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语言特色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5桃花源记》 (1)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5桃花源记》 (1)
老人和小孩, 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 看见打鱼人,(他们)竟然非常惊 异,问从什么地方来,打鱼人详 细地回答了他们。 (答他之们。)就便邀要请还(打家鱼,人设)酒到杀他鸡们作家食。 里,摆酒杀鸡热情款待。
村中听说来了这么个人,都来打听 消村息中。闻(有他此们人)自,述咸说来他问们讯的。祖自先云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 其家,皆出酒食。”
4、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不复出”?
说明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 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 “厌而远之”的态度。
5、桃花源人与渔人交谈后,为什么“皆 叹惋”?
因为桃花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 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叹 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
[点评]此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时间、经过和沿途所见的奇丽 景色。语言准确精炼,优美动听,仅“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八个宇,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桃花溪水行舟图’,富有诗的
林 尽 水 源, 便 得 一 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光 。便舍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打鱼人在这里看到一座山,山有 船个,小从洞口口入,仿。佛初有极光狭亮,透才出通来人。 。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寻向所志
(标记、记号,名词)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志向,名词)
④齐谐(书名)志怪者也 (记述,动词)
⑤《三国志》 (记事的书或文章,名词)
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寻找,动词) (随即、不久,副词)
③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人寻常百姓家
(寻常,形容词)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其:这、那)
②既出,得其船 (其:他,代渔人)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 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捕鱼为职 忘业。路(之一远天近)沿。着忽溪逢流桃划花船林前,行夹,岸数百步 忘记了路程的远近。突然遇到一片桃花 林,(桃林)夹着溪流两岸几百步长, 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 林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花草鲜嫩可爱,落花散乱繁多。捕鱼人 很为这里的美景惊奇。又继续前行,想走完这片桃林

《桃花源记》原文与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与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与翻译《桃花源记》原文与翻译《桃花源记》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曲折回环、引人入胜的故事描绘出理想社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赏析(7篇)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赏析(7篇)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赏析(7篇)拓展:桃花源记赏析篇一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

《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

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

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

“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

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

“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

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

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

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

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

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

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

“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

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

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

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桃花源记语言特点

桃花源记语言特点

桃花源记语言特点一.文字简洁,内涵丰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

文章一开头,作者仅用“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一句话,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主人公的身份。

第二自然段描写桃花源的景象也只不过一百多字,就勾画出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场景。

作者从桃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写到桃源人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次序井然,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作者惜墨如金,遣词用语以一当十,以少总多,表现了高超的概括能力。

当桃源人问渔人“所从来”时,作者不多费笔墨,让渔人繁琐作答,只用“具答之”三个字就概括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的全部经过,而又能使读者清清楚楚。

当桃源人向渔人“问今是何世”时,作者只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表明渔人把自己的知道的世间情形都讲出来了。

当渔人辞去后,到太守那里去说起桃源情状时,也只用“诣太守说如此”一语了之。

其中“如此”二字,概括了渔人进出桃源的一切见闻和切身感受,真可谓言简意赅。

二.平中见奇,朴中见色,呈现一种清淡朴素之美。

陶渊明作文不重词藻的华丽,不事雕琢,而是尽力做到平易自然,清新朴实。

但是我们读他的作品,并不觉得单调浅薄,而是感到淡中藏美,淳厚有味。

在《桃花源记》中,作者写人叙事、摹景状物没有用浓墨重彩去作夸张的烘托和渲染,只用白描的手法,平淡的语言,就点染、勾画出桃源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创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理想境界。

第一自然段中写桃花源的外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作者用语平实,没有刻意雕饰,只是从溪岸、地面、空间,从树、草、花,从视觉、嗅觉等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作了描述,淡淡几笔,就描绘出一幅情韵隽永、意境优美的暮春桃林图。

那夹岸的桃树,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语言的朴素美熔铸于宇宙自然美之中,留下了悠然不尽的意味。

至于桃源中风土人情的描述,更是生动具体,亲切逼真。

在作者笔下,桃源内的田园风光是美的,那开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美好的池塘,垂荫的桑竹,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连鸡犬也是可爱的;桃源里的社会人事、风俗人情更是美的,桃源人勤劳、淳朴、热情、诚恳,他们人人劳动,自食其力,过着和平、宁静的幸福生活,这里完全没有人世间尔虞我诈的情形,不要说他们彼此之间的平等互爱,就是来自世间的渔人,他们也把他当作自己人一样“设酒杀鸡作食”,招待得十分殷勤周到。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知识讲解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知识讲解

