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山中避雨》课文复习

合集下载

3、《山中避雨》预习案

3、《山中避雨》预习案

七年级(上)3、《山中避雨》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朗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的全过程。

(重点)2、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弄清文章的中心;体会文章运用的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难点)3、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基础梳理。

1、作者简介:丰子恺,曾用名、,号,人。

现代、、、和、。

2、读准字音。

(给加点字注音)仓.()皇嫌.()弃寂寥.()怨.()天尤人嘈.()杂冗.()长安慰.()弄.()里工尺.()望洋兴.()叹唱和.()雇.()佣音域.()剃.()头陶冶.()萍水相逢.()乐.()以教和趋.()之如归3、解释下列词语。

(1)趋之如归:(2)怨天尤人:(3)望洋兴叹:(4)萍水相逢:(5)乐以教和: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解题:“山中”介绍了事件发生的,“避雨”是本文要介绍的事件。

山中避雨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文题给读者留下,能激发读者的阅读。

2、了解文章结构,明确各段大意。

第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第2自然段:写“我”由遇雨的心情转变成雨中赏景的心情,两个女孩却仍因遇雨而。

第3自然段:“我”为了两女孩而向茶博士。

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4自然段:“我”,女孩,三家村的青年们。

这是故事的高潮。

第5自然段:与三家村青年的感触是“乐以教和”。

这是故事的结局,也道出了文章的主旨。

四、自主探究学习。

1、课文以为顺序,记叙了“山中避雨”的全过程,避雨途中他们做了哪些事?答:2、按要求试着品析下列句子。

(1)“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温暖。

”句中的“温暖”和“闹”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2)“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

”(从句式角度品鉴)答:3、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试从文中将对比的地方找出来,说说它对表现主旨的作用。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3《山中避雨》重点语段训练 语文版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3《山中避雨》重点语段训练 语文版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3《山中避雨》重点语段训练语文版阅读课文节选部分。

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 (因为快了要拉错) 拉了种种西洋小曲。

两女孩和着歌来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

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

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

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

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1.文中画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是()A.缓缓地 B.慢慢地C.不慌不忙地 D.从容地2.文中“和着歌”“和她”的“和”字读音是。

3.文中加点词“温暖”有两层含义,一是;二是。

4.“混声四部合唱”是很高雅的,“贝多芬的奏呜曲”是世界名曲,为什么还不如今日作者拉琴,众人齐唱的感觉呢?5.这个片段描写了三个场景,三个场景都像只用墨线勾勒,不用颜色渲染的写意画。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三幅画面。

三幅画面的背景是什么?三幅画面的安排有什么特点?6.画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运用这一修辞方法,以“我曾经”为开头,仿写一组句子,表达要明确,结构要完整。

参考答案:1.D【点拨】较之“缓缓地……”“慢慢地……”“不慌不忙地”三个词中所含的“慢慢地”的含义,“从容地”还含有镇静、沉着的意思。

2.hè【点拨】“和”是个多音字,除发“hè”音外,还有四种:和(hé)平,和(hú)牌,和(huó)面,和(huò)药。

3.环境的温度,荒山变得热闹,心情的温暖4.今日作者拉琴,众人齐唱,是大众化的音乐,许多的普通人都能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得到艺术的陶冶,而“混声四部和唱”和“贝多芬的奏鸣曲”并非常人能和而歌、能欣赏到的。

(意近即可)5.①雨窗之下的悠悠琴声;②伴着琴声的《渔光曲》;③山村青年的齐声歌唱。

背景:小茶店的雨窗和苦雨荒山。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山中避雨》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山中避雨》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山中避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3)学会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心情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散文的美,提高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环境的情感。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3)学会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心情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的情感。

(2)学会欣赏散文的美,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义。

3.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的情感。

4.精讲课文(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生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心情,进行仿写练习。

5.拓展延伸(1)学生展示仿写作品,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2)教师推荐相关散文,引导学生课后阅读。

