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自在说科学,,自然而然得“说法”】 自然而然

合集下载

【寒假阅读提升】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说明文阅读(三)-人教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寒假阅读提升】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说明文阅读(三)-人教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寒假阅读提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三)(有答案解析)【考点回顾】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考题型】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摹状貌、作诠释等,前五种却是我们最常见的。

我们要把他们把握住,不仅能区别它们是哪一种说明方法,而且还要把握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A.常见的说明方法有:1、分类别:(即对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

例如:“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

”)2、举例子:(即以具体事物为例的方法。

例如:“这种书目专门记录其专题或学科的文献。

如要查找中国古代文献,就要使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

”)3、打比方:(即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4、列数字:(即是运用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

”)5、作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6、下定义:(即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

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B.说明方法的作用:1、举例子:具体形象的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5、作比较:通过…和…的比较,突出了…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地说明…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7、画图表:直观形象说明了…。

8、作诠解: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9、摹状貌: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C.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表达效果):1、答清每种说明方法各自的表达上的作用,2、答清具体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什么内容,即:表达+说明内容。

论老子自然概念的三重含义

论老子自然概念的三重含义

南开大学本科生学年论文题目:论老子“自然”概念的三重含义学号:********名:**年级:2009级专业:哲学学院:哲学院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2年4月18日论老子“自然”概念的三重含义摘要“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在《道德经》中“自然”的名词意义是前提和目的,动词意义为过程,形容词意义为外在表现。

以上三种词性是一体的,共同构成老子“自然”概念的全部内涵,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在老子看来,“自然”是人的内在本质属性,人们去追寻它并返归于它,于是在行为上表现为“无为”,同时呈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最终结果为达到三种“自然”的统一,身心行为俱达至“自然”之境。

老子“自然”思想的现代意义在于:要求现代个人及社会群体,追寻“自然本源”,修养“自然本质”,遵循“自然规律”。

关键词老子;自然;“元初”;无为“自然”一词首先出于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是第一个将其作为哲学概念提出的哲学家。

老子对于“自然”极为推崇,“自然”观点贯穿于整个道家思想的发展历史,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

正如谢扬举先生所指出的,这个概念的提出和使用,“标志着中华民族先人对自己生存模式的理性刻画,宣告了中国文化中一种原则性思维规则和价值理念的诞生,也预示着中国文化走上了追求最佳态势、高度亲近自然的发展道路。

”①由此可以看出,“自然”概念在中国哲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居于重要地位。

正是因为自然概念的重要性,因而在学术史上有无数人对此概念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然而众说纷纭,其间难免不尽人意的地方,本文拟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对于老子“自然”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

一、老子“自然”概念的文本及其诠释要理解“自然”,首先必须要回归文本。

《道德经》中,直接提到“自然”一词的段落共五处:①谢扬举:《老子“自然”概念的实质和理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第23卷第1期。

1.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浙江省丽水市事业单位招聘教师考试《幼儿教育教学理论》教师教育真题

浙江省丽水市事业单位招聘教师考试《幼儿教育教学理论》教师教育真题

浙江省丽水市事业单位招聘教师考试《幼儿教育教学理论》教师教育真题《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A、复述策略B、理解--控制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参考答案】D2.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

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培养劳动者D、推进素质教育【参考答案】C3. 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答疑等,这些都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

从学习策略的分类上看属于()。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参考答案】D4. 根据一周内和一天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这样可以()。

5. 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叫做()。

A、思维方式B、认知风格C、思维风格D、性格特征【参考答案】B6. 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方式称为()。

A、常模参照标准B、正式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非正式评价【参考答案】A7.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参考答案】B9. 1929 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主持的?()A、陈鹤琴B、梁漱溟C、晏阳初D、黄炎培【参考答案】B11. 创造性与()无关。

A、智力B、发散性思维C、生活条件D、人格【参考答案】C12. 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的比其他人快,这属于()。

A、正迁移B、负迁移C、特殊迁移D、垂直迁移【参考答案】A13.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参考答案】B14. ()被称为“教育测验之父”,拉开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测验运动的序幕。

