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2024年中考九年级历史模拟试题答案
2024年初中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10分)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或井冈山道路。
(2分)
(2)三大改造。
(2分)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改革开放。
(2分)
(4)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
(任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
17﹑(10分)
(1)文艺复兴或文艺复兴运动。
(2分)
(2)君主立宪制。
(2分)
(3)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或蒸汽机的广泛应用;(2分)
“电气时代”。
(2分)
(4)要进行思想解放;重视科技、制度等创新;创新能引领时代的发展,是大国崛起必由之路等。
(任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
18﹑(10分)
(1)新航路开辟。
(2分)
(2)英国。
(2分)
(3)垄断组织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1分)垄断组织操纵政府进行对外扩张和侵略。
(1分)
(4)世界贸易组织。
(2分)
(5)加强国际合作,推进贸易自由化;发挥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坚定不移地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反对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等等。
(任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是()A.长江流域的石家庄B.黄河流域的二里头C.长江流域的马家村D.黄河流域的大汶口2.古代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数字文字C.日常用语D.国画3.盐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货币,它是人们用什么来换得的?A.糯米B.黄金C.稻谷D.稻盐4.中国的长城有多长?A.2000多千米B.6000多千米C.10000多千米D.15000多千米5.楚国的著名诗人屈原是哪个朝代的人?A.春秋时期B.唐代C.宋代D.元代6.以下哪位是唐朝的著名诗人?A.李白B.苏东坡C.陆游D.白居易7.我国古代一位很有成就的首位女诗人是()A.李清照B.陆游C.蔡文姬D.诸葛亮8.以下哪一位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A.关羽B.孙权C.孙中山D.李世民9.黄河的上游叫做(),下游称之为()。
A.道班滩、酒泉B.治安、陇西C.巩.county、海源D.酒泉、溢故10.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A.隋B.汉C.唐D.明二、判断题1.我国古代最早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
()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3.唐朝是我国的一个民族统一时期。
()4.宋朝时期,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了发展。
()5.元代北方蒙古族人迅速入侵我国,建立了元朝。
()6.我国明代是封建社会的完全成熟阶段。
()7.唐朝的酒文化是由民间发展起来的。
()8.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
()9.明代是我国的一个开放时期。
()10.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时期。
()三、简答题1.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谈谈你对唐诗宋词的理解。
3.简述一下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状况。
4.简单叙述一下中国历史上长城的作用。
5.谈谈你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变革的看法。
四、下面的材料是三个历史人物的成就,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1)马可波罗,出生年代:1254年,死亡年代:1324年,成就:意大利旅行家、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在黄河流域磁山遗址发掘的文化层(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5700年之间)中,发现了数以百计的窖穴,其中很多窖穴底部有粮食堆积的痕迹,另外还有石铲、石臼、石杵和圆形陶碗等。
据此推测,这一文化层()①处于旧石器时代②处于新石器时代③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④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 如图所示文物的出现,反映出这一时期()A. 冶铁技术的成熟B.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 耕地面积的扩大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 据《中国人口史》记载,西汉建立时人口约1650万,到汉武帝时人口达到3600万。
其中,黄河中下游人口六十年增长了约25倍。
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A. 休养生息政策B. “推恩令”的实施C. 盐铁专卖政策D. 北击匈奴的胜利4. “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376年)之世……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评述的是()A. 北方民族交融B. 江南地区开发C. 经济重心南移D. 工商业市镇发展5. 有人说:隋朝,好像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 科举制的创立B. 大运河的修建C. 隋炀帝励精图治D. 隋朝统一南北6. 《旧唐书:舆服志》:“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
