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本小学四年级的下册的科学全册教学教案.docx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苏教版【精选3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苏教版【精选3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苏教版【精选3篇】学校四班级科学下册教案苏教版【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2.设计试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科学学问1.了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缘由(即增大空气阻力)。

2.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熟悉到科技进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2.培育同学合作与参加的意识,主动进行共享与沟通的品质。

3.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究的精神。

学习成果:估计同学能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设计试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了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缘由(即增大空气阻力)。

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进展层次1:不能了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缘由(即增大空气阻力)。

不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层次2:能了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缘由(即增大空气阻力)。

不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层次3:能了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缘由(即增大空气阻力)。

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探究力量:层次 1:不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不能设计试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层次 2: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不能设计试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层次3 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能设计试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同学/老师互动目的集中话题老师:先出示降落伞下降的图片或录像。

老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降落伞可以把我们平安的从天上带回到地面吗?同学回答:是由于空气托住了降落伞。

老师让同学争论: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同学开头争论:争论过后组织同学在图上用箭头标出降落伞受到的地球引力及空气阻力。

探究和调查老师:你们想自己制作一个降落伞吗?同学说:想。

老师:先让同学分组依据具有的材料设计制作降落伞的方案。

学校四班级科学下册教案苏教版【精选3篇】二课程标准: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doc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doc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教学口标:•通过探究发现生活小弹性物体的共同点;•通过实感受弹力的大小与方向。

•能够做研究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恢复原来的形状。

•能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

•了解弹力在生活中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去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各种弹性物体:如弹簧、泡沫塑料、橡皮、竹片、娃娃跳等;各种非弹性物体:如橡皮泥、湿黏土块等;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导言:谈话:这节课,老师要送一些小礼物给大家。

这些礼物看上去很不起眼,但里边也有科学。

大家想不想研究它们?二、学习新知1、学生分组实验认识弹性物体教师谈话: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袋子里都有些什么教师谈话:下面,让我们来分析我们的实验记录。

(教师与学生…道分析黑板上的实验记录)问:这些物体它们的形状为什么会改变?学生思考、冋答。

(教师板书:外力作用)教师质疑:为什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学生思考、冋答。

(教师板书:去掉外力)教师质疑:你认为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相同的性质?学牛思考、回答。

(教师板书:一一弹性)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弹性。

2、认识物体的弹力教师谈话:下面,请大家跟我做一个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拿起竹片,用手握住竹片的两端,用力将竹片弄弯,然后慢慢地松开手,让学牛体验手的感觉。

学生按教师要求实验,将手上的感受记录在实验表上,教师帮助指导。

学生汇报实验的体会。

讨论:为什么手会被一股力推开?学牛汇报,教师小结:当我们松开手的时候,物体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就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种力叫做弹力。

(教师板书: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弹力)学生读教材49页有关弹性、弹力的表述。

三、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向学生出示娃娃跳)问:哪位同学会玩娃娃跳?老师请他到前面来给大家表演。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骨骼》1、骨骼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1.人体骨骼图、硬纸板, 2.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动物骨,3.骨骼模型、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2.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评析】通过建筑工人造房子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从而引入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那就是人的骨骼。

以这样的情境揭示课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使学生联想到骨骼的作用。

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引导学生探究:人体骨骼的结构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4.学生汇报、交流。

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材简介《科学》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共分为四年级上、下两册。

四年级下册共八个单元,涉及到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教案为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督促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督促学生了解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共性。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课内外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知识的传授方式和效果;•督促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及进度第一单元生物多样性•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掌握常见的昆虫的生态特征、群体行为等;•能够对某一种类型的昆虫进行观察和分析。

第二单元环境中的声音•掌握声音的来源、产生、传播和接收;•督促学生认识声音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有关声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三单元空气和气候•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掌握空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能够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第四单元感光器官•了解人类的感光器官的构造和功能;•掌握人类眼睛的视觉机理;•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光线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第五单元消失的古生物•了解古生物的基本知识;•掌握恐龙和其它古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消失的原因;•能够对某一种古生物进行深入研究、探究。

第六单元静电现象•了解静电的概念和产生原因;•掌握静电现象的基本规律和实验方法;•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及其应用。