(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

2.写一篇以“雨”为主题的散文,要求运用景物描写来表现心情。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学会了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心情的写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山中避雨》教案 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山中避雨》教案 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山中避雨》教案语文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乐以教和”的主旨。

2、品味平易而生动的语言。

3、感受文中浓浓的诗意。

4、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乐以教和”的主旨。

教学难点:感受文中浓浓的诗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

话题设置:如果你和家里人或同学们作好了一切准备,兴致勃勃地到某个地方游玩,不料中途遇到天下大雨,你们不得不停留在某个地方,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干些什么?(学生们就这个问题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走近作者:丰子恺: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

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

主要作品收集在《缘缘堂随笔》里,另外还出版了《子恺漫画集》、《音乐入门》等。

翻译作品有《猎人日记》、《源氏物语》等。

二、初读课文,扫清词语障碍。

1、读准字音:qūliáo cáo rǒng趋之如归寂寥嘈杂冗长lòng chěhèyě里弄工尺应和陶冶yuèhuáng tìzòu乐以教和仓皇剃头、演奏2、字义:趋之如归(小步急走)怨天尤人(责怪)望洋兴叹(仰望的样子)(发出)萍水相逢(浮萍)3、掌握词义:(补充注释)仓皇;匆忙而慌张。

也作仓惶、苍黄。

惜别:三、研读课文1、理清记叙六要素。

时间:前天;地点:西湖山中;人物:“我”、两个女孩、青年们;起因:避雨;经过:游玩遇雨——躲雨苦闷——借琴抚慰——拉琴和唱——感受思考;结果:乐以教和。

经过:叙事情感变化山山中避雨----扫兴中丰女孩心境----苦闷避子借琴安慰----欢喜雨恺我拉众唱----兴奋还琴辞别----难舍2、作者与女孩在避雨前后心境有什么变化?三家村的气氛有何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两个女孩的心境:“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欢喜→无比快乐(因出游遇雨)(见作者要拉琴)(和着琴声纵情歌唱)“三家村”的气氛发生的变化:“雨越落越大”,气氛寂寥而深沉,“顾客稀少”→作者拉琴两女孩唱,“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起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充满了依依惜别之情。

语文版语文七上第3课《山中避雨》PPT教学课件

语文版语文七上第3课《山中避雨》PPT教学课件

介绍作者学习音乐的经历,交代了作者对音乐 不仅内行,而且还有很深的造诣,为下文体会 雨中别样的音乐情调做了很好的铺垫。
4、”温暖“一词本身是指人对外界的感受,用它来 形容拉琴唱歌的美妙恰当吗?把文中的”闹“字改为 ”变“或”唱“好不好,为什么?
“温暖”在文中有二层意思,一是指当时的环 境气氛热烈,二是指这种美妙的音乐让人感到 内心暖烘烘的,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闹”字改成了“变”或“唱”不恰当,“闹” 字将当时的气氛的热烈和人们的无拘无束充分 表达了出来,如果改成“变”或“唱”,就显 得毫无生气和活力。
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体 会到了诗歌中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境之 美.
2、“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 “可惜他拉了一会儿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 而冗长的雨声。这些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为下文享受琴声和歌声作了很好的铺垫。
3、在文中第四段用较多的文字介绍了作者学习 音乐的经历,这些与中心有关吗?为什么?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是:时间像江河东流入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悲伤、后悔。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2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意思是: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放任自流。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朱熹小简》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领会了。出自《三国志•魏书》。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意思是:读书多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意思是:没有才,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成大才。出自6(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 6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于,没有志向就难于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出自《诸葛亮集•诫子书》。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意思是;下决心学习,连吃饭也忘记了;有所心得便高兴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逼近了。出自《论语•述而》。 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办事果断,没有后患。出自《尚书•周官》。 9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意思是:积累许许多多的财富,不如学习一种小小的技术。出自《颜氏家训•勉学》。 10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意思是:人的立志,语言忠实是它的根本;修养自已的品德,应以行动为先。出自(唐)吴叔达《言行相顾》。 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出自(宋)岳飞《满江红》。 12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3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1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 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 16 为学须先立志。 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出自〈朱熹语录〉 17 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 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出自《近思录集注》卷二。 19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20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出自《格言联壁•学问类》。

