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复习检测题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
1、宋濂,字,号,朝人。
有《宋学士文集》。
2、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
本文是一篇赠序。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二、解释下列加线字。
余幼时即嗜学致书以观假借于藏书之家弗之怠录毕走送之稍逾约因得遍观群书益慕圣贤之道无硕师名人尝趋百里外执经叩问德隆望尊稍降辞色援疑质理礼愈至俟其欣悦卒获有所闻负箧曳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腰白玉之环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緼袍敝衣禀稍之供岁有裘葛之遗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冻馁之患博士为之师非天质之卑流辈甚称其贤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言和而色夷故道为学之难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2、同舍生皆被绮绣四、解释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8、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9、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10、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1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1、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4、文章开头的“ 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 加冠”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还能从古代汉语中找出类似的用法吗?试举一例。
8、从文中找出几处形象描写的例句,并写出从什么角度写的?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15、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16、“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回答。
17、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全文中心论点)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8、文中“心不若余之专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19、写出本段中与上文四组对比关系的词语。
《送东阳马生序》检查性过关练习
《送东阳马生序》检查性过关练习学号:姓名:1、生字注音怠( )俟( )箧( )屣( )皲( )媵( )衾( )( )( )烨( )緼( )叱( )咄( ) 被绮..绣2、说明加点的词余幼时即嗜学( )( ) 无从致( )书以观每( )假( )借于藏书之家弗之怠( )走( )送之不敢稍逾约( ) 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余因( )得( )遍观群书既( )加冠( )益( )慕( )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 )尝( )趋( )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 ) 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 )其室未尝稍降( )辞色(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即:就。
嗜:喜爱,爱好。
致:取得,那个地点是“买到”的意思。
每:常常。
假借:同借义。
弗之怠:即弗怠之。
怠,懈怠,放松。
走:跑,引伸为“赶快”。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既:差不多。
加冠: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进入成年。
硕师:才学渊博而有名望的老师。
硕,大。
趋:快步走,奔赴。
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
执经叩问:拿着经书请教问题。
德隆望尊:即“德高望重”。
填:充塞,挤满。
降:和缓。
辞色:言辞语气和表情态度。
援:引,提出。
质:询问,请教。
请:请教。
或:有时。
叱咄:大声斥责。
至:周到。
俟:等待。
卒:最终。
箧:书箱曳屣:拖着鞋子,形容匆忙赶路的模样。
穷冬:隆冬,深冬,严冬。
皲裂:皮肤受冻开裂。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_含答案
送东阳马⽣序练习题_含答案《送东阳马⽣序》练习题⼀、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笔录,计⽇以还。
天⼤寒,砚冰坚,⼿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患⽆硕师、名⼈与游,尝趋百⾥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弟⼦填其室,未尝稍降辞⾊。
余⽴侍左右,援疑质理,俯⾝倾⽿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不敢出⼀⾔以复;俟其欣悦,则⼜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中加粗的字。
假:⾛: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⑴①余因得遍观群书得:②得之⼼⽽寓之酒也得:⑵①⾊愈恭,礼愈⾄⾄:②⾄舍,四肢僵劲不能动⾄:③⾄理名⾔⾄:⑶①稍稍宾客其⽗稍:②不敢稍逾约稍:3、请写出⼀个表现作者读书刻苦的句⼦:4、下⾯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A、先达德隆/望尊B、益慕圣贤/之道C、门⼈弟⼦/填其室D、⼿指不可/屈伸5、“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
”中的“稍”字的作⽤是___,它照应了“___”⼀句。
6、选出下⾯各句中“其”字⽤法不同的⼀项()A、门⼈弟⼦填其室B、或遇其叱咄C、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D、俟其欣悦7、⼈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9、划分朗读节奏⑴余因得遍观群书⑵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0、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___”与“___”之间的⽭盾决定的(摘录原⽂回答)11、“先达”对弟⼦“未尝稍降辞⾊”,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
12、在原⽂中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意思13、作者在记述⾃⼰的求学经历,却⼤篇幅地写⽼师的严厉,作⽤是什么14、选段分别从哪两⽅⾯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阅读并完成“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含参考答案)《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阅读: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 (2分)3、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2) (3) (3分)1、3分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
(原句中词语翻译错一个扣分,句子不通顺扣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2、2分因为我守信,按时还书。
3、3分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各1分)二、对比阅读:[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③,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①怠:懈怠。
②箧:书箱。
③舍:学舍,书馆。
④媵人:服侍的人。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箱。
③或:有时。
④庵:茅草小屋。
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
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
