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联想”起来

合集下载

一堂高中历史公开课引发的联想——对合作学习的再反思

一堂高中历史公开课引发的联想——对合作学习的再反思

2012年第10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10,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310期)Total No .310收稿日期:2012—07—10作者简介:程天宇(1987—),男,河南商丘人。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法。

一堂高中历史公开课引发的联想———对合作学习的再反思程天宇(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2)摘要:新课程改革使现代课堂发生了深刻变革,历史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受到中学教师的重视。

教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合作学习不能仅限于表面的热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升华才是教学的本质,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新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教学安排或许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合作学习;再反思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100—02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的教学形式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终形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约翰逊和霍勒别克将合作学习定义为“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合作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2]合作学习日益受到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视,不过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合作学习不能仅限于表面的热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升华才是教学的本质。

在深入实践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同时,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以期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近来,笔者有幸聆听了江苏省首批中学教授级历史教师王雄的一节公开课。

王雄老师授课经验丰富,在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方面成绩卓著。

此次授课内容为高中必修Ⅲ《辉煌灿烂的文学》,知识点包括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情景教学法,让课堂更加生动——高中历史的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让课堂更加生动——高中历史的情景教学法

2012年第1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12,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12期)Total No .312收稿日期:2012—09—07作者简介:许爱君(1971—),女,江苏泰兴人。

江苏省泰兴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

情景教学法,让课堂更加生动———浅谈高中历史的情景教学法许爱君(江苏省泰兴市教师进修学校,江苏泰兴225400)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其中情景教学法便是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

情景教学法具有很大的优点,它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顿时对课堂有了很大的兴趣。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更需要情景教学法,因为只有这样,老师才更容易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生动形象;教学效率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2—0093—02历史学科本身就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所讲述的事件离我们的现代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很难想象当时的社会环境,这也让很多学生在理解历史知识的时候感到十分困难。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上历史课的时候感到仿佛走入了历史画卷中,让他们能真正感受到历史事件。

一、关于情景教学的几种方法(一)历史演绎法历史演绎法就是指老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首先了解一些历史知识,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更深层次地来学习历史,同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让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

[案例一]那么,怎样来进行历史演绎法呢?接下来我将以《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节为例来展现历史演绎法。

对这一章节的教学,我首先会利用多媒体放映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仔细观看短片,待学生观看完短片后,我会提出相关的问题,具体如下:问题一:刚才同学们都观看了短片,那么,请问你们能够描述一下当时中国的历史环境吗?问题二:那么,如果你们生活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下,你们会怎样做?问题三:英国输入鸦片的目的以及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问题四: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吗?这些问题都是在学生观看了短片的情况下提出的,相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困难,提出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前提下学习历史知识,这样才会让整个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高中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中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摘要:历史课堂教学也离不开创新,离开创新的历史教学,只能是知识的传声筒,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时代精神。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应该体现创新性,通过创新性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新颖且有效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衡量一堂历史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广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否被充分、有效地调动起来。

根据多年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历史课堂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关键是设计恰当的课堂问题。

在设计历史课堂问题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历史课堂问题要有启发性历史教学的本质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了解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挖掘提供坚实的基础。

所以,历史课堂问题一定要有启发性,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多层次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鲁迅先生曾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制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你认为中国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请你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加以比较说明。

”这样的设问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根据所学知识,通过独立分析、合作探究、查阅资料等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充分讨论,师生民主、平等地对话,达成共识,对言之成理、独到创新的建议或意见给予充分肯定,甚至大加赞赏,使得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焕发出活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会发现,学生在发表自己见解时常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智慧,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这种自信心和成就感是推动学生创新学习的极好动力。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别有更深刻的体会,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升。

高中历史课教学方法有什么

高中历史课教学方法有什么

高中历史课教学方法有什么高中历史课教学方法有什么高中历史课有哪些教学方法呢?其实,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新教材的特点,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性学习。

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高中历史课教学方法一、悬念性较强的导入方法教师设置悬念,导入新课,能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追根问底的习惯。