《桃花源记》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颗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东晋著名诗人。

长于诗文词赋,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被称为“田园诗人”。

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高清课堂:寻找“桃花源”ppt26】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

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

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

这就是《桃花源记》。

【高清课堂:寻找“桃花源”ppt27】知识积累重点实词1.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2.缤纷:繁多的样子。

3.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4.规:计划。

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6.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7.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8.属:类。

9.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10.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1.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12.具言:详细地说出。

13.叹惋:感叹、惋惜。

14.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沿、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15.及郡下:到了郡城。

郡,指武陵郡。

16.诣.(yì):到。

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17.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重点虚词1.悉:全,都。

(悉.如外人)【高清课堂:寻找“桃花源”ppt8】2.乃:竟然。

(见渔人,乃.大惊)3.咸:副词,全、都。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4.焉:兼词,这里相当于“于之”,即“从这里”。

(不复出焉.)5.既:已经。

(既.出,得其船)【高清课堂:寻找“桃花源”ppt12】通假字1. 要:通“邀”,邀请。

《桃花源记》课文解读

《桃花源记》课文解读

《桃花源记》课文解读(2)《桃花源记》课文解读既:已经。

志:做记号。

诣:拜见。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

(五)重要词语小结(1)古今异义词: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今义:(味道)新鲜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今义:交通运输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今义:不管(连词)缘古义:沿缘溪行今义:缘故,缘分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今义:延长、延伸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今义:口液(2)一词多义舍:舍弃便舍船寻:寻找寻向所志房子屋舍俨然不久寻病终志:做标记处处志之向:以前寻向所志标记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为: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扶:沿着便扶向路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搀扶出郭相扶将(3)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 主题探究1. 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2. 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的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

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四. 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穿起来了。

故事曲折回环。

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中心思想)五. 散读课文,归纳写作特色。

1. 剪裁得当。

通过描绘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社会。

中间部分写得详细,开头结尾写得简略。

2. 线索清楚。

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一线贯穿,层次分明,但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曲折回环,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桃花源记》原文、译文、注译、题解

《桃花源记》原文、译文、注译、题解

【题解】《桃花源记》选⾃《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县西南)⼈,晋末南宋初的⽂学家。

⽣在晋末战乱的年代,陶渊明不但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且以⾃⼰不愿同流合污的⾼尚志节,树⽴了⼀位洁⾝⾃好的诗⼈的形象,被后⼈称为“靖节先⽣”。

陶渊明青年时代,家境贫困,在⼏次出仕的过程中,渐渐认识到了官场的腐败⿊暗。

在他做彭泽县令时,那⾥派⼀个督邮到县,县⾥的⼩吏叫陶渊明“束带相见”,表⽰尊迎。

陶渊明不愿为五⽃⽶折腰,毅然辞职,写下的《归去来兮辞》,以⽰和污浊的官场决裂。

陶渊明向往着⼤⾃然,喜爱农村⽥园躬耕的⽣活。

归隐后他经常参加农事⽣产,接近普通的农民,写出⼤量诗歌所映农耕⽣活、描绘⽥园风光,历来被认为是我国⽂学的第⼀位⽥园诗⼈。

在他的散⽂创作中,也有不少描写淳朴的农村景物、感情真挚深切、风格朴素⾃然的作品。

《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前的“序”,因为语⾔清新⾃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们当作⼀篇独⽴的散⽂来读,并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注译】桃花源记〔桃花源:地名,作者虚构的理想化佳境,据说在今湖南省桃源县。

记:游记。

〕 晋太元中,武陵⼈捕鱼为业。

〔晋太元中:晋代太元年间(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

武陵⼈: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带)⼈。

捕鱼为业:即(以)捕鱼作为职业。

〕缘溪⾏,忘路之远近。

〔缘yuán):沿着。

溪:溪流。

⾏:划⾏。

忘路之远近:忘掉了路程的远近(句⾸省略主语“渔⼈”)。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逢:遇见。