《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归纳测试卷
《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归纳测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文学常识(4分)《送东阳马生序》作者,朝文学家。
生:,序:二、理解默写(4分)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慕艳意”?2.篇末交代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三、解释下列加点字词(每题1分,共53分)余幼时即嗜.学: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弗之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又患.既加冠..硕,...:硕师益慕.圣贤之道:无名人与游.以是:.尝:..趋.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辞色,援疑质理:援质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礼愈至.:俟.其欣悦负箧曳屣:穷冬..烈风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同舍生皆被.绮绣朱缨.腰.白玉之环右备容臭..。
..:臭,烨然缊袍敝衣....处其间:缊敝略无慕艳......意:口体之奉四、重点句子翻译(每题2分,共24分)1、无从致书以观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4、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5、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6、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7、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8、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
9、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10、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五、课文内容理解(共15分)1、文章从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和用心之专?(3分)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作者求学时的艰难困苦?(2分)3、本文是写给马生的,却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2分)4、作者在写自己的清苦生活时,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2分)5、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2分)6、请列举两个古人刻苦求学的事例(2分)7、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2分)附:部分答案翻译: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
《送东阳马生序》测试题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测试题含答案《送东阳马生序》测试题含答案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试题精练:古诗文阅读(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16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①,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文不识:人名。
18.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1)无从致书以观致(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3)色愈恭,礼愈至至(4)邻舍有烛而不逮逮1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和()(3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21.两文的作者是怎样解决读书的困难的?(每一点各四字)(2分)[甲][乙]22.从这两段文字看,主人公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相同原因有哪些?(说出两点即可)(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23.24两题。
(4分)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23.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
试谈谈你的看法。
(2分)2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一、填空题1.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的作品,其中“东阳”指的是今天的浙江省东阳市,而“马生”指的是______。
2. 宋濂在文中提到了自己求学的经历,他曾经“______”,以示对知识的渴望。
3. 文中“______”一词,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尊重和对老师的敬仰。
4. 宋濂在文中提到,他曾经“______”,这反映了他求学的艰辛。
5. 文中“______”一句,体现了作者对学习环境的重视。
二、选择题1.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提到,他曾经“负笈从师”,这表明他()A. 曾经担任过老师B. 曾经背过书C. 曾经背着书箱去求学D. 曾经因为学习而感到负担2.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提到自己“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这说明他()A. 家境富裕B. 家境贫困C. 家境一般D. 家境与学习无关3. 文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句话的意思是()A. 老师的道路已经很久没有传承了B. 老师的教诲已经很久没有被传承了C. 老师的学问已经很久没有被传承了D. 老师的名声已经很久没有被传承了4. 宋濂在文中提到,他曾经“徒步跋涉”,这表明他()A. 曾经徒步旅行B. 曾经徒步去求学C. 曾经徒步去工作D. 曾经徒步去游玩5. 文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强调的是()A. 老师的责任B. 学生的责任C. 家长的责任D. 社会的责任三、简答题1. 请简述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所表达的求学精神。
2. 宋濂在文中提到了哪些求学过程中的困难?3. 宋濂在文中是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敬仰之情的?4. 请解释文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含义。
5. 宋濂在文中提到了哪些学习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四、论述题1. 请结合《送东阳马生序》的内容,谈谈你对“学无止境”的理解。
2. 根据宋濂的求学经历,你认为当代学生应该如何看待学习?3. 请从《送东阳马生序》中提炼出几个关键词,并结合实际,谈谈这些关键词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送东阳马生序经典习题精选(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经典习题精选(附答案)篇一:《送东阳马生序》70练(附答案)《送东阳马生序》70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1)媵人持汤.沃灌()(2)同舍生皆被.绮绣()(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4)俟.其欣悦()(5)腰.白玉之环()(6)无从致.书以观()(7)以.衾拥覆,久而乃和()(8)录毕,走.送之.( ) (9)寓.逆旅主人 () (10)援疑质.理( ) (11)弗之怠.()(12)未尝稍降辞色.( ) (13)右备容臭..()(1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5)余幼时即嗜.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8)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9)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
