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B01-07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
污水再生规划实施方案
污水再生规划实施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发展,污水治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往往只能将废水排放到河流或海洋中,引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因此,污水再生利用被提出,成为解决城市污水治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标本规划旨在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将城市污水进行治理和再生利用,既能减轻水资源的压力,又能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建设多座污水处理厂,实现城市污水高效处理并达到国家标准排放。
2.通过污水再生利用,满足城市用水需求的一定比例,减轻自来水的消耗,缓解水资源压力。
3.推进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促进城市污水治理行业的向智能化、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实施步骤第一阶段:规划和设计(1年)1.成立污水再生规划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对污水再生利用进行前期研究和调查。
2.组织编制污水再生利用规划,确定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容量、位置,并评估污水再生利用的可行性。
3.制定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招标文件,确定具体项目建设商。
4.对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进行设计和方案审定,制定建设施工计划。
第二阶段:建设和投产(3年)1.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商,并签订投资协议。
2.污水处理厂建设施工过程中,确保严格按照环保标准进行建设。
3.在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进行可靠性测试和排放标准检测,保证污水治理能力达到国家要求。
4.污水处理厂投产运行,实现有效处置城市污水并再生利用。
第三阶段:运营和管理(长期)1.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实现高效管理和维护。
2.建立污水处理厂的监控和数据系统,实现实时监测污水处理情况。
3.定期进行污水处置成效评估和排放标准检测,保证水质和处理效果符合相关规定。
4.推动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提高处置能力和处理效率。
5.积极宣传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优势和成果,引导市民关注污水问题和环境保护,共建美好城市。
结论本规划旨在建设多座污水处理厂,实现城市污水的高效处理和再生利用。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10412)
城镇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总则1.1为明确城镇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原则和技术发展方向,促进城镇污水处理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满足水环境保护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家城镇污水处理与排水管理条例》(待发布),制定本技术政策。
1.2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的规划、建设、运营、监管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
1.3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系指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污水。
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既包括城镇污水的收集、处理、再生利用和污泥处理处置,也包括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水的收集与处理。
1.4城镇污水处理的目标是:将雨污水收集并处理、将产生的污泥进行妥善处理并安全处置,满足水污染防治的要求;结合本地水资源实际状况,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深度再生处理并充分利用、将雨水收集处理并充分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应将雨污水收集与排除、雨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以及雨污水再生利用统一为城镇污水处理综合系统,进行规划、建设、监督与管理。
1.6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水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编制城镇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的标准与规范,形成科学系统的标准规范体系,指导规划、建设、监督与管理。
1.7城镇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的建设规划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并与流域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土地保护与利用、生态保护与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1.8城镇污水处理应符合节能降耗和循环利用的原则,在规划、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采取切实措施,降低能量与物料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实现低碳污水处理。
2污水收集2.1应根据当地水环境质量要求、降水量及径流污染状况、城镇现状及发展规划、地形地质等方面,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排水体制。
2.2一般地区应优先考虑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
城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1 总则1.1 为明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原则,指导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工程实践,促进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制定本技术政策。
1.2 本技术政策所称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指,城市污水经过净化处理,达到再生水水质标准和水量要求,并用于景观环境、城市杂用、工业和农业等用水的全过程。
1.3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包括建筑中水)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
1.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应与水源保护、城市节约用水、水环境改善、景观与生态环境建设等结合,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和水质特性等因素。
1.5 国家鼓励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技术设备集成和工程示范。
2 目标与原则2.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城市污水资源、削减水污染负荷、节约用水、促进水的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2.2 2010年北方缺水城市的再生水直接利用率达到城市污水排放量的10%~15%,南方沿海缺水城市达到5%~10%;2015年北方地区缺水城市达到20%~25%,南方沿海缺水城市达到10%~15%,其他地区城市也应开展此项工作,并逐年提高利用率。
2.3 资源型缺水城市应积极实施以增加水源为主要目标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水质型缺水城市应积极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城市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
2.4 城市景观环境用水要优先利用再生水;工业用水和城市杂用水要积极利用再生水;再生水集中供水范围之外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建住宅小区或公共建筑,提倡综合规划小区再生水系统及合理采用建筑中水;农业用水要充分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
2.5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积极制定管理法规和鼓励性政策,切实有效地推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并建立有效监控监管体系。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政策规划分析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政策规划分析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紧迫的问题。
污水处理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对城市污水处理也有规定要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
本文将围绕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政策规划展开讨论。
