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礼仪介绍

合集下载

志愿者的服务礼仪

志愿者的服务礼仪

志愿者的服务礼仪志愿者的服务礼仪志愿者在接待服务期间,除了热心与热情之外,还需通过专业的礼仪培训,才能较好地完成各项接待与服务工作。

下面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些基本的服务礼仪常识。

一、服务礼仪基本原则在服务礼仪中,有一些具有普遍性、共同性、指导性的礼仪规律。

这些礼仪规律,即礼仪的原则。

掌握礼仪的原则很重要,它是志愿者更好地学习礼仪和运用礼仪的重要的指导思想。

服务礼仪的原则:1、尊重的原则孔子说:“礼者,敬人也”,这是对礼仪的核心思想高度的概括。

所谓尊重的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服务过程中,要将对客人的重视、恭敬、友好放在第一位,这是礼仪的重点与核心。

因此在服务过程中,首要的原则就是敬人之心常存,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礼仪的灵魂。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不失敬人之意,哪怕具体做法一时失当,也容易获得服务对象的谅解。

2、真诚的原则服务礼仪所讲的真诚的原则,就是要求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待人以诚,只有如此,才能表达对客人的尊敬与友好,才会更好地被对方所理解,所接受。

与此相反,倘若仅把礼仪作为一种道具和伪装,在具体操作礼仪规范时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则是有悖礼仪的基本宗旨的。

3、宽容的原则宽容的原则的基本含义,是要求我们在服务过程中,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

要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学会与服务对象进行心理换位,而千万不要求全责备,咄咄逼人。

这实际上也是尊重对方的一个主要表现。

4、从俗的原则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实际上存在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局面。

这就要求志愿者在服务工作中,对本国或各国的礼仪文化、礼仪风俗以及宗教禁忌要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才能够在服务过程中得心应手,避免出现差错。

5、适度的原则适度的原则的含义,是要求应用礼仪时,为了保证取得成效,必须注意技巧,合乎规范,特别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

这是因为凡事过犹不及。

假如做得过了头,或者做得不到位,都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自律、敬人之意。

志愿者服务礼仪规范

志愿者服务礼仪规范

5、送别礼节
• 1)离别前:做到征询、提醒 • 2)送别: • 需要专人接待的客人:送出场馆门口、送 到电梯口、大门口或送上车等车离开后在 离开 • 3)固定岗位: • 目送客人,做到善始善终,顾及到每位顾 客
•谢谢大家
3、交递礼节 递送物品准备(干净、整洁、完整) 递交带有字迹的物品: 以保证对方方便阅读的方向递送 带有标识的物品: 把标识放在外面,保证对方能看到 尖锐的物品: 把尖端朝下或自己方向 向群体递交物品时: 由近至远、忌跨越式递送
4、行路与引领
• • • • • • • “两人同行,以右为尊” “三人行,以中为尊” “前后同行,以前为尊” “尊者先上后下” 注意: 1、把最安全的位置留给客人 2、相互随行,注意步伐保持一致
仪容
• • • • • • • 1、发型 男: 长发(前不过眉、侧不过耳、后不过领) 短发(不短过1厘米) 女: 前刘海不超过眉毛,超过者用发卡扣住 头发过肩者一律要梳盘发
• • • • •
2、面容 男:保证脸颊光滑,不准有胡须 女:可素颜、可化淡妆(有妆胜无妆) 着妆:可着唇妆、画眉、涂粉、画眼影 注意:可在上班、上岗前化妆;不准在公 众场合化妆、补妆
1、致意问候 称呼:就高不就低 男:先生 女:女士 知道对方姓名时:姓氏+尊称 2、征询、介绍 亲密距离(45厘米以内) 例如:父母孩子、夫妻、伴侣 私人距离(45—120厘米) 私下交流,双方可听见不影响别人 社交距离(120-360厘米) 公共距离(360厘米以上)
• • • • • • • • • •
• • • • • • •
说话;(语言、动作)ຫໍສະໝຸດ 语言: “请”字开头,“谢谢”结束 “10字”礼貌用语: 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交际: 注意语气(征求、祈使句)

志愿者工作礼仪常识

志愿者工作礼仪常识

志愿者工作礼仪常识志愿者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那么你们知道志愿者工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礼仪常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志愿者工作礼仪常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志愿者工作礼仪常识一、个人形象1、妆容:女士头发扎起或盘起,不要蓬松杂乱,化淡妆,不可浓妆艳抹,睫毛膏容易脱落,慎重使用,吃饭后要照镜子,检查牙齿上是否干净;男士胡子要刮干净修整齐。

2、语音面貌:尽量讲普通话、遇到老人或听力不方便的人员,要耐心的讲解。

3、服装:干净整洁。

夏天,短裤短裙过膝,短袖适中。

鞋子,舒适(根据活动场地而定,常见的白色运动鞋、黑色工装鞋)。

春秋天,宜长袖衬衫,深色裤子或职业套装,如有条件统一服装。

4、志愿者标识:志愿者帽子佩戴端正,服务期间不可随意摘取,做扇风、垫子或在手中晃来晃去。

服务证件,挂在脖子上,露出工作服务证明显标志,方便他人识别。

志愿者胸牌,左胸前佩戴端正。

服务当天,工作证丢失及时向组长反映,证件不得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5、特别注意:身穿志愿者服装时,不拍恶搞照片,不做有损志愿者形象的行为,保持志愿者美好形象。

二、举止礼仪举止体现在人的面部表情、站、坐、走、手等姿态,我们经常评价他人风度优美、气质超群,所谓的气质是一个人工作生活中的言谈、行为、姿态、表情等外在美的一种反映。

