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汪琬《传是楼记》原文及翻译
《传是楼记·〔清〕汪琬》-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传是楼记·〔清〕汪琬》|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传是楼记·〔清〕汪琬》|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传是楼记〔清〕汪琬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
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
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
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
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
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③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④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
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
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宦仕,翕然有名于当世。
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
文言文900个原文及翻译大全(2)
⽂⾔⽂900个原⽂及翻译⼤全(2)《说苑·介⼦推不受禄》原⽂及翻译《陈平之⽤》原⽂及翻译《⽥婴善剂》原⽂及翻译袁中道《听⾬堂记》原⽂及翻译《宋史·施师点传》原⽂及翻译《宋史·赵⼦潚传》原⽂及翻译《明史·胡濙传》原⽂及翻译《宋史·陈韡传》原⽂及翻译《隋书·元胄传》原⽂及翻译㣿洵《彭州圆觉禅院记》原⽂及翻译《后汉书·刘茂传》原⽂及翻译《宋史·罗点传》原⽂及翻译《宋史·刘述传》原⽂及翻译《宋史·太祖本纪》原⽂及翻译苏轼《万⽯君罗⽂传》原⽂及翻译《北史·源⼦邕传》原⽂及翻译韩愈《送浮屠⽂畅师序》原⽂及翻译《宋史·赵⼦崧传》原⽂及翻译《后汉书·耿恭传》原⽂及翻译《明史·张鹏传》原⽂及翻译《宋史·张阐传》原⽂及翻译《汉书·傅喜传》原⽂及翻译李渔《饭粥》原⽂及翻译《新唐书·侯君集传》原⽂及翻译《晋书·罗含传》原⽂及翻译《资治通鉴·永元⼗四年冬,⼗⽉》原⽂及翻译《新唐书·柳浑列传》原⽂及翻译宋濂《游琅琊⼭记》原⽂及翻译《后汉书·郭太传》原⽂及翻译《三国志·任峻传》原⽂及翻译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原⽂及翻译《宋书·谢晦传》原⽂及翻译《后汉书·黄琼传》原⽂及翻译《明史·邹元标传》原⽂及翻译《梁书·明⼭宾传》原⽂及翻译《隋书·⾖卢毓传》原⽂及翻译《北史·杨津传》原⽂及翻译《宋史·刘勔传》原⽂及翻译《宋史·包拯传》原⽂及翻译《明史·韩爌传》原⽂及翻译《明史·袁忠彻传》原⽂及翻译《魏书·张蒲传》原⽂及翻译《明史·罗喻义传》原⽂及翻译《宋史·徐处仁传》原⽂及翻译《清史稿·熊赐履传》原⽂及翻译《明史·黄宗载传》原⽂及翻译《清史稿·赵国祚传》原⽂及翻译《明史·程启充传》原⽂及翻译《隋书·循吏·樊叔略传》原⽂及翻译《江⽔⼜东,经黄⽜⼭下》原⽂及翻译《成王封伯禽于鲁》原⽂及翻译《宋史·汪澈传》原⽂及翻译《宋史·张庭坚传》原⽂及翻译《晋书·颐和转》原⽂及翻译《汉书·周勃传》原⽂及翻译《宋史·陈襄传》原⽂及翻译《宋书·刘⼤夏传》原⽂及翻译《后汉书·班彪传》原⽂及翻译《承天皇帝倓,始王建宁》原⽂及翻译《史记·义纵传》原⽂及翻译《宋史·彭乘传》原⽂及翻译《聊斋志异·郭⽣》原⽂及翻译《清史稿·骆秉章传》原⽂及翻译曾国藩《遵义黎君墓志铭》原⽂及翻译《宋史·段思恭传》原⽂及翻译《明史·周新传》原⽂及翻译《北史·李訢传》原⽂及翻译《周书·寇俊传》原⽂及翻译《旧唐书·崔⽇⽤传》原⽂及翻译《宋史·陈康伯传》原⽂及翻译《宋史·张美传》原⽂及翻译《晋书·王彪之传》原⽂及翻译《南村辍耕录·迈⾥古思传》原⽂及翻译《新唐书·吴保安传》原⽂及翻译《晋书·朱序传》原⽂及翻译《宋史·许奕传》原⽂及翻译《明史·沈希仪传》原⽂及翻译《明史·谢迁传》原⽂及翻译《元史·吕思诚传》原⽂及翻译《宋史·卞衮传》原⽂及翻译《后汉书·谯⽞传》原⽂及翻译《旧唐书·萧俛传》原⽂及翻译《明史·张永明传》原⽂及翻译《旧五代史·后唐庄宗纪⼀》原⽂及翻译《明史·张家⽟传》原⽂及翻译《晋书·阳裕传》原⽂及翻译《南齐书·禇炫传》原⽂及翻译《明史·刘荣传》原⽂及翻译《元史·孔思晦传》原⽂及翻译《宋书·垣护之传》原⽂及翻译《宋史·苗授传》原⽂及翻译《宋史·何栗传》原⽂及翻译《汉书·杜钦传》原⽂及翻译《旧唐书·卢从愿传》原⽂及翻译《宋史·程公许传》原⽂及翻译