郭象“性分”思想的三重解读

郭象“性分”思想的三重解读

第22卷第6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 22No 62021年11月JournalofYanshan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Nov.2021郭象 性分 思想的三重解读吴宁宁(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206)㊀[收稿日期]㊀2021⁃08⁃20㊀㊀[基金项目]㊀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 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特色理路和经验启示研究 (JB2021057)㊀[作者简介]㊀吴宁宁(1981 ),女,辽宁沈阳人,博士,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㊂[摘㊀要]㊀ 性 的观点是郭象全部哲学建构的源泉㊂在郭象的思想里, 性 义主要有三:一是 性本自然 ,万物之性皆是自然所致;二是 性 之依据在于 自生 ;三是 性各有分 ,事物的本性具有分限和边界,由此建立了 性 的本体论地位㊂基于对个体价值的肯定,郭象对人性的 性分 作了深入的思考,提出 自为 的观点并采用 安 守 当 等方式展现 性分 的行为之方,成为其 性分 思想的实现论㊂进一步地,通过 性分 实践论运作的设计,郭象一方面主张社会治理者采取遵循个体 性分 本性特点的无为治理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圣人理想人格的划定,使 性分 思想实现了从现实到理想的升华㊂[关键词]㊀性;性分;本体论;实现论;实践论[中图分类号]B23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DOI]10.15883/j.13⁃1277/c.20210605906㊀㊀纵览魏晋玄学的学术宝地,郭象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通过对‘庄子“的注解和诠释,形成一套他所独有的哲学思想,创立了在本质上崭新的哲学话语㊂在其众多思想中, 性分 思想是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成为他哲学问题的重要视域㊂迄今为止,学界对郭象 性分 思想不乏研究,如束际成的‘郭象性分论“指出,郭象思想体系中的 性分 是标志不同物种间的种属差异性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的哲学范畴,并分别从生成论和认识论视角指出 性分 是由气化而自然生成,性分决定了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㊂[1]暴庆刚的‘郭象的性分论及其理论吊诡“一文认为,郭象的性分论即是自性论, 虽然性分论是郭象哲学中独具特色的理论,但其本身并不圆融,而是内含着性分的先天决定与后天形成㊁性分与习学㊁仁义作为普遍之性与特殊之性的三大理论吊诡㊂ [2]梁涛的‘郭象玄学化的 内圣外王 观“一文提出,从郭象的 本性性分论 思想,可以看出其将事物的本性看作是事物生成变化的根源和动力,而事物的性分则规定了个体的差异,进而确立了玄学的性本体论㊂[3]此外,王晓毅的‘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㊁汤一介的‘郭象与魏晋玄学“等著作,也都对 性分 思想作了学理上的探讨㊂王晓毅认为, 性本体 才是玄学本体论的突出特点,郭象 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真正意义上的 性 本体论哲学 ㊂[4]汤一介先生指出,郭象将 理 与 性 进行了统一,认为 只有了解每个事物的 性分 ,才可以讨论每个事物的 理 ㊂ [5]343可以看出,上述现有的研究成果均主要围绕着 性分 的本体论维度展开思考,对 性分 的理解基本上是就 性分 思想而谈 性分 思想,虽具有哲学上的学理视域但却缺乏实践意义的延展㊂为此,本文将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郭象 性分 本体论思想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其实践向度的分析,进一步探究其 性分 思想中的实践哲学价值意蕴,以彰显出其 性分 思想的当代价值㊂一㊁ 物之自然,各有性也 之性 本体论㊀㊀ 性 的观点是郭象全部哲学建构的源泉㊂庄子认为, 性 是宇宙万物自然而然所具有的内在. All Rights Reserved.60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本性㊂ 性者,生之质也㊂ [6]473对于人而言,人性即是 天下有常然 [6]163,任人性之自然,即是圆满的人性,为此,庄子提倡按照人的本性去生活,摆脱道德说教的束缚,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达到与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㊂庄子对 人性 的探讨奠定了郭象对 人性 作出进一步思考的基础,在庄子那里,虽然对 人性 的本源和境界(逍遥游)进行了描绘,但对于人性该如何实现,以及如何保持人的 本性 纯然并没有作出解答,这一问题在郭象这里得到了完善㊂性 究竟是什么?依郭象之意, 性 义主要有三㊂其一, 物之自然,各有性也㊂ [7]533在 性 的本质理解上,郭象与庄子的思想并无二致,郭象将 性 与 自然 相结合,认为 性 是 自然而然 而形成, 凡所谓天,皆明不为而自然㊂言自然则自然矣,人安能故有此自然哉?自然耳,故曰性㊂ [7]694 性 是万物的天然素质,是天之授,万物具有不同的禀赋,皆是自然所致,万物之 性 天生如此,所以 天地以万物为体,而万物必以自然为正 [7]20,对于万物和人而言, 性 既是万物存在的内在根据,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性,是自然的本性㊂可以说, 所谓某一事物的 性 (自性)㊁ 本性 ㊁ 性分 等,在郭象和庄子看来都是指某一事物之所以为某一事物者,也就是某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素质(天然如此的素质)㊂ [5]268其二, 性 之依据在于 自生 ㊂不同于王弼 以无为本 的万物生成论哲学基础,郭象提出了 物各自生 的观点, 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㊂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身耳㊂自生耳,非我生也㊂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则我自然矣㊂ 故物各自生而无所出焉,此天道也㊂ [7]50郭象认为, 无 即是 无 (意为没有,什么都不存在), 无 作为一种绝对的虚无,并不具备生成万物的机理,因此, 无 不能作为产生物的依据;而 有 又因为没被产生,所以 有 也不能生成物,现实物各自具有的 有 是所属物的独一无二的 有 , 不足以物众形 ,是一种自有㊂ 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㊂ [7]111在郭象看来,无论是 无 还是 有 均不能成为万物产生的根据,万物生成的根据即在于自身㊂正因为此,万物能安于自然之性,使本性能无意识地自发存在,对事物自然而然地发挥着根本作用,可称为 本 , 以性言之,则性之本也㊂夫物各有足,足于本也㊂ [7]239其三, 性各有极 性各有分 ,事物的本性具有分限和边界㊂郭象认为,每一事物之 性 均具有自身特定的分量和限度,称之为 性分 ㊂ 性分 是标志不同事物间的种属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哲学范畴㊂ 性分 先天形成,既是万物存在差别的原因所在,也是万物所持有的最高确定性,万物必须在其 性分 的范围内活动,不可任意改变其性, 故知者守知以待终,而愚者抱愚以至死㊂ [7]59对于万物而言, 性分 的所得带有偶然性,但一旦 性分 落实到万物之中,与万物合一,就会使以此性为根据的物具有了必然性㊂正所谓一物无性分之前,完全不受决定,一有性分,即绝对受决定 [8],表明了 性分 的绝对性㊂所以, 天性所受,各有本分,不可逃,亦不可加也㊂ [7]128为了进一步表达 性 的特质,郭象还将其与 德 相联系,并把这一状态上升到 理 的层面加以肯定㊂对于 德 ,郭象指出: 事得以成,物得以和,谓之德也㊂ [7]215 德 就是事成㊁物和,是事业的成功,万物的融合㊂而 德则无不得 [7]90,对于万物来说, 得 与 德 是相连的,按照 德 方式去行为,万物总会有所 得 ㊂正因为 德 无不得 ,所以 得 具有特定的获取方式, 夫无不能生物,而云物得以生,乃所以明物生之自得,任其自得,斯可谓德也㊂ [7]425 得 不是一般意义所指的获得,而是一种自得, 凡得之者,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于己,掘然自得而独化也㊂ [7]251 自得 即是 自然而得 ,是指不借助于任何条件,自身成就自身㊂就万物来说,能根据自身的自然本性去 得 ,顺从自身的本性而运作,就会实现 德 ㊂可以说,通过把 得 德 打通,在肯定 自得 的基础上,郭象赋予了人性自然以 德 ㊂理 是对物性 自足 的概括和凝练,在郭象的‘庄子注“中使用十分频繁,钱穆先生曾论述说: 王弼之后有嵇康,亦治庄老,而最善持论,其集中亦常言及理字,然尚可谓其乃自抒己见㊂至郭象注‘庄子“,乃亦处处提及理字,一似弼之注‘老易“,而犹有甚焉㊂ [9]据钱老考证,郭象注‘庄子“内篇时用 理 字达七十处,而注‘庄子“外杂篇时,用 理 字多达七十六处㊂郭象指出: 各然其所然,各可其所可,则理虽万殊而性同得,故曰道通为一也㊂ [7]71物的本性 自足 是至理尽德的根. All Rights Reserved.第6期吴宁宁㊀郭象 性分 思想的三重解读61㊀本体现,万物 自足 之性相异,所以 理 也相殊,但万物如果能在自己本性的轨道上依乎自然而实现本性 自足 的价值,就能达到道通为一的至高目标㊂在这里,郭象把人性 自足 看作是手段方式, 至理 则是目标终点,最终, 性分各自为者,皆在至理中来,故不可免也 [7]631㊂由于万物都具有 自得 自足 的本性,因此郭象指出,在万物自身的体系里,只要满足自己的本性,就意味着保持了自身的自然㊂个体如果能够使自己的本性完全运作,并且最大限度地实现本性功能的话,社会就会达到理想的状态㊂ 性各有极,苟足其极,则余天下之财也! [7]25这样,郭象就从另一侧面肯定了个人 尽其性 的特殊价值和社会意义,把保持本性的 自得 自足 看作是个体最佳价值的体现,是 性分 最理想方式㊂二㊁ 天性所受,各有本分 的性分 自为 实现论㊀㊀由万物的视角切入,郭象借由性之 自然 自生 以及 性各有分 建立了其 性 的本体论地位㊂在 性 本体论的基础上,基于对个体价值的肯定,郭象对人性的 性分 作了进一步地思考,并通过恰当的途径展开 性分 的 自为 之方㊂在郭象之前很少有哲学家承认个体的存在价值㊂儒家㊁墨家等对于个人价值的思考多数是建立在社会㊁国家的整体利益之下,个人价值无法同社会㊁国家的整体价值进行平等对话㊂虽然在魏晋时期,个人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关注,但直到郭象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个体价值才受到重视,这种重视即是通过 性分 基础上的 自性 发挥来实现的㊂如前所述,郭象认为每个个体以各自的 性 为依据而独立 自足 ,但个体的 性 有其限定和范围( 性各有分 性各有极 ),在其限定和范围中充分发挥 自性 便是个体自我实现,在本性的范围内充分成就自我实现就是逍遥㊂[10]相比于庄子的 逍遥 ,郭象根据其 性分 思想的需要,对其进行了 曲解 ㊂[11]就庄子而言,其所谓的 逍遥 是一种 无待的逍遥 ,亦即追求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的绝对自由境界,这种境界只有圣人㊁神人㊁至人等具备理想人格的人才能达到㊂而在郭象这里, 逍遥 则是立足于现实的性分或性命之中,是满足于现实㊁安于个体之性命[12],万物依其 性分 而 各适其性 ,如此则得逍遥㊂ 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㊂故大小虽殊,逍遥一也㊂ [7]9这种逍遥的境界就为个体在自身的 性分 内实现自我价值创设了必然前提㊂在表达如何对待 性分 进行行为活动这一问题上,郭象提出了 自为 的观点, 用其自用,为其自为,恣其性内而无纤芥于分外,此无为之至易也㊂ [7]184郭象指出, 止于本性 的 为 (或适于本性的为)是 自为 ,是个体在自身本性内的自生自得,丝毫不能超越 性分 所允许的范围去行为活动, 自为 可以看作是个体行为最理想的状态,能做到 自为 就是一种 无为 之至,而 不能止乎本性 的所作所为,都是明知不可而为之的不当, 不能止乎本性,而求外无己㊂夫外不可求而求之,譬犹以圆学方,以鱼慕鸟耳㊂ [7]88在郭象看来,世间真正理想的状态应是每个人都做到 自为 ,这样就会使个人性情得到最大的发挥,完成个体自身的功用,达致人我和谐的理想状态㊂虽然郭象认可个人 性分 自为 的发挥,但他同时也看到了每个人 性分 的特殊性,即 素分 ㊂ 素分 是与个体俱存的本性天然客观限度,是最原初的本性要求,每个人由于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 素分 都是不同的㊂如果个人采用 性足 的方式,能够认知到自己的 分 并知其 初极 ,就会在自己 性分 的限度内发扬本性,进行活动,从而避免超出性的 素分 而使自身陷入困境㊂ 聪明之用,各有本分,故多方不为有余,少方不为不足㊂ 若乃忘其所贵而保其素分,则与性无多而异方俱全矣㊂ [7]313在这里, 本分 强调的是个体本性所持有的素质和能力, 本用 则是指本性所含有的完备功用㊂就个体而言,持有的 本分 和 本用 完全一致,有多大的 本分 ,就会发挥出多大的 本用 ,从而完成性 自为 的目的㊂那么人当如何在 自为 基础上保持 性分 ?