表情礼仪:人的喜、怒、哀、乐、恐惧、愤怒、厌恶、蔑视等都是通过表情来传达的。

表情礼仪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人的眼神和笑容。

最主要的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很多人都是通过眼神来与人交谈的。

一般交往中,尤其是谈话双方应关注对方,表示自己是重视对方的谈话、尊重对方、喜欢对方、眼神应表现出热情关切,切忌直勾勾的盯住对方,上下打量、左顾右盼。

此外是笑容,微笑的人总是不容易让人拒绝的,现在很多企业都提倡“微笑服务”,在与人交往中也要多露点笑容。

站姿: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中国人有“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说法,站立时:端正、挺拔,身体的重心线应放在两只前脚掌上,双臂自然下垂,收腹挺胸。

志愿者的礼仪和形象管理

志愿者的礼仪和形象管理

志愿者的礼仪和形象管理
志愿者的礼仪和形象管理
志愿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是一种爱心和慷慨的力量,热情奉献、付出无私的、无偿的劳动。

志愿者的礼仪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礼仪,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志愿服务的形象。

一、礼貌待人
志愿者应该做到礼貌待人,表现出有礼貌和有礼貌的态度,尊重服务对象,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权利,不能欺侮对方,言语间要温和而有礼貌。

二、守时
志愿者的活动要按时开始,按时结束,不能迟到,也不能提前离开,服务时间要准时,不能有延误或者拖延的行为,以免影响服务质量。

三、衣食住行
志愿者要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形象,穿着整洁,仪容严肃,不穿性感服装,也不能随意穿着。

志愿者的饮食、居住要严格按照规定,不能滥用活动的基本费用,以免影响志愿服务者的形象。

四、自我介绍
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要积极主动地介绍自己,把自己的信息及时传递给服务对象。

自我介绍要简洁,真实,并且有条理,要使服务对象了解到志愿者的真实身份,以及服务的要求等。

五、遵守服务纪律
志愿者要遵守服务者的基本纪律,遵守志愿服务活动的统一安排,做到服务者的守时、认真、整洁、有礼貌等,认真落实志愿服务的任务,以实际行动来推动服务活动的有序开展。

志愿者须知礼仪常识

志愿者须知礼仪常识

志愿者须知礼仪常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志愿者的存在不仅能帮助更多的人,同时也能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但是,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必须注意礼仪方面的常识,避免在服务中因礼仪不当而给他人留下不良印象,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志愿者应当遵守和注意的礼仪常识。

1. 服装搭配志愿者在参加服务活动时,应当根据服务的场合合理搭配服装。

比如,参加爱心义卖活动时要求服装干净整洁,理性简单,不要穿着太花哨的时尚服装,更不能穿着短裙、短裤等不恰当的服装。

志愿者服装应当贴合服务活动的主题,使人感到温暖、简洁大方。

2. 善言谦语志愿者在与志愿服务对象、其他志愿者、活动组织者等进行交流时,应当遵循善言谦语的原则,言语温和、恳切、尽量避免使用粗鲁、恶劣或过分严厉的语言。

尤其应当注意在和老年人、小孩子进行交流时,言辞更要斯文、尊重,让他们感到温暖和融洽。

3. 专业技能志愿者在参加一些志愿服务项目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比如:医疗志愿者应当具有基本的医疗常识,以便能帮助志愿服务对象更好地接受必要的医疗照料。

其他类型的志愿服务也都需要专业技能的支持,志愿者应当认真了解该项志愿服务的基本知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开展服务,并能够更好地帮助志愿服务对象。

4. 隐私保护志愿者在服务中要注意隐私保护和保密工作,尊重被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志愿者要谨慎对待收到的个人信息和机密,并遵循相应的隐私保护规定。

比如:在医疗服务中,志愿者应当保守病人的隐私,不得随意披露病人病情等信息。

5. 安全保障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时,应当遵守安全措施,不要在行动中冒险,避免发生危险。

很多志愿服务工作需要在户外、荒野、山区等复杂环境中进行,志愿者应当提前做好准备,在行动前对水火、通讯工具等进行检查,并带上安全保障的工具,力求减少事故和危险的发生。

总之,志愿服务是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宣传。

志愿者既是利他主义者也是自我实现的追求者,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素质,防止因自身素质缺陷而影响志愿服务质量。

