抽搐:是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强烈收缩,发作形式可以是强直性、阵挛性和混合性等多种形式,临床上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5咯血: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6心肺脑复苏:是指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和保护与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是临床医学尤其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7灾难医学:是一门涉及急救医学,创伤外科学,危重病医学,卫生学,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学,还涉及如地震学,气象学,军事学等有关学科,是一门与急救医学密切相而又有显著区别的综合性医学学科。

8休克: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后发生的,以有效循环血量急剧降低和机体真毛细血管网内严重灌注衰竭为特征,并导致各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9连枷胸: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塌陷,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塌陷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

10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又称缺盐性脱水,以电解质的丧失为主。

与失水相比,电解质的丧失较多,因而细胞渗透压低于正常。

11烧伤:由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引起的损伤称为烧伤。

狭义的烧伤是指热液或蒸汽导致的热烧伤。

12中毒: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达到中毒量而导致肌体组织、器官发生器质性损害或功能障碍的全身疾病13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造成机体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症。

1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是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等急性损伤24小时后同时或序贯性地出现两个以上系统或器官的功能性障碍或衰竭,即急性病人因多个器官功能障碍而无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以及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急诊分诊:是指快速对急诊病人进行分类以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的优先次序的过程。

3发热: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由致热源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

4抽搐:是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强烈收缩,发作形式可以是强直性、阵挛性和混合性等多种形式,临床上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5咯血: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6心肺脑复苏:是指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和保护与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是临床医学尤其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7灾难医学:是一门涉及急救医学,创伤外科学,危重病医学,卫生学,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学,还涉及如地震学,气象学,军事学等有关学科,是一门与急救医学密切相而又有显著区别的综合性医学学科。

8休克: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后发生的,以有效循环血量急剧降低和机体真毛细血管网内严重灌注衰竭为特征,并导致各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9连枷胸: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塌陷,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塌陷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

10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又称缺盐性脱水,以电解质的丧失为主。

与失水相比,电解质的丧失较多,因而细胞渗透压低于正常。

11烧伤:由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引起的损伤称为烧伤。

狭义的烧伤是指热液或蒸汽导致的热烧伤。

12中毒: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达到中毒量而导致肌体组织、器官发生器质性损害或功能障碍的全身疾病13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造成机体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症。

1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是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等急性损伤24小时后同时或序贯性地出现两个以上系统或器官的功能性障碍或衰竭,即急性病人因多个器官功能障碍而无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症。

15环甲膜穿刺:是当危及生命的气体梗阻出现时,使用针头紧急从环甲膜穿刺气道的技术。

16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达到平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温升高。

17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是出汗。

因大量出汗,使体内的钠、钾丢失过多,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18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同是人体内对热环境不适应,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但不伴内脏血管收缩,以致循环血量减少,中枢供血不足,发生循环衰竭。

19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初步复苏、途中监护和安全运送。

20医院急诊科:是接收、处理日常急诊就诊,以及对院外转送的急诊危重病人进行院内救治的重要场所。

21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是以救治急危重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是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重要部分,也是收治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之一。

2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由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23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的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24院前急救的运行方式:是指“120”受理电话,出动救护车,现场急救,途中监护下合理转送分流。

25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位执行院外急救服务所覆盖的区域半径,缩小急救半径是急救单位能快速到达现场的重要条件之一,理想的急救半径是5~7公里。

26反应时间:是急救中心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现场所需的时间。

反应时间的长短是判断院前急救服务功能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理想的是4~5分钟。

27分诊:最简单的表述就是分类,是急救部门根据病人的分类和分级来决定医疗优先秩序的一种方法。

其目标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医疗帮助。

28稽留热:是指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体温可渐退或骤退。

29弛张热:是指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常超过1℃,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

30间歇热:是指体温突然上升后持续几小时又突然下降至正常,以后间歇数小时或1~2日后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

31抽搐:是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强烈收缩,发作形式可以是强直性、阵挛性和混合性等多种形式,临床上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32昏迷:是由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是高级神经活动高度抑制的表现。

临床上将昏迷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种。

33腹痛: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

34发热:当舌下温度高于37.5℃,腋下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时,称为发热。

35心肺脑复苏():是指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和保护与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是临床医学尤其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6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死亡,在瞬间发生或在产生症状后一小时内发生,病人可以有或没有已知存在的心脏疾病,但死亡的发生或其发生的具体时间必须是不可预知的。

37心脏骤停:任何病人因心脏病或者非心脏病的其他原因,在未能预计的时刻,心脏突然停止排血,称之为心脏骤停。

38脑复苏:在心肺复苏的基础上,为减轻心脏骤停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进行的一系列综合性治疗,以达到部分或全部恢复脑组织的功能即称为脑复苏。