七年级语文山中避雨课件3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山中避雨课件3语文版
的重要性。
结合现实生活案例,让学生认识 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培
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向上心态引导
分析文中人物在避雨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让学生理解面对困境时应保持 积极乐观的心态。
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应对挫折和困难,培养他 们的逆商。
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 挑战。
短语解析
重点短语包括“趋之如归”、“ 彷徨无措”等,需要理解其含义 并学会运用。
重点句子结构分析和翻译技巧
句子结构分析
选取本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结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成分和语法结构,例如:“茶博士好意留我 们吃茶,我又怎能推辞?”这句话是一个反问句,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茶博士的感激之情。
翻译技巧
综合艺术表现
结合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 创作综合艺术作品,展现自然与人 文的和谐之美。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他师从李叔同,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一生致力于弘扬佛教文化,以漫画和散文闻 名于世。
丰子恺的漫画风格独特,充满诗意和哲理,他的散文则清新自然,富有童趣和人文 关怀。
《山中避雨》创作背景
《山中避雨》是丰子恺的一篇散文,创 作于1935年。当时,作者正在杭州居 住,某日因雨被困山中,由此引发了对
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不同风格作家笔下的自然之美
陶渊明与王维
陶渊明以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语言质朴自然;王 维则擅长山水诗,他的诗歌注重画意和禅意,语言空灵悠远。通过比较两位诗人 的作品,可以领略不同风格的自然之美。
苏轼与辛弃疾
苏轼的诗词以豪放洒脱著称,他在描写自然时往往注入自己的情感和人生体验; 辛弃疾则以婉约柔美见长,他的诗词多描写细腻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通过比 较两位词人的作品,可以感受不同风格的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感。

第三课《山中避雨》语文版七年级上教案

第三课《山中避雨》语文版七年级上教案

第三课《山中避雨》 (语文版七年级上)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2.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3.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教法:“整体感知——自主探求——合作研讨——体验活动”四步教学法教具:.课件,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话题设置:如果你和家里人或同学们作好了一切准备,兴致勃勃地到某个地方游玩,不料中途遇到天下大雨,你们不得不停留在某个地方,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干些什么?(学生们就这个问题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课文注解1三、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速读,或师生合作,分工读),要求学生边读边做到:1.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进行圈点批注;2、思考:文题是“山中避雨”,作者单单写避雨吗?请找出文中记叙的中心事件,并概述事件全过程。

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1):1.学生边读(边听),边圈点批注,思考问题。

2.学生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就生字词提出来进行交流,相互帮助解答。

3、讨论问题:“文题是“山中避雨”,作者单单写避雨吗?请找出文中记叙的中心事件,并概述事件全过程。

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有关文字,先同桌交流,再小组交流。

学生按男女生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也可以自愿举手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概述课文内容时,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

五、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2):.课件展示问题:文中除了作者以外,还写了哪些人物,主要是谁,他们对作者的胡琴表演有着怎么样的反映?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有关文字,先同桌交流,再小组交流。

学生按男女生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也可以自愿举手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最后教师.总结(也可以让学生.总结)。

明确:通过对作者、两个姑娘的前后情绪变化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一文章的感情线索。

第三课《山中避雨》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

第三课《山中避雨》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

第三课《山中避雨》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山中避雨》的故事内容及情节–掌握词语:心惊胆战、急匆匆、喧闹、蔓延等2.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并描述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的动作和心理变化–能够用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对故事的感受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学会从困境中寻找解决办法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山中避雨》的故事情节–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及正确用法2.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故事情节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三、教学准备1.课文:《山中避雨》2.教材:语文版七年级上册3.教具:黑板、教案、笔、纸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5分钟) - 教师与学生打招呼,拉近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 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新课。