夹岸:夹溪两岸。

数百步:⼏百步。

中⽆杂树:当中没有别的树(只有桃树)。

芳草鲜美:芬芳的青草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杂错。

〕渔⼈甚异之。

〔甚:副词,⾮常。

异:奇怪。

形容词⽤为动词,意动⽤法,即“以(之)为异”,意思是“认为(它)奇异”。

之:代词,这些,代指”桃林美景”。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词凝练,通俗易懂,具有逻辑性,意思富于变化的艺术特色。

一、语言凝练
李清照的词中遣词曲意,丰富而见解深,结尾巧妙,凝结了许多意趣,高度表现了词的凝练。

比如《桃花源记》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五七日天气新,七八日风和日暮”。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却表现出了
春天来临和春天过去的生动描述。

二、多样变换
李清照的词意象丰富,富于变化,能够表达出许多内涵。

以《胡笳十
八拍》为例,第一拍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拍中将自己的孤独、悠远感满溢地抒发出来,并且以
汗水结尾,真实地表达了人们在无限广阔中空虚孤独的感受。

三、具有逻辑性
李清照的词具有很强的序次逻辑和理智性,表现出无言的诗意。

比如《渔家傲·秋思》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把早晨出行的情景真实地展现出来,又唱出一曲
渐行渐远的异乡之恋,具有浓郁的愁绪感。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李清照词充分表达出她心中所思所想,文字内涵深刻,写作手法凝练,思想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桃花源记》是东晋⽂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是《桃花源诗》的序⾔,选⾃《陶渊明集》。

此⽂借武陵渔⼈⾏踪这⼀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由平等⽣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活不满。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9课《桃花源记》课⽂原⽂ 晋太元中,武陵⼈捕鱼为业。

缘溪⾏,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甚异之,复前⾏,欲穷其林。

林尽⽔源,便得⼀⼭,⼭有⼩⼝,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

初极狭,才通⼈。

复⾏数⼗步,豁然开朗。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美池桑⽵之属。

阡陌交通,鸡⽝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着,悉如外⼈。

黄发垂髫,并怡然⾃乐。

见渔⼈,乃⼤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村中闻有此⼈,咸来问讯。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论魏晋。

此⼈⼀⼀为具⾔所闻,皆叹惋。

余⼈各复延⾄其家,皆出酒⾷。

停数⽇,辞去。

此中⼈语云:“不⾜为外⼈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骥,⾼尚⼠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问津者。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9课《桃花源记》知识点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

⾃号五柳先⽣,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东晋诗⼈,是我国⽂学第⼀位⽥园诗⼈。

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传世。

其诗⽂语⾔质朴、⾃然⼜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故事背景 本⽂⼤约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暗,战乱频繁,⽣灵涂炭。

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个与污浊⿊暗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以寄托⾃⼰的政治理想。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桃花源记》教案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篇虚构的用来寄托作者社会理想的作品。

它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人们安居乐业、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图景。

既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

这篇文章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

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色彩。

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朗朗上口,值得品味。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加深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语言现象的认识。

2.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3.掌握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来叙事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疏通大意,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能力。

2.引导学生查阅作者生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对文章加以品析,帮助学生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意境和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外桃源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2.讨论世外桃源所寄托的社会理想,激发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品味优美、精练的语言。

2.难点: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英国的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东方神秘都市,那里仿若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美好世界,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那么,桃花源又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陶渊明又是怎样描绘桃花源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中寻找答案吧!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检测生字词(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俨.然(yǎn)垂髫.(tiáo)间.隔(jiàn)还.家(huán)诣.太守(yì)刘子骥.(jì)豁.然开朗(huò)阡.陌交通(qiān)(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桃花源记》的优秀说课稿(精选7篇)

《桃花源记》的优秀说课稿(精选7篇)

《桃花源记》的优秀说课稿《桃花源记》的优秀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源记》的优秀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桃花源记》的优秀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首先,我说说教材,《桃花源记》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是由不同体裁的文言文组成,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寄托了作者的情怀,使人深思。

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以精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

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结合本单元和新课标对文学作品的要求,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