(10)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1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1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1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4)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5)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3、找出表现作者幼时守信用的句子。
(2分)答:。
4、作者将自己求学时的“勤且艰”告诉马生,用意是什么?(2分)答:。
5.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2分)我的概括:6.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分)我的感悟:7.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2分)我的看法: 8.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3分)9.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的感受或体会。
10.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D.烨然/若神人11.第②段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作者的作对比,体现作者的精神追求。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送东阳马生序》测试题及答案(内含3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第一课时检测题含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
(1)宋濂字,号潜溪,初文学家。
著有《》。
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2)本文是作者晚年辞官后写的一篇的文章。
洪武十一年,作者从家乡进京朝见。
同乡马君则是国子监的学生,回原籍探亲前,来拜见作者。
于是,作者写了这篇文章作为赠序送与马生。
二、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解释。
1.四支僵劲不能动2.同舍生皆被绮绣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1.走送之(走古义:今义:)2.日再食(再古义:今义:)3.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今义:)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今义:)5.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趋:古义:;今义:)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义:;今义:)四、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①,辄以水沃面②;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③,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就。
沃:浇。
这是“洗”的意思。
③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1.解释加点的词。
(4分)①余幼时即嗜学()②录毕,走送之()③益慕圣贤之道()④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2.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肉食者谋之3.翻译句子(6分)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2分)5.甲段中写人物读书刻苦的语句是:(2分)6.甲文中“人多以书假余”的原因是:乙文中范仲淹“被谗受贬”的原因是:(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分)第一课时检测题答案一、一.文学常识填空。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
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作者是明朝著名文学家2、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
本文是一篇,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二、重点字词解释。
(1)余幼时即嗜学()(2) 无从致书以观()()(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4) 弗之怠( )(5) 走送之( ) (6) 不敢稍逾约()()(7) 既加冠( ) (8) 无硕师名人与游()(9) 尝趋百里外()(10) 门人弟子填其室( )(11) 未尝稍降辞色()(12) 援疑质理( )(13) 或遇其叱咄()(14) 礼愈至()(15) 俟其欣悦()(16) 穷冬()(17) 负箧曳屣()(18) 至舍()(19) 持汤沃灌()(20) 以衾拥覆()(21) 寓逆旅主人( ) (22)腰白玉之环( )(23)右备容臭()(24)烨然若神人()(25)緼袍敝衣()(26)略无慕艳意()(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四支僵劲不能动()通()2、同舍生皆被绮绣()通()(五)、古今异义1、走送之古义:今义:2、勝人持汤沃灌古义:今义:3、主人日再食古义:今义:三、译句: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4、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6、。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四、理解:(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4)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5)宋濂年轻时代求学的艰辛都表现在哪些方面:⑴。
⑵。
(3)。
(6)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与“ ”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
(7)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检测(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检测(满分:80分时间: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47分)1.文学常识填空。
(6分)本文选自《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字景濂,号潜溪,__________(朝代)初文学家。
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体裁),这是一种__________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__________之辞。
2.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弗之怠(dài) 既加冠(ɡuàn) 以乡人子谒余(yè)B.烨然(yè) 容臭(xiù) 言和而色夷(yí)C.朱缨(yīnɡ) 执经叩问(kòu) 有裘葛之遗(wèi)D.逾约(yú) 绮绣(qǐ) 主人日再食(sì)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先达德隆/望尊B.益慕圣贤/之道C.门人弟子/填其室D.手指不可/屈伸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录毕,走送之(完成)B.色愈恭,礼愈至(至于)C.尝趋百里外(曾经)D.无从致书以观(得到)5.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C.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D.岂他人之过哉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烨然若神人判若两人B.腰白玉之环腰缠万贯C.右备容臭臭味相投D.主人日再食再接再厉7.下列加点词的古今词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A.不敢稍逾约B.媵人持汤沃灌C.主人日再食D.右备容臭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腰白玉之环A.有仙则名B.披发文身C.以乐其志D.一狼洞其中9.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译文: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