郭象分别采用了 安 守 当 等方式来论说,这些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表明了与 性分 合一的过程,进而也体现了如何 性分 的行为之方㊂首先, 安 是指安然处之,在郭象看来,每一个个体的 性分 最主要的是是否适当的问题,换句话说人与人之间的 性分 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的差别㊂因此个人应安于自己的 本分 ,满足于自己的 本分 ㊂ 苟足于天然而安其. All Rights Reserved.62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性命,故虽天地未足为寿而与我并生,万物未足为异而与我同得㊂则天地之生又何不并,万物之得又何不一哉! [7]81 安分 不仅是实现自足㊁自生的条件,也是个体展开其生命价值的驱动轮,个体性能的最大发挥 莫若安于所受之分 ㊂[7]571如果能做到 各安其分 ,那么万物在相异系统中所存在的大小㊁多少的差别都会在个体自身系统的自足中得到消解[13],从而营造出一片万物和谐的图景㊂其次, 守 是从安守㊁持守的角度指明的含义,其比 安分 要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㊂ 古人不随无崖之知,守其分内而已,故其性全㊂其性全,然后能及天下;能及天下,然后归之如溪谷也㊂ [7]1095 守分 的意义在于能使人 全其性 ,郭象认为,只有 性全 的人,才能达及天下,因此 守分 是与天下相一致的行为, 守分 是前提和保证, 及天下 则是追求的目标境界㊂同时, 守分 与保全性命还相属相连,如果个体认为自身的 性分 不完备而去追求完备进而破坏了 守分 ,就会失去生存的依据, 不守其分而求备焉,所以恶分也 不反守其分内,则其死不久㊂ [7]798因此可知, 守分 是个体全其性和实现最大生命价值的前提,个体必须持守自身的 性分 ,从而达到人与社会的自然安定㊂最后, 当 是承当㊁担当㊂ 当分 不同于 安分 和 守分 ,它表明的是一种个体的主动性,客观上体现为每个人 各当其能 各司其任 的分内职责㊂ 夫臣妾但各当其分,未为不足以相治也㊂ [7]58 各当其能,则天理自然,非有为也㊂ [7]465 当分 要求个人在 安分 守分 基础上,主动与其 分 保持一致,既是一种行为的承担和履行,同时也是个体在自己本分内具有的角色意识,表明个体最大价值的体现㊂ 对郭象来说,当分是检验安分和守分程度的标准,它体现着个体对自身本分的责任,它是安分和守分的归宿㊂ [14]285郭象分别从 各安其分 自守其分 各当其分 的向度出发,论述了个体 性分 行为的当为之方,这些行为的方式依本性 自得 自足 的特点而产生,它要求个体了解和重视本性中 分 的作用和价值,进而在个体 性分 的限度内,最大限度地实践自己的才能天赋,完成自己的本分职责㊂三㊁ 群材各自得㊁万物各自为 的性分 实践论㊀㊀郭象的 性分 思想并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和实现的层面,而是将这一思想进一步在社会层面予以实践论证,一方面将其作为社会统治者治世的基本遵循,要求君主将无为而治与民自治进行统一,实现理想的社会治理状态;另一方面将其与圣人的理想人格进行统一,达致其从现实到理想的统一维度㊂在仁义礼教君臣制度方面,庄子和郭象表现为不同的态度㊂庄子主张废止礼教和君主等级制度,回归到一种无君无臣㊁无上无下的玄同状态;郭象则认为仁义礼教等是属于人之所以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内容之一,仁义礼教对人或人伦来说,不是外物使之为然,而是天然如此的 自然 , 君臣上下,手足内外,乃天理自然,岂真人之所为哉! [7]58因此社会上有君臣上下㊁尊卑先后的等级秩序具有相对合理性,是不可无的㊂郭象的这种观点无疑为君主实行名教统治提供了合乎人性的合理外衣㊂基于这一观点,郭象为君主设计了一个 无为而治 的理想统治模式㊂同个体 性分采取 自为 相一致,郭象认为君主在进行社会治理时应尊重个体 性分 本性的特点,采取 顺万物之自为,因万民之自性 的 无为 统治方式㊂在郭象看来, 因其性而任之则治,反其性而凌之则乱 [7]398, 因其本性,令各自得,则大均也 [7]873对于统治者而言,能否依据人的本性特点来治理民众,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治乱,因此,在治理社会时君主应依据民众的本性来治世,使社会上的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 自足 ,个人才性得到最好的体现㊂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上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在 性分 上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存在着与各自 性分 相匹配的社会分工,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这就需要君主能根据每个人 性分的特殊性最大限度地辅助万民在本性之内各司其职㊂ 夫无为之体大矣,天下何所为哉!故主上不为冢宰之任,则伊吕静而司尹矣;冢宰不为百官之所执,则百官静而御事矣;百官不为万民之所务,则万民静而安其业矣;万民不易彼我之所能,则天下之彼我静而自得矣㊂ [7]461这里的 冢宰之任 百官之所执 万民之所务 彼我之所能 显示的是不同的职业身份,这些职业身份均具有不同的职责和职能,理想社会应是每个人都能在符合自身 性 质的基础上,做到各司其职,各展其性,因此君主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地. All Rights Reserved.第6期吴宁宁㊀郭象 性分 思想的三重解读63㊀对每个人的本性予以尊重和重视,任人唯贤,不一味地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个体的社会价值,而是要以是否尽到与自己 性分 相一致的社会责任为标准㊂作为社会治理者的君主应该知道,无论个体存有多大的差异性,其所起的社会效用和具有的社会价值都是值得肯定的,即 理有至分,物有定极,各足称事,其济一也 [7]7㊂如果君主能够让社会每个人 安其所司 ,各尽其能, 则上下咸得而无为之理至矣 [7]466㊂这就是郭象所设想的君主以 无为 治天下与万民 自性 统一的 性分 实践设想㊂为了更好地凸显 性分 思想的实践价值,郭象还把遵循万民 性分 本性上的 自为 特征进一步发挥,体现在他的理想圣人人格中㊂不同于儒家只注重现世 人事 的圣人人格和道家超脱现实的圣人设想,郭象把儒道相统一,认为圣人既身处 人事 ,心又不执着于 人事 ,而是游于玄外,在精神上逍遥自得,圣人 终日(见)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 [7]268,是 外内相冥 合一的理想人格,这种 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 [7]28的圣人,无疑是整合道家出世和儒家入世为一体的思想结晶㊂郭象指出,圣人人格体现在 任世之自成 任世之自得 [7]552的无为㊂ 无为者,非拱默之谓也,直各任其自为,则性命安矣㊂ [7]369这里的 无为 就是因㊁顺㊁随㊁任万民的自为,是一种有限度的有为, 其相对于道家的无为是一种有为,相对于儒家的有为又是一种无为 [14],它不是儒家雕琢人性,化育万民的有为,而是因任民之自性的有为㊂对于治世的圣人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根据人的能力给予适当的任用,但在任用的过程中自己却不进行干预,其所要追求的客观效果就是要 乘万物御群材之所为,使群材各自得,万物各自为,则天下莫不逍遥矣 [7]594㊂圣人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圣人是了解自己㊁他人以及万物本性的人,在对待他人方面,能够同等地看待他人,同时能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合规律㊁自觉地去维护他们的自性,成就不同的人, 性之所能,不得不为;性所不能,不得强为㊂ [7]973因此说, 圣人无心,任世之自成,成之淳薄,皆非圣也㊂圣能任世之自得耳㊂ [7]552而正是在圣人任 自成 自得 的外化条件下,人乃至万物都能够按照各自的本性而自行㊁自为㊁自化,体现出遵循 性分 的实践价值㊂四㊁结论不言而喻,郭象对人性及 性分 的思考,不仅深刻而且具体,其深刻性表现在从人性之自然和人性本质的视角来规定 性分 的本体问题,并以安 守 当 作为实现人之本性的最佳方式;其具体性则见于对 性分 实践运作的设计,实现个人才性的最大发挥,二者的整合,构成了他关于 性分 的系统思想㊂当然,作为魏晋时期的时代产物,郭象 性分 思想有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特点,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他在 性分 思想的思考上,体现出一种思想上的特殊性:如一方面郭象主张人的 性分 应是守其本然之性的一种天爵,应因人之本性;另一方面他又认可与其 分 保持一致的当其职分的人爵,进而使得郭象的思想中带有着维护现行秩序与体制的思想倾向㊂正如汤一介先生所指出的,郭象 在 性分 之内实现 能动性 的观点正是魏晋门阀等级制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5]353,成为历史发展阶段的一种思想产物㊂但不可否认的是,郭象对于 性分 的思考在今天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时代价值,社会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开展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实践的积累,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离不开对 人 的追求和完善,如何更好地发掘出人本身所具有的最大潜能,进而使这些潜能最大化地投入到社会的建设中是社会最需要解决和思考的问题㊂郭象 性分 思想所推重的个体具有的角色意识㊁尊重 本性 基础上的个体 自为 举措,以及社会治理者如何使万民 各司其任 的治理观点,不仅包含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如何展现自己才能的当为之方,而且也为社会治理者指明了实践向度,为理想社会的治理提供了诸多可以借鉴的现实价值㊂理想的治理应该如郭象所设想的 因任民之自性的有为 模式,也就是治理者在政策的制定㊁制度的实施方面认识到自身的职能所在,以成就不同的人在各自不同职位上发挥最佳才能为目标,尽全力为社会个人提供最为广阔的施展舞台,让社会成员都能找到最为适宜的发展模式,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治理效率㊂[参考文献][1]束际成.郭象性分论[J].晋阳学刊,1995(3):46⁃52.. All Rights Reserved.。

