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环境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1. 课程背景地球上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和健康。

因此,环境教育成为了当今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程将以环境教育为主题,通过教育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力。

2.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行动力;- 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技能。

3. 教学内容3.1 环境问题的概述- 全球变暖及其影响-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水资源问题及其影响- 大气污染及其影响- 土壤污染及其影响3.2 环境意识的培养- 环境道德与价值观的培养- 换位思考与亲近自然的意义- 环境伦理的重要性3.3 环境保护行动的实施- 节能减排的实践- 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 植树造林和保护野生动物3.4 环境保护技能的提升- 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 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4. 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深入了解环境问题。

-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和网络资源等多媒体手段来呈现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

5.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考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环境行动和问题解决能力。

6. 扩展活动- 举办环境保护主题演讲比赛;- 参观当地环境保护项目;- 召开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培养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环境保护技能。

只有通过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才能构建一个更美好、更可持续的环境。

希望通过环境教育,让学生更加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去。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清洁、更美丽的地球家园。

环境教育教案(通用

环境教育教案(通用

环境教育教案(通用教案名称: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环境教育》的第1章,详细内容包括:环境的定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2. 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环境的定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难点: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环保行为的养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 知识点讲解:讲解环境的定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环保行为的实践。

4. 随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实际操作和思考。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在生活中可以实践的环保行为。

6. 分享与展示: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六、板书设计:环境的定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可以实践的环保行为,并说明原因。

答案:例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

2. 作业题目:查找一种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答案:例如:空气污染问题,解决方法: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发展清洁能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

同时,可以让学生关注环保新闻,了解当前环保形势,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环境教育》的第1章,详细内容包括:环境的定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基础,需要重点掌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2. 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环境的定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难点: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环保行为的养成。

《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1. 引言环境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培养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和行为。

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面临着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挑战。

因此,开展环境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基于活动的环境教育方案。

2.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行为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概念清晰的环境保护知识;•环境问题的实例分析;•团队合作与环境保护;•制定个人环保计划。

3.2 教学方法•演讲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并展开讨论;•观察与实验:进行环境保护实例观察和实验活动;•分组活动:分组进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制定;•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活动体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4. 教学步骤4.1 环境保护知识普及(30分钟)•学生整理环境保护的概念,并通过演讲的方式向全班进行分享;•教师讲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当前面临的挑战;•学生讨论环境问题,引导思考环境保护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4.2 环境问题实例分析(40分钟)•教师介绍几个环境问题的实例,如水污染、垃圾处理等;•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环境问题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展示和讲解。

4.3 团队合作与环境保护(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制定;•每个小组需要考虑实际环境问题,制定可行的环保行动计划;•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助,帮助小组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环保行动计划。

4.4 情景模拟活动(30分钟)•教师组织环境问题的情景模拟活动;•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体验环境问题带来的压力和危害;•活动结束后,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模拟活动体验带来的思考和感受。

4.5 制定个人环保计划(40分钟)•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制定个人环保计划;•计划中需包含具体的环保行动和时间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进行制定;•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环保计划。

环境教育课教案

环境教育课教案

环境教育课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自然,保护环境——环境教育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2. 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教育的概念和意义2.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3. 环境污染及其影响4.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环境教育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美好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周围环境的变化和问题。

4. 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意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 设计小组活动或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参与环境保护,如组织垃圾分类、植树活动等。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表达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和承诺。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2. 户外实地考察工具和记录表3. 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4. 学生参与的环境保护项目设计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的讨论和提问3. 学生的实地考察记录和小组活动成果4.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和承诺表达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义务植树、垃圾分类等2.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环境的关注和爱护3. 组织学生参观环保展览或参与相关讲座活动,拓展学生的环保知识和视野。

环境教育备课教案

环境教育备课教案

环境教育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掌握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产生原因,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出解决方案,并倡导环保行为。

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态度和习惯,促进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难点:学生对于环境问题深层次原因的理解和分析。

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环保行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这些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和解决?”2. 知识讲解阐述环境问题的定义、分类及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包括生态平衡、资源可持续利用、人类健康等方面。

3. 案例分析选择典型的环境污染案例,如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详细分析案例发生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环保部门的负责人,你会如何处理这个案例?”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环境相关的主题,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小组成员共同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辅助教学讲解。

结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环境问题相关的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可以是自己的环保实践经历,也可以是对某个环境问题的深入分析。

