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备课素材杜牧与书法(2019年)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 2 单元第 4 课《古诗三首》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 2 单元第 4 课《古诗三首》重点知识归纳一、摘要本重点知识归纳涵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二单元第四课《古诗三首》,为同学们提供全面的复习资料。
通过对诗词基本信息、内容理解、结构分析、艺术特色探究以及历史文化价值的深入剖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诗词。
二、诗词基本信息1.《山行》●作者及朝代:杜牧,唐代诗人。
●时代背景对诗词创作的影响: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杜牧生活在晚唐,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山行》一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山林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可能蕴含着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2.《赠刘景文》●作者及朝代:苏轼,北宋诗人。
●时代背景对诗词创作的影响:苏轼一生历经坎坷,这首诗是他在元祐五年(1090 年)任杭州知州时送给好友刘景文的。
当时刘景文已年近六十,仕途不顺。
苏轼以诗相赠,鼓励他珍惜时光,乐观向上。
3.《夜书所见》●作者及朝代:叶绍翁,南宋诗人。
●时代背景对诗词创作的影响: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社会动荡不安。
叶绍翁的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夜晚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人们的不安情绪。
三、诗词内容理解1.《山行》●逐句解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意思是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升腾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意思是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主旨:通过描绘秋天的山林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2.《赠刘景文》●逐句解析:“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所见》【作者】袁枚【朝代】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①牧(mù)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zhèn):振荡;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
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
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第二单元课文④古诗三首《山行》【作者】杜牧【朝代】唐代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
2.远上:登上远处的。
3.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石径(jìng):石子的小路。
5.斜(xiá):为倾斜的意思。
6.生:生产,生出。
7.车:轿子。
8.坐:因为。
9.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10.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1.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赠刘景文》【作者】苏轼【朝代】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杜牧简介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杜牧简介新人教版杜牧(公元803-853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
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
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
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
工行草书。
《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
”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
”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
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
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
《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
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
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
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
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
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
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
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
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
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杜牧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
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必背内容汇总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必背)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菊绿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6、秋天的雨(2自然段必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语文园地二(必背)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必背)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必背)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第五单元17、古诗三首(必背)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湖[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必背)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必背) 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截,千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杜牧的清明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
清明是亲情色彩浓郁的日子,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
杜牧则在异乡路上奔波,细雨纷纷洒落下来,春衫湿漉漉的。
诗人简直要断魂,便想找个酒店避雨暖身,消除心头的愁苦。
于是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在开放的杏花林后面,隐约是个小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飘出了酒香。
《清明》这首诗是杜牧的早期作品。
唐代安史之乱,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出现了“荒草千里”、“万室空虚”的萧条荒凉景象。
杜牧《清明》诗中的“路上行人欲断魂”,并非由于天阴下雨,正是反映了北方农村这种耕稼缺人的荒芜现象。
晚唐诗人杜牧,是一位刚正秉直、情致豪迈、敢论大事、指陈利弊的文士,早年他怀才不遇,后遇宰相李德裕的赏识,才委他依次做了黄、池、睦、湖四州刺使,每任时间都不长,英年早世。
同一个时期,杜牧的《并州道中》有诗句:“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
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
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
”诗中表达了杜牧的逃避,对困惑自我的安抚。
消沉之中,我们可以看得出一个思想强硬者的无奈。
《并州道中》与《清明》写的大体是同样一种景况,“极目无人迹”的荒村野店,与“路上行人欲断魂”也都是当时并州一带的灾情,并且是“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的战乱气氛。
晚唐统治阶级腐败,宦官专权,阶级矛盾激化,农民义军四起,在这种人迹稀少的混乱环境,杜牧的清明,折射出了晚唐北方农村苦难遭遇的生活缩影。
不过我们依然陶醉在牧童、杏花和酒的诗意中,杜牧的清明,也让我们憧憬着生活的美好。
杜牧抱负远大,志趣高洁,但有志难伸,他的政治理想:削平藩镇,加强统一,平靖外侮,使百姓安居乐业。
事实上,晚唐时政治昏庸,官场混浊,人民的苦难日复一日,杜牧一直生活在美好理想与丑陋现实的挣扎中。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联想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反衬
语文要素
诗的前两句: “寒”字一语双关,不仅写出秋风的寒凉逼人,更体现 了诗人的孤独,不如意。一“送”一“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梧 叶摇落,萧萧作响,江上秋风寒气袭人,写出了秋意的清冷,表达了游子 漂泊流浪、孤单寂寞得凄凉之感。
诗的后两句:后两句描写了儿童挑灯夜捉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 发作者的联想。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想 起家乡的温馨美好。儿童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巧妙地反衬出了诗人 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及对家乡得思念之情。
白云生处有人家。
“生处”可理解为白云形成的地 方,“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 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 也说明山很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
诗意: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那经 霜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吗?为什么?