士庶之家,又相效仿,帏帽之制,绝不行用。
”据此可知,唐朝()A.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B. 社会风气较为开放C. 汉族生活完全胡化D. 封建经济高度繁荣7. 如图《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密度变化图》能反映出()A. 中外文化交流B. 经济重心南移C. 疆域面积扩大D. 君主专制强化8. 乾隆五十八年,清政府颁布的章程规定,西藏的各级地方官员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班禅共同选任,“事无大小,均应禀知驻藏大臣办理。
历史中考冲刺模拟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4.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灭南宋④定国号为元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
5.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能够体现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①庄园经济 ②租地农场 ③重农抑商 ④手工工场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③
15.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以下不属于工业化国家发生的变化的是()
A. 人口迅速增长
B. 工业化导致人民教育水平下降
C. 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3.西晋灭亡后民族大融合成为我国北方一种潜移默化的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起到“催化剂”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
A. 孝文帝B. 司马懿C. 司马炎D. 诸葛亮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改革内容很广泛,包括:禁止穿鲜卑族服装,改穿汉人的服装;改革以后出现了“胡人汉服”的社会风尚.因此成为促进民族大融合“催化剂”作用的历史人物是孝文帝.选项A符合题意;司马懿是东汉末年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属于三国时期人物;司马炎建立晋朝,统一全国.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被同归为“古代东方文明”的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古代中国文明有其共同点,其中与自然地理密切相关的是
①都发源于土地肥沃的大河流域②都采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体
③都有留存于世的伟大的建筑工程④都属于农业文明
A. ①④B. ③④C. ②③D. ②④
14.14、15世纪时,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方式在欧洲出现,下列生产方式属于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方式的是
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4 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科试题说明:1. 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史书《世本》中记载: “黄帝见百物,始穿井”。
考古发现,距今约4000多年前,河南汤阴白营遗址中发现的井,以及洛阳矬李遗址的一口圆形水井,可知中原地区在距今四、五千年前,水井已比较普遍。
这主要表明A. 先民传说没有科学依据B. 史书当中记载的历史准确无误C. 考古发现有一定局限性D. 考古发现可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2.西周时期,政府在较大市场设司市,下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制发买卖契券的“质人”,来加强市场管理。
这表明当时A. 政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B. 商业发展践行契约精神C. 政府强调以农业为根本D. 限制个体商户经商行为3.秦始皇曾派几十万大军南征岭南,除去伤亡者以外,基本上都作为守边部队留驻岭南;秦二世时,又将中原未嫁女或丧夫女子“万五千人”派往岭南,以便与留守士兵组成家庭,繁衍后代。
这些举措A. 旨在统一语言文字B. 利于岭南地区开发C. 便于强化君主专制D. 使分封制彻底瓦解4.从下面材料可得出,中国古代两个封建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点是西汉文帝、景帝时期,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以政富民、以德化民,维护稳定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以农为本,休养生息;完善科举等A. 实行仁政B. 虚心纳谏C. 以德化民D. 重视科举5.“食肉饮酪”是草原游牧民族的饮食特征。
秦汉时期,中原地区鲜有饮酪者。
但据《齐民要术》记载,北魏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乳酪生产加工技术,民间饮酪风气兴起。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人教版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人教版(注意:以下是一篇帮助你准备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的文章,根
据你的要求,我使用了试题格式来书写。
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试题一:现代史
一、选择题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伦敦空袭
B.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 珍珠港事件
D. 德国入侵波兰
2. 以下哪个国家是二战盟军的一员?