《老子》之自然:自然而然

《老子》之自然:自然而然

《老子》之自然:自然而然自然是老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诗经》、《左传》、《论语》等先秦典籍都没有使用过这一概念,老子是第一个使用自然概念并引入哲学范畴的思想家。

所谓自然,由自与然两个字组成,“自”常用作反身代词,指称“自身”;“然”,《玉篇》注释为“许也,如是也”;《唐韵》注为“如也”,即表示如此的状态。

自与然合成一词,应为“自然而然”、“自如其然”的意思。

从古文字分析,自然是自己如此、从来如此、通常如此、势必如此和自己成就自己。

在老子哲学中,自然是与人为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不同于人为而又高于人为的状态,是事物按照自身的本质规定和运行规则而自生、自长、自成、自衰、自灭的过程。

老子之自然,不是指自然界,却表达了对自然界秩序的向往;不单单指人类社会,却表达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人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憧憬。

在老子的理想世界中,道与万物各自然,圣人与百姓各自然,道顺任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强制主宰,圣人顺遂百姓的自然本性而不扰乱破坏,从而构筑起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个体生命的和谐秩序。

虽然自然概念在老子哲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在《老子》一书中仅出现过5次。

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对自然概念的研究,又不要拔高自然概念在老子哲学中的位置,而要采取客观理性的态度,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第十七章: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第二十五章: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第六十四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对于老子之自然,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理解。

有的把自然理解为自然界或大自然,认为老子哲学首先是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秩序的思想体系。

老子哲学确实追问了自然界的终极根源,但重点仍然是人世间和个体生命。

《老子》一书提到的自然中,只有一处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自然,其余四处皆包含着明显的人文因素。

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④依据材料二最终一段“俏丽的花朵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来个大变脸”“花儿的变脸把戏,归根结底是植物色素浓度和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知文章运用比拟等手法,深化浅出,通俗易懂,将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从而得出科普文在介绍科学学问的过程中具有通俗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实力。
③依据材料一第四段“科学家发觉,矢车菊中的色素形成一个大的分子联合体,这个联合体由6个花色素分子组成,它们与1个被称为黄酮的色素分子结合,又与另外4个金属离子结合在一起,其中包括一个铁离子、一个镁离子和两个钙离子”可知,在介绍矢车菊中的色素形成一个大的分子联合体时,列出详细数字,更加精准,科普文在介绍科学学问的过程中具有严谨性(精确性);
D.“花瓣中颜色”扩大范围,依据材料二第一段“假如不含有色素,或者由于某些缘由,色素没有发挥作用,花儿只能呈现纯净的白色”,可见白色的花中不含色素或色素不发挥作用。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实力。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看法的实力。
B.“两种观点是错误的”说法错误,材料一只是说植物学家提出了新的理论,发觉了“微胞”,从材料一第五段“科学家的探讨不是说这种观念是错的”可知,作者并没有说原有观点有错。
C.“已经娴熟驾驭了一条培育蓝色花朵的新方法”说法错误。从材料一第五段“人们已经起先尝试用新方法把一些不是蓝色的花变成蓝色的”可知,进行时误会成完成时。
植物呈现黄色与橙色通常是类胡萝卜素的功劳,红、蓝、紫等色调则主要靠以花青素为代表的类黄酮色素来描绘。石竹目植物则比较特殊,它们的黄色或红色主要源于甜菜红碱。至于花朵中的绿色和茎叶中的翠绿色,则一样来自叶绿素。须要留意的是,以上这些植物色素的名称全都是一类化学物质的统称,成员都比较困难,比如花青素就是一个大家族,广泛存在于众多植物的大多数器官之中。不同种类植物体内的花青素,不论是分子结构,还是呈现的颜色,都不相同。