夜书所见
梧叶:送寒声 秋风:动客情
儿童:挑促织 篱落:一灯明
诵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山行
赠刘景文
【唐】杜 牧
【宋】苏 轼
远上/寒山/石径斜, 荷尽/已无/擎雨盖,
白云/生处/有人家。 菊残/犹有/傲霜枝。
停车/坐爱/枫林晚, 一年/好景/君须记,
霜叶/红于/二月花。 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不可以。“红如”指霜叶和二月花一样 “红”,而“红于”用了对比的手法, 写出了枫叶在经历风霜之后,颜色比二 月的花还要艳丽夺目的特点。这也是作
者停车欣赏、流连忘返的原因。
(2019新教材)统编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4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练习及答案备课素材)【名
4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山行【课时目标】1.会认“径、斜”2个字,会写“寒、径”等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默写古诗《山行》。
2.根据诗意写诗句。
(1)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
(4)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参考答案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1)远上寒山石径斜(2)白云生处有人家(3)停车坐爱枫林晚(4)霜叶红于二月花【板书设计】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课件(共58张PPT)
板书设计
近处
梧叶送寒声 秋风动客情
夜书所见
远处
儿童挑促织 篱落一灯明
思乡怀亲
知识拓展
中 国 古 代 诗 歌
古体诗
近体诗 (格律诗)
词 (长短句)
曲
乐府诗 律诗
诗无固定句 句无固定字 五言
唐以前 唐以后
绝句 七言
小令 中调 长调 杂剧
散曲
小令 套数
随堂练
一、解释词语的意思。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2)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晴明:晴朗明和。 花堤:鲜花盛开的堤岸。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诗意: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
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 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同学们想一想这两句诗中,诗人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 什么?
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的景象。 听到了秋风萧萧的声音。 想起了自己的故乡。
不好。因为“青山”与“苍山” 都无法表现出深秋时节的山的特色: 萧索、清寒。而在寒山的背景下望见 一片“红于二月花”的枫叶,诗人是 何等惊喜!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 红于:比……还红。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诗意:
我停车不走是因为爱好傍晚时分 的枫树林,经过风霜的枫叶,比二月 春光里的鲜花还要红艳。
三、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夜书】 【萧萧】 【梧】 【客情】 【知】 【挑】 【促织】 【篱落】
风声。 晚上写。 旅客思乡之情。 梧桐树。 读作“tiǎo”,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篱笆。 猜想。 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部编版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素材资料:杜牧与书法【精品】
杜牧与书法杜牧(803-852)晚唐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出身高门士族,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使,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抱有理想,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尤喜议政谈兵,23岁时写成《阿房宫赋》,以秦朝奢逸亡国为戒,切中时弊。
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
难以施展抱负的苦闷,又造成他颓废放任的生活作风,有一些“风流艳事”流传。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其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
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工于书法,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
《张好好诗》,杜牧大和九年作并书。
书体为行书。
杜牧传世墨迹只此一件。
其书字体姿媚,用笔劲健,转折处如孙过庭《书谱》。
历代评之甚多,清包世臣赞曰: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
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倖致。
中实之妙,武德以后,遂难言之。
古今书诀,俱未及此,惟思白有笔画中须直、不得轻易偏软之说,虽非道出真际,知识固自不同。
其跋杜牧之《张好好诗》云“大有六朝风韵”者,盖亦赏其中截有丰实处在也。
(《艺舟双楫》)又云:花到十分名烂漫者,菁华内竭,而颜色外褪也;草木秋深,叶凋而枝疏者,以生意內凝,而生气外敝也。
书之烂漫,由于力弱,笔不能摄墨,指不能伏笔,任意出之,故烂漫之弊至幅后尤甚。
戏鸿堂摘句《兰亭诗》、《张好好诗》,结法率易,格致散乱,而不烂漫者,气满也。
气满由于中实,中实由于指劲,此诣甚难至,然不可不知也。
(《艺舟双楫》)。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生字解读+书法指导《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课件
上短下长
横画盖下
0
2、书写要点
0
(1)上部两竖内收,横画稍长。 (2)下部短撇勿长,横折钩横短折长,折 钩内收,内部“米”稍靠左。
0
一、学好一个字
1、看图识义
图中是什么? 图中是残花。
0
2、形近字歌 没钱体又残 多病人自爱 实践织毛线 由浅入深难
残的形近字: 钱、线、浅、践
0
3、生字详解
0
0
一、学好一个字
1、看图识义
2、形近字歌
图中正在干什么?