Step 2:预习导入 (10分钟) - 让学生预读课文《山中避雨》,尝试理解文章的大意。

- 学生可以就以下问题进行思考: -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 故事中出现的生词有哪些? - 你对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什么了解?Step 3:整体阅读 (15分钟) - 学生进行整体阅读,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

- 学生可以在默读时将不认识的生词用笔圈出或记在纸上。

Step 4:分组讨论 (15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 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介绍小组成员的观点和意见。

Step 5:重点解读 (20分钟) - 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短语进行解读,并把解读的内容写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

Step 6:练习与巩固 (15分钟) -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并批改答案。

- 练习题可以包括填空、改写句子等,旨在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Step 7:课堂总结 (5分钟) -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默写生词:胆战心惊、喧闹、蔓延等。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山中避雨》课文全解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山中避雨》课文全解

3.山中避雨【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

趋,小步急走。

寂寥li o:寂静空旷。

怨天尤人:埋怨天,责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

尤,责怪。

嘈c o杂:声音杂乱,喧闹。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

这里是持续不断的意思。

工尺: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各个音的总称。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望洋,仰望的样子。

兴,发出。

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惜别:舍不得离别。

依依:留恋,不忍分离。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二、相关背景:关于作者丰子恺,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江苏省桐乡县石门镇)人,生于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十一月九日,在家排行第七,上有六个姊姊,下有一妹二弟,二弟后皆早夭。

先祖在故乡开了一家染坊,父亲丰璜,长于诗文,是中国史上最后一年及第的举人(光绪八年,1902年),科举废除后,仕途随之断绝,只得在家设立私塾,教几个小小蒙童。

丰子恺五岁起,即由父亲启蒙教授。

可惜父亲庇荫的日子并不长久,八岁的时候,父亲因肺疾病故,享年只有四十多岁,只得由母亲茹苦含莘地和姊姊们相依为命。

父亲病逝后,九岁时又进私塾读书,十二岁进石门湾溪西小学(县立第三高等小学)。

毕业时成绩为全校第一,母亲为减轻家中生计,鼓励丰子恺投考公费的浙江第一师范。

当年报考人多,丰子恺怕考不上,多报名了省立一中和甲种商业两所学校。

结果,连中三元。

丰子恺就是在读师范时期,因为两位恩师的带领,培育了丰子恺的艺术心灵和认真苦学的精神,也启发他的文学才华和悲天悯人的胸襟,奠定一生事业、理想的基础。

这两位恩师,一位是赫赫有名的艺术家李叔同先生,一位是教育家夏丏尊先生。

李叔同先生不但精于图画、音乐,也擅长文学、书法与金石,而在其它方面的知识,诸如国文、英文、历史、博物等科目,常是专业科目老师望尘莫及,所以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丰子恺更是如此。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中避雨知识点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中避雨知识点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中避雨知识点知识点一、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

丰子恺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画》等。

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1926年9月30日,丰子恺漫画结集面世。

二、课文结构从情节看,四段依次是:遇雨、避雨借琴拉琴、和唱齐唱、惜别从感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开始“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继而恰恰是因阻雨而感受到了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再往下是给青年们拉琴,大家齐声歌唱,由此尝到了有生以来从未尝过的“音乐的趣味”;最后是产生了与青年们难舍难分的感情,又因为今日实证了“乐以教和”这句话而产生了一种喜悦之情。

至于两个女孩,开始是因遇雨而“怨天尤人,苦闷万状”,继而是因作者借琴而开始转忧为喜,最后是随琴声歌唱而无比兴奋。

三、字词寂寥(liáo) 嘈杂(cáo)(zá)冗长(rǒng) 弄堂(lòng)陶冶(táo)(yě)乐以教和(yuè)(hé)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

怨天尤人:埋怨天,责怪人。

指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逢。

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课后练习1.《山中避雨》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现代家_________、家、_________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

答案:丰子恺画家文学家2.“山色空蒙雨亦奇”出自_________写的《_________》。

请你查阅资料写出这首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版初一上册语文第3课《山中避雨》同步练习及解析