青年志愿者服务礼仪基本知识

青年志愿者服务礼仪基本知识

青年志愿者服务礼仪基本知识.txt假如有一天你想哭打电话给我不能保证逗你笑但我能陪着你一同哭。

坚强的基本,就是浅笑。

面具戴久了丶就成了皮肤≈二、仪容礼仪在接待服务中,仪容是最为引人留意的地方,志愿者在工作岗位上必须对本人的仪容修饰予以高度的注重。

(一)男士仪容修饰要点1、卫生。

每天洗澡及更换衣服,勿在服务中出现口臭、汗臭、狐臭等异味。

2、剃须。

若无特殊的宗教信仰或民族习气,要养成每日修面剃须的好习气,切忌胡子拉碴地在工作岗位上抛头露面。

3、修剪好鼻毛和耳毛,勿使其外现。

4、发型。

男士的发型要长短适当。

要求做到: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触领。

不允许在工作之时长发披肩,或者梳起发辫。

(二)女士仪容修饰规范1、面部修饰规范①洁净。

工作中务必要保持本人的面部干净、清爽。

②卫生。

次要是要求其认真留意本人面容的健康状态。

要防止由于个人不讲究卫生而使面部经常疙疙瘩瘩。

避免在服务中出现汗臭、狐臭等身体异味。

③自然。

面部的修饰要自然,工作中要求化淡妆,切忌浓妆艳抹,要使“秀于外”与“慧于中”二者并举。

④口部的修饰。

留意口腔的洁净,防止产生口臭等异味。

服务前应忌食葱、蒜、韭菜、烈酒和吸烟。

2、肢体修饰规范①留意保持手的干净清洁。

②不留长指甲,不涂艳丽的指甲油和在指甲上彩绘。

③不要腋毛外露。

万一由于工作的特殊需求,必须穿着肩部外露的服装上岗服务时,则必须切记:此前剃去本人的腋毛。

④工作中,不穿露趾的凉鞋或拖鞋,以免显得过于涣散。

穿着短裙时应穿长筒或连裤丝袜。

3、发部修饰规范①整洁。

对任何人而言,其头发在人际交往中能否确保整洁,都直接会影响到别人对本人的评价。

②长短适当。

女性应将超长的头发盘起来、或是束起来、或是编起来,或是置于工作帽之内,不可以披头分发。

③对于时兴流行的染发,但作为志愿者不可以把头发染得五彩斑斓,这与服务者的身份是不符合的。

4、化妆的礼规“淡妆上岗”是对女性志愿者化妆时所做的基本规范之一。

要求在工作时化妆应淡雅、自然、简洁、过度、避短。

志愿者服务通用礼仪

志愿者服务通用礼仪
齿的笑容比较亲和。
三、志愿者见面礼仪
(一)称呼的礼节 (二)介绍的礼节 (三)致意的礼节
(一)称呼的礼节 (二)介绍的礼节
区分对象 照顾习惯
内外有别 有主有次 ➢ 由尊而卑 ➢ 由近而远
自我介绍的礼节 为他人介绍的礼节 ➢ 将男性介绍给女性 ➢ 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 ➢ 将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 ➢ 将客人介绍给主人 ➢ 将晚到者介绍给早到者。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05:52:5105:52:5105:52Monday, November 30, 2020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0.11.3020.11.3005:52:5105:52:51November 30,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30日 上午5时 52分20.11.3020.11.30
二、志愿者的形象塑造
人与人见面的最初印象取决于最初的7秒-2分钟 “三秒钟”印象 ,“首因效应”
仪容礼仪 服饰礼仪 仪态礼仪 表情神态礼仪 语言礼仪
仪表的重要性
种类
整体印象中所占比重%
视觉信号
55%
声音信号
38%
语言信号
7%
而视觉信号中仪表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最重要 的因素
(一)仪容礼仪
务、捡拾地面物品
5、手姿规范
手姿的基本原则 ➢ 规范化 ➢ 注意区域性差 ➢ 宜少忌多
引导及指示的手姿 ➢ 横摆式:请人行进或
为人指示方向 ➢ 直臂式:引导方位或
指示物品所在之处 ➢ 曲臂式:请人进门 ➢ 斜臂式 :请人就座 ➢ 抚肩式 :宗教人士
错误手势种种
6、表情神态规范
表情神态:谦恭、友好、真诚 眼神:注视的时间和方向 公事注视、 社交注视、亲密注视

志愿者接待礼仪

志愿者接待礼仪

志愿者接待礼仪志愿者每次做志愿服务是为别人服务,同时也是在和自己打交道。

关于刚刚成为志愿者的大家来说,总有些地方把握不清。

下面分享了一篇志愿者接待〔礼仪〕,一起来看看吧。

志愿者接待礼仪一、问候礼仪志愿者在迎接客人时,可依据客人的习惯致以问候。

常见的问候方式主要有握手、鞠躬、合十、拥抱、抱拳等。

(一)握手礼:志愿者与客人握手时,标准做法是:距离客人约一步,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双目凝视对方,面带微笑,上身稍向前倾,头微低,紧握的手晃动几下,时间一般以3-4秒。

异性行握手礼时必须要女性先伸手,男性才可以握手,切忌握住异性的手久久不放。

握手时要遵守长者优先和女士优先原则;在公共场合,不要交叉握手,与每一位服务对象的握手时间应该相当;男士勿戴帽子和手套与他人握手,握手时不可把另一只手放在口袋中。

(二)鞠躬礼:志愿者使用鞠躬礼向客人问候时,动作要点为:面对客人,脚跟靠拢、双脚尖处微微分开,目视对方,以腰部为轴点,腰、背、颈、头成一条直线身体前倾;男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女性双手合起放在身体前面;鞠躬时目光自然稍向下移动,礼毕复位后目光回复正视对方。

初次见面或互相问好,(三)合十礼:志愿者向客人行合十礼时,要站好立正,低眉欠身,把手掌对合,掌尖和鼻尖齐高,同时问候"您好'。

合十礼大致有四种规格,一是双手举于胸前,多用于长辈向晚辈还礼;二是掌尖对着鼻尖,一般用于平辈见面;三是双手举到对着额前,仅用于晚辈向长辈行礼;四是双手举过头顶,只用于平民拜见国王时。

(四)拥抱礼:志愿者和客人行拥抱礼时,要点为:两人相对而立,右臂在上,左臂向下,右手扶在对方左肩后,左手扶在对方右后腰,两人头部及上身向左互相拥抱,然后向右拥抱,再次向左拥抱,一般继续3-5秒。

行拥抱礼时忌讳扭捏躲避或尖叫,男女之间忌拥抱过紧、过久。

同时注意地域的差异,在欧洲、美洲、澳洲诸国,男女老幼之间均可采纳此方式,而在亚洲、非洲的绝大多数国家里,尤其是在阿拉伯国家,拥抱礼仅适用于同性之人,与异性在大庭广众之前进行拥抱是绝对禁止的。

志愿者服务礼仪

志愿者服务礼仪

志愿者是社会文明的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更是彰显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形象。