小朋友正在赠送生日卡片。
0
年岁逐年增 爱憎是非分 曾经同生死 今日赠彩缯
赠的形近字: 增、憎、曾
3、生字详解
0
4、笔顺
同步课文生字讲解
读音:zèng 音序:Z 笔画:16画 结构:左右
0
0
5、组词 词语:赠送 馈赠 成语:临别赠言 6、造句 赠:好心人给孩子们捐赠的这些图书,为他 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0
0
二、写好一个字
1、结构特点
左小右大
左高右低
0
2、书写要点
0
(1)左部撇放点收,两横平行,竖钩勿长, 两点外展。 (2)右部两点同向,横短竖长,竖画直挺。 (3)注意收笔位置左高右低。
0
一、学好一个字
1、看图识义
图中叶子上布满了什么? 图中叶子上布满了霜。
0
2、形近字歌 深秋露凝霜 隆冬雪飞扬 西厢梅开否 游子想家乡
霜的形近字: 露、雪
0
3、生字详解
0
4、笔顺
同步课文生字讲解
读音:shuāng 音序:S 笔画:16画 结构:上下
0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两行诗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行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行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山窝窝里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
因为
我停车不走是 喜爱傍晚时分的枫树林,
坐:因为。
“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课文解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风声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江上秋风动客情。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一、二两句写景,借景抒情。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
知有儿童挑促织,
知:料想
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在白云( )有几户人家。
飘浮的地方
白云生处: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菊残
“荷尽”、“菊残”两词可以看出是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4 古诗三首 备课资料
杜牧简介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叶绍翁简介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
龙泉人。
祖籍浦城。
原姓李,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
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
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
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实用课件
4 古诗三首
4 古诗三首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关注诗题
山行
【唐】杜牧
山:在山中 行:行走
杜牧(803-853), 字牧之,唐代诗人,与 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有《樊川诗集》。
了解诗人
山行
(唐)杜牧
j ì n ɡ xié
jì liáo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其一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山行》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 实用课 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 实用课 件
练习:请把 这首诗编写成 个小故事。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 实用课 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 实用课 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 实用课 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 实用课 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 实用课 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 实用课 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 实用课 件
岳麓山“爱晚亭”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 实用课 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 实用课 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 实用课 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 实用课 件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诗三首学三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部编教材(1)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jìnɡ
xié zènɡ
liú
石径 倾斜 赠送 姓刘
cán
yóu
ào jūn
残败 犹如 骄傲 君子
jú
tiǎo
橘子 挑动
chén
ɡ橙黄
古诗三首学三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 部编教 材(1)
古诗三首学三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 部编教 材(1)
多音字
tiǎo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古诗三首学三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 部编教 材(1)
叶绍翁,字嗣宗,号 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 龙泉市)人,南宋诗人。著 有《四朝闻见录》,补正 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 全书》。其诗语言清新, 意境高远。
古诗三首学三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 部编教 材(1)
古诗三首学三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 部编教 材(1)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 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 明山很高。
诗意: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古诗三首学三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 部编教 材(1)
古诗三首学三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 部编教 材(1)
因为。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比……红。
诗意: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 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 的花还要红。
挑
tiāo
医疗队的成员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
古诗三首学三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 部编教 材(1)
古诗三首学三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 部编教 材(1)
我会写
寒径斜 霜 赠 盖菊 残君橙 挑刘送
古诗三首学三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 部编教 材(1)
古诗三首学三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 部编教 材(1) 古诗三首学三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 部编教 材(1)
2019年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4 古诗三首文字说明(新版)
1.专有名词杜牧:杜牧(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
杜牧的诗歌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并称""。
苏轼: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属浙江)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
叶绍翁是诗人,他的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以最佳,如《》。