39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当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法维持有效灌注,即不能产生脉搏时,称为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40高级生命支持():是在基础生命支持()的前提下,对心脏骤停或濒停的病人实施的生命支持技术。

41延续生命支持:或后期复苏,是指针对原发病或复苏并发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纠正低血压/休克、纠正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防治肾衰竭、改善心肺功能和系统灌注,尤其是脑的灌注,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

42基础生命支持:最主要的步骤为A、B、C、D,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的建立以及对室颤与无脉性室速病人实施除颤。

其最主要的内容是心肺复苏,它贯穿于心脏生命支持的全过程,是急诊心脏救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复苏成功的关键步骤。

43灾难医学:是研究在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所造成的灾害性损伤条件下实施紧急医学救治、疾病预防和卫生保障的一门科学,涉及急救医学、创伤外科学、危重病医学、卫生学、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学,还涉及如地震学、气象学、军事学等有关学科,是一门与急救医学密切相关而又有显著区别的综合性医学学科。

44灾难救援医学:是一门需要由政府主导发展、全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强的新兴交叉综合性学科,以灾难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为基础,涉及社会学、管理学、工程学、通讯、运输、建筑和消防等多门学科。

45灾难救援护理:指应用灾难护理学特有的知识和技能,在与其他专业领域开展合作的基础上,为减轻灾难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而开展的护理相关活动。

46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丢失血液、血浆或体液,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所致的血压降低和微循环障碍。

47过敏性休克:是指外界一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累及多脏器的症候群。

48心源性休克:是由于严重的心脏泵功能障碍,心排出量急剧降低,不能满足器官和组织代谢的需要,而发生周围循环衰竭和严重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49休克: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后发生的,以有效循环血量急剧降低和机体真毛细血管网内严重竭为特征,并导致各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50水中毒:细胞外液低渗,水分过多,超过机体特别是肾脏代偿的能力,导致细胞内水过多(细胞内水肿)并产生一系列症状者称为水中毒。

51低钙血症:血清钙浓度<2.21/L(9/d1)或离子钙<1.11/L(4.2/d1)称为低钙血症。

52高钙血症:血清钙浓度>2.61/L(10.5/d1),或离子钙升高>1.21/L(4.8/d1)称为高钙血症。

确诊前应先除外由高蛋白血症引起的假性高钙血症。

53代谢性酸中毒:是细胞外液增加或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3-浓度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按不同的值,可分为高正常氯型及正常(阴离子间隙)高氯型代谢性酸中毒。

54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体内酸丢失过多或者从体外进入碱过多的临床情况,主要生化表现为血3-过高,2增高。

临床上常伴有血钾过低,部分可伴有高血压。

55呼吸性酸中毒:是指原发性2升高导致下降的临床情况。

根据发病的快慢可分为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56呼吸性碱中毒:是指由于肺通气过度使血浆H23浓度或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升高的情况,分为急性及慢性呼吸性碱中毒两大类。

急性者,2每下降10(1.3),3下降约21/L;慢性时,3-下降为4~51/L。

57复合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致伤因子引起的损伤称复合伤,典型的有爆炸伤,可由热力、化学性因素、机械性因素等导致病人损伤。

58黄金一小时:创伤发生后,早期、正确的处理最为关键,伤后开始至伤后一小时以内的时间被称为“黄金一小时”,它是以伤后在院前、院内抢救的连续性为基础,提高生存率的最佳时间。

59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严重多发伤会直接引起机体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这种原发性损伤被称为第一次打击。

在此期间进行手术干预,即构成“第二次打击”。

伤员体内免疫反应出现负反馈,抗炎反应系统随之增强,被称为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

60连枷胸: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塌陷,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塌陷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

61大量血胸:积血量在1500毫升以上,病人表现有较严重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和休克症状,躁动不安、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呼吸困难、脉搏细数和血压下降等。

查体可见伤侧呼吸运动明显减弱,肋间隙变平,胸壁饱满,气管移向对侧。

叩诊为浊实音。

呼吸音明显减弱以至消失。

X线检查可见胸腔积液超过肺门平面甚至全血胸。

62多发性创伤:是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且至少有一处危及生命。

63急性中毒:是指短时间内吸收大量毒物可引起中毒,起病急骤,症状严重,变化迅速,如不积极抢救治疗,可危及生命。

64反跳现象:部分有机磷杀虫药中毒者在中毒症状明显好转后数日至一周内可发生病情的急剧恶化,常因突发肺水肿、心力衰竭、脑水肿或呼吸停止而死亡,称为反跳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