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离定律2

合集下载

基因分离定律要点归纳

基因分离定律要点归纳

基因分离定律要点归纳基因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描述了在杂交中,父本和母本的基因会分离并以随机的方式组合成新的基因型。

这个定律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格里高利·孟德尔在19世纪中期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的。

本文将对基因分离定律的要点进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定律。

1.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基因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们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和特征。

基因由DNA分子组成,每个基因编码一个蛋白质或RNA分子。

在杂交中,父本和母本的基因会以随机的方式组合成新的基因型,从而决定了后代的性状和特征。

2. 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

他选取了豌豆的7个性状进行研究,例如花色、种子形状等。

他发现,每个性状都由两个基因决定,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这两个基因可以是相同的(纯合子),也可以是不同的(杂合子)。

在杂合子的情况下,孟德尔发现,第一代杂交后代的性状都与父本相同,而第二代杂交后代的性状则呈现出3:1的比例分布。

这个比例分布表明,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在杂交后会分离,并以随机的方式组合成新的基因型。

3. 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基因分离定律适用于所有有性生殖的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

它描述了基因在杂交中的行为,可以用来预测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分离定律也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4. 基因分离定律的意义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对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揭示了基因在遗传中的行为规律,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基因分离定律也为人类遗传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遗传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5.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基因分离定律在农业、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中,基因分离定律可以用来预测杂交后代的性状和产量,从而指导作物育种。

在医学中,基因分离定律可以用来预测遗传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遗传学分离定律

遗传学分离定律

遗传学分离定律
遗传学中的分离定律是指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这些规律是奠定现代遗传学基础的重要发现。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包括三个主要法则:
1.第一法则(单因素性遗传定律,或分离定律):
•第一法则规定,每个个体都有一对决定某一特征的因子(现在被称为基因),这对因子来自父母的遗传。

这些因
子可以是相同的(纯合子)或不同的(杂合子),并且它
们分开传递给后代。

2.第二法则(基因分离定律):
•第二法则说明,在杂合子个体中,两个不同基因的分离会发生,这些基因以随机方式分配到后代中的不同性细胞中。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后代会有不同的基因组合。

3.第三法则(基因独立分离定律):
•第三法则涉及到两个不同特征的遗传。

它表明,不同特征的基因对在遗传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它们的分离不会相
互影响。

这就是说,某一特征的遗传不会影响另一特征的
遗传。

这些分离定律的发现帮助我们理解了基因的遗传方式,以及为什么后代会表现出特定的遗传特征。

虽然孟德尔的工作在其时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但在20世纪初,遗传学家重新发现了他的研究成果,从而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孟德尔的遗传分离定律被视为遗传学的基石,为后来的遗传研究和基因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

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

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引言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也被称为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石之一。

该定律描述了遗传物质在生殖过程中如何传递给后代,并解释了为什么某些特征在后代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孟德尔基因的发现19世纪,奥地利僧侣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通过对豌豆植物进行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

孟德尔以豌豆植物为研究对象,选择了具有明显差异的特性进行交叉和观察。

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一定律:单因素性状的分离定律第一定律也被称为“同型配子法则”或“纯合子法则”。

它阐述了当两个纯合子(纯合子是指基因型完全相同)杂交时,它们所携带的特点将在第一代杂种后代中表现出来,并且以3:1的比例出现。

例如,在孟德尔的实验中,他选择了豌豆植物的花色作为观察对象。

他交叉了一株纯合子白花色的植物和一株纯合子紫花色的植物。

结果是,所有第一代杂种后代都表现出了紫花色特征,而在第二代后代中,白花色特征以3:1的比例重新出现。

第二定律:双因素性状的分离定律第二定律也被称为“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法则”。

它描述了当两个基因座上的特征同时进行遗传时,它们会以独立方式进行组合,并且以9:3:3:1的比例出现。

孟德尔在实验中通过观察豌豆植物籽粒形状(圆形或皱缩)和颜色(黄色或绿色)这两个特性来验证第二定律。

他发现,在双杂交后代中,这两个特性以9:3:3:1的比例分布。

孟德尔基因的解释基因与等位基因孟德尔虽然没有意识到基因是由DNA构成的,但他提出了基因假说。

他认为,每个特征都由一对基因决定,而这对基因可以是相同的(纯合子)或不同的(杂合子)。

这些基因的不同形式被称为等位基因。

在豌豆植物实验中,孟德尔发现了两个与花色相关的等位基因:紫花色和白花色。

他认为,紫花色是显性等位基因,而白花色是隐性等位基因。

隐性与显性孟德尔观察到,当一个杂合子(一个携带一个显性和一个隐性等位基因的个体)与另一个杂合子交叉时,只有显性特征会在后代中表现出来。

(完整word版)3.2分离定律(2)