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课堂练习,根据答案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价。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8篇(1)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8篇(1)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自然资源概述”,第二节“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第三节“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意义与措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

2. 掌握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意义与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合理利用的意义与措施。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环境恶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引入本节课主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正在恶化,那么作为地球上的居民,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呢?”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2. 新课内容讲解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活动:以我国某一地区的自然资源利用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意义与措施。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4. 例题讲解教师活动: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及方法。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理解解题过程。

5. 随堂练习教师活动:布置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相互交流讨论。

学生活动:回顾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2. 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3. 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意义与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2)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特点。

(3)举例说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2. 答案:(1)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2)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环境教育课教案优秀5篇

环境教育课教案优秀5篇

环境教育课教案优秀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与问题”,第三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与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与问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与措施。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上的美丽自然风光,引发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关注,提出问题:“什么是自然资源?它们有什么重要性?”2. 新课导入:讲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3. 讲解: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与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与措施,并进行分享。

5. 例题讲解: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为例,讲解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六、板书设计1. 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2.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与问题3.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与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家乡的自然资源利用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从实际出发,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进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我国自然资源利用方面的新闻和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8篇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8篇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自然资源概述”,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分布”,第三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分布,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及合理利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自然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细节:教师展示地球自然资源分布图,学生观察并思考。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合理利用。

细节:教师讲解教材内容,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细节: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例题。

细节:教师讲解例题,学生跟随思路,共同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关于自然资源分类、分布及合理利用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细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反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份关于“我身边的自然资源”的调查报告。

答案: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完成调查报告。

2. 作业题目:谈谈你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关于环境保护的书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细节:教师推荐书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分享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高一年环境教育教案

高一年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课时人与生物圈【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理解)。

(2)生物圈的保护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2.态度观念方面生物科学作为新世纪的领先科学,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危机,粮食危机,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密切相关。

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

因此进行环境教育是国策教育也是国情教育和素质教育。

环境意识要成为学生的基本素质。

要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掌握一些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养成爱惜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义务感和环境道德观念。

本节以酸雨为例,真切地反映了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关系,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增强学生的使命感,热爱环境热爱地球,提高拯救、优化环境的意识。

3.能力方面:(1)自主探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2)理论和联系实际、联系热点的问题(3)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重点、难点】1.重点: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全球性环境问题,理解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了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2.难点:硫循环【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查阅各种媒体资料,了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形成的原因、危害、防治措施,各组综合所收集的资料,各选一代表课堂发言。

2、查阅各种媒体资料,研究并探讨生物圈的稳态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问题提示:有人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你对这种说法是怎样认识的?什么是“人与生物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什么是能源的清洁生产?你知道的新能源有哪些?你如何认识教材中提到的“原料——产品——原料——产品”这一生产模式,能举例说明吗?各组综合所收集的资料,各选一代表课堂发言。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通过复习生物圈的形成及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引入问题:人类能够依靠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来控制人口增长吗?经过师生的讨论导出全球性环境问题。

环境教育高中化学教案

环境教育高中化学教案

环境教育高中化学教案
【教学科目】:高中化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2. 掌握环境污染的种类和成因;
3.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

【教学重点】:
1. 环境污染的种类和成因;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教学准备】:PPT、教材、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境污染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了解他们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看法。

二、展示PPT,介绍环境污染的种类和成因,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
影响。

三、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环境污染对实验室环境的影响,引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五、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环保活动,如清洁环境、节约能源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环墫污染的影响、种类、成因和环境保护
的重要性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从实践中培养出一些环保的行为习惯。

希望学
生能够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节“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与问题”;第三节“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问题。

2. 培养学生树立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 使学生掌握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分类、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问题、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环境教育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0分钟)(1)讲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问题。

(2)介绍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3.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有关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些有关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举例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问题。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 答案:(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分布不均,开发难度大。

存在的问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2.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 生活中的环保行动4. 环保法律法规与政策5. 环保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生活中的环保行动、环保法律法规与政策。

2. 教学难点: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途径、环保法律法规的具体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危害、成因及解决途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环保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环保法律法规。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环保行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环境教育》2. 课件: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生活中的环保行动、环保法律法规与政策3. 环保实践活动材料: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4. 参考资料:环保法律法规、成功环保案例六、教学进程:1. 章节一: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分析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2. 章节二: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以及环保方法,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3. 章节三:生活中的环保行动课时:2课时4. 章节四:环保法律法规与政策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介绍我国的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环保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5. 章节五:环保案例分析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环保法律法规,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40%。