良好的礼仪与沟通能力,既可以展示志愿者的风采,还能够更高质量地服务于目标人群。

那么该注重什么样的礼仪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呢?汇雅和你说一说。

一、着装礼仪大型赛会及活动,主办方通常会提供统一的服装,志愿者应穿着统一的服装。

注意外观整洁,没有异味,并且不宜佩戴过多的装饰物品,更不能佩戴花哨和张扬个性的工艺饰品以及名贵的珠宝饰品,以免影响志愿服务。

如果没有统一的服装,志愿者应选择干净整洁、颜色明亮的衣服。

二、仪容礼仪男士仪容1、每天洗澡及更换衣服,勿在服务中出现异味。

2、若无特殊的宗教信仰或民族习惯,要养成每日修面剃须的好习惯,切忌胡子拉碴。

3、男士的发型要长短适当。

要求做到: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触领。

不允许在工作之时长发披肩,或者梳起发辫。

尽量不使用气味过大的定型水。

女士仪容1、保持自己身体的干净、清爽,避免在服务中出现身体异味;面部的修饰要自然,工作中要求化淡妆,切忌浓妆艳抹;注意口腔的洁净。

2、注意保持手的干净清洁,不留长指甲,工作中,不穿露趾的凉鞋或拖鞋,以免显得过于散漫。

3、头发整洁,发量适当,如过长应把头发盘起来、或是束起来、或是编起来,或是置于工作帽之内,不可以披头散发,勿过度染发。

三、站姿礼仪1、男性志愿者基本站姿身体立直,抬头、挺胸、收腹,下颌微收,双目平视,两腿分开,两脚平行,宽不过肩,双手自然下垂贴近腿部或交叉于身后。

2、女性志愿者基本站姿身体立直,抬头、挺胸、收腹,下颌微收,双目平视,两脚成“V”字型或“丁”字型,膝和脚后跟尽量靠拢,两脚尖张开距离为两拳,双手自然放下或交叉。

四、接待礼仪1、问候礼仪志愿者在迎接客人时,可根据客人的习惯致以问候。

常见的问候方式主要有握手礼和鞠躬礼。

2、称呼礼仪志愿者在服务中要使用恰当的称呼礼仪。

在不知道对方姓名及其他情况(如职务、职称、行业)时可采用泛尊称。

如“女士”“先生”“同志”等。

志愿者工作礼仪常识_交际礼仪_

志愿者工作礼仪常识_交际礼仪_

志愿者工作礼仪常识志愿者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那么你们知道志愿者工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礼仪常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志愿者工作礼仪常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志愿者工作礼仪常识一、个人形象1、妆容:女士头发扎起或盘起,不要蓬松杂乱,化淡妆,不可浓妆艳抹,睫毛膏容易脱落,慎重使用,吃饭后要照镜子,检查牙齿上是否干净;男士胡子要刮干净修整齐。

2、语音面貌:尽量讲普通话、遇到老人或听力不方便的人员,要耐心的讲解。

3、服装:干净整洁。

夏天,短裤短裙过膝,短袖适中。

鞋子,舒适(根据活动场地而定,常见的白色运动鞋、黑色工装鞋)。

春秋天,宜长袖衬衫,深色裤子或职业套装,如有条件统一服装。

4、志愿者标识:志愿者帽子佩戴端正,服务期间不可随意摘取,做扇风、垫子或在手中晃来晃去。

服务证件,挂在脖子上,露出工作服务证明显标志,方便他人识别。

志愿者胸牌,左胸前佩戴端正。

服务当天,工作证丢失及时向组长反映,证件不得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5、特别注意:身穿志愿者服装时,不拍恶搞照片,不做有损志愿者形象的行为,保持志愿者美好形象。

二、举止礼仪举止体现在人的面部表情、站、坐、走、手等姿态,我们经常评价他人风度优美、气质超群,所谓的气质是一个人工作生活中的言谈、行为、姿态、表情等外在美的一种反映。

表情礼仪:人的喜、怒、哀、乐、恐惧、愤怒、厌恶、蔑视等都是通过表情来传达的。

表情礼仪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人的眼神和笑容。

最主要的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很多人都是通过眼神来与人交谈的。

一般交往中,尤其是谈话双方应关注对方,表示自己是重视对方的谈话、尊重对方、喜欢对方、眼神应表现出热情关切,切忌直勾勾的盯住对方,上下打量、左顾右盼。

此外是笑容,微笑的人总是不容易让人拒绝的,现在很多企业都提倡“微笑服务”,在与人交往中也要多露点笑容。

站姿: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中国人有“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说法,站立时:端正、挺拔,身体的重心线应放在两只前脚掌上,双臂自然下垂,收腹挺胸。

志愿者理念及服务礼仪

志愿者理念及服务礼仪

志愿者理念及服务礼仪一、志愿者理念作为志愿者,我们应该秉持以下理念,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社会。

1.无私奉献:志愿者工作的初衷就是帮助他人,我们应该抛弃一切私心和计较,以一颗无私的心去为他人服务。

2.全心投入:志愿者工作是一份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尽心尽力地去帮助他人。

3.相互尊重:志愿者工作需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理解他人的困难和需求,以真诚的态度帮助他人。

4.持续学习:志愿者工作的内容繁杂多样,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为他人服务。

二、服务礼仪作为志愿者,我们要遵守以下服务礼仪,做到热情友好、专业高效,给受助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1.穿着整洁:作为志愿者,我们应该保持整洁的穿着,穿着干净整齐的志愿者服装,以展现我们的专业形象。

2.语言文明:与受助者交流时,我们要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不使用粗俗的词汇,保持语言优雅、友善。

3.语速适宜: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语速,不要快速说话或者口齿不清,要以适宜的语速与受助者交流,保证对方能够听清楚。

4.尊重隐私:志愿者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受助者的一些私人信息,我们要严格保密,尊重受助者的隐私权。

5.注意礼仪:志愿者要注意礼仪,遵守社会规范,礼貌待人、有礼有节。

6.热情友好:志愿者要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对待受助者,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7.专业知识:志愿者在工作中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正确解答受助者的问题,给予他们专业的帮助。

8.高效服务:我们要高效地完成任务,准确地执行工作,确保受助者得到及时的帮助。

9.善于沟通:志愿者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受助者进行有效的交流,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给予合适的建议和帮助。