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注意文中古今异义现象。

2、理解背诵全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3、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及目标的分析,并且依据学生现在认知水平及心理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积累文言词语,翻译全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初二的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不仅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还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因此,我将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课堂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根据我对新课标的理解,为了尽可能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本节课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这样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一)(首先是)激情导入在课堂的开始,我将展示以前学习过的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让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学生回答: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表达了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

《桃花源记》全解析

《桃花源记》全解析

《桃花源记》全解析《桃花源记》:作家作品+翻译注解+问题简答+文言知识归类一、作家作品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

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

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

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

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

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

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

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

有《陶渊明集》。

本文借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满的情景,虚构了人人劳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对黑暗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描绘了武陵渔人偶入桃源的见闻,用虚实结合,层层设疑和浪漫主义的笔法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对黑暗现实社会的否定与批判。

二、翻译注解第1段:写渔人捕渔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以及沿途所见的绮丽景色。

1、【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打渔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原文】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文】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

3、【原文】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渔人对此感到很惊奇,又继续向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注解】①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八年级语文上: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

八年级语文上: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熟读并背诵全文;品味简洁而蕴含丰富的语言。

3.正确看待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难点】1.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2.正确理解和看待作者的理想。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常把理想中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地方称作什么?(板书: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虚构的故事,为什么千百年来它一直吸引着人们,具有如此长久的魅力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随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踏上快乐的"桃源之旅"吧!(板书标题、作者)(说明:导入应着力于激起思维矛盾,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1.学生朗读:请学生先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读课文,然后再读给同桌听。

2.指名朗读:评价读音、停顿。

3.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弄懂文意,时间为10分钟。

然后畅谈:桃源带给你怎样的"世外"感受?(引导学生畅谈感受,比如:奇、美、乐等。

)三、探究桃源之"奇"故事确有传奇色彩,因此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

仔细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描写让你产生"奇"的感受?1.自主探究。

2.合作探究。

3.交流展示。

在学生展示中,教师相机点拨、纠正、穿插、强化重点词句的积累。

(1)入源经过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穿插词语积累:缘,沿着。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棵杂树,这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穿插词语积累:鲜美,鲜艳美丽,是两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则是"口味好"的意思。

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的样子,这个成语现在仍在使用。

《桃花源记》:一幅别有洞天的画卷

《桃花源记》:一幅别有洞天的画卷

《桃花源记》:一幅别有洞天的画卷·湖北麻城陈昌学《桃花源记》以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中平实细腻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看似无意的悬念设置,亦真亦幻的世外桃源;婉曲有致的感情流露,积极含蓄的主题追求。

组成了一幅绝美的生活图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千百年来,在中国文人心中,陶渊明构想的桃源仙境始终令人向往,具有永恒的魅力。

一、质朴平易的语言美文章的语言不雕琢、不藻饰,接近口语并多用四字短语,显得朴素自然而又形象逼真,给人清新如画、诗意盎然之感。

这是质朴清淡的语言所表现出深厚的意蕴的结果。

文中大量白描手法写景叙事,以平淡自然取胜。

诗人从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两个方面描绘了桃花源的优美和谐,其所选取的不过是一些平凡的景物,如土地、屋舍、池塘、桑竹、小路……不刻意点染,就能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画面。

文中的许多词语由于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极具生命力,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等。

叙述渔人进入桃花源,受到桃花源中人的热情款待:“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寥寥数语就从侧面烘托出了桃花源人的淳朴真纯、热情好客,与外界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巧取豪夺形成了鲜明对比。

质朴平易的语言一如中国画画风,留白中巧藏意蕴,平淡里暗蓄精神。

二、引人入胜的情节美文章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紧紧围绕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通过发现桃源、探寻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来展开故事情节,更通过层层设疑的写法,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人间仙境。

这样就使得文章既一线贯串,层次分明,浑然一体,又不落平铺直叙俗套,显得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课文开头虽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明;也只说了主人公是一位渔人,但没有姓名,使人无从考证。

接着写桃林奇景,确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也无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说课稿4篇

《桃花源记》说课稿4篇

《桃花源记》说课稿《桃花源记》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本文编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桃花源记》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

叙述了理想社会的模式,表达了一种憧憬。

语言凝练又隽永,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年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篇课文还是比较浅显易懂,文意理解相对简单,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

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

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

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

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定位为“美文美教”,把本文的目标定为以下的几点: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2、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3、品味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4、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感受桃花源美境,品味优美语言。