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知识梳理及练习(含解析)

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知识梳理及练习(含解析)

《昆虫记》名著知识点总结及练习作者简介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

雨果称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世人称他为“昆虫界的维吉尔”。

他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乡村,童年在乡间和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物理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法布尔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

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是自学成才,留下了许多精致的菌类图鉴。

拥有多重身份的法布尔作品种类繁多,作为博物学家,他留下了许多动植物学术论著;作为教师,他曾编写过多册化学物理课本;作为诗人,他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语写下了许多诗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牛虻诗人”。

法布尔作品中篇幅最长、地位最重要、最为世人所知的是《昆虫记》。

这部作品不仅展示出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同时还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创作背景1859年,法布尔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并在小镇上整理了自己20多年研究的资料,写成了《昆虫记》第一卷。

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的钱购得一座老旧民宅,他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荒石园。

年复一年,法布尔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用尖镐平铲刨刨挖挖,建成了一座百虫乐园。

他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

直到1907年,《昆虫记》第十卷问世。

主题概括《昆虫记》以其瑰丽丰富的内涵,唤起了人们对万物、对人类和对科普的深刻省思。

作者将昆虫多彩的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

通过详细、生动地描绘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各种昆虫的生活和为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表达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昆虫记》既传播了科学知识,又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作品概述《昆虫记》是一本讲述昆虫真实生活的书,涉及蝉、蟋蟀、蚂蚁、杨柳天牛、小甲虫等一百多种昆虫。

6.这就是自然,自然而然的自然

6.这就是自然,自然而然的自然

6.这就是自然,自然而然的自然6.这就是自然,自然而然的自然【原文】老子曰:以道治天下,非易人性也,因其所有而条畅之,故因即大,作即小。

古之渎水者,因水之流也;生稼者,因地之宜也;征伐者,因民之欲也。

能因,则无敌于天下矣。

物必有自然而后人事有治也,故先王之制法,因民之性而为之节文。

无其性,不可使顺教;有其性,无其资,不可使遵道。

人之性有仁义之资,其非圣人为之法度,不可使向方,因其所恶以禁奸,故刑罚不用,威行如神,因其性即天下听从,拂其性即法度张而不用。

道德者,功名之本也,民之所怀也,民怀之则功名立。

古之善为君者法江海,江海无为以成其大,洼下以成其广,故能长久。

为天下溪谷,其德乃足,无为故能取百川,不求故能得,不行故能至。

是以,取天下而无事。

不自贵故富,不自见故明,不自矜故长,处不有之地故为天下王,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江海近于道,故能长久,与天地相保。

王公修道,则功成而不有,不有即强固,强固而不以暴人,道深即功名遂成。

此谓玄德。

深矣远矣,其与物反矣。

天下有始,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非雄非雌,非牝非牡,生而不死,天地以成,阴阳以形,万物以生。

故阴与阳,有圆有方,有短有长,有存有亡,道为之命。

幽沉而无事,于心甚微,于道甚当,死生同理,万物变化,合于一道。

简生忘死,何往不寿。

去事与言,慎无为也。

守道周密,于物不宰。

至微无形,天地之始,万物同于道而殊形。

至微无物,故能周恤;至大无外,故为万物盖;至细无内,故为万物贵。

道以存生,德以安形。

至道之度,去好去恶,无有知故,易意和心,无以道迕。

夫天地专而为一,分而为二,反而合之,上下不失;专而为一,分而为五,反而合之,必中规矩。

夫道,至亲,不可疏;至近,不可远。

求之远者,往而复反。

【译文】老子说:以道路治理天下,并不是要改变人的本性,是要凭借其本性所有的按次序而通畅,所以有所凭借就能大,有所作为就会小。

古代挖水渠的人,是凭借水往下流的本性;种植庄稼的人,是凭借土地的适宜;征战讨伐的人,是凭借民众的欲望。

《庄子》翻译练习及参考答案

《庄子》翻译练习及参考答案

《庄子》翻译练习及参考答案《庄子》翻译练习及参考答案中央电大文法部吴鸿清( 2004年12月03日)浏览人次997《庄子》选1.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

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

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

”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中绳。

”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绳墨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庄子•马蹄》)【译文】马,它的蹄可以践踏霜雪;它的毛可以抵御风寒。

吃草喝水,奋蹄跳跃,这是马的天性。

即使有高堂大殿,对于马来说没有什么用。

等到出了个伯乐,他说:“我善于驯马。

”于是,他给马用烙铁烫毛,剪毛,削蹄,打烙印,戴马笼头,扎马缰绳,接着再编进马厩,如此这般,马就给他折腾死十分之二三了;饿了不让吃,渴了不让喝,还得让马这样奔,那样跑;一会儿这样整,一会儿那样治;前面有马嚼、装饰品之类的约束,后面还有皮鞭之类的威吓,这样一来,马就给他整死一多半了。

陶工说:“我善于整治粘土,我制作的陶器,圆的就象用圆规画过的一样,方的就象用曲尺量过的一样。

”木工说:“我善于整治木材,我制作的木器,弯的部分就象圆规画过的一样,直的部分就象用墨线量过的一样。

”陶土和木材的本性,难道是要去迎合圆规、曲尺和墨线的吗?可是,人们世世代代都在说:“伯乐善于驯马,陶工善于整治粘土,木工善于整治木材。

”这也是那些治理天下的人们的过失啊。

2.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

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

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因众以宁所闻,不如众技众矣,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

此以人之国侥幸也,几何侥幸而不丧人之国乎?其存人之国也,无万分之一;而丧人之国也,一不成而万有馀丧矣。

《流浪地球2》全素材+全范文+全金句

《流浪地球2》全素材+全范文+全金句

《流浪地球2》全素材+全范文+全金句新闻呈现:《流浪地球2》是由郭帆执导,刘慈欣监制,吴京、刘德华等主演的科幻电影,于2023年1月22日上映。

该片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故事故事围绕《流浪地球》前作展开,讲述了危机刚刚降临,地球开始“流浪”之前,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万座行星发动机正在建造,人类面临末日灾难的严峻挑战。

在《流浪地球》中,为家而战冒险一搏的航天员刘培强(吴京饰)身穿宇航服,再一次奔向太空,他上演失重下的极限打斗,拳拳到肉惊险万分。

面对女儿已经去世的定论,工程师图恒宇(刘德华饰)拒绝接受高喊“她没有!“深刻展现了作为父亲对孩子的爱与执念。

联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李雪健饰)神情坚定,坚信人类一定可以度过难关。

本片预计会成为新年档的贺岁票票房最大赢家!适用话题:1.生存危机文明延续2.团结和平命运与共3.青年使命历史担当4文化自信创新表达5.科技与情感守护与改变6.孤勇与陪伴勇气与希望7.宏大与微渺个体与整体8.亲情与选择永存与执着9.中国科幻的能量与视野精彩标题:1.从心出发,面向未来2.人类的命运由人类掌握3.流浪地球,定格选择4.流浪地球,为家而战5.看漫天繁星,照亮每个人6.让“小白点”在宇宙闪烁7.科学与人性齐飞,历史与未来一色8.人性温暖科技,科技助力人性9.科技诚可贵,人性价更高10.选择所爱,选择团结金句集锦:1.团结,延续着人类文明的火种!(适用话题:团结和平文明延续人类命运共同体)2.我信,我的孩子会信,孩子的孩子会信。