10.不携带个人情绪:志愿者在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不将个人情绪带入工作中,以保证工作的进行和受助者的心情。

总结:作为志愿者,我们要坚守志愿者理念,无私奉献、全心投入;同时,要遵守服务礼仪,保持整洁、尊重他人、专业高效,给受助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志愿者服务通用礼仪

志愿者服务通用礼仪

不可滥用双手; 不可交叉握手; 双眼要注视对方; 不可手向下压; 不可用力过度
四、志愿者服务语言礼仪
准确利用礼貌用语

两点语言技巧 选择体现正面意思的词
问候用语 您一路辛苦了 迎送用语
• 很抱歉让你久等 • 非常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我不能给你他的手机号码 您是否向他本人询问他的手机号
鞠躬礼
•拥抱礼
要求:大方、热情、得体 方法:相对而立,伸开双臂,右臂在上,
搭对方左肩,左臂在下,扶对方后腰,左 、右、左拥抱
握手礼
握手时的姿态 女士握位:食指位 男士握位:整个手掌 一般关系,一握即放 男女之间,女士先 长幼之间,长者先 上下级之间,上级先 下级屈前相握 迎接客人,主人先 送走客人,客人先
错误手势种种
6、表情神态规范
表情神态:谦恭、友好、真诚 眼神:注视的时间和方向 公事注视、 社交注视、亲密注视
笑容
微笑是人际交往最好的润滑剂,微笑是善意的标 志,是友好的使者、礼貌的表示,是不用翻译的 “世界通用语” 。微笑是社交场合中最有吸引力、 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
微笑的基本做法:先放松面部肌肉,使嘴角微微 向上翘起,让嘴唇略呈弧形
保持最优美的声音 注意速度、音调和音量 让客人听到你的微笑 接电话的技巧 * 三声之内拿起听筒 * 报出名字及问候 * 确认对方名字 * 询问来电事项 * 再汇总确认来电事项 * 礼貌地结束电话 w 挂电话 w 电话记录牢记5WH原则
•拨出电话 • * 自我介绍 • * 确定对方及问候 • * 说明来电事项 • * 再汇总确认 • * 礼貌地结束谈话 • * 挂断电话 •注意:复述要点、道谢
➢顶书训练
不雅的站姿
•不雅的站姿
2、行姿规范

志愿者的礼仪要求

志愿者的礼仪要求

志愿者的礼仪要求
志愿者是为了帮助和服务他人而主动参与的人群,他们应该秉持着一定的礼仪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志愿者礼仪要求:
1. 尊重他人:志愿者应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尊严和隐私。

遵守他人的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念,不歧视或冒犯他人。

2. 充分沟通:与他人保持积极和善意的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任务要求,避免产生误解。

3. 保持专业:在志愿者活动中,志愿者应以专业的态度工作。

保持良好的仪态和形象,尽职尽责,按照指导或规范完成任务。

4. 保护隐私和机密:志愿者应严格保护他人的隐私和机密信息。

遵循保密原则,不泄露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敏感信息。

5. 主动协助和合作:积极主动地提供帮助和支持,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

与其他志愿者、组织成员和受益人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6. 尽量提供准确和及时的帮助:志愿者应尽力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服务,避免误导他人。

及时回应他人的请求和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

7. 心态积极:志愿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和和他人持有友善和乐观的态度。

相互理解和宽容,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情绪。

8. 守时守约:遵守志愿者活动的时间要求,准时出席并履行义务。

如果不能履行约定,及时通知组织或相关人员。

9. 自我反思和改进:志愿者应持续反思自己的表现和行为,寻求改进的方向。

接受他人的反馈,不断学习和成长。

志愿者礼仪要求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志愿者文化,促进志愿者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增强志愿者与受益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

志愿者服务礼仪要求

志愿者服务礼仪要求

志愿者服务礼仪要求礼泛指社会交往中的礼貌礼节。

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准则,它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礼节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顾的惯用形式。

礼仪是一个复合词,包括“礼”和“仪”两部分。

凡为表示敬意或隆重举行的仪式,均称做礼仪。

(一)服饰仪容礼仪仪表是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个人卫生和服饰,仪表仪容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良好的仪表仪容是酒店接待人员的一项基本素质,是尊重客人的需要.规范统一的仪容仪表是体现酒店的服务精神.1.着装的基本知识合身、合意、合时、合礼.服装要适合自己的身材、年龄和身份.合乎季节、时间和交际场合。

酒店规范统一的着装是体现酒店统一规范的服务形象。

2.制服的穿着要求整洁、挺拔和大方。

制服必须上衣平整、裤线笔挺。

做到衣裤无油渍、污垢、异味。

领口与袖口尤其要保持干净。

3. 西服的穿着要求衬衫配套。

两件套或三件套西服,均应穿单式衬衣,熨烫平整.内衣配套.按国际惯例不能加毛背心或毛衣。

最多加一件“V"字领羊毛衣。

领带配套。

在正式场合,穿西服必须系领带(或领结)。

面料质地颜色配套.在正式场合,应穿同一面料、同一颜色的西服套装为好。

但一般场合可穿西服可上下分色。

皮鞋配套。

穿西服一定要穿皮鞋,决不能穿旅游鞋、轻便鞋。

西装穿着规范.三粒扣一般扣上第一、二粒扣或中间一粒;两粒扣西装只系第一粒或全部不系,正式场合,要把第一粒纽扣系上,在坐下时方可解开.4.鞋袜的穿着要求男士穿着黑色皮鞋和深色袜子,不穿白色或太浅色的袜子.女士按配发鞋袜统一着装,袜口不能露在衣裙之外。