当然,设置的悬念要和授课的内容相互照应,结构浑然一体。

例如在讲述一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一课时,可这样导入新课:开始不提历史,而是板书成语“趁火打劫”在黑板上方,然后提问学生这是什么意思,并解释成语。

学生解释成语易如反掌,但他们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历史课不讲,而讲起成语来,急待着回答。

在这“玄虚”中话题一转,设问:一战后哪些国家损失惨重有哪几个国家趁一战之火,“劫”得了哪些好处带着这些问题,好奇的学子们积极主动地进入了课堂。

二、谈话导入法上课伊始,教师可先通过对一个历史片段的描绘,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环境,然后师生共同谈论熟悉的人和事,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亲切感。

谈话法导入新课的方法有二种。

1.从大家熟悉的电影小说谈起,唤起他们的回忆,增强感性认识,然后导入新课学习。

如《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一课就可通过对电影《林则徐》的描述来开头。

现在有不少历史题材的电影,历史课中可以充分利用,来加强教学效果。

2.概括谈话法。

结合教材重点,先向学生概括展示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学生们熟悉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

如上《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时,可先简略介绍一下唐朝的全貌:“唐,是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一个王朝,每当提到它,我们就会联想到许多动人的故事;善于纳谏的唐太宗,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的千古绝唱,乘风破浪的日本遣唐使船,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等等。

它的古老文明千余年来影响着中国,影响着东方,日本至今还保留着某些唐朝风俗习惯,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

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探究

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探究

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探究【摘要】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是一种新型的复习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本文从背景介绍和研究目的入手,探讨了联想互动复习法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应用举例展示了其实际效果。

文章还分析了联想互动复习法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提供了实践指导。

结尾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回顾,展望未来联想互动复习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种新型的复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引言、背景介绍、研究目的、正文、概念、特点、应用举例、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实践指导、结论、总结回顾、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历史学科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的重要阶段,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高中历史学科的内容通常较为繁杂,需要学生大量的阅读和记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提高复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联想互动复习法应运而生。

联想互动复习法是一种通过联想和互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复习方法,通过将历史事件、人物等内容与生活中的其他事物进行联系,让学生在联想中记忆,从而更容易地掌握历史知识。

通过开展对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的探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复习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学习效果,为高中历史学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分析了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旨在探讨该复习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总结其优缺点,并提出相关的实践指导,从而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联想互动复习法”的概念、特点和应用举例进行具体分析,能够深入了解这一复习方法的本质和作用机制,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学习帮助。

结合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和实践指导的探讨,能够有针对性地改进和优化这一复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怎样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气氛论文

怎样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气氛论文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气氛“动人心者,莫先呼情”。

要让历史“活”起来,就必须要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活起来,让课堂主体——学生动起来。

抛弃应试教育的就史讲事,尝试三维目标下的素质教育把“史”讲“活”,以兴趣和激情来活跃气氛。

以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实践,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理念,形成良好的生活心态。

换言之,就是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悟和生成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眼光、思想和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那么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呢?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供同仁借鉴。

一、小组互动合作探究教学“小组互动合作探究”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策略,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新课程的实施,为“小组互动合作探究”学习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小组互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目标明确”。

二是“重视学法指导”。

三是“自主探讨、合作交流”。

为保证“小组互动合作探究”学习有效开展,应做好如下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小组规模。

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

(2)安排活动空间。

(3)明确小组长的职责。

(4)建立小组学习档案。

各班建立分组学习跟踪册,依靠课代表和小组长,采用测验、作业检查等手段加以监管。

比如我对《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课的设计,可谓别出心裁,寓意深刻。

我设计的案例是: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一见钟情,俩人还有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托勒密.凯撒。

当凯撒回国执政之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

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请学生去讨论、评判、感悟:法官会判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为什么?这种现象合理吗?怎么解决托勒密.凯撒“罗马籍”问题?这个案例另辟蹊径,大胆创新,使课堂教学逐渐变“灌”为“导”。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材”“教师”与“学生”一起,都成为历史学习的“课程资源”。