语文版初一上册语文第3课《山中避雨》同步练习及解析

语文版初一上册语文第3课《山中避雨》同步练习及解析内容预览:《山中避雨》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依照拼音写汉字。

寂寥()冗长()和着歌()杂()陶y()2.依照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⑴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埋怨天,责备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埋怨客观条件),苦闷万状。

()⑵我对他的拉奏(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始终学他不来。

()⑶三家村里的青年关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的人呢?()⑷其艺术(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阻碍)的成效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宽敞得多呢。

()3.课文以为顺序记叙了“山中避雨”的全过程,避雨途中他们做了哪些事?4.在山中避雨的整个过程中,作者及两个女孩的心境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每一次变化的缘故分别是什么?5.课文中将胡琴与钢琴、小提琴作了比较,作者如此写想要说明什么?6.文章的主题句是哪一句?7.文章要紧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8.音乐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能够陶冶人的性情。

不同的音乐能够给人不同的感受,或激昂,或悲愤,或娴静,或烈火,你明白有哪些闻名的音乐曲目,请举出一两例,并说说给你的感受。

第二部分:前天同了两个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

我们仓皇奔跑,看见前方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烛的。

我们趋之如归。

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

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茶越冲淡,雨越落越大。

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败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

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域的好处。

然而两个女小孩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

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域为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

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独的声音。

拉的是《梅花三弄》,尽管音阶摸得不大准确,拍子还拉得不错。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山中避雨》(第1课时)教案 (新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山中避雨》(第1课时)教案 (新版)语文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预习反馈
1、字词积累
寂寥(liáo)嘈(cáo)杂冗(rǒng)长陶冶(táo yě)乐yuè以教和hé
和(hè)歌工尺(chě)弄:①弄(lòng)堂;②捉弄(nòng)
和:①和(hé)平;②和(hè)歌③和(huò)药
乐:①乐(lè)趣②音乐(yuè)
2、词语解释
趋之若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趋,小步急走。
明确:本文记叙了作者在山中避雨的经历和感触。
3、全文五个自然段各写的是什么内容?分别请用2—4个字概括。
第一段:山中遇雨
第二段:两种心情
第三段:借琴
第四段:拉琴唱歌
第五段:辞别
四、课堂小结
音乐可以调节心绪、陶冶情操,还有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和谐相处。好的音乐尤其如此。去积极地倾听音乐吧,它会使你品格高洁、性情儒雅,会使你的生活情趣盎然。
事件的经过:听琴——借琴——为安慰两个女孩拉琴——女孩唱和——与山村青年齐声歌唱。
事件的结果:与山村青年依依惜别,以这天的经历和感受实证“乐以教和”。
故事梗概:前天我和两个女孩在西湖山中游玩,忽遇下雨,只好在三家村躲雨。两女孩怨天尤人,而我却觉雨中山景更有趣,并兴趣盎然地拉起了胡琴,这琴声不仅感染了两女孩,而且引来了村里许多人,尤其是引得那些青年们都一起唱起了歌,一时,歌声把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更把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拉近了,所以,当我们离开山村时,竟那么依依不舍了。
怨天尤人:埋怨上天,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
尤,怪,归咎。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发出。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萍,浮萍。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山中避雨》课文复习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山中避雨》课文复习

七年级语文复习(语文版)2、山中避雨丰子恺一、字、词寂寥(liáo)嘈杂(cáo)冗长(rǒng ) 里弄(nòng ) 工尺(chě)陶冶(yě)惜别扫兴乐以教和(yuè) 和歌(hè)仓皇(cang huang) 胡琴安慰音阶棺材趋之如归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望洋兴叹萍水相逢二、词义寂寥:寂静空旷。

嘈杂:声音杂乱、喧闹。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

文中是持续不断的意思。

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惜别:舍不得分别。

依依:留恋,不忍分离。

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

趋,小步急走。

怨天尤人:埋怨天,责怪人。

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

尤,责怪。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望洋,仰望的样子。

兴,发出。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萍,浮萍。

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三、课外延伸⑴苏轼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⑵、《梅花三弄》和《渔光曲》《梅花三弄》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相传它最早是东晋时代桓伊所作的笛曲。