5。

饰品的佩戴要求除手表、婚戒外,不应佩戴耳环、手镯、手链、项链等饰品。

不应佩带运动型的手表款式和其它饰品。

(二)仪容卫生的要求1。

发型发型要朴实大方,头发要适当梳洗。

男士鬓发不盖过耳部,前不及眉,头发不能触及后衣领,不烫发、不染色发,保持清洁、整齐、无头屑。

志愿服务礼仪的概念

志愿服务礼仪的概念

志愿服务礼仪的概念
志愿服务礼仪是指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它关注的是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守的规范和行为准则,旨在确保志愿者以礼貌、尊重和友善的方式与受助者、团队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互动。

志愿服务礼仪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他人:志愿者应尊重个体的尊严和权利,平等对待每个受助者,不歧视任何群体或个人。

他们应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言辞对他人的影响,并努力创造一个亲切友好的环境。

2. 关怀和理解:志愿者应关心受助者的需求和问题,用心倾听并尽力帮助他们。

他们应适应和理解不同年龄、文化和背景的受助者,并试图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理解。

3. 保护隐私:志愿者应保护受助者的隐私,并将其个人信息保密。

他们应确保不泄露受助者的个人问题或困境,尊重个人隐私权。

4. 符合规范:志愿者应遵守组织或项目的规定和指导方针。

他们应尊重和遵循志愿服务活动的准则,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5. 专业素养:志愿者应保持专业和谦逊的态度,处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他们
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并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志愿服务礼仪的重要性在于营造积极的志愿服务环境,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确保志愿者和受助者之间的良好互动,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志愿者服务相关礼仪介绍

志愿者服务相关礼仪介绍

第四章志愿服务通用技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

两千多年以前,荀子就讲:“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积淀,礼仪作为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是个人融入社会生活、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的外在表征。

为了更好地为2011年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提供服务,残运会志愿者应具有良好的仪容仪表和得体的行为举止,做到知礼、懂礼、习礼、达礼。

一、志愿服务通用礼仪(一)、志愿服务礼仪的基本原则1、尊重原则孔子说:“礼者,敬人也”,这是对礼仪核心思想最本质的揭示。

八残会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首先要尊重服务的对象,包括尊重对象的人格尊严、文化习惯、宗教信仰、兴趣爱好等,特别是在助残服务中,敬人的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也要尊重自己,在服务中不卑不亢,大方得体,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2、真诚原则苏格拉底曾言:“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可见,志愿者只有真诚对待服务对象,方能创造和谐愉快的服务关系,自己所提供的服务才能更好被对方所接受和认可。

真诚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待人真心实意的友善表现,首先表现为对人不说谎、不虚伪。

3、平等原则平等是人与人交往的感情基础。

志愿者在服务接待的过程中,对任何人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千万切忌厚此薄彼,更不能以貌取人。

4、适度原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志愿者在热情接待各方友人,尽地主之谊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分寸,做到热情大方,同时避免过犹不及。

具体表现为:举止有度——不超过对方能接受的行为限度;距离有度——不超过对方习惯的交流距离;关心有度——不超过对方交流的话题范围。

5、自律原则自律是对待个人的要求,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

志愿者要按照礼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志愿者服务礼仪介绍

志愿者服务礼仪介绍

志愿者服务相关礼仪介绍志愿者在接待服务期间,除了热心与热情之外,还需通过专业的礼仪培训,了解礼仪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才能较好地完成各项接待与服务工作,提供更周到、细致的服务。

在此,简要介绍一些基本的志愿者服务礼仪常识。

一、志愿者服务礼仪基本原则在志愿者服务礼仪中,有一些具有普遍性、共同性、指导性的礼仪规律。

这些礼仪规律,即礼仪的原则。

掌握礼仪的原则很重要,它是志愿者更好地学习礼仪和运用礼仪的重要的指导思想.1、尊重的原则孔子说:“礼者,敬人也”,这是对礼仪的核心思想高度的概括。

所谓尊重的原则,就是要求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要将对客人的重视、恭敬、友好放在第一位,这是礼仪的重点与核心.因此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首要的原则就是敬人之心常存,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礼仪的灵魂。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不失敬人之意,哪怕具体做法一时失当,也容易获得服务对象的谅解。

2、真诚的原则志愿者服务礼仪所讲的真诚的原则,就是要求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必须待人以诚,只有如此,才能表达对客人的尊敬与友好,才会更好地被对方所理解,所接受.与此相反,倘若仅把礼仪作为一种道具和伪装,在具体操作礼仪规范时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则是有悖礼仪的基本宗旨的。

3、宽容的原则宽容的原则的基本含义,是要求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

要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学会与服务对象进行心理换位,而千万不要求全责备,咄咄逼人.这实际上也是尊重对方的一个主要表现。

4、从俗的原则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实际上存在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局面。

这就要求志愿者在服务工作中,对本国或各国的礼仪文化、礼仪风俗以及宗教禁忌要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才能够在服务过程中得心应手,避免出现差错。

5、适度的原则适度的原则的含义,是要求志愿者应用礼仪时,为了保证取得成效,必须注意技巧,合乎规范,特别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

这是因为凡事过犹不及.假如做过了头,或者做得不到位,都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自律、敬人之意.二、志愿者仪容礼仪在接待服务中,仪容是最为引人注意的地方,志愿者在工作岗位上必须对自己的仪容修饰予以高度的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愿者服务相关礼仪介绍志愿者在接待服务期间,除了热心与热情之外,还需通过专业的礼仪培训,了解礼仪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才能较好地完成各项接待与服务工作,提供更周到、细致的服务。

在此,简要介绍一些基本的志愿者服务礼仪常识。

一、志愿者服务礼仪基本原则在志愿者服务礼仪中,有一些具有普遍性、共同性、指导性的礼仪规律。

这些礼仪规律,即礼仪的原则。

掌握礼仪的原则很重要,它是志愿者更好地学习礼仪和运用礼仪的重要的指导思想。

1、尊重的原则孔子说:“礼者,敬人也”,这是对礼仪的核心思想高度的概括。

所谓尊重的原则,就是要求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要将对客人的重视、恭敬、友好放在第一位,这是礼仪的重点与核心。