促织:又名蟋蟀,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等。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交配时期除外),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
蟋蟀是以善鸣好斗著称的。
2.背景资料苏轼对联故事苏轼朋友甚多,其中有个诗僧佛印。
这人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
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
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之下。
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心生一计,故意说:向阳门第春常在。
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便说:“谁不知下句是:积善人家庆有余。
”话音刚落,苏轼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出一道吃吧。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 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及相关教学素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 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及相关教学素材一、教材简析本课3首古诗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诗的大意是: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生机盎然的。
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山势的高而缓。
”有人家”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一驱寒山清冷之意,又照应了上一句的”石径”,将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停车欣赏的原因,这枫林晚景使他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诗。
诗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朋友,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前两句写景,”荷尽”“菊残”描绘出秋天的景象。
诗人面对”荷尽已无擎雨盖”时,并无伤秋悲秋之感,笔锋一转,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在”已无”与”犹有”的强烈对比中跃然纸上。
后两句议景,揭示了赠诗的目的。
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景。
诗人一反常情,以”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
《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大意是: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逗蟋蟀,不禁思今J山、起自己的家乡。
前两句写尽了深秋的凄清。
”萧萧”两字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引出”寒声”。
梧叶摇落、江上秋风又进一步烘托了深秋寒凉的气氛。
秋风起时客未归,瑟瑟秋风撩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
2019年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山行人教部编版共17张PPT语文
《山行》 我来读
[唐] 杜牧
jìnɡ xié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
寒 径 斜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高洁、自由、闲适
停车坐爱枫林晚
爱晚亭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
深秋枫林红叶要比江 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 使秋天更富有生机。这体 现了诗人一种豪爽向上的 精神。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 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
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 “杜紫微”、“杜樊川”。
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 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生性耿介,不 屑逢迎权贵,仕宦不很得意,从而对社会政治持清醒的批判 态度,抱负难以施展。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杜牧和他的七绝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杜牧和他的七绝我长期读历史读文学,经过反复思考与心灵拷问,认为,中国的文化史,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中国失意文人创造的文化史。
从屈原以降,司马迁、杜甫、王昌龄、苏东坡,哪一个不是失意文人?连写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孟郊,也是一个老失意者。
杜牧自然不能例外。
他虽然出身豪门,才华出众,却仕途不坦,难展鸿图。
“十年为幕府吏,每促束于簿书宴游间。
”官终中书舍人。
为什么?《新唐书?杜牧传》说:“牧刚直有奇节。
牧亦以疏直,时无后援者。
”性情耿直,不屑于逢迎权贵,只好坐冷板凳。
俗话说:“有一失必有一得。
”杜牧于是把整个身心用在了诗歌与文学的创作上。
政治上的失意,却成全了他高尚的人品与文品,从而创造出灿烂优秀的诗篇。
杜牧处于晚唐多事之秋,内忧外患,错综复杂,老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
忧国忧民的杜牧主张削平藩镇,巩固国防,收复失地,统一国家。
同时极力反对当朝统治者的荒淫无耻,盼望能够恢复朝前曾经有过的比较清明的政治。
《阿房宫赋》就是这样一篇借题发挥之作。
如《樊川文集》中所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樊川文集》二十卷,凡载诗文四百五十篇(首),都有着较为充实的思想内涵和积极进取的政治倾向,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晚唐时期面临的重大问题。
杜牧诗文并佳,尤其以七言绝句为最佳。
晚唐诗风流于萎靡,惟杜牧豪迈俊爽,遒劲峭拔,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说:“牧之绝句,远韵远神。
”他还称赞杜牧的《泊秦淮》为唐人七绝的压轴之作。
《泊秦淮》前两句说:“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以优美文笔描绘出迷迷茫茫冷冷清清的水上朦胧夜景,极富诗情画意。
当诗人在如此这般的水上遇到一处酒家时,笔锋一转,吟出后两句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从这千古传诵的诗句中,诗人的忧患意识不言自明,呼之欲出。
语言如此精练,意境如此深远,又有一唱三叹的韵致,真乃绝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牧与书法
杜牧(803-852)晚唐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出身高门士族,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使,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抱有理想,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尤喜议政谈兵,23岁时写成《阿房宫赋》,以秦朝奢逸亡国为戒,切中时弊。
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
难以施展抱负的苦闷,又造成他颓废放任的生活作风,有一些“风流艳事”流传。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其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
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工于书法,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
《张好好诗》,杜牧大和九年作并书。
书体为行书。
杜牧传世墨迹只此一件。
其书字体姿媚,用笔劲健,转折处如孙过庭《书谱》。
历代评之甚多,清包世臣赞曰: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
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倖致。
中实之妙,武德以后,遂难言之。
古今书诀,俱未及此,惟思白有笔画中须直、不得轻易偏软之说,虽非道出真际,知识固自不同。
其跋杜牧之《张好好诗》云“大有六朝风韵”者,盖亦赏其中截有丰实处在也。
(《艺舟双楫》)又云:花到十分名烂漫者,菁华内竭,而颜色外褪也;草木秋深,叶凋而枝疏者,以生意內凝,而生气外敝也。
书之烂漫,由于力弱,笔不能摄墨,指不能伏笔,任意出之,故烂漫之弊至幅后尤甚。
戏鸿堂摘句《兰亭诗》、《张好好诗》,结法率易,格致散乱,而不烂漫者,气满也。
气满由于中实,中实由于指劲,此诣甚难至,然不可不知也。
(《艺舟双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