一、城市污水处理技术1、传统污水处理技术传统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手段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其中,物理处理包括格栅、沉淀、过滤等;化学处理则是利用化学药剂来降解有害物质;生物处理则是将污水和微生物同时送到反应釜中,通过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传统污水处理技术虽然受到本身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但是其实现净化污水的效果已经很不错。
然而,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其对有害物质的去除率有限、同时存在污泥的存在以及高耗能等问题。
2、新型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新型污水处理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技术的多样性,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
其中,一些技术结合了传统技术和新型技术,例如利用紫外线和臭氧处理污水可能比单一技术更有效。
另外,利用人工湿地、生物滤池等新兴技术也具有一定优势。
总体而言,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可以针对不同的环境、污染物等进行调整,因此具有很大的优势,未来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城市污水处理政策规划城市污水处理政策规划是城市污水治理的重要社会方针之一。
为了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的管理,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下列几项:1、《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办法》该法规规定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对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规范化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新加坡水务局治水政策新加坡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如何利用城市污水资源是该国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加坡水务局治水政策将城市污水作为可再生资源、对污水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处理以及再利用。
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一种创新方法,其将排水、供水、通信等管道进行整合,保证城市污水处理的一体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 政策解读 问答
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政策解读一、政策背景1.1 再生水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再生水循环利用是指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后,将可用水资源再次利用于工业、农业、家庭等领域的过程。
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再生水循环利用成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再生水循环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地下水和自然水体的采集压力,减轻对自然水资源的侵蚀,还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1.2 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政策的出台为了推动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作,相关政策陆续出台。
自2015年起,我国多个城市陆续开展了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工作,并逐步完善了相关政策法规。
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政策的出台,是我国水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创新,对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策解读2.1 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范围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范围通常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农业灌溉用水等领域。
试点地区需要建立起适合的再生水循环利用技术和管理机制,并进行长期跟踪评估。
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逐步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再生水循环利用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城市和地区。
2.2 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政策支持措施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政策通常包括资金支持、技术指导、政策激励等多方面措施。
政府将通过给予试点地区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和技术力量参与再生水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
还会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政策激励措施,推动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政策的意义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另可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还可以完善城市再生水回用体系,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能力,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健康。
三、问答3.1 再生水循环利用技术有哪些?再生水循环利用技术包括生物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光催化技术等。
通过多种工艺技术的组合应用,可以将城市污水进行高效处理,产生符合再生水回用标准的水质。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介绍时间:2013-06-28 来源: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作者:苑宏英一、《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编制背景2012年12月28日,住建部发布了《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该指南是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天津中水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以及住建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在以下背景下共同编制。
1、水资源短缺众所周知,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日趋严重,特别是北方的一些城市,情况更为突出。
如何在短期内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成为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
2、政策要求《“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中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规模2676万立方米/日。
其中,设市城市2077万立方米/日,县城477万立方米/日,建制镇122万立方米/日;东部地区1258万立方米/日,中部地区706万立方米/日,西部地区712万立方米/日。
全部建成后,我国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总规模接近4000万立方米/日,其中设市城市超过3000万立方米/日,有效缓解用水矛盾,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已经提升到了政策高度。
3、再生水的战略地位再生水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推广普及再生水技术利用,已经成为了推动城镇节水减排、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主要从再生水的规划及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进一步规范城镇污水再生利用。
二、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1、美国早在1906年,加州健康局首次公布了与公众健康相关的污水回用水质概念。
1960年,加州在水法中鼓励污水回用。
1992年,美国环保局和国际发展机构发布了《污水再生利用指南》在2004年又对该指南进行了修订,进一步规范污水再生利用相关工作。
截止2004年,美国已经有25个州制定了关于污水再生利用的法规,其中包括冲厕;森林灌溉;粮食作物灌溉;直接接触的景观;不直接接触的景观;建筑工地用水;工业冷却水;地下水补水等15种用途。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
南(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2.12.28
•【文号】建城[2012]197号
•【施行日期】2012.12.2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
行)的通知
(建城[2012]197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海南省水务厅,北京、天津、上海市水务局,重庆市市政管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是《“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国办发[2012]24号)任务之一,是推动城镇节水减排、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