因此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首要的原则就是敬人之心常存,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礼仪的灵魂。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不失敬人之意,哪怕具体做法一时失当,也容易获得服务对象的谅解。

2、真诚的原则志愿者服务礼仪所讲的真诚的原则,就是要求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必须待人以诚,只有如此,才能表达对客人的尊敬与友好,才会更好地被对方所理解,所接受。

与此相反,倘若仅把礼仪作为一种道具和伪装,在具体操作礼仪规范时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则是有悖礼仪的基本宗旨的。

3、宽容的原则宽容的原则的基本含义,是要求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

要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学会与服务对象进行心理换位,而千万不要求全责备,咄咄逼人。

这实际上也是尊重对方的一个主要表现。

4、从俗的原则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实际上存在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局面。

这就要求志愿者在服务工作中,对本国或各国的礼仪文化、礼仪风俗以及宗教禁忌要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才能够在服务过程中得心应手,避免出现差错。

5、适度的原则适度的原则的含义,是要求志愿者应用礼仪时,为了保证取得成效,必须注意技巧,合乎规范,特别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

这是因为凡事过犹不及。

假如做过了头,或者做得不到位,都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自律、敬人之意。

二、志愿者仪容礼仪在接待服务中,仪容是最为引人注意的地方,志愿者在工作岗位上必须对自己的仪容修饰予以高度的重视。

(一)男士仪容修饰要点1、卫生。

每天洗澡及更换衣服,勿在服务中出现口臭、汗臭、狐臭等异味。

2、剃须。

若无特殊的宗教信仰或民族习惯,要养成每日修面剃须的好习惯,切忌胡子拉碴地在志愿者工作岗位上抛头露面。

3、毛发。

修剪好鼻毛和耳毛,勿使其外现。

4、发型。

男士的发型要长短适当。

要求做到: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触领。

不允许在工作之时长发披肩,或者梳起发辫。

(二)女士仪容修饰规范1、面部修饰规范①洁净。

志愿服务工作中务必要保持自己的面部干净、清爽。

②卫生。

主要是要求其认真注意自己面容的健康状况。

要防止由于个人不讲究卫生而使面部经常疙疙瘩瘩。

避免在志愿服务中出现汗臭、狐臭等身体异味。

③自然。

面部的修饰要自然,志愿工作中要求化淡妆,切忌浓妆艳抹,要使“秀于外”与“慧于中”二者并举。

④修饰。

注意口腔的洁净,防止产生口臭等异味。

志愿服务前应忌食葱、蒜、韭菜、烈酒以及吸烟。

2、肢体修饰规范①注意保持手的干净清洁。

②不留长指甲,不涂鲜艳的指甲油以及在指甲上彩绘。

③不要腋毛外露。

万一因为志愿工作的特殊需要,必须穿着肩部外露的服装上岗服务时,则必须切记:此前剃去自己的腋毛。

④工作中,不穿露趾的凉鞋或拖鞋,以免显得过于散漫。

穿着短裙时应穿长筒或连裤丝袜。

3、发部修饰规范①整洁。

对任何人而言,其头发在人际交往中能否确保整洁,都直接会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②长短适当。

女性应将超长的头发盘起来、或是束起来、或是编起来,或是置于工作帽之内,不可以披头散发。

③对于时尚流行的染发,虽没有强制要求,但提倡志愿者应尽量避免五颜六色、夸张式发型。

因为身为志愿者应表现出庄重、简朴、得体的一面,不应把头发染得五彩斑斓,这与服务者的身份不相符。

4、化妆的礼规“淡妆上岗”是对女性志愿者化妆时所做的基本规范之一。

要求在工作时化妆应淡雅、自然、简洁、适度、避短。

5、化妆禁忌:①离奇出众。

禁止志愿者在化工作妆时脱离自己的角色定位,追求荒诞、怪异、神秘的妆容,或者是有意使自己的化妆出格,从而产生令人咋舌的效果。

②残妆示人。

要经常在化妆后进行检查,以防止自己的妆容出现了残缺。

出汗之后、休息之后、用餐之后,尤其应当及时自察妆容。

③修饰避人。

不要在公共场所化妆,不要在工作岗位补妆,补妆之时,宜选择洗手间或无旁人在场的场所。

三、志愿者服饰礼仪服饰的选择和穿戴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是遵循“服饰的TP0原则”,这是有关服饰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中T、P、0三个字母,分别是英文时间、地点、目的这三个单词的缩写。

它的含义,是要求人们在选择服装、考虑其具体款式时,首先应当考虑如何与着装的时间、地点、目的协调一致。

志愿者服饰得体与否,与个人形象、城市形象乃至国家形象均有极大关系,因此,在服务中服饰的选择、穿戴要注意以下规范:1、服从青年志愿者(义务工作者)协会对青年志愿者着装的统一要求。

2、着装整洁。

一忌布满褶皱,二忌出现残破,三忌沾染污渍及脏物,四忌充斥汗酸、体臭等异味。

3、穿着文明、雅观。

一忌过分裸露,二忌过分薄透,三忌过分紧窄,四忌过分艳丽。

4、在服务中,以不佩戴首饰为好,对于男性服务人员来讲,尤其有必要如此。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男性佩戴饰品,往往更难为人们所接受。

女性如需要配戴切记以少为佳。

具体要求是:佩戴饰品时一般不宜超过两个品种,佩戴某一品种的饰品,则不应超过两件。

不宜佩戴花哨和张扬个性的工艺饰品以及名贵的珠宝饰品。

四、志愿者仪态礼仪(一)志愿者站姿规范1、基本站姿志愿者的基本站姿要领:脚跟并拢,脚尖分开(女士30度左右,男士45度左右),收腹挺胸,提臀立腰,双臂下垂(自然贴于身体两侧),虎口向前,宽肩下沉,头正颈直,下颌微收,目光平视。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男性与女性通常根据各自不同的性别特点,在遵守基本站姿的基础上,还可以各有一些局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其手位与脚位有时会存在一些不同。