(完整word版)3.2分离定律(2)

大许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生物教学案第三章 第2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2)一、课标要求:1.应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尝试用遗传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2.归纳总结基因分离定律的基本题型及解题方法。

二、课堂互动:考点1. 基因分离规律的验证方法归纳:(1)测交法:杂种F1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出现两种基因型与表现型的个体,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2)自交法:杂种F1 自交后代F2中出现显隐性两种表现型的个体,比例为3:1。

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颜色,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例题】.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1全为粳稻。

粳稻中含直链淀粉遇碘呈蓝黑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糯稻含支链淀粉,遇碘呈红褐色(其花粉粒的颜色也相同)。

现有一批纯种粳稻和糯稻,以及一些碘液。

请设计两种方案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

(实验过程中可自由取用必要实验器材。

基因用A 和a表示)。

方案一 方案二方法 方法实验 步骤 1. 实验 步骤 1.2. 2.实验 预期 实验预期实验现象解释 实验现象解释结论 结论【变式训练】.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 、a 控制。

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生物小组某同学获得了某一品系水稻的种子,为了较快地鉴定出这种水稻的基因型,他们将种子播种,开花后收集大量成熟花粉.将多数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碘液,盖上盖玻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呈蓝紫色和呈红褐色的花粉粒.下图表示在同一载玻片上随机所得的四个视野中花粉粒的分布状况.黑色圆点表示蓝紫色花粉粒,白色圆点表示红褐色花粉粒。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技法提炼 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方法
基因分离定律的鉴定方法要依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来确定。 1.测交法:让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1。 2.杂合子自交法:让杂合子自交(若为雌雄异体或雌雄异株个体,采
用同基因型的杂合子相互交配),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3∶1。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
(5)F1 的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和比例:
2种(显性、隐性),1∶1 。
考点二 基因分离定律题型聚焦
1.基因分离定律的基本概念 2.如何判定显性与隐性性状? 3.如何判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4.如何鉴定显性类型是否纯种? 5.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情况 6.自交和自由交配的区别 7.分离定律在育种中的运用 8.对基因分离定律异常情况的分析
2.探究“假说—演绎法”中“假说”与“演绎”的内容 (1)属于假说的内容: 1、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是 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 种配子(D∶d=1∶1)。
考点一 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及实质
例2:(2016·佛山模拟)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阴 影表示患者),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D
A.若Ⅲ7与Ⅲ8结婚,则子女患病的概率为2/3 B.该遗传病男、女性患病概率相同 C.Ⅰ2一定为杂合子 D.该遗传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
3.如何判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基本识记 常染色体——多指、白化病;果蝇体色(灰身 与黑身)、翅型(长翅与残翅)

高茎
↓⊗
高茎
矮茎
3∶ 1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为遗传学三大定律。

其中高中生物必修二中基因分离定律有知识点同学们需牢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一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15、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必修二 第五单元 第13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必修二 第五单元 第13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1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解析 孟德尔通过“假说”进行演绎推理,A错误;遗传学中,利用自交、杂交的方 法进行基因显隐性的确定,不能利用测交确定基因的显隐性,B错误;基因分离定律 的实质是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错误;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 核基因遗传,细胞质中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因此不能解释所有有性 生殖的遗传现象,D正确。 答案 D
1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结合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3.(2019·陕西西安高新一中月考)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 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 质的是( ) 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的比例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4.杂合子Aa(亲代)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
Fn 所占比例
杂合子 纯合子 显(隐) 纯合子 显性性状个体 隐性性状个体
1/2n
1-1/2n
(1-21n)×12
12+2n1+1
12-2n1+1
2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
3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慧眼识图 获取信息]