2. 实践报告: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后的报告,占总评的30%。

环境教育的教案(精选

环境教育的教案(精选

环境教育的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节“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及其问题”,第三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我国自然资源现状。

2. 培养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3. 使学生掌握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自然资源的分类、我国自然资源现状、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我们国家拥有这么丰富的自然资源,你们知道它们都有哪些吗?这些资源是如何分类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20分钟)(1)讲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我国自然资源现状。

(2)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

(3)介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己家乡的自然资源现状,并提出保护措施。

六、板书设计1.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2. 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及问题3.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自己家乡的自然资源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2. 答案:(1)家乡的自然资源种类及现状。

高一生环保教育教案(精选2篇)

高一生环保教育教案(精选2篇)

高一生环保教育教案(精选2篇)高一生环保教育篇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面临的共同话题,树立节约用水的环保观念,并乐意宣传,明确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生活小事。

力图体现的教学特色:A、生活性B、实践性C、活动性D、探究性E、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1、八只苹果,八把小刀。

2、每个小组分若干硬纸片。

3、调查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普遍现象。

4、设计一些节水措施。

5、制作CAI。

学生活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6×7 (42人)课时安排:一教时教学步骤:一、课前谈话,调节氛围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导入学习1、从生活经验入手导入学习,谈谈淡水对生活的重要性。

2、了解地球上的淡水与海水的组成比例,初步认识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情况。

3、播放录像。

4、学生谈谈观看后的体会。

5、教师小节过渡,导入“游戏”。

三、切苹果,体验水资源的严重缺乏1、师导言:把切苹果当成是我们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那么人类资源实际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多少呢?2、游戏:第一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一半左右吗?为什么?(不是!)第二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四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三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八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四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十六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五次切苹果,教师切下1/16苹果片上的苹果皮,然后沉重得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1/16苹果片上的这么一层薄薄的苹果皮,就相当于我们全球60多亿人口可以利用的总的淡水资源!3、学生谈谈做了这个游戏之后的体验。

4、问题: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5、认识中国面临的严重缺水问题。

四、集体讨论:水污染如何防治?五、小记者调查行动学生汇报,通过调查的生活中浪费用水的现象,谈谈认识。

六、在停水的日子里1、导言:相信大家都经历过停水的日子,能说说你的体会吗?2、生汇报: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真实体验,体会停水带来的种种不便。

高中环境教育课程教学计划

高中环境教育课程教学计划

高中环境教育课程教学计划(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范本、心得体会、自我鉴定、辞职报告、活动方案、实习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all kind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contract model, experience, self-appraisal, resignation report, activity plan, internship report,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and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环境教育课程教学计划高中环境教育课程教学计划篇1我校本学期环境教育教学安排工作如下: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及《绿色学校创建指南》、西安市制定的《西安市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建档规范的通知》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建绿色学校为目标,从而进一步推进我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高中环境教育课程教学计划

高中环境教育课程教学计划

高中环境教育课程教学计划高中环境教育课程教学方案通过组织老师学习,使全体老师形成共识,学科渗透是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高中环境教育课程教学方案,欢迎阅读参考!篇一:环保教育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环境爱惜对于科学进展,协调进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环境爱惜,教育为本。

环境教育是环境爱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基本手段之一。

爱惜和改善环境,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奋斗,不懈努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将来和希望,也是将来环境的仆人。

逐步树立宠爱环境,爱惜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中同学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历史和社会赐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20**年,学校将连续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校内”的总目标之一和创建“绿色学校”的要求,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环保教育活动,普及环保学问,不断提高环保学问水平,增加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此推动学校的素养教育。

二、环境教育目标培育同学宠爱祖国,关怀家乡的环保事业,关怀同学进一步增长环保学问,把握环保基本方法,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同学参与环保实践,从小培育同学良好的环保习惯。

以创建国家绿色学校为抓手,努力建设生态校内,为最终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三、中心工作(一)努力争创绿色学校连续绿化校内,使校内绿化掩盖率高标准超省标。

整体优化校内环境,利用宣扬阵地(橱窗、黑板报等)宣扬环保学问,老师以身作则,领先垂范,创文明办公室,师生共创“绿色学校”。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师资队伍1.为了使学校的环境教育落到实处,要调整和充实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要构成我校环境教育的组织机构,全方位、立体式地推动环境教育。