《南史·萧⼦良传》原⽂及翻译《宋史·李兑传》原⽂及翻译《旧唐书·刘武周传》原⽂及翻译《宋史·张觷传》原⽂及翻译苏轼《南⽅多没⼈》原⽂及翻译《贞观⼆年,太宗谓侍⾂⽈》原⽂及翻译《汉书·武五⼦传》原⽂及翻译《明史·林聪传》原⽂及翻译《新唐书·孙伏伽传》原⽂及翻译《宋史·范祖禹传》原⽂及翻译《旧唐书·第五琦传》原⽂及翻译归有光《封中宪⼤夫兴化府知府周公⾏状》原⽂及翻译《宋史·徐经孙传》原⽂及翻译《元史·董⽂⽤传》原⽂及翻译《宋史·孟宗政传》原⽂及翻译《清史稿·刘长佑传》原⽂及翻译《北史·乐运传》原⽂及翻译《宋书·何承天传》原⽂及翻译《新五代史·张敬达传》原⽂及翻译李鸿章《亡妹张夫⼈家传》原⽂及翻译《宋书·刘穆之传》原⽂及翻译《明史·魏源传》原⽂及翻译《新唐书·从谠传》原⽂及翻译《宋史·薛叔似传》原⽂及翻译《明史·吴时来传》原⽂及翻译《旧五代史·王晏球传》原⽂及翻译《宋史·尹继伦传》原⽂及翻译《旧唐书·娄师德传》原⽂及翻译《明史·童元镇传》原⽂及翻译《三房⼗四叔⾮不勤读》原⽂及翻译《后汉书·虞诩传》原⽂及翻译《元史·魏初传》原⽂及翻译《宋史·郭守⽂传》原⽂及翻译《宋史·黄震传》原⽂及翻译《梁书·谢举传》原⽂及翻译《新唐书·虞世南传》原⽂及翻译《明史·张宁传》原⽂及翻译《晋书·张闿传》原⽂及翻译《李彦仙传》原⽂及翻译《中⼤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原⽂及翻译《隋书·窦荣定传》原⽂及翻译《宋史·郭廷谓传》原⽂及翻译《新唐书·王潮传》原⽂及翻译《北史·段⽂振传》原⽂及翻译《说苑·政理》原⽂及翻译《汉书·⾼帝纪》原⽂及翻译孔融《论盛孝章书》原⽂及翻译《宋书·宗悫传》原⽂及翻译《宋书·何执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清史稿·李鸿章传》原⽂及翻译《宋史·程颢传》原⽂及翻译《秦观劝学》原⽂及翻译《陋室铭》原⽂及翻译《段太尉逸事状》原⽂及翻译《郎中令赵⾼恃恩专恣》原⽂及翻译《三国志·张温传》原⽂及翻译《宋史·乔执中传》原⽂及翻译朱鹤龄《西郊观桃花记》原⽂及翻译颜之推《名实篇》原⽂及翻译《宋史·范如圭传》原⽂及翻译《宋书·王诞传》原⽂及翻译《明史·徐阶传》原⽂及翻译《宋史·卢之翰传》原⽂及翻译姚鼐《登泰⼭记》原⽂及翻译《宋史·宇⽂昌龄传》原⽂及翻译归有光《先妣事略》原⽂及翻译书《孟德传》后原⽂及翻译《孟德传》原⽂及翻译《后⼗九⽇复上宰相书》原⽂及翻译《明史·陶琰传》原⽂及翻译《史记·张丞相列传》原⽂及翻译《宋史·王拱⾠传》原⽂及翻译《新唐书·严挺之传》原⽂及翻译《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原⽂及翻译《新唐书·孟浩然传》原⽂及翻译《明史·张罗彦传》原⽂及翻译《宋史·陈恕传》原⽂及翻译《⼦产为政》原⽂及翻译《宋史·余良肱传》原⽂及翻译李肖《萧毕顺传》原⽂及翻译《马先⽣钧,字德衡》原⽂及翻译《宋史·党进传》原⽂及翻译《宋史·陈从信传》原⽂及翻译《新唐书·魏谟传》原⽂及翻译《旧唐书·徐⽂远传》原⽂及翻译谢枋得《丞相留忠斋书》原⽂及翻译《明史·张淳传》原⽂及翻译《宋史·王应麟传》原⽂及翻译《宋史·丁谓传》原⽂及翻译《后汉书·周纡传》原⽂及翻译《于是秦王⼤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原⽂及翻译《明史·胡俨传》原⽂及翻译《北齐书·阳斐传》原⽂及翻译《去宥》原⽂及翻译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原⽂及翻译《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原⽂及翻译《三国志·霍峻等传》原⽂及翻译《宋史·陆诜传》原⽂及翻译《明史·廖庄传》原⽂及翻译《三国志·步骘传》原⽂及翻译《宋史·刘甲传》原⽂及翻译《元史·马亨传》原⽂及翻译《晋书·江统传》原⽂及翻译《新唐书·张荐传》原⽂及翻译《新唐书·郑覃传》原⽂及翻译《郑成功传》原⽂及翻译《明史·李时勉传》原⽂及翻译《宋书·沈怀⽂传》原⽂及翻译《汉书·张良传》原⽂及翻译《晋书·陶侃列传》原⽂及翻译元好问《送秦中诸⼈引》原⽂及翻译《汉书·苏武传》原⽂及翻译(⼆)《史记·信陵君离赵救魏》原⽂及翻译《后汉书·钟离意传》原⽂及翻译《宋史·王凯传》原⽂及翻译《宋史·杨⼤异传》原⽂及翻译《旧唐书·屈突通传》原⽂及翻译《三国志·吴范传》原⽂及翻译《明史·张任学传》愿⽂及翻译《王安⽯待客》原⽂及翻译王若虚《门⼭县吏晓堂记》原⽂及翻译刘⼤魁《程易⽥诗序》原⽂及翻译《宋史·许骧传》原⽂及翻译《南史·沈炯传》原⽂及翻译《明史·温纯传》原⽂及翻译《汤义仍先⽣⽂集序》原⽂及翻译《宋史·张逊传》原⽂及翻译《梁史·褚翔传》原⽂及翻译戴名世《蓼庄图记》原⽂及翻译《宋史·林光朝传》原⽂及翻译《新唐书·长孙顺德传》原⽂及翻译《三国志·魏书·张郃传》原⽂及翻译《南唐书·周本传》原⽂及翻译《谏说之难》原⽂及翻译《万⽊图》序原⽂及翻译《旧唐书·冯⽴传》原⽂及翻译《宋史·傅伯成传》原⽂及翻译《宋史·吴奎传》原⽂及翻译顾炎武《拽梯郎君祠记》原⽂及翻译苏轼《司马温公⾏状》原⽂及翻译《北史·薛聪传》原⽂及翻译曾巩《张久中墓志铭》原⽂及翻译《元史·敬俨传》原⽂及翻译《北史·庾信传》原⽂及翻译《隋史·