2、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二、说教法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的要求,将朗读,背诵课文结合到对文章的赏析当中,在感受文章音美、形美、意美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达到感知知识的目的.。

具体采用如下方法:1、朗读法;2、想象法;3、自主和作探究法;4、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三、说学法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并能翻译全文。

2、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读。

四、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桃花源“美”与“乐”的分析,领会本文的主题(2)能力目标:通过对桃花源美景的描绘,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思维的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学习,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学程序:(一)复习提问:1、全班学生朗读课文2、指名学生口译课文3、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二)导入新课: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景美人乐,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我们来欣赏课文,一起走入桃源胜境。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必考知识点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必考知识点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必考知识点
一、背景知识:
1.故事背景:唐朝时期,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二、文学特点:
1.优美的语言:《桃花源记》运用了流畅自然的文字,美丽的景色词藻,揭示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政治现实的失望。

2.描写的对象:《桃花源记》描写了庄园、房屋、田亩、村落、村人及他们的生活,以及桃源的自然景色等。

三、主要内容:
1.世外桃源的寻找:主人公在狩猎时迷失了方向,偶然发现了一片美丽的山谷,决定留下来居住。

2.桃源的美景:在桃源中,有繁茂的山林、清澈的泉水、碧绿的草地和各种野果,还有村落和村民的房屋。

3.村人的生活:桃花源中人民和睦相处,习俗纯朴,不受朝廷征税和管辖,自由自在。

4.桃花源与现实的对比:主人公在桃源度过了很长时间,不再关心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但是最终还是要离开这个世外桃源。

四、思想内涵:
1.对现实的失望:作者通过描写唐朝的黑暗腐败和政治动荡,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反映现实问题:《桃花源记》通过对唐朝社会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与动荡。

1.对现实的思考:《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之间的思考。

2.对退隐生活的思考:主人公选择留在桃源,放弃了现实社会的利益和名利,是对退隐生活和个人追求的思考和追求。

以上是《桃花源记》必考的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作品,并能够运用到阅读理解和作文中。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引导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世外桃源.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下面是小编收集作品课文的写作特点,与大家分享阅读学习。

《桃花源记》的语言也十分准确和精练。

文章一开头,只用“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19个字,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开端。

第二段描写桃花源的景象也只不过一百多字,就勾画出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场景。

从桃花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写到男女老少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写得层层深入,次序井然,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在这段文章里,还表现了诗人高超的概括能力,遣词用语恰到好处。

像写山里人见到渔人,问他从何而来的时候,诗人没有重复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只写了“具答之”三个字,就概括了渔人的全部答话;渔人见太守说起桃花源的情状,也只用“诣太守,说如此”的“如此”两个字,来概括渔人在桃花源里的一切见闻。

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是非常朴素、自然的。

他写文章不重词藻的华丽,不事雕琢,而是尽力做到朴素,自然,接近口语。

但是我们读他的作品,并不觉得单调乏味,而是感到诗意盎然,淳朴浑厚。

苏轼说他的作品“癯而实腴”,就是说他善于用朴素、清淡的外表来表现丰富的内容。

而这一点也正是《桃花源记》的语言特色。

(李文) 语言晓畅,用词精到。

《桃花源记》多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叙写情事,如口说家常;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

明代许学夷说,陶多用“晋宋间语。

靖节耳目所濡,故不觉出诸口耳”(《诗源辨体》)。

在当时一味讲究辞藻、雕琢字句、形式主义蔚然成风的氛围中,陶渊明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描绘的理想境界,可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一朵清新可喜的奇葩。

【名师讲题】王维《桃源行(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名师讲题】王维《桃源行(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桃源行(节选)王维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体诗,是对陶渊明叙事散文《桃花源记》的艺术再创造。

B. 绚烂的景色和盎然的意兴融成一片优美的境界,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C. 诗歌描绘的画面透出了和平、恬静的气氛和欣欣向荣的生机,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D. 诗的后四句从渔人的视角写桃花源,隐含了《桃花源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内容。