)B.未尝稍降辞色。
(译文:不曾把言辞和脸色略变得温和一些。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加斜的词语的古今异义。
1.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媵人持汤沃灌:3.走送之: 4.左备容臭:5.或遇其叱咄: 6. 其将归见其亲也:7.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8. 日再食:9.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0.有司业、博士为之师11.卒获有所闻二、解释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 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意思是。
2.四支僵劲不能动通,意思是。
三、找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字词,并加以解释:1.手自笔录2.腰白玉之环3.县官日有廪稍之供4.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四、一词多义。
乐:心乐之()/ 以中有足乐者( )之:弗之怠()/ 不必若余之手录()至:至舍()/ 礼愈至()诸:今诸生学于太学()/ 假诸人而后见也()质:非天质之卑()/ 援疑质理()日:计日以还()/ 主人日再食()则: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则又请焉()得:余因得遍观群书()/ 求而不得()四、翻译下列句子。
1.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5.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6.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8.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9.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0.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1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2.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五、思考题:1.简述文章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作者成年以后求学艰难的?2.作者家贫,无从借书致书以观,却何以能遍观群书?3.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4.作者明知学习苦,却以顽强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去求学,是因为什么原因呢?(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送东阳马生序》参考答案一、1.患担心、忧虑;灾难、祸患 2。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检测题(含答案)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检测题(含答案)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烨(huá)然若神人B.余幼时即嗜(shì)学C.天大寒,砚(yàn)冰坚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kòu)问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先达德隆/望尊B.益慕圣贤/之道C.门人弟子/填其室D.手指不可/屈伸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录毕,走送之(完成)B.未尝稍降辞色(颜色)C.尝趋百里外(曾经)D.无从致书以观(得到)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者将穿戴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凸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5.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录毕,走送之_B.腰白玉之环C.主人日再食D.父母岁有裘葛之遗6.请结合名著内容,比较古典小说《水浒传》和《儒林外史》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7、填空(1)、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或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下基调的语句:____________(2)、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3)、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学习刻苦的句子:____________(4)、初步揭示学习勤奋态度的句子:___(5)、写作者幼时抄书原因的句子:___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送东阳马生序》常考题目
《送东阳马生序》常考题目一、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想表达什么意思?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为学之难,要想学业有成,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抵制各种享乐和物质诱惑,勤勤恳恳,专心致志,勉励马生能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学有所成。
二、在求学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找出其中的细节,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答:作者在求学中的困难有:1、求书之难,这是由于家贫造成的困难,作者用借书,抄书的方法克服。
2、求师之难,作者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方法克服。
3、生活之苦,主要是历经苦寒,破衣粗粮,作者以内心的充实,精神的强大来克服这一困难。
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
“同舍生皆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秀烨然若神人。
”运用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了同舍生服饰华美,衬托出作者“缊袍敝衣”的朴素,生活的艰苦。
三、课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有什么作用?答:①“或遇其叱咄,色食恭,礼愈至”的作用(写老师严厉的作用),用“乡之先达”的倨傲粗暴与作者的谦虚恭敬形成对比,表现了求师之难,突出作者一心向学,不怕羞辱的学习态度。
②“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对比,衬托作者生活的艰苦,突出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求学的专心。
③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突出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四、文中的“勤且艰”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勤:勤奋抄书、读书、勤于向老师请教。
艰:从师路途遥远,生活条件艰苦。
五、作者学有所成的原因?(精神品质)在文中还有哪些精神品质?答:勤奋好学,不怕艰苦,诚实守信,博览群书、虚心求教,不怕困难,战胜困难,以苦为乐、意志坚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关心后学,谆谆教诲,自我反省,坦诚率真。
六、文中第二段环境描写的作用?答:“穷冬、烈风、大雪”分别从季节、天气、环境等方面描写了环境的恶劣,从侧面烘托出作者外出从师求学时旅途之艰,奔走之苦,突出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
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试题3(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为以下加点字注音。
①瞥学()②迨约()③俟()④哆型()⑤救裂()⑥睽人()⑦箧()⑧继袍()2.以下句子中和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口以还。