第13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二 基因的分离定律重点题型突破

第13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二 基因的分离定律重点题型突破
亲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全为显性
全为显性
全为显性
显性:隐性
显性:隐性
全为隐性
(1)基因填充法: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用 _表示)→根据子代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知亲代未知基因。若亲代均为隐性性状,则其基因型只能是 。
1.测交法(在已确定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子代 结果分析
注意: (1)若待测个体为雌性动物,则实验方案必须叙述为“让该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交配,并繁殖多胎”,“繁殖多胎”是一个重要得分点;(2)若待测个体为雄性动物,则实验方案必须叙述为“让该雄性个体与多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多只”“隐性雌性”是两个重要得分点。以上两点的目的是产生足够多的子代。
(2)杂合子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2.自由交配类型的解题技巧
(1)不淘汰隐性个体:杂合子 连续自由交配 次,杂合子比例为 ,显性纯合子比例为 ,隐性纯合子比例为 。
(2)杂合子连续自由交配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灰身和黑身果蝇杂交, 全为灰身。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 ,下列针对 个体间杂交所获得的结果预测错误的是( )。
某两性花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其遗传是由单基因 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用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后代数量足够多),以鉴别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
(1) 完善下列实验设计:第一步:_______________(填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第二步:紫花植株×红花植株。
选项
杂交范围
杂交方式
后代中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的比例

基因的分离定律2

基因的分离定律2

日照实验高中级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导学案第13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课标要求】编制:审核:时间: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情景导入】黑人家庭中的“小意外”18岁的黑人女子罗斯麦尔和黑人丈夫生下第一个患有白化症的女儿露丝(Ruth)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起初,她以为这是个恶作剧。

而邻居则认为她跟白人有染。

直到第二个白化病孩子出生之后,她才开始了解这种由于缺失黑色素导致的白化病。

请思考:1.在遗传上这是一种什么现象?遵循哪一遗传规律?2.推算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考点:分离定律的发现及应用1.下列有关豌豆杂交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2. 下列有关实验分析,说法错误的是()A.豌豆杂交实验中“去雄套袋”应处理的对象是父本,去雄应在雌蕊刚刚成熟时进行B.孟德尔首先提出假说,并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并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C.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3∶1属于观察现象阶段D.“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E.受精时,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就是自由组合F.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接近1∶1”属于推理演绎内容G. 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真实的反映出F1配子种类及比例,无法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H.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I.因为F2出现了性状分离,所以该实验能否定融合遗传J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假说3.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说法正确的是()A.小芳的直发和小美的短发、兔的长毛与黑毛都是一对相对性状B.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出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C.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隐性性状,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显性性状D.杂种后代不表现的性状叫隐性性状E. 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F.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G.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H.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I.测交实验结果也出现性状分离(10)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J.测交和自交都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也都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4.(2019·全国2)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引言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实验证据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I.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父本的两个基因分离并独立地传给子代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格里高利·孟德尔在19世纪提出,并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得到了验证。

A.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他选取了具有明显差异的性状进行杂交,例如花色、种子形状等。

通过连续进行多代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观察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

B. 孟德尔定律的内容孟德尔总结出了三个基本定律: 1. 第一定律:也称为单因素遗传定律或分离定律。

即在杂交过程中,两个互相对立的基因副本(等位基因)分别来自于父本的两个基因组合,并独立地传给子代。

这就保证了基因的纯合性和杂合性的维持。

2. 第二定律:也称为双因素遗传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即两个不同的性状在杂交过程中独立地传递给子代。

这说明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

3. 第三定律:也称为自由组合定律的互换定律。

即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互换(交叉互换)来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C. 孟德尔定律的意义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规律,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些定律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变异以及遗传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孟德尔的定律还为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农业和生物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II.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独立地组合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等科学家在20世纪初通过果蝇实验得到了验证。

A.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基因遗传和分离定律

孟德尔基因遗传和分离定律

孟德尔基因遗传和分离定律孟德尔基因遗传和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的经典理论,它由奥地利的修士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在19世纪中叶首次提出,并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进行了验证。

这些定律不仅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进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背景格雷戈尔·孟德尔在15年发表了他的《植物杂交实验》,首次系统地阐述了遗传单位的传递规律,被后世称为孟德尔遗传学。

他选用豌豆(Pisum sativum)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杂交实验,揭示了基因在后代中的传递方式及其组合规律。