15. 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说:“意思,犹五谷也。

文,则炊而且为饭;诗,则酿而且为酒也。

”因此,要将散文的内容改用诗歌表现出来,决不仅仅是一个改变语言形式的问题,还必须进行艺术再创造。

请你谈谈,与《桃花源记》相比,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14. D15. ①《桃花源记》语言平淡(质朴),本诗语言凝练。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几句高度凝练,概括了《桃花源记》中渔人弃舟登岸、进入幽曲的山口蹑足潜行,到眼前豁然开朗、发现桃源的经过。

②《桃花源记》长于叙事,本诗侧重通过描写营造意境。

本诗通过“繁花”“茂竹”等画面营造出欣欣向荣的意境,表达诗人的向往、喜爱之情。

《桃花源记》更侧重叙事,故事有头有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交代得具体清楚。

③《桃花源记》语言自由灵活,音乐性相对低;本诗四句或六句一换韵,平仄相间,转换有致,音乐性更强。

名师讲题: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后四句从渔人的视角写桃花源”错。

“樵客初传汉姓名”写出了桃源中人发现外来客的惊奇,是从桃源人的视角写的;“居人未改秦衣服”写渔人乍见“居人”,感到服饰上的明显不同,是从渔人的视角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的语言特色
作者:徐漪平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09期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散文创作的名篇,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口皆碑的琼章。

千百年来,它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除了构思精巧、情节动人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简略的分析。

一.文字简洁,内涵丰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

陶渊明是散文创作的大家,他善于用最少的语言概括最多的事物,以最经济的笔墨反映最丰富的思想内容。

《桃花源记》全文仅仅二十五句,三百二十字,就叙述了一个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的完整故事,生动展现了一个远离人世的理想社会。

作者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写出了桃源被发出的始末、桃源人的来历和桃源内的生活概况。

无论是写渔人进入桃源的曲折经过,还是写桃源的田园风光、社会人事;无论是写桃源人与渔人的问答,还是写太守、刘子骥的寻求,文笔都极为洗炼省净,令人叹为观止。

文章一开头,作者仅用“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一句话,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主人公的身份。

第二自然段描写桃花源的景象也只不过一百多字,就勾画出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场景。

作者从桃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写到桃源人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次序井然,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作者惜墨如金,遣词用语以一当十,以少总多,表现了高超的概括能力。

当桃源人问渔人“所从来”时,作者不多费笔墨,让渔人繁琐作答,只用“具答之”三个字就概括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的全部经过,而又能使读者清清楚楚。

当桃源人向渔人“问今是何世”时,作者只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表明渔人把自己的知道的世间情形都讲出来了。

当渔人辞去后,到太守那里去说起桃源情状时,也只用“诣太守说如此”一语了之。

其中“如此”二字,概括了渔人进出桃源的一切见闻和切身感受,真可谓言简意赅。

二.平中见奇,朴中见色,呈现一种清淡朴素之美。

陶渊明作文不重词藻的华丽,不事雕琢,而是尽力做到平易自然,清新朴实。

但是我们读他的作品,并不觉得单调浅薄,而是感到淡中藏美,淳厚有味。

在《桃花源记》中,作者写人叙事、摹景
状物没有用浓墨重彩去作夸张的烘托和渲染,只用白描的手法,平淡的语言,就点染、勾画出桃源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创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理想境界。

第一自然段中写桃花源的外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作者用语平实,没有刻意雕饰,只是从溪岸、地面、空间,从树、草、花,从视觉、嗅觉等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作了描述,淡淡几笔,就描绘出一幅情韵隽永、意境优美的暮春桃林图。

那夹岸的桃树,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语言的朴素美熔铸于宇宙自然美之中,留下了悠然不尽的意味。

至于桃源中风土人情的描述,更是生动具体,亲切逼真。

在作者笔下,桃源内的田园风光是美的,那开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美好的池塘,垂荫的桑竹,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连鸡犬也是可爱的;桃源里的社会人事、风俗人情更是美的,桃源人勤劳、淳朴、热情、诚恳,他们人人劳动,自食其力,过着和平、宁静的幸福生活,这里完全没有人世间尔虞我诈的情形,不要说他们彼此之间的平等互爱,就是来自世间的渔人,他们也把他当作自己人一样“设酒杀鸡作食”,招待得十分殷勤周到。

作者把别有洞天的桃花源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优美、恬静、安适、和乐的动人画面,不仅自然景物历历在目,而且连人物也呼之欲出了。