A. 德国
B. 意大利
C. 英国
D. 日本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时间是:
A. 1945年
B. 1939年
C. 1941年
D. 1943年
4.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以下哪个事件?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淞沪会战
D. 平型关大捷
5. 解放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
A. 解放南京
B. 解放北京
C. 解放西安
D. 解放大连
二、简答题
1. 简述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2. 请解释二战期间意大利的加入。
3. 试述二战期间中国的抗战策略。
4. 请阐述解放战争的重大意义及影响。
5. 以“大反攻战争”为关键词,谈谈中国在二战期间的胜利。
三、论述题
请以“二战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为题,结合二战的原因和结果,分析二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改变。
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组织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述。
(注意:以上试题仅供模拟考试使用,不代表历史事实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请参考教材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
成都模拟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成都模拟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
请问成都的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2. 成都在历史上曾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都城,请问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蜀汉的建立者?A. 刘备B. 曹操C. 孙权D. 诸葛亮3. 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请问以下哪个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的灌溉起到了重要作用?A. 都江堰B. 灵渠C. 郑国渠D. 龙首渠4. 以下哪部作品是成都古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A. 《滕王阁序》B. 《将进酒》C. 《春望》D. 《登高》5. 成都在宋代是商业繁荣的城市之一,请问以下哪个市场是宋代成都的著名市场?A. 东市B. 西市C. 南市D. 北市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成都的著名历史遗迹______,是古代中国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
7. 成都的______是三国时期蜀汉的皇宫遗址。
8. 成都的______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9. 成都在唐代被称为______,是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10. 成都的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都江堰的建设者是谁,以及它对成都平原的重要意义。
12. 描述一下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价值。
13. 简述宋代成都的商业繁荣情况。
14. 阐述一下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成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6. 分析成都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发挥其历史文化优势,促进城市发展。
答案:一、选择题1-5:C A A C A二、填空题6. 都江堰7. 武侯祠8. 《将进酒》9. 益州10. 石室书院三、简答题11. 都江堰的建设者是秦朝时期的李冰父子,它对成都平原的重要意义在于有效控制了洪水,提高了灌溉效率,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2. 杜甫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故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不仅是杜甫诗歌创作的场所,也是研究唐代文化和文学的重要遗址。
2024届河南省漯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导向总复习(一模)含答案
2024届河南省漯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导向总复习(一模)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探究甲骨文,爱上中国字。
甲骨文使用象形等多种造字方法,如下图所示“好”是会意字。
甲骨文像一个半跪着的女子,抱着一个婴儿。
后经金文、小篆演变为今天所书写的“好”字。
综上可知,甲骨文具有的特点是()A.便于了解夏朝时期的历史B.记录了史前时期的历史C.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文字D.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2.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三个文物体现的共同主题是()A.殷商文化,独特魅力B.青铜文明,灿烂辉煌C.河南文化,历史悠久D.炎黄始祖,文明之光3.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该水利工程()A.修建于春秋时期B.连接了湘水和漓水C.增强秦统一的实力D.减少了黄河水患4.秦朝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这强调了秦统一文字()A.促进了文化的传承B.加强了各地经济交流C.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D.有利于文化的交流5.宋代四川地区主要流通铁钱,买一匹绢需要两万个小铁钱,重量达一百三十斤,无论携带还是交易,都极为不便。
为解决这一问题,宋代开始()A.发行“交子”B.铸造五铢钱C.建立驿站D.设立市舶司6.清王朝对少数民族的治理采取“因其教不易其俗,以习俗为治”的原则。
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设置西域都护B.设置宣政院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册封达赖和班禅7.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提到“起自耕农,终于醯醢((用鱼肉制成的酱)),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二)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二)说明:全卷均为单项选择题。
其中1—50题每小题1分,51—75题每小题2分。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注意:请把相应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1、中考快到了,同学们全力以赴进行备战。
天气炎热,同学们纷纷去买矿泉水等饮料解渴,当同学们掏出纸币时,应该知道,我国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它的名称叫()A、会子B、交子C、法币D、人民币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主张维护封建专制统治B、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C、都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D、都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3 、丘逢甲的《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写于()A、1893年B、1894年C、1895年D、1896年4、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时期,其中政治近代化的重要成果是()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D、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5、1924年1 月至1927年7月被称为“国民大革命”,其革命对象是()A、清政府B、北洋军阀C、蒋介石反动政府D、日本殖民统治6、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B、湘赣革命根据地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7、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其“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台儿庄战役8、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共同点有()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②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第 1 页共9 页。