为指导各地落实“十二五”规划,推动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作,我部组织编制了《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参照执行。
执行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和意见请及时函告我部城市建设司。
附件: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年12月28日。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有效地利用城市污水资源,既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首先,制定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可以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可以将污水中的水分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水源,解决城市的用水短缺问题。
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污水处理技术,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达到可供农田灌溉、景观绿化和工业用水等的水质标准,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可再生性。
其次,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能够促进环境保护。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可能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而采用污水再生利用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依赖,还能减少污水排放对水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通过推广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可以将污水中的有益成分继续利用,减少大量污水的排放,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
最后,制定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可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还能提供可再生的水源,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通过建设和推广污水处理设施,也能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的制定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加大对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的投入,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推动相关企业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的认识和接受度,共同推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关注和推广。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在制定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污水再生规划实施方案
污水再生规划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污水再生利用成为了当前解决城市污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污水再生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1. 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确保城市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2. 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3. 促进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推动资源综合利用。
三、实施方案1. 建设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通过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布局,提高污水处理覆盖率。
2. 推动污水再生利用加强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
通过建设污水再生水厂,将经过处理的污水用于农业灌溉、城市绿化等领域,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3. 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加大污水管网建设投入,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布局,提高污水收集和输送效率。
同时,加强污水管网维护和管理,减少管网漏损,确保污水输送畅通。
4. 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居民参与污水再生利用,推动污水再生利用产业的发展。
加强对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的监管力度,确保污水再生利用安全可靠。
四、保障措施1.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加大对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领域的资金投入,支持相关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污水再生利用的认知度,促进社会各界参与污水再生利用工作。
3. 强化技术研发加强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相关技术研发,提高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水平,推动污水再生利用工作向更加科学、智能化方向发展。
五、结语污水再生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解决城市污水问题,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污水再生规划实施方案,努力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的目标,为建设美丽宜居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污水处理中的政策法规及标准
02
污水处理法规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污水处理法规概述
01
污水处理法规是政府为了规范污水处理行业行为、保障公众健 康和环境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
02
污水处理法规通常包括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城市排水
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污水处理法规的制定旨在促进污水处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
鼓励资源回收利用
未来污水处理标准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回收利用, 鼓励污水处理设施对能源、水资源等进行有效利 用。
强化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为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公信力,污水 处理标准将更加注重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加强 社会监督。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某城市污水处理政策实施案例
总结词:成功推动
详细描述:某城市通过制定严格的污水处理政策,成功推动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显著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达 标率,改善了城市水环境质量。
某企业污水处理标准执行案例
总结词:积极响应
ERA
污水处理政策概述
污水处理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污水处 理行业的发展、规范污水处理行为、 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而制定的相关政策 。
污水处理政策通常包括产业政策、财 政政策、税收政策、技术政策等方面 。
污水处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政府通过制定污水处理政策,明确污 水处理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污水 处理行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政策的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 ,确保政策的落地和执行。
污水处理政策的发展趋势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污水处理 技术的不断进步,污水处理政策也在 不断发展和完善。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10412)
1.1 为明确城镇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原则和技术发展方向,促进城镇污水处理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满足水环境保护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家城镇污水处理与排水管理条例》 (待发布),制定本技术政策。
1.2 本技术政策合用于城镇污水处理的规划、建设、运营、监管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