我们读了,觉得诗意盎然,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其中了。

三.形象生动,表意深刻,既有具体的可感性,又有丰富的联想性。

宋人李公焕说陶渊明的作品“造语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笺注陶渊明集》卷四),指的是他善于用平易浅近的语言含蓄地表现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

这一点在《桃花源记》中也有很好的体现。

文中写桃源人初见渔人的情景,用“乃大惊”三个字来描述。

“乃大惊”,不仅活画出桃源人见到陌生人时惊奇异常的神态,而且形象地表明了源中人与外界隔绝得久远。

当渔人讲述自己的见闻后,引起了源中人的反应,作者用“皆叹惋”三字来表述。

虽未写叹惋的具体内容,但源中人因何面叹惋是不难想象的,那就是世间是多么的混乱污浊,桃源是多么的安乐平和!当渔人要离开桃源时,源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语言婉转而含蓄,蕴藏着丰富的内容。

表面上看是源中人的谦词,实质上点出了全篇的结穴,意味深长。

它既刻画了桃源人避世极其深沉的心理状态,又暗示了作者之所以运用桃源来寄寓自己理想的原因——避乱。

读到这里,读者就不禁会思考,为什么“不足为外人道”呢?进而自然会联想到现实社会而得出结论:因为外人知道后,尘世间的丑恶就会侵入,战乱就会降临,桃源和平安适的生活就会遭到破坏。

这就进一步揭露了世俗社会的黑暗,突出了桃源生活的美好,收到了言近旨远的效果。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也是语浅意深,耐人寻味,表层的意思是说桃源人不知世间朝代的更迭,背后却隐含着很深的感慨,其实质是对魏晋时代干戈扰攘、勾心斗
角的残酷现实的无情批判。

作者下笔含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效果。

四.炼字择词造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桃花源记》在炼字择词造句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尤其在动词的选择、副词的运用上有独到之处。

文章一开始,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后,紧接着巧用一个动词“忘”,写出了渔人朦朦胧胧的意识,恍恍惚惚的感觉。

而后又用“忽逢”二字,准确地勾出新奇、幽美的桃花林无意跳入渔人眼帘的情意。

这样写,故事的发生符合生活逻辑,同时又为引出桃花源渲染了神秘的气氛。

结尾处“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与此相呼应,为点明桃花源是幻想中的理想世界,而不是现实社会的实存之地埋下了伏笔。

这种来去无踪、变幻莫测的描写,正好突出了桃花源不同一般、高于现实的特性。

作者用“初极狭,才通人”,写桃源的入口处,其中用三个副词:“初”表时间,“极”表程度,“才”表范围,表意极为精确,突出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

作者写山口有光,是“仿佛若有光”。

“仿佛”二字,用得既灵活又贴切:一则因为山口很小,光线不甚分明,用“仿佛”二字正可描绘出光线极弱、洞口若明若暗的样子,这更符合桃花源隐蔽五六百年而不为人发现的情景;二则因为桃花源乃虚设之境界,其中景物并非实有,故用词不宜太实,“仿佛”二字,恰能给读者以迷离惝怳之感,增强了语言的艺术魅力。

作者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表述桃源与外世隔绝的严峻性。

其中“乃”、“无论”二词,皆有画龙点睛之妙,不仅增添了桃源的传奇色彩,而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端厌恶和彻底否定的情感。

可见,作者炼字择词造句匠心独运,已臻出神入化之境。

五.句式整散结合,音韵和谐悦耳,富于形式美和音乐美。

《桃花源记》凡七十句(以逗点计),其中四言句二十八,三言句十四,五言句十一,其他十九。

全文以四言为主干,辅之以三言、五言,杂用二、六、七、八、九言,并适当地采用对偶句法,这样就骈散相间,长短并存,造成了一种于整齐之中见流走自然、参差错落的形式美。

作者在行文中又注意节奏的变化,声韵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具有一种音乐美。

《桃花源记》的语言平淡自然,凝炼精当,言简意赅,余味无穷,正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所评价的那样,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

《桃花源记》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文中有
不少佳句更是为人称诵、广为流传,至今仍在不断地为人们所引用,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这也证明了《桃花源记》在语言运用上确实是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徐漪平,女,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高级讲师,学报执行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