学生逐渐养成自由讨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也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探究

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探究

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探究1. 引言1.1 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探究高中历史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阶段,而如何有效地复习历史知识成为了学生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背景下,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这一复习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并从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效果评估、案例分析和学生反馈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这一复习方法的研究,可以为高中历史复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理论基础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个体心智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和思考来构建知识结构。

联想互动复习法就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2. 联想记忆原理:联想记忆是一种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记忆的方法。

联想互动复习法借鉴联想记忆原理,通过给历史知识注入生动形象的联想符号或场景,帮助学生建立关联,提高记忆效果。

3. 情感教育理论:情感对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情感激励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联想互动复习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增强学习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的效果。

4. 教学设计理论:根据历史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教学设计理论,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的联想互动复习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2.2 实际操作实际操作是高中历史“联想互动复习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需要设计具体的复习活动,并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集体复习,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回忆。

可以设计一些图片或文字提示,让学生进行联想,从而深入记忆历史知识。

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工具进行互动复习。

通过让学生观看历史视频、参与在线答题等方式,使复习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所谓创造性思维是人类高级的思维活动,是带有创见的思维。

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经过创造想象,推理判断,获得新的、独特的认识,这种能力叫做创造性思维能力。

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一、巧设认知性问题所谓认知性习题,就是带有一定的疑难程度和问题情景的习题。

要解答这样的习题,不只要求学生再现已获的知识,并且要使学生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克服习题设置的各种困难。

认知性习题,是教师根据历史材料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专门设计的一种习题。

年代以来,高考历史试题中增设了不少角度新颖、难度较大、水平较高,培养学生较高层次能力的材料解析题和材料答题。

而且这些题目又是学生答题中的薄弱点。

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设计各种各样的认知性习题,并且把它运用到课堂、考试、课后练习各个方面,同时和一般性习题混合运用,这样才能拓宽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创造一种有所感的境界。

根据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可采用电化教学,以其特有的动态性,再现过去历史的形象,创设动态历史情境,使学生感知史实时,形成的历史表象更鲜明、更生动,理解史实的本质更透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有利于思维能学内容,放映《金沙江畔》、《四渡赤水》等电影镜头。

这样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讲授紧密配合,始终抓住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兴趣能引导学生入门,是发展思维的原动力。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了需要解决的矛盾,才会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问题的产生一一提出一一解决,构成了整个思维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给学生创造一种带有矛盾的学习情境,唯其如此,才能使他们时刻处于矛盾之中,从而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状态。

如在讲《戊戌变法》时,讲了由于袁世凯的告密、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了。

发现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发现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过 自主学 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战争的背景 、鸦片战 争 的经 过 、战争 的 结 果 等基 础 知 识 ,还 增 强 了他 们 的
爱 国热 情 。
四 、评 价 总结
助现代化教学设备 ,生动地再现历 史场景 ,在复现历
依 据 建 构 主 义学 习 理 论 ,教 师 既 是 组 织 、评判 、
探 究让 学 生 在互 相 学 习 的过 程 中能 够掌 握 更 多的技 能

创设 情境
发 现 式 教学 模 式 使 用 的关 键 是 创 设 问题 情 境 , 引 导 学生 找 到 “ 发现 点 ” “ 。 发现 点 ” ,决 不 是 一般 意 义 上 的知 识 点 ,它 应 当是 学 生 在教 师 的 精 心指 导下 ,经 过 探 索和 实 践 ,自 己发现 的知 识 点 。 在 中学 历 史教 学 中可 以通 过 以 下 几种 主 要途 径 来 创 设 问题 情 境 :① 有 目的地 将 历 史与 社 会现 实 有 机 地 联 系起 来 ,通 过 以 史 为 鉴 ,引导 学生 产 生 联 想 ,创 设 问题 情 境 。如 :大 跃 进 和人 民 公 社化 运 动 ,给 我 国 建 设事 业 带 来 了严 重 危 害 。通过 这 些 教训 ,如 何 深刻 体 会 现 代化 建 设 必 须坚 持 “ 个 中心 ,两 个 基 本 点 ” 一 。② 再 现 历 史情 境 。 借
冲突 中发现 问题 ,在实际观察 中发现问题 ,在归纳 、
演 绎 中 发现 问 题 等 等 。总 之 思 维从 疑 问 中 来 ,学 习中
如果 有疑 问 ,就 会 引起 学生 的 求 知 欲望 。
三 、合 作探 究
的创造性素质 为基本 性思 维 的 培 养和 训练 。发现 式 教 学模 式