第七单元物质变化•了解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掌握物质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实验方法;•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及其应用。

第八单元食品安全•了解食品安全关注的对象和内容;•掌握食品的基本营养元素、检测方法;了解食品的加工和储存;•能够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并正确进行食品消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骨骼》1、骨骼大同小学林秀梅教学资源开发:“骨骼”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它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骨作用、骨保健等方面,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由于本节课涉及的骨骼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设计了诸多触摸、模拟的活动,使本课的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展开。

具体地说,这节课是通过三个逐渐递进的探究行为,指导学生粗浅认识、了解骨骼。

这三个探究行为便是:摸、拼、看。

“摸”即摸皮肤下的骨头,感受骨在身体中的位置;“拼”即把骨骼分解图合并成一幅完整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全貌和个数,通过一分一合使学生内化骨骼的概念;“看”即通过观察动物的骨,使学生更加了解人的骨骼。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1.人体骨骼图、硬纸板, 2.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动物骨,3.骨骼模型、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2.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骨骼》1、骨骼大同小学林秀梅教学资源开发:“骨骼”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它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骨作用、骨保健等方面,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由于本节课涉及的骨骼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设计了诸多触摸、模拟的活动,使本课的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展开。

具体地说,这节课是通过三个逐渐递进的探究行为,指导学生粗浅认识、了解骨骼。

这三个探究行为便是:摸、拼、看。

“摸”即摸皮肤下的骨头,感受骨在身体中的位置;“拼”即把骨骼分解图合并成一幅完整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全貌和个数,通过一分一合使学生内化骨骼的概念;“看”即通过观察动物的骨,使学生更加了解人的骨骼。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1.人体骨骼图、硬纸板, 2.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动物骨,3.骨骼模型、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2.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骨骼》1.骨骼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3.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些无肉的猪骨头供学生观察用;4.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5.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6.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5.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

(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

(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

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骨骼【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

2.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3.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

4.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5.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教学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人体骨骼的教学模型。

学生材料:每组人体骨骼拼图若干、羊骨1根、放大镜1个、镊子1个、小锤子1个、实验记录单若干。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都要预先搭建一个钢筋水泥框架。

(出示图片)2.谈话:与钢筋水泥框架一样,人体内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3.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4.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里面,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

3.提问: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4.实践活动,并汇报交流。

5.对照课件骨骼图,介绍骨人体骨骼的构成,学生相应找出自身骨头位置。

小结: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6.游戏: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

(谈话:认识了人体骨骼的构成,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一个拼图游戏,出示游戏规则:①②③)7.学生展示成果,进行活动评价。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2188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2188

第一单元《骨骼》1、骨骼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1.人体骨骼图、硬纸板, 2.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动物骨,3.骨骼模型、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2.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评析】通过建筑工人造房子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从而引入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那就是人的骨骼。

以这样的情境揭示课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使学生联想到骨骼的作用。

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引导学生探究:人体骨骼的结构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4.学生汇报、交流。

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用毛笔轻轻把蚁蚕分发给学生) 借助放大镜观察刚孵出来的蚕宝宝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并给它取个名字。

3、讨论:我的蚕宝宝孵出来了,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呢?(四)我们一起养好蚕1、学生讨论:怎样做能让蚁蚕长得又大又壮?2、介绍养蚕方法:(1)谈话:谁知道怎样养蚕?(2)讨论:在蚕宝宝出生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3、讲解:养蚕应注意的问题;大家对养蚕方法和蚕的知识已经有了部分了解。

三、课堂总结养蚕过程中,同学们还会生成一些新的问题,请你们一定要告诉老师,我们一起共同研究。

希望同学们坚持观察,认真做好记录,每周把蚕带到课堂上来一次,交流养蚕的新发现。

板书设计:1、我们来养蚕蚕卵:扁平的椭圆形、灰紫色蚁蚕:刚出壳的小蚕,全身乌黑,布满细毛,形似蚂蚁3、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指出,形成昆虫概念。

(1)谈话:在我们养蚕的这段时间,全班有的同学是从蚕卵一直养到产卵结束,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有了很多发现,但有些同学没能完整的饲养成功,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3)讲解: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茧,出茧后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4)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5)对照书上24页下图说说蝴蝶一生有哪些变化?(6)讨论:蚕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蚕蛾和蝴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7)小组讨论,进行比较。