2.强化师资队伍。

要想使孩子具有猛烈的环保意识,具有较高环境教育素养的老师是关键。

我们准备实行以下措施:a.加强对老师的环保培训,在教学业务培训的同时结合环保培训。

b.制造机会,组织校领导和老师参加环保专题培训班。

环境教育的教案范文

环境教育的教案范文

环境教育的教案范文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共包括十个章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种类和严重性。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环境问题的种类1. 空气污染2. 水污染3. 土壤污染4. 噪音污染5. 光污染第二章:环境问题的原因1. 工业污染2. 农业污染3. 生活污染4. 交通污染5. 自然灾害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原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问题和解决方案。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建议。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环保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参与环保活动的情况:观察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活动1. 观看环保视频:选择一部与环境问题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

2. 环保知识小测试:设计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小问题,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制作环保宣传海报:分组让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份环保宣传海报,展示他们的创意和对环保的理解。

4. 环保行动计划:让学生制定自己的环保行动计划,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节约用水等,并进行分享。

七、教学资源1. 环保视频:选择一部与环境问题相关的视频,如《地球上的星星》。

2. 环保知识小测试题库:准备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小问题,用于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环保宣传海报模板:提供一些环保宣传海报的模板,以便学生制作。

4. 环保行动计划表:提供一份环保行动计划表,供学生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

八、教学安排1. 第一章:环境问题的种类(2课时)2. 第二章:环境问题的原因(2课时)3. 第三章:环保知识小测试(1课时)4. 第四章:观看环保视频(1课时)5. 第五章:制作环保宣传海报(2课时)6. 第六章:环保行动计划(1课时)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避免传递错误的信息。

高中环境保护教案

高中环境保护教案

高中环境保护教案【篇一:环境保护教案】环境保护教案讲师冯海山环境保护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大气污染的种类。

2.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水污染的种类。

3.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土壤污染的种类。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及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污染的措施。

教学过程学生阅读教材,师生一起讨论。

一、人类生存环境的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主要由大气、土地、水、矿产、森林、生物、生活居住区,风景游览区等诸多要素构成。

二、环境污染的分类1.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2.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3.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污染。

《考试说明》在总体测试目标中指出:“考试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和生产中各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我们主要从大气、水、土壤三方面分析我们周围的环境问题。

三、大气污染同学们阅读p 至p 页,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1.大气污染的含义当大气中某些有毒、在害物质的指标超过正常值或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就发生了大气污染。

把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写在卡片上。

2.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漂浮颗粒物;硫的化合物;氮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含卤素的化合物;放射性物质;……将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写在卡片上。

3.大气污染的形成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有害烟尘、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使用矿石燃料的动力机械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4.大气污染的危害有毒氧化物、烟尘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物的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人与生物圈【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理解)。

(2)生物圈的保护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2.态度观念方面生物科学作为新世纪的领先科学,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危机,粮食危机,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密切相关。

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

因此进行环境教育是国策教育也是国情教育和素质教育。

环境意识要成为学生的基本素质。

要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掌握一些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养成爱惜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义务感和环境道德观念。

本节以酸雨为例,真切地反映了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关系,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增强学生的使命感,热爱环境热爱地球,提高拯救、优化环境的意识。

3.能力方面:(1)自主探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2)理论和联系实际、联系热点的问题(3)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重点、难点】1.重点: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全球性环境问题,理解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了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2.难点:硫循环【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查阅各种媒体资料,了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形成的原因、危害、防治措施,各组综合所收集的资料,各选一代表课堂发言。

2、查阅各种媒体资料,研究并探讨生物圈的稳态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问题提示:有人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你对这种说法是怎样认识的?什么是“人与生物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什么是能源的清洁生产?你知道的新能源有哪些?你如何认识教材中提到的“原料——产品——原料——产品”这一生产模式,能举例说明吗?各组综合所收集的资料,各选一代表课堂发言。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通过复习生物圈的形成及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引入问题:人类能够依靠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来控制人口增长吗?经过师生的讨论导出全球性环境问题。

(二)新课学习:一、酸雨及全球性环境问题(一)全球性环境问题1、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和同学共享,谈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2、在同学讨论交流后完成中下列内容(1)、生物圈稳态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生物圈索取资源的数量和速度急剧增加,向环境中排放的废物也也远远超过了生物圈的自动净化能力。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土地沙漠化、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温上升、臭氧层损耗、酸雨。

(二)酸雨1、定义:2、成因:3、大气中SO2的来源:4、硫循环:引导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碳循环的过程,结合物质循环的有关知识在《学案》中画出硫循环简图,并比较其异同。