在结构上采用了循环再现的手法,主题整段重复三次,以合“三弄”的标题。

梅花,志高洁,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历来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

《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箫曲,后被改编为琴曲。

“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

这种反复的处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屈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的故事。

据说明清金陵十里秦淮河上,《梅花三弄》是歌舫之上最流行的笛曲之一。

《梅花三弄》几乎成了以秦淮八艳为代表的名妓们的必修科目。

桨声灯影里传来阵阵清笛声,为当时一佳景。

秦淮河甚至诞生了“停艇听笛”、“邀笛步”等人文景观。

《渔光曲》:电影名,于1934年6月在上海公映后,连映3个月,造成轰动效应。

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上 第3课《山中避雨》课件

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上 第3课《山中避雨》课件
这是音乐的力量,也是孩子使 它温暖。音乐能使各个阶层的人聚 到一起,使彼此相处和谐。除了音 乐之外,还有儿童,一左一右欢喜 兴奋的两女孩,村里围拢合唱《渔 光曲》的青年们。因为有与少年儿 童在一起的温馨情感,齐唱《渔光 曲》的美好情怀,加以胡琴所传递 的音乐魅力,“把这苦雨荒山闹得 十分温暖”,才有了“今日般音乐 的趣味”,才让作者体会到和谐的 美感,音乐的感染力拉近了人与人 之间的距离。
《梅花三弄》的琴声
应和的歌唱
——如诗如画的意境,文情、画 意、音乐的感染力,儿童之间单纯美 好的心灵,都在这篇散文中融为一体, 美不胜收。
主要作品收集在《缘缘堂随笔》
丰子恺有一篇妙趣横生的文章,叫《口 中剿匪记》
口中剿匪记
作者:丰子恺 口中剿匪,就是把牙齿拔光。为什么要这样说法呢?因为我 口中所剩十七颗牙齿,不但毫无用处,而且常常作祟,使我受 苦不浅,现在索性把它们拔光,犹如把盘踞要害的群匪剿尽, 肃清,从此可以天下太平,安居乐业。这比喻非常确切,所以 我要这样说。 把我的十七颗牙齿,比方一群匪,再像没有了。不过这匪 不是普通所谓“匪”,而是官匪,即贪官污吏。何以言之?因 为普通所谓“匪”,是当局明令通缉的,或地方合力严防的, 直称为“匪”。而我的牙齿则不然:它们虽然向我作祟,而我 非但不通缉它们,严防它们,反而袒护它们。我天天洗刷它们; 我留心保养它们;吃食物的时候我让它们先尝;说话的时候我 委屈地迁就它们;我决心不敢冒犯它们。我如此爱护它们,所 以我口中这群匪,不是普通所谓“匪”。
两女孩的感情变化:
扫兴,怨天尤人,苦闷万状—— 因借琴而转忧为喜——随琴声歌唱 而无比兴奋。
环状结构
• 遇雨 避雨 借琴 拉琴 惜别
• 扫兴
苦闷万状,怨天尤人 欢喜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山中避雨》教案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山中避雨》教案 语文版

3.《山中避雨》【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生字、新词。

2、理清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线索,进一步弄清文章的中心意思。

3、感受和体验音乐的趣味。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线索。

【教学难点】弄清文章的中心意思,感受音乐的趣味。

【教学设想】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经验来感受、体验文中的意境和道理;并出疑问,共同探究,研究进一步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走进文本。

《山中避雨》是一篇抒写野游乐趣的回忆性散文。

全文语言生动,耐人寻味,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学习这篇课文,将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真挚之美、清纯之美、绘画之美、音乐之美、深邃之美、和谐之美……真是美不胜收!(一)、反复诵读接近美。

1、教师播放配乐朗读带,生听读课文,体会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2、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诵读、自主体验、自主鉴赏。