B.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低耳以请;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1).寒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
3.以下关于《送东阳马生序》这一课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是明初文学家。
B.在这篇课文里,作者用自己少年求学的艰辛来激励后进要勤奋读书不怕吃苦。
C.东阳是一个地方名,马生就是宋濂门下一个姓马的学生。
D.古代用“冠”或“加冠”来表示年已经到了二十岁,己经成年。
4.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又审无硕师名人与游,学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A.②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
()A. ①忧虑、担忧经常②等到B.①忧虑、担忧曾经②看见C.①忧虑、担忧曾经②等到D.①忧虑、担忧经常②看见5.以下各句中说法,与本文不相符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 “先达”就是指那些有道德又有学问的老前辈的尊称。
B.在古代,有些学生经常佩戴香袋来增加身上香气。
C.作者年少家贫,因此常常借别人家的书来读,每一次读完后就急忙送给人家。
D.明代初年,学子游学,经常是把书箱背在肩肪上。
6.作者认为自己“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课文中原话回答。
7.翻译句子。
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
二、阅读与鉴赏(-)课内阅读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暮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送东阳马生序检测题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满分70)学校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24分)(一)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选出下面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嗜学(shì)砚冰(yàn)逾约(yú)B.既加冠(guān)硕师(shuò)叱咄(chì duō)C.俟其欣悦(sì)负箧曳屣(qiè xǐ)皲裂(jūn)D.媵人(yǐng)以衾拥覆(qīn)容臭(chòu2.下面加粗词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既加冠(帽子)执经叩问(磕头)B.或遇其叱咄(训斥,呵责)负箧曳屣(书箱,鞋子)C.持汤沃灌(热水)烨然若神人(光彩照人)D.录毕,走送之(跑)色愈恭,礼愈至(周到)3.选出加粗“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不敢出一言以复。
C.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4.选出朗读停顿节奏划分不对的一项是()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5.选出对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我在两边站着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去邀请人家。
B.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我则穿着破旧的衣服处在他们中间,略微有一点羡慕的意思。
C.侯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D.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因此我即使天资愚钝,也最终获得了学识。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每题1分,共3分)(1)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______(2)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_____________(3)四支僵劲不能动。
_____________7.《送东阳马生序》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测试题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测试题
一、通假字:
①四支僵劲②同舍生皆被绮绣支:被:
二根据要求默写: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三按照课文回答问题
1 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2 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四翻译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勤且艰若此。
五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
参考答案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东阳马生序》检测题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0分)
⒈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⒉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⒊无从致书以观(得到)⒋录毕,走送之(完)(跑)⒌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⒍益慕圣贤之道(更加)
⒎持汤.沃灌(热水)⒏尝趋百里外(跑)
⒐或遇其叱咄(有时)(责骂,呵斥)
⒑俟其欣悦(等待)
⒒故余虽愚(所以,因此)⒓卒获有所闻(最终)
⒔媵人持汤沃灌(热水)⒕久而乃和(才)
⒖腰白玉之环(腰佩)⒗烨然若神人(光彩照人的样子)⒘主人日再食(两次)⒙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二、翻译下列句子(每个4分,共32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2)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3)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4)而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
(5)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服侍的人拿着热水给我浇洗,用被子把我包裹起来,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6)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同住的同学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装饰华贵的帽子,腰间佩戴着白玉环。
(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穿不如别人。
(8)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在旅店里,店主人每天让我吃两顿,也没有美味的鱼肉可以享用。
三、理解填空:(每个3分,共12分)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同舍生的“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填空:
○1余幼时即嗜学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四、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1、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作者在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
3、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
4、读完此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六、回答下列问题
1、幼时得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2、形成对比,衬托作者生活条件的艰苦,突出了作者专心学习,以获取知识为乐的刻苦精神。
3、老师的严厉,衬托作者虔诚和恭敬的学习态度,突出他求师的艰难。
4、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
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