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硫是如何竟如生物群落的,硫在生物群落中流动的途径,硫是如何从生物群落进入环境的。

1、酸雨的危害:结合所学化学知识讨论酸雨的危害,针对对动物、植物、人以及环境的影响来讨论,酸雨对植物、动物以及人的危害:2、防治措施:结合硫循环,引导学生从增加硫进入生物群落的量和减少硫的排放量方面讨论,明白酸雨的防范措施。

二、生物圈的稳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和同学共享,交流并探讨生物圈的稳态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问题提示:有人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你对这种说法是怎样认识的?什么是“人与生物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什么是能源的清洁生产?你知道的新能源有哪些?你如何认识教材中提到的“原料——产品——原料——产品”这一生产模式,能举例说明吗?2、在同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生物圈稳态意义,并从能源方面、物质方面以及野生动物资源方面讨论维持生物圈稳定的措施总结:地球不是属于人类的,但人类是属于地球的。

维护地球生态稳定的主动权掌握在人类手中。

附:学习资源卡资料一: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人类能在短期内把山头削平、令河流改道,百年内使全球森林减少50%,这种毁灭性的干预导致的环境突变,导致许多物种失去相依为命,赖以为生的家——生态,沦落到灭绝的境地,而且这种事态仍在持续着。

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67%的物种遭受生存环境丧失、退化与破碎的威胁。

世界上61个热带国家中,已有49个国家的半壁江山失去野生环境,森林的砍伐,湿地被排干、草原的翻垦、珊瑚遭破坏……亚洲尤为严重,孟加拉的94%、香港的97%、斯里兰卡的83%、印度的80%的野生生境已不复存在。

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如森林没有了,林栖的猴子与许多动物当然“无家可归”了,“生态”一词原本就是来源于希腊文ECO即“家”“住所”之意。

灭绝物种中,迁徙能力差的两栖爬行类及无处迁徙的岛屿种类更为明显,马达加斯加上的物种有85%为特有种,狐猴类就有60多种,1500年前人类登岛后,90%的原始森林消失,狐猴类动物仅剩下28种(包括神密的、体大如猫的指猴)。

大陆生境的片断化、岛屿化是近百年来日趋严重的事件,这不仅限制了动物的扩散、采食、繁殖,还增加了生存的威胁,当某动物从甲地向乙地迁移时,被发现、被消灭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目前我国计划为大熊猫建的绿色走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1)过度开发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是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许多野生动物因被做为“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的开发利用对象而遭灭顶之灾。

象的牙、犀的角、虎的皮、熊的胆、鸟的羽、海龟的蛋、海豹的油、藏羚的绒……更多更多的是野生动物的肉,无不成为人类待价而沽的商品,大肆捕杀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鲸,就是为了食用鲸油和生产宠物食品;惨忍地捕鲨,这种已进化4亿年之久的软骨鱼类被割鳍后抛弃,只是为品尝鱼翅这道所谓的美食。

人类正在为了满足自己的边际利益(时尚、炫耀、取乐、口腹之欲),而去剥夺野生动物的生命。

对野生物种的商业性获取,往往结果是“商业性灭绝”。

目前,全球每年的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都在100亿美元以上,与军火、毒品并驾齐驱,销蚀着人类的良心,加重着世界的罪孽。

北美旅鸽曾有几十亿只,是随处可见的鸟类,大群飞来时多得遮云蔽日,殖民者开发美洲100多年,就将这种鸟捕尽杀绝了。

当1914年9月最后一只旅鸽死去,许多美国人感到震惊,眼瞧着这种曾多得不可胜数的动物竟在人类的开发利用下灭绝,他们为旅鸽树起纪念碑,碑文充满自责与忏悔:“旅鸽,做为一个物种因人类的贪婪和自私,灭绝了。

”(2)盲目引种人类盲目引种对濒危、稀有脊椎动物的威胁程度达19%,对岛屿物种则是致命的。

公元400年,波利尼西亚人进入夏威夷,并引入鼠、犬、猪,使该地半数的鸟类(44种)灭绝了。

1778年,欧洲人又带来了猫、马、牛、山羊,新种类的鼠及鸟病,加上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又使17种本地特有鸟灭绝了。