1.3 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系指纳入城镇污水采集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污水。
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既包括城镇污水的采集、处理、再生利用和污泥处理处置,也包括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水的采集与处理。
1.4 城镇污水处理的目标是:将雨污水采集并处理、将产生的污泥进行妥善处理并安全处置,满足水污染防治的要求;结合本地水资源实际状况,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深度再生处理并充分利用、将雨水采集处理并充分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 应将雨污水采集与排除、雨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以及雨污水再生利用统一为城镇污水处理综合系统,进行规划、建设、监督与管理。
1.6 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水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编制城镇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的标准与规范,形成科学系统的标准规范体系,指导规划、建设、监督与管理。
1.7 城镇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的建设规划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并与流域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土地保护与利用、生态保护与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1.8 城镇污水处理应符合节能降耗和循环利用的原则,在规划、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采取切实措施,降低能量与物料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实现低碳污水处理。
2.1 应根据当地水环境质量要求、降水量及径流污染状况、城镇现状及发展规划、地形地质等方面,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排水体制。
2.2 普通地区应优先考虑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
降水量较少的地区宜采用合流制排水体制;对于改造难度较大的旧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宜维持合流制排水系统,并根据水环境质量的要求合理确定截流倍数。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最新国标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分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分类类别。
本文件适用于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和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为制定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各类水质标准提供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国统字〔2019〕66号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镇污水 municipal wastewater
设市城市和建制镇排入城镇污水系统的污水,包括综合生活污水、允许排入的工业废水、入渗地下水,以及合流制排水系统中截留的雨水的总称。
3.2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 municipal wastewater reclamation
以城镇污水为水源,经净化处理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后,通过管渠输送或现场予以利用的过程。
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
4.1本标准按用途分类。
4.2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分类类别见表1。
4.3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分类类别与GB/T 4754-2017及其第1号修改单对照示例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1
表1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分类
2
附录A
(资料性目录)
本标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照示例
表A.1
3。
污水处理地方政策解读
污水处理地方政策解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给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污水处理地方政策。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地方政策进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内容和意义。
一、政策背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污水排放量呈逐年攀升之势,给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不仅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央政府提出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鼓励各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污水处理政策。
二、政策内容1. 污水排放标准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水环境质量目标,制定了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各类企事业单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污水排放的控制要求,包括污水的水质指标、排放方式以及排放量等。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污水排放对水环境的污染。
2.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根据水污染防治需求,各地方政府积极推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政府通过提供补贴、奖励等方式,鼓励企业、社区和农村地区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同时,政府还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和监督力度,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处理污水。
3. 排污费制度为了促进企事业单位节约用水和减少污水排放,一些地方政府实施了排污费制度。
按照这一制度,企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污水排放量和水质指标支付相应的费用。
排污费的征收将部分用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维,从而推动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
三、政策意义1. 改善水环境质量污水处理地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通过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减少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2.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污水处理地方政策的实施将促进企事业单位的节约用水和减排工作,改善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维也将为就业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战略、经济和产业政策_secret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战略、经济和产业政策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带发展格局的形成,人口集中规模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在城市和区域范围内,单位面积和人均可获得的水资源量与对水的需求量之间的差距呈不断扩大的态势,局域范围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加剧了水环境污染,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边际成本快速上升,城市水环境安全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水资源量的严重不足和水环境质量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北方缺水地区,这一问题尤为严峻。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水污水处理设施的不断完善,随着人们对城市水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规模性水体和绿地在城市景观中的功能日显突出,再生水作为城市新型供水水源,尤其是低质用水的可能性已引起广泛关注。
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事业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然而也迫切需要长期发展战略和对策来指导其进一步的发展。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战略及经济和产业政策研究”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提出和进行的。