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

(适用话题:危机与责任未来与希望团结与坚持相信)3.为了生存,人类曾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赢得了进化的胜利,然而,进化的脚步却从未停止。

(适用话题:生存发展奉献牺牲担当责任永不放弃)4.生命不只有一种定义,躯体束缚了人类的视野,人类敬畏历史,却轻视未来。

(适用话题:生命认知文明与视野历史与未来)5.人类的文明取决于人类的选择,生存的最大障碍,从不是弱小,而是傲慢。

初二叙事作文《自然而然》800字(共11页PPT)

初二叙事作文《自然而然》800字(共11页PPT)

初二叙事作文《自然而然》
记忆 在深处的
中,我还依稀记得
天空的蓝,可不知是眼前事越来
日益 繁多,无暇仰望,还是雾霾
视线 嚣张,遮住
,那蓝早已不再。
纵观当下,自然似乎已经体
社会 无完肤。随着
的飞速发展。
人 越来越多的“纯天然”已经被“
工”取代,本应是一棵棵挺拔傲然
的劲松,却变成了抜地而起的大
厦。
关键词:深处,记忆,依稀记得,
初二叙事作文《自然而然》
向前望去,眼前不见自然的花红 草绿,更不见万顷蓝天,这没有“坐
山 看云起时”的淡然,也没有“ 色空蒙雨亦奇”的幽婉。反而这般 雾 朦胧却使人心惊胆战,这便是 霾的威力。
关键词:向前,望去,眼前,不见,
自然,花红草绿,不见,万胆战,便是,雾 霾,威力。
初二叙事作文《自然而然》
回望历史,像美国、英国这
样的发达国家也发生过背弃自然的
悲剧,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
舞台 那绝不该是过眼云烟。
上,
重演的悲剧总能赚取一些眼泪,
现实 而
中,重演的悲剧总要索取
翻倍的代价。
遥想未来,倘若四季没了斑斓的
色彩,灰白色成了主旋侓,
那么这世界将多么可怕。
关键词:回望,历史,美国,英国,
初二叙事作文《自然而然》
让这只蝴蝶煽动翅膀带来的不
灾难 是
,真正做好一个自然人。
花 抛去对利的无尽渴求,不带任何
哨与噱头。急功近利会转瞬即逝,
而贴近自然则会尽得风流。
岁月极美,在于它的必然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愿
这流逝不会消磨了日月花雪。
关键词:蝴蝶,煽动,翅膀,带来,
不是,灾难,真正,做好,一个,自然人, 抛去,对利,无尽,渴求,任何,花哨, 噱头,急功近利,转瞬即逝,贴近,自 然,风流,岁月,极美,在于,必然,流 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流逝,不 会,消磨,日月,花雪。

写以自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写以自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写以自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自作解人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自作聪明自以为精明而乱并作主张。

指过高地估算自己,主观地办事。

自知之明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自怨自艾原意就是懊悔自己的错误,自己废止。

现在只所指懊悔自己的错误。

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自由自在形容没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自由放任不加约束,任它自由发展。

自由泛滥指某种错误的思想言行没约束,到处蔓延。

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

形容主观,不虚心。

自以为得计自以为计谋很对较好了(不含贬意)。

自贻伊戚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自行其是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自相鱼肉鱼肉:比喻屠戮。

比喻内部自相残杀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自相惊忧自己人互相触怒破坏,导致恐惧。

自相残杀自己人互相杀害。

自我作故由我技术创新,清修旧法自我作古由我创造。

指不沿袭前人。

自我陶醉指盲目地自我欣赏。

自我解嘲用言语或行动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的事。

自我表现表明或鼓吹自己的优点,并使自己注重。

自投罗网比喻自己送死。

自讨没趣处事严禁当,反使自己沮丧困窘自讨苦吃指自寻烦恼,自找困难自私自利私心很轻,只为个人利益急于。

自视甚高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自始自终从已经开始至末了。

则表示一贯到底。

自始至终从开始到末了。

表示一贯到底。

自食其言指说了话不算数。

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

自食其果指自己搞了坏事,自己受侵害或惩罚。

自食其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自生自灭自然地出现,生长,又自然地歼灭。

形容自然发展,无人过问。

自身难保自己保不住自己自然而然民主自由发展,必然这样。

多指人力干涉而自然如此自取其咎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

应付自如处置事情从容不迫,很存有办法。

自告奋勇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自高自大自以为有意思。

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关于自然成事实的解释

关于自然成事实的解释

关于自然成事实的解释解释一:应该是这样的逻辑,民事法律事实依其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分为自然事实和人的行为。

自然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的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状态。

事件,是指某种客观现象的发生。

如,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灾害的发生等。

状态,是指某种客观现象的持续。

如,自然人的下落不明、时间的经过等。

解释二:事实行为是指已经既成事实的实际依据,即无法辨驳的行为依据。

而自然事实是指自然形成的事实,比如,事实行为证明,他们已经是合法的夫妻关系了。

而自然事实说明,我儿子应该是我老爸的孙子吧,这不是很自然的事实吗?所以他们的区别是侧重点下同,事实行为侧重点是行为,而自然事实侧重点是事实。

解释三:自然事实是指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客观事物,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是指天然事实,从人与人的关系来说就是指日常事实。

哲学上所说的客观事实与自然事实的根本区别只在于它们与实践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凡是与实践内在相关并保持敏感性的事实,就构成实践性的客观事实;凡是与实践外在相关、或根本无缘的,就是日常事实或者天然事实。

而哲学上所说的客观事实与科学哲学上所说的科学事实也同样是有区别的,它们的重大差别在于:究竟其可靠性是取决于它与描述体系的一致性抑或是与实践的一致性。

本文拟从概念解析入手,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一切从事实出发,尊重事实、研究事实,进而以事实为基础、实事。

求是地建构科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于我们以事实为基础,与从狭隘经验出发“沾沾自喜于一孔之见”的经验主义和从本本出发在主观观念中虚构事实的主观主义划清界限, 提高认识能力、推进科学发展,也极具理论意义。

解释四:自然事实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切存在之物,它既是先在的又是外在的,是自然而然、自在而在的。

也可以说是真实的事件。

真实事件包括:自然事件与人为事件。

自然事件,是指与人的意志完全无关,纯由自然原因发生的事件。

自然而然

自然而然

自然而然,真真切切,好课!1. 我认为这是一堂“失败”的好课,因为好课应该是保持“自然”、“常态”的课,不拘一格,顺其自然才是真。

课堂活动是不能完全预设的,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知识产生过程的生成。

课的结尾尽管是无奈的,但实际上也留下了期待,留下了余韵,留下了创造。

2. 如果让我来上这节三年级的课,我会先让学生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的内部结构,让学生初步发现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而这些微粒不是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在一起的,而是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冷水微粒之间的距离和热水微粒之间的距离不一样,比较后让学生得出“温度越高,微粒之间的距离越大”,再引导学生得出“液体的体积与微粒之间的距离有关,微粒之间的距离越大,液体的体积越大”。

然后把一支温度计插入热水中,让学生观察温度计中红色液柱上升的情况,提出问题“红色液柱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多种情况,我针对不同的回答正确引导),得出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增大”;再把温度计从热水中取出,插入冷水中,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同理得出“液体遇冷时体积变小”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3. 何为好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应具备以下几点:①好课应该是保持“自然”和“常态”的课。

好课应该是因“材”(教材)设教,因“材”(学生)施教。

而在设教和施教的过程中,不需要刻意制造些什么,更不需要额外附加些什么,自然而然,不拘一格,顺其自然才是真。

②好课应该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

即:探究课题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演变而来的,并非是由教师强加给学生的。

好课在于激发学生求知、奋进。

教育教学专家们都主张:少上课,多读书。

少上课是要教师放弃话语霸权,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多读书是要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探究,尽可能地拓展学习空间。

“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如何正确理解?