杨善会传》原⽂及翻译《魏书·阳固传》原⽂及翻译《旧唐书·陆贽传》原⽂及翻译《后汉书·黄⾹传》原⽂及翻译《旧唐书·卢简辞传》原⽂及翻译《明史·赵世卿传》原⽂及翻译《宋史·虞允⽂传》原⽂及翻译《明史·张肯堂传》原⽂及翻译汪琬《传是楼记》原⽂及翻译《明史·唐胄传》原⽂及翻译《宋史·卢秉传》原⽂及翻译《隋书·燕荣传》原⽂及翻译《旧唐书·薛嵩传》原⽂及翻译《隋书·万宝常传》原⽂及翻译王世贞《⽵⾥馆记》原⽂及翻译《光武帝纪》原⽂及翻译《北齐书·斛律羡传》原⽂及翻译《明史·安磐传》原⽂及翻译宋濂《阅江楼记》原⽂及翻译《登扫叶楼记》原⽂及翻译《刘备⼊益州》原⽂及翻译《三国志·费祎传》原⽂及翻译《晋书·胡威传》原⽂及翻译《旧唐书·柳公权传》原⽂及翻译《宋史·李及传》原⽂及翻译《后汉书·孟尝传》原⽂及翻译《明史·李充嗣传》原⽂及翻译《游龙鸣⼭记》原⽂及翻译《新五代史·孔谦传》原⽂及翻译布颜图《画树法》原⽂及翻译《明史·郑晓传》原⽂及翻译《宋史·梁克家传》原⽂及翻译叶适《留耕堂记》原⽂及翻译《元史·丘处机传》原⽂及翻译(⼆)《元史·丘处机传》原⽂及翻译资治通鉴之《春,⼆⽉,曹操攻黎阳》原⽂及翻译《宋书·孔觊传》原⽂及翻译《北齐书·卢潜传》原⽂及翻译《晋书·王沈传》原⽂及翻译《后汉书·梁慬传》原⽂及翻译《颜⽒家训·风操篇》原⽂及翻译《汉书·隽不疑传》原⽂及翻译《钱神论》原⽂及翻译《晋书·虞喜传》原⽂及翻译《商於⼦论治国》原⽂及翻译《宋史·郭逵传》原⽂及翻译汪⼠铎《记江乐峰⼤令事》原⽂及翻译《翱⾄零⼝北,有畜鸡⼆⼗⼆者》原⽂及翻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及翻译(三)《唐才⼦传·⽅⼲传》原⽂及翻译《周书·郑孝穆传》原⽂及翻译《南史·王规传》原⽂及翻译《美⼈赋》原⽂及翻译《明史·杨荣传》原⽂及翻译《元年,关中饥,⽶⽃直绢⼀匹》原⽂及翻译《晋书·刘弘传》原⽂及翻译《柳宗元》原⽂及翻译曾巩《⼴德湖记》原⽂及翻译《宋书·谢庄传》原⽂及翻译吴敏树《新修吕仙亭记》原⽂及翻译《凡⾳,⽣于⼈⼼者也》原⽂及翻译《宋书·谢弘微传》原⽂及翻译《宋史·蒋重珍传》原⽂及翻译《与致虚妹丈书》原⽂及翻译《周顗奔琅琊王睿》原⽂及翻译《⽵⼭》原⽂及翻译司马相如《⼦虚赋》原⽂及译⽂《初,魏⼈范睢从中⼤夫须贾使于齐》原⽂及翻译吕⼤防《合江亭记》原⽂及翻译陆陇其《崇明⽼⼈记》原⽂及翻译《明史·陈幼学传》原⽂及翻译王鏊《王⽂恪公笔记》原⽂及翻译《陈书·张种传》原⽂及翻译《霍丘知县阳湖左君》原⽂及翻译《楚襄王为太⼦之时》原⽂及翻译《宋史·苏缄传》原⽂及翻译《明史·杨信民传》原⽂及翻译《黄花岗七⼗⼆烈⼠事略序》原⽂及翻译袁枚《江宁两校官传》原⽂及翻译《宋史·席旦传》原⽂及翻译《旧唐书·王维传》原⽂及翻译杨⼠奇《翠筠楼记》原⽂及翻译《敬之识才》原⽂及翻译《⼦昂碎琴》原⽂及翻译《新唐书·马怀素传》原⽂及翻译《三国志·程昱传》原⽂及翻译顾炎武《⽉⾷》阅读练习及答案《宋史·王沿传》原⽂及翻译《明史·⾦国凤传》原⽂及翻译《宋史·邹浩传》原⽂及翻译《明史·廖永安传》原⽂及翻译《晋书·谢安传》原⽂及翻译《汉书·霍去病传》原⽂及翻译《明史·张⽂锦传》原⽂及翻译王慎中《海上平寇记》原⽂及翻译《晋书·安平献王孚》原⽂及翻译《旧唐书·杜亚传》原⽂及翻译《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原⽂及翻译《新唐书·马燧传》原⽂及翻译《⾼帝求贤诏》原⽂及翻译《三国志·刘放传》原⽂及翻译《宋史·吕蒙正传》原⽂及翻译《晋书·傅咸传》原⽂及翻译《明史·崔铣传》原⽂及翻译《秦废封建》原⽂及翻译王充《论衡·⾃纪篇》原⽂及翻译《列⼦·说符》原⽂及翻译《明史·邹应龙传》原⽂及翻译王引之《汪容甫先⽣⾏状》原⽂及翻译《后汉书·赵憙传》原⽂及翻译《陈书·谢贞传》原⽂及翻译《新唐书·王⽅翼传》原⽂及翻译程晋芳《⽂⽊先⽣传》原⽂及翻译《裴琰之传》原⽂及翻译《辽史·萧韩家奴传》原⽂及翻译《新唐书·⽜徽传》原⽂及翻译《李世民畏魏征》原⽂及翻译杨循吉《况侯抑中官》原⽂及翻译《新轩乐府引》原⽂及翻译《南齐书·垣崇祖传》原⽂及翻译《宋史·喻樗传》原⽂及翻译《周书·颜之仪传》原⽂及翻译王安⽯《⽥公墓志铭》原⽂及翻译《宋史·张景宪传》原⽂及翻译《宋学⼠⽂集·李疑传》原⽂及翻译《郁离⼦》序原⽂及翻译《宋史·种放传》原⽂及翻译《宋史·张邵传》原⽂及翻译《宋史·赵湘传》原⽂及翻译李渔《闲情偶记·卷五》阅读练习及答案欧阳修《养鱼记》原⽂及翻译《齐⼈说靖郭君》原⽂及翻译《万历野获编·陈增之死》原⽂及翻译《明史·崔恭传》原⽂及翻译《宋史·王罕传》原⽂及翻译《宋史·赵晁传》原⽂及翻译宋濓《宣慰曾侯嘉政记》原⽂及翻译《魏书·张济传》原⽂及翻译《宋史·邵伯温传》原⽂及翻译《宋史·王觌传》原⽂及翻译《宋史·种谔传》原⽂及翻译《宋史·袁甫传》原⽂及翻译《韩雄传》原⽂及翻译《元史·王都中传》原⽂及翻译《新唐书·源乾曜传》原⽂及翻译姚鼐《答翁学⼠书》原⽂及翻译童轩《治溷⽣传》原⽂及翻译《宋史·赵禼传》原⽂及翻译《晋书·⽯鉴列传》原⽂及翻译《汉书·张骞传》原⽂及翻译《南史·张⾏信传》原⽂及翻译王⼠祯《登燕⼦矶》原⽂及翻译《宋史·⽂天祥传》原⽂及翻译(⼆)⽂天祥《游⽂⼭观⼤⽔记》原⽂及翻译《宋史·黄洽传》原⽂及翻译欧阳修《与⾼司谏书》原⽂及翻译《资治通鉴·公孙度传》原⽂及翻译《晋书·王导传》原⽂及翻译《赵