关键字:污水再生利用产业政策再生水研究的目的是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指导性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发展战略及技术、经济和产业政策体系,给政府和公众提供参考性意见和建议,以指导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战略研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模式与程序研究、城市用水单元优化水量平衡模式研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经济政策研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产业政策研究。
研究主要解决了六个关键问题,并取得了如下成果:1.构建了中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发展战略框架,分别从技术、规划、产业、经济、安全、公众接受等角度对发展战略的内涵予以系统全面地诠释,从战略高度回答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在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
概言之,要在中国推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战略,就必须做到:以推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为根本目的,以合理高效的技术选择与支撑为实施基础,以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为实施原则,以不同区域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为实施途径,以保障人体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为基本要求,把污水再生利用定位于建设循环经济体系和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把污水再生利用的内容纳入到城市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中去,把污水再生利用项目系统化地纳入到现有及未来城市的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实现与给水和排水系统进行一体化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监督管理,最终建立起新的用水理念,实现水的社会利用和循环系统根本变革。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前言城镇污水再生利用不仅是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也能有效减轻污水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为进一步规范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推动城镇节水减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原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政策》,编制本指南。
本指南提出我国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原则框架,用于指导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的规划,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
在编制过程中,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开展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总体上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路线、城镇污水再生处理技术、城镇污水再生处理工艺方案、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与设施运行维护、城镇污水再生利用风险管理,共六章。
本指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清华大学、天津中水有限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本指南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管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路线 (2)第一节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基本原则 (2)第二节再生水利用需求分析 (2)第三节规划布局 (3)第四节利用途径及单元技术选择 (4)第三章城镇污水再生处理技术 (7)第一节常规处理技术 (7)第二节深度处理技术 (9)第三节消毒技术 (14)第四章城镇污水再生处理工艺方案 (16)第一节工业利用 (16)第二节景观环境利用 (18)第三节绿地灌溉利用 (20)第四节农田灌溉利用 (21)第五节城市杂用 (23)第六节地下水回灌 (24)第五章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与设施运行维护 (26)第一节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 (26)第二节设施运行维护管理 (29)第六章城镇污水再生利用风险管理 (30)第一节生产风险管理 (30)第二节终端用户风险管理 (31)第三节科学研究和公众参与 (32)附录 (35)第一章总则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城镇集中型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方案选择,涵盖城镇污水从收集、处理到再生利用全过程的管理,指导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规划以及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的通知建科[2006]1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市政管委、水务局)、科技厅(委),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科技局:为推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进步,明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原则,指导各地开展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促进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积极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建设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制定《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执行。
各地建设和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应密切合作,加大投入,加强再生水利用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转化工作。
实施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将意见反馈给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和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1 总则1.1 为明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原则,指导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工程实践,促进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制定本技术政策。
1.2 本技术政策所称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指,城市污水经过净化处理,达到再生水水质标准和水量要求,并用于景观环境、城市杂用、工业和农业等用水的全过程。
1.3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包括建筑中水)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
1.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应与水源保护、城市节约用水、水环境改善、景观与生态环境建设等结合,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和水质特性等因素。
1.5 国家鼓励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技术设备集成和工程示范。
2 目标与原则2.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城市污水资源、削减水污染负荷、节约用水、促进水的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2.2 2010年北方缺水城市的再生水直接利用率达到城市污水排放量的10%~15%,南方沿海缺水城市达到5%~10%;2015年北方地区缺水城市达到20%~25%,南方沿海缺水城市达到10%~15%,其他地区城市也应开展此项工作,并逐年提高利用率。
2.3 资源型缺水城市应积极实施以增加水源为主要目标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水质型缺水城市应积极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城市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
2.4 城市景观环境用水要优先利用再生水;工业用水和城市杂用水要积极利用再生水;再生水集中供水范围之外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建住宅小区或公共建筑,提倡综合规划小区再生水系统及合理采用建筑中水;农业用水要充分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
2.5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积极制定管理法规和鼓励性政策,切实有效地推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并建立有效监控监管体系。