初三历史模拟试题选择题
初三历史模拟试题选择题以下是一个初三历史模拟试题的选择题。
1. 以下哪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A. 孙中山B. 刘伯承C. 韩愈D. 李白2. 以下事件中,哪一个标志着中国的封建社会彻底覆灭?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抗日战争D. 长征3.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这一事件意味着什么?A. 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B. 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 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D. 中国实现了统一和独立4. 以下属于中国古代维新思想家的是:A. 孔子B. 庄子C. 王安石D. 曹操5.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A. 刘邦B. 秦始皇C. 汉武帝D. 刘秀6.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唐朝B. 宋朝C. 辽朝D. 清朝7. 以下哪一位是珍宝岛事件中发表中国人民抗日救国宣言的人?A. 陈独秀B. 毛泽东C. 鲁迅D. 蒋介石8. 以下哪一项是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之一?A. 土地革命B. 人民公社C. 四人帮D. 文化大革命9. 1895年,中国爆发了战争,结果使中国失去台湾,这场战争被称为什么?A. 甲午战争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抗日战争10. 以下哪一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政权?A. 五四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一二·九运动D. 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答案:1. A2. B3. C4. C5. B6. D7. A8. A9. A10. D祝您考试顺利!。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24年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五四学制)(含答案)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总分:__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列答题栏内。
)1.看右表,两位人物主张的共同之处是人物主张()人物主张孔子统治者不能忽视民众的切身利益墨子统治者厉行节约,以此减轻人民负担,才能实现“民富国治”A.无为而治B.以法治国C.关注民生D.尊崇儒术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材料中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是()A.结束了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B.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C.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D.开创了国家地方行政的模式3.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
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A.实施“推恩令”B.平定八王之乱C.兴办太学D.设置通判4.小史同学写了一段关于隋唐历史的介绍,他写了三句话。
如果按写对一句得1分的标准,他可以得()隋朝创建的科举制逐渐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唐初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太平局面,国力达到顶峰。
玄奘西行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A.0分B.1分C.2分D.3 分5.如下图,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是研究北宋城市生活的一手史料B.完整再现了北宋社会的繁荣景象C.说明北宋东京城内尚未出现夜市D.应与考古材料印证才有史料价值6.中国古代行政改革通过内部体制的调整进行权力的重新配置。
如图内容反映出的主要趋势是()A.实行分权制衡B.监察制度完善C.中央集权加强D.君主专制强化7.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如下表列举了党在各时期的奋斗成就,对应正确的是()项目时期成就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终结君主专制制度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C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A B.B C.C D.D8.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
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50分钟总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
)26、小华将参加年级组织的“谁最熟悉春秋战国史实”的知识擂台赛,他可以熟悉下列哪些知识①围魏救赵;②尊王攘夷;③《本草纲目》;④民贵君轻;⑤都江堰修筑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27、下列关于秦朝的历史表述错误的是A、公元前3世纪后半期,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了秦朝B、为了加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为巩固统一,秦朝统一度量衡,并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D、为加强思想控制,李斯接受秦始皇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28、中国与欧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最早是通过下列哪种途径进行的A、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B、丝绸之路C、开辟的新航路D、郑和下西洋29、与北魏教帝改革对历史推动作用有较大差距的是A、商鞅变法B、汉武帝大一统C、贞观之治D、戊戌变法30、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件事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的时期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31、中国西部地区是有待开发的广阔地区,尤其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果你想去陕西旅游,你最想去的是A、大昭寺、布达拉宫B、兵马俑、黄帝陵C、赵州桥、千寻塔D、莫高窟、龙门石窟32、“世上苍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副对联称颂的是A、屈原B、李白C、杜甫D、陶渊明33、下列对“贞观之治”局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离不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B、它是武则天善于用人的结果C、当时的国力达到整个唐朝的顶峰D、出现于唐玄宗时,贞观是他的年号34、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A、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B、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35、下列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B、发昌机器厂C、福州船政局D、江南制造总局36、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主创新精神的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北伐战争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37、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淮海战役D、百团大战38、1945年,《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的苦难艰辛,在今天这一天获得了报酬……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中国的四大古代文明是指下列哪四个?A. 河南文明、山西文明、上海文明、福建文明B. 京剧文明、茶文明、太极文明、诗文明C. 东周文明、西汉文明、东晋文明、春秋文明D. 夏文明、商文明、周文明、秦文明答案:D2. 以下哪个事件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A. 鸦片战争的爆发B. 甲午战争的胜利C. 辛亥革命的成功D. 五四运动的发起答案:A3.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在哪个时期的事件?A. 清朝末年B. 中华民国时期C. 初期D. 改革开放后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