简⼦传》原⽂及翻译《宋史·刘颖传》原⽂及翻译《元史·梁曾传》原⽂及翻译《明史·李汝华传》原⽂及翻译⽂同《屯⽥郎中⽯君墓志铭》原⽂及翻译《明史·仇钺传》原⽂及翻译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原⽂及翻译《元史·姜彧传》原⽂及翻译《新唐书·王沛传》原⽂及翻译《宋史·吕公绰传》原⽂及翻译《北史·达奚长儒传》原⽂及翻译《宋史·司马池传》原⽂及翻译《史记·晁错传》原⽂及翻译《宋史·韩通传》原⽂及翻译《三国志·韦曜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晋书·王舒传》原⽂及翻译《史记·陈豨传》原⽂及翻译《新唐书·元澹传》原⽂及翻译《元史·谢让传》原⽂及翻译《南齐书·张融传》原⽂及翻译《周书·泉企传》原⽂及翻译《元史·安童传》原⽂及翻译《尉缭⼦·治本》原⽂及翻译《宋史·符彦卿》原⽂及翻译《旧唐书·郑善果传》原⽂及翻译《新唐书·陆⽻传》原⽂及翻译《明史·叶旺传》原⽂及翻译《宋史·丰稷传》原⽂及翻译《宋史·萧注传》原⽂及翻译《旧唐书·刘⿊闼传》原⽂及翻译李渔《⾼低抑扬》原⽂及翻译《明史·胡⼴传》原⽂及翻译《⾦史·张⾏信传》原⽂及翻译《辽史·耶律安抟传》原⽂及翻译《宋史·李⼤性传》原⽂及翻译《宋史·吴芾传》原⽂及翻译《元史·赵世延》原⽂及翻译《宋史·王刚中传》原⽂及翻译《明史·李东阳传》原⽂及翻译《宋史·曾⼏传》原⽂及翻译。
《传是楼记》课件 翻译 课后习题
• 民间藏书,多有未依照四部法者。
• 《汉书·艺文志》是汉代时期出版的图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 献。这部最早的系统性书目,是班固撰写的,简称《汉志》。属于史志 书目,《汉书》十志之一。该书是作者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 的,仍存六艺、诸子、方技六略三十八种的分类体系,另析“辑略”形 成总序置于志首,叙述了先秦学术思想源流。其中删兵书十家,增《七 略》完成后,刘向、扬雄、杜林三家于西汉所撰写的著作。
• 一、古代的藏书情况
• 古代的藏书,分官府藏书与私人藏书。
• 最早的商代甲骨文,从发掘情况看,是有意,都有非常完善的收藏制度, 比如老子据说就是周朝管理藏书之官(柱下 史)。
• 秦汉以后,王朝都有专门的藏书地与藏书官。比如: • 西汉的石渠阁、天禄阁, • 东汉的石室、兰台、东观等。 • 宋代的崇文院, • 明代的文渊阁, • 清代的更多,文渊阁、文津阁、武英殿等,都收藏图
黄宗义《传是楼藏书记》评论说:“世之藏书家未必能读,读者 未必能文章,而先生并是三者而能之,非近代藏书家所及。”
江苏昆山徐氏祠堂对联 教子有遗经,诗书易春秋礼记。 传家有别业,解会状榜眼探花。
徐乾學(1631-1694),康熙庚戌(1670)探花 徐秉义(1633-1711),康熙癸丑(1673)探花 徐元文(1634-1691),顺治己亥(1659)状元
状元
藏书楼是中国古代的图书馆,据史料记载,中华大地曾有过数以千计藏书楼, 其中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清代建立的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 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传是楼记原文及译文对应翻译
传是楼记原文及译文对应翻译
楼记
目下言楼,必用轩轾、玮筵、台榭、簪缨,笼络架式,以陈象赋形制定:北行,天柱之位,当重礼,金银并用,绳索系钩;南行,毋五事,不均礼;东行,晖月之位,布张事;西行,毋深浅,分列宾客。
译文
设置楼宇,必须要有轩轾、玮筵、台榭、簪缨,搭建带饰架子,以便
赋予形制意象:在北方行走,应当有天柱位置,重施礼敬,结合金银,并以绳索攀钩;在南方不做五件事,而不进行均等的礼仪;在东方,
有晖月位置,应摆设相应的物品;在西方行走,不要有深浅之分,就
将宾客排列。
传是楼记原文翻译
传是楼记原文翻译传是楼记是清初散文家汪琬(1624~1691)为藏书家徐乾学的藏书楼写的一篇记叙文,出自《尧峰文钞》。
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传是楼记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传是楼记原文〔清〕汪琬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
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
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
吾方以此为鉴。
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然且裒聚③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④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宦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及翻译传是楼记〔清〕汪琬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