3 再生水利用规划3.1 国家和地方在制定全国性、流域性、区域性水污染防治规划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划时,应包含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规划。
3.2 城市总体规划在确定供水、排水、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发展目标及市政基础设施总体布局时,应包含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发展目标及布局;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中,应包含再生水管线。
3.3 城市供水和排水专项规划中应包含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根据再生水水源、潜在用户地理分布、水质水量要求和输配水方式,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规模、用水途径、布局及建设方式;缺水城市应积极组织编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专项规划。
3.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规划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集中利用为主、分散利用为辅,优水优用、分质供水,注重实效、就近利用的指导原则,积极稳妥地发展再生水用户、扩大再生水应用范围。
3.5 确定再生水利用途径时,宜优先选择用水量大、水质要求相对不高、技术可行、综合成本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用水途径。
3.6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统,包括集中型系统、就地(小区)型系统和建筑中水系统,应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3.6.1 集中型系统通常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或符合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污水为水源,集中处理,再生水通过输配管网输送到不同的用水场所或用户管网。
3.6.2 就地(小区)型系统是在相对独立或较为分散的居住小区、开发区、度假区或其他公共设施组团中,以符合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污水为水源,就地建立再生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就近就地利用。
3.6.3 建筑中水系统是在具有一定规模和用水量的大型建筑或建筑群中,通过收集洗衣、洗浴排放的优质杂排水,就地进行再生处理和利用。
3.7 鼓励不同类型再生水系统的综合应用,优化和保障再生水的生产、输配和供给。
3.7.1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邻近区域,用水量大或水质要求相近的用水,可以采用集中型再生水系统,如景观环境用水、工业用水及城市杂用。
3.7.2 远离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区域,或者用户分散、用水量小、水质要求存在明显差异的用水,可选用就地(小区)型再生水系统。
3.7.3 城市公共建筑、住宅小区、自备供水区、旅游景点、度假村、车站等相对独立的区域,可选用就地(小区)型再生水系统或建筑中水系统。
3.8 再生水管网应与污水再生处理设施同步规划,优化管网配置,缩短供水距离。
4 再生水设施建设4.1 再生水水质4.1.1 再生水水质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水质标准,满足再生水用户提出的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特定水质要求。
4.1.2 再生水的水质要求由基本控制项目和选择控制项目组成。
基本控制项目表达再生水的卫生安全等级与综合性水质要求,包括粪大肠菌群、浊度、SS、BOD5、COD、pH值、感官性状指标等。
选择控制项目表达某一用水途径的特定水质要求,包括影响用水功能与用水环境质量的各种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
4.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一般由再生水水源工程、再生水处理工程、再生水输配管网和用水设施(场所)组成。
4.3 再生水水源工程4.3.1 再生水水源工程为收集、输送再生水水源水的管道系统及其辅助设施,再生水水源工程的设计应保证水源的水质水量满足再生水生产与供给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
4.3.2 排入城市污水收集与再生处理系统的工业废水应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规定的排放标准,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预处理、水质控制和保障计划。
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污水不允许排入或作为再生水水源。
4.4 再生水处理工程4.4.1 再生水处理工程包括污水二级(或二级强化)处理设施、深度处理设施、消毒处理设施的不同组合与技术设备的集成。
4.4.2 污水二级或二级强化处理是再生水生产的基础,工艺单元的选取要同时考虑处理出水的达标排放和再生水生产对水质净化程度的要求,并与后续深度处理工艺衔接配套。
4.4.3 污水二级或二级强化处理应确保有机物(COD、BOD5)和悬浮固体的去除程度,并降低处理水的氮、磷营养物浓度。
4.4.4 深度处理是再生水处理工程的主体单元,可采用滤料过滤或膜过滤工艺,一般需要设置混凝、沉淀前处理单元。
对再生水水质有特殊要求的,可以选择反渗透、离子交换、活性炭吸附、高级氧化等单元作为辅助手段,由再生水用户自行建设再生水处理单元。
4.4.5 消毒是再生水处理的必备单元,可采用氯化消毒、紫外消毒、臭氧消毒等方法。
4.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应按再生水利用规划分步实施,编制和实施《城市再生水厂施工及验收规范》及《城市再生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再生水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
5 再生水设施运营与监管5.1 城市政府应明确监管部门,对再生水设施的综合运营状况进行监管,以保证再生水设施的稳定运营和服务质量。
5.2 监管部门应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对再生水水质进行监测,确保再生水水质合格,监测费用列入监管部门监管成本,由本级财政列支。
有条件的地区应考虑使用在线水质监测方法进行辅助监督。
5.3 再生水供水单位应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与再生水用户,就再生水供给的水质、水量、水压及其稳定性、供水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损失赔偿责任、再生水的计量、收费等具体事项,做出明确的约定。
5.4 再生水设施的运营管理单位应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及经过培训的操作人员,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成本核算、内部质量控制等制度。
5.5 城市污水再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其他排放物应得到妥善处理与处置,具备条件的可与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合并处理。
5.6 季节性用水变化等原因造成再生水设施部分闲置时,应对设施及设备进行妥善管理及维护,以保证使用功能。
5.7 再生水设施的运营管理单位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改善卫生环境,确保职工安全。
6 再生水利用安全保障6.1 再生水生产设施应设置多个系列或备用单元,确保整体工艺流程的连续生产不受维护、维修或意外故障的影响。
6.2 再生水生产设施的设备布置、单元构筑物和工艺管线设计应考虑操作维护的简便和运行调整的灵活性,以保障再生水的水质和水量。
6.3 再生水生产工艺流程的各个单元工艺均应设置报警装置。
6.4 再生水生产设施及输配管道上应有明显的标识,使用再生水的区域及用水点都应设置醒目的警示牌。
6.5 再生水和饮用水管道之间不允许出现交叉连接。
6.6 再生水生产和使用过程应确保公众和操作人员的卫生健康,消除病原体污染和传播的可能性。
7 再生水利用的技术创新7.1 加快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综合研究,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再生水利用技术和产品,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为促进再生水利用提供全面支撑。
7.2 国家和地方应加大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科技投入,支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工程示范和产业化。
7.3 重点发展以膜技术和其它高效分离技术为核心单元的城市污水再生处理技术和成套化设备,推广应用先进适用、高效低耗、集成度高的工艺技术,淘汰落后的技术和设备。
7.4 鼓励发展适合居住小区或工业区污水就近再生利用的集成技术和组合技术,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度高、可靠性好、环境影响小的集成技术及成套设备。
7.5 研究和开发再生水各种用水途径的水质监测技术、用水技术和安全性评价技术。
7.6 国家、部门和地方加强再生水利用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再生水利用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通过各类科技计划,对污水再生利用的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给予重点支持。
8 再生水利用保障措施8.1 加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
地方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研究制定促进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与运营的相关法规,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推进市场化运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再生水利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