1949年。
2.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
长江。
3. "天安门广场"位于中国的首都北京。
北京。
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学子们有机会获得官职,进入官僚体系。
这个制度持续了约1300年,对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初期改革措施。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初期,实行了土地改革、对外贸易的平均分配、工业国有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
第四部分:作文题请根据自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
(此处为作文内容,请自行撰写并保持字数在200字左右。
)。
2023年历史中考真题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年历史中考真题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2019年3月QQ音乐排行榜第一名的歌曲是《生僻字》,歌词是“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历史……”。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个朝代A.商朝B.夏C.西周D.战国2.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开元通宝B.“交子”C.“会子”D.西夏货币3.“……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的海地……在内。
”留下这段遗言的航海家应该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4.18世纪后半期,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在英国正进行着一场其意义毫不逊色甚至更大的革命。
“意义更大的革命”指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C.英国工业革命D.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5.“也正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联合国里以欧美占绝对优势的力量格局开始逐渐被打破,这些联合国新增加的亚非国家多达56个,占当时联合国成员国近一半。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C.非洲的纳米比亚获得独立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6.如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模式C.实行新经济政策D.十月革命7.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于A.井冈山B.遵义C.吴起镇D.会宁8.两宋时期,关于我国的经济格局说法正确的是A.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B.北方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兴盛,经济重心在北方C.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D.经济重心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9.1935—1942年,美国政府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佣了850万名工人,修建了大量的道路、桥梁、机场、公园、游戏场、水库等。
以上体现了美国政府A.加强对经济的限制B.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C.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D.做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10.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A.圆形方孔半两钱B.五铢钱C.交子D.银元11.列宁认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陕西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陕西卷)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发生在图中①对应朝代的历史事件是夏朝①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771年A.分封制度的形成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司母戊鼎的铸造D.百家争鸣局面形成2.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立军功换取爵位”等社会现象,据此可以推断该国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田氏代齐B.商鞅变法C.长平之战D.桂陵之战3.翦伯赞在《中国史十五讲》中:“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指的是汉武帝采取的A.盐铁官营、专卖政策B.“推恩令”C.北击匈奴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下列图片中能体现民主共和主张的是A B C D5.下面示意图标题应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C.反“围剿”斗争取得胜利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6.下表是1953-1957年我国部分工业门类的产值增长情况。
这些成就得益于轻工业重工业糖棉布钢机床92% 32% 300% 1770%A.土地改革B.对外开放C.“一五”计划D.城市改革7.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指导思想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8.某校以新中国科技成就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览活动,在他们搜集的如图图片中,可以放入“20世纪70年代科技成就”一栏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着陆青藏铁路全线通车A B C D9.在古罗马的建筑和其他艺术中,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慈的统治者。
2023年历史中考真题模拟卷(含解析)
2023年历史中考真题模拟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部史书是A.《尚书》B.《春秋》C.《史记》D.《道德经》2.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C.英法对德国宣战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3.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国民党D.光复会4.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10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A.A B.B C.C D.D5.下图所示情景应选自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6.下列红军长征中发生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①占领遵义②冲破四道封锁线③四渡赤水河④渡过金沙江⑤强渡大渡河⑥与陕北红军会师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④⑤⑥C.②①④⑤③⑥D.①②④③⑤⑥7.历史上国共两党进行过多次谈判。
下图反映的国共谈判是在下列哪一城市进行的?A.西安B.重庆C.北平D.南京8.“帝国主义者复饵以关税增收之利益,与以金钱军械之接济,直接帮助吴贼压迫中国国民革命……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统一政府之建设无希望……”这段材料最有可能与哪一战争直接相关()A.甲午战争B.护国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北伐战争9.下图是2022年冬奥会的会徽。