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
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
吾方以此为鉴。
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③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宦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
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
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传是楼记汪琬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传是楼记汪琬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传是楼记为清初散文家汪琬为藏书家徐乾学的藏书楼写的一篇记叙文,出自《尧峰文钞》。
文中首先简要的介绍了藏书楼的情况,然后着重叙述藏书的意义,然后赞扬了徐乾学能运用从书中得到的知识来行事处世。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传是楼记汪琬》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传是楼记汪琬》文言文阅读原文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
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
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
吾方以此为鉴。
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然且裒聚③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④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宦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及翻译传是楼记〔清〕汪琬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
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
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
吾方以此为鉴。
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③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宦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
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
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20XX年传是楼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0XX年传是楼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作品体裁:散文创作年代:清作品出自:《尧峰文钞》作品说明:这是徐乾学请汪琬为他的藏书楼写的一篇记叙文。
文中首先简要的介绍了藏书楼的情况,然后着重叙述藏书的意义。
藏书的意义是分两层写的:第一层写徐乾学提出了对子孙以传书为贵;第二层写作者的看法。
他认为守书比藏书难,读书又比守书难,最难的是能够从书中取立身处世之道,并身体力行。
然后赞扬了徐乾学能运用从书中得到的知识来行事处世。
文章说理严密自然,层层深入,语言简练确切。
传是楼记作者汪琬(1624~1691) 清初散文家。
字苕文,号钝庵,晚年隐居太湖尧峰山,学者称尧峰先生。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等。
后因病辞官归家。
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预修《明史》,在馆60余日,后乞病归。
汪琬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清初散文“三大家”。