运用联想法,增强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运用联想法,增强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运用联想法,增强高中历史教学效果如何使历史课上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联想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那么,历史教学联想法有哪几种?它们又该如何运用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一、因果联想历史教学要求,既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运用因果联想法。

历史本身就是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的,因此,因果联想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如讲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和后果时,可启发学生联想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结果进行比较,其共同之处都是领导者建立政权后贪图享受、不思进取,进而再联想到解放战争中渡江作战时毛泽东作的七律诗,其中有一句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从而领导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再如讲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由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联想到三个不同的结果:一是汪精卫公开投敌叛国,二是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全面抗战,主动出击敌人,克服了来自日本的反复扫荡和日伪军的包围封锁等方面的重重困难,最终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从而把课本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内在联系。

通过因果联想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中掌握历史知识的层次结构,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二、对比联想指的是由对立关系的历史事件形成的联想。

对比联想可运用于历史教学的各个方面,这种联想不仅能丰富、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辨析能力。

如在讲新旧两个民主革命的概念时,可从革命的时代、任务、对象、领导阶级、目的、前途等方面进行比较以同中求异,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历史人物教学中,也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人物展开对比联想。

如鸦片战争中从民族英雄林则徐、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联想到出卖民族利益的琦善、奕山等,甲午中日战争中从民族英雄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等英勇杀敌、宁死不屈联想到贪生怕死、一日狂奔五百里弃城逃跑的叶志超等。

高中历史课堂互动游戏推荐

高中历史课堂互动游戏推荐

高中历史课堂互动游戏推荐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然而,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加,对历史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可能会下降。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课堂互动水平,利用一些互动游戏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推荐几款适合高中历史课堂的互动游戏。

1. 历史人物角色扮演游戏这款游戏可以让学生们扮演历史人物,根据历史事件进行角色扮演和演绎。

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角色,然后让学生选择一个角色扮演。

在游戏中,学生需要了解自己角色的背景和行为特点,并可以通过即兴表演或小组对话的方式展示自己所扮演的历史人物。

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

2. 历史地图拼图游戏这款游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和空间背景。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历史地图的拼图,每个拼图代表一个历史事件的地理位置。

学生们需要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或提示,将这些拼图正确地拼接在一起,还原历史事件的时间和空间背景。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过程,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3. 文物展览游戏这款游戏可以让学生变身为博物馆的导览员,为参观者介绍历史文物。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或模型文物,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一件文物进行介绍。

学生们需要搜集与文物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文物的来历、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并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介绍。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4. 历史谜题解密游戏这款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历史谜题,每个谜题都与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相关。

学生们需要根据提供的线索或提示,通过分析和推理解开谜题。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多角度思考和理解能力。

5. 互动团队竞赛游戏这款游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如何活跃高中历史课堂气氛

如何活跃高中历史课堂气氛

如何活跃高中历史课堂气氛在教育理念转型时期,古典的应试教育和单一教学目标今天还大量流行,那是因为他具有短期效应,那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容易把学生培养成狭隘、自私、追名逐利的心态,而真正的素质教育和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长期效应,有利于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

真正的成人成才,才是我们教育必须坚持、不懈追求、孜孜奋斗的方向。

而活跃课堂气氛在高中历史的素质教育和三维教学目标中亦为重要。

因为高中学生较之于小学初中学生更具有理解能力、鉴赏能力。

与老师之间更能进行语言、思想、情感的沟通。

更需要课堂的活跃性和幽默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学生的激情、激情比方法更重要。

所以改变古板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呢?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供同仁借鉴。