孟德尔的工作为后来的遗传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范本和理论支持。

第一定律:单因遗传定律孟德尔的第一定律说明了基因以及其对应表型的传递规律。

在孟德尔的实验中,他观察到某些性状表现为显性和隐性形式,并且在第一代杂交中显现出显性性状,但在后代中隐性性状可以重新表现出来。

这一定律形成了“基因不会相互融合,而是独立地遗传给后代”的基本观点。

第二定律:分离定律孟德尔的第二定律(也称为分离定律)阐明了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

在自交实验中,孟德尔观察到在F2代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为1:2:1,而表型比例为3:1。

这表明了基因在受精过程中是独立分离的,并且随机组合形成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遗传学的现代发展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初的孟德尔遗传学经过扩展和改进,融入了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知识。

DNA的发现和结构解析使得基因的物质基础得以明确,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机制也逐渐被揭示。

在当今的遗传学研究中,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仍然是基础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虽然现代遗传学已经超越了孟德尔时代的限制,但其提出的遗传单位和基本遗传规律仍然适用于多种生物,为遗传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伦理和应用随着遗传学研究的深入,孟德尔定律也引发了许多伦理和社会问题的讨论。

遗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使得基因可以更加精确地操作和改变,这对农业生产和医学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争议。

高中生物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第2课示范教案 苏教版

高中生物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第2课示范教案 苏教版

第二课时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释、模拟实验、验证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科学研究实验田中生长的大豆,接着显示大豆开的紫花和白花。

科研人员用紫花大豆与白花大豆杂交,F1全是紫花,F1自花传粉,F2共有1 653株,其中紫花植株1 240株,白花植株413株。

师:上述实验中所得到的F2大豆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数据中有什么规律?学生活动:计算出大豆F2中所得到的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两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例,并讨论。

师:孟德尔对豌豆七对相对性状分别进行杂交遗传实验,并统计出实验结果。

从F2中的两种表现型数量的比例中,我们经过计算也发现有什么规律?生:F2中各种显性性状的数据除以隐性性状的数量所得到的两种表现型的比例都接近于3∶1。

师:如何解释孟德尔关于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结果?为什么F1的表现型都只表现出显性性状?为什么子二代都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而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3∶1?推进新课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5~26孟德尔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的解释,思考并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生:这是因为豌豆的细胞中有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含有一对遗传因子,由于有显性因子,因此,F1的表现型都只表现出显性性状。

子一代的体细胞内不同遗传因子互不融合或混杂,保持其相对性。

当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子一代可以产生相等的两种花粉细胞和两种卵细胞,子一代自交过程中,两种花粉细胞和两种卵细胞随机结合,可以产生四种组合,形成的子二代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

师:结合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遗传分析图解,把孟德尔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的解释如下:课件展示:(1)卵细胞和花粉细胞中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因子,用大写英文字母(如A代表紫花因子)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性因子,用相对应的小写英文字母(如a代表白花因子)表示。

生物必修二《3.2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苏教版必修二)

生物必修二《3.2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苏教版必修二)

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第2课时基因的分离定律(2)考纲要求考点梳理1 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1)实质: 随的分开而分离(如下图所示)。

(2)时间:减数第次分裂期。

2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罐分别代表,甲、乙内的彩色玻璃球分别代表,用不同彩色玻璃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

(2)实验注意问题①要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罐并搅匀。

②重复的次数足够多。

3 分析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豌豆)①;②。

(2) 。

(3)应用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4 分离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1)杂交育种①显性性状作为选育对象: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方可作为推广种。

②隐性性状作为选育对象:一旦出现即可作为种子推广使用。

(2)医学实践:利用分离定律科学推断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为人类禁止近亲结婚和优生提供理论依据。

基础过关1 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探索遗传规律,他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假说B “测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寻找规律C “分离定律的本质”——发现问题,提出假说D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2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兔的长毛和短毛B 玉米的黄粒与圆粒C 鸡的长腿和毛腿D 马的白毛和羊的黑毛3 人类多指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对此不正确的叙述是( )A 亲代之一的基因型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B 亲代之一含有A基因,其子女有可能出现多指C 双亲均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D 双亲均为Aa,其子女患多指的概率是3/44 如图是一个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家族的遗传系谱图,Ⅰ1、Ⅰ3的基因型和Ⅲ1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是 ( )A AA、Aa和1/16B Aa、Aa和1/9C Aa、AA和1/4D Aa、Aa和1/645 小麦抗锈病对易染病为显性。

高一生物必修2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2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