他的散文疏畅条达。
他主张才气要归于节制,以呼应开阖,操纵顿挫,避免散1/ 2乱。
所谓“扬之欲其高,敛之欲其深”(《答陈霭公书二》)。
他反对“以小说为古文辞”,认为“既非雅驯,则其归也,亦流于俗学而已矣”(《跋王于一遗集》)。
这种观点,偏于正统。
他的文风,一般论者认为受欧阳修的影响,而近于南宋诸家。
计东为作《生圹志》,则以为“若其文章,溯宋而唐。
明理卓绝,似李习之(翱);简洁有气,似柳子厚(宗元)”。
《陈处士墓表》《尧峰山庄记》《绮里诗选序》《江天一传》《书沈通明事》等文是其代表作。
传是楼记背景传是楼楼主徐乾学是明末大学者顾炎武的外甥,康熙九年进士,曾奉命编纂《大清一统志》、《清会典》及《明史》,编刻《通志堂经解》,纂集《读礼通考》。
他经30余年搜罗、集聚,收藏了各类书籍数万卷,为此修了藏书楼。
楼成之日,召集子孙,郑重其事地说,我想传一点东西给你们,却不知道传什么好,传土地房产固然好,但未必代代富有;传珍宝鼎彝也不错,但后人未必能世世珍藏……想来想去,还是传下这些书吧——“所传者,惟是矣”。
2020年高中语文 暑假课外文言文阅读 传是楼记:汪琬素材
传是楼记〔清〕汪琬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
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
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
吾方以此为鉴。
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今健菴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
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
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不得已勉承先生之命,姑为一言复之,先生亦恕其老誖否耶?——选自《四部丛刊》本《尧峰文钞》昆山徐健家电先生,在他的住宅后面造了一幢楼房,共有七间,同时命工匠砍削木材,起造大橱,贮书若干万卷,区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中附以经传义疏等方面的书,史部中附以日录、家乘、山经、野史等方面的书,子部中附以卜筮、医药等方面的书,集部中附以乐府、诗余等方面的书,共有七十二个橱,按照部类置放,都有一定秩序,白色的标签,浅黄的封套,打开橱门,灿然在目。
阅读答案 传是楼记
阅读答案传是楼记〔清〕汪琬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
间命工木为橱,贮书假设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那么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那么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那么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那么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
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
吾方以此为鉴。
然那么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琬衰病不及为,那么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假设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假设读之之难,尤不假设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那么呻占③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宦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假设琬那么无以与于此矣。
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
延及暮年,那么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缺乏以记斯楼。
传是楼记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 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 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 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 能如是乎!