1、精讲解、多联想将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点借用一定的手段具体化、形象化、感情化、比如:讲鸦片战争影响的时候,讲到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杜会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比较复杂,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图示来显示其关系。

政治和经济是相对独立的,但又紧紧交织在一起,所以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理解要抛弃两种错误观点:①中国社会变成一半是半殖民地一半是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社会变成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社会。

不能把他们截然地分开。

同学们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情绪活跃。

学生的思绪就象放飞的风筝,但线却要攥在老师的手里。

2、敢撒手、学生唱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式要多样化、新鲜化。

让学生多参与且主动参与到历史的教学和学习中,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撒手让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进行探究、自主、合作性学习。

发挥学生活泼好动、求新好奇的特点。

3、重实践、三观扬历史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源于历史,以史为鉴,用于实践,服务社会。

学习历史要加强爱国主义、人生观、世界观的情感教育。

历史教学中联想式教学初探

历史教学中联想式教学初探

历史教学中联想式教学初探面对着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

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应试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绩呢?老师教好,学生好学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悟: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

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

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

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

他们知道美国布什再次当选总统和这次“海啸”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

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

其实我们的历史也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

历史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

高二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

高二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

高二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历史,作为一门连接现在与过去的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别于其它学科,高中历史知识点繁多,且内容跨度大,这就加大了高中历史教学的难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教学方法,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二历史教学方法一、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衔接学生从初中走入高中,需要作出积极的转变。

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学生,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指引成长方向,做好积极的规划,还需要把握住学生已有的基础,从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延伸,让学生展现能力,拥有能力。

众所周知,所有学科中的新知识和旧知识都会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此。

历史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新内容时,首先就需要让学生对旧知识进行重温,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关联。

比如,教师在讲解“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这节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温习之前的《马关条约》的签订的相关内容,然后再结合新知识,这样就很容易带领学生进入新内容的学习中。

以这种方式进入高中历史课堂,自然有助于学生发挥主体价值。

二、借助信息技术在开展高效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多种资源。

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中,我们首先要借助的资源,在笔者看来,就是信息技术。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大环境,也改变了我们的教育大环境。

现在,我们同样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改变我们的高中历史课堂。

在近几年,随着我国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因而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过程中,引进多媒体技术。

这样能够使得教师在导入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即声频、视频以及动画功能来进行。

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让学生学习“蒋家王朝的覆灭”时,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胜利的时刻进行剪辑并制作成视频,在此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投入到学习历史的氛围中。

三、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引领学生全面成长起来。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创新性思维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创新性思维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创新性思维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高中历史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之一。

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了解,更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

一、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在学习历史时,深入了解历史的背景和文化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样的了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启发他们发现历史背后的规律和关联。

例如,在学习古代欧洲历史时,学生可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包括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教会腐败等,从而理解为什么文艺复兴会在欧洲兴起。

这样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发掘历史事件和人物背后的创新思维和动力。

二、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可以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文献、研究历史事件的不同解释和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

同时,学生也可以尝试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历史问题。

通过这样的思考和分析,学生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主动参与历史研究除了学校的教学内容,高中生还可以主动参与历史研究,以培养创新思维。

他们可以参加历史研究社团、参观历史博物馆、研究历史文献等。

参与历史研究可以让学生深入研究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或时期,从而培养其深入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采集素材、整理资料、进行讨论等方式,深入研究历史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四、跨学科结合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跨学科的学习可以拓展高中生的思维领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时,学生可以结合文学、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深入了解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和艺术。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历史,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

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学习中,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热爱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

首先,我认为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包含了前人一切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汇。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是历史学社会功能的突出表现。

因此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

这样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就会觉得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

我还注意用学过的历史思维方法去联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分析历史现象。

例如,在讲到苏联与德国法西斯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为防范德国的侵略,为作战做了一些准备,加紧东部的开发和经济建设,并将重工业迁往东部。