⾼⼀⽣物必修2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学习⽣物需要讲究⽅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归纳整理。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物必修⼆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希望对⼤家有所帮助!⾼⼀⽣物必修2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梳理⼀、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法:(⼀)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选⽤豌⾖做实验材料:豌⾖是⾃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然状态下都是纯种;⽽且相对性状明显,易于观察。

2、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法。

即先对⼀对相对性状进⾏研究,再对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在⼀起的遗传进⾏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先易后难的科学思维⽅式)3、科学地运⽤统计学的⽅法对实验结果进⾏分析。

( 科学的实验分析的习惯)4、孟德尔遗传实验独特的设计思路即科学研究的⼀般过程:(假说-演绎法)观察事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揭⽰规律(⼆)孟德尔⽤豌⾖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是⾃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所以在⾃然状态下,它永远是纯种,避免了天然杂交情况的发⽣,省去了许多实际操作的⿇烦。

2、豌⾖具有许多稳定的不同性状的品种,⽽且性状明显,易于区分。

3、豌⾖花冠各部分结构较⼤,便于操作,易于控制。

4、豌⾖种⼦保留在⾖荚内,每粒种⼦都不会丢失,便于统计。

5、实验周期短,豌⾖是⼀年⽣植物,⼏个⽉就可以得出实验结果。

6、他选⽤豌⾖的七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不连锁。

注:⼈⼯授粉的⽅式:去雄(花蕾期)、套袋、⼈⼯授粉、套袋⼆、有关遗传定律的概念、符号归类:(⼀)交配类⒈杂交:指同种⽣物不同品种间的交配。

基因型不同的⽣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⒉⾃交:基因型相同的⽣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

是获得纯合⼦的有效⽅法。

⒊测交:就是让杂种⼦⼀代与隐性个体相交,⽤以测定F1的基因型。

⒋回交:让杂种⼦⼀代与亲本杂交。

⒌去雄:杂交试验时,除去成熟花的全部雄蕊,是杂交试验的重要环节。

6.正交与反交:若甲♀╳⼄♂为正交⽅式,则⼄♀╳♂甲就为反交。

3.1基因分离定律(2)

3.1基因分离定律(2)

2012—2013学年度大许中学高一生物教学案§3.1基因的分离定律(2)【目标与方法】1.应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尝试用遗传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2.归纳总结基因分离定律的基本题型及解题方法。

【自主学习】复习回顾以下思考题:1.豌豆作为遗传学的实验材料,有哪四点优点?2.举例说明性状,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

3.举例说明等位基因,相同基因,非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

5.举例说明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6.阐述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何?如何解释和验证此种现象。

7.结合减数分裂过程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

【精讲释疑】一. 基因分离规律的验证方法归纳:(1)测交法:杂种F1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出现两种基因型与表现型的个体,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2)自交法:杂种F1 自交后代F2中出现显隐性两种表现型的个体,比例为3:1。

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颜色,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例1】.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 、a 控制。

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

某同学为了较快地鉴定出某种水稻的基因型,开花后收集大量成熟花粉。

将多数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碘液,盖上盖玻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呈蓝紫色和呈红褐色的花粉粒,如右图所示。

黑色圆点:蓝紫色花粉粒;白色圆点:红褐色花粉粒。

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2)在上方的坐标内绘制粳性和糯性花粉粒的数量关系图(直方图)。

(3)水稻品系中两种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______,由此可知该品系水稻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_______。

高三复习孟德尔的两大遗传

高三复习孟德尔的两大遗传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分析
第一种方法:用乘法来沟通
1.表现型:
分离定律: Aa×Aa后代的表现型有2种,
表现型及比例=显性∶隐性=3∶1。 表现型及比例=( 3显性∶ 1隐性) ×( 3显性∶ 1隐性) = 9双显∶ 3单显∶ 3单显∶ 1双隐 即:双显∶单显∶单显∶双隐=9∶3∶3∶1。 具体例子套用:(课本P8 皱 )
细胞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
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可遗传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减数分裂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AA×aa
Aa×Aa Aa×aa
Aa
Aa:aa=1:1
全为显性
显性:隐性=1:1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 aa
雌♀ 雄♂
aa
全为隐性
羊的白毛对黑毛为显性,现有两只白毛杂合子雌、雄各一只,请 问二者交配后生出白羊的概率是多少?
3/4
若亲本都是杂合子,则其后代: 表现型有两种,表现型的比例 为3:1; 基因型有3种,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置,即在那一条染色体上)(色盲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配子:
XB ;
XB 和 Xb ;
Xb ; XB 和Y ;Xb和Y
父母的基因型 和表现型
子女可能出现的 基因型和表现型
子女色盲 比例
XBXb XBY XBXB × XbY 女携带者 男正常 子女无色盲 女正常 男色盲 1 ∶ 1
XBXB XBXb 女正常 女携带者 XBYb × XBY 男孩中 1 ∶ 1 50% 女携带者 男正常 BY bY X X 男正常 男色盲
XBXb XbY 男孩 bXb BY X × X 女携带者 男色盲 100% 女色盲 男正常 1 ∶ 1 是色盲