请选择本届冬奥会的举办城市与奥运会的发源地搭配正确的一项()A.北京古罗马B.北京古希腊C.上海古罗马D.上海古希腊10.下列内容属于《九国公约》的是A.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B.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C.割香港岛给英国D.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11.《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作者金冲及先生说:“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
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深刻影响的是()A.武装建立政权B.传承民主精神C.建立中华民国D.反对帝国主义12.下表反映了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变化情况。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1. 辽朝是不是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请论述。
中国历史上,辽朝是一个重要的政权。
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北方政治格局的变化,也为日后金朝的崛起和北方民族政权的兴盛埋下基础。
辽朝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自称“皇帝”,建立了中亚羌奴政权,确立了契丹民族政权在华北的统治地位。
辽朝与北宋的对峙关系十分复杂,两国之间既有战争,也有和平,形成了“契丹宋权力对立统一”的态势。
辽朝在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各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贡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2. 请分析明朝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明朝时期,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农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明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新的进步,水利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都有所提高。
农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产业,农业生产日渐规模化和商业化。
在此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全面提高,实现了小农经济向富裕经济的转变。
这种发展不仅对明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中华大地上一个灿烂的时代。
3. 请阐述清朝晚期的政治变革和影响。
清朝晚期,政治变革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政治体制方面,清政府试图推行一系列改革,如允许官员参加政治活动、加强军事改革、试图削弱满人特权等。
这些政治变革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清朝政治结构和官员选拔制度,也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这些政治变革也暴露出清政府的弊端和问题,为清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4. 对于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你怎么看?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对中国的海洋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海禁政策也保护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和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保障了国内的政治稳定。
海禁政策对于中国历史有着双重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需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全面评估其对中国的影响。
5. 请分析近现代中国的民族独立运动。
近现代中国的民族独立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历史模拟训练(一) 2014-05-22一、单项选择题1.2009年5月29日晚,为期3天的第八届亚洲安全大会在新加坡拉开帷幕,与会各国的国防部长一致认为要以东盟作为亚太地区安全框架的支柱。
东盟是世界上重要的区域性组织之一。
下列哪一图标表示东盟( )3.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其中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种纪年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如1894年是甲午年,1898年是戊戌年,由此推算,1901年应该是( )A .庚子年B .已亥年C .辛丑年D .辛亥年4.2010年是戊戌变法112周年,在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参政议政、要求获得政治权力的是( )A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B .创设京师大学堂C .奖励科学发明D .提倡开展实业5.读下图,这是一幅建国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该宣传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1958年—1960年②该画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③通过该画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④该画内容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6.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标记之一,下列哪一流行语是改革开放时代的( )A .“公私合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B .“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大二公”C .“真资派”、“封资修”D .“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8.1793年,罗伯斯庇尔起草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说:“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则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里罗伯斯庇尔引用孔子的格言的意图是( )A .利用儒家思想中关于规范社会人际关系的主张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B .显示自己博学多才,引起法国人民的注意C .防止拿破仑搞专制独裁D .为法国路易十六主持的三级会议的召开制造社会舆论9.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方矛盾无法调和,主要是围绕下列哪一问题( )A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B .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C .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D .是否提高关税10.某校搞研究性学习,研究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他们查有关资料时,发现了下面的数据:1970—1979年美国各产业就业人数占世界从业总人数的比例1970年,农业为5%,制造业30%,服务业和信息业15%.1979年农业为3%,制造业13%,服务业和信息业72%.你认为导致1979年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A B C D信息业所占比重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调整B.对外投资的增加C.经济危机的打击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回答:(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的什么运动?该运动中提出了哪些口号?该运动有何积极意义?(2)根据材料玩弄所示信息,戊戌变法失败后,在就义前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谁?其中“贼”上指谁?出现“无力回天”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是孙中山手书的中国同盟会纲领,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孙中山在该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创立民国”的革命目标最终是通过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实。