这些准备工作为苏联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就此我联想到我们国家正在开发大西北。

提到此,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结果得出了新颖的结论,开发大西北不仅仅是发展了中国经济,还具有战略意义,获得了创造性思维成果。

因此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思想不但受到教育,比较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

具体方法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

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

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例如二战影响,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另外阅读时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历史核心基础是指根据新课程标准,将诸多历史事物高度浓缩、提炼,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据中心地位,起到主旨作用的学科知识。

历史核心基础知识最具辐射性,且最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其辐射性体现在历史学科内在逻辑中,具有能够派生其他知识的功能。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历史核心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联想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体系。

历史时空联想能力例如,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这个核心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时间的联想: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6世纪初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0世纪初期);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空间维度联想:16世纪初期新航路开辟—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20世纪初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联想中,使学生脑海中不断闪现不同时段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具体场景。

历史异同联想能力历史教学一方面要在庞杂的历史知识中探寻其中的核心基础知识,使之形成学生易于掌握的知识框架结构;另一方面还要运用核心基础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都是以历史事物的异同关系来分类梳理的,是通过异同联想而发挥作用的。

异同联想又有近似联想和对比联想两种情形。

近似联想是运用最直接、最广泛的一种联想。

例如,画家达·芬奇能从泥墙上的裂纹形状联想到与之相近似的各种人物、动物图形,创造出许多惊人的绘画;莱特兄弟通过对■的联想,制作了飞机后缘能够弯折的机翼;中国古代木工鼻祖鲁班通过对茅草的联想,发明了锯。

通过近似联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鉴古知今”、“古为今用”这个古与今之间的借鉴点。

例如,从孔子兴办私学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联想到现代多元办学体制;从曹操屯田而后统一北方,联想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对壮大革命力量、推动中国革命的作用。

当然,要使这些联想升华到理论的层面,还必须借助教师对具体历史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指导,在“同”中求“异”。

谈历史教学中学生联想思维的培养

谈历史教学中学生联想思维的培养

谈历史教学中学生联想思维的培养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的不同联系反映到人的大脑,可以形成联想。

联想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形式,是指在感知或追忆某一历史事物时,想到与之相联系的许多事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记忆方法。

历史学科具有丰富性、复杂性、过去性和记忆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更具有重大作用。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一、接近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接近联想思维能力是指因为事物之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相近、相关而产生的联想。

苏联心理学家哥洛万斯塔芙认为:任何两个概念之间都可以通过相近的概念联想建立起联想的关系。

史海无涯,但历史有惊人的相似,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具有相关相近的历史知识纵横拓展,形成系统性。

例如,讲到1861年这一年时,引导学生回忆中外历史重大历史事件: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爆发南北战争、中国清政府设总理衙门等;再如讲到第二次时间大战德国在欧洲肆意横行时,可联想到日本对中国长达八年的侵华战争,以及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人犯下滔天罪行,由此联想到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中国人民反对一意孤行参拜靖国神社,从而告诫同学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努力学习,为国家民族强大而奋斗,在当今社会仍要提防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法西斯的威胁,争取世界和平。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容量又与当今社会时政大事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类似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类似联想是指从事物之间相似性方面联想。

例如: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19”这个数字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火警号码,由火警电话联想到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的史实,便于学生记忆。

三、对比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比联想是通过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与它具有完全对立或存在某种差异特点而引起的联想。

对比联想的思维过程,是先求同然后在扩展到差异。

例如:我国近代史上的八年抗日战争,前后历经八年,由爆发的年代(1937年)可以联想到抗战胜利的时间(1945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联想”起来
[摘要]我们能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能把学生“带”进历史的时空,那将会使枯燥的历史知识生动起来,使死气沉沉的历史事件鲜活起来,使离我们遥远的模糊的历史人物走近我们,清晰起来,甚至能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笑貌。

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从中得出对我们有价值的知识,比学会历史史实的相关知识更重要。

[关键词]联想时空场景多媒体
历史知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历史史实,其二是历史评论。

历史史实是历史评论的基础和出发点,历史评论是历史史实的引申和拓展,是我们后人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发表的看法和见解。