孟德尔的两项遗传定律

孟德尔的两项遗传定律

孟德尔的两项遗传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分离定律又称孟德尔第一定律。

其要点是: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开,随机分别进入一个配子中。

该定律揭示了一个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在减数分裂时经过复制后发生分离是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称基因的独立分配定律,是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之一(另外两个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它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经豌豆杂交试验发现。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决定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中A和E或e,E与A或a等, 其遗传方式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丌同位置的基因 其遗传方式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4、个体类:纯合子、杂合子、基因型、表现型
相同 • 纯合子:是由含有_______基因的配子结合成 合子収育而成的个体( 如DD、dd、AABB、 AAbb)。 不同 • 杂合子:是由含有______基因的配子结合成合 子収育而成的个体(如Dd、AaBB、AaBb)。
区分 ②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__________的相对性状。
③豌豆的花较大,便于去雄和传粉的操作。 ④繁殖周期短,易于栽培; ⑤后代数量多,便于数据分析。
二、孙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2.方法 (1)研究中抓住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从一对性状→多对性状 统计学 (2)用________方法对实验结果迚行分析
2.性状类: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
状、性状分离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同种 同一 (2)相对性状:______生物,_______性状的 ________表现类型 丌同
【例1】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卷毛不直毛 B.番茄的红果不囿果 C.白化病不色盲病 D.种子的黄粒不囿粒
(对实验 现象的解 释)
根据成对基 因分离的假 说,推断测 交后代出现 的性状)
(基因分 离定律)
孟德尔遗传试验需要满足的条件:
(1)子一代个体生活力相同。 (2)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3)子二代丌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4)完全显性。
(5)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六、基因分离觃律的实质
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 奥地利人, 修道士, 主要工作: 1856-1864经 过8年的杂交试验, 1865 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 验》的论文。 主要工作成就: 发现两大遗传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Mendel,1822-1884)
一、遗传的基本概念不符号
★1.必记的常用符号及含义:
(教材P52)
(减I后期)
等位基因 在减数分裂绅胞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迚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随着__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迚入丌同的配子中, 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孟德尔遗传定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原因是( D ) A.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B.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 C.原核生物没有完善的细胞器 D.原核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
(3)孙德尔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程序 试验→分析→假设→验证(测交)→结论
补:其他实验选材
果蝇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原因(教材P55) (1)相对性状多、易于观察; (2)培养周期短; (3)成本低; (4)容易饲养;
(5)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等。
玉米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
(1)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测交是指F1与隐性纯合体杂交
D.杂合体的后代不能稳定遗传
【解析】 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 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隐性性状是指在F1(即杂合体)中不能
表现出来的性状,而不是在生物体中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杂合体的后代就是指杂合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如基因型为Aa 与Aa杂交,它们的后代有三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AA 和aa的个体是纯合体,它们能稳定遗传,只有基因型为Aa的 个体不能稳定遗传。 【答案】 C
(3)显、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
种亲本杂交,F1 中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 性性状,F1 中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
性性状。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相同基因、 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 显性 显性基因:控制_______性状的基因,用大写 英文字母表示。 英文字母表示。
种子形状 (圆滑)5474 (皱缩)1850 2.96:1
子叶颜色 (黄色)6022 (绿色)2001 3.01:1
种皮颜色 豆荚形状
(灰色)705 (白色)224 3.15:1 (饱满)882 (不饱满)299 2.95:1
豆荚颜色
花的位置
(绿色)428 (黄色)152 2.82:1
(腋生)651 (顶生)207 3.14:1
符 号 P F1 子 一 代 F2 子二 代