(8)根据学生对蚕蛾和蝴蝶的比较,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

三巩固应用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

板书设计:4、养蚕经验交流会变态: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做“变态”教后记3、小结:日常生活中物体的运动不尽相同,它们有着各自的运动方式。

四、分析复合运动的运动方式1、出示易拉罐,提问:它是什么形状的?让易拉罐在桌面上运动起来,说出它的运动方式?2、学生小组活动3、讲述:在研究这类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往往把易拉罐看做一个整体,它的运动包含了两种运动方式。

精选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

精选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

精选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第一单、元《骨骼》一.骨骼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2、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耍作用;教学重难点:3、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教学重难点: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2、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3、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牛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教学重难点: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任课教师莫念举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一课一切都在运动中课程标准:1. 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 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3 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科学知识1.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不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层次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不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层次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探究能力:层次1:不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层次2: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目的集中话题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你们观察这副图,你觉得哪些物体在运动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运动学生回答:鸭子、汽车、自行车等等。

…教师在这里最好能让学生用贴切的词汇来形容这些运动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这里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回顾什么是运动,了解学生心中运动的概念是什么同时要让学生说出他们心里的运动判断标准。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四、拓展:1.看图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1)跳绳时;(2)吃饭时;(3)静坐时……2.完成活动记录上的作业。

谈话: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对人体的骨骼有了哪些了解?3.补充:了解人体内的另一种骨头——软骨。

(1)摸一摸鼻子尖.感觉到了什么?小结:鼻尖中含有软骨。

讲述: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软骨会发生变化。

婴儿的骨骼大部分都是软骨.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大部分的软骨会被硬骨所代替。

教学反思:一.从学生已有的感知经验入手.去认识了解骨骼.二.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体验活动.三.将信息技术与科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

2、关节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

难点: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笔、木棍、夹板、胶带或绳子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上节课通过研究.知道了人体所以的骨头共同构成了整个人体的支架.也就是骨骼.有没有想过这副骨骼是不是完全合拢的呢?人怎样才能运动的呢?2、学生交流。

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与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揭示课题:关节)(二)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三)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

3、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圈出来。

4、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5、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6、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体验一下关节被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与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3、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结构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
每人用力摸一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多少块骨头?
2、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三部分——头、躯干、四肢。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
7、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四种常见关节类型。
9、小结:不同的活动关节使人体能以多种方式运动。
四、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
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
3、活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
4、小结关节的缓冲作用。
找关节
汇报交流
6、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
五、安全教育
1、提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2、对学生进行骨骼保健教育。
完成摸骨任务
汇报交流
拼骨骼模型图片
观察骨头并
记录观察结果
汇报交流
观察图片
汇报体验活动
思考回答
教学反思
第周
班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题
2、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主要锻炼了身体的哪些部分?
3、谈话:骨骼和肌肉配合起来能让我们做很多动作,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板书课题)
4、提问: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
二、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要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必须合理地参加一些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骨骼》一.骨骼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2、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 :3、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 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教学重难点: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人体各部分的X 光图片;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课时划分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2、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 :3、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 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教学重难点: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人体各部分的X 光图片;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4.学生汇报、交流。

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

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

(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7.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

8.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体骨骼的X 光照片)9.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 X 光却可以。

一只手上竟然有 27 块骨头呢!10 .读一读:人体的骨头共有206 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11.动手做: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12.出示人体骨骼教学挂图,比一比:你拼对了吗?13.小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 206 块骨头。

这些骨头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

三、体验:人体骨骼系统的作用1.谈话: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2.学生交流讨论。

3.组织活动:体验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1 )队列训练——运动;( 2 )站姿训练——塑造体形、支持躯干;(3)呵护“小娃娃”——保护内脏器官。

4.学生汇报活动体验。

5.拓展: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6.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持躯体、塑造体形、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

7.提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8.安全教育。

四、作业1.看图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1 )跳;( 2)吃;( 3 )静坐⋯⋯2.完成活上的作。