说到底,学习历史知识是为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现实服务的,学习历史知识的落脚点和归宿应该是历史评论,是我们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汲取经验,这是历史教学的关键和着眼点。

因此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善于处理好这两部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处理好这两部分内容的起承转合,相互衔接,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科学理念,落实历史教学的目标,使历史课教学真正做到既让学会了历史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既使学生了解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图景,又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既让学生理解了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又初步了解和学会了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实现历史教学的多维目标。

对第一部分内容教学时,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带”进历史时空,把他们的思维拉回到历史事件,回到历史场景中,回到历史人物身边,与其同呼吸共命运,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身置其中,仿佛亲身经历了历史事件,仿佛亲眼目睹了历史人物,不经意间也成了那个历史事件的参与者,见证人。

这就是要善于“带进去”。

试想,如果我们能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能把学生“带”进历史的时空,那将会使枯燥的历史知识生动起来,使死气沉沉的历史事件鲜活起来,使离我们遥远的模糊的历史人物走近我们,清晰起来,甚至能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笑貌,这样的历史课一定不单调,不乏味,学生一定不会厌烦,头疼,不感兴趣。

笔者在教学中,针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尝试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使用多种手段把学生“带”进历史时空。

其一,运用生动的语言,逐渐把学生的思维拉进历史。

这要求教师一定要精心组织语言,事先精心策划,运用心理学知识,能真正用话语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他们的思维能跟着你语言描述的历史画面前进。

比如,要善于进行时空的转换,用“300 年前的某地,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 “就在距离我们今天500 年的某国,一幕悲壮的历史剧正在上演”,或者教师运用生动的感染力极强的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某件历史事件的细节,或者多问学生这样的问题:“假如当时让你处理这件事,会如何?” “假如你是某某,你会怎样?” … … 总之,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一下子把他们的思维从眼前的现实中拉走,进入历史时空,然后展开生动的历史画面,教师和学生一起去体验,去感受。

其二,运用历史图片或有针对性的历史图画,在教学中,借以渲染气氛,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到真实的历史。

比如,学原始社会历史,因为学生对其知之甚少,脑子里没有感性认识,思维很难回到几十万年前,这时运用生动逼真的历史图片,展示一幕幕原始居民的生活、劳动场景(尽管有的是想象图),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感性认识,从而最终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原始社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学其他历史知识也同样可以运用大量的历史图片,展示历史场景,再现历史,真正把学生“带”进历史时空。

其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电视,录象,多媒体等播放历史影片,历史人物的活动,电视剧片段,这是“带”学生进历史时空最为有效也最直接的手段。

需要教师注意的就是在使用历史影片和电视剧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选取材料,不能因此而把历史课上成“看电影或电视”课,那样“喧宾夺主”有违使用此手段的本意。

使用历史影片和电视,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起到“带”学生的思维进历史时空的目的即可,针对教材该拓展的就大胆拓展,该简略的就勇敢简略,要特别注意材料的取舍,自己要把握好分寸,进行有针对性的剪辑,然后再把它带到课堂。

在把学生“带”进历史时空,充分了解历史史实的基础上,下一步关键的就是要善于把学生从历史时空“领”出来,从今天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以便从中学到经验和教训,为现实服务。

读史以明,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说到底,任何教育都是为现实服务的,尤其是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历史知识都是建立在今人在一定的史学和哲学理论基础上的,史学理论与对待历史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构建历史学科大厦的基石和框架,因此学习历史决不是单纯为学历史而学历史,主要是让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和历史人物身上,学到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利的东西,能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正确评价历史。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从中得出对我们有价值的知识,比学会历史史实的相关知识更重要。

总之,历史课教学是一个融知识性、趣味性与理论性于一体的大熔炉。

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既做到传授知识又跳出知识对历史进行评价,既注重历史史实的了解更注重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历史课上有一个充分的体验,真正做到处处以人为本。

教师在“带进去”和“领出来”之间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带领学生驰骋于历史的天空,真正落实历史教育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