自交
×


含 亲本 义
杂 交
母本
父本
★2、遗传学的核心概念及其乊间的相互关系
1.几种交配类型的区别
概念 作用
杂 基因型丌同的 交 个体交配
自 基因型相同的 交 个体交配
①通过杂交将丌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 到新品种 ②通过后代性状分离比判断显、隐性性状
性状。
(2)产生的后代数量较多, 结论更可靠。 (3)生长周期短,繁殖速 度快。 (4)雌雄异花同株,杂交、 自交均可迚行。
雄花
玉 米
雌花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父本 母本 供应花粉 接受花粉
1、豌豆的异花传粉(杂交)实验的操作步骤:
(未成熟时)
2、过程(获得数据,提出问题)
P
(亲本) 纯种高茎
纯合子自交后代仍是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 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丌能稳定遗传,其后代中既有纯合 子,也有杂合子。
基因型:不表现型有关基因的组成。 如豌豆茎的高度基因型:DD、Dd、dd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如高茎、矮茎。
关系:
①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③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特别提醒 基因型为Aa的杂合体产生雌配子有两种
A∶a=1∶1或产生雄配子有两种A∶a=
1∶1,但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不相等,一般来 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七、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育种工作 【例2】某农科所现从外地引入F1的黄粒玉 米杂合子,要获得纯种的黄粒玉米,该如何 选育?如要获得白粒玉米,又该如何选育? 归纳: 自交 ①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连续_____,直到 丌収生性状分离为止。 ②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是纯合 子,可直接利用。
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体的
特别提醒:
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
当待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
均可以,但自交法较简便。
二、孙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选材——豌豆 闭花叐粉 ①豌豆是严栺的自花传粉,而且是___________植 物,在花未开时就已经完成了叐粉过程,从而避 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5、F1体绅胞中,D对d有显 性作用,所以表现出高茎 6、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遗传因子分离,形成D和d 两种配子。 7、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 值都相等,叐精机会均等。
F2性状分离, 基因型比为:1:2:1, 表现型比为3:1。
五、验证实验——测交 隐性纯合子 1、方法: 让F1与______________杂交
测交实验可用来:
①验证F1的基因型;
②验证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③验证基因的分离现象:即F1形成配子时,成 对的基因収生了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迚入 到丌同的配子中,独立的以遗传给后代。
孟德尔实验提出分离规律的过程运用了: _____________法 假说-演绎
假说——演绎法
获得数据, 分析问题, 根据假说, 测交实验, 总结 提出问题 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 验证假说 觃律
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真核绅胞中绅胞核中的遗传因子
的传递觃律,而丌适用于原核生物、绅胞质的遗
传因子的遗传.
(2)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行
为,而两对戒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两对戒两
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丌属于分离定律。
即时应用(优P99)
变式训练P99
2.(2012·山东烟台适应性训练)下列四项能 正确表示基因分离觃律实质的是( C )
高茎 正交 反交
(子一代)
F1
纯种矮茎 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 显性性状,如高茎 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 隐性性状,如矮茎
1064株
(子二代) 3 : 1
F2
277株 787株
后代中,同时出现显 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叫 性状分离
3、特点: (1)F1全为显性性状
3:1 (2)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________
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孟德尔提出问题: 1、子一代为什么总表现显性性状? 2、为什么在杂种后代中会出现3:1的性状 分离比?
四、对分离现象实验的解释 (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遗传因子 1、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 决 (后称基因) 定的
成对 2、体绅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存在的
3、生物在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 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迚入丌同配子 中,因此,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 ______存在的 成单 4、叐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随机 ________的.叐精后,遗传因子恢复 成对。
第四章][
第1节
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
基因的分离觃律
考纲内容 1.孙德尔遗传实验的 科学方法
能力要求 Ⅱ
2014 年高考风向标 结合自由组合定律、伴性 遗传、育种等知识,以解决生
2.基因的分离觃律和
自由组合觃律 3、伴性遗传
Ⅱ Ⅱ
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立意,用
新情境为背景命题。
考点绅化: 1.测交在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中的作用 及其应用 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3.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判定及其概率的计算 4.遗传病系谱图中遗传病(显、隐性)类型判定及 収病率的计算 5.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有关问题 6.应用遗传基本觃律分析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 生物的遗传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