这次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该运动中两位代表性人物的名字。
12.阅读下列材料。
接: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可以断言,下一世纪我们要为这努力的仍将是实现近代化的问题。
材料一“现代化”与“近代化”在西方词汇中本是同一个概念。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向西方学习”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国人在认识上经历了巨大的转折。
林则徐时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制夷”是目的,华夷是根本对立的。
到张之洞时代的“中体西用”,中学与西学已可以平等相处。
再到胡适的时代……国人已经全面拥抱西方。
……材料二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
……从1861年至今,34年的自强,16年的变法,67年的革命,21年的改革,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
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均摘自《世界之交的回望与断想》材料三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百年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张之洞时代的“中体西用”和“再到胡适的时代……国人已经全面拥抱西方”是分别指什么?(2)近代化经历了三次飞跃,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制度层面到观念层面的具体实践活动。
(3)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或称近代化)步伐加快,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重要变化。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十世纪7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中国的哪些行动或决策,深刻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在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紧跟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15.近代化也叫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场全球性的社会变革,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以科技为动力、工业化为中心导致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并引起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面变革。
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思想上的民主化。
一般来说包括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思想近代化、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早在道光年间,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
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晚清社会的发展却从根本上逆转了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社会的价值观是“贵义贱利”,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重商”不仅发展为影响深远持久的社会思潮。
……商人不仅捐纳功名跻身于绅士之列,一些有名望的绅士们也相率从商。
在社会交往中,也出现“交往重衣冠而不问出身”的时俗。
……同时,社交应酬也带着明显的商业利益。
受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
同时在一般礼仪中严格的“等极”、“身份”的界限也开始趋于模糊。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鸦片战争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起点。
洋务运动艰难地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大门,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新中国成立后30年,现代化(也可以称为近代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30年,中国现代化建设才逐渐步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社会生活、习俗、思想观念中所表现出现的社会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从政治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2分)简要说明20世纪初思想文化现代化探索活动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地位如何?(1分)(3)归纳概括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2分)根据材料二,你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从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到改革开放)中得到了哪些认识。
(1分)16.古今中外,安定社会、保障民生、和谐发展是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贞观四年,有司(有关部门)以林邑(唐朝藩国国名)表疏不顺(向唐朝上疏时言语有冒犯)而请发兵讨击。
太宗说:“兵者(指战争),……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
……且(讨伐林邑)经历(沿途经历)山险,士卒瘁(过度劳累)劳,若我士卒疾役,虽克剪(消灭或战胜的意思)此蛮(对林邑国的蔑称),亦有何补(补,泛指益处)?言语之间,何足介意。
”竞(最终)不讨(讨伐)之。
——唐〃吴兢《贞观政要》材料二《贞观政要》载“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今省徭赋,不夺其时”。
《旧唐书》载“(唐朝规定:)凡丁,役二旬(每年服股20天),若不役,由收其庸(“庸”指纳绢或布代役),每日三尺”。
材料三(改革开放引起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性变革)我国在改革就业制度的同时,还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明确提出“两个确保”,并进一步完善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四(1935年8月,罗斯福为了尽快摆脱危机,颁布了《社会保险法》),“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的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指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第1节为使每州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孤寡老人提供财政资金,特批准拨款予截止于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00万美元,并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4900万美元,以供下文所规定之各项用途。
……第1001节为使各州能在该州实际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贫困的盲人实行财政资助,特此批准拨予截至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300万美元……”——摘自黄德禄等选择《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年的美国》,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唐太宗不讨伐林邑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
(2分)(2)据材料一、二,说明唐太宗为安定社会、保障民生提出哪些思想或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何作用?(2分)(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实施《社会保险法》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