解释: 古代善于读书的人,以博学开始,以精简终结, 博学不是为了夸耀博识竞斗词藻,精简不是为了保存残缺安 适于简陋。善于读书的人以性命之理为基础,而最终则要体 现在事业和功绩中:循着流追溯源,没有什么不能弄明白的; 明白了道理再去实行,没有不能做到的。尊重所听到的教诲, 力行所学到的道理,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能这样吗?
现在健菴先生已经拿出从书中得到的道理,上能得到天子的器 重,次能被朝廷士大夫所敬重和取法,借此以为国家大业增添 光彩,以报答称扬美善的命令,绰有余裕,再推而广之,用以 训敕后辈,使他们能先后跻身巍科,取得高官厚禄,在当世被 人一致称道,我只有赞叹不绝,以为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大了! 遵循这条道路,即使传给子子孙孙,还有什么不妥当的呢?
第四、五两段
是落脚于现实,进行对比论证。第四段先摆徐健庵先生的现状:依靠书中 得到的道理,上得天子器重,次被士大夫敬重与效法,借此为国家大业增 添光彩,下又推而广之,用以训敕后辈,使他们跻身巍科取得高官厚禄, 在当时被人一致称道,总之,“读书之益弘矣哉”,而且还要传之子孙。 第五段再摆作者的现状。开头就是一个感叹句“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 引出了汪琬之现状:平时愚笨无才,苦于有书而不能读,现在到了晚年, 又只能蜷伏在穷山僻壤中,孤陋寡闻,(哪像你们一样神通广大?)过去 学到的都已衰退了,本来没有资格来为这座楼做记。这与上一段徐健庵之 现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通过对比,强化了楼主人的例证作用,从而证明 了自己的中心论点。但也看得出,对楼主人的称颂中含有讽刺意味。汪琬 学识渊博,主张写文章要明于词义,合乎经旨,但秉性狷介,与世不合, 在任刑部郎中、户部主事等职后曾托病回乡。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 举博学鸿词科后参加《明史》编纂工作,六十天中撰稿一百七十五篇;有 争论,不屈服,又乞病归,可见害的是“思想病”。他既与世不合,也就 不可能与徐健庵合(徐曾主修《明史》就是一个佐证)。所以,这里的讽 刺意味自是不言而喻。既然与世不合,于是作者申明“不得已勉承先生之 命,姑为一言复之”,至于“先生亦恕其老悖否耶”?也就管不了那么多 了。
传是楼记汪琬 阅读附答案
传是楼记汪琬阅读附答案传是楼记汪琬阅读附答案翻译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
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
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
吾方以此为鉴。
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 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然且裒聚③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④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宦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 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
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
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传是楼记汪琬 阅读附答案
传是楼记汪琬阅读附答案传是楼记汪琬阅读附答案翻译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
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
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
吾方以此为鉴。
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 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然且裒聚③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④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宦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 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
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
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传是楼记〔清〕汪琬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
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
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
吾方以此为鉴。
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③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注】①缃帙(zhì):浅黄色的书套。
②彝(yí):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
斝(jiǎ):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呻佔(zhān):诵读。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启钥灿然启:启发B.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慨:叹息C.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易:交换D.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迹:行为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汪琬认为是正确的读书方法的一组是()①部居类汇,各以其次②藏而勿守,犹勿藏也③采其华而忘其实④始乎博,终乎约⑤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⑥尊所闻,行所知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⑤D.④⑤⑥10.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描述徐健庵造楼藏书的言行,交代了“传是楼”的来历。
大学语文《传是楼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古今对照翻译
想的和实际做的不一致,采了它的花而忘记了它的果实,那么就是用记诵之学来骗骗众人而欺世盗名的人了,同不读书又有什么不同呢?)乎?”(善于读书的人以性命之理为基础,而最终则要体现在事业和功绩中:循着流追溯源,没有什么不能弄明白的;明白了道理再去实行,没有不能做到的。
尊重所听到的教诲,力行所学到的道理,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能这样吗?)词句注释1.昆山:县名,今属江苏省。
徐健庵:指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清江苏昆山人。
康熙九年(1670年)探花,授编修。
曾任《明史》总裁官,《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副总裁,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
著有《通志堂经解》。
家有“传是楼”,藏书甚富,辑有《传是楼书目》。
2.间:近来。
3.经史子集:中国传统图书分类的四大部类。