人们引进猫鼬是为了对付以前错误引入的鼠类,不料,却将岛上不会飞的秧鸡吃绝了。

15世纪欧洲人相继来到毛里求斯,1507年葡萄牙人,1598年荷兰人把这里做为航海的中转站,同时随意引入了猴和猪,使8种爬行动物,19种本地鸟先后灭绝了,特别是渡渡鸟。

在新西兰斯蒂芬岛,有一种该岛特有的异鹩,由于灯塔看守人带来1只猫,这位捕食者竟将岛上的全部异鹩消灭了,1894年,斯蒂芬异鹩灭绝,是1只动物灭绝了1个物种。

(3)环境污染1962年,美国的雷切尔•卡逊著的《寂静的春天》引起了全球对农药危害性的关注;人类为了经济目的,急功近利地向自然界施放有毒物质的行为不胜枚举:化工产品、汽车尾气、工业废水、有毒金属、原油泻漏、固体垃圾、去污剂、制冷剂、防腐剂、水体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甚至海洋中军事及船舶的噪音污染都在干扰着鲸类的通讯行为和取食能力。

科学家发现,对环境质量高度敏感的两栖爬行动物正大范围的消逝。

温度的增高、紫外光的强化,栖息地的分割、化学物质横溢,已使蝉噪蛙鸣成为儿时的记忆。

与其他因素不同,污染对物种的影响是微妙的、积累的、慢性的致生物于死地的“软刀子”,危害程度与生境丧失不相上下。

灭绝的恶果由于作为地球上绝对优势种群的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蛮横干涉,在生境破坏,过度开发、盲目引种、环境污染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野生物种大量走向灭绝,1600年以来共计720种动物丧失了。

而未被记录的灭绝物种,特别是无脊椎动物,则要多得多。

无齿海牛是在被发现27年后便遭灭绝(1854年于白令海峡)。

更多的物种尚未被我们认识,便默默逝去了。

自然界的芸芸众生历经千万年的演变、进化,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在生物圈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同作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任何一个物种的非正常灭绝,对我们来说,都是无可挽回的损失。

一个物种的消失,至少意味着一座复杂的、独特的基因库的毁灭,相当于我们的子孙又少了一种可供选用的种子。

一个物种的存亡,同时还影响着与之相关的多个物种的消长。

据研究,每消灭1种植物,就会有10~30种依附于它的其他植物、昆虫及高等动物随后覆灭。

17世纪毛里求斯渡渡鸟被杀绝后,不出数年,该岛的大栌榄树也渐渐消失了,因为这种乔木的种籽必须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才能发芽、萌生。

生命的织锦、环环相扣,丝丝相联,无论是捕食与被捕食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乃至分解者,都是互惠互利、相互制约,从而达到动态平衡,相对稳定,正如哥德所言:“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

”当一个物种(特别是做为关键捕食者或重要共生者时)的局部灭绝大大改变和影响其他物种的种群大小时,就会连锁性、累加性、潜在性地导致其他物种接二连三地灭绝。

资料二:生态入侵者——水葫芦(1)水葫芦的生物学特性和由来水葫芦学名凤眼莲,雨久花科、凤眼莲属植物,在中国不同的地方又分别称为洋水仙、凤眼莲、水凤仙、水荷花、水风信子、大水萍、布袋葵、水浮莲、洋雨久花等,是一种水生飘浮植物,高约30 cm,由于在每个叶柄中部都有一个膨大似葫芦的球状体而得名。

水葫芦也正是因为这个充有空气的海绵体才使得整个植株能漂浮在水面上。

水葫芦个头虽大,却“骨头轻”,风一吹,它就跑。

水葫芦喜欢高温湿润,在25℃~35℃下生长最快,而且速度惊人,通常情况下在8个月内就能从10棵增至60万棵,是公认的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

水葫芦的生命力太强!它具有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以无性繁殖为主。

每到生育佳季,在适宜条件下每5天就能繁殖一株“小水葫芦”,再过10多天,“葫芦娃”就能发育成熟。

水葫芦也能开花结子进行有性繁殖,一支花序能结300粒种子,种子成熟后,下水“独立生活”,短命的活5年,长寿的可以活到20岁!一颗种子“长大成人”,又能结出300颗新种子……水葫芦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在高密度的一公顷水面上水葫芦约为200万株,合300 t~400 t。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粮食极度短缺的中国从南美引进水葫芦,广泛放养于南方乡村河塘,作为猪饲料推广种植,也用于喂鸭、喂鹅、养鱼等,但因营养价值低,逐渐失去其利用价值而被人们放弃,后逸为野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