男性在站立时,要力求表现阳刚之美。

具体来讲在站立时,可以将一只手(一般为右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外侧面,叠放于腹前,或者相握于身后。

双脚可以叉开,大致上以其与肩部同宽,为双脚叉开后两脚之间相距的极限。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郑重地向客人致意的时候,必须脚跟并拢,双手叠放于腹前。

女性在站立时,要力求表现阴柔之美,在遵守基本站姿的基础上,可将双手虎口相交叠放于腹前。

要特别注意的是,志愿者在服务于人时,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站立时一定要正面面对服务对象,而切不可将自己的背部对着对方。

2、迎宾的站姿志愿者在迎宾时的站姿要求的是规范、标准的站姿,即采用上述谈到的基本站姿,双手相叠于腹前丹田处,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宾客经过时,志愿者要面带微笑,并向服务对象行欠身礼或鞠躬礼。

3、服务时的站姿志愿者在为客人服务时,头部可以微微侧向客人,但一定要保持面部的微笑,手臂可以持物,也可以自然地下垂。

在手臂垂放时,从肩部至中指应当呈现出一条自然的垂线。

4、待客时的站姿志愿者待客时站姿的技巧上有五个要点:一是手脚可以适当地进行放松,不必始终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

二是可以在以一条腿为重心的同时,将另外一条腿向外侧稍稍伸出一些,使双脚呈叉开之状。

三是双手可以采用体后背手站姿稍做放松。

四是双膝要伸直,不能出现弯曲。

五是在肩、臂自由放松时要伸直脊背。

兼顾上述五点,既可以使志愿者不失仪态美,又可以为其减缓疲劳。

5、不良的站姿①身躯歪斜②弯腰驼背③趴伏倚靠④双腿大叉⑤脚位不当⑥手位不当⑦半坐半立⑧浑身乱动(二)志愿者行姿规范1、行姿的基本要点志愿者行进姿势的基本要点是:身体协调,姿势优美,步伐从容,步态平稳,步幅适中,步速均匀,走成直线。

陪同,指的是陪伴着别人一同行进;引领,则是指在行进之中为人引路。

志愿者在服务中,经常有机合陪同或引导服务对象。

2、陪同引导时,通常应注意四点:一是本人所处的方位。

若双方并排行进时,志愿者应居于左侧。

若双方单行行进时,则志愿者应居于左前方约一米左右的位置,采用右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上的方式为其指引方向。

当服务对象不熟悉行进方向时,一般不应请其先行,同时也不应让其走在外侧。

二是协调的行进速度。

在陪同引导服务对象时,志愿者本人行进的速度须与对方相协调,切勿我行我素。

三是及时的关照提醒。

陪同引导服务对象时,志愿者一定要处处以对方为中心。

每当经过拐角、楼梯或道路坎坷、照明欠佳之处时须关照提醒对方留意。

绝不可以不吭一声,而让对方茫然无知或不知所措。

四是采用正确的体位。

陪同引导客人时,志愿者有必要采取一些特殊的体位。

如请对方开始行进时,应面向对方,稍许欠身。

在行进中与对方交谈或答复其提问时,应以头部、上身转向对方。

3、进出电梯的行姿志愿者在高楼大厦里面工作时,免不了经常需要使用电梯。

在使用电梯时,大致上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要遵守“先出后进”的原则。

乘电梯时,一般的规矩是:里面的人出来之后,外面的人方可进去。

不守此规,出入电梯时人一旦过多了,就会出现混乱的场面。

②照顾好服务对象。

志愿者在乘电梯时碰上了并不相识的客人,也要以礼相待,请对方先进先出。

若是负责陪同引导对方时,则乘电梯时还有特殊的要求。

乘坐无人值守操作电梯时,志愿服务人员须自己先进后出,以便控制电梯。

乘坐有人操作的电梯时,则志愿服务人员应当后进后出。

③要尊重周围的乘客,进出电梯时,大都要侧身而行,免得碰撞、踩踏别人。

进入电梯后,应尽量站在里边,人多的话,最好面向内侧,或与他人侧身相向。

需在大楼中段出电梯前,先要做好准备,提前换到电梯门口。

(三)志愿者坐姿规范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志愿者必须先明确两点:一是允许自己采用坐姿时,才可以坐下。

二是在坐之后,尤其是在客人面前坐下时,务必要自觉地采用正确的坐姿。

1、志愿者入座的要求①先请对方入座。

这是待人以礼的表。

②在适当之处就座。

在大庭广众之处就座时,要注意座位的尊卑并且主动将上座相让于人。

③从座位左侧就座。

条件假若允许,在就座时最好从座椅的左侧接近它。

这样做,是一种礼貌,而且也易于就座。

④毫无声息地就座。

就座时,要减慢速度,放松动作,尽量不要坐得座椅乱响,噪音扰人。

⑤坐下后调整体位。

为使自己坐得舒适,可在坐下之后调整一下体位或整理下衣服。

但是这一动作不可与就座同时进行。

2、志愿者离座的要求①先有表示。

离开座椅时,身旁如有人在座,须以语言或动作向其先示意,随后方可站起身来。

一蹦而起,有时会令人受到惊扰。

②注意先后。

与他人同时离座,须注意起身的先后次序。

地位低于对方时,应稍后离座,地位高于对方时,则可首先离座,双方身份相似时,可同时起身离座。

③起身缓慢。

起身离座时,最好动作轻缓,避免弄响座椅,或将椅垫、椅罩弄得掉在地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