“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如何正确理解?

“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如何正确理解?《道德经》札记之七:解读“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个“自然”并非人们自以为的大自然,后者正是出自于此,总不能用自己解释自己吧,而是其本义:自身、己,道法自然即大道法己(自身)。

这段排比句表达了道、天、地、人之间依次“法”的关联关系。

搞懂“法”的词义,就清楚这个关系。

法:动词,效法、遵循,是指依照......的做法(法则)去做(运转),这是主动式的表述,换成被动式,则为“某种行为(运转)是由......决定的,取决于......”,表示从属关系。

这段话可译为:人类的行为遵循(或取决于)大地的运行法则; 大地的运行遵循(或取决于)上天的运行法则; 上天的运行遵循(或取决于)道的法则; 道则遵循(或取决于)其自身,老子在这里再次强调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

什么叫人类的行为、天地的运行?我在札记之一指出,我们理解道德经要抓住其论点出自易经的这个关键线索。

这里的天地人也是出自易经,易经把万事万物区分为天、地、人,称为三才,与三才相关的道称为天道、地道、人道,“天地人三才之道”是易经最早提出的伟大学说。

可见老子是在论证易经的“天地人三才之道学说”与大道之间的从属关系,也就是说,这段话中的天地人不仅是指其本身,更是天道、地道、人道的简称,这段话也可译为:人道遵循(或取决于)地道;地道遵循(或取决于)天道;天道遵循(或取决于)大道;大道遵循(或取决于)自己。

天道是指太阳、月亮白昼黑夜的自然规律;地道是指地球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自然规律;人道是指人类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也就是说,人的生老病死是受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影响的;四季的形成是由天体运行规律决定的;天体运行是由道支配的;道则只受自身支配,道法自然嘛!由此我们才有了“自然规律”一词,一切事物的运转都取决于道的自然特性,道最大,所以,称自己为老子的粗俗语言其实也有其深厚的文化哲学底蕴。

天然——天机自然——自然——自然而然

天然——天机自然——自然——自然而然

天然——天机自然——自然——自然而然天然——天机自然——自然——自然而然道家主张,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随性而为。

“无为”的核心就是顺其自然。

做人就要像婴儿那样,没有伪饰,做一个纯真自然的人。

所谓天然,天机自然,就是自然,自然者,就是自然而然也。

自然而然,就是指万事万物没有人为因素的那种状态。

清水芙蓉,自得天成。

高处的水往低处流,阴阳电接触就要产生闪电雷响,男女结婚后就能繁殖后代等等都是自然的现象。

“自然”是“道”的根本特性。

是道家提倡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

“自然”和“人为”是理解“道”的核心问题。

自然和人为有什么区别呢?比方说:“牛马生下来就是四只脚,这就叫自然。

用笼头套在牛马的头上,用缰绳穿过牛的鼻孔,在马的脚底钉上铁蹄,这就叫人为。

不要用人为的事去毁灭自然,不要用娇揉造作去毁灭天性,不要因贫困去求名声。

谨慎地守护着自然之道,这就叫回归到了本来的天性。

自然与虚伪相对。

真与自然是一个意思,真的就是自然的,自然的同样也是真的。

自然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致表现。

物贵天然,人贵自然。

古人强调自然无为,不管干什么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不以人为的方式去扰乱它,这是审美的标准,违背自然的必定是丑恶的。

自然而然,是对人性的一种肯定,一种保护,一种张扬。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性就是自然之性,任何包装和限制都是对人性的背叛。

自然而然,就是要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屛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淳朴天真的精神生活,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更符合人类的本性。

真的就是真的,伪装应当剥去。

白色的天鹅不需要天天沐浴而毛色自然洁白,黑色的乌鸦不需要每天用黑色的渍染而毛色自然乌黑。

天鹅的白和乌鸦的黑都是出自本然,不足以分辨谁优谁劣。

一个年轻的姑娘本来长得很漂亮,也鹦鹉学舌,涂胭脂抹粉,擦口红,结果像鬼一样,何苦呢?更不用说名声和荣誉那样外在的东西更不足以散播和张扬。

中国古典哲学经典名著选读课后及考试答案吴根友版

中国古典哲学经典名著选读课后及考试答案吴根友版

洪范九畴已完成成绩:75.0 分1【单选题】以下著作中,不属于经部的是()。

•A、《六祖坛经》•B、《大学》•C、《周易》•D、《尚书》我的答案:A得分:0.0分【单选题】《论六家要旨》的作者是()。

•A、左丘明•B、班昭•C、司马迁•D、司马谈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3【判断题】《经传释词》一书由清代王引之所撰。

()我的答案:4得分:25.0分4【判断题】在《尚书.洪范》一文中,“王访于箕子”中的“王”指的是周文王。

()我的答案:X得分:25.0分五行五事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尚书.洪范》中“言曰从”的“从”具有两层含义,一为语言本身的通顺柔和,二为()。

•A、话多且乱•B、人云亦云•C、言而有信令人顺从•D、恭顺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单选题】在《尚书.洪范》一文中,“金曰从革”中的“革”意为()。

•A、皮革•B、变革•C、甲胄•D、免除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3【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尚书.洪范》的“五事”的是()。

•A、貌•B、言•C、视•D、行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4【判断题】《尚书》中的“五行”概念不同于后世阴阳家所谓的“五行”概念。

()我的答案:4得分:25.0分八政五纪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尚书.洪范》中的“八政”不包括()。

•A、食•B、货•C、牧•D、祀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单选题】“八政”里,“四曰司空”的“司空”指的是()。

•A、是管理朝觐•B、治理盗贼•C、管理教育•D、管理居民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3【判断题】《尚书.洪范》的“八政”将“食”排在第一位,体现了饮食和农业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我的答案:4得分:33.3分皇建有极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一句出自()。

•A《孟子》•B《大学》•C《尚书》•D《论语》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尚书.洪范》中提至u的“五福”指的是()。

自然而然作文1000字(附点评)

自然而然作文1000字(附点评)

自然而然作文1000字(附点评)韩云舒一等奖指导教师:孙扬《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万物皆是人类的老师,可万物却从来不搞自然的名堂,世间也只有人做过不自然的事。

可说人类渺小,但这无数看似渺少的人带来的蝴蝶效应却最终使包罗万象的自然无法承受。

向前望去,眼前不见自然的花红草绿,更不见万顷蓝天,这没有“坐看云起时”的淡然,也没有“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幽婉。