经部包括儒家的经典和小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和某些地理书,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总集、专集。
4.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
义疏:疏解经义的书。
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
5.日录:指史官按日的记录。
家乘(shèng):家谱,家史。
山经:泛指记录山脉的舆地之书。
6.卜筮(shì):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shī)草称筮,合称卜筮。
7.乐府:诗体名。
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
诗余:词的别称。
8.部居:指以类相聚,按类归部。
类汇:指以类相聚。
9.缃(xiāng)帙(zhì):浅黄色书套。
10.启钥:开锁。
灿然:鲜丽的样子。
11.女曹:你们。
女,通“汝”。
12.先世:祖先。
13.故:本,本来。
起家:兴家立业。
14.耳目濡染:耳濡目染。
指经常听到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濡染:受熏陶。
旧:长久。
15.土田:土地,田地。
货财:财物。
16.世富:世世富足。
17.珍玩:珍贵的玩赏物。
鼎彝(yí):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
彝:古代宗庙常用礼器的总名。
传是楼记汪琬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传是楼记汪琬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
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
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
吾方以此为鉴。
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然且裒聚③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④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宦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
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
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不得已勉承先生之命,姑为一言复之,先生亦恕其老悖否耶?【注】①缃帙zhì:浅黄色的书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汪琬《传是楼记》原文及翻译
汪琬
原文: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
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
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
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
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
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
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
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③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④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
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
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宦仕,翕然有名于当世。
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
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
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不得已勉承先生之命,姑为一言复之。
先生亦恕其老悖否耶?
【注】①素标缃帙:白色的标签,浅黄的书套。
②彝(yí):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斝(jiǎ):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裒(póu)聚:聚集。
④呻占:诵读。
译文:
昆山徐健庵先生,在他的住宅后面造了一幢楼房,共有七间,同时命工匠砍削木材,起造大橱,贮书若干万卷,区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中附以经传义疏等方面的书,史部中附以日录、家乘、山经、野史等方面的书,子部中附以卜筮、医药等方面的书,集部中附以乐府、诗余等方面的书,共有七十二个橱,按照部类置放,都有一定秩序,白色的标签,浅黄的封套,打开橱门,灿然在目。
于是先生召集儿孙,登楼而教训他们说:“我用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我们徐家先世,本来就身家清白,以读书应试起家,我耳濡目染已很久了。
我曾感慨那些做父祖辈的,有的想把土地家产传下去,而子孙不一定能世世代代富下去;有的想把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类的宝贵文物传下去,而子孙又不一定能够世世珍爱这些东西;有的想把园池台榭、舞歌车马之类传下去,而子孙后代又不一定能世世享受这些娱乐。
我正把这些事例看作鉴戒。
那么我拿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这时他指着书高兴地笑着说:“我传给你们的,就是这些了!”于是就以“传是”两字作为楼名,而要我作一篇记。
我体衰多病,不能一下子写出来,先生多次写信催促,最后我只得用下面这些话来回复先生。
书遇到的灾难太厉害了!从汉代以来,皇帝常常用官家的丰厚赏金去买书,皇帝以下,名公贵卿又常常用许多钱物去换书,有的亲自动笔,有的雇请抄手,加以誉录。
但是聚集不久,就常常遭故散失,由此可知藏书之难了。
不过,我以为藏书之难还比不上守书之难,守书之难又比不上读书之难,更比不上亲身去实行了而有所体会之难。
所以藏书而不能守,同不藏书没有什么两样;守住了而不能读,同守不住没有什么两样。
虽然已经读了,而如果嘴上是一套,实行的又是另一套,心中想的和实际做的不一致,采了它的花而忘记了它的果实,那么就是用记诵之学来骗骗众人而欺世盗名的人了,同不读书又有什么不同呢?
古代善于读书的人,开始时博览,到最后就专攻,博览群书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广博,专攻一门也不是抱残守残。
善于读书的人以性命之理为基础,而最终则要体现在事业和功绩中:循着流追溯源,没有什么不能弄明白的;明白了道理再去实行,没有不能做到的。
尊重所听到的教诲,力行所学到的道理,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能这样吗?
现在健庵先生已经拿出从书中得到的道理,上能得到天子的器重,次能被朝廷士大夫所敬重效法,借此以为国家大业增添光彩,以报答称扬美善的命令,绰有余裕,再推而广之,用以训敕后辈,使他们能先后跻身巍科,取得高官厚禄,在当世被人一致称道,我只有赞叹不绝,以为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大了!遵循这条道路,即使传给子子孙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像我这个人就没有资格参与其中了。
平时愚笨无才,苦于有书而不能读。
现在到了晚年,又只能蜷伏在穷山僻壤之中,孤陋寡闻,过去学到的都已衰退了,本来没有资格来为这座楼作记。
不得已勉强应承先生之命,姑且写这些话回复,先生能否原谅我的老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