第二教学目:通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学生关注人体构、研究人体的趣;通多种活体到人体骨骼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 :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 206 骨;知道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骨中的物叫骨髓,骨髓能制造血胞;教学重点:能借助于直接摸、看片、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教学准:1.前学生把活上的人体骨骼在硬板上,剪下来,上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腿的候收集煮熟的、构比完整的腿骨,清洗后以上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小的石,准放大、子等察工具;人体各部分的X 光片;人体骨骼的相关教料片。

教学程:一、复巩固,了解人体的骨骼系1.活动:分组组装人体骨骼模型,说说人体的骨骼由哪几部分组成。

2.思考:人体的骨骼系统有什么作用?二、探索:了解骨头的特点1.探索活动:发现骨头的特点。

(1 )各组学生从老师处领取一根煮熟的鸡腿骨和一块石头和相关观察工具;(2 )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和鸡腿骨;(3 )用锤子轻轻敲打石头和鸡腿骨的表面;(4 )掂一掂这两样物品,感觉一下各自的重量;(5 )洗干净手,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汇报交流。

3.思考讨论:根据观察结果,你认为骨和石头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活动:说说动物的骨头是什么样子的。

(建议用多种方法描述骨头的特点)三、观察:了解骨头的结构1.讲述:在希腊文中,“骨骼”的原意是“一个死亡了的身体”。

其实,骨骼中的骨都是由活细胞构成的,骨是有生命的。

2.观察活动:提供猪的腿骨解剖实物,观察骨头的结构图,说说骨头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3.讲解骨头的结构组成:骨密质内有一些细小的导管,将骨表面的血管和神经与骨中的活细胞连接起来。

骨头中间有一种软组织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4.提问:你还可以提供哪些证据来说明骨头是有生命的吗?四、巩固拓展1.谈话: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对人体的骨骼有了哪些了解?2.补充:了解人体内的另一种骨头——软骨。

(1 )摸一摸鼻子尖,感觉到了什么?(2 )鼻尖中含有软骨。

(3 )讲述: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软骨会发生变化。

婴儿的骨骼大部分都是软骨,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大部分的软骨会被硬骨所代替。

(观察不同年龄的孩子的手的X 光照片)(4 )讲述:当人停止发育后,大部分的软骨被骨组织完全代替。

当然,还存在少部分软骨,除了鼻尖的软骨外,在我们的膝盖处还有软骨。

二、关节教学目标:●能够通过活动找出人体上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能够通过多种活动体验、比较人体上各种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知道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体会到关节在人体各种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 :●认识铰链关节、旋转关节、鞍状关节、球状关节等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

课时划分 :两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一些方便用来固定手指、手臂、下肢等部位的木棒、胶带等物品;2.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模型及生活中具有相似结构特点的某些物品,如铰链关节——铰链、旋转关节——旋转式门锁等。

教学过程设计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1.投影出示机器人行走、工作的视频,观察:机器人行动起来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2.学生交流介绍。

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4.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人体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

3.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

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

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

4.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

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6.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7.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1 )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2 )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

9.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

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1.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身上的关节所能够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

3.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4.谈话:你的预测正确吗?请阅读资料: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

5.学生交流讨论。

6.完成下列各项活动:(1 )转动你的胳膊;(2)推开门;(3)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4)大幅度甩手;(5)转动你的头;(6)跪下。

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到的关节的类型。

8.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四种常见关节类型。

9.小结:不同的活动关节使人体能以多种方式运动。

四、总结拓展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3.活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

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活动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三.肌肉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肌肉的分布;●知道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实现的;●通过自己制作手臂活动模型,激发学生对人体运动研究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肌肉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人体内的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够完成各种运动,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知道人体内大约有 600 多块肌肉,约占体重的 40% 左右;知道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课时划分 :两课时教学准备:1.人体肌肉的教学挂图; 2.臂活动模型 3 .体肌肉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教学过程设计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你们有没有手和脚被冻麻的经历?那个时候你能拿住东西、做出你想做的动作吗?为什么?2.讲述:仅靠骨骼还不能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揭示课题:肌肉)二、了解肌肉的分布及类型1.提问: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2.学生交流。

3.利用电教资料介绍:肌肉的类型。

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三种肌肉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