反而这般朦胧却使人心惊胆战,这便是雾霾的威力。

在深处的记忆中,我还依稀记得天空的蓝,可不知是眼前事越来繁多,无暇仰望,还是雾霾日益嚣张,遮住视线,那蓝早已不再。

纵观当下,自然似乎已经体无完肤。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纯天然”已经被“人工”取代,本应是一棵棵挺拔傲然的劲松,却变成了抜地而起的大厦。

本应宁静安谧的夜晚,却飞驰着轰鸣的重卡。

这千万人工背后是巨大的利益漩涡,原来的云绕半山,已成为屋中金山,原来的清新雨后,却已变为铜臭弥漫。

可工业的发展是绝不能停止的,所以就一定让经济向前与自然和平相处。

回望历史,像美国、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发生过背弃自然的悲剧,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那绝不该是过眼云烟。

舞台上,重演的悲剧总能赚取一些眼泪,而现实中,重演的悲剧总要索取翻倍的代价。

遥想未来,倘若四季没了斑斓的色彩,灰白色成了主旋侓,那么这世界将多么可怕。

也许现在还来得及改变,就从这最渺小的人来开始。

“从我做起”不是一句口号,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对自然,都好一点。

若人心向利,这天上的穹顶将不会再散去;若回归自然,那我们也终究能找回那片蓝天。

让这只蝴蝶煽动翅膀带来的不是灾难,真正做好一个自然人。

抛去对利的无尽渴求,不带任何花哨与噱头。

急功近利会转瞬即逝,而贴近自然则会尽得风流。

岁月极美,在于它的必然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愿这流逝不会消磨了日月花雪。

人类的进化与发展还在继续,繁衍也会无止地一辈辈、一代代传承。

愿若干年后的人类还能领略青山绿水,还能细品夏雨冬雪,还能目睹碧海蓝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自在说科学,,自然而然得“说法”】自然而然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师:自从在春晚看过刘谦表演的魔术之后,我就对魔术特着迷。

还特地学了一招呢,瞧,我能控制手中这面普普通通的石英钟。

走——停——我还能把魔力传给你们,谁想试试。

生:走——停——
师:石英钟可真听话,大家猜猜这是为什么呢。

(生议论纷纷)
师:其实老师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魔力,只是用了手中的吸铁石把石英钟磁化了。

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只包含了很简单的科学知识,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说说身边的科学吧。

(板书课题:身边的科学)
点评:“控制石英钟”这一魔术,快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在观察与体验中他们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与无处不在。

让科学走进了生活,也走进了孩子们的心中。

二、聊科学家,命名分组。

师:世界上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很多很多,你最喜欢哪一位科学家?为什么?
生:爱迪生,因为他发明了很多东西,例如电灯。

生:我喜欢莱特兄弟。

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
师: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还有很多很多,这些科学家你认识吗?让我们一起喊出他们的名字吧!(课件依次出示部分古今中外科学家的图片)生:张衡。

师:能测试地震的地动仪就是他发明的。

生:牛顿。

师:他坐在苹果树下看到苹果落地,由此发现了地心引力。

……
师:今天我们将用这些伟大科学家的名字作为每一个小队的队名,你们想用哪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各小队商议队名)
师:请小队长们上来挑选队牌。

带领队员们大声说出队名,比一比,看哪个小队最有气势。

生:我们是“爱因斯坦”小队。

生:我们是“张衡”小队。

……
点评:“聊科学家”,孩子们是交流已知,获得新知。

用科学家为小队命名充分体现了口语交际的参与性、自主性与合作性,让孩子们的“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成为可能和必然。

三、魔幻城堡,发现科学。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快乐科学岛进行一次有趣的旅行,(课件出示快乐科学岛)我们乘坐的智慧飞船出发了。

(课件动态展示飞船出发)第一站,咱们来到魔幻城堡,(课件出示被图片遮挡的魔幻城堡)城堡外有五道障碍,障碍中有些不太科学的现象,只要你用智慧的眼睛发现它们,并用科学知识攻破它们,我们就能走进城堡了。

请自由选择图片来说说吧。

生:小男孩不能用湿抹布擦开着的台灯,因为水能导电,所以他这样做非常容易触电。

师:你用上了关联词“因为……所以……”。

(板书)让我们来看看障碍有没有被攻破?(课件点击障碍图片,城堡显示部分)我们将掌声送给第一位勇士。

(生依次指出图片错误:不应该吃太多的糖,在烈日下不应该穿黑色的衣服,不应该空着肚子喝牛奶,向日葵不应背对着太阳开放)
师:(课件点击障碍图片,魔幻城堡出现)我们用所知道的科学知识攻破五道障碍,终于看到了真正的魔幻城堡。

让我们继续乘坐智慧飞船出发。

点评: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教者巧妙地将此次口语交际转化为乘坐智慧飞船遨游快乐科学岛的探险之旅,孩子们怎能不趣意盎然?攻破障碍的闯关挑战,孩子们既要仔细观察画面,又要调动已有经验,每说一条,障碍就被攻破一道,魔幻城堡的面貌也就愈发清晰了,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表达观点中他们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四、智慧飞碟,补充能量。

(课件出示飞船电量不足动画)师:飞船能量不足,这可怎么办啊?(课件出示录音:各位小科学家们,你们的科学知识就能为我补充能量,快把你知道的
科学知识告诉给你的队员们吧!)科学知识要成为能量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呢,一起来读读条件。

(课件出示成为能量的条件)
生:成为能量的条件,一要是你们身边的科学,二是介绍的科学知识要让大家能听得清楚、明白。

师:想让你的科学知识成为飞船的能量吗?那就赶快交流你们的科学知识吧。

(生交流搜集的科学知识,教师巡视指导)让我们来为飞船补充能量吧。

瓦特小队。

生:我知道为什么不能关灯看电视。

因为……你们觉得我的科学知识能成为能量吗?
生:我觉得瓦特小队说的科学知识非常有道理,是身边的科学知识,以后我看电视的时候一定开着灯。

师:这条科学知识能为你的生活带来健康,你们听得也非常清楚、明白。

生:这条科学知识能成为能量,就是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以后我也要留心身边的科学。

师:我们看补充能量是否成功?(课件点击飞船的电池充电,画外音:能量补充,非常感谢。

)让我们用掌声感谢瓦特小队。

谁来补充第二节能量?(小队代表说科学知识并生生互评补充,能量得到相应补充)
师:飞船终于补充了足够的能量,让我们起飞吧。

(课件点击飞船起飞。

)点评:“通过讲述身边的科学知识为飞船补充能量”是非常富有想象力的情境创设。

课堂也因此形成了活跃的交流氛围。

每位队员都为飞船的再次起飞而努力,成为能量的要求为孩子们进行表达指引了方向,也培养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否成为能量要求其他同学评判,这又培养了注意倾听的习惯,提高了恰当评价的能力,合作精神在课堂上得到发扬。

五、实验室里,解说实验。

(课件出示科学家实验室)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科学家实验室,科学家将为我们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可是这位科学家的语言我们听不懂,他想请一位小助手来帮忙介绍实验过程,你想帮助他吗?让我们先来看实验。

(视频“瓶子吞鸡蛋”实验)师:请大家先自己试着说说实验的过程,争取做好科学家的小助手。

(生练说
实验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有同学和老师说,科学家做实验时过程太快了,科学家特别善解人意,他把实验过程的各个步骤用相机拍摄了下来,以便大家更好地解说。

(课件出示实验步骤图片)
师:请大家看着图片再试着说说过程。

(生练说实验过程,教师巡视指导)有请爱因斯坦小队的代表来做小助手,掌声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