(二)、简介作者,揭示课题。

丰子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

浙江桐乡人。

解题:标题“山中避雨”具体指作者丰子恺和两位女孩在西湖山中避雨,文章写了作者避雨的经历和感触,告诉我们音乐的感染力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彼此相处更和谐。

(三)、边完成导学案1至4题边感悟。

【导学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寂寥.(liáo)嘈.杂(cáo)冗.长(rǒng)里弄.(lòng)工尺.(chě)陶冶.(yě)乐.以教和(yuè)和.着歌来唱(hè)2、请将括号中的字补充完整。

怨天(尤)人(望)洋兴叹3、丰子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

浙江桐乡人。

4、本文叙事与抒情两线并行,且分别环环相扣,步步推进,显得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请结合课文,试着写出这两条线索的具体内容。

【答】叙事线索:山中遇雨与青年一起拉琴唱歌;抒情线索:遇雨扫兴到唱歌转忧为喜的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山中避雨》课文
复习
内容预览:
七年级语文复习(语文版)
山中避雨
丰子恺
一、字、词
寂寥(liáo)嘈杂(cáo)冗长(rǒng ) 里弄(nòng ) 工尺(chě)陶冶(yě) 惜别
扫兴乐以教和(yuè) 和歌(hè)仓皇(cang huang) 胡琴安慰音阶棺材趋之如归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望洋兴叹萍水相逢
二、词义
寂寥:寂静空旷。

嘈杂:声音杂乱、喧闹。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

文中是持续不断的意思。

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惜别:舍不得分别。

依依:留恋,不忍分离。

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

趋,小步急走。

怨天尤人:埋怨天,责怪人。

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
客观条件。

尤,责怪。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望洋,仰望的样子。

兴,发出。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萍,浮萍。

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三、课外延伸
⑴苏轼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⑵、《梅花三弄》和《渔光曲》
《梅花三弄》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相传它最早是东晋时代桓伊所作的笛曲。

在结构上采用了循环再现的手法,主题整段重复三次,以合“三弄”的标题。

梅花,志高洁,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历来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

《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箫曲,后被改编为琴曲。

“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

这种反复的处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屈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的故事。

据说明清金陵十里秦淮河上,《梅花三弄》是歌舫之上最流行的笛曲之一。

《梅花三弄》几乎成
了以秦淮八艳为代表的名妓们的必修科目。

桨声灯影里传来阵阵清笛声,为当时一佳景。

秦淮河甚至诞生了“停艇听笛”、“邀笛步”等人文景观。

《渔光曲》:电影名,于1934年6月在上海公映后,连映3个月,造成轰动效应。

主题歌《渔光曲》十几万张唱片一抢而空。

故事发生在旧中国东海渔村一个贫苦善良的渔民家里。

他叫徐福,被渔霸欺压剥削得一贫如洗。

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他的妻子生下了双胞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徐福到海上打鱼,不幸葬身大海。

《渔光曲》歌词:
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

早晨太阳里晒鱼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

潮水升,浪花涌,鱼船儿飘飘各西东。

轻撒网,紧拉绳,烟雾里辛苦等鱼踪。

鱼儿难捕船租重,捕鱼人儿世世穷。

爷爷留下的破鱼网,小心再靠它过一冬。

东方现出微明,星儿藏入天空。

早晨鱼船儿返回程,迎面吹过来送潮风。

天已明,力已尽,眼望着渔村路万重。

腰已酸,手也肿,捕得了鱼儿腹内空。

鱼儿捕得不满筐,又是东方太阳红。

爷爷留下的破鱼网,小心还靠它过一冬。

⑶、胡琴
胡琴:拉弦鸣乐器。

古称胡尔。

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意为勺子琴,简称西胡。

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

汉语直译为勺形胡琴,也称马尾胡琴。

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风味。

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

流行于蒙古自治区地,尤以东部科尔沁、昭乌达盟一带最为盛行。

⑷、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2.16-1827.3.26),祖籍是荷兰(一说是波兰)。

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家族是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

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

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